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句中描寫船的句子集錦60句
《絕句》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絕句》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絕句》教案1
活動目標:
【第1句】:理解古詩的內容,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第2句】:理解古詩中有關字詞的含義,萌發對祖國的美好河山的喜愛。
【第3句】: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第4句】: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第5句】: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第1句】:幼兒用書19頁。
【第2句】:掛圖《絕句》。
【第3句】:語言磁帶。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學習有節奏地朗誦古詩,感受韻律美。
活動難點:
理解古詩中有關字詞的含義。
活動過程:
【第1句】:出示掛圖,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第2句】:啟發幼兒講述畫面內容,學習古詩。
(1)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啟發幼兒描述畫面內容。
(2)在幼兒講述的基礎上,用古詩的第一句話進行概括,學習相關字詞。
【第3句】:完整地欣賞古詩。
(1)這四副圖連起來就變成了一首優美的詩,題目叫《絕句》,大家來欣賞一下吧。
(2)播放錄音,幼兒欣賞,進一步學習古詩《絕句》。
(3)引導幼兒理解古詩的內容和意境。
【第4句】:幼兒和老師一起朗誦古詩。
【第5句】:簡要介紹古詩的作者——杜甫。
教學反思:
學習古詩《絕句》時,我請兩位會念的幼兒當小老師,孩子們都學得特別認真,始終關注兩位"小老師",沒幾遍孩子們都會背了。學會后,孩子們都爭先恐后的要當"小老師",我滿足了小朋友的愿望。對于孩子來說,老師在他們心目中是多么神圣與偉大,而在實踐中他們又有了切身的體會。此后,孩子們學詩的興趣日益濃厚,更主要的是它使自信回到了孩子的臉上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作為老師又何樂不為之呢?
《絕句》教案2
【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學會詩中生字“鸝”“鷺”,能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門泊”、“萬里船”。
【第2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絕句》。
【第3句】:借助貼圖,難詞質疑,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人對春天的喜愛的感情,培養審美情趣。
【第4句】:通過本課學習,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并提高鑒賞能力,同時引發學生萌動詩情,動手嘗試寫一寫關于春天的詩。
【第2句】: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詩意,有感情地通讀詩句,感受詩歌表達的愉悅之情。
【第3句】:教學難點:
【第1句】:引導學生正確理解“窗含”、“千秋雪”及相關詩句的意思。
【第2句】: 品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重音,引導學生體會語感。
【第4句】: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絕句》貼圖,配樂磁帶。
學生:查找詩人資料和已學過的作品,查找“絕句”的定義。
【第5句】: 教學時間:
一課時。
【第6句】: 教學過程:
【第1句】:談話激趣,揭題解題。
【第1句】:談話導入:同學們,當嚴寒的冬天過去的時候,什么季節來臨了?春天是什么樣的?
【第2句】:是呀,春天萬物復蘇、繁華似錦,到處都充滿了生機!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一首關于春天的詩,這就是——(揭題齊讀)
【第3句】:引導學生解題,介紹絕句與杜甫的資料。
【第4句】:教師簡介、寫作背景。
【第2句】:初讀詩句,讀準字音、學會生字。
過渡:同學們,聽了老師的介紹,你們想讀一讀杜甫的這首即興之作嗎?
【第1句】:學生按要求自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學會生字)
【第2句】:檢查自學情況。
(1) 出示生字:“鸝”“鷺”。指名讀,說說寫時要注意什么。學生描紅。
(2) 指名讀詩正音。
【第3句】:精讀詩句,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一)借助貼圖,理解詩意。
【第1句】:學生默讀,用筆畫出詩中寫到的景物。
【第2句】:匯報交流,教師出示景物圖。
【第3句】: 指名學生貼圖,說說理由,以引導學生理解詩句含意。
【第4句】:出示整圖,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
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樣?那么,誰能讀出詩人這種歡快的心情?誰再來讀讀看?
(二)引導質疑,突破難點。
【第1句】:引導質疑:讀到這兒,古詩中還有那些地方,你們弄不懂的?
【第2句】:交流釋疑。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窗含”、“千秋雪”、“萬里船”。
“窗含”:窗?詩人透過什么看到翠柳、黃鸝等這些景物?(教師貼出窗框圖)你們看,西嶺上的雪就好像是鑲嵌在窗戶里的……
“萬里船”:為什么說是萬里?
【第3句】:理解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指名說。
【第4句】:教師小結:詩人正是透過窗戶看到了近處的——,遠處的——(相機板書:近景、遠景)
(三)誦讀詩句,體會語感。
【第1句】:既然是古詩,就要讀出古詩的韻味。誰能說說怎樣才能讀出韻味?
【第2句】:同桌誦讀詩句,體會語感,嘗試用斜線畫出詩句中的停頓。
【第3句】:指名同桌匯報:一生讀,一生板演。其他學生點評。
【第4句】:男女生按標記賽讀、背誦。
【第5句】:配樂齊背古詩。
【第4句】:拓展練習,嘗試作詩。
【第1句】:引導學生背誦其他春天的古詩,并試著說說古詩寫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第2句】:引導詩歌寫法:這些春天的詩告訴我們只要善于抓住最能突出春天特色的景物,比如春雨、春潮、春柳,就能寫出春天的蓬勃生機。
【第3句】:出示有關春景圖二幅。
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春天,你們看——(貼圖)
這是——這是——這些都是春姑娘的使者,看看圖,想想還有哪些景物也是春姑娘的使者呢?讓我們拿起筆來當名小詩人,寫一寫我們身邊的'春天,好嗎?可以寫兒歌這類現代詩,也可以模仿絕句寫一寫古體詩,題目自定。
小詩人們準備好了嗎?好!開始!
【第4句】: 學生自己創作詩歌。(可播放一段古典音樂)
【第5句】:布置作業,讓學生自選兩項。
【第1句】:背誦并默寫《絕句》。
【第2句】:收集杜甫的其他作品,準備在早晨會的古詩園地向全班同學介紹。
【第3句】:收集其他詩人描寫春天的詩作,準備參加“春之聲”賽詩會。
【第4句】:把你已經創作好的春天的詩,向本班“春之聲”詩刊投稿。
板書設計: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絕句》教案3
【第1句】:交流資料,引入新課
【第1句】: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宋朝詞人李清照的詩(板書:李清照)
【第2句】:課前,老師已經布置你們搜集李清照的有關資料,我們一起來交流。
(學生交流資料)
【第3句】:同學們的資料很詳細也很全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李清照寫的這首(板書課題及古詩,學生隨老師板書念)、
二:整體感知古詩
【第1句】:師范讀古詩、
【第2句】:生讀古詩,要讀通順流利、讀熟后可讀給同桌聽、
【第3句】:指名學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這首詩贊頌的是誰?
三:利用網絡,理解古詩內容
(一)、理解前兩行詩句、
【第1句】:自讀古詩,讀后從古詩中找出兩個贊頌項羽的詞語、
【第2句】:你找的是那兩個詞?你是怎么理解這兩個詞的?
(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第3句】:前兩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找兩三名學生說前兩行詩句的意思、)
【第4句】:這兩行要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讀出英雄氣概)
【第5句】:現自己試讀,再指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評議、
(二)、查找資料,理解后兩行詩句、
【第1句】:齊讀后兩行詩句、
【第2句】:提問:讀后你有什么疑問,最想知道什么?
(項羽是誰?他為什么不肯過江東?江東是什么地方?等)
師:善于提問時很好的學習習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才會學到更多的指示,這節課老師就把問題交給你們,利用上網查找資料的方式自己解決問題,有信心嗎?
【第3句】:教師指導學生上網查找資料、
(1)、在”百度搜索”中輸入”項羽”兩個字,然后點擊搜索、
(2)、教師推薦選項:
【第1句】:項羽;
【第2句】:楚漢之爭和漢朝建立;
【第3句】:項羽、
(3)、自己選擇一項了解有關內容、
(學生自讀資料,教師巡視指導、)
(4)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把你了解到的說給同學聽。
(學生交流資料)
觀察資料中的項羽畫像,你有什么感覺,從哪感覺到的?
(學生說說自己的感覺)
(5)提問:通過李清照對項羽的贊頌及剛才咱們了解到的資料,你認為項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學生說自己的看法:寧死不屈、不茍且偷生、有英雄氣概等)
師: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絕不屈膝投降。
(6)后兩行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7)讀詩,讀出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節。
(學生自讀、同桌讀、指明讀,并互相評議)
四:了解寫作背景體會感情。
(1)師:楚漢戰爭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至今思項羽”,宋朝女詞人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敗的英雄呢?這和作者當時所處時代背景有直接關系,誰把課前搜集到的作者所處年代及當時的寫作背景給大家念一念?
(學生交流資料:靖康之變及寫作背景。)
教師播放一段帶有解說的“靖康之變”的電影資料。
(2)師: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治者卻整日沉迷于享樂,不思恢復中遠。此時,作者在贊頌項羽,思念項羽的同時,還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
(學生說:對南宋統治者的憤恨、失去家園的悲痛、為國家擔憂等)
(3)此時作者是怎樣的心情?(氣憤、傷心等)
(4)再度,讀出作者當時的心情。
(自讀、指明讀,互相評議)
(5)師:處于封建時期的李清照,雖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僅在文學上能流芳百世,同時,能有如此的英雄氣節,實在令人佩服。
(6)再讀詩,讀出作者報效祖國的氣節。
(自讀、指明讀,互相評議)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夠激勵后人的,項羽的寧死不屈與南宋統治者的貪生怕死形成鮮明的對比,《夏日絕句》一詩既是對項羽英雄氣概的贊頌,又是對南宋懦夫的諷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氣節的鏗鏘表白。
(8)在次讀詩,讀出自己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網搜集李清照其他詩詞,讀一讀,并把自己最喜歡的詩詞讀給同學聽。
(2)教師推薦另一位紹興女英雄——秋瑾。
課后上網查找秋瑾資料及他寫的詩句。
絕句教案匯總9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絕句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絕句教案 篇1
【第1句】:出示課題
【第2句】:介紹作者初步感知
【第3句】:教師出示掛圖,范讀古詩《絕句》
【第4句】:教師指導學生理解古詩《絕句》
(一)學習第一詩句
【第1句】:師出示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絕句》教案。
【第2句】:討論詩句意思
【第3句】:教師規范詩句意思的語言
【第4句】:教師指導朗讀
【第5句】:學生朗讀背誦
(二)學習第二詩句
【第1句】:師出示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絕句》教案》。
【第2句】:教師引導理解詞語:窗含?千秋?門泊?東吳?
【第3句】:討論詩句的意思
【第4句】:教師引導學生敘述詩句的意思
【第5句】:教師指導朗讀
【第6句】:學生朗讀背誦
【第5句】:整體感知
【第1句】:指導朗讀全詩
【第2句】:分析古詩的色彩美(黃、翠、白、青……)讓學生繪畫
【第3句】:分析古詩的韻律美(指導感受) 讓學生朗讀
【第4句】:分析古詩的語言美(體會詩句的對偶美) 讓學生畫詞
【第6句】:體會背誦
絕句教案 篇2
杜甫的《絕句》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寫景小詩。整首詩雖只有28個字,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韻味無窮的美。
【第1句】:色彩美。
詩人展開語言的調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生了誘人的魅力。黃鸝、白鷺、翠柳、青天,四種景物四種顏色,黃綠相間,白藍輝映,讀來怎不令人心曠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暢?
