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巴黎協和廣場的句子80條
描寫巴黎唯美的散文
在繁華的寂寞里,我隱約聽到了塞納河畔巴黎圣母院的悠悠鐘聲,心靈深處悄悄地漾開了徐志摩的詩句,在一種融融的感覺里揮別風情萬種的巴黎。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描寫巴黎唯美的散文,歡迎參考!
描寫巴黎唯美的散文
我與巴黎是有緣的。雖然每次到巴黎大多行色匆匆,幾乎來不及端詳她的美色,然而她那迷人的回眸一笑,已經在我腦海里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何況,在那個美麗的城市里,至今還殘留著我走過的腳印和灑落的眼淚……
巴黎,是我一生命運重大轉折的神圣之地,她是我憧憬天堂的起點,也是夢回大地的終點。我可能不會再去這個美麗的城市,但她的倩影將會永遠伴隨我,直至生命老去。
我與巴黎有一種心靈相通的神交,每次來到這里就像是約會情投意合的情侶,無論初識或是闊別多年,始終燃燒著激情,總有一根無形的紅繩子在默默牽系。
曾經四次到巴黎,每次心情不盡相同,對她的感受也就不一樣。
十余年前的盛夏,我隨著援外醫療隊從上海飛往中非首都班吉,在巴黎中途轉機的半天時間里,我們浮光掠影般地游覽了幾處名勝古跡。巴黎猶如氣質高貴的美女,震撼著首次跨出國門的我。我就像鄉下人那樣小心翼翼地窺視著她逼人的美色,遠遠地瞻仰她驚人的美艷。
當我結束任務回程時,再次途徑巴黎,卻驚悉母親逝世的噩耗,對慈母去世的悲慟使我變得神志恍惚,巴黎美景在我眼里也成了一座愁城。
在西班牙定居后的某年夏末,我去巴黎參加“海外華人與中國文化”的學術研討會,當時我在西班牙的診所業務尚未穩定,對生活的憂心使我難以完全融入巴黎美景。
去年暮春,恰逢巴黎好友有閑,遂利用周末再次前往游覽觀瞻,以償平生夙愿。
巴黎,素稱藝術之都。暮春的巴黎,更是一座綠蔭濃郁的花城。其實,不用拜謁富麗堂皇的盧浮宮和巴黎圣母院,也不用登上雄偉壯觀的艾菲爾鐵塔,只要你有幾分悠閑心態和思古幽情,那么,無論漫步在巴黎的大街小巷還是塞納河畔的綠蔭花徑,就都會真實地感受到巴黎那份撲面而來的人文氣息和浪漫情調。
我與朋友倘佯在古典雅致與現代風味巧妙融合的香榭麗舍大街上,暮春的黃昏夾帶著幾絲淡淡的感傷和惆悵,夕陽的余暉溫柔地灑落在古老的磚石路上,灑落在林蔭道那些鱗次櫛比露天酒吧的餐桌和笑臉上,這里蕩漾著一種安詳寧靜的氛圍。
巴黎的露天酒吧與在馬德里所見的不同,作為客居西班牙多年的我,能夠感受到兩者之間那種貌合神離的'微妙差異。在我眼里,巴黎的露天酒吧猶如古典貴族小姐隱隱透著矜持清冷的傲氣,而馬德里的露天酒吧則像鄉間布衣素面的女子散發著親切熱情的粗俗。
或許這只是自己的偏見,誰叫巴黎洋溢著如此濃郁的藝術氣息,就像盧浮宮里珍藏的蒙娜麗莎油畫那樣朦朧神秘而讓人浮想聯翩呢?我漫步在林蔭古道上,耳際仿佛響起當年高車駿馬轔轔蕭蕭的滾滾回響和紅顏麗人一串串銀鈴般的嬌笑聲,眼前走馬燈似地閃現出氣度軒昂的基度山伯爵、美艷華貴的茶花女、俠肝義膽的三劍客、憤世嫉俗的于連、靚麗活潑的吉卜賽姑娘埃絲米拉達和丑陋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
