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中描寫口技者善的句子三篇
《口技》文言文精細閱讀
【第1句】:文章內容
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
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第2句】:文學常識
【第1句】:本文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第2句】:本文的作者是林嗣環(huán),清代人。
【第3句】:《虞初新志》是清代人張潮編選的一部筆記小說集。
【第3句】:語音
囈(yi)語 叱(chì) 齁(hōu) 中間(jiàn)力拉崩到之聲 曳(yè)屋許許(hǔ)聲
幾(jī)欲先走
【第4句】:通假字
【第1句】:滿坐寂然 坐通座
【第5句】:古今異義詞
【第1句】:兩股戰(zhàn)戰(zhàn) 股:古義:大腿 今義:屁股
【第2句】:雖人有百手 雖:古義:即使,今義:表示轉折關系的連詞,雖然
【第3句】:稍稍正坐。 稍稍:古義:漸漸地,慢慢地 今義:稍微
【第4句】: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中間:古義:當中夾雜 今義:當中
【第6句】:詞類活用
【第1句】:婦撫兒乳 乳:名詞用作動詞,喂奶 【第2句】:不能名其一處也 名:名詞用作動詞,說出
【第3句】: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形容詞用作動詞,擅長
【第7句】:一詞多義
【第1句】:坐:(1)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 (2)通“座”,座位(滿坐寂然) (3)犯罪(何坐?坐盜)
【第2句】:備:(1)周全、詳盡。(前人之述備矣) (2)具備。(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
【第3句】:畢:(1)盡(畢力平險) (2)全部(群響畢絕)
【第4句】:發(fā):(1)行動、發(fā)動(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fā)) (2)起,被任用(舜發(fā)于畎畝之間)
(3)征發(fā)(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4)開放(野芳發(fā)而幽香 )
(5)發(fā)出(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6)fā,頭發(fā)(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
【第5句】:絕:(1)隔絕 (2)極點(以為妙絕) (3)停止,消失(群響畢絕)(4)極高的,陡峭的
【第6句】: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誰)(2)說出(不能名其一處)
【第8句】:重點詞語解釋
【第1句】:會賓客大宴 會:適逢,正趕上 【第2句】:施八尺屏障 施:設置,安放
【第3句】:眾賓團坐 團:聚集,集合 【第4句】:少頃:一會兒
【第5句】: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但:只 【第6句】:便有婦人驚覺欠伸 覺:睡醒
【第7句】:眾妙畢備 畢:全,都 【第8句】: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間:夾雜
【第9句】:不能指其一端 一端:一頭,這里指“一種”
【第10句】:兩股戰(zhàn)戰(zhàn) 戰(zhàn)戰(zhàn):哆嗦的樣子 【第11句】:幾欲先走 幾:幾乎,差點兒
【第9句】:特殊句式
【第1句】:會賓客大宴 賓語前置:會大宴賓客
【第10句】:朗讀節(jié)奏 【第1句】: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第11句】:理解性默寫
【第12句】:重點語句翻譯
【第1句】:眾妙畢備。 *各種妙處都具備(或“各種聲音都模仿得極像”)
【第13句】:課文內容理解
【第1句】:.“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和“凡所應有。雖人有百手,手有千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是兩處對聲音的記敘描寫,試比較一下,看看特點有何不同,并對寫法加以評析。
*前句記敘描寫的聲音較單一,后句記敘描寫復雜、逼真。這種從開始單一到后來復雜的聲音的模擬,符合失火救火的實際,也與后來觀眾的.反應相吻合。能突出表演以假亂真的高超技藝。(能談出一些特點、作用即可)
【第2句】:課文中前后兩次清楚地交代了極簡單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請簡析其作用。
*兩次交代極簡單的道具僅“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結構上首尾呼應,起落分明;道具的簡單,反襯其口技技藝的高超,突出技藝在“口”,點明題意。
【第3句】:這篇課文用一個“善”字拎起。“善”在哪里,怎樣寫“善”?請你用“善在 ,它寫出了 ”說一句話。
善在眾妙畢備、百千齊作、應有盡有,它寫出了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第14句】:開放性試題
【第1句】:文中提到的口技屬于民間技藝。除此之外,你喜歡的民間技藝還有哪些?寫出一種并說明喜歡的理由。
*答案舉例:剪紙、踩高蹄等。(理由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