【第2句】:結構美。
這首詩巧妙地將數字運用于形象思維領域,既使詩在結構上渾然一體,又獲得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一種神思馳騁的時空美。第一句“兩個”黃鸝,寫“點”,是近寫;第二句“一行”白鷺,寫“線”,是遠寫;第三句“千秋”雪,寫“面”,表明了時間;第四句“萬里”船,展現了空間。簡短四句詩,點、線、面相互交織;遠、近、時、空彼此對照,構成了這首詩內在的結構美,耐人尋味。
【第3句】:意境美。
這首詩描寫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了作者難以抑制的喜悅之情。
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由近及遠,由低及高,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
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由遠及近,寫的是靜景,作者身在草堂憑窗遠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低頭瞥見門外停著的來自萬里之外的東吳的船只,不禁喜上心頭。短短四句詩,卻描寫了諸多景物,遠近結合,動靜交錯。色彩明麗,有條不紊,勾畫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色的畫面,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和愉悅的情感。
絕句教案 篇3
絕句教學教案
教學過程:
【第1句】:揭示課題。
(1)說說學古詩的基本方法。
(2)揭題,板書:古詩二首
(3)教師范讀。
思考:這兩首詩寫哪個季節的景色?寫了哪些景物?
【第2句】:教學《絕句》。
【第1句】:解題:“絕句”是舊詩體裁之一,一首四句。每句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句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有的古詩按詩的內容列題目,這首詩就用舊詩體裁做題目。
【第2句】:介紹作者:杜甫,唐代詩人。這是他重返成都時寫的。他自幼好學,七歲就會吟詩,他的詩很有名。
【第3句】:初讀古詩。
(1)自由讀,拼讀生字音節,觀察插圖,想想哪些地方你能讀懂。
(2)檢查自學效果。認讀生字和多音字“泊”。
(3)指名朗讀古詩,說說哪些地方學懂了。
【第4句】:再讀古詩,逐句理解。
(1)理解第1句。
問:“鳴”是什么意思?“翠柳”指什么?“鳴翠柳”怎么理解?
回答后,教師小結:黃鸝,鳥的名稱,又叫黃鸝,這句的意思是:兩只黃鸝在翠綠色的柳叢中一唱一和地叫著。
(2)理解第2句。
問:“一行”是什么意思?“青天”指什么?“上青天”怎樣理解?
回答后教師小結:白鷺是一種頸和腿都很長的白色水鳥。青天:藍色的天空。這句詩的意思是:一群白鷺在藍色的天空中排成一字形飛翔。
(3)理解第3句。
問:“窗含”是什么意思?“千秋雪”指什么?
回答后教師小結:窗含,從屋里往窗外看,外面的景物就像被窗口包含著。也就是窗柜里圍著的景物。“千秋”指好多年。這句詩的意思是:從窗口可以看見岷山終年不化的積雪。
(4)理解第4句。
問:“泊”是什么意思?“萬里船”指什么?
回答后教師小結:“泊”是船在岸邊停靠的意思。“東吳”是指古代吳國所在地,指長江中下游一帶,在我國東部。這句的意思是:門外江邊停靠著遠航東吳,行程萬里的船只。
【第5句】:自由讀古詩,同桌互相說說詩句的意思。
【第6句】:指名朗讀古詩,說說詩句的意思。
【第3句】:朗讀、背誦。
【第4句】:默寫《絕句》,完成《作業本》第6題。
【第5句】:完成《作業本》第【第2句】:【第3句】:5題。
絕句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詩由兩聯工整的對偶句組成。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第一句是草堂前黃鸝鳴于翠柳間,是近景;第二句白鷺飛上青天,是遠景。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艷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僅有色還有聲,有那婉轉動聽的鶯歌,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喜悅心情。
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后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含字運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寫門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著,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著動;萬里點出空間的遼闊。
【設計理念】
【第1句】:以的游戲導入,使學生在課堂中吟誦的古詩,帶領學生遨游詩作的海洋,激發學生學習新古詩的興趣。
【第2句】:打破串講的傳統古詩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通過欣賞春天的美景、配樂誦讀、想象畫面、延伸的作業等環節引導學生領悟詩的意境,走近詩人。
【第3句】:課堂上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體現語文教學重在實踐運用的教學思想。
【第4句】:在指導學生理解關鍵字詞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用實物和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含字的意思,使學生領悟到含字的比喻寫法,深刻體會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學難點。
【第5句】:鼓勵學生誦讀詩人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課、一本書,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教學目標】
【第1句】: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大意。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
【第2句】: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3、激發學生學習積累杜甫名詩的興趣,能背誦學到的一到二首課外杜甫的詩。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引導學生透景悟情,通過圖畫再現詩人作詩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歡快心情。
難點:理解詩句大意,領悟含字意思。
【教學準備】
【第1句】:多媒體課件。
【第2句】:學生課外自由學習積累杜甫的詩作若干首。
【教學間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1句】:談話導入。
【第1句】:通過昨天的朗誦比賽,陳老師知道了我們四甲班的同學們最拿手的就是背古詩,很多同學一口氣背誦了好幾首古詩呢!同學們還認識了許多偉大的詩人,對嗎?今天,陳老師就請來一位被尊為詩圣的大詩人,你們能叫出他的名字嗎?(CAI出示杜甫圖片)
【第2句】:陳老師叫大家課后查找有關杜甫的資料,都找了嗎?誰來介紹一下大詩人。
【第3句】:學生介紹杜甫。
【第4句】:老師小結。(杜甫是唐代詩人,自幼好學,7歲就會吟詩,他的詩流傳下來的就有1400多首,被譽為詩圣。)
【第5句】: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原來學過杜甫寫的古詩嗎?(《江畔獨步尋花》)
【第6句】:那我們一起來背一背。同學們記性真好,肯定平時及時復習了,是嗎?溫故而知新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第2句】:出示圖片,學生描述。
【第1句】:杜甫大詩人當年在杜甫草堂內研讀詩文,從窗戶內往外看,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大家請看。(CAI出示圖片)
【第2句】:大家覺得這幅畫面怎么樣?(很美)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時候的景象嗎?(早春)
【第3句】:那么誰能按照一定的順序,用優美的語言來描述一下圖上的內容嗎?
【第4句】:指名說。(近處的柳樹抽出嫩綠的絲條,在春風的吹拂下,搖曳多姿,活潑可愛的黃鸝在綠枝條間蹦來跳去,在枝頭快樂地鳴叫聲,門前整齊地停靠著木船,遠處是一群隊列整齊的白鷺,展開潔白的雙翅,身姿優雅地向藍天飛云。遠處還有一座座連綿起伏的雪山。)老師相機板書:黃鸝、白鷺、柳樹、船只、雪山、藍天。說得真美!
這使我不由地聯想到詩人賀知章《詠柳》中的兩句詩: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十分贊賞地)你說得也很棒!學習能積極聯想到相關內容,是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相機介紹白鷺:白鷺是一種水鳥,渾身羽毛潔白,腿腳細長,在天空飛翔的身姿十分優美。)
【第5句】:同學真棒,把這幅畫面說得美極了!老師深深地吸引住了。剛才我們用了那么多的詞句描繪的畫面,而詩人杜甫僅僅用了28個字,就把這樣的畫面描述出來了,大家想不想不讀一讀呢?
【第3句】:學生自讀自悟古詩。
【第1句】:自由讀。
【第2句】:小組之間比賽讀。
【第3句】:指名讀。
【第4句】:齊讀。
【第5句】:你們剛才在描述畫面的時候,講到了黃鸝、白鷺、藍天、柳樹,那杜甫在詩中有沒有描寫到呢?是哪幾句呢?請你找出讀一讀。
【第6句】:指名讀,(CAI出示【第1句】:二句古詩)齊讀。
【第7句】:請同學來講一講這兩句詩主要寫了什么?(兩只活潑可愛的黃鸝鳥兒在翠綠的柳枝間歡快的鳴叫著,一行排列整齊的白鷺正飛向蔚藍的天空)
【第8句】:你能從這兩句話中找到描寫色彩的詞嗎?(黃、翠、白、青)老師根據學生說的,CAI將字相機變色。
【第9句】:詩人用黃綠相映、青白對照,用色彩鮮明的文字寫出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我們試著用最美的語言來讀出畫面的美。
【第10句】: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讀邊想象那幅生機勃勃、春意盎然的畫面。(配樂)
【第11句】:同學們讀得真好,那你們能不能背下來呢?指名背,齊背。
【第12句】:看看木船、雪山,詩人又是怎么描寫的呢?把詩句找出來讀一讀。
【第13句】:指名讀,CAI出示后兩句。
【第14句】:想一想,這兩句詩你都讀懂了嗎?說說你的是怎么理解的。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第15句】:生質疑,生解答。
【第16句】:老師重點指導學生理解千秋、含。
【第4句】:拓展活動。
【第1句】:小結。你知道絕句的意思嗎?(絕句是古詩體裁之一,一首4句,每行5字或7字。)
【第2句】:大詩人杜甫還寫了兩首絕句詩,大家想讀一讀嗎?CAI出示另外兩首古詩。
【第3句】:今天,我們在這兒能欣賞到這么多優秀的古詩,真的要好好感謝一個人杜甫。希望同學們課后能多讀大量的古詩,吸取祖國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
絕句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第1句】:學習李清照高尚偉大的愛國精神,培養同學熱愛祖國、奮發圖強的精神。
【第2句】:在古詩教學中將復雜的歷史背景運用多媒體加以介紹,使同學入情入境,深入理解詩句的含義。
【第3句】:鼓勵同學查資料,討論,自讀自悟,促進同學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課前準備
通過閱讀、上網查資料,了解有關南宋的歷史和李清照的生平和項羽的有關資料,將收集的資料與同學交流。
教學流程
【第1句】: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激發同學興趣,了解歷史背景。
【第1句】:播放《射雕英雄傳》片段
(蕩氣回腸的音樂,激烈嚴酷的戰爭局面給同學以強烈的震撼)
【第2句】:師導入:剛才,同學們看到的是電視劇《射雕英雄傳》的片段,雖然是武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華民族歷史上一段屈辱的歷史。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飽受戰爭之苦,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同學們通過查資料,已經了解了一些南宋的歷史和李清照的生平,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第3句】:同學將收集的資料用實物投影儀顯示出來并向大家介紹。
如同學介紹不完整,可補充:
李清照:(1084~約1151)
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人,著名女詞人。她出身于一個具有文化保守的士大夫家庭,父親李格非是一位散文家兼學者,十八歲時與太同學趙明誠結婚,混后婚后居汴京,生活幸福。建炎元年,李清照因靖康之恥南下,建炎三年,趙明誠病逝于金陵,李清照只身逃難,幾年后轉寓臨安,孤苦伶仃地度過寂寞的晚年。
靖康恥:
北宋靖康二年,金兵俘虜了徽宗、欽宗兩個皇帝,北宋王朝在統治一百多年后宣告滅亡,歷史上稱這次事變為“靖康之變”百姓覺得這是一件羞恥的事情,所以又稱“靖康恥”。
之后,宋欽宗的弟弟趙構作了皇帝,定都臨安(今杭州),歷史上稱為南宋。〉
(由于本課涉和的歷史背景較復雜,事先安排同學收集資料,并利用多媒體加以介紹,對同學理解全詩大有協助,同時也培養了同學的自學能力。)
【第2句】:用多媒體出示全詩內容,指導朗讀。
【第1句】:師導語: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時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治者卻整日沉浸于享樂,不思恢復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經當年項羽自刎的烏江渡口,觸發了她痛國傷時的無限感慨,寫下了這首著名的《夏日絕句》。
【第2句】:用多媒體出示全詩。
(在激昂的琵琶聲中,毛筆楷書的詩句一一出現,師富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第3句】:提問:同學們聽出老師帶著怎樣的感情讀這首詩嗎?(悲憤、激昂)
誰來試著讀一讀?