盡管東西方文化有其不同之處,但在深層里有著本質相同的基礎。
河流是城市誕生的搖籃,世界上的城市大都臨河而建。城市中有河流蜿蜒穿過并不稀罕,但像塞納河具有如此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之河,卻是十分罕見。
如果說巴黎是一座文化名城,那么穿城而過的塞納河就是她的靈魂。在塞納河上泛舟,能從不同的角度看到巴黎圣母院、艾菲爾鐵塔、盧浮宮、凱旋門、協和廣場、香榭麗舍大街、杜伊勒里公園拿破侖墓、先賢祠、蒙帕那斯大廈、愛麗舍宮、蓬皮杜文化中心等雄偉壯麗的姿容,還可以尋訪巴爾扎克、莫里哀、大仲馬、雨果、福樓拜、喬治??桑、歐仁??布坦、克洛德??莫奈、畢加索等人的遺跡。幾乎所有的巴黎人文景觀,都與這條河有著化不開的濃情,解不開的緣分。難怪有人稱塞納河是一座巨大的歷史文化博覽館和建筑藝術的陳列長廊。
上午,我們在艾菲爾鐵塔附近乘游艇往西岱島徐徐航行,巴黎的天氣晴朗美好,湛藍色的天空萬里無云,讓人心胸開闊神清氣爽。塞納河水的顏色是一種淺淺的墨綠色,并非清澈透明,卻是撩人遐想無限。不知是清風吹拂還是河里魚兒的緣故,河面上,時而漾起一圈圈細微的水波漣漪。空氣中有花香的氣味,被暮春的陽光曬得很溫暖。
游艇駛過一座座壯麗精致的大橋,兩岸的建筑物容納了自古希臘以來的各類建筑風格。大概是周末假日的緣故,在岸堤上梧桐樹的綠蔭下人們三五成群,有的曬太陽,有的拉手風琴,有的唱歌跳舞。游艇上熱情的游客,不斷地朝著兩岸的人們揮舞手臂打著招呼,岸上的人們也都興致勃勃地向著過往游船上的觀光旅客歡呼致意,陣陣歡聲笑語回蕩在塞納河上空,驚得不知哪里來的鴨子撲騰著從岸邊飛到水里,又從水里飛到岸上,增添了許多自然野趣。
一直神往塞納河的夜景,于是在黃昏時分再次登上游艇。
西邊的天際已經泛起緋紅瑰麗的晚霞,游艇在夕照下緩緩沿河行駛。不知何時,船上播音器里流淌出深沉渾厚的男中音歌聲。黃昏,本是情感最脆弱的時刻,忽然又在這充滿詩情畫意的塞納河上聽到略帶憂傷的法語抒情歌曲,心靈不禁為之一震。面對這暮靄迷蒙之中的潺潺河水和低回歌聲,一種感動便悄然降臨,雖然極其細微,卻震撼著我的靈魂。這是來自生命深處的感懷。
我想起巴爾扎克的住宅就在塞納河畔,仿佛仍可見到他當年倘佯在河邊樹陰下的身影。我也回顧自己被情感驅使而流離的生命經歷,剎那間猶如昨日的感覺讓人覺得世界萬物都如春夢一般。
委婉動人的樂曲旋律在空蒙的暮色里余音裊裊,撥動著脆弱而敏感的心弦。我記起了法國超現實主義詩人阿波里奈爾的名句:
塞納河在密拉波橋下流逝
還有我們的愛
何苦老是把它追憶
隨著痛苦而來的總是歡喜
夜色降臨鐘聲悠悠
白晝離去而我逗留
……
返程時,夜幕已經完全降臨。月色燈光下的塞納河水閃爍著兩岸建筑的璀璨霓光,蜿蜒曲折的河道顯得更加嫵媚浪漫。漸漸地,艾菲爾鐵塔緩緩映入眼簾,在沉沉夜色里流光溢彩熠熠發光!
塞納河,就這樣靜靜地流淌著,默默地注視著世事滄桑的變遷,承載著古老文化的命脈。它曾哺育出多少藝術大師!又曾感動過多少熱血生命!
