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樵謎話丨《人民日報》上的謎語文化概覽
謎語雖然只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小花,卻又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人民日報》作為國家媒體,上邊也曾刊登過不少和謎語文化有關的內容。
據檢索人民日報圖文數據,歷年來,涉及到謎語的記錄有320條,燈謎的有351條記錄(其中內容多有重復)。
《人民日報》最早刊登謎語內容,可以追溯到1947年3月16日的晉冀魯豫的《人民日報》(現《人民日報》于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省平山縣里莊創刊),第2版刊登了一篇《為群眾文化事業服務 潞城文化合作社立功》的報道,里邊提到該社在元宵節組織猜謎活動。解放前的《人民日報》,還刊登過前線展示猜謎的報道,1947年5月16日有一篇《湯陰解放前戰場巡禮》的報道,6月20日有一篇《戰士之家——戰壕生活速寫》的通訊,都有戰士們在戰壕里猜謎的情節。
謎語或者燈謎,是各種節慶民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點綴,對此類活動的報道,一般都會提到猜謎,主要集中于春節、國慶、五一、六一、中秋等以及各類主題日,特別是春節,幾乎每年都會有所涉及,不少年份還會配發猜謎的圖片。如1992.01.08的《南音燈謎高甲戲交相輝映 石獅文化生活豐富多彩》,1995.02.02第2版的《千條燈謎一路猜 萬對春聯大贈送——上海商街新春即景》元宵節謎語兒童謎語,2000.02.04第5版的《青島 科普猜謎龍燈掛街頭》,2000.08.20第4版的《澄海燈謎會吸引萬千人》,2014.02.02第4版的《“猜謎過年有樂趣”(基層感言)》,2018.02.08第20版《文教周刊》的《媒體一主題 踐行核心價值觀》報道武漢市江岸區“和諧謎語猜猜猜”,等等。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堪稱文化沙漠的十年浩劫期間,也有謎語的身影,如1974.06.02第1版對于六一兒童節的報道中提到猜謎語;1973.06.10和24日關于關于首都五一游園活動的報道,提到活動安排有表演演唱《猜謎語》,謎語是唱出來的,尤其有意思;1973.10.18第4版關于少年兒童讀物的報道,提到《北京少年》有謎語欄目;1976.06.02第4版報道首都“六一”兒童節活動中也有猜謎環節。當然也少不了那個時代特別的烙印,比如1970.05.29第3版報道黑龍江肇慶縣肇慶鎮批判壞謎語,1970.07.28第3版報道河南鄲城周樓大隊破四舊中批判舊謎語。
圖片報道有1996.03.05第4版的《政協委員猜謎度元宵》,2003.2.15第2版《元宵節 賞花燈猜燈謎》,2009.12.05第1版《上海市民猜謎慶佳節》,2010.02.16第4版《交警市民聯誼猜燈謎講安全》;2012.02.09第20版《生態燈謎吸引人》;2016.02.23第18版《猜謎語 揚正氣》;2016.12.14第19版《猜趣味燈謎 學法律知識》;2017.02.10第11版《廉政燈謎大家猜》;2019.02.15第7版《元宵燈謎掛起來》;2019.02.19第10版《別樣燈謎》。另外,2010.02.28和03.01也都刊登有和猜謎有關的圖片,只是標題沒有猜謎字樣,只在圖片說明中出現;2016.02.10第6版 圖片報道(新春走基層),配有猜謎圖片;2019.02.09第3版《春節文化展現無窮魅力》,配圖有駐泰大使館舉辦春節猜謎圖片。
《人民日報》版面寶貴,能夠在上邊發表燈謎非常不容易,歷年來發表的謎語作品很有限,所見有:1957.12.29第8版刊登燈謎4則,在次日公布答案;1959.02.17第8版刊登謎語5則,作者乃是古巴的尼·紀廉,應是古巴謎語;1981.01.19第8版,發表上海市工人文化宮業余燈謎組供稿的《燈謎一束》共14條謎,這是目前唯一的以地方燈謎組織名義在《人民日報》發表謎作;2002.02.12第5版新農村周刊《猜燈謎》,發表燈謎10條,并注明“以上燈謎摘自中華燈謎網”,應是報紙編輯應景而為;2013.02.13第8版《謎語一則》,乃是一首詩謎元宵節謎語兒童謎語,謎底就是改版欄目名“假日生活”。此后未見再有謎作發表。
