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學數學教案導入

9623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2024年小學數學教案導入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小學數學教案導入篇一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應注重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方法,發展空間觀念?!币虼?,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充分利用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形成空間觀念。

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具有很強的直觀依賴性,而圖形的外顯性屬性特征比較容易感知,所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調動學生的感官,通過觸摸、測量、類比等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并建立1厘米3、1分米3、1米3的實際大小的體積觀念,從而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積累經驗,有助于以后計算和估算物體的體積。另外,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三個體積單位結合起來進行對比,并列舉生活中的實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活動中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注重學習方法的遷移。

在認識三個常用的體積單位的新知教學中,采用分層推進的'教學策略。首先引導學生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舉例子,認識并學習1厘米3。然后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利用認識1厘米3的方法在小組內自主活動,認識1分米3,最后認識1米3。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參與嘗試的興趣。

教師準備 ppt課件、1厘米3和1分米3的正方體模型、一塊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個粉筆盒、一個骰子、一?;ㄉ?、三根米尺、量杯、紙杯、酒瓶、飲料瓶

學生準備 若干個1厘米3和1分米3的正方體模型、收集的幾種瓶子、針筒

第1課時 體積單位

⊙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復習舊知。

師:我們以前學過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常用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回答,師板書)

長度單位:厘米、分米、米

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將一塊小橡皮擦、一瓶墨水、一個粉筆盒放在講臺上。

師:請按體積的大小將它們排列起來。

(生匯報)

2.引入新課。

師:物體有大有小,如果要測量它們的體積,也需要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就像計量長度有長度單位,計量面積有面積單位,計量體積就需要有體積單位。(板書:課題體積單位)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復習已學過的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然后引出體積單位,從而讓學生初步感知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的區別,同時讓學生明確統一體積單位的重要性。

⊙操作感知,獲取新知

1.認識體積單位。

(1)認識1厘米3。

①出示棱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讓學生動手量一量棱長,明確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厘米3。

②得出結論:棱長為1厘米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厘米,記作1厘米3(cm3)。

③摸一摸:讓學生直觀感受一下1厘米3的大小。

做一做:用橡皮泥切出一個1厘米3的正方體。

看一看:小組內拼一拼2厘米3、4厘米3,感受一下有多大。

④舉例:找找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厘米3?

(反饋:一個骰子、一粒花生等物體的體積接近1厘米3)

(2)認識1分米3。

師:剛才我們通過摸一摸、量一量、舉例子等方法認識了1厘米3,我們能不能用同樣的方法來認識1分米3呢?

①出示棱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明確這個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分米3。

②用硬紙板做一個1分米3的正方體盒子,摸一摸,感受一下1分米3的大小。

③舉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體積接近1分米3?

小學數學教案導入篇二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做游戲,好嗎?我們還設立了得星榜,要比一比3個小組中,哪個小組得星最多,合作得最默契。先來玩第一個游戲,猜猜禮袋里裝著什么?

學生有的猜。。,有的猜。。。。。

提問:一定是嗎?(不一定)

小結:也就是說,現在你們只能是猜測,可能會是。。。,也可能會是。。。。,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可能性(板書:可能性)

1.用一定來描述摸球的結果,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

談話:那么袋子里究竟是什么呢?

指名學生上臺并指導摸球:先攪幾下,摸一個,拿出來。放進去。攪一攪,再摸一個,拿出來

引導:怎么他每次摸到的都是紅球呢?(生猜測:里面都是紅球)同意他的猜測嗎?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吧?。ㄕ坸xx把里袋拎出來)

小結:對了,你們真聰明,一下就猜到了。袋子里裝的都是紅球,那我任意摸一個球,結果會是?(紅)一定嗎?(板書:一定)

2。 談話:你們也想來玩摸球游戲嗎?好,請組長拿出袋子。不過,在摸球之前先講清楚摸球規則:由組長先摸,摸前手在口袋里攪幾下,然后任意摸出一個,并告訴你們小組的同學摸到的是什么球,再把球放入袋中并做好記錄,依次傳給其他組員摸,明白了嗎?就讓我們比一比哪組合作得最好?開始吧!

