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助困捐助活動說說匯編70句
"扶貧濟困、情暖萬家"捐助活動簡報
"扶貧濟困、情暖萬家"捐助活動簡報(一)
1月14日上午,單縣南城辦事處開展“扶貧濟困、情暖萬家”捐助活動,本次捐助活動由南城辦事處黨工委統一調度,分為主會場和各分會場。
主會場由辦事處主任劉繼昌主持,辦事處黨工委書記馬瑙及辦事處副科級干部、機關全體工作人員參加,分會場由各社區書記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參加。
劉繼昌做了動員講話,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領導同志指示精神,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安排,特開展本次捐助活動。捐助活動按照自愿的原則,所籌集款物以實現貧困戶有保暖住房、有取暖設備、有御寒衣物、有節日食品、有鄰里照料、有走訪看望、優志愿服務等“七個有”為目標,按照“缺什么補什么、需要什么供什么”的原則,確保春節前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
馬瑙強調,春節臨近,實現辦事處困難群眾“過暖冬”“過好年”是每一個南城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黨員領導干部更應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各界作出表率,讓貧困戶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他們的關心、關愛和照顧,確保貧困戶過一個溫暖的春節。
捐助活動主會場,馬瑙、劉繼昌帶頭每人捐款300元,機關全體工作人員均參加了捐助活動,各分會場也由社區書記組織進行了捐助。目前,機關、各社區、各行政村共有200余人參加捐助活動,募得捐款2萬余元。
"扶貧濟困、情暖萬家"捐助活動簡報(二)
1月12日,曹縣衛計局組織開展“扶貧濟困、情暖萬家”捐贈活動,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存華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領大家現場捐贈,給貧困群眾送溫暖、獻愛心,保障困難群眾“過暖冬”“過好年”。
開展“扶貧濟困、情暖萬家”捐贈活動,關心的是群眾、體現的是擔當。劉存華要求,局機關全體干部職工要從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其重要意義,自覺把思想、認識、行動統一到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上來,履行社會責任、弘揚傳統美德、關心群眾冷暖,推動送溫暖活動扎實開展。
活動現場,局機關黨員干部以科級干部每人100元、一般職工每人50元的標準,紛紛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積極參與到“扶貧濟困、情暖萬家”捐贈活動中。
據了解,局機關共計捐款6000余元。
"扶貧濟困、情暖萬家"捐助活動簡報(三)
為保障菏澤市困難群眾“過暖冬”“過好年”,1月9日至10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機關開展“扶貧濟困、情暖萬家”捐贈活動,市委書記孫愛軍、市政協主席劉勇、市人大常委會第一副主任段伯漢等市領導現場捐贈,市委副書記、市長解維俊,市委副書記李建華委托他人捐贈。
在各捐款活動現場,黨員領導干部率先帶頭,捐贈棉衣、棉被、電熱毯等生活物質,各機關全體工作人員積極響應,紛紛伸出援助之手,獻一份濃濃愛心,盡一份綿薄之力,用實際行動為社會各界做出表率。
通過這次活動募集的過冬物資,將按照“缺什么補什么、需什么供什么”的原則,在春節前發放到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特困供養人員、殘疾特困家庭、優撫對象等城鄉困難群眾手中,確保困難群眾人人擁有御寒衣物。
“扶貧濟困 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簡報
【一】“扶貧濟困 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簡報
今天上午, 菏澤市2024年“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啟動儀式舉行,動員全市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方面迅速行動,廣泛開展送溫暖活動,保障全市困難群眾“過暖冬”、“過好年”。菏澤市委副書記李建華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菏澤市副市長單立新主持啟動儀式。菏澤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傳山、市政協副主席朱斌、菏澤軍分區政治部主任孟凡光出席儀式。
