皿字猜一成語 那些源于《論語》“公冶長篇”中的成語
中國文化上下五千年,浩若煙海,燦若星辰。
而《論語》作為國學儒家經典之作,一直被奉為圭臬,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其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論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他主要內容講述了如何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怎樣在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實現安邦立國的偉大使命。
《論語》這部不朽之作,影響了中華文明。書中也產生了很多流傳至今的警句格言,廣為流傳,從今天開始我們每天分享部分出自論語的成語,今天分享的成語全部出自《論語》公冶長篇。
(一)瑚璉之器
【成語釋義】瑚璉:古代祭祀時盛黍稷的尊貴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璉”。比喻人特別有才能,可以擔當大任。
【原文】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譯文】子貢問孔子:“我這個人怎么樣?”孔子說:“你呀,好比一個器具。”子貢又問:“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說:“是瑚璉。”
(二)聞一知十
【成語釋義】聽到一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類推。
【原文】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譯文】孔子對子貢說:“你和顏回兩個相比,誰更好一些呢?”子貢回答說:“我怎么敢和顏回相比呢?顏回他聽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知道一件事,只能推知兩件事。”孔子說:“是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說的,是不如他。”
(三)朽木難雕
【成語釋義】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勢敗壞而不可救藥。同“朽木不可雕”。
【原文】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
【譯文】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糞土壘的墻壁無法粉刷。對于宰予這個人,責備還有什么用呢?”孔子說:“起初我對于人,是聽了他說的話便相信了他的行為;現在我對于人,聽了他講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在宰予這里我改變了觀察人的方法。”
(四)朽木糞土(五)聽其言而觀其行
【成語釋義】朽木:爛木頭;糞土:臟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對社會沒有用處的人。
【成語釋義】聽了他的話,還要看他的行動。指不要只聽言論,還要看實際行動。
【原文】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皿字猜一成語,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于人也皿字猜一成語,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于予與改是。”
【譯文】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糞土壘的墻壁無法粉刷。對于宰予這個人,責備還有什么用呢?”孔子說:“起初我對于人,是聽了他說的話便相信了他的行為;現在我對于人,聽了他講的話還要觀察他的行為。在宰予這里我改變了觀察人的方法。”
(六)敏而好學(七)不恥下問
【成語釋義】敏:聰明;好:喜好。天資聰明而又好學。
【成語釋義】樂于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原文】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子貢問道:“為什么給孔文子一個‘文’的謚號呢?”孔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謚號叫‘文’。”
(八)善與人交
【成語釋義】善于與別人交朋友。
【原文】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譯文】孔子說:“晏平仲善于與人交朋友,相識久了,別人仍然尊敬他。”
(九)三思而行
【成語釋義】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經過反復考慮,然后再去做。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譯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慮多次。孔子聽到了,說:“考慮兩次也就行了。”
(十)愚不可及
【成語釋義】愚:傻,笨,及:比得上。愚蠢得別人比不上。形容極其愚笨。
【原文】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孔子說:“寧武子這個人,當國家有道時,他就顯得聰明,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傻。他的那種聰明別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種裝傻別人就做不到了。
(十一)斐然成章
【成語釋義】斐、章:文采。形容文章富有文采,很值得看。
【原文】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譯文】孔子在陳國說:“回去吧!回去吧!家鄉的學生有遠大志向,但行為粗率簡單;有文彩但還不知道怎樣來節制自己。”
(十二)不念舊惡
【成語釋義】念:記在心上。不計較過去的怨仇。
【原文】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譯文】孔子說:“伯夷、叔齊兩個人不記人家過去的仇恨,(因此,別人對他們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十三)安老懷少
【成語釋義】安:安頓;懷:關懷。尊重老人,使其安逸;關懷年輕人,使其信服。
【原文】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皿字猜一成語,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愿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譯文】顏淵、子路兩人侍立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子路說:“愿意拿出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長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向孔子說:“愿意聽聽您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讓年老的安心,讓朋友們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們得到關懷。”
(十四)計過自訟
【成語釋義】檢討自己的過錯而內心自責。
【原文】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譯文】孔子說:“完了,我還沒有看見過能夠看到自己的錯誤而又能從內心責備自己的人。”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