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湘西的心情說說錦集90條
走進湘西感悟邊城作文
第一次接觸到沈從文的《邊城》是在中學時代,書中對湘西鳳凰淳樸自然的風土人情的講述,對善良純潔而又心思細膩的翠翠的刻畫,對厚道老實的老船夫的描寫,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書中的文字是鮮活靈動的,處處都顯露出湘楚色彩,滲透著人情與關愛。每每讀來就情不自禁地產生一種淡淡的憂傷,像是觸及到內心的某個地方,使我為書中凄美的故事而感慨,為翠翠坎坷曲折的人生經歷而嘆息。古老的小鎮,渺茫的遠山,清澈的河水,錯落的吊角樓,翠翠就這樣守著她的渡船,伴著她的黃狗,在夕陽的余輝中,在白塔的掩映下,癡癡地守侯著自己的夢,癡癡地等待著愛人的歸來!
如果說《邊城》是一首充滿人性的詩,那么翠翠就是這首詩的靈魂。她雖然從小失去了父母的關愛,但那些與自然為伍的船夫和淳樸的父老鄉親給予了她無限的關懷,青山秀水滋養了她純潔的心靈。讓她從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女孩出落成溫柔嫻靜的少女。翠翠的形象傾注了作者的理想和詩情,蘊含了湘西女子詩意的美。她的音容笑貌,她的言行舉止,她的歡喜憂愁,都摻雜著作者的審美觀點和湘西人特有的情調,折射出了人性的光輝,表達了作者詩性的夢。翠翠的愛情幾起幾落,似乎在那若有若無的歌聲中,在那喜憂焦急的等待中,在那亦真亦幻的氛圍中,理想和現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作品中飽含著的人性氣息則又體現出了一種詩意的美,那種美清新自然,讓人心曠神怡!
小說的詩意美還體現在對湘西旖旎風光的臨摹中,小說的開頭便向人們展現了一個“桃花源”般的美好意境,幾支木樁支起的樓閣,深褐色的雕花窗戶邊爬滿了油油的青苔,在波光的倒影中見證著歲月的痕跡。靜靜的河水,日復一日地流淌著,幽幽的遠山,渺渺的.暮靄,青青的石板路,伴隨著苗家女孩甜美的歌聲在古鎮中漸漸蕩漾開來!
正是因為這樣恬靜秀美的環境才養育出了湘西茶峒那些純潔善良,質樸厚道的人,也正是因為這群閃爍著人性光芒的人物才賦予了湘西更深刻、更厚重的文化內涵!
作者用水一般溫柔的語言,用平靜的語調,勾勒出了一幅日常生活中最為平凡的景象,文中并沒有過于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矯揉造作的情感,有的只是一種平和與淡然。作者帶給我們一座他自己心中的邊城,一座沉默的邊城。也許,茶峒的純凈與自然是先生心中所追尋的“桃花源”,也許,翠翠的等待也是先生夢想的寄托。
“到了冬天,那個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個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夢里為歌聲把靈魂輕輕浮起的年輕人,還不曾回到茶峒來”。仿佛一切都還停留在昨天,依舊是那只古老的渡船卻不見了老船夫的身影,只留下孤獨的翠翠繼續地等待著,守望著她的夢!
走進語文感悟作文
教師都明白,語文教學要注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但是,在目前的實際教學中,絕大多數教師仍停留在對文本知識講授的表面,學生沒有對文本深層次的接觸、感受和解讀,作品對學生而言只能是外在的、疏遠的、談不上藝術接受,更談不上創造性思維。我們打的僅僅是學語文的“外圍戰”,只是讓學生做個旁觀者,而不是身臨其境,用心欣賞“美景”、用靈魂感受“精髓”。
我覺得,語文教學就應該是先讓學生走近語文,繼而再走進語文!
