婦科護理教學計劃 護理教學計劃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什么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計劃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婦科護理教學計劃 護理教學計劃篇一
招生對象:招收應、往屆初中畢業生、同等學歷者
學制:三年制
(一)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具有社區保健和護理的基本知識,懂得如何保持和增進健康、提高生命質量,掌握防治疾病、促進康復的理論和技能,為以后的專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人才培養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
1、知識結構
(1)掌握基本的文化基礎知識、基礎醫學護理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
(2)掌握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客觀規律,為防止疾病、促進人體健康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3)提高生活質量,達到保護健康、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和延長壽命的目的。
(4)掌握各類代表藥物應用的基本知識、主要不良反應、用藥注意事項和藥物應用護理的基本要求。
2、能力結構
(1)具有一定的普通話及文字表達能力。
(2)具備一定的從事本專業和相鄰專業業務工作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3)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智力潛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4)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具有良好職業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第一線的護理工作者。
(5)具有社會交往、合作共事、公平競爭和創新、創業的能力。
3、素質結構
(1)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2)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昌盛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
(3)講文明、懂禮貌、遵紀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熱愛本職工作,有健康的體魄。
(4)具有相應的科學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具有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本專業培養學生應牢固掌握醫學護理專業課程內容,并能順利升入高一級對口專業學校。
1、文化課
(1)職業道德與指導(32學時,第1學期開設)
教學內容:講授職業道德規范、職業道德行為養成、職業個性和職業選擇的基本理論。
教學要求:使學生通過了解社會、了解職業、了解自已,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掌握職業道德基本規范,以及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的途徑,陶冶高尚的職業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業、競爭上崗等符合時代要求的觀念。學會依據社會發展、職業需求和個人特點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方法;增強提高自身全面素質、自主擇業、立業創業的自覺性。
(2)法律基礎知識(32學時,第1學期開設)
教學內容:重點講授憲法、刑法、民法、勞動法、食品衛生法等法律法規。
教學要求:使學生增強法制觀念,提高自身遵紀守法的自覺性。
(3)語文(64學時,第1、2學期開設)
教學內容:著重訓練學生的語文實用能力。提高學生對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尤其是應用文的閱讀和寫作能力。輔導學生閱讀中外名篇名著,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美學修養。并加強口語表達能力和書法訓練,
教學要求:使學生能正確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為掌握專業知識服務。
(4)數學(64學時,第1、2學期開設)
教學內容:講授集合、代數、三角函數的基本內容。
教學要求:使學生理解數學基本概念、定理、掌握公式的運用,并有一定邏輯思維、分析推理能力和運算能力。
(5)英語(64學時,第1、2學期開設)
教學內容:講授國際音標,基本語法。
教學要求:使學生掌握常用詞匯600-800個,學會基本語法,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或翻譯簡單專業資料,并能進行一般性的專業會話。