(讓學生分組摸球,教師巡視指導)

匯報摸球情況:每組派代表說一說,你們一組摸到了什么球呢?(黃球和綠球)

猜一猜,袋子里是什么顏色的`球?(黃球和綠球)

組長倒球驗證,(師作出摸球的動作)輪到我摸了,我從這個袋里任意摸一個,結果會是?(黃,綠)一定嗎?(不一定)那要怎么說?(可能是黃,也可能是綠)(板書:可能)

提問:那能在這個袋子里摸到紅球嗎?為什么?(板書:不可能)

3。小結:通過摸球游戲,我們發現如果袋子里都是紅球,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紅球。

如果袋子里有黃球和綠球,任意摸一個,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綠球。但不可能是紅球。

1.練一練。

(1)(出示裝有2個紅球和3個黃球的袋子)瞧,在這個口袋里,任意摸一個球,一定黃球嗎?那會怎樣呢?

(2)(出示有2個綠球和3個紅球的袋子)那從這個袋子里一定能摸出黃球嗎?為什么?

(3)(出示裝有5個黃球的袋子)這個袋子呢?為什么?

小結:讓我們來看看現在各小組的得星情況,問:猜一猜哪組有可能奪得今天的最佳合作獎?那這一組一定會是今天的冠軍嗎?對!在比賽還沒有結束前,我們每個小組都有可能獲勝,大家可要繼續努力啊 ! 2.裝球游戲。

談話:前面我們玩了摸球游戲,接下來我們要來裝球,根據老師出示的要求,請先在小組內討論,應該放什么球,不應該放什么球。討論好了請組長把小籃里的球裝在透明袋里,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又好又快!

安排3次裝球活動,依次出示要求:

(1)任意摸一個球,一定是綠球。該怎么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說說你是怎么放的?放3個5個都可以嗎?

師表揚,說的好,只要全部是綠球,那摸到的一定是綠球。

(2)任意摸一個球,不可能是綠球。該怎么放呢?(學生討論,放球,師巡視)

誰愿意來說一說?這么多放法都對嗎?只要怎樣?(不放綠球)

交流: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綠球,應該怎樣裝?裝球時是怎樣想的?

小結: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紅球。有很多種裝法,可以裝一種、兩種、三種甚至更多種顏色的球,但是不能裝綠色的球。

(3)任意摸一個球,可能是綠球。

(每次裝球后,請組長把透明袋舉起,展示本組裝球情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裝球,老師相機引導、鼓勵)

3。轉盤搖獎活動

1、猜測:(師出示紅黃藍三色轉盤)觀察轉盤,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會指在哪里?能肯定嗎?那應該怎么說?(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著紅色,可能會指著黃色,還可能會指著藍色。)

2、體驗:是不是真的會出現這些情況呢?剛才裝球最快的那一小組的小朋友上來,請你們輪流拔動轉盤試試看,

4.聯系生活。

談話:小朋友們,今天我們通過玩一玩、猜一猜、說一說,學會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來表述游戲中的各種情況,那在我們的生活中,同樣有些事情是一定會發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發生,也有些事情可能會發生。下面請小朋友們舉例說說!

小結:我們來看看今天的冠軍是哪一組?那下次他們也一定是冠軍嗎?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1、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可能性的問題,你學得開心嗎?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2、回家后把學到的新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再調查一下,看看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可能發生,哪些事情不可能發生或一定會發生,一星期后舉行一個交流會,比比誰講得多講得好!

小學數學教案導入篇三

教材分析:

本節課教材的設計重視自然數、奇數、偶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尊重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基礎,利用真實的生活素材開展數學學習。

學情分析:

學生對生活中的情景比較熟悉,在認識自然數上并不陌生。但是奇數、偶數的特點總結方面可能會欠缺一些。 設計思路 通過用謎語星星引發后面的故事情景,讓學生打開智慧之窗。從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刻理解了“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并深深體會到數學的價值。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合作交流,認識奇數和偶數。

教學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學手段:

借助多媒體課件。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經歷認識自然數、奇數、偶數的過程。

2、認識自然數,能用直線上的點表示自然數;知道奇數、偶數;能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自然數,能用直線上的點表示自然數。

教學難點:

知道奇數、偶數;能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探索自然數的特征。

師:老師發現,天空有幾顆非常明亮的星星,它們一共是4.5顆,你覺得老師這句話有什么問題嗎?

生:我覺得星星的顆數不能用4.5來表示。

師:那你覺得用什么數來表示才好呢?

