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授課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教案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園授課教案篇一
1、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情感。
2、使學生初步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3、使學生認識到好習慣帶來的益處,提高學生養成好習慣的自覺性。
(一)小調查:
1、你從幾歲開始刷牙?
2、你剛學會刷牙時要不要爸爸媽媽提醒你刷牙?
3、現在你還需要爸爸媽媽每天提醒你唰牙嗎?
4、現在為什么不用提醒了呢?
5、你知道什么是習慣嗎?
(二)習慣檢測站
1、看圖
(1)、盼盼每天晚上都按課表整理書包,第二天的學習用具][都帶齊了。
(2)、小明自己不整理書包,經常忘記帶學習用品。
(3)、請學生說說你喜歡誰,為什么?
2、我們班的`小朋友都養成了哪些好習慣呢?下面我們就來個自我檢測。
老師這里有一棵成長樹,樹上每一片樹葉就代表一個好習慣,如果你已經養成了這個好習慣就請你把老師發給你的笑臉貼在自己的衣服上,我們來好看看誰養成的好習慣多。
除了這里的好習慣,你還有哪些另外的好習慣呢?
(三)交流樂園
這些好習慣都給自己到來了哪些好處呢?小組交流體會。
看來好習慣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好處,你是怎樣養成這些好習慣的?
(四)成長計劃
想想我們身上有那些不良習慣呢?怎樣改正?
制定成長計劃
總結:養成好習慣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靠堅持練習,并且請別人督促自己或自我監督,直到養成習慣。
幼兒園授課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懂得要講衛生愛清潔,才能防止和減少疾病。
2.養成講衛生,愛清潔的良好習慣。
3.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盛有水的兩個盆;圖片若干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培養講衛生的好習慣。
難點:知道引起疾病的原因,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各種講衛生的要求。
活動過程:
1、設入情景,導入活動。
出示圖片提問:
(1)這位小朋友怎么啦?
(2)他為什么捂著肚子?(鼓勵幼兒結合生活經驗猜測肚子的原因)
2、談話活動。
(1)了解肚子痛的原因。
教師逐一出示“不洗手拿東西吃、吃沒洗干凈的水果、吃腐爛變質的食物”等圖片讓幼兒了解肚子痛原因。
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肚子痛的感受和原因。
(2)生病了該怎么辦?(找醫生看病,按時打針吃藥)
(3)怎樣做一個愛干凈,講衛生的好寶寶?
小結:只要講衛生,愛清潔,肚子里就不會有蛔蟲,就能預防減少和疾病,身體才健康。
3、操作活動。
(1)出示兩盆水,幼兒分組檢查小手并洗手,老師及時指導幼兒正確洗手的方法。
(2)幼兒觀察不同兩盆水,說說洗過的水和干凈的水有什么不同。
小結:我們的小手有很多細菌,要勤洗手才能做一個愛清潔,講衛生的好孩子。
幼兒園授課教案篇三
1、在觀察中,發現小兔子的可愛,產生喜愛動物的情感。
2、學習用各種方式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課件-可愛的兔子
2、實物小兔1只、兔子吃的胡蘿卜、白菜、青草各少許,竹籠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將兔子抱進活動室,激發幼兒興趣。
2、請小朋友看看,今天是誰也到我們教室來了?(兔子),小兔子可愛嗎?(可愛)。
它有兩只什么樣的耳朵?(長長的耳朵),我們把它起名叫《長耳朵兔子》好聽嗎?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長耳朵兔子,它有哪些方面特征。
二、展開
1、運用各種方法感知兔子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習性。
指導語:
(1)看一看,兔子長什么樣?你最喜歡兔子的哪個部位。
(逐一觀察兔子的每一個部位,突出兔子的觀察與認識)。
(2)摸一摸,大膽說出你的感覺。
(如:兔子的毛白白的,毛茸茸的很光滑)
(3)學一學兔子是怎樣走路的。
請一幼兒上來示范兔子跳的動作。
然后問大家:兔子是怎樣走路的?(蹦蹦跳跳)。
(4)兔子喜歡吃什么?(胡蘿卜、白菜、青草)請一幼兒喂兔子。
2、編兒歌:小兔子。
(1)請小朋友用幾句話把兔子長什么樣說清楚,編成兒歌好嗎?
綜合小結:
耳朵長,尾巴短,一張嘴巴分三瓣。
后腿長,前腿短,蹦蹦跳跳真可愛。
(2)幼兒學兒歌。
3、小實驗:兔子的耳朵是怎樣轉動的?
