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味道河南說說匯集90句
老家的味道散文
老家,沉淀著我們太多記憶,也承載著我們太多惦記,它永遠是我們夢里的牽掛,它永遠是我們向往的天堂!
曾記得在那一個云淡風清的好天氣,帶上一份愜意的心情,和一雙兒女一路歡笑,在斑駁的樹蔭下,直奔那個溫暖熟悉的小村落,那個快樂老家!
路上,盡是待收的麥子,遠遠的飄來陣陣麥香,讓人禁不住深呼吸。麥子隨風搖曳,麥浪滾滾,好像也在為我們的到來搖擺起舞,歡呼雀躍。還有路邊一排排的小樹,也在點頭致意;草地上間或長滿星星點點的野花,散發著淡淡清香,點綴著這個樸實的鄉間小路。
剛進村口,總會看到質樸的嬸子、大娘,站在墻邊拉家常、看孩子。每每此時,我會停下微笑問候,分給孩子們幾塊餅干和糖果,寒暄幾句“孩子真胖真可愛”,“大娘的身體真硬朗”。每當離去,身后總傳來嬸子大娘的.夸贊,臉上也會溢漾起一抹滿足的微笑。
記得那時每次去娘家總是提前打電話通知娘,生怕娘不在家。有句話說得好,有媽媽的地方,才叫家。(也不是有意疏遠老爸,總感覺娘不在家心里跟沒著落似的)娘也總是停下手中的針線活早早的在村口迎接我們。等遠遠見了我們的身影,娘的臉上都會堆滿發自內心的笑容。每當此時,我真想讓此間的路程間隔短一點,再短一點;時間慢一點,再慢一點!
院子里的有爹娘親手栽種的石榴樹、柿子樹及葡萄樹,它們都生機盎然的生長著,柿子樹,葡萄樹都結了喜人的果子;石榴花使盡力氣、如火如荼的開放著;葡萄也是枝枝蔓蔓的爬滿了他們仔細搭起來的架子上,一串串青澀的葡萄掛在枝頭,把整個小院渲染的熱鬧非凡。那只喂了好幾年的老母雞,領著剛出生幾天的小雞們在院子里悠閑的散步,弟弟喜歡的小黑狗在葡萄架下搖頭擺尾,多么溫暖恬靜的畫面啊。
到了娘家仿佛到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這個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地方給了我太多的歡笑,太多的回憶。每次回來都有一種難以名狀的踏實感。歪在沙發上跟父母嘮會兒磕,聽他們給我講誰家蓋了新房,誰家買了汽車,誰家娶了媳婦,誰家發了小財……談笑間,看看父親的皺紋又平添了不少,母親雙鬢的白發又添了幾根,心頭生生的疼,但看到他們硬朗的身體,滿足的笑容,又涌上一絲欣慰。多么希望,他們的笑容、年齡都定格,多么希望,他們不再老去,哪怕用我的生命換取。
麥梢泛黃的季節,是我們最忙碌的時候,既要忙于田間套種,又要耙地、整場準備收麥。盡管汗漬滿面,可面對金燦燦的麥田,心情異常興奮。田里空氣格外好,偶爾還看見幾個野生刺猬,發現新大陸般呼叫,興奮的用鐵鍬把它田埂邊,邊打邊歡呼雀躍,動作稍慢一點,小刺猬就迅速的又鉆到別的草叢里,不見了蹤影……嘆息之余,抹著汗漬,落寞的回到田里繼續播種。因為在家中我是老大,做過的活較弟妹多一些,所以總是自己左手拿著小鐵鍬刨坑、右手很習慣的放種子,妹妹跟在母親的身后幫忙放種子,熱辣辣的太陽炙烤著臉龐,蒸發著麥尖上的水分,我們也總是在這種氛圍中瀝煉著自己……那些純美的童年,留下的,只有懷念,只能慢慢咀嚼時光老去的味道。
時間如白駒過隙,而今,不在受那種酷熱煎熬,但更多的時候,總是懷念那種陽光炙烤下情形;總愛有意無意的回味那種溫馨、恬然的味道。老家,天藍草碧,云白風清,雖薄田幾畝,人情味卻很濃厚。老家,讓我們的心靈得以休憩,是那個來了就不想離去的神奇地方……
家的味道-散文
進城快三十年了,城市的擁擠和快速節奏讓我感到疲倦,就好像一葉孤獨的小船駛出了避風的港灣,漂泊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身邊雖有許多船只,但那些船只大多是匆匆路過,身邊的世界時而熱鬧時而寂靜,只有輕輕拂過的微風明白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有時候傍晚下班走在樓道上,偶爾會聞到鄰居家炒菜飄來的味道,還經常夾帶著辣椒香,那味道是如此的熟悉,那不是媽媽在家炒菜時飄出的香噴噴的味道嗎?這味道已經多久沒有聞到了?媽媽炒菜的時候嫻熟而又慈祥的樣子有多久沒有看到了?那種一家人吃著媽媽做的飯菜閑聊家常、其樂融融的'氛圍又有多久沒有感受過了?