(6)計算機(64學時,第1、2學期開設)
教學內容:講授計算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系統使用知識。
教學要求: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一般知識,掌握上機操作的技能,學會中文信息處理技術。
(7)體育(32學時,第2學期開設)
教學內容:參照《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規定的內容組織教學,并按規定參加軍事訓練。
教學要求:使學生掌握體育運動、體育衛生和軍事體育方面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懂得鍛煉身體的知識和方法,不斷增強身體素質。同時講授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培養學生預防心理障礙、調適心理沖突等能力,提高學生心理素質。
2、專業課
(8)社區護理(160學時,第1,3學年開設)
教學內容:社區護理以健康為中心、以社區人群為重點對象、以促進和維護社區人群健康為目標。
教學要求:明確社區護理的工作職責、工作范圍、社區護理程序和應具備的能力。
(9)護理技術(160學時,第1,3學年開設)
教學內容:掌握臨床護理中最常用、最具普遍性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操作。
教學要求:通過本課程學習,學生應能夠掌握常見病病人護理評估的內容和方法。能夠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學會護理程序,協助和指導病人進行自我保健。
(10)解剖生理學(160學時,第1,3學年開設)
教學內容: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和功能的科學。
教學要求:闡明人體各部形態結構之間的共同性和特殊性,使學生對人體有一個比較完整而明確的概念,為防止疾病、促進人體健康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11)藥理學(160學時,第2,3學年開設)
教學內容:研究藥物與機體之間相互作用規律和作用機制的一門科學。
教學要求:掌握各類代表性藥物的基本知識、主要不良反應、用藥注意事項和藥物應用護理的基本要求。
(12)病理學(160學時,第2,3學年開設)
教學內容:病理學是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及形態結構、代謝和功能等方面的改變,從本質上揭示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
教學要求:使學生掌握病理學知識,認識和掌握疾病的本質、發生發展規律,為疾病的診治、預防及科研提供理論基礎。
(13)社區保健(160學時,第2,3學年開設)
教學內容:是從人體健康的新概念出發,研究人體健康,疾病與環境、生活方式等因素的關系。
教學要求:通過學習社區保健,了解我國社區保健現狀及發展趨勢,掌握社區保健知識和技能、社區保健評估、社區特殊人群保健、社區健康教育、社區康復護理、慢性病人的家庭護理等技能。
詳細內容見附表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和成績考核是檢查教學效果,督促學生復習,評定學習成績的重要環節,必須嚴肅認真地進行。學習評價和成績考核可采取考試和考查兩種方法,根據考核成績,作為學生升、留和畢業的依據。
理論課要通盤安排好每學期考試和考查課程的門數,考試課除體育外,一般每學期不超過八門。平時成績要按適當比例計入課程總成績。體育課每學期均作為考試課。
執行本計劃要堅持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本計劃提出的培養目標、學制、課程設置均不得變動,但對各學科課程時數和各門課程的先后順序,允許靈活掌握,但變動幅度不得超過15%,并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課時。文體活動(間操、課間活動)每天不少于2小時。
婦科護理教學計劃 護理教學計劃篇二
課程內容包括外科護理學總論、普通外科護理,顱腦、胸部、泌尿、骨關節等系統的護理以及常用的外科護理操作技術。本課程的主要任務是:著手培養護理專業實用型人才,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介紹護理專業所應掌握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適當擴展;實踐能力的培養予以重視和加強。為其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基礎,提升醫學素養,培養學生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工作者。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為護理事業獻身的精神,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健康服務,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熱愛護理專業,具有和藹、端莊的儀態,嚴謹、勤快的作風。
(二)知識教學目標
1、掌握常見病的臨床表現、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措施以及健康評估。