【第4句】:請【第3句】:五名同學大聲朗讀,其他同學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第5句】:全班同學有感情地大聲朗讀。
(用多媒體課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將同學帶入詩中描繪的意境中,因此,同學讀得非常有感情。)
【第3句】:分小組討論,理解詩句含義。
【第1句】:理解第一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同學討論后發言:活著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為鬼中英雄。
【第2句】:理解“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同學討論后發言:至今人們還懷念項羽,佩服他寧死不肯逃回江東。
【第3句】:考慮討論:
(1)“項羽”是什么人?李清照為什么“至今思項羽”?(說說項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統治者的殘酷激起了人民的不滿,各路豪杰紛紛起義抗秦,項羽率領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轉戰中原,消滅秦軍主力,立下赫赫戰功,秦朝滅亡后,與劉邦爭奪天下,最終,項羽兵敗亥下,退至烏江渡口。當時,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振旗鼓,項羽覺得自身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不肯過江逃生,便下馬步戰,殺敵數百,負傷十余處,最后從容自刎,時年31歲。
(2)讀了這段文字,你理解了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嗎?
師小結: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決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統治者卻在做什么?請同學們再看一段資料。
(多媒體放一段有關的歷史資料)
(3)看完這段介紹,你又有何感想?
師小結:雖然岳飛被害的事情發生在李清照寫這首詩之后,但假如李清照知道了這件事也一定會痛罵當時的統治者。有一首寫道“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反映的就是當時中原人民的狀況,而另一首詩“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狀況,面對這樣的遺民,面對這樣的統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第4句】:在理解全詩的基礎上,對同學進行語言訓練和朗讀指導。
師過渡:李清照大聲地呼喊“南宋的統治者啊!你們為什么不能像項羽那樣……”生接著說“南宋的統治者啊!你們為什么……”
(詩句內容較簡單,同學通過自學討論就能理解詩意,后面幾道考慮題讓同學進一步理解李清照為什么要寫這首詩。)
【第5句】:總結全詩,朗讀升華
【第1句】:師總結:是啊!一個封建時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愛國情懷,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氣魄,實在令人佩服。
【第2句】:討論:讀了這首詩,你懂得了應當怎樣做人?
【第3句】:師小結: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樣,做一個熱愛祖國的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同學們只有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勤奮學習,將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才不會受敵人的欺辱。讓我們懷著對李清照的敬仰,讓我們抱著“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聲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第4句】:配樂朗讀全詩,讓同學的思想境界得到進一步地升華。
(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同學們對著大屏幕上的詩句大聲朗讀,讓這首詩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遠留在同學們的心中。)
【第6句】:作業
【第1句】:寫一寫這首詩的讀后感。
【第2句】:讀一讀李清照其他的詩詞。
(在古詩教學中注重“情境交融”,不只能促進同學理解詩意,更能協助他們體會作者的感情和詩中的意境,激發他們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絕句教案 篇6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注釋】
【第1句】:
人杰:人中的豪杰。漢高祖曾稱贊開國功臣張良、蕭何、韓信是“人杰”。
【第2句】: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國殤》:“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第3句】:
項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曾領導起義軍消滅秦軍主力,自立為西楚霸王。后被劉邦打敗,突圍至烏江(在今安徽和縣),自刎而死。
【今譯】
活著的當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應是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解說】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杰,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于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茍且偷生。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齊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后自刎。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絕句教案 篇7
教學設想
這篇文章構思精致,感悟細膩,文筆優美,充滿著一種淡淡的抒情意味和對人生的感悟。教學時,應以朗讀、討論、想像等為主,在朗讀中品味,在討論中體會,在想像中感悟,培養學生鑒賞散文的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1句】:導入新課
要求學生說說自己印象中的夏天是什么樣子的,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是什么。由此導人新課的學習。
【第2句】:學生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散讀全文,并疏通字詞障礙。
注意以下字詞的讀音:駢儷
褶裙 漣漪 炫耀 喧囂 天籟
聆聽 攫走 胸臆 帳惘 寂寂寥寥
2.學生自行摘抄優美詞語。
請參照“教學設計(A)”。
3.要求學生從自己所摘抄的詞語中選取三到四個說一段話,進一步體會其中某些詞語的用法。
要求學生盡量說得生動優美。
4.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劃分結構請參照“教學設計(A)”。
【第3句】:再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1.在文章第【第2句】:17兩段,兩次寫到了現代文明的聲音,其用意何在?
2.迅速默讀文章第二部分,說說,作者是怎樣寫出捉蟬之樂的?其中作者產生了哪些聯想?這些聯想的內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3.聽蟬的時間不同,其樂趣也不同,看看:在不同時間聽蟬,各有什么樂趣?
4.作者為什么說夏天“像一首絕句”?
5.為什么說蟬聲“何嘗不是生命之歌”?
6,美是瞬間脆弱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都是這樣,而文章說:“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這當中包含了一種什么心態?
明確:包含了一種豁達爽朗的心境。
【第4句】:尋讀課文,品味其中的精華之處
1.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有關內容請參照“教學設計(A)”。
2.思考:這篇文章并不是想告訴我們社會百態、人生萬象,吸引我們的是作者那細致人微的感受。請默讀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哪些段落表現出作者這種細致入微的感受。
明確:這樣的段落相當多,只要學生能夠談出自己的感受,談得合理,不強求答案的一致。
3.選擇最喜歡的段落放聲朗讀,體會其中新穎而優美的意象及嫵媚的文句。
【第5句】:遷移
請閱讀下面這篇《夏之韻》,看看這篇文章與課文所寫的夏天的風味是否一樣?
夏之韻
夏,是春灑下汗水之后的跋涉,是蕭瑟秋風之前的溫馨和熱烈,是嚴冬肅殺之前的人們挽留的一種心境。于是,開始醞釀一串串希冀的結晶,同時也喚來了夏風娓娓的細語,夏雨綿綿的情思,夏云裊裊的漂游。
春太奢華,秋太凄涼,冬太寂寥,只有夏是多姿多彩的,仰望,天像蔚藍的海水倒懸,又像江南蠶絲織就的藍緞,滑滑的,讓人忍不住有想去觸摸的沖動;俯著,錦繡河山,處處蔥蘢,花盛開,樹豐滿,陣陣輕風吹過,綠樹紅花搖曳多姿,山水之間,任你眺望,任你魚躍;任你在夏風中放歌,夏雨中沐浴,夏光里站立,夏夜中留戀。
獨自漫步于校園中,處處充滿了綠,鮮綠、黃綠、淺綠、深綠,各種綠色連接著、交錯著、波動著、變化著,綠意無限。草坪,又恢復了它昔日的風姿,平平的,綠綠的,風吹草動,似一塊圓形的地毯;花池中,五顏六色的不知名的花,都在綠草坪上,用它們嬌艷的身姿,展示著自身的魅力。
咦,一片綠,閃光的綠,似渲泄的綠色的瀑布。噢,牽牛花!它長得那樣旺盛,爬滿了一堵暗灰色的墻,仿佛一件美麗的外套。
它更像是一幅巨畫,流水平緩而亮麗,色彩單純而使人爽心。上上下下,找不到它的發端,也看不見它的終極,只有那一片常常青翠欲滴的綠,在我的視野里自由地蔓延,流動……
它是一幅畫,可又不是靜止的畫——它充滿了勃勃生機。
微風輕拂,莖開始抖動,葉開始抖動,不時如鉆石般閃亮的光點,跳躍著,舞蹈著。這時,一個個牽牛花從綠葉中探出頭來,像是無數蝴蝶,挨挨擠擠,重重疊疊地駐足在灰色的墻上,它們扇動著翅膀,它們炫耀著美麗。它們與綠葉互相推擠,互相緊緊簇擁著,在陽光下打鬧著,’叫嚷著.....
每一片葉,每一束花,都是一個生命,它們這樣的活潑自由,它們是閃爍著智慧的花,綻放著自信的花,凝視著它,仿佛看到一個個跳動的綠色生命。
拿著書,穿梭于綠樹紅花之間,那感覺,有說不出的溫馨。
暮色悄然降臨,夏夜很浪漫,亦很多情,月光傾瀉著纏綿,使夜的思緒奔放著憧憬,今夜的景色彌漫著遐想,令大自然的情愛無比醉人。
夏如一位佳人,它將綠色的發髫高高挽起,小河是它顧盼的明眸,盛開的鮮花是它濃艷欲滴的朱唇,遠處的山峰是它蹙起的黛眉。讀著寧靜,擁著清風,所有情懷似一絲游云察過“圓盤”,擦亮夏的靜謐。
春華秋實,都在于夏的精心呵護,夏是一個新的起點,成長著新的希望和期待。
噢,夏之韻!
參考評價:這篇文章寫得文采飛揚,很有感染力,除了構思、選材等諸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得益于作者語言運用技巧。一是注意了詞語的選用,把靜的景物寫得生意盎然,特別是疊音詞的運用,使文句音韻整齊,恰當地表現出了文章的情調,讀來生動舒緩,富有抒情意味。二是注意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方法,比喻、排比、擬人、擬物、對偶等,使文句整散結合,有節奏感,細膩地描繪出夏天的詩情畫意。
【第6句】:布置作業
(《初中語文第六冊教案》人教社延邊教育出版社)
絕句教案 篇8
【第1句】:教學目標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
3.理解古詩《絕句》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第2句】: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絕句》,理解詩句的大意。
難點
根據詩意想象畫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麗、景色迷人,感受詩人的心情。
【第3句】:復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蓮葉無窮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介紹詩人杜甫。
【第4句】:自讀古詩,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新詞。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3.匯報生字詞解決情況,教師相機強調。
“行”是多音字,在詩中讀“háng”,還有另外一個讀音是“xíng”,組詞“行走”。
4.同桌互認生字新詞。
5.指名讀詩,齊讀,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第5句】: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畫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樹、黃鸝、白鷺、積雪、船)
2.看圖思考:詩人是站在哪里看到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根據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古詩,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讓學生帶著感情再讀古詩)
5.梳理詩句,說說詩意。
(出示課文插圖,小組討論,說說詩意。)
【第6句】: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說生讀。(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詞語連詩。(老師出示詩中的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讓學生扮演詩人,指著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第7句】: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絕”“含”“嶺” “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并練習組詞。
2.啟發學生說說自己的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絕”與“嶺”的寫法。
4.老師范寫。
(指導學生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的地方)
5.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第8句】:拓展延伸
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試著背一背。
絕句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白鷺、西嶺、白帝城、江陵、猿聲”等詞語。
2.朗讀、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3.理解詩句意思,想像詩歌所描寫的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詩中重點詞句,感受詩的意境美。
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1句】:導入新課。
【第2句】:指導自學。
提出自學要求:
1.自由朗讀這首詩,要讀得正確、流利。
2.利用注釋和插圖,理解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3.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查閱字典待工具書或請教別人。
【第3句】:指導小組合作學習。
提出學習內容:
1.將剛才自學的情況在小組內匯報。
2.將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資料,并結合這些資料一同解決問題。
【第4句】:匯報學習情況。
1.匯報朗讀和生字掌握情況。
(1)指名朗讀,看看是否能讀得正確、流利。
(2)“鷺、含、嶺”這三個字的讀音和字形好記嗎?
