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包餃子實踐體會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包餃子實踐體會篇一
春節,大抵是一年新的開始,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家鄉的風俗很多與外地相同。貼窗花。春節前后的清晨從家中拿出一張張紅色,干凈的大紙平整地鋪開,鋪平在桌子上,先用黑色勾線筆較細的一頭,輕輕地在紙上勾勒出物體的形狀。最后再拿剪刀裁下,用沉淀許久的漿糊黏到院子里、廁所里、臥室里、每一個角落的窗戶上。象征一年的美好和紅火,貼了窗花一年里便能順順溜溜,大吉大利。窗花大多是孩子們剪的,不僅供自家欣賞,也給別人觀看。窗花形狀各異,有的是花,有的是當年的生肖,更多的還是孩子們天真的想法的體現。若是一家的窗花剪得好,引得人們圍觀,路人便稱贊這一家人的心靈手巧。
跟貼窗花相似的是貼對聯。在小店鋪里買來的大多是紅底黑字,對聯的內容也千篇一律,“萬事如意”,“紅紅火火”,與之相似的也有很多,貼在門楣上,以及門楣的兩邊。要說孩子們最喜歡的玩意兒便是放鞭炮了,小時候我們幾個熊孩子總會約定好一個時間,地點一起出來放鞭炮,跑到池塘邊,抽出一盒鞭炮,只不過是“威力巨大”的雙響炮,與摔炮不同需要用打火機將其點燃。既然沒有打火機,我們便向店鋪的阿太要了一跟香,將香點著,再將香頭與跑的紅色一段接觸一會兒,不一會兒,鞭炮那一端便會冒出灰色的煙以及一股刺鼻的的氣味,使人不禁皺了皺眉頭。急促的“滋滋滋”的燃燒聲仿佛在催我們快點扔出去。鞭炮點了并不會立即爆炸,然則,我們之中那一個最膽小的在一通手忙腳亂的操作了之后,連忙蹲在地上,雙手緊緊捂住耳朵,閉緊雙眼,嚇得急發抖,額頭上緊張得要擠出汗來。等了一會兒,這鞭炮似乎是一個啞炮,落到水中,只冒了幾股白煙,便不動聲響。只見他緩緩站起,顫顫巍巍地向四周張望。突然,只見水底綻放出一陣白光。“砰砰”兩聲響起,愣是將他下趴在地,仰面朝天。這著實就像一只四腳朝天的烏龜,笑得我們幾個孩子前仰后倒,笑聲連片。
每當除夕夜的時候,各地的親戚朋友均會齊聚在爺爺家中吃團圓飯。往往當大家吃得正興時,母親就會端上一盤子水餃供客人們享用,吃完之后,親戚朋友們紛紛稱贊母親的手藝精湛。問是什么餡做的?該放什么做配料?要放多少?母親臉紅著笑道“差不多就可以了,主要還是看大家的喜好罷了。”除夕夜上,母親總是忙這忙那兒的,哄著臉在酒席里閃過。然則,只有當客人們離去時,母親才會一個人坐下吃一口自己親手做的餃子,然后再悄悄地收拾飯后的碗筷便休息去了。這一天常識母親一年中最忙,最累的日子,平時的飯菜總是交給別人去做,大抵只有這天,母親才會耐著性子一個人坐在大廳中包餃子。
……
春節包餃子實踐體會篇二
我特別愛吃奶奶做的餃子,今天是春節,我跟奶奶說想吃肉餡餃子。奶奶爽快地答應了,吃過午飯就拿出面粉和肉忙碌起來。
等奶奶剁好了肉餡,準備好了餃子皮,我便自告奮勇地和奶奶一起包餃子。盡管奶奶年紀大了,干枯的手背上已經布滿了青色血管,可包起餃子來卻像彈鋼琴般靈巧,拿起餃子皮折一折再捏幾下,就做成了一個大胖餃子。可薄薄的餃子皮在我手里不聽使喚,結果弄得我臉上身上到處都是面粉像唱戲似的,卻只捏了一盤皺皺巴巴、歪歪扭扭的餃子,雜亂無章地擺在一起,好像逃難的人群。
看我沮喪的樣子,奶奶安慰我:“別急,慢慢來,包餃子要有耐心。”她又給我示范了一次,說:“捏花紋是比較難的,你就負責放餡吧。”就這樣,我們互相配合,包出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餃子。
包好了餃子,我趕緊催奶奶煮餃子。奶奶把一大盤餃子輕輕放進燒開的水中,餃子像潛水艇一樣沉到水底,水再次燒開,餃子又慢慢地浮了起來,一個個都挺著“大肚子”在鍋里擠來擠去,像玩水戲耍的小魚一樣吐出了許多細小的白泡泡。我就在灶臺邊盯著餃子看,因為實在太香了。