2、掌握常見病病人的病情觀察及健康宣教。
3、掌握外科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具有以護理對象為中心,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
(三)能力培養目標
1、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對護理對象進行健康評估,具有分析和解決臨床常見護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2、能運用護理程序,學會對外科病人實施整體護理。
旅游經貿部春季級共1個班,每周5節課;由于本教材為學年教材,本學期為每周5課時,下學期為每周3課時。外科護理課程是護理體系中一門重要核心課程,是基于醫學基礎課程、基礎護理學與健康評估之上的臨床專業課程。學生通過必要的學習與實踐過程,掌握外科護理工作必需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為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基礎,為服務于人類健康事業打好基礎。
本課程采用人衛版《外科護理》,在醫學領域,外科護理課程是護理體系中一門重要核心課程,是基于醫學基礎課程、基礎護理學與健康評估之上的臨床專業課程。尤其嚴謹的系統性、科學性;而中職外科護理課程,則定位于一般護理崗位的基本需求,打破學科的系統性,遵循護理崗位系統化工作過程,研究外科常見病病人的護理問題,對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以減輕病痛、促進康復、保持身心健康的一門護理臨床課程。
(一)積極收集相關材料,如圖譜、視頻、模型、案例等,采取多媒體授課,增強學生學習的直觀性。
(二)加強課前復習提問與鞏固練習并加強實際操作訓練的力度,常見病的臨床表現、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措施以及健康評估。
(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督促學生積極主動的完成課后作業,鞏固所學知識。
《外科護理》以采用閉卷考試考核方法為主,試卷構成主要以選擇、填空、判斷、名詞解釋、簡單、案例等題型
婦科護理教學計劃 護理教學計劃篇三
貫徹執行國家教育、衛生工作方針,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培養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素質、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能,能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從事護理、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等工作,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技能型、服務型的高素質勞動者。
以護理崗位需求為標準,通過3年學習,畢業生應具有以下專業知識、職業技能與服務態度,并能順利通過國家執業護士資格考試。
1、掌握本專業必需的人文社會科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預防保健知識。
2、掌握護理學的基本理論,具有以護理對象為中心,實施整體護理的能力。
3、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對護理對象進行健康評估,具有分析和解決臨床常見護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4、具有規范、熟練的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
5、具有對護理對象進行病情變化、心理反應和藥物療效的觀察能力。
6、具有對急、危、重癥病人的應急處理和搶救配合能力。
7、具有初步的病室和病人管理能力。
9、具有運用衛生保健知識,進行基本健康指導的能力。
9、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倫理意識、法律意識、醫療安全意識,以及評判性思維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有健康的體魄。
10、具有良好的醫療服務文化品質、心理調節能力,以及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能力。
11、具有熟練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語應用能力。
12、具有初步獲取專業領域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的能力。
1、招生對象:初中畢業生。
2、專業學制:3年。
3、時間分配:第1學期入學教育和軍訓l周,教學16周,復習考試1周;第2-3學期教學19周,復習考試1周;第4學期教學15周,臨床見習4周;第3學年43周,其中畢業實習39周,長假2周,畢業教育1周,技能考證訓練1周。
4、學時安排:每個教學周為5天,每天教學時數為6學時,每學時45分鐘。
1、課程設置:由5種課程模塊構成:基礎課模塊、專業課模塊、專項實踐課模塊、選修課模塊、畢業實習模塊。
2、學分計算
