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朋刀是什么字 大家|吳瑾:吳子復的印章故事

雕龍文庫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草朋刀是什么字 大家|吳瑾:吳子復的印章故事

著名書法篆刻家、美術理論家吳子復。

一本沉甸甸的《吳子復篆刻藝術》終于拿到手上了。三年杜門禁足,竟然還可以做出點有意思的事來,真不禁有點點沾沾自喜。最初是在家鼓搗舊物,整理紙卷舊書,隨后又將老爸遺下的百多枚石印章,逐一刷除油跡,修補印套。摩挲先人手澤,舊事逐一浮于腦際。我擁有第一枚“私章”是在三、四年級吧。是一塊帶蝙蝠紐的長方形石頭,老爸為我刻上姓名,是用我看得懂的隸書或楷書刻的吧。我用來蓋在自己的“公仔書”上,是頗得同學們羨慕的。但這次找出這塊石來,印文已經變為篆書了。是什么時候他為我磨去重刻的,可怎么也記不起來了。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1968年12月草朋刀是什么字,僅讀了一學期初中的我就算畢業了,幾經掙扎最終逃不過去海南農場的命運。臨行前,平時不多話的老爸仍然沒說什么,只送給我一枚褐紅色食指般長短的小方印,拉開他親手用綢布做的印套,只見一側刻著兩行小字:“瑾兒有海南島之行,刻與留念。戊申十月廿四日,伏叜。”當時我大概連多謝也不會說,提著一只鐵皮水桶,背上用草席卷著的鋪蓋,默默地由邊行邊抹眼淚的母親送我回學校,爬上那輛開往洲頭咀碼頭的大貨車……這次檢出這枚印章,找來萬年歷一對,印上刻的農歷日期正是我出發的日子!父親連夜為我鐫刻這枚印章,記上這個特別的日子,他就是以這種極細微含蓄的方式來表達情感的。我是過了多年后才逐漸領會到的,為父親編印集的念頭是這樣觸發起來的。

“瑾兒有海南島之行,刻與留念。戊申十月廿四日,伏叜。”

父親原來是學西洋畫的,教素描、油畫,后來又教書法。刻印只是業余愛好吧。白天在家中畫室教幾個學生畫畫寫字,晚上則伏在房間西南角的小書桌前刻印。他不是掛潤鬻印的職業印家,有人寫他的小傳,說他:“為人作印殊鮮,間有應酬,或出其子捉刀。”其實是不了解情況瞎說。為人作印,到底是要看為誰作。父親在一篇關于篆刻的短文里強調:“如果篆刻缺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個性、人格,縱使刻得如何工巧,也不過是一種技術罷了,而不可能成為藝術品。”大概是印章小巧而較私密,含蓄少語如他者,正適合用來傳情達意。這本印集的下編就收入不少他為好友故舊、門人弟子所刻的印章。父親與畫家關良先生亦師亦友,關系密切,藝術趣味相近,故為他刻的幾枚印章尤為精彩,已有多位研究者關注評論過。好友馮兆華醫生,為人幽默詼諧,愛好文學。癡迷《紅樓夢》自號“醉紅樓”。老爸與他很投契,為他刻的印又多又好。“十載歐游一夢過”“半閑齋”“醉紅樓主人”“五十因病止酒”“曠世庸醫”等,都是佳作,形式內容都切合馮的身份狀況。馮留德學醫十年,當時因血壓高戒酒,只上半天班,時稱“半休”,故號“半閑齋”。為了收藏這批印,老爸還專門為馮醫生設計了紫檀印盒上的圖案并寫了銘文。可惜這批印在“浩劫”中散失,紫檀印盒早幾年出現在外地的某拍賣會上,我把照片和設計稿都收進了集里。期待這批印石幾時浮出水面。

幾十年來,從老爸學書法的學生不少。這老師少有直接表揚學生,作業拿過來瞄兩眼,指指點點,至多在寫得好字角打上個小圈圈草朋刀是什么字,回去多寫!讓你自己慢慢體會。但翻開這本印集,看誰得到老師的印章多而好,誰就是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老師認為你有能力理解他的藝術,能領會到他的心意。他就會精心為你設計刻制適合你的印章,有時還意猶未盡在印壁上刻上印跋或陽文款識。如為關曉峰刻的“芷園”跋刻:“己亥元旦 刻此頗愜心……”為何作朋刻的“何作朋印”用仿漢簡書陽刻跋文:“偶為作朋刻此,頗近漢鑄印之渾勁者……”用仿元押的形式為李家培刻的印,押花是用拉丁字母JP來巧妙組成的。為區大為刻“平陽區氏”,跋刻:“叔端世講從余學書,頗有成就。不絕努力前途未可限量也。勉之……”將自己認為刻得好的作品贈與愛徒。是師徒間的無言交流,又是褒獎與鼓勵,就深刻在一塊冰冷的石頭上,就看你能感受到多少了。