餃子煮熟了,奶奶先給我盛了滿滿一盤。我大口地吃著,奶奶在旁邊笑盈盈地看著我。感覺看我吃餃子比自己吃還香似的。
我一口氣吃了兩大碗,肚皮撐得鼓鼓的,自己都像個胖餃子了。
春節包餃子實踐體會篇三
在我國北方,春節有這樣一個習俗,每年除夕夜,家家戶戶都會包餃子,一家人圍在飯桌前,吃著餃子看春晚,象征著闔家團圓。我家也不例外,每年的餃子都是爸爸、媽媽包,我只負責吃。
今年我自告奮勇要幫忙,媽媽看著我躍躍欲試的眼神,只好說到:“你先系上你的小圍裙,我們一起準備材料吧!”我們準備了:面粉、溫水、豬肉餡、韭菜和蝦仁。
第一步是和面。準備一個盆,放適量的面粉,我很小心地倒入溫水,“嘩啦……”一聲,我慌了手腳,趕快向媽媽求救:“媽媽,水放多了怎么辦呀?”媽媽說到:“那你再放一些面粉吧,注意一點點的往里放。”我小心翼翼地邊放面邊攪拌,嗯,這次得到了媽媽的肯定:“差不多了,用手揉一揉,要把所有的碎面都揉到一起。”我連連點頭:“好的,好的,保證完成任務。”我揉啊揉,拍呀拍,這盆面終于被我揉成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大面團。
第二步是和餡。首先,把蝦仁切丁、韭菜切碎。準備一個盆先把肉餡放到盆里,加入鹽、醬油、料酒、五香粉、花生油、蔥和姜,媽媽用筷子順時針攪拌,把所有的調料和肉餡攪拌均勻。“媽媽,為什么一定要順時針攪拌呢?”我不解地問道。“其實只是向一個方向攪拌就好,這樣肉餡才會是一個肉丸,如果胡亂攪拌的話,那肉餡就是散的,口感不好。”媽媽耐心解釋道。“哦,那什么時候放蝦仁和韭菜呢?剩下的能讓我攪拌嗎?”媽媽告訴我先放蝦仁,攪好后再放韭菜,最后放入香油、雞精。按步驟做完后,奶奶過來聞了聞我和好的餃子餡,“嗯,我家小玥,和的餃子餡真香啊!”爺爺也起哄道:“來來,我也聞聞,嗬,不錯,不錯,我得多吃一盤。”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第三步就是包餃子。把面團搓成條,揪成小團備用。爸爸負責把面團搟成四周薄中間厚的餃子皮,我先看媽媽包了幾個餃子。把皮放到左手的手掌心,用小竹鏟取適量的餃子餡,右手捏住餃子皮對應的邊,往一起捏,這樣一個個元寶一樣的餃子就包好了。我覺得這對我來講沒有什么難度,于是拿起餃子皮要開始包,媽媽說要教教我怎么包,可是我卻得意的說,“媽媽,我都看會了,我自己能包了。”媽媽并沒有阻攔。我的第一個餃子是大長條,又包了一個扇形,還有餅形的,最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還有張嘴露餡的。我認為我的“丑餃”要無敵了……媽媽實在看不下去了,“寶貝,你包的餃子太粗獷了,媽媽教你怎么把餃子包的又漂亮又可愛吧!”我拼命的點頭“好啊,好啊!”。媽媽說:“餃子皮放在左手上,餡不能太大,否則就會露餡,也不能太少。把餡放到皮的正中間,把皮的一邊向另一邊捏,一點點的把兩邊都捏好,這是最基本的餃子,這樣捏餃子,速度不如擠餃子快,但是你是初學者,還是從捏餃子開始吧,不要急于求成!”按照媽媽的手法,我認真把皮都捏緊,讓媽媽看,媽媽認同的點點頭,“練的多了就包的好看了,所謂熟能生巧!”媽媽又給我包了小老鼠餃子,我又纏著媽媽教我,媽媽卻說下次再教我,讓我先把普通的餃子包好,再教我花樣的。
我們包完餃子,煮熟端上桌,春晚都開始了,我迫不及待的夾起媽媽為我包的小老鼠,一口咬下去,燙得我馬上吐了出來,“啊,燙死我了。”爺爺語重心長的說到:“心急可吃不了熱豆腐,別著急晾晾再吃。”“爺爺,為什么我們中國人春節要吃餃子呢?”爺爺說:“餃子,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我國的傳統美食,更流傳著一句“好吃不如餃子”的俗語呢!”媽媽又補充到:“餃子,餃子,你讀起來更像是什么?”“餃子,餃子……驕子,啊原來是天之驕子啊!我要多吃幾個!”一家人哄堂大笑。
在歡聲笑語中,我們吃餃子,看春晚,守歲,今天的餃子好像比平時更加美味呢!