生:我覺得用像1、2、3這樣的數來表示好。

師:說的非常好!我們平時數東西的時候,就像這樣1,2,3,4,5一個一個地數,這些數都叫自然數。(板書:自然數) 課件出示問題:0是自然數嗎? 小組討論。學生匯報結果。

小結:0也是自然數,它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

師:自然數不但可以用數的形式來表示,還可以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我們一起來看。(課件出示:用直線上的點表示自然數的內容。)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直線上的數,(手勢)看看你能發現什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學生觀察交流、討論。教師可以參與到學生的學習中去。 教師指名回答。

師:這些就是我們今天要掌握的自然數的特征,大家跟老師一起再來概括一遍,“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沒有的自然數,最小的自然數是0?!?/p>

師:大家喜歡做游戲嗎?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請十位同學到前面來。 學生舉手,教師請十位學生到前面站成一排報數:1、2、3 師:請報單數的向前一步走。

師:你有什么發現嗎? 學生交流。

生1:我發現10名同學的報數不是雙數就是單數。

師:剛才我們提到了單數和雙數,單數都有哪些數?雙數又有哪些數?誰給舉一些例子?

師:在數學上,我們把單數又叫做奇數,(板書:奇數),注意字的讀音。雙數又叫做偶數。(板書:偶數)值得說明的一點:0也是偶數。

師:現在,誰能舉出幾個奇數和偶數的例子呢?

1、師: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用到奇數和偶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奇數和偶數?

生1:電影院的座位號分奇數號和偶數號;

生2:上體育站隊報數。

2、觀察數列,初探奇數、偶數的規律。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奇數和偶數。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試著按要求寫出奇數和偶數。

(1)寫出自然數1-30之間所有連續的奇數。

(2)寫出自然數1-30之間所有連續的偶數。 學生在練習本上寫,教師巡視指導。

師:誰愿意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寫的。你給大家讀一下好嗎?

師:我們一起來看這兩組數,有什么新發現嗎?四人小組可以討論討論。 學生討論。

師:哪個組想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大家?

1、下面各數中,哪些是自然數? (出示題目:6、25、1、47、0.01)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

3、在圓圈里填上奇數偶數。

4、數字游戲。 (學生手中拿著奇數和偶數的數字牌根據老師口令做游戲)

師: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呀?(學生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的收獲真不少,老師這有一道拓展練習想考考大家,請看大屏幕(拓展練習:教室里有一盞亮著的日光燈,淘氣的小明一連拉了8下開關。聰明的同學們,現在請你們來判斷,這盞燈是否還亮著?如果拉9下呢?拉100下呢?)

師:看來,自然數就在我們身邊,讓我們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生活中發現數學的美吧!

小學數學教案導入篇四

本課是在學生已經明確三角形的特征,學習了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掌握了角的概念和角的分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三角形是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多邊形,一切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學好這部分內容,為學習其他多邊形積累了知識經驗,為進一步學習三角形的有關知識打下了基礎。根據三角形由三邊圍成的圖形的獨有的特征,以及角的分類:銳角、鈍角、直角等這些推理,對學生來說,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總結和歸納“三角形分類”的標準并不難。

教材分為兩個層次:一是三角形按角分為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并通過集合圖形象地揭示三角形按角分的三種三角形之間的關系,體現分類的不重復和不遺漏原則;二是三角形按邊分為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按邊分類較難一些,教材不強調分成幾類,著重引導學生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邊和角的特征。

1、通過對一些三角形的每個內角大小的`測量、比較、分類,使學生認識三角形可分為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2、通過動手測量操作,會按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使學生認識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及它們的特征。

3、使學生聯系實際感受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能積極參與操作、實驗等學習活動,能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并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會按角的特征及邊的特征給三角形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區別掌握各種三角形的特征。

多媒體課件、量角器、三角板、直尺、隨堂小卷(包含有供給學生探索的各類三角形圖形)。

“自主學習的過程實際就是教學活動的過程”。以活動促學習是本節的教學定位。通過情景創設,學生經歷探索發現、討論交流、獨立思考等活動,逐步建立對三角形角與邊特征的認識。通過看一看、想一想、量一量、分一分、連一連、猜一猜等多種形式的學習,為學生提供更多“數學對話”的機會,通過教具、學具、多媒體的運用,讓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到幾何空間的抽象變化的過程,從而獲得對三角形邊、角特征的認識,進而學會給三角形分類。

“三角形分類”是新課程教材中“空間與圖形”領域內容的一部分。學生在學習此內容之前,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認識,能夠在物體的面中找出三角形,學習了角的知識,認識了常見的角,為學生研究三角形的特征,從角和邊的不同角度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做好了有力的鋪墊。

四年級的學生通過一、二年級的學習,對三角形都有一定的認識,而且也學習了角的分類和線線之間的關系,因此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量一量、比一比、分一分、議一議等方式來解決問題。在交流各自的方法的過程中進一步解決問題。

教法:創設情景——為自主探究搭建平臺;積極引導——為有效學習指明方向;主動參與——為合作交流營造氛圍;激勵評價——為主動學習鼓勵加油。

學法:觀察分析——在情景中提出問題;探索思考——在操作中解決問題;分組交流——在探索中理解問題;獨立反思——在總結中內化問題。

師: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出示課件)

怎樣判斷一個角是銳角、直角或鈍角?