(1)將小兔放入竹籠子里,教師提醒幼兒要注意觀察兔子的耳朵會不會轉動。教師猛然擊掌。
然后請幼兒玩玩兔子的耳朵有沒有轉動的?兔子的耳朵是怎樣轉動的?問什么地方轉動?(向上、向后)
(2)請幼兒擊掌,再實驗一次。
4、帶小兔子到草地上玩耍。
教師:請小朋友注意觀察小兔子的動作,不要驚嚇小兔子。
三、活動結束
德育教育
小兔子很可愛,也很逗人喜歡,如果小朋友家里飼養有小兔子,注意觀察吃東西的神態,有人經過時的表現等等。
小兔子也很善良,要向它學習講衛生、愛清潔,做個乖孩子好嗎?
幼兒園授課教案篇四
1、探索學習用多種方法比較感知物體的多、少。
2、激發幼兒動腦、動手,樂于參與操作活動。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1、教具:神秘袋、三角形、圓形圖形版。
2、學具:小星星。
(一)聽音樂走線,線上游戲:比一比。
(二)教師出示“神秘袋”,學習用點數、一一對應兩種方法比較多少。
1、請一位幼兒摸摸并說一說:里面裝的是什么圖形。
3、師幼共同點數。小結:我們用點數的方法知道三角形多圓形少。
4、引到幼兒自由討論:還有什么方法?
5、教師示范一一對應法比較多少。小結:誰的上面或下面沒有和他對應的就表示誰多。
6、請一位幼兒抓圖行板,鞏固練習點數和一一對應兩種方法。
(三)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多少。
1、教師提問:老師和小朋友哪個多哪個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一看就知道了)。
2、請小朋友再比一比、看一看教室里的窗戶和門哪個多哪個少?(提醒幼兒用完整的話說出窗戶多門少)
(四)游戲“找朋友”。
2、引到幼兒理解,若有男孩沒有找到朋友,就說明男孩多;反之,就是女孩多;如果都找到了朋友,就是一樣多。
3、小結:手牽手一個人找一個朋友也是一種比較多少的方法。
(五)游戲“切西瓜”。鞏固練習用以上四種方法來比較多少。
兒歌:切、切、切、切西瓜,西瓜哪里來,農民伯伯種出來,要吃西瓜切兩半。
(六)幼兒操作教具,教師指導。操作完了之后,請幼兒和同伴或老師交流:
我用什么方法比較出紅(黃)星星多、黃(紅)星星少?
(七)聽音樂收學具,活動結束。
幼兒園授課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2、了解吃飯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能按時吃飯,不挑食。
3、幫助幼兒了解身體結構,對以后的成長會具有一定的幫助。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活動重難點:
了解食物的消化過程,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掛圖一張、食物(加餐)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穩定幼兒情緒。
2.以談話的形式引入主題,讓幼兒猜猜他們每天吃得加餐哪里去了?
二、基本部分:
1.讓幼兒體驗食物在口腔中初步被磨碎的過程,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變化,體會下咽的感覺。
2.讓幼兒討論他們每天吃的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師總結:大部分營養被人體吸收,剩余的被人體排出體外。
教師總結:食物要經過口腔、胃、小腸、大腸。口腔是粉碎食物,胃食物進一步粉碎,小腸吸收大部分營養,大腸吸收營養并把廢物排出體外。
4.讓幼兒談談如何保護這些人體器官,幼兒回答。教師總結:吃東西時要細嚼慢咽;不要吃的太多;不要太餓;不吃不干不凈的食物;少喝冷飲;多喝水;多吃蔬菜。
三、結束部分:
幼兒互相說說如何保護自己的身體。
幼兒園授課教案篇六
1、學習故事,了解情節,明確動物分房子的要求,通過給動物分房。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及思維力。
2、通過學習,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木偶表演、幻燈片、人手一套分房圖片、固體膠、一幼兒表演虎王
一、創設情景,由虎王入場,激發幼兒興趣。
師:喲,誰到我們班上來了,是虎王,虎王,你到我們班上來有什么事嗎?
師:小朋友都愿意幫虎王想辦法,現在我們一起看看有哪六個動物參加分房,它們向虎王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分房子》。
看完后提問:有哪六個動物參加分房的?(個別回答)
三、老師邊操作幻燈,邊講述動物提的要求,加深對主要內容的印象。
四、邊提問邊操作幻燈,進一步幫助幼兒明確動物提出的分房要求。
提問:
1、 1、 首先是誰提出的要求?老鼠提了什么要求?
從老鼠年輕、靈活,上下樓梯很方便這句放你認為老鼠適合住幾樓?
2、 2、 老鼠和貓提完后,是誰提的要求?大象提了什么要求?從大象很重會把樓房壓垮的這句話中,你認為大象住幾樓合適?但是大象也不愿意和老鼠住在一起,你們想想大象住什么樣的房子合適呢?(集體扮演大象,學大象的語言)學說句子。
3、 3、 公雞提了什么要求?