至于自用印那就更是父親抒情寄意甚至發牢騷的玩意,可以無拘無束自由發揮。書畫家賴少其在給朋友的信里有這樣一段記載:“……三十年代我在市美讀書草朋刀是什么字,吳先生是我的老師,當時只知道他畫‘野獸派’,因受極‘左’思想影響,和他很疏遠。六十年代回廣州,才得知他書法漢隸,印更有特色,我到他府上拜訪他,他很高興,給我寫了一幅隸書中堂。當時他自己做飯,一面用印,一面開玩笑地說,他是‘灶下翁’。他所作印很有特色,與黃牧甫不同……”

“灶下翁”

自稱“灶下翁”調侃自己,這印刻于1959年,他在寫給堂弟的信中說出了個中因由:“我自去年六月始,家務纏身,每日兩頓必須自行動手。一切學問事不能兼顧,因自刻圖章曰‘灶下翁’以自諷也。不是自己無力雇女傭,而是有力使我不能雇用女傭……”當時請保姆被認為是剝削行為。父親平時少言,但并非木訥,遇到“啱咀型”者則不時妙語連珠,風趣幽默。書畫家李研山先生喻他為“麝香樽”,平時蓋得嚴實,打開則香氣四溢。1970年他自刻大印“麝瓶齋”,陽刻款識:“言語招尤,研山錫余以麝瓶”時代印記深刻。他的別號印、齋館印、閑文印如“伏叟”“野意樓”“悔遲閣”“瀧緣軒”等都形式多樣而寓意深長,耐人尋味。

父親篆刻強調情感表達但亦并非不重視技巧,他認同藝術是從技巧的終了的地方才開始這說法。他每作印都先從《古籀匯編》等字書中,查出用字的多種不同寫法,以待選用,然后在宣紙上用毛筆書寫印稿。往往數易其稿,將小小的印面當作一幅畫來經營構圖,字劃的背向揖讓,虛實對比的關系,都安排到滿意為止,才將印稿用水印法復印上石,然后才動刀。一印刻成,用過一段時間覺得不好,又磨去重刻是常有的事。一個印看似率意而為,其實是憑深厚的功力,經過苦心經營而成,絕對不是靠“撞彩”得到的。當然也有得心應手、一氣呵成的時候。嚴謹的創作態度和靈活多變的藝術手法,都來自他多年的積累繪畫技法和藝術修養。

《吳子復篆刻藝術》,吳子復著/吳瑾編,西泠印社出版社2023年出版

外間的一般說法是,吳子復從中年才開始治印,這與說他中年以前作油畫,后來無畫可畫才寫書法,一樣是不知情的誤解。其實他13歲學習隸書,20歲時的作品已經相當可觀。有論者認為“其擘窠大字已寫得氣勢雄奇、超然脫俗”。至今可以見到的有兩副對聯和一副四屏。上面的用印共有11個,無一相同。這些印是誰刻的,據以前推測是出自他的高小同學馮康侯之手。因為兩人交往密切并同樣愛好書法篆刻,1930年代經常相約前往梅花村林公館參加“臨池會”,與林直勉、陳兼善、盧子樞等人切磋書藝。馮后來成了省港著名篆刻家。1950年代前后,吳的書作上還有用馮刻的印章。這次在為編這本印集收集資料時,在新會一位收藏家手中發現了兩方署款“澐廬”(吳早年別號),作于己未年(1919)的仿黃牧甫印,可以說是仿得形神兼備。由此可見,吳氏早年書作上的用印至少有部分是自刻的,將吳子復刻印的時間推前了30年。這部書在附錄里收集了部分吳氏早年曾用印,給研究者作參考。

父親廿三歲(1922年)考入“廣州市立美術學校”學西洋畫之后,藝術之路從此徹底改變了。早些年曾經有論者認為,吳子復油畫學野獸派,故書法篆刻有野味,齋號“野意樓”。或說他寫好了隸書,再宣稱以隸筆作印。其實都是據表面現象推測附會而已。我以為,他的書法篆刻有某種的特色,全是藝術觀念改變的原因。

