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把鹽加進水杯里的句子80條
寫科學的奧秘的初中作文600字
今天,上完科學課,老師讓我們回家做“雞蛋浮起來”的實驗。
回到家中,我連忙找出所用材料:一杯清水、一罐鹽和一個生雞蛋。準備就緒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做起了實驗。
我來到桌邊,小心翼翼地將雞蛋放進盛有水的玻璃杯里。只聽“撲通”一聲,雞蛋像跳水運動員一樣滑進水中,不一會兒便沉到了杯子的底部,安安靜靜地呆在水杯里。接著,我舀了一勺鹽放進杯子里,靜靜地觀看雞蛋的'動靜,可它卻懶洋洋地躺在杯子里一動也不動。咦,到底是怎么了?這個不聽話的雞蛋怎么不浮上來呀?我又急又緊張,不免又加了一勺鹽。霎時間,水變得渾濁起來,我乘機攪了一下,可雞蛋還是紋絲不動。哎!難道老師說的那些條件不充分?還是我加的鹽分量不夠?不管了,加了鹽再說吧。于是,我又舀了滿滿兩大勺子鹽加入杯中。這次,我目不轉睛地盯著杯子,好像生怕那個雞蛋從杯子里逃走似的。忽然,奇跡出現了,雞蛋像吹足了氣的氣球,搖搖晃晃,慢慢地浮出了水面。我又驚又喜,用手輕輕一按,雞蛋沉了下去;一松手,雞蛋又浮了上來。就這樣,來回幾次,這只調皮的雞蛋在水中忽上忽下,十分有趣。我拍著手高興地叫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
驚喜聲引來媽媽。她看到我手舞足蹈的樣子,問道:“晨晨,什么事讓你這么高興啊?”我把媽媽領到桌前,指著杯中的雞蛋說:“媽媽,你看,雞蛋浮起來了!”媽媽看后,便問我:“那你知道雞蛋為什么能浮起來呢?”我煞有介事地學著老師的口吻說:“這還不簡單嘛,那是因為清水一旦變成了鹽水后,鹽水的密度大于雞蛋的密度,雞蛋所受的浮力就會大于重力,所以雞蛋就會自然而然地浮起來了。”媽媽聽后,摸著我的頭滿意地笑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我想,只要我們肯鉆研、肯思考,就一定能解開更多的科學奧秘
音樂的奧秘的作文
音樂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音樂是神奇的,它可以讓人的心情變好變壞,不同的音樂還可以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其實不光是人,植物也是音樂的“知音”,音樂在給人類帶來輕松、快樂的同時,也為植物“送”去了健壯和茂盛。但是音樂為什么能讓植物長得更好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上網開始了相關問題的搜集和調查。
調查目的:調查清楚音樂為什么能讓植物長得更好。
調查過程:20XX年2月10日早上,我為了調查清楚音樂到底是為什么能讓植物長得更好的?于是我打開了電腦,在爸爸的幫助下,我用全拼輸入法在網址欄里艱難地輸入了一個個詞條,打開了一個個網網頁,眼睛直直地盯著屏幕,生怕漏掉了自己所要查詢的任何蛛絲馬跡。通過整整一個上午的查詢和學習,終于明白了困擾我近五年的問題。
調查結論:音樂之所以能夠促進植物生長,是因為聲波刺激的作用。它們都知道,植物葉片的表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氣孔,氣孔是植物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與蒸發水分的一個“窗口”。當音樂播放時,音樂旋律經過空氣傳播會產生有節奏的聲波,這振動刺激植物葉片表面的氣孔,可以增大氣孔的開放度。氣孔增大之后,植物增加吸收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使得光合作用更加活躍,合成的有機物質便會不斷增加;與此同時,植物的呼吸作用也得到了增強,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更多能量。這樣,植物就顯得更加的有生機和活力了。
生活中的奧秘猶如空氣中浮蕩的陽塵,不計其數,只要你仔細觀察,善于動腦,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你就能出人意料地發現其中的奧秘。
關于月球奧秘的作文
我的意思是要神話傳說,還是月球奧秘,還是關于探索月球的事?月球又稱“月亮”。在望遠鏡發明之前,古代的人們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潔的明月??吹皆铝帘砻嬗忻饔邪?,形狀奇特,于是人們就編出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免搗藥等美麗神話。古希臘人則把月球看作美麗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并且把女神狩獵時從不離身的銀弓作為月球的天文符號。
月球基本上沒有水,也就沒有地球上的風化、氧化和水的腐蝕過程,也沒有聲音的傳播,到處是一片寂靜的世界。
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因而月球上的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低到-183℃。由于沒有大氣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強度比地球上約強1/3左右;紫外線強度也比地球表面強得多。由于月球大氣少,因此在月面上會見到許多奇特的現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陽光照射是筆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因此才會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于沒有空氣散射光線,在月球上星星看起來也不再閃爍了。