巴黎風情,來自其得天獨厚的文化底蘊,這是任何外觀景色無法替代的。它不僅有令人瞻仰的艾菲爾鐵塔和珍藏著人類古典藝術精品的盧浮宮,還有著名表演艷裝歌舞的紅磨坊和麗都夜總會,也有馳名全球的克里斯汀??迪奧時裝、路易??威登手袋和夏奈爾香水。至于文壇藝苑,更是人才濟濟大師輩出。在巴黎,隨處可見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藝術真跡,隨時可以感受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立體派、野獸派、印象派、表現派、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各種藝術氣息氛圍。
巴黎,就是這樣一塊藝術風水寶地,散發著由文化積淀而成的浪漫情調。這種浪漫,不同于美國式的浪漫,美國式的浪漫多是性的鋪墊,法國式的浪漫著重精神韻味,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就像好萊塢描述的愛情最高境界是性的如狼似虎,而法國式情愛就像羅曼??羅蘭所言“不是自私的情欲,而是肉體也要參與一份的崇高的友誼。”
真正的浪漫是精神的,是那種骨子里的羅曼蒂克。
巴黎,代表著歐洲乃至世界最浪漫的風情。不論是文化內涵還是城市建筑,就連那修葺得整整齊齊的草坪和灌木,都讓人感受到她那雍容華貴的氣度風韻。你隨便走進一家咖啡館,也許就會遇上薩特曾經坐過的椅子、加繆寫作過的燈下和畢加索發呆過的窗口。巴黎擁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蘊,以致觀瞻風情者,也得具備相應的藝術修養和寧靜心情,否則只能是附庸風雅。
風景之所以美麗是因為人的靈魂。如果沒有高雅的心境,即便朝夕與塞納河相處,也無法真正領略其風情神韻。只有詩意心靈,才能真正感悟到河水的靈性。
巴黎的美食和美女,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有人說“冬天的巴黎是灰色的,春天的巴黎是彩色的。” 我沒見過巴黎的冬天,但春天的巴黎確實色彩繽紛,除了塞納河畔的紅花綠樹之外,還有街上那些衣著鮮艷體態裊娜的青春美女。
在文學電影藝術作品的影響下,法國女郎幾乎成了美麗女人的代名詞。巴黎的女人是漂亮的,但并非個個都是著名法國影星凱瑟琳??德娜芙那樣的絕色美人。其實,巴黎街頭見到美女的幾率還不及在馬德里,但真正美得有質感的美人還是在巴黎。至于能否邂逅,那得看緣分。記得那次在戴高樂機場,兩個身著法航制服的姑娘在我面前【第5句】:六步開外姍姍走過。這是兩個素淡純凈卻又美艷絕倫的金發女孩,一米七左右的身材婷婷裊裊豐滿秀挺,尤其是那種溫婉典雅的氣質,更如同夢幻光華般地攝人心魂。這是我看到并認定的真正巴黎美女!
法國作家莫泊桑在其名著《項鏈》中說:“女人并無社會等級,也無種族差異;她們的姿色、風度和嫵媚就是她們身世和門庭的標志。”美,是天生的不公平。
對于巴黎的三道經典美食:海鮮、蝸牛和鵝肝醬,卻是不敢恭維,品嘗之余頗有“盛名之下,其實難符”的感觸。讓人懷疑聲名遠鶴的法國美食,是否沾了其文化藝術的光彩?在我看來,無論菜肴的鮮美程度還是品種變化,西班牙大餐都有過之而無不及,就以西班牙各省那些風味獨特的本地菜為例,不僅法國菜式難以望其項背,在歐洲也是絕無僅有的。
浪漫的巴黎,是我生命中的一個美麗音符;優雅的塞納河,是我流浪情感的搖籃。我知道,語言在美麗面前永遠是蒼白的,但我無法抑止自己傾訴的激情。
還是海明威說得好:“如果你夠幸運,在年輕的時候呆過巴黎,那么巴黎將永遠跟著你,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筵席。”
時空交錯,歲月如梭,我們哭著笑著又沉默了,年輕過成熟了最后就老了。人生就是為了命運而奔波,我不后悔選擇了流離顛沛的生活,因為對于一種理想的追求是任何物質也換不回來的。
一個男人需要經歷滄桑,更需要沉淀和升華。
在繁華的寂寞里,我隱約聽到了塞納河畔巴黎圣母院的悠悠鐘聲,心靈深處悄悄地漾開了徐志摩的詩句,在一種融融的感覺里揮別風情萬種的巴黎: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描寫巴黎的段落
巴黎在焦急的等待中越來越近了,而天忽然間飄飄灑灑下起了蒙蒙細雨,巴黎象披上了一層薄紗,近在咫尺卻朦朧難辨。想不到迎候我們的竟是雨中的巴黎,迷蒙中的巴黎,竟又是那樣羞羞答答,那樣溫情脈脈!