夜晚散步走在大街上,偶爾能聞到一種熟悉的味道,這就是火炭的味道,有人在做燒烤,這魔力的味道調皮的鉆進我的鼻孔,沖撞著我的神經末梢,一幅幅畫面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寒冷的冬天,外面飄著凍雪,鳥兒被寒冷凍得躲在鳥窩里,不敢飛出來展示優美的歌喉,此時寒風吹落屋檐上的積雪冰塊的聲音是那么清晰。我們一家人在干打壘的老屋里,圍坐在炭火周圍,嗑著瓜子,烘著衣褲,烤著紅薯,唱著歌曲,說著,笑著,鬧著,偶爾冒起的煙熏得眼淚直流,散發出的炭火特有的味道是那么的好聞。可是,這種家的味道在這繁華的城市里怎么就這么難得的聞到了?一想到這兒,心里不免有些糾結。
是我的嗅覺出問題了嗎?不然怎么會聞不到呢?城市里會沒有這些東西嗎?久居蘭室不聞其香,是不是我聞過了什么不該聞的東西,造成了我再也聞不到家的味道了?這不行!失去了嗅覺,聞不到家的味道該有多遺憾哪!我得趕緊恢復我的嗅覺,常能回到父母身邊,感受過去經常聞到的家的味道,虔誠地關切:“爸爸媽媽,你們還好嗎?兒女祝你們健康長壽!”
我們不能失去家的味道,它能在你悲傷的時候,給你最溫馨的安慰、最溫暖的擁抱;它能在你最無助的時候,默默的陪在你的身邊,不離不棄。外界的風雨來了,你可以用傘來遮擋;心中的風雨來了,家的味道,則是你躲避風雨的最好港灣。
家的味道的散文
家是天上那璀璨的星空,我們是星空中最亮的一顆星星;家是一片土壤,我們是這片土壤上最美的花朵;家是一條溪流,我們是這條溪流中最光滑的石頭;家是一片廣袤的草原,我們是這片草原上的一只小綿羊。家在我們心中有特別的位置,家被濃濃親情交織著,才有現在這無窮無盡的溫馨,才有這無限的美好,才有這永遠的和諧。
小時候,我覺得家的味道是甜的,就像大白兔奶糖,家里充滿著歡聲笑語。幼稚的我經常會冒出一些傻話做一些傻事,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有一次,媽媽穿著一雙水晶高跟鞋出門,這雙鞋在太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還不停地發出“嘭嘭”聲,這使我羨慕極了。我趁媽媽不注意,穿上了這雙水晶鞋,我覺得就像“白雪公主”,于是我喊到:“白雪公主T臺秀開始!”這里,家人的目光都轉到了我的身上,媽媽和爸爸笑得前俯后仰,外婆說:“孫女,小心摔跤。”外婆剛說完,我已經走了一步,要摔跤時,外婆及時扶住了我。
在我六七歲的時候,我又感覺家的味道是酸的,就像一杯檸檬汁。長大以后,爸爸媽媽不在像以前那樣滿足我這些無理的要求,她們變得很嚴肅。晚上回家,媽媽都不準我看電視,當我成績下滑的時候,就會嚴厲批評我,讓我抄5遍,而且他們幫我報了很多興趣班,比如:作文、奧數等,當我做錯事時媽媽就會訓斥我,家的味道就像檸檬汁一樣酸。
現在我對家中的味道又有別的看法。家像一杯白開水,味道淡淡的,如果加糖它就是甜的,如果加鹽就是咸的。春節時,家人們都會歡聚一堂,我會給外婆、外公捶捶背,看電視的時候,我會讓大人們先看。
無論是天涯海角,還是近在咫尺,家中愛的光環永遠伴隨著我們。
家的味道散文
這個世界,本就沒有永恒的事物,相對于做人,做一顆堅韌的磐石更能長長久久,這樣就能躲在地底,與親人生生世世相擁在一起。
時光慢慢地流淌,我們漸漸長大,父母漸漸變老,我們的改變是同時發生的事情,也許我們相隔千里,但時光卻如一根堅韌的線,綁著兩頭的我們,讓我們一同變老,其實孩子長大,也是變老的過程,只是父母比我們老得更快、更急促。
今年,母親來到我生活的土地過年,仿佛是一場空間轉換,把那個處于遙遠之地的家,轉瞬間挪到了這里,真有一種恍如隔世之感。剛來到海南,母親就開始找菜市場,菜市場果真是維系一個家庭的紐帶,所以我爽快地領著母親前往最近的菜市場,母親提著一個手提袋,我慢悠悠地跟在她的身后,仿佛時光剎那間縮短了十幾年,曾經的場景又再次出現。
母親看著各式各樣的蔬菜與肉類,就開始興奮起來,拿著這個看了又看,又擺弄那個瞧了又瞧,隨后就開始詢問老板價格,又開始還價。買好的蔬菜,就遞給我,讓我提著,在菜市場轉了一圈,我的兩個手已經拿滿了大大小小的袋子,隨后我們就步行回到了住所。
隨后,母親也不休息,就開始洗菜,把菜一一洗干凈,又開始洗肉,再把新鮮的肉切成一塊塊,裹上面粉,往鍋上一蒸,頓時曾經熟悉的味道,又充滿了整個房間,仿佛我一眨眼又回到了久別的烏魯木齊,回到了那個曾經住了多年的家,我又變成了那個滿臉帶笑、無憂無慮的小孩。我好似穿梭了時空,現實和過去交織在一起,我與母親都還老還童了。
過了差不多半個小時,肉已經蒸熟,媽媽小心翼翼地把它端到桌子上,揭開鍋蓋的`那一刻,熱氣一下子蔓延開來,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頓時縈繞整個房間,讓人陶醉,等到白霧散開后,塊塊冒著油的香肉,就呈現在眼前,這時只見媽媽抓來一把蔥花,往肉上一撒,頓時如錦上添花般,讓這道菜色香味俱全。
緊接著,碗筷就一副一副擺上了桌子,凳子也各就其位,隨后我們一家人又團團圍在了桌前,我夾起了一塊肉,隨后慢慢地放進嘴里,那股熟悉的味道又喚醒了味蕾,讓我頓時找到了家的味道。
家或許就這么簡單,哪里有媽媽,哪里就有家的味道,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就是因為有媽的地方,才有完整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