首先,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時,以質疑為目標,讓學生不斷地尋找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在分析教材、分析學情時,要提煉出能幫助全班學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走近課文并走進課文,乃至最后能走出課文的問題。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必須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譬如,我在教學《傷仲永》時,從激發學生閱讀表達的興趣出發,我設計了這樣的話題:在你們的周圍有沒有輟學的孩子,為什么輟學?是他們自己的決定,還是父母唯利是圖的使然?假如你很聰明,父母卻讓你輟學外出打工掙錢,你會對你的父母說些什么?你會不會反抗?在小組討論由表及里深入解讀課文時,讓學生提出問題,課堂教學效果因走進學生生活,關注學生情感而氣氛活躍,很順暢地達成了本堂課的各個教學目標。
其次,在講析課文時,我們總是習慣于從字詞句章到文學常識,從情節結構到人物主題,給學生細細解析,學生完全沒有想象和創造的空間。
在實踐過程中,我逐漸摸索出教學不同體裁的作品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引領學生走進作品。例如,詩歌教學用朗誦來激趣;說明文教學用知識問答、畫圖等方法讓學生研讀文章;議論文教學可以采用辯論形式達到目的.;記敘文、小說、散文、戲劇的教學可以設計分角色朗讀、編劇、表演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知識,理解課文,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培養學生的想象、創造能力。
再次,課堂延伸與課后作業的布置也必須考慮問題的設計。要注意到擺脫課文的束縛,從局部地方旁逸斜出,其目的是增加“新鮮活水”,擴大教學容量,拓寬學生思維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
最后,在課外閱讀上,讓學生走進作品的同時,還要要求學生對作品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總之,語文教學就是要跳出語文教語文,讓學生創造性地閱讀文本,允許學生對作品有多元化的理解,倡導課堂教學拓展外延,使學生能挖掘作品中未盡之言,真正地達到讓學生走進語文而不僅僅走近語文的教學目的。
美麗的湘西南作文
湘西南是我們城步的一個新開發區,它集商貿和居住為一體。我的家就住在這里,它是一個交通發達,生活方便,風景優美的地方。
爸爸告訴我,十年前的.湘西南,除了有幾片茶樹林之外,到處是荒山草地,由于道路坑坑洼洼,人跡罕至,十分凄涼。2001年,城步縣委、縣政府集聚財力,將縣城主街向北延伸了10公里,并從邵東招引開發商興建了湘西南大市場。大市場建筑群的一樓全部為店鋪門面,【第2句】:【第3句】:四樓均為商品房,共有房屋18棟,住房600多套。居住區按三縱五橫排列,錯落有致,美觀大方。
登上云霧嶺向下俯視,湘西南就像一位美麗的少女,緊緊依偎在綿延起伏的三十六峰腳下,一棟棟拔地而起的新房就像少女的新衣,鮮艷明亮,一條條寬敞的道路好似少女的飄帶……
傍晚時分,華燈初上。漫步在“休閑街”,悠揚的歌聲隨風飄蕩,綠化帶上的花草好像也能聽懂歌聲,與跳舞健身的阿姨、奶奶們翩翩起舞,讓人陶醉神往。在湘西南的中心區,高桿燈直入云霄,圓盤上一盞盞明亮的電燈就像天生的星星,美麗動人。
湘西南的北面有亞華乳業有限公司、城北車站和城步行政中心,南有八角社區與福晟小區,東西均為城建規劃區。這里商賈云集,熱鬧非凡。我愛湘西南,我要在這里學習成長,長大以后,我要用我的智慧和我學到的知識,讓它變得更加漂亮。(城步苗族自治縣紅旗小學三4班王俊興)
邊城除夕作文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大年三十,今天是辭舊迎新的日子,到處洋溢著除夕熱鬧的氣氛。我們全家人在爺爺、奶奶家里團聚,一起度過一個歡樂的除夕。下面是關于邊城除夕作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農歷大年,邊城洪安一派喜氣。二月三日,即臘月二十五,洪安鎮黨委政府為邊民獻上精美文化大餐:洪安鎮春節聯歡晚會。
晚會在洪安鎮文化中心舉行。渝湘黔三省邊區各族民眾擠滿了文化廣場。參加聯歡晚會文藝演出的,主要有邊城、山陽、溜沙、新田等村居文藝代表隊。
在晚會開幕后,一臺臺精彩的節目,一幕幕優美的畫面,讓邊民沉醉。精彩的傳統花燈、優美的少數民族舞蹈,把觀眾帶去了夢幻的世界,讓人們感受到邊城的美麗與神秘。一場場精彩文藝表演,展示出邊城洪安悠久的歷史文化。洪安鎮政府機關職工的精彩表演,鎮黨委書記、鎮長對唱的歌聲,迎來觀眾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在聯歡晚會上,邊城十佳村民,十佳孝心人士登臺領取洪安鎮政府頒發的新年紅包。這些紅包獲得人士,他們用實際行動樹立了邊城文明新風。在頒獎時,洪安鎮鎮長程軼講到:“未來兩年,洪安邊城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洪安的發展,需要洪安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和洪安人民齊心協力和共同努力,讓我們攜起手來,為邊城的發展而共同努力奮斗?!?/p>
邊城洪安的大年文化,確實精彩。
雪花飛舞舊年邊,
晚會聯歡古鎮前。
眾志成城歌笑語,
官民共舞夢心間。
七絕,賞洪安春晚,這是筆者欣賞聯歡晚會后感動的一首小詩。
二月七日,即大年除夕之夜的'晚上。在邊城中心廣場,一場特別的文藝聯歡晚會讓邊城年味更加濃烈起來。這是邊城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民間文藝聯歡晚會:“邊城清水江迎新春文藝聯歡晚會”。
邊城清水江畔、平馬、貴措、老力等村居文藝隊員以及觀眾演員登臺表演。邊民們或開車,或騎車前來欣賞春晚。邊城中心廣場堆滿了觀眾。十八點開始到二十點的兩個小時時間里,土家妹的歌舞,苗族的舞蹈,男、女聲的獨唱、變錢魔術等節目,贏得了觀眾一陣陣掌聲。這臺春晚,為邊城居民奉上了精彩文化大餐,讓邊民感受大年的喜悅。讓邊民度過了美妙的時光。
邊城清水江迎新春文藝聯歡晚會,讓觀眾在大年除夕,美美地品味了本土特色文化大餐。
邊城的大年除夕,確實讓人感受到了她獨特文化的精彩。
邊城除夕
美景邊城風影萃,
清江水畔喜盈盈。
迎新送舊聯歡會,
除夕開心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