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運用哪種描寫方法集錦200句
《行者》閱讀答案
行者 陳年①我絕沒有想到那個深到膝蓋的禮是行給我的。
②正午,伏天,高溫。我像片枯葉子搭在柜臺前,兩眼閉著,腦子卻是清醒的。前后店門大開著,卻沒有一絲風溜進來。往水泥地上潑一些水,洇出各種圖案,又馬上蒸發掉了。天地白亮亮一片,所有東西都藏起自己的影子。
③ 嗓子里升著一團火,不停地喝水,喝水。那個沒有影子的人什么時候站在門外的,我不知道。喝了太多的水,肚子隱隱發脹。出門看到一個人以奇怪的姿勢站在我的店門外。一個男人背著一個巨大的旅行包,腰彎成九十度,雙手垂放在膝蓋上,嘴里說著我聽不懂的南方話。內急,沒聽清他說什么。方便回來,看到剛才的那個怪人,站在另一家的店前,店主正將一杯水遞給他。我恍然大悟,原來他剛才是向我討一杯水喝。我帶著歉意招呼他進來,休息一會兒再走。他看我一眼,極干凈的眼神,笑著搖搖頭,仍就是深及膝蓋的鞠躬禮,然后背著行囊漸漸走遠。
④心靜下來,天氣似乎也不再那么熱。我抽出一本書,安靜地讀。書上說,活著,為了行走。行走,為了尋找。尋找,就是快樂。站起來,看著伸向遠方的那條路,我的快樂像散在路邊的石子,悄悄眨著眼。
⑤晚上,我看到坐在小飯店斜對面的吃面人正是中午的那個過路人。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和他說話的愿望越來越強烈。他要了一碗面湯,慢吞吞地喝,一小口,一小口,很愜意的樣子,像是在品一碗老酒。多么熟悉的神情。忽然有種奇怪的感覺,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個朋友。
⑥多少年前,在某個小酒館,我們就這樣面對面地坐著,喝一點酒,說一些話。所有的時間和事物都停下來,聽我們講各自路上遇到的風景。
⑦面端上來,雪白的刀削面,上面漂著紅紅的辣椒油、碧綠的香菜葉。他香甜地吃面,咬著煮成褐色的鹵豆腐塊。心里有一種強烈的欲望,很想坐在他的'對面,問一問他這些年過得可好。
⑧終于還是坐在他的對面。我聞著他身上微微帶點苦味的汗味。那些味道挾裹著一路的風塵,散在空氣里。
⑨你一定走了很多的地方,我說。
⑩他笑了一下說,從最南邊來,有海的地方。
(11)他給我看拍下來的照片,讓人吃驚的影像。烽火臺,這些蒼老的建筑物,披著黃土,沐浴在黃昏里,像一個瘦硬的老人,倔強而又堅忍。金色的向日葵花,像一群少女仰著臉笑意盈盈。而那些垂垂老矣的房子隱在黑暗里,舊得渾身都是故事。
(12)我告訴他,這幾年我守著一個店,也守著自己不安分的心。我用時間準備我的旅行,以另一方式開始我的行走。我是一種內心的行走。我在自己的內心世界里,乘車,下車。選擇交通工具,選擇站臺,選擇路口,選擇朋友。他靜靜地聽我講,我知道他能聽懂我的故事。
(13)碗空了,他站起來,背著包,消失在夜風里。我知道我們還會在很多年后坐在一起,喝一點酒,說一些話。
(選自《中國散文年度佳作2013•行走的生活》,有刪改)
【第1句】:用原文語句回答以下問題。(4分)
(1)能夠揭示文章主旨的語句是 。(2分)
(2)第(12)段中“我用時間準備我的旅行,以另一方式開始我的行走。”其中“另一方式”指的是 。(2分)
【第2句】:第②段畫線句采用了哪種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第3句】:揣摩下列語句,聯系上下文回答問題。(6分)
(1)第⑤段中“忽然有種奇怪的感覺,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個朋友。”“我”為什么會有這種“奇怪的感覺”?(3分)
答:
(2)第(11)段中“他給我看拍下來的照片,讓人吃驚的影像。”這些“影像”讓“我”感到“吃驚”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第4句】:文中的“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根據文章內容概括作答。(4分)
答:
參考答案:
【第1句】:(4分)(1)活著,為了行走。行走,為了尋找。尋找,就是快樂(2分) (2)內心的行走(2分)