師:那么我們能不能根據角的分類對三角形進行分類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的分類。揭示課題并板書:三角形的分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復習與新知識有密切聯系的舊知識,是為學習新知識做好遷移鋪墊,為突破難點打好基礎。)

1、動手活動:

(1)出示小卷子,觀察每個三角形??梢詣邮至恳涣?,并填寫好表格。根據你發現的特點將三角形分一分類。

2、按角分的情況

引導學生明確:相同點是每個三角形都有兩個銳角;不同點是還有一個角分別是銳角、直角和鈍角。

師:我們可以根據它們的不同進行分類

(1)分類。

根據三角形三個角的特點的分析,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類。

圖①和圖⑥,三個角都是銳角,它就叫銳角三角形。(板書)

圖②和圖④還有一個角是直角,它就叫直角三角形。(板書)

圖③和圖⑤還有一個鈍角,它就叫鈍角三角形。(板書)

師引導學生歸納出:

三個角都是銳角的三角形叫做銳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鈍角的三角形叫做鈍角三角形。

(2)三角形的關系。

我們可以用集合圖表示三角形之間的關系。把所有三角形看作一個整體,用一個圓圈表示。(畫圓圈)好像是一個大家庭,因為三角形分成三類,就好象是包含三個小家庭。(邊說邊把集合圖補充完整。)

(3)因為三角形中至少要有兩個銳角,所以判斷三角形的類型,應看它最大的內角……

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

3、按邊分的情況:

讓學生動手操作,量出下面各三角形邊的長度,找一找發現了什么?

(1)生:我發現有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還有三條邊都相等的。

(2)師:我們把兩條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兩條邊叫腰,另外一條邊叫底。(邊說邊板書)

(3)師:把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邊三角形。(邊說邊板書)

(4)師:同學們請你們分別量一量課本84頁的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各個內角,你有什么發現?

(5)從紅領巾、三角板、慢行標志中找一找哪里有這兩種特殊的三角形?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操作,可以引導學生獲得豐富的感性知識,也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探索思考的環境,使得他們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圍繞某一知識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討論和交流,使學生在“互助”中積極去探索,去發現,去發現知識,解決問題。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促使學生在探究分類中學會參與,學會合作,學會創新。)

小學數學教案導入篇五

1.通過“旅游中的數學”的活動,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3.通過設計“旅游計劃”,提高收集數據與處理數據的能力。

重點:在解決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難點:在解決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課件

2

一、情景導入

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收集一些有關黑魚湖的信息,有收獲嗎?你們從哪里獲得的?(學生發言)老師從上也收集到了一組黑魚湖的圖片資料,請看大屏幕。(多媒體播放黑魚湖的風景圖片,并配以文字說明)

我們大慶的黑魚湖美嗎?今日的黑魚湖以她的恬靜、秀美、張開臂膀,歡迎四海賓朋?。ㄕn件播放聲音“黑魚湖歡迎您!”)同學們想去嗎?什么時候去?(五一)好!我們就五一去,去一天時間,早上去,下午返回。

可在去黑魚湖之前我們應干什么?預案中都應包括哪些內容?(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利用課件隨機出示。

時 間 安 排

活 動 安 排

上 午

中 午

下 午

二、指導實踐

怎樣才能高效完成準備工作?(分工)請同學們注意聽安排,一、二小組負責制定日程,三、四小組負責選擇食品,五、六小組負責制定租車,最后我們一起來算一算所需的費用。這樣安排同學們能接受嗎?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競爭,我們要在同一任務的兩個小組間選擇一個最佳。

1、在制定日程安排時要綜合考慮到哪些因素?(學生自由發言)老師可以一個信息:從學校開車到灜湖需要50分鐘,請同學們將具體的活動安排填在這張工作紙上:(課件出示)