(3)集體朗讀。
2.這首詩描繪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呢?
(1)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幅畫的大意。
(2)指導朗讀,注意停頓。
(3)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句的意思。
(4)你能說說【第3句】:四兩行詩句的意思嗎?
(5)這兩行詩句中,你覺得哪些詞用得好?
(6)大家再認真讀讀古詩,想一想,詩人在描寫這些景物時,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敘述的。
3.你認為詩人杜甫在寫這首詩時,心情怎樣?從哪些地方表現出了詩人喜悅的心情?
(1)學生交流。
(2)有感情地朗讀。
(3)指導背誦。
【第5句】:感受詩的對仗工整。
1.這首詩中的“兩個”對“一行”是數量對數量,“黃鸝”對“白鷺”是鳥對鳥名。詩人將它們對得多么工整啊!這首詩中還有一些這樣的對子,你能試著將它們找出來嗎?
2.注意這些地方,再把古詩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第6句】:總結。
這首詩寫出了詩人看到的春天美麗的景色,畫面有聲有色,充滿生機,表達出詩人內心的喜悅之情。
【第7句】:布置作業。
背誦
第二課時
【第1句】:匯報課后自學的古詩《絕句》。
【第2句】:導入新課。
【第3句】:介紹詩人。
【第4句】:解題。
【第5句】:指導自學。
提出自學要求:
1.自學生字詞,自由朗讀這首詩,要讀得正確、流利。
2.利用注釋讀懂這首詩。詩中流露出詩人怎樣的心情?
3.把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查閱字典等工具書,嘗試自己解決這些問題。
【第6句】:小組合作學習
提出學習要求:
1.將剛才自學的情況在小組內匯報。
2.將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交流課前查閱的有關資料,并結合這些資料一同解決問題。
3.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
【第7句】:匯報自學情況。
1.匯報朗讀和自學生字的情況。書寫生字。
2.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內容?
3.從一二兩行詩中你讀懂了什么?
4.這兩行詩是什么意思?
5.指導朗讀一二兩行詩。
6.你對后兩行詩是怎么理解的?
7.這兩行詩講了行船之快。指導朗讀。
【第8句】:體會詩人心情。
1.為什么詩人會覺得船行得特別快?
2.為什么詩人說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間呢?
3.試想:詩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會怎么欣喜呢?他心里會怎么想呢?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5.背誦。
【第9句】:總結。
這首詩氣勢奔放,情景交融,把行船寫得驚心動魄,表達了詩人重新獲得自由后極其歡快的心情。
【第10句】: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早 發 白 帝 城
黃鸝 千 一 聞猿聲啼 山河壯美
白鷺 ↓ → ←
絕句 → 千秋雪 ← 生機勃勃 里 日 見萬重山 心情愉快
(熱 愛) 萬里船
【實用】絕句教案4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絕句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絕句教案 篇1
教學設想
這篇文章構思精致,感悟細膩,文筆優美,充滿著一種淡淡的抒情意味和對人生的感悟。教學時,應以朗讀、討論、想像等為主,在朗讀中品味,在討論中體會,在想像中感悟,培養學生鑒賞散文的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第1句】:導入新課
要求學生說說自己印象中的夏天是什么樣子的,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事物是什么。由此導人新課的學習。
【第2句】:學生朗讀課文
1.學生自由散讀全文,并疏通字詞障礙。
注意以下字詞的讀音:駢儷
褶裙 漣漪 炫耀 喧囂 天籟
聆聽 攫走 胸臆 帳惘 寂寂寥寥
2.學生自行摘抄優美詞語。
請參照“教學設計(A)”。
3.要求學生從自己所摘抄的詞語中選取三到四個說一段話,進一步體會其中某些詞語的用法。
要求學生盡量說得生動優美。
4.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
劃分結構請參照“教學設計(A)”。
【第3句】:再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1.在文章第【第2句】:17兩段,兩次寫到了現代文明的聲音,其用意何在?
2.迅速默讀文章第二部分,說說,作者是怎樣寫出捉蟬之樂的?其中作者產生了哪些聯想?這些聯想的內容在文中有何作用?
3.聽蟬的時間不同,其樂趣也不同,看看:在不同時間聽蟬,各有什么樂趣?
4.作者為什么說夏天“像一首絕句”?
5.為什么說蟬聲“何嘗不是生命之歌”?
6,美是瞬間脆弱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都是這樣,而文章說:“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這當中包含了一種什么心態?
明確:包含了一種豁達爽朗的心境。
【第4句】:尋讀課文,品味其中的精華之處
1.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有關內容請參照“教學設計(A)”。
2.思考:這篇文章并不是想告訴我們社會百態、人生萬象,吸引我們的是作者那細致人微的感受。請默讀文章,看看哪些地方、哪些段落表現出作者這種細致入微的感受。
明確:這樣的段落相當多,只要學生能夠談出自己的感受,談得合理,不強求答案的一致。
3.選擇最喜歡的段落放聲朗讀,體會其中新穎而優美的意象及嫵媚的文句。
【第5句】:遷移
請閱讀下面這篇《夏之韻》,看看這篇文章與課文所寫的夏天的風味是否一樣?
夏之韻
夏,是春灑下汗水之后的跋涉,是蕭瑟秋風之前的溫馨和熱烈,是嚴冬肅殺之前的人們挽留的一種心境。于是,開始醞釀一串串希冀的結晶,同時也喚來了夏風娓娓的細語,夏雨綿綿的情思,夏云裊裊的漂游。
春太奢華,秋太凄涼,冬太寂寥,只有夏是多姿多彩的,仰望,天像蔚藍的海水倒懸,又像江南蠶絲織就的藍緞,滑滑的,讓人忍不住有想去觸摸的沖動;俯著,錦繡河山,處處蔥蘢,花盛開,樹豐滿,陣陣輕風吹過,綠樹紅花搖曳多姿,山水之間,任你眺望,任你魚躍;任你在夏風中放歌,夏雨中沐浴,夏光里站立,夏夜中留戀。
獨自漫步于校園中,處處充滿了綠,鮮綠、黃綠、淺綠、深綠,各種綠色連接著、交錯著、波動著、變化著,綠意無限。草坪,又恢復了它昔日的風姿,平平的,綠綠的,風吹草動,似一塊圓形的地毯;花池中,五顏六色的不知名的花,都在綠草坪上,用它們嬌艷的身姿,展示著自身的魅力。
咦,一片綠,閃光的綠,似渲泄的綠色的瀑布。噢,牽牛花!它長得那樣旺盛,爬滿了一堵暗灰色的墻,仿佛一件美麗的外套。
它更像是一幅巨畫,流水平緩而亮麗,色彩單純而使人爽心。上上下下,找不到它的發端,也看不見它的終極,只有那一片常常青翠欲滴的綠,在我的視野里自由地蔓延,流動……
它是一幅畫,可又不是靜止的畫——它充滿了勃勃生機。
微風輕拂,莖開始抖動,葉開始抖動,不時如鉆石般閃亮的光點,跳躍著,舞蹈著。這時,一個個牽牛花從綠葉中探出頭來,像是無數蝴蝶,挨挨擠擠,重重疊疊地駐足在灰色的墻上,它們扇動著翅膀,它們炫耀著美麗。它們與綠葉互相推擠,互相緊緊簇擁著,在陽光下打鬧著,’叫嚷著.....
每一片葉,每一束花,都是一個生命,它們這樣的活潑自由,它們是閃爍著智慧的花,綻放著自信的花,凝視著它,仿佛看到一個個跳動的綠色生命。
拿著書,穿梭于綠樹紅花之間,那感覺,有說不出的溫馨。
暮色悄然降臨,夏夜很浪漫,亦很多情,月光傾瀉著纏綿,使夜的思緒奔放著憧憬,今夜的景色彌漫著遐想,令大自然的情愛無比醉人。
夏如一位佳人,它將綠色的發髫高高挽起,小河是它顧盼的明眸,盛開的鮮花是它濃艷欲滴的朱唇,遠處的山峰是它蹙起的黛眉。讀著寧靜,擁著清風,所有情懷似一絲游云察過“圓盤”,擦亮夏的靜謐。
春華秋實,都在于夏的精心呵護,夏是一個新的起點,成長著新的希望和期待。
噢,夏之韻!