相比起來,《人民日報》上的謎文倒更多一些,可以算謎文的有十多篇,有的還比較有內容。如1961.12.31發表了金受申的《廋詞——燈謎》一文,介紹燈謎知識;1980.07.22第8版,段寶林《謎語的起源》;1981.01.19第8版,刊登有署名苗文者所撰的《燈謎的“體”和“格”》一文,介紹燈謎知識;1991.02.08第8版發表鐘敬文先生的《謎語——有意義的文化現象》;1995.02.16第10版發表賈樹鈞《閑話燈謎》;2004.02.25第8版袁校曾的《漫話燈謎》;2006.02.12第5版新農村周刊發表短文《漫話燈謎》,等等,都是介紹燈謎的文章,作者中不乏民俗學家和文化學者。1982.1.22第3版還發表張安木的《燈謎在臺灣》,1983.06.27第4版潮信《無限鄉思入“謎”中——臺灣同胞的燈謎活動》,介紹臺灣的燈謎情況。相關的文章還有1957.12.22第8版,蔣風《給孩子們猜謎語》;1984.02.07第8版長安忠田的《謎底》;1990.09.02第8版所刊,摘編自《勞動報》張永剛文的《一謎三底慶勝利》;1998.03.30第7版《猜謎有助兒童閱讀》;2000.09.03第10版陳章的《燈謎祭》;2004.06.21第8版《陽信農家聽新“謎”》;等等。
該報還曾多次宣傳介紹燈謎書刊,如1987.10.19第3版《〈中華燈謎鑒賞〉為你展開古今謎海》元宵節謎語兒童謎語,這是唯一一本在國家級媒體展示的個人謎著;1989.03.03第4版《〈中華謎語大辭典〉將出版》;1990.12.24第3版,楚涉《〈中華謎書集成〉將面世》;1996.07.09第5版《〈中華謎報〉創刊200期》。作為謎語文化的支持者,鐘敬文先生在1995.03.09第10版發表書評《神州謎學之快事——讀〈現代燈謎精品集〉》,推介此書。
對謎事活動,《人民日報》也曾進行報道,如1983.5.1第4版《青島的工人之家》,提到青島有職工燈謎研究組織;1983.10.30第8版《盛大的僑鄉謎會》,專門報道福建晉江縣蚶江大隊舉辦的謎會,還提到會場展閱海內外謎刊百余種;1986.02.22第1版的《除夕猜謎》,報道浙江慈溪橋頭鄉五星村朱玉龍“家庭除夕猜謎晚會”,饒有趣味;1986.11.25第3版《姑蘇舉辦謎會》,對當年的姑蘇謎會進行報道;1988.10.06第3版“簡訊”中報道臺灣謎界高手吳先生的謎箋佳作參加在福州舉辦的“華廈百家佳謎展猜會”;1989.02.24第4版的《燈謎節兩岸謎友相逢漳州》,報道漳州謎會。
2014年,央視播出的《中國謎語大會》,影響很大,對此節目進行報道或評論的有很多,如2014.02.20第19版《謎語文化重獲新生》,2014.01.29第19版《嗨!過年看央視》提到《中國謎語大會》等。在2018.04.12第24版的《人生自有詩意》,評論《中國詩詞大會》時提到《中國謎語大會》。
1957.12.22蔣風《給孩子們猜謎語》配圖
關于謎人的宣傳,《人民日報》這樣的平臺不可能過多涉及,偶有出現,更顯難得。如2007.12.25第4版的《我們的“謎歌”不會失傳》,介紹青林寺的趙興壽,這可以說是一位地道的謎語家。1987.02.25第8版的《妙語如珠——訪民間故事家劉德培》和2003.01.03第5版的《我國首次為民間故事家設紀念館》,介紹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設立第一個民間故事家紀念館——劉德培陳列館,提到劉曾講述傳承800則謎語。另外,2017.02.11第5版的《觀燈猜謎》中,提到了貴州省黔西縣燈謎協會主席鄭冠君。還有一個特別的例子,即1957年8月15日的報道《葉嘉禾組織反動集團拒不交代 四川水利廳職工同他堅決斗爭》,提到葉嘉禾組織小集團發展個人勢力的一個罪證,就是“解放后組織燈謎會”,當代因為開展燈謎活動受到批判的人有很多,但葉嘉禾(安徽歙縣人,長期供職于四川水利部門的工程師)應是唯一一個直接被《人民日報》點名的。
1981.06.04第3版發表廖夢醒所撰《我認識的宋慶齡同志(二)》中寫到,1948年宋慶齡所組織的援助貧病作家的中秋賞月會中,曾有猜燈謎環節。這不失為有益的名人涉謎故事。
該報還有兩篇有趣的和國外謎語有關的文字,一篇是1988.12.11第7版的《受歡迎的謎語手紙》,介紹日本在衛生紙上印上謎語后,非常暢銷,一篇是1990.10.08第8版的《謎語史上一件趣事》,寫諾曼底登陸時的一個和謎語有關的巧合事件。當然,這里的謎語實際指的填字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