20世紀初,歐洲藝壇風起云涌,各種流派層出不窮。國內文藝界經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洗禮,以積極開放的態度,將眼光投向世界。青年美術學生深受影響,他們學習《世界現代繪畫概觀》第一節就是“學院派傳統的崩毀”。結果是他們再不迷信既有的某種規范,某個權威。主張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敢于批評當時藝壇中從眾邀寵,媚俗浮夸的污濁風氣。父親后來在書法上不單獨師法某一名家,而從多種漢碑中兼收并結蓄,而篆刻則師法秦璽漢印,極力擺脫黃牧甫的影響。其藝術思想傾向是這時形成的。

繪畫技法訓練之外,注重新進理論修習也很關鍵。用新的藝術理論去解釋中國傳統藝術,也是當時的一種潮流風尚。印集中有“物我一如”一印,四面長款刻著:“東坡題與可畫竹詩:‘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豈獨不見人,嗒然忘其身。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莊周世無有,誰知此凝神。’在凝神之境中,物則孤立絕緣,我則失落在所覺物上。因物我兩忘而至物我同一。此即近代美學所謂形相直覺之說也,所謂感情移入之說也。于觀照上言,是美之欣賞之極致,于創造上言是藝術表現之純境。”其實這是朱光潛在《文藝心理學》里用西方美學的移情說和直覺說去解釋蘇東坡的詩。

“子復”

吳子復在那篇關于篆刻的短文里他還說道:“書法和篆刻所用以構成形式者,不外是線條。線條必須有量感。所謂量感,就是在平面上畫一條線而使人覺得仿佛是一條樹枝向空間凸起。”被后來的論者概括為“樹枝論”。這說法與中國傳統書論中用“屋漏痕”“折釵股”等以“形象喻知法”來描述線條的形態相似。只不過用了“量感”這個外來詞,強調書畫篆刻中線條的重要性才是重點。試圖凸顯線條作用于構成物象與字形之外的獨立的審美價值。他接著說:“而古印有不少剝蝕處,必須從剝蝕處尋韻味,不必想象它當年的完整之狀。”這樣他忽略了印章的實用性,將其作為純粹的藝術品。追求一種歲月痕跡的滄桑感與質樸的稚拙感,與他的油畫、書法的審美趣味是一致的。這種藝術傾向的形成,與個人性格愛好有關,也離不開時代風氣的影響。19世紀末,法國畫家高更放棄了銀行的高薪職位,跑到塔希提島和原住民生活在一起,是為了吸收原始藝術的元素。清末康有為提倡“尊碑卑唐”,從漫漶殘破的漢魏碑刻拓片中,追求書法的金石味,打破“館閣體”的沉悶局面。盡管他們的出發點、做法、目的各不相同。對于藝術青年是富于啟發性的。

這次翻出的舊書中,魯迅先生的《壁下譯叢》是父親年輕時喜歡讀的。日本作家武者小路實篤在《凡有藝術品》中說:“凡有藝術品,無須要懂得快,然而既經懂得,就須有未知不盡的味道。這是,不消說得,必須有作者的人格的深的。凡藝術家,應該走著自己的路,而將對于自然和人類的深的愛,注入于自己的作品里。”父親的藝術人生亦大致如是吧。

編成這本印集,如果算是交給老爸的作業,他會略微點頭給我打上兩個小圈圈嗎,還是刻個什么印給我獎勵呢?我也到了他刻“麝瓶齋”的年齡了。

◎吳瑾 廣州書畫家,著有《嶺南品藝錄》等。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xxxx日本视频| 國产一二三内射在线看片|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里番acg全彩|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人人爽人人做人人添| 色欲色香天天天综合VVV|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在AJ精品| 日韩一级在线播放| 青青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国产ts最新人妖在线| 日韩影视在线观看| 高分少女免费观看第一季|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视频|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西西人体高清444rt·wang| 中文字幕第315页| 免费夜色污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好吊妞视频在线|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黑人与欧洲性大战|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网址|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凤凰福利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婷婷|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片| 西西www人体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老司机免费视频| 处女的第一次电影|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色妺妺在线视频|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 波多野结衣护士| 黑人大战亚洲人精品一区|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