2、在購買食品之前應先做好哪些準備工作?(調查同學們都愛吃什么食品,統計出吃每種食品的有多少人,每種食品的單價)全班按63人計算,請三、四小組同學根據事先調查結果將購物填在下表中,(課件出示)計算過程中同學們可以使用計算器。

教學工作紙二

--------超市食品價目表

品 名

單價(元)

數 量

總 價

合 計

/

/

3、在制定租車時盡量想到什么?(每個人都有座,而且經濟合理)還應調查些什么?(去黑魚湖有哪幾種車型,每種車的費用)你們調查了嗎?全班學生按63人,請五、六小組將租車填在下表中,(課件出示)計算過程中必要時可用計算器。

教學工作紙三

大巴車租金100元 限坐30人

中巴車 租金60元 限坐22人

小巴車 租金40元 限坐15人

一:

二:

三:

四:

4、各小組明白自己責任了嗎?發工作紙。

三、解決問題

各小組合作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四、交流

1、我們一看一、二小組制定的日程安排,先有請一組的代表上臺展示并解說,(師生共同優化)下面有請二組代表上臺展示,(師生共同優化)在此基礎上,師生評選出一個最合理的日程安排。

2、三、四小組的代表請你們上臺來展示你們所做的`購物,有請!你們完全采用了事先調查結果嗎?為什么?(有些食品不適合外出攜帶)有些食品為什么買這么多?不買這么多行嗎?為什么?(師生共同優化,并評選出一個最佳的購物)

3、有請五、六小組代表上臺展示他們所制定的租車,(由學生評選出一個最佳)你們認為這個有沒有不足?(只想到63個學生的座位,沒有考慮到還有兩個老師)從中你有什么感悟?(想問題要周全)

4、還有哪個沒有解決?(所需費用)怎樣估算每人所需的費用?(學生自由發言)實際支出會比這個多還是少呢?為什么?

五、活動反思

1、本節課我們學習有哪方面的數學知識?課前我們都做了哪些數學實踐?解決問題時都綜合運用了哪些知識?

2、學習過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六、活動欣賞

播放一組黑魚湖圖片,我們家鄉美嗎?你們熱愛自己的家鄉嗎?哪以后怎么辦?

小學數學教案導入篇六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除法中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認識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能根據三者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2、通過比一比、看一看、說一說、算一算等活動,探索并掌握新知。

3、體會學習速度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認識速度,理解并掌握路程、時間與速度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能根據路程、時間與速度的關系,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請了三個小伙伴,小牛,小象和小羊,他們時常為誰跑得快的問題而爭論不休,有一天他們又碰在一起,各自炫耀起成績來:

ppt:小牛:4分鐘跑280米

小象:4分鐘跑240米

小熊:3分鐘跑240米

師:你們收集到了什么數學信息?

生讀題一遍

師:那么哪個數據是我們學過的時間?哪個數據是路程?

生:時間是4分鐘,路程是280米。

時間是4分鐘,路程是240米。

時間是3分鐘,路程是240米

(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從身邊生活中發現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一)、認識速度及速度單位:

1、全班交流:

師:、如果他們兩個人一組進行賽跑,例如小牛和小象一組,誰跑得快?為什么?

生:小牛和小象比賽,小??欤驗槎际?分鐘內,小牛跑得路程比小象跑的遠

師:也就是在時間相同的條件下,應該比較路程,路程越遠,跑得越快。

師:那要是小象和小羊一組,誰跑得快?為什么?

生:小象和小熊比賽,小熊跑的快,因為小象和小熊跑相同的路程,小熊用的時間短,所以跑得快。

師:所以在路程相同的條件下,應該比較時間時間越短速度越,跑得越快。

(引導學生思考:相同時間比路程遠近,相同路程比時間長短,來確定快慢。)

2) 比較小牛和小熊

師:比較小牛和小熊時,路程不同、時間也不同,怎樣比它們的快慢呢?有什么辦法?

(引導學生思考:要想知道誰跑得快,就要比較單位時間里誰跑得遠,誰就快。)

方法一:在相同時間內(1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240÷3=8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70<80 小熊快

師:誰能解釋一下70米和80米表示什么?