月面上到處是鑼露的巖石和環形山的側影。整個月面覆蓋著一層碎石粒和浮土。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區域和暗灰色部分。原來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區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球在繞地球運動的過程中,還要跟著地球一起繞太陽運動。這就是說,月球繞地球運動一周后,再回到的空間位置已不是原出發點了。由此可見,月球在運動過程中還要參與多種系統的運動。月球的運動和其他天體一樣,月球也處于永恒的運動之中。月球除東升西落外,它每天還相對于恒星自西向東平均移動13°多,因此,月亮每天升起來的時間,都比前一天約遲50分鐘。月亮的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而自西向東的移動卻是月亮圍繞地球公轉的結果。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叫做一個“恒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時43分11秒。月亮繞地球公轉的同時,它本身也在自轉。月亮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相等的,即1:1,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為也就是它自轉的周期。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钡仍娋洌际乔Ч沤^唱。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月球可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徑約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徑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積有3800萬千米,還不如我們亞洲的面積大.月球的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于地球質量的1/81,月面重力則差不多相當于地球重力的1/6。
我們平時看到的月亮,如一盞明燈。月球本身并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它的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
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組 成的荒漠.還有許多 由于太空物體高速撞擊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隕石坑. 還有洋、海、灣、湖等各種特種名稱。環形山是碗狀凹坑結構。直徑大于1千米的環形山有33000多個。許多環形山的中央有中央峰或峰群。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是廣闊的平原。月海有22個。最大的是風暴洋,面積500萬平方千米。由于月球上沒有大氣,在加上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
月球以橢園軌道繞地球運轉.這個軌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圓稱“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黃道面,而且空間位置不斷變化. 周期173日。月球軌道對地球軌道(黃道)的平均傾角為5°09′。
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周期【第27句】:32166日,正好是一個 恒星月,所以我們看不見月球背面。 天平動是一個很奇妙的現象,它使得我們得以看到59%的月面.主要有以下原因:【第1句】:在橢園軌道的不同部分,自轉速度與公轉角速度不匹配?!镜?句】:白道與赤道的交角。月球繞地球轉動的周期:朔望月【第29句】:53059日;恒星月【第27句】:32166日。
你知道嗎?在月球運行過程中,進入地影,就會發生月食。月食是怎樣形成的呢?月球進入地球的半影時,為半影食;月球進入地影中為月偏食;月亮全部進入地球的本影,那就是月全食了。說到月全食,就告訴你一個有趣的傳說:16世紀初,哥倫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買加,與當地的土著人發生了沖突。哥倫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個墻角,斷糧斷水,情況十分危急。哥倫布知道這天晚上要發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來,就不給你們月光!”到了晚上,哥倫布的話應驗了,果然沒有了月光。土著人見狀誠惶誠恐,趕快和哥倫布化干戈為玉帛。
月食都發生在望(滿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在一般情況下,月亮不是從地球本影的上方通過,就是在下方離去,很少穿過或部分通過地球本影,因此,一般情況下就不會發生月食。
關于月球的知識,還有許多許多。讓我們好好學習,解出“未知數”吧!