巴黎,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那種充滿著陰性的柔美。如同法國少女所具有的那種標致和氣質,都鮮明地展示在她的一切事物和形態中。大到一座座建筑,小到咖啡店門前的一張張桌椅、一個個街頭花架,它的紋樣裝飾,它的線條構成,都帶著迷人的流線型弧度,起起伏伏,圓圓潤潤,融匯在艷麗的色彩和熱烈的氛圍中,豪華、浪漫,又不失高貴、典雅!
在巴黎短暫的幾天里,我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蒙瑪特藝術廣場徘徊,在盧浮宮中留戀。在《蒙娜麗莎》面前,我們四目久久地對視著,貪婪地相互搜索。當然,也去艾菲爾鐵塔眺遠,去拿破侖墓宮前倘佯。累了,在塞納河畔半倚廊橋;渴了,在香榭麗舍大道慢品咖啡。雖然這都是浮光掠影,卻也盡了不少游興,了卻了多年的心愿。
巴黎的建筑是歐洲的經典之范。無論是潔白神圣的凱旋門,還是富麗堂皇的凡爾賽宮,或是哥特式修長而典雅端莊的巴黎圣母院,讓人大開眼界的同時也被它們散發的獨特魅力深深地吸引住了:它們遠觀是大氣集成,近看則布滿精雕細畫的浮雕和壁畫等,氣派極了。
完全由鋼鐵打造的塔身是埃菲爾鐵塔最大的特色,在歐洲特藍的天空映襯下更顯神威的氣息。而想俯憨呈環狀的巴黎市全景,又怎能錯過上鐵塔的機會呢?我只乘電梯上了鐵塔的第二層,可巴黎的市景便也幾乎盡收眼底,密密麻麻的圍成一大片:高樓不多,盡是充滿宗教氣息的建筑;長年川流不息的塞納河,座座橋架之于上……
巴黎的盧浮宮是最讓藝術迷們向往的地方——那宏大之軀所散發出的藝術氣息,莊嚴而神圣,仿佛有說不盡的奧秘,使我們浮躁的心隨之逐漸平緩起來。
盧浮宮的'展品大多是雕塑和畫,也有不少的珠寶首飾和皇冠等等。我印象最深的展品并不是最多人圍觀的那幅舉世無雙的蒙娜麗莎畫,而是勝利女神的雕塑。雖然她的首和雙臂不幸被弄斷、遺失,但高高在上的她卻顯得加倍的高貴,背后的雙翼呈“V”字型象征了勝利,整體被塑得栩栩如生。最有趣的是,當我走出宮內,來到玻璃金字塔前,我馬上驚訝起來——這里不是深圳的世界之窗嗎?!
