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跳傘打一成語 一架飛機在襄陽墜落,飛行員跳傘!為什么客機絕不能讓乘客跳傘?
據媒體報道,9日上午,一架飛機在湖北襄陽老河口市境內墜落,失事飛機是一架軍用飛機,飛行員已跳傘飛機上跳傘打一成語,受輕傷。
當報道中出現“飛行員跳傘”時,就已經可以確定這不是客機,因為客機上沒有降落傘,不僅乘客沒有,就連飛行員也沒有。那么問題就來了,為什么客機設計者們從未考慮過讓乘客跳傘?
為啥客機決不能讓乘客跳傘?提到空難事故,很多人會想到降落傘,認為只要飛機出事時,乘客們能夠打開降落傘,或許還有一線生機。然而事實上,客機上一個降落傘也沒有,也就是說從一開始,客機設計者和制造商們就沒打算讓乘客跳傘求生。那這是為什么呢?
首先要知道的是,在民航人眼里,飛機事故率最高的時段是在飛機進入跑道加速滑行,到升空后3分鐘,以及飛機進入著陸航線,到落地前的8分鐘,這兩個時間段雖然時間比較短,只有短短的11分鐘,但事故概率卻高達68.3%,80%的空難都發生在這兩個時間段內。
這是因為此時飛機飛行高度較低,只要0-3000米左右,正是對流層比較稠密的地方,容易發生事故。但此時發生事故的存活率也較高,因為距離地面較近,而且距離機場非常近,救援力量能夠很快到達,反而不會出現較大的險情。其次,經過多年的優化改良,迭代設計等,現在的飛機已經采取了多項保障飛機平安的措施,即便是飛機出現事故,也不一定會出現傷亡。有時候,飛機壞掉一個引擎都能夠平安著地。
比如:萊昂納多曾經乘坐飛機去俄羅斯,在飛行過程中,一個引擎著火,萊昂納多嚇得不得了,結果發現全機組人都很淡定飛機上跳傘打一成語,只有自己很慌張。然后萊昂納多詢問飛機發生了什么事,空姐表示有一個引擎壞了,但是還有一個引擎工作。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飛機也成功著陸,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飛機出事,并不意味著會威脅到乘客的生命。
我國川航英雄機長在駕駛航班,從重慶飛往拉薩時,擋風玻璃突然爆裂,機艙迅速釋壓。當時飛機正在萬米高空中飛行,在對流層中,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就會下降6℃,萬米高空的環境中,氣溫低到零下40℃左右,而且氧氣非常稀薄,好在氧氣面罩迅速掉落,否則機組人員還將面臨缺氧而昏迷的狀態。按理說飛機上跳傘打一成語,如果發生這么嚴重的事故,肯定有乘客想到跳傘求生。但實際上此時跳傘就是“找死”。一方面是因為外界溫度低,含氧量稀少,一旦打開飛機艙門,在低溫缺氧環境下,很多人會昏迷,甚至凍僵無法操作降落傘。另一方面,飛機遭遇事故時,會變得非常顛簸,此時的乘客如果沒有系上安全帶,就會在機艙內被甩來甩去。
這就意味著,當飛機出現事故時,乘客連坐都坐不穩,此時打開艙門組織跳傘,乘客很可能會被甩出艙門,死亡率非常高。還有,跳傘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跳傘需要打開引導傘,主傘等,還要在空中調整姿勢,在落地時調整姿勢,否則就會面臨生命危險。
綜合來看,當飛機出現事故時,乘客跳傘求生的存活率非常低,低到幾乎不可能生存。相反,依靠訓練有素的飛行員控制住飛機,并成功迫降的案例卻有很多,所以飛機設計者從一開始就放棄了讓乘客跳傘,而是轉向設計更安全的操作系統等。軍機為何可以跳傘?和客機不同的是,軍機上會有降落傘,當飛行員無法控制住飛機,飛機有墜毀風險時,就可以跳傘求生。這主要是因為,軍機和客機的應用場景不同,其中客機是為了舒適和安全,而軍機執行任務本身就面臨非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比如:氣象因素,飛行高度,地面情況等。
不僅如此,軍機機動性非常好,一旦出現意外,飛行員能夠在短時間內操控飛機下降到安全高度,此時跳傘的安全性非常高。另外,軍機任務比較危險,可能會碰到各種意外情況,所以從一開始就會確保飛行員的安全,因此軍機飛行員執行任務時,必須要穿上特指的服裝,服裝對防水性,防寒性等都有要求,即便是直接暴露在低溫環境中,也不會出現失溫問題。
軍機飛行員全程都會戴好氧氣面罩,即便是在萬米高空,也不會出現缺氧問題。最后,軍機飛行員的日常訓練科目中就包含跳傘項目,每位飛行員都掌握了正確使用降落傘的方法,所以當軍機出現意外時,飛行員能夠跳傘求生。
(跳傘訓練)即便軍機已經盡可能地確保飛行員安全,逼不得已還能夠使用降落傘,但是跳傘并未萬無一失,仍舊有許多飛行員跳傘失敗,比如:韓國兩架軍機相撞,飛行員雖然跳傘求生,但4名飛行員仍舊全部遇難。從這也能看出,跳傘是一項非常危險的行為,而客機乘客沒有跳傘經驗,沒有過硬的心理素質,當發生空難時,想要跳傘求生,無異于加速死亡,因此客機上沒有降落傘。#空軍一架殲7飛機失事1名群眾遇難##湖北一飛機掉落民房飛行員跳傘受傷##飛機##降落傘#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