月球奧秘的作文
我的意思是要神話傳說,還是月球奧秘,還是關于探索月球的事?月球又稱“月亮”。在望遠鏡發明之前,古代的人們只能在晴朗的夜晚,用眼睛仰望皎潔的明月。看到月亮表面有明有暗,形狀奇特,于是人們就編出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免搗藥等美麗神話。古希臘人則把月球看作美麗的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并且把女神狩獵時從不離身的銀弓作為月球的天文符號。
月球基本上沒有水,也就沒有地球上的風化、氧化和水的腐蝕過程,也沒有聲音的傳播,到處是一片寂靜的世界。
月球上幾乎沒有大氣,因而月球上的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在陽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溫度高達127℃;夜晚溫度可低到-183℃。由于沒有大氣的阻隔,使得月面上日光強度比地球上約強1/3左右;紫外線強度也比地球表面強得多。由于月球大氣少,因此在月面上會見到許多奇特的現象,如月球上的天空呈暗黑色,太陽光照射是筆直的,日光照到的地方很明亮;照不到的地方就很暗。因此才會看到的月亮表面有明有暗。由于沒有空氣散射光線,在月球上星星看起來也不再閃爍了。
月面上到處是鑼露的巖石和環形山的側影。整個月面覆蓋著一層碎石粒和浮土。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表面有明亮的.區域和暗灰色部分。原來明亮的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山區和高地,暗灰色部分是月球表面的平原 月球在繞地球運動的過程中,還要跟著地球一起繞太陽運動。這就是說,月球繞地球運動一周后,再回到的空間位置已不是原出發點了。由此可見,月球在運動過程中還要參與多種系統的運動。月球的運動和其他天體一樣,月球也處于永恒的運動之中。月球除東升西落外,它每天還相對于恒星自西向東平均移動13°多,因此,月亮每天升起來的時間,都比前一天約遲50分鐘。月亮的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而自西向東的移動卻是月亮圍繞地球公轉的結果。月亮繞地球公轉一周叫做一個“恒星月”,平均是27天7小時43分11秒。月亮繞地球公轉的同時,它本身也在自轉。月亮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相等的,即1:1,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為也就是它自轉的周期。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客居他鄉的游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钡仍娋?,都是千古絕唱。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月球可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也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它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01千米.它的平均直徑約為3476千米,比地球直徑的1/4稍大些.月球的表面積有3800萬千米,還不如我們亞洲的面積大.月球的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于地球質量的1/81,月面重力則差不多相當于地球重力的1/6。
我們平時看到的月亮,如一盞明燈。月球本身并不發光,只反射太陽光。它的亮度隨日月間角距離和地月間距離的改變而變化。
球的表面是由平原、山峰和山谷組 成的荒漠.還有許多 由于太空物體高速撞擊月球表面而形成的隕石坑. 還有洋、海、灣、湖等各種特種名稱。環形山是碗狀凹坑結構。直徑大于1千米的環形山有33000多個。許多環形山的中央有中央峰或峰群。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是廣闊的平原。月海有22個。最大的是風暴洋,面積500萬平方千米。由于月球上沒有大氣,在加上月面物質的熱容量和導熱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晝夜的溫差很大。
月球以橢園軌道繞地球運轉.這個軌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圓稱“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黃道面,而且空間位置不斷變化. 周期173日。月球軌道對地球軌道(黃道)的平均傾角為5°09′。
月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進行自轉,周期【第27句】:32166日,正好是一個 恒星月,所以我們看不見月球背面。 天平動是一個很奇妙的現象,它使得我們得以看到59%的月面.主要有以下原因:【第1句】:在橢園軌道的不同部分,自轉速度與公轉角速度不匹配。【第2句】:白道與赤道的交角。月球繞地球轉動的周期:朔望月【第29句】:53059日;恒星月【第27句】:32166日。
你知道嗎?在月球運行過程中,進入地影,就會發生月食。月食是怎樣形成的呢?月球進入地球的半影時,為半影食;月球進入地影中為月偏食;月亮全部進入地球的本影,那就是月全食了。說到月全食,就告訴你一個有趣的傳說:16世紀初,哥倫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買加,與當地的土著人發生了沖突。哥倫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個墻角,斷糧斷水,情況十分危急。哥倫布知道這天晚上要發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來,就不給你們月光!”到了晚上,哥倫布的話應驗了,果然沒有了月光。土著人見狀誠惶誠恐,趕快和哥倫布化干戈為玉帛。
月食都發生在望(滿月),但不是每逢望都有月食。在一般情況下,月亮不是從地球本影的上方通過,就是在下方離去,很少穿過或部分通過地球本影,因此,一般情況下就不會發生月食。
關于月球的知識,還有許多許多。讓我們好好學習,解出“未知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