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講話稿的“四個三”
領導講話稿的“四個三”
寫出一篇好稿子,是需要下苦功夫的。而且還要在下苦功夫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概括力,尋找出內含的規律。個人經驗認為要做到“三仿”“三不”“三建”“三盯”。
抓住三個重點仿寫
一是模仿寫作方法。模仿本單位“自己前任”、互聯網上“各地同行”和高手的精品文章的寫作方法,尋找出自己想寫的結構。
二是模仿文章結構。他人寫作的各類稿件,可以說都是經過多次修改之后形成的,在文章結構、寫作內容、運用手法都是比較好的,是可以學習模仿的。尤其是結構,有總分、有分總、有總分總,只要適合此次寫作的要求就可以。
三是模仿語言風格。尤其適用于寫領導講話,當然,其實我們寫的材料絕大部分都是要讓領導滿意,才能算成功的,所以任何材料都要“適應領導”的特點。了解其思維特征、性格特點、語言習慣,從而體現領導個性、展示領導風采。
注意“三不”主動去寫
一是不要“怕寫”。接到任務時要相信自己“不笨”,敢于去寫,很少有人天生愿意寫材料,天生能夠寫材料的,但往往是“工作選擇你,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充滿信心,以勇敢的心去面對,把天亮當信仰”。
二是不怕“丟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正確對待領導和同事修改自己的文章。很多剛入門的寫手臉皮很薄,怕被領導批評,怕被同事嘲笑,怕自己內心過不去。但“好文章真的是改出來的。”要放下“面子”,將自己初稿和領導修改稿反復對比反思,不斷總結提高。
三是不能“照抄”。有人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個人認為用“仿”字更合適。要根據表達的需要賦以新意,仿擬尤其要注意創新,把他人的作品融化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建立“三大”素材庫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一定要打造自己的中央廚房。
一是建立上級精神素材庫。一方面要了解上級各種最新精神,明確上級精神總體上講什么,重點是什么,當前做什么,應注意些什么問題等,做到貫徹上級精神全面不變形,體現上級政策規定具體不走樣;另一方面要儲備觀點,積累一些當前各級戰略性的思想、觀點、固定的表達、精華表述,做到有備無患,需則用之。
二是建立本級情況素材庫。寫作人員全面掌握本級情況:一方面要掌握本級領導關注的熱點、難點及思考的重大問題等。另一方面要掌握基層的熱點信息。要有意識多收集基層報送的或本級各類最新計劃、總結、工作報告等材料。也要多收集外地的包括一些綜合情況、重要數據、生動事例及重要思想觀點。
三是建立機關寫作素材庫。多從網上下載、積累與寫作有關的法律法規、名家名言、典型例子、數據數字、古今中外精辟議論、思想觀點。
做到“三盯”研究領導意圖
“領會上頭,摸清下頭,兩頭一碰,才有寫頭”。領導滿意才是真滿意,所以任何材料都要領會好領導意圖。
一是緊盯領導關心的問題。領導想法更多是從平時即興講話、脫稿講話、文件批示、各種接待、批評表揚、近期工作中關注的“興奮點”中流露出來的,特別是對一些工作和問題的新思路、新看法,要不失時機用筆記本記下來。
二是緊盯領導想法和思路。有時領導只出大題目大框架大觀點,碰到這種情況,要主動找領導請示,當面征詢領導對一些熱點、難點、疑點問題的看法和有關解決問題的措施。要結合工作實際深化細化領導思路,準確無誤地把領導想說而沒有說出來的話表達出來。
三是緊盯領導的不同風格。“作事要依東”。受命于誰,文章思維和特征服從于誰,這是講話稿寫作的一個重要原則。有的領導喜歡從全局角度講形勢、面面俱到;有的喜歡分析具體問題、提要求;有的喜歡引用領袖名言、古詩詞、數據、例子;有的喜歡長句、講對稱、語言生動,有的喜歡樸實無華……因此,平時要明確特點,把握風格,做到與領導“同頻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