巴黎的餐廳都設有露天咖啡座,讓人感到歐洲人都很會享受。餐廳里面有各式各樣的古董裝飾,在柔和的燈光照射下很富有情調。不過當我嘗試過真正的法國大餐后,便馬上得出一個結論——我們中國人始終不適合吃西餐。因為法國人愛吃的不是硬邦邦的面包就是冷冰冰的海鮮,還有半生半熟的牛排和非一般酸的“甜品”……若有哪個中國人吃的慣,那他的胃就挺不簡單了。
巴黎很晚才天黑——八點乘上一艘雙層大游輪時,天色也才有些黃昏的樣子。塞納河很干凈,沒有任何渾濁之物,其實整個巴黎都那么難得的整潔。不過當晚似乎有要下雨的征兆,原本有些彩霞的藍天逐漸被一大片烏云蒙住了半邊臉,天色便也暗了不少,天氣也冷了不少。
說到巴黎的浪漫,一般熟悉巴黎的人,都會覺得那兒的夏天很少下雨,多是陰天。可恰恰就在夏季,依舊是陰而不沉的天,你漫步在巴黎的街上,突然下起雨,那巴黎無庸置疑的浪漫便美好而完整地散發出來了。不必急著去哪避雨,因為雨不會很大,只是有點涼……和同伴們在一起,撐起一把傘,停一停,再繼續走,或是乘著雨,奔跑,都是那么的舒適……
風雪巴黎夜散文
留學法國的第一年,趁著圣誕節假期,我選定了瑞士和巴黎最為首站之旅。從瑞士輾轉到巴黎,我以為我已經被瑞士的風景迷倒,但是當TGV駛向巴黎的時候,我還是開始激動了。這座我期待已久的城市,有過那么多的遐想,小說中出現那么多次的地方,終于就要在我眼前呈現。
初到巴黎還是有點小不適應,如同蜘蛛網般的地鐵頓時讓我迷暈。果然在山里的小城市待了三個月,節奏也變慢了。巴黎的天氣也好糟糕,雨夾雪冷得直抽筋。那幾個瞬間,并不喜歡巴黎。心里一陣低落,這里就是曾經心心念念的城市呀。
下榻好以后,夜幕已經降臨。我一直在想到了巴黎后我要選擇哪個景點作為第一站。很湊巧,朋友帶我去了巴黎圣母院,一個對我影響很大地方。了解法國就是從雨果的小說《巴黎圣母院》開始的。又來學習法語,又迷戀上了《巴黎圣母院》的音樂劇。盜版的DVD來來回回看了很多遍,旋律似乎都印在了心里,一直遺憾著沒有機會親臨音樂劇現場,還好有DVD解饞。
看到巴黎圣母院的那一刻,我整個人木住了。我感動的不僅僅是圣母院的壯觀,更是一種熟悉的久別重逢,仿佛在高一的時候,我就來過了這里似的。因為圣誕節的關系,圣母院門口還擺放了一大顆圣誕樹,比我想象中又多了很多點綴。之前朋友和我說圣母院是在一個島上,我一直無法理解,怎么巴黎城內還有一個島呢?朋友解釋不清,說你來看了就知道。地獄果真是神奇的,塞納河流經巴黎市中心,在如此繁華的地方,竟然還有這么兩座緊緊相鄰的“水中洼地”,圣母院座落其中,醫院座落其中,司法中心座落其中,還有曾經的牢房……這一切太匪夷所思了。
走進圣母院里,內部高聳入天,朋友象征似沾了下入口處的水,表示敬意。今晚有彌撒,一切都是那么安寧,我們連腳步聲都放輕了,生怕打擾到這里的寧靜。我們逆時針繞行一周,教堂內的小蠟燭恍恍惚惚,訴說著人們的.祝福與安慰,我也點上了一枚,祈禱心中那份安寧。聽著彌撒,許下心愿,心情有一種深深的沉淀感。有一個詞語叫“值得”,還有一個詞語叫“不悔”,也許就是那一刻的心情。然后還有一個詞語,是我在出國前沒有想到的,“感恩”!出國之后,總是想念爸媽和親友,以前旅游總能一個歸處,而今卻是無家可歸的旅游。
從圣母院收入,倒吸了一口冷氣,夜的塞納河有些沉寂和陰冷,空氣中又夾雜了點雨水和雪花。跟著朋友一路小走,路過了巴黎市政廳,富麗堂皇又典雅,和國內的建筑果然是完全兩種風格。我們依然穿梭在風雪中,走在我熟悉又陌生的小路上。原來,我已經到巴黎了!