參考評價:這篇文章寫得文采飛揚,很有感染力,除了構思、選材等諸方面的因素之外,也得益于作者語言運用技巧。一是注意了詞語的選用,把靜的景物寫得生意盎然,特別是疊音詞的運用,使文句音韻整齊,恰當地表現出了文章的情調,讀來生動舒緩,富有抒情意味。二是注意綜合運用多種修辭方法,比喻、排比、擬人、擬物、對偶等,使文句整散結合,有節奏感,細膩地描繪出夏天的詩情畫意。
【第6句】:布置作業
(《初中語文第六冊教案》人教社延邊教育出版社)
絕句教案 篇2
【第1句】:教材內容簡析
《絕句》是唐代詩人杜甫的佳作。本詩由兩聯工整的對偶句組成。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寫的是動景。第一句是草堂前成對黃鸝鳴于翠柳間,是近景;第二句一行白鷺飛上青天,是遠景。這些景物的畫面,色彩艷麗:嫩黃的小鳥,翠綠的柳林,雪白的鷺鷥,蔚藍的青天,四種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僅有色還有聲,有那婉轉動聽的鶯歌,真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明麗的景象,同時也表達了作者的喜悅心情。
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的是靜景。前兩句兩個動詞是“鳴”“上”,后兩句是“含”“泊”,一動一靜。第三句寫西嶺積雪,是遠景。“含”字運用擬人手法,十分貼切生動;“千秋”點出時間的久遠,更顯出其靜。第四句寫門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著,但這停泊的是將要駛往東吳的船,靜中包含著動;“萬里”點出空間的遼闊。這兩句從時間上、空間上給人寬闊的現象余地。
全詩隨著視線轉移,一句一景,由低到高,由遠及近,景物不斷變化,詩人愉悅的情感貫穿其中,四種景構成一個和諧統【第1句】:鮮明優美的意境。這首詩對仗工整,音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的佳作。教學中讓學生反復朗讀,展開想象,在頭腦中形成絢麗的畫面,感受詩人的心境,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第2句】:本課的教學目標:
【第1句】:知識技能目標:
通過理解字詞句的意思,弄清詩句的含義,在解詞理句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全詩的大意。重點理解“含”字的妙用。
【第2句】:過程與方法:
學習古詩的過程中啟發學生依據詩句展開想象,以畫配詩,引導學生通過想象畫面,領會詩的意境,從而體驗詩人作詩時的歡快的心情。
【第3句】: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學習積累杜甫名詩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的思想感情。
【第3句】: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讀懂詩歌所描繪的意境,引導學生透景悟情,通過圖畫再現詩人作詩的景象,體會詩人的歡快心情。
絕句教案 篇3
【第1句】:教學目標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
3.理解古詩《絕句》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第2句】: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絕句》,理解詩句的大意。
難點
根據詩意想象畫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麗、景色迷人,感受詩人的心情。
【第3句】:復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蓮葉無窮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介紹詩人杜甫。
【第4句】:自讀古詩,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新詞。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3.匯報生字詞解決情況,教師相機強調。
“行”是多音字,在詩中讀“háng”,還有另外一個讀音是“xíng”,組詞“行走”。
4.同桌互認生字新詞。
5.指名讀詩,齊讀,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第5句】: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畫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樹、黃鸝、白鷺、積雪、船)
2.看圖思考:詩人是站在哪里看到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根據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古詩,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讓學生帶著感情再讀古詩)
5.梳理詩句,說說詩意。
(出示課文插圖,小組討論,說說詩意。)
【第6句】: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說生讀。(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詞語連詩。(老師出示詩中的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讓學生扮演詩人,指著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第7句】: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絕”“含”“嶺” “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并練習組詞。
2.啟發學生說說自己的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絕”與“嶺”的寫法。
4.老師范寫。
(指導學生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的地方)
5.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第8句】:拓展延伸
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試著背一背。
絕句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絕、遲、江、泥、燕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里大自然中萬物復蘇,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這首詩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和誦讀古詩。難點是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古詩大意,在誦讀古詩的過程中感受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時:一課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同學們,瞧!(CAI配樂)春天來了,大地萬物復蘇,太陽暖暖地照耀著大地,一陣春風吹來,花開了,草綠了,陣陣香味迎面撲鼻。冰凍了一個冬的土地,被溫暖的陽光曬得濕濕的,軟軟的。燕子雙雙飛來飛去,忙著銜泥做巢,岸邊的沙灘上,一對對鴛鴦睡得可真香,好象正在享受這美妙的春光。唐代詩人杜甫欣賞著這迷人的春色,提筆寫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詩
(板書)ju
絕句 這個字誰來讀?絕。
絕句就是最簡短的古詩,每首四行,每行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行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古詩就是五言絕句。
想知道詩人杜甫(板書作者)是如何描繪這美麗的春天嗎?讓我們輕輕地翻開書,板書p68,看誰翻得又輕又快。
【第2句】: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1請大家自由地朗讀古詩,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朋友的幫忙,多讀幾遍,把古詩讀正確,讀通順。
2古詩中還藏著一些生字寶寶呢!
他們正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聰明的同學們,你們能很快地找到他們嗎?拿出鉛筆,在古詩中將這些生字,畫上小橫線,看誰畫得又快又好。
畫完的同學大聲地讀幾遍。(自由讀,同桌互讀)
3現在老師把他們請出來了,(生字卡片)誰想和它們交朋友?
(指名認讀生字,全班齊讀)
4生字我們會讀了,生字寶寶手拉手,帶來了這些詞語、詞組你會讀嗎?先自由地讀一讀吧!(CAI出示:讀一讀)
5認讀詞語。
遲日:
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個詞,誰來讀,你來讀,其余同學聽?(評價:讀得準,聲音真響亮):遲日:就是春天的太陽。(前幾天就是大晴天,前幾天的太陽就是遲日。)春天太陽暖暖的,誰再來讀?
老師也感受到了春天的太陽好暖和啊,照在人身上好舒服啊!你來讀。
春天的太陽照在人身上,舒服極了.你來讀。
春天,太陽暖暖的,萬物都復蘇了,花紅柳綠,鳥語花香。我們一起讀。
泥融:春天太陽暖暖的,你們看冰凍的泥土融化了,這個詞誰來讀?
泥土被曬得濕濕的,軟軟的,誰再來讀?
老師用手摸一摸泥土好軟,好滑啊!還有誰想讀!
難怪小燕子它做巢了。我們一起讀。
沙暖:春天的太陽暖暖的,陽光照在沙灘上,這個詞,誰來讀。
春天的太陽暖暖的,沙灘被曬得暖融融的,誰再來讀?
用手摸一摸,沙子熱乎乎的,真舒服啊!還有誰想讀?
沙灘好暖和啊!好舒服啊!要是能美美地睡上一覺,那就更棒了,全班一起讀。
燕子:春天天氣真暖和,你們看誰來了?指名讀。(輕聲)
小燕子托著剪刀似的尾巴飛來了,多么活潑啊!誰再來讀?
小燕子真可愛啊,一邊飛一邊叫春天來了,春天來了。?誰還想讀?
小燕子飛到這,你來讀。小燕子飛到那,你來讀。
小燕子都飛到我們教室中間來了啊!(一起讀)
鴛鴦:小燕子飛來了,還有誰來了?
指導讀(字音讀得準)。相機介紹:看過鴛鴦嗎?(CAI圖片并簡單介紹生活在水中的一種水鳥,每到春天來臨的時候,它們就會成雙成對的在水邊玩耍、瞧!這對鴛鴦,他們正聚在一塊說著悄悄話呢?可愛嗎?我們一起讀。)
這里還有一個詞組朋友。誰會讀?
江山麗:這個詞誰會讀?
三個字的詞,怎么讀,聽老師讀一讀。誰再來試一試?(好、準)
春天來了,花開了,草綠了,小動物也出來了!你在春天還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
春暖花開,花紅柳綠,祖國的江山很美很美!這就叫江山麗。誰再來讀?
男生讀,女生讀。我們一起讀。
現在我們連起來把這些詞語美美地讀一遍。
6生字、詞組我們都會讀了,讀得這么好,現在咱們再來讀讀古詩, 看著大屏幕自己讀。看誰讀得更流利.(學生自由讀)
7現在誰愿意把古詩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其余同學認真聽,聽聽他讀得怎么樣。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也想讀了,如果我讀得好,就請你們給我點掌聲,鼓勵鼓勵我。
8老師配樂朗讀古詩。讀完后請學生評議。
知道我為什么讀得好嗎?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我是在了解了詩歌的意思的基礎上,,逐行反復練讀,邊讀邊想象畫面才讀得這么好。你們想讀好古詩嗎?
現在咱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學一學好嗎?
【第3句】:感悟詩意,品讀古詩。
(一)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句
(板書)遲日江山麗,
1誰愿意讀?其余同學認真聽啊
2老師聽出來了,你的遲日讀得真好,老師看到了一輪紅紅的大太陽,暖暖的,誰會像他這樣讀?你來讀。春天的太陽好暖和啊!照在人身上舒服極了。還有 誰來讀?
3哎呀,老師看到你就在溫暖的陽光下,快樂地玩耍呢!
4春天太陽暖暖的,萬物復蘇了,祖國的山河很美,很美。還有誰來讀?
5你的麗讀得真好啊,老師都看到了好多美麗的景色。還有誰能像他這樣讀?
7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通過你們的朗讀,我們都仿佛站在溫暖的陽光之下,沐浴著溫暖的春光,美麗極了,我們一起美美地讀。全班讀
8我們通過讀,感受到了太陽的溫暖,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這就叫邊讀,邊想象畫面。
(二)春天里不僅有美麗的太陽,春風也來了。誰愿意讀第2行詩?
(板書)春風花草香。
1春天的風輕輕的!誰來讀?
2春天的風柔柔的!誰來讀?春天的風真輕柔啊!把小朋友的臉蛋都吹紅了。
3春天的風像小姑娘的手一樣,她輕輕地撫過花園,,花園里的花兒
都開了,你都聞到了什么花香了?
(拓展順勢練讀,春天的桃花粉紅粉紅的,好香啊!你來讀。
迎春花黃黃的,也很香!你來讀。
玉蘭花白白的,香極了!你來讀。
4春天的花真香啊!滿教室都飄著花香。我們一起讀。
5春天,太陽暖暖地照著大地,花開了,草綠了,到處生機勃勃。
誰愿意把【第1句】:2兩行連起來讀個大家聽?(我們一起讀,美美地讀。全班讀)
(三)學習第三行詩.
春天,不光有美麗的花,綠綠的草,小動物也加入了這春的聚會。
(CAI視頻:你們看,誰來了?對啊!春天的使者小燕子飛來了。
1這就叫出示:泥融飛燕子 誰來讀?
2讀:喔!這只小燕子不太高興,它飛不動了。誰來讀?
3這只小燕子,好高興啊!飛得可真快啊!誰能像他這樣讀?
4你的飛讀得真好,誰能加上動作讀就更好了。多么活潑的燕子啊!
【第51句】:2橫排的小燕子飛起來。評:哎呀!你們是不是要去捉蟲子啊!
6來!【第3句】:4橫排的小燕子也飛起來。評:你們是不是要去筑巢啊!
7所有的小燕子我們都飛來了!我們一起讀,讀出小燕子的高興和喜悅吧!
還有誰來啦?
(四)學習第四行。
1誰來讀讀第四行詩?
評價:你的睡讀得好,鴛鴦睡得好舒服,
2鴛鴦睡得真甜啊!
3誰加上動作讀,就更好了?
沙灘暖和極了,它都不想起來了。
4春天來了,春暖花開,這么多小動物都出來享受春天的美景,現在咱們連起來齊讀兩行詩,有沒有信心讀好?
5春天里,除了小燕子和鴛鴦外,還會有哪些可愛的小動物呢?
6春天來了,萬物復蘇,這么多的小動物們都出來了,他們都
加入了這春的聚會,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樂趣。來我們再一起來讀最后一句。
7詩人僅僅用了20個字就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現在咱們把全詩連起來,加上課題和作者沒有信心讀好?
看著老師的板書自由地讀。(1-2分鐘)
8指名讀 評價 下面一個同學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9全班一起像他這樣,加上動作美美地讀。
老師都想給你們加上音樂了。一起配樂讀。
【第4句】:熟讀古詩,背誦表演。
看著同學們背得如癡如醉的樣,我想這些畫面一定牢牢地記在腦海
里了,不看書,就看圖,有沒有信心背下來,快準備準備吧。(喜歡的方式來背誦)
(指名背,小組背,全班背)
【第5句】:課堂延伸,古詩拓展。
【第1句】:今天我們學習了杜甫的《絕句》,
老師還帶來了另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想不想讀一讀啊!
