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蹈”的詩句大全
帶“蹈”的五言詩句
帶“蹈”的五言詩句59句,其中“蹈”開頭的五言詩句12句,“蹈”結尾的五言詩句7句,“蹈”在中間的五言詩句40句。
“蹈”開頭的五言詩句【第1句】:蹈善嗟沈冥,履仁傷堙厄。——出自唐·皎然《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四十三韻》
【第2句】:蹈海寄遐想,還山迷舊蹤。——出自唐·李白《夕霽杜陵登樓,寄韋繇》
【第3句】:廁跡鴛鷺末,蹈舞豐年期。——出自唐·韋應物《滁城對雪》
【第4句】:蹈海寧受賞,還山非問津。——出自唐·李白《送岑征君歸鳴皋山》
【第5句】:蹈舞呼萬歲,列賀明庭中。——出自唐·白居易《賀雨》
【第6句】:仁義本何常,蹈之則君子。——出自南宋·陸游《送子龍赴吉州掾》
【第7句】:唯馀東魯客,蹈舞向南熏。——出自唐·令狐峘《釋奠日國學觀禮聞雅頌》
【第8句】: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將學。——出自唐·元結《系樂府十二首·頌東夷》
【第9句】:蹈之焚斯須,憑之溺容易。——出自唐·謝陶《雜言》
【第10句】:左右雉扇開,蹈舞分滿庭。——出自唐·王建《元日早朝》
【第11句】:蹈險寧追悔,懷忠莫見明。——出自南宋·文天祥《稽莊即事》
【第12句】:勛名傳舊閣,蹈舞著新衣。——出自唐·劉長卿《同諸公袁郎中宴筵喜加章服》
“蹈”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金雞灌舞蹈,翠鳳播琳瑯。——出自宋·白玉蟾《明堂禮成》
【第2句】:玉梯不得蹈,搖袂兩盈盈。——出自唐·畢耀《情人玉清歌》
【第3句】: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出自唐·韓愈《薦士》
【第4句】: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傷。——出自唐·楊炯《巫峽》
【第5句】:且欲湯火蹈,況無鬼神欺。——出自唐·張九齡《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第6句】:夷齊素高蹈,想非常飲冰。——出自宋·張镃《雜興》
【第7句】:葆光既清尚,令尹亦高蹈。——出自宋·蘇軾《和寄天選長官 此詩為釋道潛作》
“蹈”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伊昔蹈丘園,翩翩理文翰。——出自唐·儲光羲《貽劉高士別》
【第2句】:志士有蹈海,儒生亦投閣。——出自南宋·陸游《衰甚書感》
【第3句】:物生各畏禍,所托輒蹈危。——出自南宋·陸游《古興二首各五韻》
【第4句】:兇徒更蹈藉,逆族相啖嚼。——出自唐·韓愈《晚秋郾城夜會聯(lián)句》
【第5句】:不棲惡木上,肯蹈巴蛇穴。——出自唐·皎然《答黎士曹黎生前適越后之楚》
【第6句】:遙得四明心,何須蹈岑嶺。——出自唐·皎然《答俞校書冬夜》
【第7句】:祖德蹈前哲,家風播清芬。——出自唐·權德輿《伏蒙十六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之》
【第8句】:微功在簡冊,敢惜身蹈危。——出自南宋·陸游《折墨》
【第9句】:措刑非茍簡,稽古蹈因循。——出自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韻》
【第10句】:高蹈為時背,幽懷是事兼。——出自唐·皮日休《奉和魯望秋日遣懷次韻》
【第11句】:自然蹈終南,滌暑凌寒氛。——出自唐·孟郊《奉報翰林張舍人見遺之詩》
【第12句】:魯連功未報,且莫蹈滄洲。——出自唐·王維《送崔三往密州覲省》
【第13句】:乘舟蹈滄海,買劍投黃金。——出自唐·高適《贈別沈四逸人》
【第14句】:大君遂群方,左史蹈前賢。——出自唐·權德輿《奉送韋起居老舅百日假滿歸嵩陽舊居》
【第15句】:我身蹈丘軻,爵位不早綰。——出自唐·韓愈《贈張籍》
【第16句】:古人擇所安,肯蹈不測淵。——出自南宋·文天祥《高沙道中》
【第17句】:君為蹈海客,客路誰諳悉。——出自唐·楊衡《送王秀才往安南》
【第18句】:玉戚初蹈厲,金匏既靜好。——出自唐·張九齡《南郊太尉酌獻武舞作凱安之樂》
【第19句】: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風。——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詩·縹緲峰》
