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好家風好家訓的文章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家風好家訓的文章篇一
姥姥的老家是吉林省榆樹縣,在我的心目當中一直以為姥姥是山東人,因為大多數的東北人都是山東人逃荒到東北的,這一次我才知道,姥姥竟然是滿族人,那我的身上也有滿族的血統了?
在太姥爺小的時候正趕上日本侵略中國,因為日本侵略者需要勞工,就到處抓壯丁,太姥爺就是其中的一個,可能也是比較小的一個了。日本人視這些勞工如草芥,每天干很重的活,有時還不給他們飯吃,如果死了就拿去喂狗,也有一些有同情心的日本人,看他小,額外給過他一些糖和餅干之類的。
隨著日本侵略者被趕出中國,太姥爺也逐漸長大,變成了一個能吃苦,有膽量,敢拼敢闖的人,他也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常山鐵礦當礦工。在當勞工的時候,他學會了很多隨機應變的本領,由于半夜起來還要喂豬,所以晚上都睡不著覺,他很有眼光,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睡不著覺的時間就用來看字典學習認字,后來逐漸練習寫作。因為他能吃苦、肯干、有才華,大家都推選他當隊長,他還是繼續努力的工作著,后來他有當上了礦長,這時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差一點讓他們失去所有的財產,因為他的妻子生了重病,得了肺癌,隨時可能命喪黃泉。天天都要往醫院里跑,并且需要大量的醫藥費,而家里的4個孩子也需要上學、吃飯,他變得更加拼命工作,好有足夠的錢來維持生計,由于業績突出,工作拼命,部里又任命他為廠長!這時每個月能賺100多元錢了,想一想在毛主席那個年代,100元錢相當于現在1萬元都不止,當時常山的縣長才掙80元。但家里有生病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孩子,生活并沒有寬裕多少。當時有很多人為了有更高的官職,都來送錢或土特產,可他一分錢也沒要,一點兒東西也沒收,大家都很佩服他,都很尊敬他,所以他所下達的命令大家都會毫不猶豫的執行。
太姥爺非常熱情好客,經常與礦工喝酒、吃飯,這讓他練出了很好的酒量,他家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礦工俱樂部,誰有什么難事都喜歡找他傾訴,因為不但能解決事情,還能喝頓酒,吃頓飯。記得還有一次,正趕上鬧饑荒,大家都沒飯吃,很多人都開始吃樹皮和樹葉,他把家里僅有的120元錢和一袋面粉拿出來送給那些礦工,所以大家都對他很感激。后來生活變得逐漸好起來,可還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艱苦樸素,吃苦耐勞,不炫耀。
憑窗而立,任聽春的腳步漸行漸遠,習習的夏風撲面而來,想起太姥爺的故事,內心變得溫暖,全身都充滿了力量,我也要繼承他那種艱苦樸素、拼命肯干、樂于助人的精神!這就是我的家風和家事!
好家風好家訓的文章篇二
一個家族傳承的家風家訓,歷經時光的洗禮,依然是那么耀眼。這是祖先留下的精神,蘊藏在這文字之中,不僅告訴我們做人做事的道理,還有人生的哲理。
漆黑的夜空中,只有寥寥無幾的星星點綴著,散發出微弱的光。叢林深處,時而有蛙鳴聲奏起,照亮了屋檐,映出了它的影子。
夜,已深。
百般無聊的我,掰弄著手指頭。忽然,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傳入我的耳朵。我趕忙閉上眼。我聽見媽媽迎上去的聲音和那又輕又細的問候,“你回來了。”我悄悄地將一只眼睛睜開一條縫隙,看見了爸爸的手掌。我不禁細細的打量起來,那是一張怎樣的手啊!手掌上布滿了厚厚的老繭,甚至還有傷痕縱橫著。我抬起頭,望見了爸爸黝黑的臉龐不斷滾落著豆大的汗珠。毫無疑問,他是勤勞的,辛勤已然成為他的代名詞。
在我還整天無憂無慮地玩耍著的時候,爸爸便跟我說:“做人一定要誠實,不能撒謊,欺騙他人。”懵懂無知的我不解的問:“為什么做人要誠實呢?”“因為誠實是人之根本,只有誠實,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爸爸慈愛地撫摸著我的頭,回答道。“哦。”那時的我一知半解地點點頭,看著爸爸笑。直到現在,我依然還記得,夕陽下那對互相依偎的影子,是多么溫馨。
在我讀幼兒園的時候,爸爸便開始每天為我安排一定的家務,讓我完成。看著窗外玩耍嬉戲的小朋友,我的眼底總是抹不去的羨慕。但是,想起了還沒有完成的任務,就只好背過身,離開這兒,只怕自己忍不住奔向門外,與她們一同玩耍。在一次與父親的獨處中,我帶著疑惑與郁悶開了口:“爸爸,為什么我要做家務,而他們卻能在那邊歡快地玩耍呢?”“因為只有勤勞才能使生活變得美好。”爸爸緩緩地回答道。我看見爸爸眸中的目光,點了點頭。只記得,那時的夕陽瀲滟了一池春水。
上小學后,爸爸便告訴我:“現在當以學習為重,切勿分心。”可是,那時的我被這繁華的世界迷了眼,沉浸在自己的幻想里,整天惦記著電視劇,動畫片。指導自己的學習成績與同學相差甚遠,才開始追悔莫及。變得消沉、頹廢,整天一副病懨懨的樣子。這時候,爸爸語重心長的對我說:“現在你應該重新振作起來,努力一番,而不是在這里整日意志消沉。并且記住,以后一定要以學習為重。”那時的我,無比認真地點了點頭。那時的天空,藍得那樣透澈。
爸爸一直以他的行動應證著他所說過的話。那些話如一陣清風,吹綠了田野。整個家,都沉浸在這陣風里。
誠實、勤勞、好學,這不正是我們的家風嗎?