如果公雞住在紅房子里,那狐貍應該住在什么樣的房子里呢?
4、 4、 最后一個是誰提出的要求?烏龜提了什么要求?
從烏龜說的話里你認為烏龜住在幾樓比較合適?
五、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回想動物提的要求,使幼兒形成完整的印象。
六、幼兒動手分房子,向虎王匯報分房結果。
1、 提供操作材料,幼兒動手分房
2、 互相交流分房結果
3、 講評分房結果
4、 向虎王匯報分房結果,鼓勵幼兒提出各種合理的分房方案
七、結束:小朋友幫虎王想出了合理的分房辦法,虎五高興得和幼兒一起跳舞,然后虎王去森林給動物們分房子。幼兒送虎王出活動室。
《分房子》即讓孩子們了解大自然中不同動物的存在,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又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各種動物生存之間簡單的關系。故事以森林中的動物住新房為線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而老虎大王不能夠很好的滿足他們的需要,希望得到小朋友的幫助而展開。通過故事引出活動的主題,動物們該住哪一間房子里,他們有什么樣要求,從而激發他們幫助動物分房子的興趣。故事的發展是讓幼兒去主動思考、發現問題、尋找答案很好的依托。作為活動的延伸,另外不同動物的動物需要分房子,應該怎么辦,讓孩子根據動物的特點,再一次展開思考,望孩子多關注關心動物,讓孩子繼續有探索的機會,讓本次活動在區域活動中有體現。
本次活動整合了語言、常識等方面的知識
幼兒園授課教案篇七
1、認識洋花蘿卜,知道其主要特征和對人身體的好處。
2、通過觀察、交流、品嘗了解洋花蘿卜的特點。
3、愿意講述把自己的觀察發現,喜愛洋花蘿卜。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蘿卜
2、洋花蘿卜、記錄紙、刀 ,兔媽媽的標志牌
3、洋花蘿卜人后一個洗凈切好的生洋花蘿卜,糖、醋、小盤子、調羹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洋花蘿卜。
1、今天,兔媽媽給小朋友帶來一件小禮物,看看,這是什么呀?(小蘿卜)
2、它其實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洋花蘿卜。
3、你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二、觀察洋花蘿卜,感知蘿卜的外形特征。
1、教師:請你們想看看洋花蘿卜到底長得是什么樣子嗎?
每個小朋友可以拿一個,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哦!
(幼兒觀察,發現)
2、誰來告訴我,你看到的洋花蘿卜是什么樣子的?
(顏色,形狀,味道)
(1)形狀:圓圓的 扁扁的 顏色: 紅色的
(2)摸摸它們的皮有什么感覺?(滑滑的)
(3)咦!洋花蘿卜上面是什么呀?(葉子)
(4)誰能告訴我,洋花蘿卜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
(綠綠的)
追問:葉子什么形狀?只有一片葉子嗎?引導:長長的,有很多。
3、洋花蘿卜下面的這是什么?(根)
教師:洋花蘿卜的根長得是什么樣子的?(細細的,長長的,上面有很多小的毛毛)
其實,這些根上的毛毛就是根須呢!
4、教師小結洋花蘿卜的外部特點。
的葉子,還有一條像小尾巴似的細細的根呢!!
三 、觀察探究洋花蘿卜肉的特點。
1、誰知道洋花蘿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幼兒猜測
教師:你們猜一猜,蘿卜里面的肉到底是什么顏色的?
3、教師出示記錄表,記錄幼兒的猜測。(根據幼兒的回答涂色)
洋花蘿卜圖片
4、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看到的這紅紅的是洋花蘿卜的皮,切開洋花蘿卜我們能看到白白的肉。
四、品嘗蘿卜
1、幼兒品嘗生洋花蘿卜,講述自己品嘗中的發現?
(1)你們誰吃過洋花蘿卜呀?是什么味道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洋花蘿卜吃起來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
兔媽媽請你們嘗一嘗,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大家
(3)幼兒品嘗
(4)誰來告訴我,洋花蘿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脆脆的,有些辣,有水分,有點甜)
(5)你們吃過洋花蘿卜做的菜嗎?
2、幼兒品嘗糖醋洋花蘿卜,講述自己品嘗中的發現
你們嘗一嘗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品嘗
(3)涼拌糖醋楊花蘿卜好吃嗎?是什么味道的?
五、介紹洋花蘿卜的營養及對人身體的好處。
教師:其實楊花蘿卜最喜歡春天,這個季節它生長的最快,味道最好!!
洋花蘿卜有很多的吃法,可以做湯,涼拌,紅燒,都可以呢!我們也可以讓爸爸媽媽
做一些洋花蘿卜的菜,看看吃起來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哦!