(1)必修課程為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專業實踐課程、畢業實習。必修課程(畢業實習另計)17-20學時計1學分。
(2)選修課程為校定選修,每門選修課程計2學分,共計10學分。
(3)畢業實習(含見習)以總學時的三分之一計學分,共計56學分。
婦科護理教學計劃 護理教學計劃篇四
為了進一步提高臨床護理帶教質量,不斷完善教學管理體系。根據各學校的畢業實習計劃,結合我院護理工作的實際情況,特制定畢業實習帶教計劃如下:
1、加強對學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職業道德、職業紀律的教育。培養良好的職業素質,樹立具有全心全意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人民服務的獻身精神和共產主義勞動態度。
2、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加強“三基本”訓練,熟練掌握護理基礎理論知識,基本技能與技術操作。
3、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積極參加專業講座活動,不斷培養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4、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能應用護理程序進行整體護理,列出護理診斷,制定護理計劃并予以實施,并評估護理效果。
5、掌握各專科護理常用的技術操作,了解各專科護理有關新技術、新儀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危、難、急、重病癥的護理原則和技術,提高應急能力。
6、初步獲得論文寫作的能力,能夠寫出有一定質量的護理專題的論文。
7、具有良好的溝通技巧和能力,能正確實施正確的健康教育。
總時間是根據各學校畢業實習計劃要求。詳細見畢業實習輪轉表。
(一)內科
1、能應用內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臨床基本技能,對內科常見病制訂出切實可行的護理計劃。并能應用護理程序對內科常見病進行整體護理。
2、掌握內科各種護理病歷的書寫規范和要求。
3、掌握常見護理基本技能操作。
4、熟悉內科基本診療技術操作,如胸穿、腰穿、腹穿、骨穿、血氣分析等操作程序及護理配合。
5、掌握內科常用藥物的劑量、給藥途徑及藥物毒副反應。
6、熟練掌握各種標本的采集方法。
7、掌握內科常見疾病的健康教育的內容。
(二)外科
1、掌握外科護理常規及外科常見病的專科護理,各類手術前的皮膚準備,術前準備及術后護理。各種引流管的使用與護理,更換各種引流瓶的注意事項等。各種管道標識的正確使用。
2、掌握外科無菌技術操作,掌握外科常用器械、物品清潔消毒的方法,污染敷料的處理等。
3、掌握外科各種護理病歷的書寫規范和要求。
4、了解腸內外營養支持的護理配合。
(三)急診
1、熟悉內、外科急診治療室的環境、規章制度、各種搶救流程、物品儀器的放置、消毒、使用與保管。
2、掌握各類急診病人的處理原則,掌握各項搶救技術,如電除顫、洗胃術、心肺復蘇術、呼吸機使用、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方法等。
3、熟悉各種搶救儀器儀的維護、保養工作,保證各種儀器的應急狀態,隨時投入搶救工作。
4、能夠排除各種搶救儀器的簡單故障。
(四)專科護理
1、熟悉所在專科的護理常規、工作程序以及規章制度。
2、掌握專科護理技能操作。
3、掌握專科病護理計劃的書寫,并有效地實施整體護理。
4、熟練掌握專科健康教育內容。
臨床帶教是畢業實習的重要環節,其內容包括基礎護理,臨床知識,技能操作等,各科科室護士長根據護理部總體實習計劃,在保證帶教質量的前提下,可結合科室的具體情況制定各科室的實習帶教方案和實施計劃。
1、實習生崗前培訓,實習生進崗前組織培訓,介紹醫院概況、相關規章制度,組織專題講座包括護生素質教育、護患溝通交流技巧、職業安全與防護、核心制度執行等內容。
2、每月安排護理業務知識和護理查房一次。
3、每季度召開實習生會議一次,聽取實習情況,臨床實習中遇到的困難,反饋帶教老師的帶教質量等。
4、護理部每季度進行臨床帶教質量檢查和指導,了解實習生實踐技能操作情況和帶教老師的教學情況,聽取帶教老師對實習生的評價,協助解決帶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向護理部匯報。
5、本科生實行導師制帶教模式,每位本科實習生配備一名副高職稱以上老師,主要負責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幫助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等。指導學生完成綜述或論文。
6、每年召開1—2次帶教老師會議,交流臨床帶教實習經驗,組織相關培訓,了解實習生情況。
7、下半年組織實習生臨床操作技能比賽一次。
1、入科介紹:實習生入科后,應由護士長或高責負責進行入科介紹科室環境、物品放置、專科護理要求等,讓學生對其環境和專科護理有所了解。
2、各科室臨床帶教老師原則上應安排一定帶教經驗的主管護師或高年資護師,每位老師帶教一名實習生,以保證帶教質量。
3、操作技能:每月組織操作培訓,結合各科室護理技能培訓項目重點進行培訓(見附表),對臨床典型病例和實習生在臨床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由帶教老師隨時講解,有針對性地進行輔導和操作示范。
4、業務學習:各科2周安排業務講座一次,由各科制訂專科業務講座計劃。