好家風好家訓的文章篇三
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就猶如一棵樹生長的過程。家長需要精心教育與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們的缺點與不足,不是來源于他自己,而是來源于家長。對于這些缺點與不足,家長不能對孩子進行粗暴的打罵,而是先糾正家長本身的錯誤,從而再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走。面對那些誤入歧途的孩子,大多數是由于外界因素與家庭因素造成的,不良的家庭壞境會給孩子造成了負面的影響。這時候,家風、家訓與家教的好與壞就是最有利的證明。
首先,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它是精神一層表面的教育,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理念。家風是一種正面的、積極向上的行為準則。它在于內化心靈,而外化行為。所以,孩子的家風教育不只停留在表層的行為教育上,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精神上的教育。因此,家訓對于孩子的精神教育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家訓是中國自古流傳的一種家庭傳統,至今在我們的生活中仍然有強烈的影響。對于家風來說,家訓更為具體、易懂。它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要求與警示,能夠更確切地指出孩子的不對。將家規熟記于心,每當孩子做事時,都會以家規為準,符合則為之,不符合則拒之。無形中,起到了警告、監督的作用。其實,家訓也可以理解為在家風的基礎上加以補充,達到內外要求,共同形成的目的。
我認為,家風與家訓的主要體現還是在家教。家教是由父母雙方共同對孩子的親身教育。這種教育是其他教育不能代替的。總而言之,家風與家訓都屬于家教。所以,家庭壞境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形成。當然,家教是否成功,也能夠直接反應你是不是一名合格的,負責任的家長。孩子在初始階段,他們所有的認知標準都來源于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在這段時間內,父母能否讓孩子正確地認識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這些觀念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次改變。因此孩子的一生與家庭教育的質量是密不可分的。想要孩子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家長必須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壞境與良好的家庭教育。
家風不是說說而已,家訓也不是背背也罷,家教就更不是簡單粗暴的那種打罵教育。家長對孩子做得夠不夠、好不好、嚴不嚴,就體現在孩子的未來。千萬不要等到無可挽回的地步才開始后悔當初對孩子教育的懶惰與放縱,要從現在就開始對孩子教育,擔負起自己作為家長的責任,百分百地投入到教育中去,嚴格地要求孩子,以高標準的家庭教育幫助孩子成就人生最美好的未來。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無法忽視的話題。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在好家風,好家訓,好家教中幸福成長。
好家風好家訓的文章篇四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文明狀況不僅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而且可以影響和改變社會風氣,營造社會新風尚。所以,良好家風的構建與傳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風利家利民利國,相反則害己害人害社會。
良好的家風是優良品質在家庭中的積淀和傳承,是家庭留給每個成員的寶貴精神財富,古有仁智禮義信,今有勤孝謙和思,良好家風因背景各異,也各有千秋:或仁愛寬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鄰里友愛;或克勤克儉,常懷一粥一飯來之不易之念,靠勤奮興家聚業,講節約精打細算;或本分做人,不為富動,盡職敬事,誠信待人。以上種種,在無形中影響著家人,讓子女終身受益,其價值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良好家風的形成決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長期的熏陶與積淀,應該加強教育,反復訓練,注重養成,成為每個成員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一則要有意識的去培育養成。要明白代代相傳的不僅是家財和地位,更應該有內涵和精神。把老一輩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風接續下來、傳遞下去,是造福當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責任,讓良好家風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二則要在家庭中營造崇尚學習的氣氛。古人講,“非學無以明志,非學無以廣才”,知書才能明禮,學習就能升華。要讓家里多一分書香氣,茶余飯后,看看書,讀讀報,談天論事,讓家人從中得到1、吃飯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2、吃飯時嚴禁邊吃飯邊大聲說話。3、不能翹腿。等等……雖然還有很多條的規矩但是正是因為有這些束縛著我讓我更好的成長。而我和媽媽之間也不僅僅只有這些法則。
“該學習的時候學習,該玩的時候玩!”母親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學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在加上課外的練習。該玩的時候玩:每個周日媽媽都會帶我出去玩,雖然名義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會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這也算是讓我“長了見識了”。
常常會聽到旁邊的人會被這么贊揚“這個孩子真有修養,看上去就很乖的樣子。”我想之所以這個孩子會被人這么夸獎是因為她長期處于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中,一個人的修養是一時裝不來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們何嘗不是處于一個不好的社會環境中,而且他們大多數家中都不會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才會導致他們這樣,相反如果他們的家人更多一點關愛他們,家中也沒有什么不好的風氣,他們也不會邁出小混混的這一步。
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同樣也要與孩子保持親密無間的關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學會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學會設身處地的去理解父母,盡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現在父母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