會上,部分困難群眾代表現場領取了棉被和救助金。李建華在講話中指出,實施“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捐贈救助困難群眾是事關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是改善困難群眾生活條件的當務之急,是履行社會責任、弘揚傳統美德、關心群眾冷暖的內在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把捐贈救助困難群眾作為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扎實開展“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
李建華要求,要以有保暖住房、有取暖設備、有御寒衣物、有節日食品、有鄰里照料、有走訪看望、有志愿服務“七個有”為主要目標,因戶施策、精準落實相關措施;要搞好調查摸底,準確掌握困難群眾的`真實情況;要明確責任分工,做好捐贈款物的歸集、管理和發放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要細化實施方案,迅速掀起捐贈熱潮,確保1月10日前把捐贈款物集結到位,春節前全部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要嚴格捐贈救助程序,做到公開、公正、透明,確保管好用好捐贈款物,活動規范有序。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營造濃厚氛圍,確保廉潔捐助,推動“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落到實處。
單立新在主持會議時要求,各部門要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確保困難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病能看,要特別照顧因自然災害、突發事件或因大病、子女上學等特殊原因致貧致困的城鄉居民,努力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
【二】“扶貧濟困 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簡報
1月9日,鄄城縣“扶貧濟困、情暖萬家”捐贈活動啟動儀式在紅船鎮、舊城鎮、彭樓鎮、董口鎮同時啟動。為貧困戶代表送去了過冬棉被和慰問金,在寒冬時節,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了貧困群眾手中。鄄城縣以扎實開展“扶貧濟困 福進萬家”捐贈活動為契機,號召全縣黨員干部深入基層、面對貧困群眾,及時傳遞黨和政府的關懷和社會各界的溫暖,了解貧困群眾所思所盼,為2024年扶貧攻堅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全市2024年“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啟動儀式舉行后,鄄城縣迅速組織召開動員會議,號召全縣上下重點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特困供養人員、孤殘特困家庭、優撫對象等城鄉困難群眾,按照“缺什么補什么、需什么供什么”的原則開展捐贈救助活動,確保貧困群眾有保暖住房、有御寒衣物、有節日食品、有走訪看望、有志愿服務 ,保障全縣困難群眾“過暖冬”、“過好年”。切實把“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落到實處,鄄城縣要求各級各部門要以這次捐贈活動為契機,深入基層、面對群眾,全面梳理總結扶貧攻堅活動階段性成效、準確把握未來扶貧攻堅形勢任務,真正了解貧困群眾所需、所盼、所思、所想,為今年扶貧攻堅工作扎實開展掌握第一手資料,打下堅實群眾基礎。
【三】“扶貧濟困 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簡報
1月14日開始,單縣郭村鎮通過發放宣傳紙和村村通廣播等形式,開展冬季取暖用煤、用電安全知識教育宣講活動,同時要求各村重點對轄區內學校、醫院、敬老院等人員聚集區,以及留守婦女、兒童,孤寡老人等特殊家庭逐戶進行安全排查,排除安全隱患,防范安全事故,確保群眾安全過冬。
1月16日,海爾集團積極響應“萬企幫萬村”活動,來到郭村鎮開展“公益萬里行”惠民工程,向貧困戶家庭發放海爾集團家用電器惠民存折。鎮扶貧辦工作人員精心組織,廣泛宣傳,按照時間安排指導各村開展惠民存折發放工作,確保惠民存折及時發放到貧困戶手中。鎮扶貧辦將進一步組織和幫助貧困家庭有序參與惠民工程,確保有需求的貧困的貧困戶家庭得到真正的實惠。
1月17日,在郭村鎮黨委政府開展“扶貧濟困、情暖萬家”活動的鼓勵、動員下,郭村鎮先進青年、企業家、個體經營者自發組織成立愛心公益志愿隊,以“攜手郭村愛心公益放飛夢想”為口號,自身致富不忘鄉鄰,積極開展愛心活動。
愛心志愿隊開展全鎮孤寡老人慰問活動,自發捐款捐物,為每戶老人送去過冬棉被和御寒羊毛衫,幫助老人抵御嚴寒;帶去米、面、油、雞蛋和雞蛋糕等生活用品以及200元錢過節費,保障老人幸福過節。志愿者中的大姐們幫老人做家務,拉家常,年輕的小伙子幫老人們修理家具,加固門窗,為保障老人們溫暖過冬,幸福歡樂過年,獻出了一份濃濃的愛心。此次活動共慰問全鎮孤寡老人45戶,捐贈棉被45床,羊毛衫45件,大米、面粉各45袋,雞蛋450斤,油45桶,蛋糕270斤,以及現金錢款9000元。
送溫暖活動簡報相關文章:
【第1句】:工會2024年新年送溫暖活動簡報
【第2句】:工會春節送溫暖活動簡報