【第2句】: (3分)環境描寫 渲染了夏日正午天氣異常干燥悶熱的特點,為下文情節的發展作鋪墊。(答出“環境描寫”1分,作用2分)
【第3句】: (6分)(1)因為“他”和“我”都是行者,“他”是身體的行走,“我”是內心的行走。我們有相同的追求,心心相通,所以感覺“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個朋友”(3分,意近即可)
(2)“他”所拍的照片景物特征鮮明,融入了強烈的感情,展示了高超的攝影水平。(3分,“特征”、“感情”、“水平”各1分,意近即可)
【第4句】: (4分)他酷愛旅行、謙恭有禮、追求執著、生活簡單而快樂。(答出其中3點即可)
《行者》閱讀答案
①我絕沒有想到那個深到膝蓋的禮是行給我的。
②正午,伏天,高溫。我像片枯葉子搭在柜臺前,兩眼閉著,腦子卻是清醒的。前后店門大開著,卻沒有一絲風溜進來。往水泥地上潑一些水,洇出各種圖案,又馬上蒸發掉了。天地白亮亮一片,所有東西都藏起自己的影子。
③ 嗓子里升著一團火,不停地喝水,喝水。那個沒有影子的人什么時候站在門外的,我不知道。喝了太多的水,肚子隱隱發脹。出門看到一個人以奇怪的姿勢站在我的店門外。一個男人背著一個巨大的旅行包,腰彎成九十度,雙手垂放在膝蓋上,嘴里說著我聽不懂的南方話。內急,沒聽清他說什么。方便回來,看到剛才的那個怪人,站在另一家的店前,店主正將一杯水遞給他。我恍然大悟,原來他剛才是向我討一杯水喝。我帶著歉意招呼他進來,休息一會兒再走。他看我一眼,極干凈的眼神,笑著搖搖頭,仍就是深及膝蓋的鞠躬禮,然后背著行囊漸漸走遠。
④心靜下來,天氣似乎也不再那么熱。我抽出一本書,安靜地讀。書上說,活著,為了行走。行走,為了尋找。尋找,就是快樂。站起來,看著伸向遠方的.那條路,我的快樂像散在路邊的石子,悄悄眨著眼。
⑤晚上,我看到坐在小飯店斜對面的吃面人正是中午的那個過路人。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和他說話的愿望越來越強烈。他要了一碗面湯,慢吞吞地喝,一小口,一小口,很愜意的樣子,像是在品一碗老酒。多么熟悉的神情。忽然有種奇怪的感覺,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個朋友。
⑥多少年前,在某個小酒館,我們就這樣面對面地坐著,喝一點酒,說一些話。所有的時間和事物都停下來,聽我們講各自路上遇到的風景。
⑦面端上來,雪白的刀削面,上面漂著紅紅的辣椒油、碧綠的香菜葉。他香甜地吃面,咬著煮成褐色的鹵豆腐塊。心里有一種強烈的欲望,很想坐在他的對面,問一問他這些年過得可好。
⑧終于還是坐在他的對面。我聞著他身上微微帶點苦味的汗味。那些味道挾裹著一路的風塵,散在空氣里。
⑨你一定走了很多的地方,我說。
⑩他笑了一下說,從最南邊來,有海的地方。
11他給我看拍下來的照片,讓人吃驚的影像。烽火臺,這些蒼老的建筑物,披著黃土,沐浴在黃昏里,像一個瘦硬的老人,倔強而又堅忍。金色的向日葵花,像一群少女仰著臉笑意盈盈。而那些垂垂老矣的房子隱在黑暗里,舊得渾身都是故事。
12我告訴他,這幾年我守著一個店,也守著自己不安分的心。我用時間準備我的旅行,以另一方式開始我的行走。我是一種內心的行走。我在自己的內心世界里,乘車,下車。選擇交通工具,選擇站臺,選擇路口,選擇朋友。他靜靜地聽我講,我知道他能聽懂我的故事。
13碗空了,他站起來,背著包,消失在夜風里。我知道我們還會在很多年后坐在一起,喝一點酒,說一些話。
(選自《中國散文年度佳作2024·行走的生活》,有刪改)
【第18句】:用原文語句回答以下問題。(4分)
(1)能夠揭示文章主旨的語句是 。(2分)
活著,為了行走。行走,為了尋找。尋找,就是快樂。
(2)第 段中“我用時間準備我的旅行,以另一方式開始我的行走。”其中“另一方式”指的是 。(2分)
內心的行走
【第19句】:第②段畫線句采用了哪種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環境描寫 渲染了夏日正午天氣異常干燥悶熱的特點,為下文情節的發展作鋪墊。)
【第20句】:揣摩下列語句,聯系上下文回答問題。(6分)