幼兒園授課教案篇八
1、嘗試負重進行走、跑、跨、跳、鉆、爬等動作技能完成中國旅行。
2、樂意與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旅行經驗。
1.北京、西藏、內蒙古、北京、上海的場地布置。
2.大路線圖一張,小路線圖每人一張,各色蠟筆每人一支、負重用品:書包、沙袋、水等。
3、擴音小蜜蜂、口哨。
1.重點:在旅游過程中,負重狀態下,運用多種動作進行,探索正確的行進路線。
一、準備旅行
1、教師:我們今天要去旅行,需要帶一些東西上路,現在,你們可以選擇一些東西,裝在你們的書包里帶上路。(幼兒在書包內裝入沙包、水瓶等)
二、探索旅行線路。
——出示大線路圖
教師:我們中國有許多有名的景點,今天童老師就想請你們去這些地方旅游。我們在旅游前,我們先來看看地圖,這樣我們才能知道應該怎么去。(出示大地圖)
教師:我們現在在地圖上的哪個位置?所以我們今天是要從上海出發去其他幾個地方旅游。
三、旅行去
1、介紹材料和提出旅行要求,進行第一次旅行
——教師:等下我們每人都會有一張小地圖,地圖的反面是你今天要去旅游的地方,請你一邊根據路線圖去這個景點,一邊把你的旅游路線用你脖子上的.筆描出來,到了你的旅游景點后,請你把身上的小紅旗貼在景點圖上,貼完以后請你再重新回到上海,坐在童老師前面。
——教師:現在請你們可以背起你們的書包了,平時旅游都是爸爸媽媽幫你們拿東西,今天你們自己背著東西出去旅游,一定要很勇敢哦,現在請你們出發吧!早去早回。
——旅游回來,介紹自己的旅游路線。
2、交換旅游線路,進行旅行
——教師:你們都勇敢極了,一個人能看著地圖出去旅游,那么我想你們也一定很想要把你的旅游線路分享給你的朋友吧?現在找一個朋友和他交換你的旅游線路圖,看著朋友的旅游線路在去一次旅行。
——分享旅行后的成功感。
教師:你們這一次回來得可真快啊,太厲害了。
3、團體旅行
——教師:童老師這里還有兩張旅游路線圖,這樣,請你們分成兩個小組,每組六人,我們進行一次團體旅行。
——教師:今天去了那么多地方旅行,一定累了吧!趕快放下書包坐在椅子上休息下。
幼兒園授課教案篇九
1、進一步認識貓的外形特征,并了解貓的生活習性。
2、喜歡說兒歌, 理解兒歌內容。
3、愿意復述和表演兒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
1、不同款式的貓糧。
2、有關貓的圖書或影片。
3、有貓叫聲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請家中養了貓的幼兒介紹貓的生活習性
1、貓吃什么食物?(教師可向幼兒出示貓糧。)
2、它最喜歡做什么?
3、它怎樣去廁所?
4、它怎樣清潔身體?
5、你和家人會怎樣照顧它?
6、它生病時怎么辦?
二、與幼兒一起欣賞有關貓的圖書或影
1、引導幼兒觀察貓的動作及外形特征。
2、強調貓腳有肉墊,因此在跳動時不會發出聲音。
三、播放有貓叫聲的音樂
讓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只小貓,模仿貓叫、洗臉和清潔身體等動作。
四、學《小花貓洗澡》兒歌
小花貓洗澡小花貓,愛干凈,洗洗臉,洗洗腳,
不用水,真方便,洗干凈,去睡覺。
五、請幼兒想象自己是小花貓,邊做動作邊說兒歌。
活動評價
能說出貓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習性。
能模仿貓的叫聲和形態。
能說兒歌《小花貓洗澡》。
幼兒園授課教案篇十
1、對滾動的物體發生興趣,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2、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 方形積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種圓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操作材料,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1、出示一圓形物體,操作滾動。
教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它怎么樣了?還有哪些東西會滾動呢?
(幼兒自由發言)
2、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實驗操作。
3、教師幼兒共同總結實驗結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為什么它們會滾動呢?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在玩中的新發現、新問題。
教師:小朋友,在玩的時候,你還發現了什么問題?
(啟發式提問:它們滾得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二、幼兒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圓形物體滾動軌跡的不同。
教師:為什么有的物體滾一下不動了,有的能滾很遠。有的可以到處滾,有的卻朝一個方向滾。為什么有的滾得很直,有的會拐彎。
三、幼兒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1、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實驗操作。
2、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什么物體滾動的軌跡不同。
3、教師操作兩種不同的形狀的物體,驗證幼兒猜想。
一次性紙杯滾不直是因為兩頭粗細不一樣。
四、幼兒滾動自己身體
小朋友,我們的身體也會滾動,大家一起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