【第3句】:工會2024年春節送溫暖活動簡報
【第4句】:鄉鎮走基層送溫暖活動簡報
【第5句】:春節送溫暖活動簡報
【第6句】:春節送溫暖活動簡報2024
【第7句】:節前走基層送溫暖活動簡報
【第8句】:開展山區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簡報
【第9句】:春節期間送溫暖活動簡報
【第10句】:困難留守兒童送溫暖活動簡報
2024扶貧濟困 情暖萬家”活動簡報
2024扶貧濟困 情暖萬家”活動簡報一:
1月10日,菏澤高新區舉行2024年 “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啟動儀式。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李殿彬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孔愛文主持啟動儀式,區直部門主要負責人,各鎮街及扶貧、民政負責人,全區主要企業負責人參加啟動儀式。
李殿彬在講話中指出,開展“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捐贈救助困難群眾是事關廣大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事關脫貧攻堅工作大局。要動員高新區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方面迅速行動,廣泛開展送溫暖活動,保障全區困難群眾“過暖冬”、“過好年”。
李殿彬要求,要按照“缺什么補什么,需什么供什么”的原則,以有保暖住房、有御寒衣物、有節日食品、有走訪看望等“七個有”為主要目標,因戶施策、精準落實相關措施;要細化實施方案,盡快把捐贈款物集結到位,春節前全部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要嚴格捐贈救助程序,做到公開、公正、透明,確保管好用好捐贈款物,把“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落到實處。
孔愛文在主持會議時要求,組織開展好“情暖萬家”活動,各部門要強化措施、落實責任,確保困難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病能看,努力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困難群眾心坎上。
2024扶貧濟困 情暖萬家”活動簡報二:
近日,山東省東明縣馬頭鎮舉行了“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捐贈儀式。該鎮黨委書記魯春法帶頭捐贈了愛心,其他科級領導和全體干部職工也相繼捐贈了棉衣棉被,共捐贈棉衣棉被607件。
據該鎮黨委書記魯春法說,實施“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捐贈救助困難群眾是事關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是履行社會責任、弘揚傳統美德、關心群眾冷暖的內在要求,必須切實抓好。結合這次捐贈活動,馬頭鎮給每個幫扶貧困戶責任人發放了《馬頭鎮幫扶貧困戶責任人進村入戶明白紙》、《致貧困戶的一封信》、《走訪、慰問、培訓到位保證書》,送去了棉衣棉被、米、油等。鎮民政部門要做好捐贈款物的歸集、管理和發放工作,形成工作合力,明確黨委副書記游海亮帶隊,深入各村隊,做好慰問督查,辦公室做好檢查,確保管好用好捐贈物品,確保慰問品、捐贈物品送到每個貧困戶家中,真正使“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落到實處。
會議結束后,該鎮黨委書記魯春法及時深入梁坊村貧困戶家中走訪慰問,為他們送上了棉被、棉衣、食用油和大米等慰問品,詳細詢問貧困群眾身體情況、收入情況、目前困難等情況,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增強奔向小康的信心,為他們送上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并表示將以實際行動幫助貧困戶脫貧攻堅。
2024扶貧濟困 情暖萬家”活動簡報三:
1月8日,菏澤市鄆城縣召開“獻愛心、送溫暖”活動動員會議??h委副書記孫遷國出席會議并講話。副縣長張俊閣主持會議??h人大副主任陳修社、縣政協副主席劉漢升出席會議。
孫遷國指出,扶貧濟困、捐贈救助是的一項重要政治責任,是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都要積極投身此次“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最大限度地募集款物,為困難群眾送米、面、油、御寒衣物和慰問金,把溫暖和關懷及時送到困難群眾家中,千方百計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幫助他們堅定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確保貧困群眾度過過一個溫飽無憂、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