(1)第⑤段中“忽然有種奇怪的感覺,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個朋友。”“我”為什么會有這種“奇怪的感覺”?(3分)
(因為“他”和“我”都是行者,“她” 是身體的行走,“我”是內心的行走。我們有相同的追求,心心相通,所以感覺“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個朋友。”)
(2)第 段中“他給我看拍下來的照片,讓人吃驚的影像。”這些“影像”讓“我”感到“吃驚”的原因是什么?(3分)
[“他”所拍的照片景物特征鮮明,融入了強烈的感情,展示了高超的攝影水平。]
【第21句】:文中的“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根據文章內容概括作答。(4分)
【他酷愛旅行、謙恭有禮、追求執著、生活簡單而快樂】
行者閱讀答案精選
①我絕沒有想到那個深到膝蓋的禮是行給我的。
②正午,伏天,高溫。我像片枯葉子搭在柜臺前,兩眼閉著,腦子卻是清醒的。前后店門大開著,卻沒有一絲風溜進來。往水泥地上潑一些水,洇出各種圖案,又馬上蒸發掉了。天地白亮亮一片,所有東西都藏起自己的影子。
③嗓子里升著一團火,不停地喝水,喝水。那個沒有影子的人什么時候站在門外的,我不知道。喝了太多的水,肚子隱隱發脹。出門看到一個人以奇怪的姿勢站在我的店門外。一個男人背著一個巨大的旅行包,腰彎成九十度,雙手垂放在膝蓋上,嘴里說著我聽不懂的南方話。內急,沒聽清他說什么。方便回來,看到剛才的那個怪人,站在另一家的店前,店主正將一杯水遞給他。我恍然大悟,原來他剛才是向我討一杯水喝。我帶著歉意招呼他進來,休息一會兒再走。他看我一眼,極干凈的眼神,笑著搖搖頭,仍就是深及膝蓋的鞠躬禮,然后背著行囊漸漸走遠。
④心靜下來,天氣似乎也不再那么熱。我抽出一本書,安靜地讀。書上說,活著,為了行走。行走,為了尋找。尋找,就是快樂。站起來,看著伸向遠方的那條路,我的快樂像散在路邊的石子,悄悄眨著眼。
⑤晚上,我看到坐在小飯店斜對面的吃面人正是中午的那個過路人。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和他說話的愿望越來越強烈。他要了一碗面湯,慢吞吞地喝,一小口,一小口,很愜意的樣子,像是在品一碗老酒。多么熟悉的神情。忽然有種奇怪的感覺,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個朋友。
⑥多少年前,在某個小酒館,我們就這樣面對面地坐著,喝一點酒,說一些話。所有的`時間和事物都停下來,聽我們講各自路上遇到的風景。
⑦面端上來,雪白的刀削面,上面漂著紅紅的辣椒油、碧綠的香菜葉。他香甜地吃面,咬著煮成褐色的鹵豆腐塊。心里有一種強烈的欲望,很想坐在他的對面,問一問他這些年過得可好。
⑧終于還是坐在他的對面。我聞著他身上微微帶點苦味的汗味。那些味道挾裹著一路的風塵,散在空氣里。
⑨你一定走了很多的地方,我說。
⑩他笑了一下說,從最南邊來,有海的地方。
(11)他給我看拍下來的照片,讓人吃驚的影像。烽火臺,這些蒼老的建筑物,披著黃土,沐浴在黃昏里,像一個瘦硬的老人,倔強而又堅忍。金色的向日葵花,像一群少女仰著臉笑意盈盈。而那些垂垂老矣的房子隱在黑暗里,舊得渾身都是故事。
(12)我告訴他,這幾年我守著一個店,也守著自己不安分的心。我用時間準備我的旅行,以另一方式開始我的行走。我是一種內心的行走。我在自己的內心世界里,乘車,下車。選擇交通工具,選擇站臺,選擇路口,選擇朋友。他靜靜地聽我講,我知道他能聽懂我的故事。
(13)碗空了,他站起來,背著包,消失在夜風里。我知道我們還會在很多年后坐在一起,喝一點酒,說一些話。
(選自《中國散文年度佳作2013行走的生活》,有刪改)
【第1句】:用原文語句回答以下問題。(4分)
(1)能夠揭示文章主旨的語句是 。(2分)
(2)第(12)段中我用時間準備我的旅行,以另一方式開始我的行走。其中另一方式指的是 。(2分)
【第2句】:第②段畫線句采用了哪種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第3句】:揣摩下列語句,聯系上下文回答問題。(6分)