春節包餃子實踐體會篇四
春節期間,讓我難忘的事有許多,我感觸最深的是那一次包餃子。除夕的那天晚上,母親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餡兒,準備包餃子。
看完電視聯歡晚會,父親母親就開始包餃子了。看著他們包的那一個個胖乎乎的餃子,我覺得挺好玩,不由得也拿起一張皮兒,準備包一個。我用左手托著皮,右手夾上滿滿一筷子餡兒,放在皮兒中央,把餃子皮的兩端往中間一合,使勁一捏,不料,餡兒像小蟲一樣從餃子皮側面鉆了出去。我一看,趕緊把餡兒堵住,可皮兒仍舊“張著大嘴”。
弄了半天,皮兒就是合不攏“嘴”,我像泄了氣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沙發上。母親看到我灰心喪氣的樣子,好像摸透我的心思,走過來,對我說:“天嬌,是不是泄氣了?”我點了點頭。“來,我教你!”說完,母親便給我做了示范,做完了,我明白多了,也有了信心,便振作起來。
我學著母親的樣子,先把皮兒托在手心上,輕輕地夾起一小筷餡兒,把皮的兩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用虎口使勁一捏,一個小巧玲瓏的餃子包好了。我按照這個方法連包了好幾個。這時,母親說:“開始煮餃子啦!”說完,母親就把餃子放進鍋里。
過了一會兒,餃子熟了,母親給我盛了一碗,我津津有味地吃著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
春節包餃子實踐體會篇五
春節快到了,家家戶戶都準備包餃子,我家也不例外。
來到廚房,姥姥已經把餃子餡和好了,餃子皮也搟好了,就等著我來包啦!我看著媽媽包了幾個,心想,這有什么難的,太簡單了,于是便拿起一片餃子皮來,學著他們的樣,放上一大勺子餡就笨手笨腳的包了起來,包好一看,哈!
這哪像餃子,簡直就是一個胖肚子將軍。第一個餡多了,那第二個就少放一點,不想包好后,扁扁的,像一個瘦猴兒,原來是餡少了,連包幾個都一樣。不是瘦子就是胖子。
可我看著媽媽那熟練勁兒,心里癢癢的,恨不得自己也像媽媽那樣熟練。我放下手中的筷子,走到媽媽身邊,看她怎么包餃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拿上一個餃子皮放在手上,又夾了適當的餃子餡放在正中間,然后把兩邊對齊,輕輕一捏,一個鼓鼓的餃子便出現在我的手上。我把它放在鍋排上,和媽媽包的餃子分不出上下。兩個小時過去了,我們包了滿滿的三鍋排的餃子。
餃子要下鍋了,姥姥托起鍋排,把餃子一個個地下進了開水鍋中。不一會兒,餃子就煮熟了。我連忙把餃子盛到盤子里,端到飯桌上,請大家品嘗。大家吃了連聲說:“今天的餃子真香!”我聽了以后,心里樂滋滋的。
通過這一件小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可能會失敗,但是你只要不放棄,一定會成功,連包餃子這樣的小事也是這樣的。
春節包餃子實踐體會篇六
這是漫長初中學習生活的第一個假期,它不僅使我越發體會到初中學習生活的艱苦與快樂,而且,在假期里我學會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包餃子。
餃子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美食,至今還有許多外國人慕名來到中國品嘗餃子。做為一名中國人,一定要會包餃子,所以我很認真地學包餃子,希望盡自己的所能,包出最好的餃子供大家品嘗。可是這包餃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捏住餃子的這邊,那邊的餡冒了出來,捏住那邊,這邊的餡又冒了出來。后來,我索性將面皮放在手里,同時往兩邊一捏,兩邊都不冒餡了,但它的“肚子”卻破了。我趕緊拿了另一張面皮,把它的肚子補上,這才算包好了一個餃子。
就在我仔細端詳這個餃子的時候,卻聽見媽媽在一旁“噗哧”笑了。原來,媽媽一直在注視著我。我看著媽媽笑的樣子,又看看我包的餃子,也禁不住笑了起來。雖然這樣,但是我不會放棄。因為有人說:“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放棄,就一定會失敗!”想到這,我的信心更足了,迅速抓起一張面皮,先放一點餡兒,捏住皮的一邊,再一點點地向另一邊捏,最后把皮都捏緊了,啊!終于成功了。這個餃子雖然還不是很好,但比起上一個那是好多了。慢慢地,利用這個方法我包的餃子餡越來越大了。這是一個多么大的進步呀!我的勁頭更足了,餃子也變得既漂亮又“實惠”了,我再也不會犯以前那樣的錯誤了,我開心極了。
沒用多久,餃子包完了。看著鍋里扭來扭去的小東西們,我都有些舍不得吃了,但是我的肚子不允許!餃子上桌了,我細細地品嘗著自己包的餃子,有一種和其他餃子不同的,特有的香味。我想這也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感覺吧。總之,我的心暖洋洋的,仿佛綻開了花。
是啊!自己做的總是最好的。同學們,你們也不妨來試試自己做的快樂吧!