孫遷國要求,此次“扶貧濟困、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以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特困供養人員(含孤兒)、殘疾特困家庭、優撫對象等城鄉困難群眾納入慰問對象。以有保暖住房、有取暖設備、有御寒衣物、有節日食品、有鄰里照料、有走訪看望、有志愿服務“七個有”為目標,切實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各鄉鎮街道、縣經濟開發區、村(社區)及雙聯雙創幫包單位人員、派駐第一書記要結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低保、五保人員信息,認真梳理,確保不漏一戶,實現對需要幫助的困難群眾全覆蓋。扶貧辦牽頭調度工作進度,及時提供建檔立卡人員信息,確保被救助對象不出現偏差。民政部門要組織實施好整個活動,加強對捐贈款物的監管,做好除建檔立卡戶以外其他困難群眾的甄別和救助。1月12日前要把捐贈款物集結到位,春節前全部發放到困難群眾手中。活動全程要做到公開、公正、透明,及時通過新聞媒體和有關網站向社會公開,主動接受審計、監察部門和全社會的監督,確保廉潔捐贈、廉潔救助,努力做到讓廣大人民群眾滿意。
參加會議的有,鄆城縣幾大班子領導同志,各鄉鎮(街道)黨委(黨工委)副書記,縣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縣直單位分管負責人,縣扶貧辦全體人員參加會議
相關文章:
【第1句】:扶貧日義診活動簡報
【第2句】:“扶貧濟困 情暖萬家”送溫暖活動簡報
【第3句】:機關"扶貧濟困、情暖萬家"捐助活動簡報
【第4句】:春節前“走基層 送溫暖”扶貧慰問活動簡報
【第5句】:2024鄉鎮精準扶貧政策知識宣傳活動簡報
【第6句】:農村“法制扶貧”宣傳活動簡報
【第7句】:基層精準扶貧政策知識宣傳活動簡報
【第8句】:鄉鎮衛生院精準扶貧義診活動簡報
【第9句】:“10·17”全國扶貧日宣傳活動簡報
【第10句】:第三個扶貧日宣傳活動簡報
愛心捐助活動總結
愛心催化深厚的感情,社會呼喚持久的責任。以下是關于愛心捐助活動總結,歡迎閱讀!
篇一:愛心捐助活動總結
為了弘揚扶貧濟困、團結友善、和諧健康、互幫互助、奉獻愛心的博愛精神,倡導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社會風尚,我校旅游系青協舉行了一場募捐活動。本次活動主要地點在我校2棟公寓門口,主要以捐書、捐款的形式舉辦,所得物資均捐贈給貧困地區的兒童,滿足他們對知識的憧憬與渴望,激起他們愛書熱情,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本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得到總慈善機構的表彰,下面把此次活動工作總結如下:
一. 前期工作
(一) 12月4日,本次活動負責人參加了武漢理工大“愛心慈善捐贈活動”交流會。會議上交流了彼此的青年志愿者心得,取得了活動的各項具體聯絡方式,籌備了必要的文件信息,為順利開展此次活動墊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 12月5日,宣傳部不惜利用休息時間,緊張地完成了數份宣傳海報,其他干事也積極幫忙。
二. 中期工作
12月7至9日,為期三日的捐贈活動正式開展。
(一) 組織部根據各干事的課程時間表,合理安排工作人員和時間,輪流值班;
(二) 每日工作人員提前布置現場,做好準備工作;
(三) 指定工作人員各盡其責,完成登記記載,清點書籍和籌集善款工作,并積極主動宣傳、號召師生參與其中;
(四) 當日工作結束后,要及時拆除工作設備,整理當天物資,取回海報存儲于辦公室。
(五) 12月8日晚,各干事完成各自“掃樓”工作。對責任區進行逐個宣傳捐書活動,收集書籍,過后齊交于辦公室。
三. 后期工作
(一) 12月10日,活動負責人與部分干事將不適宜兒童觀看 的書籍與書店交換,并捐出。
(二) 12月12日,活動負責人代表武漢民政職業學院青協參 加了“愛心慈善捐獻活動”表彰大會。我院旅游系青協榮獲由湖北慈善總會和東風本田汽車公司贈送的錦旗一面。
四. 活動經驗與教訓
(一) 要樹立“積極主動工作”的思想態度,并非一味等待 事情下達才去工作的概念;
(二) 要養成做事考慮周全,善始善終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成 就一番事業;
(三) 做人要自信,做事更要有勇氣,有信心,不能遇上一點挫折就萎縮。
通過這次活動,不僅進一步發揚了我們當代大學生奉獻友愛互助的優良傳統美德,以及心系社會無私奉獻的精神,倡導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回報社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而且使廣大師生員工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學校的學風進一步濃厚、教風進一步淳樸、校風進一步升華,整個學校呈現出人人講奉獻,人人樂奉獻,團結互助,奮發向上的景象。相信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大家會把愛心奉獻在每一個需要我們的地方,會將獻愛心送知識活動作為一種生活常態進行下去,成為一種美德繼續下去。也祝愿旅游系青協能持續發揚志愿者精神,把志愿者協會擴大到另一個層次,更全面的為學校,為貧困地區,為廣大人民奉獻一份力量!
