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行文“三步法”
引經據典,淬煉薪火。
演講稿顧名思義也叫演講詞,它是在較為隆重的儀式上和某些公眾場合發表的講話文稿。它以演講人為媒介將觀點、主張和思想傳達給受眾者,從而在思想感情上產生共鳴。
對于很多人來說,需要在不同的場合來準備相應的演講稿,不論是別人代勞還是自己撰寫,一份好的演講稿必定會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
那么,除去演講人的自身魅力和風采,一份好的演講稿能夠成型,需要我們撰稿者從哪幾方面入手?接下來,我將結合自己的寫作經驗,分享幾點關于演講稿寫作方面的認識,以便和大家共同探討。
一定“乾坤”主旨清——明確主題切入
明確主題并進行切入是寫演講稿的第一步。可就是面對這第一步,很多寫手也對此抓耳撓腮、焦頭爛額。因為演講稿忌諱泛泛而談,大道理不能通篇而論,所以,我們通常在明確所要求的主題的同時,首先需要對主題進行一個簡單地提煉,將主題的深層含義進一步從抽象中剝離出來。其次,我們將剝離出來的內容形成一個個帶有標志的點,然后選擇最符合實際的一個點作為切入點。最后,我們將切入點進行發散,并與主題進行輝映,從而確定主旨、明確基調。
二筑“骨架”塑初型——構建思路結構
找到切入點之后,我們下一步就是要進行演講稿的初步撰寫了。演講稿的結構一般是由開頭、主體、結尾三部分組成,但它與一般文稿又有所不同,它的開場白尤為重要。那么,怎樣能搭建一個好的“骨架”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組織構架。
一是開頭先聲奪人:演說稿的開頭,也叫作開場白,在全篇中占有重要地位。對于不同的情況,我們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既可以開門見山、開宗明義地直接提出自己的觀點;也可以敘述事實交代背景,用詳盡的數據引發人們的關注;還可以提出問題引人深思,以此來引發聽眾的互動性。
二是步步推向高潮:主體的部分要在行文上一步一步說服聽眾、吸引聽眾、感染聽眾。可以通過并列式的關系圍繞主題進行層層論述;也可通過遞進式的關系由淺入深層層推進;從而在結構層次上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將主體氛圍推向高潮。
三是結尾干凈有力:演講稿的結尾處理起來容易畫蛇添足、節外生枝。因此,我們在結尾的時候不論是要歸納還是要升華,必須保證要在干凈利落的前提下收攏全篇。
三填“血肉”文終成——層次深度編排
“骨架”的搭建讓我們對于行文的脈絡有了一個清楚地認識,做到了前兩點就已經為一篇好的發言稿定了確定了雛形了,接下來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為文稿填充“血肉”。
首先,我們應該以第一步選定的切入點制定一條適合的主線,并且必須要保證這條主線自始至終貫穿全篇,這樣可以保證文稿的一氣呵成,也可以讓聽眾在聽的過程中始終感覺有一根弦在牽引著自己;其次,可以在文中通過將問題以設問的一種手法,向觀眾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將演講的各個層次的內容連結起來,使行文更加渾然一體;最后要注意填充的是行文節奏的變換,通過主線論述的推進,行文節奏需要適時地變換,這樣會使文稿更加自然。
以上便是老書在演講稿撰寫方面的小小心得,與各位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