早春
(唐)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自由地讀一讀吧。
【第2句】:指名讀,評一評,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
【第3句】:師范讀介紹詩意。京城下著小雨,把大地浸潤得酥軟,小草鉆出地面,遠看一片淺綠近看卻無。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遠勝過了滿城煙柳的京晚春景。
4全班齊讀。
板書設計:
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關于絕句教案九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絕句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絕句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第1句】:領會文中描寫景物委婉細致,用詞準確、生動,比喻形象鮮明,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第2句】:朗讀、背誦
教學時數:
兩教時
教學步驟
【第1句】:復習舊知識,展現春的意境。
今天,學習朱自清先生的。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了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
同學們想一想,詩人杜甫在《絕句》中怎樣描繪春色的?(同學背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樣描繪的?(同學背誦: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蘇舜欽在《淮中晚泊犢頭》的詩中又是怎樣寫春的呢?(同學背誦:春陽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
【第2句】:進行比較,激發興趣。
以上背誦的詩都是絕句,容量有限,是取一個景物或兩三個景物來寫春的,今天學的散文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再說,春就在我們身邊,現在我們就歡樂地生活在陽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寫的這些景物的姿態、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沒有呢?讓我們細讀課文,領略大好春光,尋找與作者觀察的差距。
【第3句】:學生朗讀全文,要求:
1.提出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
2.文中以迎接春天寫到描繪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讀后分分看,哪幾節寫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o應和hè
醞釀yùn
niàng
暈yùn
第一節
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節
描繪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節
歌頌春天。(第三段)
【第4句】:講讀體會:
1.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著,盼望著。為什么要連用兩個呢?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準確,告訴我們春天還未來到。
(2)輕聲讀第1節,體會四個詞尾的作用。兩個著,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2、第二段:繪春。
春終于盼來了,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先用一句話對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繪,然后再分別作細致的描繪。
(1)齊讀總寫的一句話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一切說明什么?沒有一個例外。
然,是詞尾,表示狀態,樣子的意思。
(2)朗讀第2節。總寫春回大地后,先分別描繪了哪些景物?怎樣描繪的?
山、水、太陽的臉。
朗潤:明朗,潤澤。朗潤是怎樣一幅情景呢?出示月歷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學生看外語課發的《Lookandsay)里第140幅hil這幅畫,那個山,就是潤澤的樣子。水漲Zhǎng朗潤漲紅,非常準確地描繪了春天的山、水、太陽。
背誦第2節。
(3)第3節寫小草,寫得很細。從哪些方面寫的?哪些詞特別用得好?
鉆,寫生命力。嫩,寫質地。
綠,寫顏色。滿是的,寫范圍。
軟綿綿,寫姿態。
鉆,用得非常好,寫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著春天,草從泥土里鉆出來,盼望春天。
草好,人歡樂。
朗讀、背誦。
(4)第4節寫什么呢?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再寫什么?一派怎樣的景象?
樹,花,蜜蜂,蝴蝶,野花。
眨zhǎ
趕趟兒:爭先奔赴目的地的意思。
寫花的爭春,花的色彩,花的甜味,結的果實。
花下是怎樣的情景呢?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哪個詞?鬧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
為什么野花會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在其中;沒有明寫太陽,但太陽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細筆描繪了一幅繁花似錦,昆蟲喧鬧,春意盎然的美景,色彩鮮艷,層次分明。
朗讀背誦。
(5)第5節寫風,寫鳥,寫牧童的短篇。怎么寫的呢?
背誦僧人志南的詩句:古木陰中系短篷,杖基扶我過橋東。沾衣不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寫風的撫摸,風的芬芳醒郁,鳥的呼朋引伴,短笛的嘹亮。鳥的清脆的聲音,輕風流水的聲音,牧童短笛嘹亮的聲音應和著,構成了一首非常動聽的春天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
朗讀。
(6)雨中的景色描繪得同樣十分動人,先寫雨的形態,再寫雨中景色。找兩個詞把雨的形態講出來。
細和密。二個比喻形象生動。
接著寫雨中屋、雨中樹、雨中草、雨中人,怎么寫的呢?
朗讀第6節,展開想象。
綠得發亮青得通你的眼,把樹木、小草經春雨淋浴后的鮮艷色彩描繪得十分逼真。逼什么意思呢?可以在王安石的《書湖明先生壁》詩中找一句話來形容。兩山排閾送青來,兩座山好像把門推開,把青送到眼前。燈光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雨中景是靜的,但靜中又有動,筆筆緊扣春天。
(7)第2到6節著重寫景,第7節著重寫人。寥寥幾筆。天上地下,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都寫到了。
一年之計在于春:計,計劃。一年中要做的事,一年的計劃,在春天要好好地打算打算。
工夫:時間。
朗讀第7節,體會:寥寥幾筆,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無限好的美景。
(8)小結:
這一部分繪春是全文的重點。細筆描繪,繪聲繪色繪態,繪幼繪靜,語言非常生動。比如說,寫草的生命力,用鉆;寫熱烈的氣氛,用鬧:寫小草的青,用逼。細致的描繪來源于什么?細致的觀察。觀察以后還要怎樣呢?表達出來。要仔細讀書,積累詞語,描繪起來就會形象生動了。
3.第三段:頌春。
(1)朗讀8、9、10節。
(2)在繪春以后,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來頌春,用了什么手法呢?
用比喻手法。三個比喻有聯系有區別,使春意越來越濃。先喻為娃娃,再喻為小姑娘,最后喻為健壯的青年,從不同角度寫,寫春的成長,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態、青春活力描繪得十分動人。
【第5句】:作業:
1.誦讀全文,仔細體會本文用詞造句的妙處。體會那些像小河里的水流淌一樣的詞句是怎樣從筆端流淌出來的。
2.下周去長風公園春游,仔細觀察春景,領略大好春光,寫一篇《春天的歌》,也可自己命題。
板書設計
總寫一切
山、水、太陽的臉(遠)
草:鉆、嫩、綠、滿、軟綿綿
花:開滿,紅、粉.白、甜味兒(樹上、花間、地上)
繪春
分寫
風:撫摸、醞釀
雨:細、密
人:趕趟兒
頌春
生意盎然
千姿百態
青春活力
絕句教案 篇2
【第1句】:教學目標
觀察【第1句】:2句和【第3句】:4
句,看看它們在結構上有何特點
(2)理解【第1句】:2句,重點理解“翠、青、青天”
(3)比一比,看誰說得好:先默讀詩句,再閉眼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然后再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先小組討論;
再全班交流。
(4)了解作者的敘述順序及在顏色上的捕捉、鋪設的精妙。
(5)學習【第3句】:4句,重點理解“千秋、含、泊、萬里船”(借助學生的生活實際)
(6)說說詩句的意思
(7)理解作者蘊涵于詩歌中的感情(結合詩歌的創作背景)
(8)欣賞體會這首詩歌的美(以討論形式進行)
A、色彩美:黃、翠、白、青
B、聲音美:鳴
C、動靜相襯美:前2句與后2句的動靜相襯
D、遠近搭配布局美:第一聯與第二聯,第三聯與第四聯的結合
E、寓情于景美:
【第2句】:朗讀古詩,背誦。
【第3句】: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解題《早發白帝城》
〈二〉、了解李白的
有關資料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四〉、學習生字新詞
【第1句】:讀準字音
【第2句】:記字形,理解詞義
朝辭、白帝、彩云間、還、啼、猿、輕舟、萬重山
〈五〉、理解詩句意思
【第1句】:小組內說說詩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討論,可以向“鄰居”請教。
【第2句】:每小組匯報一句,其他小組可以補充,重點理解“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
【第3句】:指名學生將詩歌大意串講一遍,力求做到流暢通順
〈六〉、欣賞詩歌,說說自己對這首詩歌的看法
(1)景色之美
(2)作者心情的暢美
(3)節奏韻律美
(4)用詞之美:彩云間、輕舟、一日還、萬重山
〈七〉、指導朗讀
(1)關于本詩的韻腳與押韻
(2)本詩的節奏與停頓劃分
(3)學生試讀,老師范讀,比較點評
(4)比賽朗讀
〈八〉、布置作業
絕句教案 篇3
杜甫的《絕句》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寫景小詩。整首詩雖只有28個字,但字里行間卻洋溢著韻味無窮的美。
【第1句】:色彩美。
詩人展開語言的調色板,選用繽紛的色彩,將眼前的景物描繪成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它產生了誘人的魅力。黃鸝、白鷺、翠柳、青天,四種景物四種顏色,黃綠相間,白藍輝映,讀來怎不令人心曠神怡?怎不令人心情舒暢?
【第2句】:結構美。
這首詩巧妙地將數字運用于形象思維領域,既使詩在結構上渾然一體,又獲得了獨特的藝術魅力,給人一種神思馳騁的時空美。第一句“兩個”黃鸝,寫“點”,是近寫;第二句“一行”白鷺,寫“線”,是遠寫;第三句“千秋”雪,寫“面”,表明了時間;第四句“萬里”船,展現了空間。簡短四句詩,點、線、面相互交織;遠、近、時、空彼此對照,構成了這首詩內在的結構美,耐人尋味。
【第3句】:意境美。
這首詩描寫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機勃勃的景象,抒發了作者難以抑制的喜悅之情。
前兩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由近及遠,由低及高,寫的是動景,草堂周圍翠綠的柳樹上成對的黃鸝在歡唱,一派愉悅景象,有聲有色,構成了新鮮而優美的意境。
后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由遠及近,寫的是靜景,作者身在草堂憑窗遠眺西面的雪峰上千年不化的積雪,低頭瞥見門外停著的來自萬里之外的東吳的船只,不禁喜上心頭。短短四句詩,卻描寫了諸多景物,遠近結合,動靜交錯。色彩明麗,有條不紊,勾畫出一幅春意盎然,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色的畫面,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和愉悅的情感。
絕句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第1句】:學習古詩中的生字。
【第2句】: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和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第3句】: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積累古詩中的名句。
【教學重難點】
【第1句】:認識古詩中的生字,會寫生字。
【第2句】: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感悟春天的色彩明麗和勃勃生機。
【教學準備】
有關本課的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0分鐘。
【教學設計】
【第1句】:導入
同學們,春天來了!讓我們一起唱首春天的歌吧!(課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春天來了,你們高興嗎?恩!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心情和你們一樣,也很高興。有一天,他坐在屋里,透過門窗,看見兩只黃鸝鳥在翠綠的柳樹梢上歡樂地歌唱,一行白鷺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飛翔。放眼望去,遠處的高山上,竟還有千年沒化的積雪。多美的景色呀!杜甫高興地寫下了這首《絕句》。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絕句是古詩的一種體裁。請同學們齊讀題目。
【第2句】:初讀古詩
【第1句】:接下來,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讀讀這首詩。注意要把字音讀準,詩句讀流利;邊讀邊用筆劃出古詩中的生字。
【第2句】:學生自由練習朗讀古詩。
【第3句】:現在,誰來試著把古詩讀一讀?小朋友聽聽他把字音讀準了嗎?(教師隨機評價)
【第3句】:學習生字
小朋友們,古詩你們都會讀了,詩中的生字寶寶你們都認識了嗎?現在,趕快睜大你們明亮的眼睛,因為有幾個調皮的生字寶寶從古詩里跑出來了,它們想和你們交朋友呢!第一個跑出來的是誰呢?(課件出示生字鷺柳窗鳴)
【第4句】:再讀古詩
生字都認識了,古詩一定比剛才讀得更好。現在,誰再來讀讀古詩。
【第1句】:指名讀。
【第2句】:齊讀。
【第3句】:老師讀。
【第4句】:齊讀。
【第5句】:感悟古詩
小朋友,剛才我們反復地讀這首詩,你讀懂了什么?
【第1句】:兩個黃鸝鳴翠柳:
大家仔細聽,仿佛聽到了什么?再仔細看看,你好象看到了什么?翠綠的柳樹上,兩只黃鸝在歡快地歌唱、嬉戲,多開心呀!它們可是春天的小使者,為春光增添了不少色彩!