(1)第⑤段中忽然有種奇怪的感覺,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個朋友。我為什么會有這種奇怪的感覺?(3分)
答:
(2)第(11)段中他給我看拍下來的照片,讓人吃驚的影像。這些影像讓我感到吃驚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第4句】:文中的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根據文章內容概括作答。(4分)
答:
參考答案:
【第1句】:(4分)(1)活著,為了行走。行走,為了尋找。尋找,就是快樂(2分) (2)內心的行走(2分)
【第2句】: (3分)環境描寫 渲染了夏日正午天氣異常干燥悶熱的特點,為下文情節的發展作鋪墊。(答出環境描寫1分,作用2分)
【第3句】: (6分)(1)因為他和我都是行者,他是身體的行走,我是內心的行走。我們有相同的追求,心心相通,所以感覺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個朋友(3分,意近即可)
(2)他所拍的照片景物特征鮮明,融入了強烈的感情,展示了高超的攝影水平。(3分,特征、感情、水平各1分,意近即可)
【第4句】: (4分)他酷愛旅行、謙恭有禮、追求執著、生活簡單而快樂。(答出其中3點即可)
語文網有全面的語文知識,歡迎大家繼續閱讀學習。
《教育救國先行者》閱讀答案
1898年深秋時節,蔡元培回到故鄉紹興。此時,戊戌新政恰如一場春夢,在血雨腥風中驟然消散。悲憤之余,縈繞蔡元培腦中多時的投身新教育的念頭變得清晰而烈,這既是自身特長和興趣之所在,也是目睹維新黨人慘烈失敗后所認定的一條報國之路。從此,蔡元培懷抱“志以教育挽 彼淪胥”的信念,踏上教育救國的漫漫征途。
應知府之邀,蔡元培擔任紹興中西學堂總理。紹興中西學堂是一所由地方紳士捐資創辦的新式學校。堂堂翰林,居然做起一區區學校的校長,這在紹興城內不免引起一番議論。但在蔡元培心中,最緊要的事就是改變傳統私塾教育唯經是讀、唯經是尊的積習,使這所規模不大、學生不多的學校真正辦成能有益于民族的學校,不能徒有“中西”之名,更要有“中西”之實。
日后成為北大校長之一的蔣夢麟就是當時這所學校的學生,他在《西湖》一書中這樣評價蔡元培領導下的紹興中西學堂:“教的不但是我國舊學,而且還有西洋學科,這在中國教育史上還是一種新嘗試。雖然先生解釋的很粗淺, 我總算開始接觸西學了。”蔡元培在那個時代拋棄功名,開創性地推行新式教育,散發了一個有良心有立場的知識分子無盡的光彩。
1912年元月,蔡元培出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就職教育總長的半年時間里,蔡元培扎扎實實地對教育界進行了除舊布新、大刀闊斧的改革,為我國教育、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富有開創性的貢獻。他提出了“五育”(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美感教育)并舉的教育方針和“尚自然”“展個性”的兒童教育主張。然而半年后,因不滿袁世凱的專權,蔡元培毅然離開。
1916年9月1日,身在法國游學的蔡元培,收到中國駐法使館轉來時任民國政府教育部長的范源濂發來的的電報:聘請 他擔任北京大學校長。由此,蔡元培最輝煌的時期到來,并且因為他對大學教育體系的創立,被濃墨重彩地載入中國教育史。
民國成立后,京師大學堂改稱北京大學,但由于繼承了“老爺”式學堂的傳統,封建沉疴未去,校政腐敗,學生求官心切,學術空氣淡薄,封建文化泛濫,不少師生品行不檢,為社會所菲薄等。在蔡元培之前,北大已換過五任校長,仍無改觀。許多人勸他不要就任,以免因改造不好而于聲名有礙。蔡元培卻毅然赴任。
在整頓和改革北大的過程中,蔡元培提出了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針。在“兼容并包”的精神下,北大吸引了中國的各路學術精英。以文科為例,從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錢玄同、劉半農、周作人、魯迅,到辜鴻銘、劉師培、黃侃,大師云集。各種文化社團風起云涌。而那種“師生間問難質疑,坐而論道的學風”,那種民主自由的風氣,從那時開始形成,成為北大異于其他大學、吸引后來一代又一代學子的獨特傳統。