篇二:愛心捐助活動總結
有沒有那么一句話,或者一件事,能讓這個到的有點早的涼秋,充滿溫情,充滿暖意?在經歷了“小悅悅”事件之后,好像很多人都在思考著這樣的問題。 但我知道,有的。比如,那句傳瘋了的“拒絕冷漠,傳遞愛心”的心聲。再比如,這次的愛心募捐活動。
10月26日上午11:30,由自強社主辦,歷史、社人、外院、信管、信息、培訓、財金七院青協聯合舉辦的“義助潘姝霏”愛心募捐活動,在學生活動中心、公教二門口拉開了帷幕。本次募捐持續了3個小時,全校同學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到目前為止,共籌得善款131【第50句】:4元 ,為昏迷中的姝菲的康復,增添了一份希望。
潘姝霏來自江蘇常州,隨母親北漂多年,母女二人相依為命,生活雖不富裕,卻也充滿溫暖和幸福。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這個活潑陽光的高二女生昏迷至今,肇事司機逃逸,訴訟之路困難重重,巨額的醫療費讓這個家庭陷入了深淵。
自強社辦公室楊連炯副部長聽說這個消息后,前去醫院看望并把情況匯報給了社里,隨后社長、副社長也前去看望關心,并決定在校內組織募捐。后來,我社與七個學院的青年志愿者協會交流協商,確定了聯合募捐的相關事宜。
中午時分,也正是募捐活動舉辦的時候。而天卻下起了淅瀝的雨,但是自強社各個部門和各院青協堅守崗位,活動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冷冷的秋雨絲毫沒有冷卻同學們滾燙的愛心和燃燒的熱情,志愿者們在路的.兩邊散發傳單,耐心地向同學們講述姝霏的故事,大聲地喊著“愛心無疆,奉獻無悔”、“呼喚您的愛心,期待您的援助”等口號,讓這條小路成了一條寒風中溫暖的愛心長廊。許多同學深受感動,紛紛慷慨解囊,獻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5元、10元、20元、50元,當一張張紙幣投入紅色的募捐箱中,我們感受到了同學們相同的愛心,我們仿佛看到了姝霏康復成長的希望。
志愿者汪璐瑤談到了自己的感動。她說,一位同學在聽到是愛心募捐活動后特地走回來詢問了解,并表示自己得到了很多社會關愛,所以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機會像手拉手一樣把社會關愛傳遞下去。還有一位同學專門回寢室拿錢,并動員寢室的同學捐款。最令人感動的是,許多外國留學生和外教也捐出善款,這讓我們看到愛心可以超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一切差異和阻礙。
當被問及為何要參與協助舉辦此次募捐的時候,培訓hnd青協的同學說∶“奉獻愛心是每個人的責任,而青協作為關愛性的公益團體,對組織此次募捐更是義不容辭。”校內多個報刊雜志采訪了此次活動,青年人大的記者李瑞說:“當聽到報導募捐活動時,自己特別熱心和激動。因為現場活動的影響畢竟是有限的,而通過傳媒,能向更遠的地方傳播社會關愛的氛圍,使更多的人受到愛的熏陶。”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又一次地看到了愛心對于人們的凝聚力,看到了自強社、青協積極地參與社會公益活動,踐行自己的宗旨,看到了同學們心中的愛心、熱心和關心,看到了人大作為人文學校所散發出來的獨特的人文魅力。自強社社長王輝耀總結說:“這一次的愛心募捐活動,教會了同學們感悟生活,培養正確的心理傾向,也增進了校園感情。而對于自強社這個關愛性的自助團體本身,這次活動加強了團隊建設,歷練了社員,使‘傳遞社會關愛,鍛造自強之才’的社宗旨又一次大放光芒。這樣的活動盡管有很多,可每一次都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震撼,所以公益活動永遠也不會褪色。”
這次公益活動的最大價值與其說是給了姝霏康復的希望,還不如說是對所有同學進行了一次愛的教育,因為只有集體和社會都充滿了愛,世界上的悲劇才會越來越少。姝霏的媽媽說過這樣一句催人淚下的話:“媽媽不放棄豆豆(姝霏的小名),豆豆也不要放棄媽媽。”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用一種責任心去對待需要幫助的人,像親人一樣不要放棄他們,多給他們一些關懷和幫助,那么這個社會才是一個真正充滿關愛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