這就是巴黎的初印象,至于巴黎對我的意義,還等待慢慢發現!
夢巴黎散文
鋼的報告文學《夢巴黎》把法蘭西的浪漫主義躍然紙上,那耀眼柔媚的香舍麗榭大街,那昂首吻天的埃菲爾鐵塔,那呼喚人間真愛的巴黎圣母院,那主澤沉浮的凱旋門,在作者筆下聯成一樁樁現代神話。然而,誰也不曾想到這“蝴蝶效應”卻在萬里之外的我身上延續了一段美好的故事。
那是上世紀全民經商的時代。
我剛剛主政了局辦公室的工作,局長約談辦經濟實體,要樹一面旗幟。風華正茂的`我果敢挑起這副擔子。
與省緯亞公司總經理、我的仁兄好友洽談,在縣里辦一家法式面包房。省廳出設備、技術,我們提供場地、流動資金,并負責管理,當然,是自負盈虧。
通過一番市場調查,法式面包房全縣沒有,如果辦成了是破天荒的第一家。由此各種各樣的議論來啦。
有人說:“老外的口味,咱吃不習慣,有賠無賺”!
有人說:“生意好做,伙計難擱,有翻臉的時候”。
有的好心人勸我:“算了吧,生意場可不是玩的,賠的時候你的工資全貼里也不夠,到時前途就栽啦”!
我猶豫彷徨。流動資金至少兩萬元從哪兒籌,那時一個月工資才五十來元啊!更苛刻的是,雙方領導議定只能賺不能賠,自負盈虧是經理的事,每年必須保證投資者百分之二十的紅利。
自古華山一條路,退是死,拼出來天地寬。我發動辦公室同志自愿集資,二百、三百都中,還鼓動領導班子成員集資,如此籌集了【第2句】:2萬元資金。
一切就緒,店名叫什么呢?好心人八仙過海,獻上祈福禱運的諸多點號。思來想去,我突然掠過徐剛的報告文學《夢巴黎》,那篇文章寫得太好了,沉淀了豐厚的法蘭西文化,就叫它。
“夢巴黎”在古老的中岳大地誕生了!由于宣傳鼓動到位,產品質量保證,服務售后一流,瞬時在縣城刮起巴黎風。兒童過生日,老人祝壽,婦孺嘗鮮,武術學校師生“崇洋”,連老外來旅游也到店里享受故鄉的風味。
那一載春夏秋冬,白天我忙政事,晚上要在店里守到夜半打烊。店里四位職工每月要開工資,市場上收繳各種稅費八種之多,還要應付個別無賴尋釁滋事者,不知道是如何過來的,好歹年終保證了股東的收益略有盈余。
第二年,“夢巴黎”又開了一家分店。第三年再擴展一家。
生意最紅火時,“夢巴黎”不但做法式面包、蛋糕,還前店后作烤月餅。那些日子,真是火紅的年代,我曾三天三夜沒睡過一刻覺。進料、打坯、烤餅、送貨。當然,受益也是成正比的。
人間的事就是這樣,干成一件事非常難,前怕狼后怕虎,有人說這,有人云那。而一旦你取得成功,就又有無數人盯著你“紅眼”。第四年,縣城又增加兩家同行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周圍的流言蜚語也溢耳成河。至此,股份制的優越性已蕩然無存,別人以為你政商雙豐收,這一切給正值向上發展的本人設下了重重障礙。
市工商局一度借口不能以外國都市名稱命名,威脅摘牌,無奈“夢巴黎”變成了“香舍麗榭”。
恰逢國家政策轉向,黨政機關不準經商辦實體,黨政領導干部不準在企業兼職,我心一橫,急流勇退。給省廳哥們匯報后達成共識,本金全額退還,紅利一份不少結算。最終兩個字,退場!
夢巴黎,實實在在一場夢!
事后我常想,當初如不退場,要么壯大,要么倒閉,要么自己陷進去。但心底那個愿望永遠不會改變,有朝一日踏上法蘭西這方神圣的土地,圓我的巴黎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