生:表示每分鐘行70米和80米。

師:像這樣表示每分行70米,每分行80米稱為速度,我們可以通過線段圖上表示,更清楚地了解數量之間的關系。

出示線段圖

師小結:觀察線段圖比較速度,其實就是比較相同時間內的路程,也就是一分鐘的路程。這一分鐘就是我們所說的單位時間。

方法二:在相同時間內(3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80÷4=7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70╳3=210(米)210<240 小熊快

方法三:在相同時間內(4分鐘)比較誰跑得遠

240÷3=80(米/分)(板書不要寫,此時還沒學時間速度了)

80╳4=320(米)280<320 小熊快

師:仔細觀察這三種解法,你覺得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1:相同點是:這幾種方法比較的都是相同時間里的路程。

生2:不同點是:第一種方法比較的是他們一分鐘跑的路程;第二種方法比較的是他們三分鐘跑的路程;第三種方法比較的是他們四分鐘跑的路程。

師:因為這樣的相同時間是很多的,所以為了便于比較,我們把每分鐘小牛和小熊行的路程叫它們各自的速度。

師:他們的速度和什么有關?

生:時間和路程。

2、認識速度及速度單位:

師:速度怎么算,你會求速度嗎?咱們試一試

呈現兩個問題,請學生口答。

出示題目

1、“神七”飛船在太空5秒飛行了約40千米,“神七”飛船的速度約是( )

2、小青騎自行車,2小時騎了16千米,小青騎自行車的速度是( )

學生口答,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列式:40÷5=8(千米),16÷2=8(千米)

師(看著黑板表示疑惑):“神七”飛船的速度和騎自行車的速度都是8千米,看來他們的速度一樣嘍?說說你有什么想法?

生:是不一樣的,“神七”飛船的速度是每秒8千米,騎自行車的速度是每時8千米。

師:但黑板上寫的都是8千米,這樣寫能區分清楚嗎?有什么辦法區分開呢?

生:寫上時間。

師: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分別寫成8千米/秒,8千米/時。

師:1小時、1分鐘這些都是單位時間。那么單位時間還包括1秒、1年、1月等等。所以速度應該是單位時間內所行使的路程。

師:讀作8千米每秒,表示什么?

生:表示神七每秒飛行8千米。

師:速度單位與原來的一些單位不同,是由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兩部分復合而成的。請同學們將剛才走路速度單位也改一下。

師:其實速度不僅在我們課堂中有,在咱們的生活中也是無處不在的,咱們一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好嗎?

3、出示生活中常見的數據:劉翔110米欄的速度約為8千米/秒

聲音傳播的速度約為340米/秒

光的傳播速度約為30萬千米/秒

師:誰能說說這些速度表示什么?

生答

師:劉翔的`速度大約是8千米/秒,有多快?

師:從講臺到教室后面大約是8米多,我們一眨眼,劉翔就從這跑到教室后面了。快不快?

生呼應

師:在雷雨天,我們經常能看到電閃雷鳴的場景,你知道是先看見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為什么咱們總是先看到閃電那?

生答

師小結:因為光的傳播速度要遠遠快于聲音傳播的速度,同學們能用剛才的知識解釋了自然現象,真是太厲害了。

(拓展學生對速度的認識,引導學生了解單位時間即為:1時、1分、1秒等,在單位時間內所行的路程叫速度。通過實例給學生充分探索空間理解速度的意義,建立單位時間的表象。結合情境,幫助學生較為準確的理解速度的意義。)

師:觀察上述幾個速度,你對速度有了什么新的認識,你能說說速度表示什么嗎?

教師先請學生間說一說,在組織交流。

生:平均時間內行的路程,如每秒多少米,每分多少米,每時多少米。

師:速度就是每秒、每分、每時等單位時間內行的路程。

師:速度怎么計算?

生:路程÷時間=速度(教師板書)

(二)、探索分享,尋找路程、時間、速度之間的關系。

師:既然我們知道求速度的公式了,誰能求出小象的速度?

生 按照前面對速度的理解求出小象的速度 240÷4=60(米/分)

師:也就是速度=路程÷時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视频第一页| 男人和女人爽爽爽视频| 30岁的女人韩剧免费观看| 天天在线天天综合网色| 色窝窝亚洲av网| 狼群视频在线观看www| 欧美一级欧美三级在线观看| 日韩av高清在线看片| 小13箩利洗澡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高清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偷天宝鉴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片在线播放| 三级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污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超碰|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四虎影视8848a四虎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一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的www高清直播在线观看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色在线|亚洲| 午夜时刻免费入口|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eeuss影院www新天堂| 荡乱妇3p疯狂伦交下载阅读| 欧美成成人免费|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婷婷香蕉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国产真实乱xxxav|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 黄网站在线免费| 污污的文章让人起反应的| 少妇激情av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 亚洲人成影院77777| 97久久精品人人澡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