【第2句】:一行白鷺上青天:
讀著這句詩,老師眼前仿佛出現了這樣一幅畫面:藍藍的天空中,一行白鷺正自由自在地飛翔。這是多么美妙的春光啊!
【第3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一年之際在于春。春天來了,樹兒、鳥兒都煥發了勃勃生機。人們也開始繁忙起來,你能從詩中哪一句看出人們忙起來了?這船只停在江邊,他們在等待什么呢?雖然,遠處的山上還有終年沒融化的積雪,可山下,已經是生機勃勃,春意盎然!
【第4句】:小結:
同學們,杜甫詩中的春天多美呀!綠的柳、藍的天、白的雪,還有那歡樂的黃鸝,自在的白鷺,江邊停泊的船只,一切都是那樣生機勃勃!讓我們帶著歡快的心情讀讀這首詩吧!還可以配上你的動作、表情呢!
【第6句】:拓展延伸
杜甫詩中的春天多美呀!他還有一首寫春天的詩呢!(課件出示《絕句》)。
他還有一首詩寫的也是春天。(課件出示《春夜喜雨》)
杜甫是多么喜歡春天呀!你們呢?課后,(課件出示作業選選選)大家也可以用你們的筆,象杜甫這樣,寫寫身邊的春天,畫一畫春天,還可以翻翻課外書籍,找一找還有哪些詩人寫了春天。
絕句教案 篇5
【第1句】:教學目標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絕句》。
3.理解古詩《絕句》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第2句】: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絕、鸝”等6個生字,會寫“絕、含”等4個生字,掌握“行”1個多音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絕句》,理解詩句的大意。
難點
根據詩意想象畫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麗、景色迷人,感受詩人的心情。
【第3句】:復習導入
1.小組比賽背誦《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蓮葉無窮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詩題“絕句”,簡要介紹詩人杜甫。
【第4句】:自讀古詩,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畫出生字新詞。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生字詞。
3.匯報生字詞解決情況,教師相機強調。
“行”是多音字,在詩中讀“háng”,還有另外一個讀音是“xíng”,組詞“行走”。
4.同桌互認生字新詞。
5.指名讀詩,齊讀,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第5句】: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老師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觀察插圖,思考:畫面上有哪些景物?(柳樹、黃鸝、白鷺、積雪、船)
2.看圖思考:詩人是站在哪里看到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門泊”兩個詞語的意思)
3.學生質疑,師生共同釋疑。(先讓學生說說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根據學生的提問,師生一起答疑)
4.看圖讀古詩,想象詩人欣賞大自然美景時的心情。(讓學生帶著感情再讀古詩)
5.梳理詩句,說說詩意。
(出示課文插圖,小組討論,說說詩意。)
【第6句】:活動激趣,記誦詩句
1.找對應的詞語。老師讀一個詞語,要求學生找出與它相對應的詞語。
(如:兩個——一行,黃鸝——白鷺,翠柳——青天,窗——門,西嶺——東吳,千秋雪——萬里船。)
2.師說生讀。(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相對應的詩句)
3.詞語連詩。(老師出示詩中的任意一個詞語,學生背出相對應的詩句)
4.情境背詩。(讓學生扮演詩人,指著畫面上的景物吟詩)
5.集體背誦。
【第7句】: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絕”“含”“嶺” “吳”。引導學生交流記字方法,并練習組詞。
2.啟發學生說說自己的記憶方法。
3.重點指導“絕”與“嶺”的寫法。
4.老師范寫。
(指導學生把字寫美觀,提示容易寫錯的地方)
5.學生先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書寫,老師巡視。
【第8句】:拓展延伸
搜集描寫春天的古詩,試著背一背。
絕句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第1句】:會認“絕、遲、融、燕、江”5個字。
【第2句】: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第3句】: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萬物復蘇,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重點:
【第1句】:會認“絕、遲、融、燕、江”5個字。
【第2句】: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萬物復蘇,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小學教學
【第1句】: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第1句】:教師啟發談話:
同學們,春天來了自然界的景物會發生怎樣的變化?聽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溫暖的,是充滿生機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許多歌頌贊美春天的詩文,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絕句》。
【第2句】:板書課題
這首短小的絕句極其生動地描繪了美麗如畫的春天的景色。快讓我們來聽聽詩人是怎樣歌頌贊美春天的。
【第2句】:初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教師范讀,使學生整體感受,激起興趣。
自己試讀課文。
對照格里的生字畫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間互相讀一讀,讀準字音。
出示生字卡,開火車讀生字。
【第3句】:細讀課文,讀懂詩句。
你一定想把這首詩讀給同學們聽吧,那你可得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詩句)
指名學生讀詩句。
(請讀的好的學生配上音樂再讀一讀)
你可以看著圖也可以看著詩,你想到了什么?
(這首詩的前兩句,畫出了由春日、春風、江山、花草構成的闊遠而明麗的春景。詩的后兩句具體描繪銜泥的飛燕、安睡的鴛鴦,一上一下,一動一靜,相應成趣,充滿了生機勃勃而又安寧恬適的春天氣息。)
男、女生進行比賽,看誰讀的好。
【第4句】:朗讀背誦,體會感情。
指導學生背誦古詩。
會背這首古詩了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指名學生背誦。
分四人小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集體背誦古詩。
【第5句】:課外延伸,注重積累。
你還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關的故事?背給同學們聽聽吧。
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當當小詩人或是小作家,說幾句贊美春天的詩句吧。
板書設計: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絕句教案 篇7
一:交流資料,引入新課
【第1句】: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宋朝詞人李清照的詩(板書:李清照)
【第2句】:課前,老師已經安排你們搜集李清照的有關資料,我們一起來交流。
(同學交流資料)
【第3句】:同學們的資料很詳細也很全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李清照寫的這首<<夏日絕句> >(板書課題和古詩,同學隨老師板書念).
二:整體感知古詩
【第1句】: 師范讀古詩.
【第2句】: 生讀古詩,要讀通順流利.讀熟后可讀給同桌聽.
【第3句】: 指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這首詩贊頌的是誰?
三:利用網絡,理解古詩內容
(一).理解前兩行詩句.
【第1句】: 自讀古詩,讀后從古詩中找出兩個贊頌項羽的詞語.
【第2句】: 你找的是那兩個詞?你是怎么理解這兩個詞的?
(同學用自身的話說說”人杰”和”鬼雄”的意思.)
【第3句】: 前兩行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身的話說說嗎?
(找兩三名同學說前兩行詩句的意思.)
【第4句】: 這兩行要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讀出英雄氣概)
【第5句】: 現自身試讀,再指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評議.
(二).查找資料,理解后兩行詩句.
【第1句】: 齊讀后兩行詩句.
【第2句】: 提問:讀后你有什么疑問,最想知道什么?
(項羽是誰?他為什么不肯過江東?江東是什么地方?等)
師:善于提問時很好的學習習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才會學到更多的指示,這節課老師就把問題交給你們,利用上網查找資料的方式自身解決問題,有信心嗎?
【第3句】: 教師指導同學上網查找資料.
(1).在”百度搜索”中輸入”項羽”兩個字,然后點擊搜索.
(2).教師推薦選項:【第1句】:項羽;【第2句】:楚漢之爭和漢朝建立;【第3句】:項羽.
(3).自身選擇一項了解有關內容.
(同學自讀資料,教師巡視指導.)
(4)項羽為什么不肯過江東?把你了解到的說給同學聽。
(同學交流資料)
觀察資料中的項羽畫像,你有什么感覺,從哪感覺到的?
(同學說說自身的感覺)
(5)提問:通過李清照對項羽的贊頌和剛才咱們了解到的資料,你認為項羽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同學說自身的看法:寧死不屈、不茍且偷生、有英雄氣概等)
師:是啊,項羽活著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絕不屈膝投降。
(6)后兩行是什么意思,用自身的話說一說。
(7)讀詩,讀出項羽寧死不屈的英雄氣節。
(同學自讀、同桌讀、指明讀,并互相評議)
四:了解寫作背景體會感情。
(1)、師:楚漢戰爭以項羽的失敗而告終,“至今思項羽”,宋朝女詞人為什么要去追思一位一千多年前失敗的英雄呢?這和作者當時所處時代背景有直接關系,誰把課前搜集到的作者所處年代和當時的寫作背景給大家念一念?
(同學交流資料:靖康之變和寫作背景。)
教師播放一段帶有解說的“靖康之變”的電影資料。
(2)、師:在那個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年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南宋統治者卻整日沉浸于享樂,不思恢復中遠。此時,作者在贊頌項羽,思念項羽的同時,還表達了他怎樣的情感?
(同學說:對南宋統治者的憤恨、失去家園的悲哀、為國家擔憂等)
(3)、此時作者是怎樣的心情?(氣憤、傷心等)
(4)、再度,讀出作者當時的心情。
(自讀、指明讀,互相評議)
(5)師:處于封建時期的李清照,雖是一名柔弱女子,而她不只在文學上能流芳百世,同時,能有如此的英雄氣節,實在令人佩服。
(6)、再讀詩,讀出作者報效祖國的氣節。
(自讀、指明讀,互相評議)
(7)真正的英雄是能夠激勵后人的,項羽的寧死不屈與南宋統治者的貪生怕死形成鮮明的對比,《夏日絕句》一詩既是對項羽英雄氣概的贊頌,又是對南宋懦夫的諷刺,更是李清照高尚民族氣節的鏗鏘表達。
(8)在次讀詩,讀出自身的感受。
五:可外延伸
(1)上網搜集李清照其他詩詞,讀一讀,并把自身最喜歡的詩詞讀給同學聽。
(2)教師推薦另一位紹興女英雄——秋瑾。
課后上網查找秋瑾資料和他寫的詩句。
絕句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會認絕、遲、江、泥、燕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通過誦讀古詩,感受春天里大自然中萬物復蘇,和諧美好的景象。
教學重難點:這首詩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和誦讀古詩。難點是通過觀察圖畫,初步了解古詩大意,在誦讀古詩的過程中感受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時:一課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同學們,瞧!(CAI配樂)春天來了,大地萬物復蘇,太陽暖暖地照耀著大地,一陣春風吹來,花開了,草綠了,陣陣香味迎面撲鼻。冰凍了一個冬的土地,被溫暖的陽光曬得濕濕的,軟軟的。燕子雙雙飛來飛去,忙著銜泥做巢,岸邊的沙灘上,一對對鴛鴦睡得可真香,好象正在享受這美妙的春光。唐代詩人杜甫欣賞著這迷人的春色,提筆寫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詩
(板書)ju
絕句 這個字誰來讀?絕。
絕句就是最簡短的古詩,每首四行,每行五個字的叫五言絕句,每行七個字的叫七言絕句,今天我們要學的這首古詩就是五言絕句。
想知道詩人杜甫(板書作者)是如何描繪這美麗的春天嗎?讓我們輕輕地翻開書,板書p68,看誰翻得又輕又快。
【第2句】:初讀古詩,認識生字。
1請大家自由地朗讀古詩,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朋友的幫忙,多讀幾遍,把古詩讀正確,讀通順。
2古詩中還藏著一些生字寶寶呢!