5、護理查房:各科每月組織教學查房一次,選擇典型病例,指導實習生(原則上以本科、專科學生為主講)獨立收集資料,進行評估,制定護理計劃,并對效果進行評價。
1、畢業實習手冊:實習生在科室實習結束前一周,應實事求是,認真填寫出科考評表,及時送交所在科室護士長評閱。帶教老師根據學生實習情況針對填寫各項評估內容。實習四周以上科室大專以上學生應書寫護理計劃一份交老師評閱。
2、出科考試:學生每一科實習結束時,應由負責科室帶教老師根據各科室特點,對實習生認真進行出科考試,考試內容專科理論考試和兩項護理技能操作考核。
婦科護理教學計劃 護理教學計劃篇五
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從事疾病預防與救治工作的理人員,護理專業教學計劃。
(一)掌握本專業實際工作所必須的基礎理論和臨床診療技術,重點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掌握現代醫學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識,能正確、熟練的運用本專業技術,對常見病進行診治、護理,具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較好的文化素質。
(二)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達到國家規定的中學生體育合格標準,身心健康,能夠履行建設祖國的神圣義務。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知識和能力:
1、臨床醫學、護理的基礎理論和實際工作所必須的醫學知識。
2、醫學的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對常見病、多發病能進行初步護理的基本技術。
3、掌握與本專業有關的現代醫學知識和技能,可從事醫學科學研究的輔助工作。
1、學制:三年
2、招生對象:應、往屆初中畢業生
(一)臨床專業主干課程: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
(二)護理專業主干課程: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基礎護理學、內科護理學。
(三)主要專業實驗:解剖學、診斷學、基礎護理學,實習20周。
必修課18門,總學時2940,講課學時2570,實驗學時230,實踐學時140,實驗實踐學時占總學時的14.3%
1、目的:鞏固加強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熟悉臨床,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今后的教學和畢業實習打下基礎。
2、時間:8周
3、安排:第四學期
為督促、引導學生按照各類教學目標要求認真學習,及時復習,詳細理解,系統掌握,熟練操作,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檢查教師教學效果,反饋教學信息,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對教學中設置的各門類課程,各重要培養環節要進行成績的考核評定。
1、課程考核:列入必修課、選修課教學進程表的課程根據考核形式分為考試課和考查課。
考試課:部分必修課在課程教學結束后要進行終結性考試,由教導處統一安排復習及考試時間、場所。制印試卷,一般采用閉卷筆試,考試成績采用百分制。
考查課:除考試課外的其他必修課和選修課,由任課老師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根據每個學生上課、回答問題、課堂討論、完成作業、實驗及各種測驗等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定,評定成績采用五級制,即優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2、實習考核:實習出科考核臨床技能考試。
3、上述各考核成績均載入學生成績冊(不含勞動課和形勢政策課),作為學生升級、留級、畢業、獎懲的主要依據。
第一學期:掌握醫學的學習方法,了解醫學護理前景,堅定信心。掌握和理解人體結構的基本知識,為學習其他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打下基礎。
第一月:了解醫學專業特點,前景,專業課程的學習方法。學習正常人體解剖學運動、消化和呼吸系統。
第二月:正常人體解剖學生殖、循環、以及泌尿系統。掌握鋪床法。
第三月:正常人體解剖學內分泌、感覺以及神經系統。組織胚胎學的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組織和神經組織。掌握運送病人法。
第四月:組織胚胎學的九大系統;生理學的細胞功能、血液生理、循環生理和呼吸生理。掌握無菌技術。
第五月:考核本學期所有操作技能;生理學的體溫、腎臟生理、內分泌生理和感覺生理。
第二學期:熟悉人體功能活動規律;掌握基本護理操作技能,并能夠獨立操作。
第一月:生理學的神經生理。復習鞏固生理學。病理學的細胞與組織的損傷和修復、循環障礙、凝血、休克和炎癥。
第二月:病理學的免疫疾病、腫瘤、消化系統病理和泌尿系統病理。掌握靜脈輸液法。
第三月:藥理學的'藥物作用規律、擬膽堿藥、腎上腺素藥、授體阻滯藥和鎮靜催眠藥。掌握皮內、皮下注射法。
第四月:藥理學的抗癲癇藥、鎮痛藥、呼吸興奮藥、抗高血壓藥和抗心率失常藥。掌握心肺復蘇法。
第五月:考核本學期所有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