蔡元培引領北大改革的最成功之處,就是把一個封建習氣嚴重、萬馬齊喑的舊式學堂,轉變成為百家爭鳴、學術空氣濃厚,欣欣向榮的高等學府。改革帶來了廣大師生覺悟的提高,使北大成為五四愛國運動的發祥地、馬克思主義在我國傳播的'早期基地。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的校園里炸開了鍋,轟轟烈烈的五四運動從這里拉開了大幕。就在五四運動發生后不久,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傳統教育的改造者,實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杜威先生造訪中國。對蔡元培這位中國教育界赫赫有名的老友,杜威曾有過驚人的評價,他說:“拿世界各國的大學校長來比較,牛津、劍橋 、巴黎、柏林、哈佛、哥倫比亞等等,這些校長中,在某些學科上有卓越貢獻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個校長的身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和一個時代起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之外,恐怕找不到第二個。”
【第19句】:為什么堂堂的清朝翰林蔡元培,竟然愿意屈身擔任一所小小的中西學堂的校長?請簡要分析。(4分)
【第20句】: 文末引用了杜威對蔡元培的評價,主要用哪些方面的作用?(5分)
【第21句】:請結合作者的寫作意圖,談談本文主要體現了蔡元培的哪些優良品質。(6分)
試題答案: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第19句】: (4分)本題考查對文中內容理解概括和對文章重要信息篩選整合的能力,能力層級D。
(1)維新失敗,使蔡元培重新尋求救國報國之路,確立了“志以教育挽彼淪胥”的理念,投身于教育實業順理成章;(2)辦教育是蔡元培的特長和興趣,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改變傳統的教育陋習,辦有益于民族的學校, 因此義無返顧。(4分,每點2分)
【第20句】:( 5分 )本題考查對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鑒賞能力,能力層級E。
(1)加強了評 價的權威性,突出了蔡元培不同于一般的大學校長,他在北大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針,影響了一個民族和一個時代;(2)有總結蔡元培一生的作用。突出了蔡元培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致力于以教育救國報國的先行者和實踐者。(寫出一點2分,寫對兩點可得5分)
【第21句】: (6)分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理解概括和對文章重要信息篩選整合的能力,能力層級D。
本文主要通過敘述蔡元培在擔任紹興中西學堂總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主要開展的改革,贊頌了蔡元培作為救國教育先行者的精神。主要體現在:
(1)懷抱“志以教育挽彼淪胥”的信念,以教育為報國之道,具有堅定的愛國主義情操;
(2)不畏他人言論,敢于排除萬難,扎實實地對教育界進行了除舊布新、大刀闊斧的改革,引進西式教育,改變封建習氣嚴重的舊式學堂,創立大學教育體系,具有改革者的堅定信念和高超智慧;
(3)提出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針,形成民主自由的學術傳統,具有寬大包容的精神。(每點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