他們正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聰明的同學們,你們能很快地找到他們嗎?拿出鉛筆,在古詩中將這些生字,畫上小橫線,看誰畫得又快又好。
畫完的同學大聲地讀幾遍。(自由讀,同桌互讀)
3現在老師把他們請出來了,(生字卡片)誰想和它們交朋友?
(指名認讀生字,全班齊讀)
4生字我們會讀了,生字寶寶手拉手,帶來了這些詞語、詞組你會讀嗎?先自由地讀一讀吧!(CAI出示:讀一讀)
5認讀詞語。
遲日:
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個詞,誰來讀,你來讀,其余同學聽?(評價:讀得準,聲音真響亮):遲日:就是春天的太陽。(前幾天就是大晴天,前幾天的太陽就是遲日。)春天太陽暖暖的,誰再來讀?
老師也感受到了春天的太陽好暖和啊,照在人身上好舒服啊!你來讀。
春天的太陽照在人身上,舒服極了.你來讀。
春天,太陽暖暖的,萬物都復蘇了,花紅柳綠,鳥語花香。我們一起讀。
泥融:春天太陽暖暖的,你們看冰凍的泥土融化了,這個詞誰來讀?
泥土被曬得濕濕的,軟軟的,誰再來讀?
老師用手摸一摸泥土好軟,好滑啊!還有誰想讀!
難怪小燕子它做巢了。我們一起讀。
沙暖:春天的太陽暖暖的,陽光照在沙灘上,這個詞,誰來讀。
春天的太陽暖暖的,沙灘被曬得暖融融的,誰再來讀?
用手摸一摸,沙子熱乎乎的,真舒服啊!還有誰想讀?
沙灘好暖和啊!好舒服啊!要是能美美地睡上一覺,那就更棒了,全班一起讀。
燕子:春天天氣真暖和,你們看誰來了?指名讀。(輕聲)
小燕子托著剪刀似的尾巴飛來了,多么活潑啊!誰再來讀?
小燕子真可愛啊,一邊飛一邊叫春天來了,春天來了。?誰還想讀?
小燕子飛到這,你來讀。小燕子飛到那,你來讀。
小燕子都飛到我們教室中間來了啊!(一起讀)
鴛鴦:小燕子飛來了,還有誰來了?
指導讀(字音讀得準)。相機介紹:看過鴛鴦嗎?(CAI圖片并簡單介紹生活在水中的一種水鳥,每到春天來臨的時候,它們就會成雙成對的在水邊玩耍、瞧!這對鴛鴦,他們正聚在一塊說著悄悄話呢?可愛嗎?我們一起讀。)
這里還有一個詞組朋友。誰會讀?
江山麗:這個詞誰會讀?
三個字的詞,怎么讀,聽老師讀一讀。誰再來試一試?(好、準)
春天來了,花開了,草綠了,小動物也出來了!你在春天還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
春暖花開,花紅柳綠,祖國的江山很美很美!這就叫江山麗。誰再來讀?
男生讀,女生讀。我們一起讀。
現在我們連起來把這些詞語美美地讀一遍。
6生字、詞組我們都會讀了,讀得這么好,現在咱們再來讀讀古詩, 看著大屏幕自己讀。看誰讀得更流利.(學生自由讀)
7現在誰愿意把古詩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其余同學認真聽,聽聽他讀得怎么樣。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也想讀了,如果我讀得好,就請你們給我點掌聲,鼓勵鼓勵我。
8老師配樂朗讀古詩。讀完后請學生評議。
知道我為什么讀得好嗎?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我是在了解了詩歌的意思的基礎上,,逐行反復練讀,邊讀邊想象畫面才讀得這么好。你們想讀好古詩嗎?
現在咱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學一學好嗎?
【第3句】:感悟詩意,品讀古詩。
(一)那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一句
(板書)遲日江山麗,
1誰愿意讀?其余同學認真聽啊
2老師聽出來了,你的遲日讀得真好,老師看到了一輪紅紅的大太陽,暖暖的,誰會像他這樣讀?你來讀。春天的太陽好暖和啊!照在人身上舒服極了。還有 誰來讀?
3哎呀,老師看到你就在溫暖的陽光下,快樂地玩耍呢!
4春天太陽暖暖的,萬物復蘇了,祖國的山河很美,很美。還有誰來讀?
5你的麗讀得真好啊,老師都看到了好多美麗的景色。還有誰能像他這樣讀?
7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通過你們的朗讀,我們都仿佛站在溫暖的陽光之下,沐浴著溫暖的春光,美麗極了,我們一起美美地讀。全班讀
8我們通過讀,感受到了太陽的溫暖,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這就叫邊讀,邊想象畫面。
(二)春天里不僅有美麗的太陽,春風也來了。誰愿意讀第2行詩?
(板書)春風花草香。
1春天的風輕輕的!誰來讀?
2春天的風柔柔的!誰來讀?春天的風真輕柔啊!把小朋友的臉蛋都吹紅了。
3春天的風像小姑娘的手一樣,她輕輕地撫過花園,,花園里的花兒
都開了,你都聞到了什么花香了?
(拓展順勢練讀,春天的桃花粉紅粉紅的,好香啊!你來讀。
迎春花黃黃的,也很香!你來讀。
玉蘭花白白的,香極了!你來讀。
4春天的花真香啊!滿教室都飄著花香。我們一起讀。
5春天,太陽暖暖地照著大地,花開了,草綠了,到處生機勃勃。
誰愿意把【第1句】:2兩行連起來讀個大家聽?(我們一起讀,美美地讀。全班讀)
(三)學習第三行詩.
春天,不光有美麗的花,綠綠的草,小動物也加入了這春的聚會。
(CAI視頻:你們看,誰來了?對啊!春天的使者小燕子飛來了。
1這就叫出示:泥融飛燕子 誰來讀?
2讀:喔!這只小燕子不太高興,它飛不動了。誰來讀?
3這只小燕子,好高興啊!飛得可真快啊!誰能像他這樣讀?
4你的飛讀得真好,誰能加上動作讀就更好了。多么活潑的燕子啊!
【第51句】:2橫排的小燕子飛起來。評:哎呀!你們是不是要去捉蟲子啊!
6來!【第3句】:4橫排的小燕子也飛起來。評:你們是不是要去筑巢啊!
7所有的小燕子我們都飛來了!我們一起讀,讀出小燕子的高興和喜悅吧!
還有誰來啦?
(四)學習第四行。
1誰來讀讀第四行詩?
評價:你的睡讀得好,鴛鴦睡得好舒服,
2鴛鴦睡得真甜啊!
3誰加上動作讀,就更好了?
沙灘暖和極了,它都不想起來了。
4春天來了,春暖花開,這么多小動物都出來享受春天的美景,現在咱們連起來齊讀兩行詩,有沒有信心讀好?
5春天里,除了小燕子和鴛鴦外,還會有哪些可愛的小動物呢?
6春天來了,萬物復蘇,這么多的小動物們都出來了,他們都
加入了這春的聚會,為我們帶來了許多的樂趣。來我們再一起來讀最后一句。
7詩人僅僅用了20個字就向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現在咱們把全詩連起來,加上課題和作者沒有信心讀好?
看著老師的板書自由地讀。(1-2分鐘)
8指名讀 評價 下面一個同學加上動作就更好了。
9全班一起像他這樣,加上動作美美地讀。
老師都想給你們加上音樂了。一起配樂讀。
【第4句】:熟讀古詩,背誦表演。
看著同學們背得如癡如醉的樣,我想這些畫面一定牢牢地記在腦海
里了,不看書,就看圖,有沒有信心背下來,快準備準備吧。(喜歡的方式來背誦)
(指名背,小組背,全班背)
【第5句】:課堂延伸,古詩拓展。
【第1句】:今天我們學習了杜甫的《絕句》,
老師還帶來了另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想不想讀一讀啊!
早春
(唐)韓 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自由地讀一讀吧。
【第2句】:指名讀,評一評,他的字音讀準了沒有。
【第3句】:師范讀介紹詩意。京城下著小雨,把大地浸潤得酥軟,小草鉆出地面,遠看一片淺綠近看卻無。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遠勝過了滿城煙柳的京晚春景。
4全班齊讀。
板書設計:
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絕句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第1句】:會認鷺等六個字,會寫絕鳴兩個字。
【第2句】: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第3句】:培養學習古詩的習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1句】:導入揭題
小朋友們,春天來了,你們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呢?能用一些四個字的詞語來描述嗎?
學生自由發言,積累詞語。
我從你們可愛的小嘴巴里聽出了春天的美麗,春天多好呀!唐代詩人杜甫也特別喜歡春天,他還把他看到的春景寫成了一首詩呢:師范讀詩句。
這首詩的名字叫:絕句。
析題:絕句是古詩的一種題材,并不代表詩句的意思。
相機指導寫:絕。
【第2句】:初讀古詩,學習生字
【第1句】:自由讀詩,字字讀準,句句讀通順。
【第2句】:指名讀,正音,隨機識字。
【第3句】: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第3句】:再讀古詩,理解詩意
【第1句】:小朋友再輕輕地、用心地去讀一讀詩句,看看在讀的時候,你好象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第2句】:根據學生匯報,結合課件,相機理解每一句詩意,指導朗讀:
⑴ 預設一:
我好像聽到了在黃鸝叫。
你怎么知道黃鸝在叫呢?理解“鳴”,相機指導寫“鳴”。想聽聽她的歌聲嗎?黃鸝在歌唱什么呢?你喜歡這樣的黃鸝嗎?那你把這一句詩讀一讀。還有誰也想讀?齊讀。
⑵ 預設二:
我好像看到了白鷺。
哦?白鷺在干嗎呢?你看,他們排著多整齊的隊伍,在蔚藍的天空中快活的飛翔,這就是:一行白鷺上青天!想不想做其中的一只小白鷺呢,那你把這句詩讀一讀!
⑶ 預設三:
我還看到了雪。
真的嗎?雪在哪?你看,這千年不化的積雪給春天又增添了不一樣的美!誰來讀?這句詩中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學生可能質疑:“窗含”是什么意思?通過動作理解。
⑷ 預設四:
我看到了船。
看到船的時候,你在想什么呢?指導朗讀“門泊東吳萬里船。”
【第4句】:品讀詩歌,感悟詩情
你們看到了黃鸝﹑翠柳﹑白鷺﹑青天,還有雪﹑船,這多像一幅美美的畫呀!我們一起美美地讀出來吧!要是男生和女生分開來讀,那會是怎樣的情景呢?男女生賽讀。
你們讀得這么好,讓我感覺這么快樂,獎勵你們去畫中游一游吧!
(課件)欣賞動畫。
我給你們配上美美的音樂,就當自己是大詩人杜甫,再來一次吧!
【第5句】:背誦詩歌
這么美的詩,你們把他記在心理了嗎?誰把前面兩句記住了?有沒有全部都記住了的?
【第6句】:拓展延伸
其實我們的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多彩多姿的畫,一首生機勃勃的詩,看看,這樣的畫面,會讓你想起哪句詩呢?(課件出示畫面,和相應的詩句,最后一幅畫,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可以去查資料﹑請教老師或者自己學著寫詩)只要我們用心去感受,你會發現我們的生活無處不是畫,無處不是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