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籠寒水月籠沙全詩(煙籠寒水月籠沙互文翻譯)
前言
詩文中,有一種特殊的修辭方式,叫做互文。古人的解釋言簡意賅:”參互成文,合而見義。”
意思是,分開表達,合并理解。可以是一句話的兩部分,可以是兩句話,甚至多句話。
周振甫先生在《詩詞例話》中,專門介紹了互文和互體。
【第1句】: 一句話的互文
一句話的互文的互文,叫做當句互文?!对娫~例話》中,引用了沈德潛解讀唐詩的一段話
“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妙。蓋言師勞力竭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熄,即高常侍《燕歌行》歸重“至今人說李將軍”也 ?!∵叿乐牵鹩谇貪h。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沈德潛《說詩晬語》)
“秦時明月”出自唐代王昌齡的《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秦時明月漢時關,并非秦朝的明月和漢朝的關隘。這是一句話的互文,需要合并理解,即秦漢時期的明月與秦漢時期的關隘。
我們比較熟悉的有互文句的唐詩,例如杜牧的《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煙籠寒水月籠沙,這同樣是分兩部分表達:煙籠寒水、月籠沙。但是要合并起來理解:煙月籠水沙。
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馬、客在船。其實是賓主都下馬登船。
【第2句】:對句互文
還有比較常見的互文方式是上下兩句,又叫做對句互文或者鄰句互文。
例如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我在岐王宅里和崔九堂前,多次見到李龜年,也多次聽到他的演奏。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有句: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因為天冷,將士們弓箭拉不開,戰衣也很難穿上。
【第3句】:排句互文
超過了兩句的互文,稱之為排句互文,例如《木蘭辭》中: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又如漢樂府《孔雀東南飛》中:
十三能織素, 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 十六能詩書。
從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當句互文、對句互文,在格律詩中常見。而排句互文,因為平仄的關系,很難出現在格律詩中。
【第4句】:特殊的互文:互體
羅大經《鶴林玉露》中,提到了互體:
杜少陵詩云:“風含翠筱娟娟凈,雨裛紅蕖冉冉香?!鄙暇滹L中有雨,下句雨中有風,謂之互體。楊誠齋詩:“綠光風動麥,白碎日翻池”,亦然。上句風中有日,下句日中有風。(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
周振甫先生解釋說:
互體是上文的話里含有下文說出的詞在內,下文的話里含有上文說出的詞在內。
例如“風含翠筱娟娟凈”,風中的竹子,怎么會“娟娟凈”呢?因為同時還下著雨,所以“娟娟凈”?!坝暄`紅蕖冉冉香”,雨中的荷花怎么會有香味傳播呢?是因為有風呀。
這兩句可以理解為,在風雨之中,竹子潔凈,荷花分香。
從這個解釋來看,互體似乎是一種特殊的互文。關于互體和互文的區別,周先生解釋為:
互文和互體相類似而稍有不同?;ンw的句子,不知道它是互體同樣可以解釋,如說風中翠竹美好潔凈?;ノ牡木渥?,不知道它是互文有時就不好解釋,如“秦時明月漢時關”,為什么明月屬秦關屬漢,不好講。
互體的兩部分,比較獨立,可以單獨解釋也通。而互文的兩部分,如果單獨解釋,就不容易理解,必須兩部分一起解釋。
互文、互體的詩句,可以令整首詩渾然一體,連接緊密。
結束語
在上面舉例的這是詩句中,老街個人以為,當句互文最有詩味??戳丝醋约阂郧暗淖髌?,也有無意中使用互文的句子,如七律《擬古望薊門》:
【塞雁哀鳴胡馬驚】,漢家鐵騎繞龍城。
沙場云動飛蘆管,月夜風高響旆旌。
射虎威名驚瀚海,聞雞夙愿受長纓。
安危大計無今古,投筆遙看細柳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