春節包餃子實踐體會篇七
春節時,讓我難忘的事有很多,但給我感觸最深的還是那一天包餃子啦!
除夕那天晚上,媽媽拿出來滿滿一大碗調好的餡,準備開始包餃子。
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我和爸爸在看晚會,媽媽和姐姐就開始包餃子了。我看著他們包好的胖乎乎、軟綿綿的“金元寶”覺得很好玩,便不由的拿起一張餃子皮兒準備包起來。
我用左手托著皮,右手夾上滿滿一勺子餡放在皮中間,然后把餃子皮兒的兩端往中間一合,就出現了一個半圓形的“元寶”,我用力一捏,想把它捏緊,不料,里面的餡兒像一只小蟲子一樣,從餃子皮的側面拱了出來,我一看,連忙想把餡堵住,可皮兒依舊“張著大嘴”,毫不配合,弄了半天,皮兒就是合不攏“嘴”肉餡弄得到處都是。我像泄了氣的皮球似的一屁股坐在沙發上,嘴撅著,心想:什么嘛!一點也不好玩,還包的滿手都是餡兒,還包的滿手都是餡兒,可我轉念一想:我不應該這樣啊!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再說了“失敗是成功之母”嘛!于是,我找姐姐請教。
“老姐!快來教我包餃子!”姐姐一聽我這大嗓門,就說:“一邊涼快去!就你還想包餃子?別異想天開了!你還是一邊等著吃餃子吧!”哼!不教就不教,難道就你包的好嗎?等我學會了,看你還有什么好說的!
媽媽看到我灰心喪氣、又不甘心的樣子,就走過來對我說:“是不是泄氣了?來,我教你!”在媽媽的指引下,我慢慢的學著。終于,我也包出了一個標準的“金元寶”了!
這一次吃餃子,我感覺,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餃子!
春節包餃子實踐體會篇八
每個人的家庭都各有不同。我的家就是個幸福的大家庭。
每年過春節的時候,我們家有個傳統,那就是包餃子。媽媽和嬸嬸早早準備好了材料:和好的面,菜肉餡,以及案板、搟面杖。
開始包餃子了!媽媽坐在沙發上,開始揉面,然后揪成小劑子,用搟面杖搟成圓圓的餃子皮。爺爺、爸爸和嬸嬸搬來小椅子,大家圍坐在方桌旁,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一展身手。
我也躍躍欲試,把手洗干凈,學著爺爺的樣子,揪了一小團面,放在手心里搓。可看著容易,到我手里,面團不是大了,就是小了。爺爺急忙趕來幫忙。我就跟著爺爺一起,把面團搓成小團。大叔只管把它搟成薄薄的皮,然后就是流水線上的最后一道工序——包餃子了。媽、爸,還嬸嬸,嫻熟地加肉餡,捏緊皮,還捏出很多褶子,像芭蕾舞演員的裙擺,很漂亮。
一家人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中包出了很多美味的餃子,煮熟了,端上餐桌。我們三下五除二,不一會兒就干了個精光。
一次包餃子,一次港灣里的溫馨!
春節包餃子實踐體會篇九
在噼里嘩啦的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之一的-------春節。大街小巷到處都掛著鮮艷喜慶的紅燈籠,到處都人頭攢動人流如潮,一派欣欣向榮的`好景象。
吃餃子是我們中國人過春節必不可少可的一部分,這不,今天媽媽就去菜場買了潔白的餃子皮和新鮮的餃子餡,準備包餃子。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候,媽媽就很熟練的揭下一張完整的餃子皮,再在上面放了一些餃子皮,然后再把餃子皮的邊緣粘在了一起,這時,一個亭亭玉立的餃子便出現在了我的眼前。
我心想:“切,原來也不是很難嘛,既然媽媽能包,我也能包呀。”于是,我便學著媽媽的模樣包了起來,可是各種大小問題便接踵而至。餃子皮的邊緣粘不起來,我便趕忙去詢問見多識廣的媽媽,媽媽說:“ 把一些水放在上面就可以了”。我連忙試了一下,嘿,還真的粘住了。可是,盡管這樣在我手下出生的餃子都成了"胖子”和“瘦子”。
不一會,包餃子這道工序便完成了,雖然包的不怎么好,但還是別有一番姿態,爸爸把放餃子在滾燙的開水中“洗澡”,吃著我親手包的餃子,我的心中比喝了蜜還要甜。
通過包餃子這件事,我得到了一個道理:“不管是什么事情,不管你做得怎么樣,只要你去做了,你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