【第20句】:僮仆余粱肉,婢妾蹈綾羅。——出自魏晉·張華《輕薄篇》
【第21句】:始乎為善士,終可蹈軻丘。——出自南宋·陸游《老學庵自規(guī)》
【第22句】:處世功已立,拂衣蹈滄溟。——出自唐·吳筠《高士詠·魯仲連》
【第23句】:玉鏚初蹈厲,金匏既靜好。——出自唐·佚名《明皇祀圜丘樂章·凱安》
【第24句】:僮仆馀梁肉,婢妾蹈綾羅。——出自魏晉·張華《輕薄篇》
【第25句】:問其所以漁,對我真蹈道。——出自唐·陸龜蒙《南涇漁父》
【第26句】:未免畏白圭,禔身蹈廉恥。——出自宋·白玉蟾《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第27句】:平生王佐心,世運蹈衰末。——出自南宋·文天祥《懷忠襄》
【第28句】:買香然綠桂,乞火蹈紅蓮。——出自唐·王縉《游悟真寺》
【第29句】:不悟俗緣在,失身蹈危機。——出自宋·蘇軾《游凈居寺》
【第30句】:嚴平本高尚,遠蹈古人風。——出自唐·鄭世翼《過嚴君平古井》
【第31句】:無為蹈東海,留作濟川桴。——出自北宋·黃庭堅《次韻楊明叔四首》
【第32句】:向來高蹈志,寂絕更誰鄰。——出自清·萬斯備《嘉禾寄懷巢端明先生山居》
【第33句】:應須蹈東海,不但涕沾衣。——出自北宋·王安石《賈生》
【第34句】:豈因徼后福,其肯蹈危機。——出自南宋·文天祥《張元帥謂予國已亡矣殺身以忠誰復書之予謂商》
【第35句】:老稚各自力,勉蹈思無邪。——出自南宋·陸游《雜感》
【第36句】:頤神方蹈道,傳圣乃尊尊。——出自唐·權德輿《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
【第37句】:魯連蹈東海,夷齊采薇蕨。——出自元·元好問《箕山》
【第38句】:高蹈玩一世,旁通兼數(shù)家。——出自北宋·王安石《和唐公舍人訪凈因》
【第39句】:幽人蹈箕潁,方士訪蓬瀛。——出自唐·許敬宗《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清字》
【第40句】: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出自魏晉·曹植《白馬篇》
帶“蹈”的七言詩句
帶“蹈”的七言詩句41句,其中“蹈”開頭的七言詩句6句,“蹈”結尾的七言詩句1句,“蹈”在中間的七言詩句34句。
“蹈”開頭的七言詩句【第1句】:盛溲除聾豈必驗,蹈背出險安敢憑。——出自北宋·王安石《同王浚賢良賦龜?shù)蒙帧?/p>
【第2句】:降旗夜豎石頭城,蹈海孤臣恥帝秦。——出自近代·柳亞子《題《夏內史集》》
【第3句】:入山我愿群糜鹿,蹈海君應訪斗槎。——出自近代·柳亞子《次韻和陳巢南歲暮感懷之作》
【第4句】:蹈火歸來又赴湯,只身亡命是家常。——出自近代·熊亨瀚《亡命》
【第5句】:歡呼已怪衰病愈,蹈舞更覺春風酣。——出自南宋·陸游《迎赦呈王志夫李德孺師伯渾》
【第6句】:蹈海魯連不帝秦,茫茫煙水著浮身。——出自清·蘇曼殊《以詩并畫留別湯國頓二首》
“蹈”結尾的七言詩句海北蠻夷來舞蹈,嶺南封管送圖經。——出自唐·張籍《送鄭尚書赴廣州》
“蹈”在中間的七言詩句【第1句】:魯連所以蹈滄海,古往今來稱達人。——出自唐·李頎《雜曲歌辭·行路難》
【第2句】:群臣舞蹈稱觴處,雷動山呼萬歲長。——出自唐·和凝《宮詞百首》
【第3句】:醉翁遣我従子游,翁如退之蹈軻丘。——出自宋·蘇軾《送晁美叔發(fā)運右司年兄赴闕》
【第4句】:圣恩倘忽念地葦,十年踐蹈久已勞。——出自唐·柳宗元《寄韋珩》
【第5句】:腕足齊行拜兩膝,繁驕不進蹈千蹄。——出自唐·張說《雜曲歌辭·舞馬千秋萬歲樂府詞》
【第6句】:雨灑風吹渾可可,大抵孩童任蹈躋。——出自元·王哲《七騎子 重陽全真集卷之十一》
【第7句】:春輝寸草戀親慈,百蹈危機總未知。——出自近代·柳亞子《吊劉烈士炳生》
【第8句】:稱文既表溫柔德,示武須成蹈厲容。——出自唐·佚名《郊廟歌辭·周宗廟樂舞辭·忠順》
【第9句】:面壁十年圖壁破,難愁蹈海亦英雄。——出自當代·周恩來《無題》
【第10句】:嗟予一世蹈謗藪,洶如八月秋江濤。——出自南宋·陸游《悲歌行》
【第11句】:我欲蹈海乘風歸,瓊樓高處斜陽微。——出自近代·弘一《滑稽傳題詞四絕》
【第12句】:豈不懷榮畏友朋,一生凜凜蹈春冰。——出自南宋·陸游《示二子》
【第13句】:皎皎初心質天地,兢兢晚節(jié)蹈淵冰。——出自南宋·陸游《平昔》
【第14句】:當時高蹈翰墨場,江南李氏洛下楊。——出自北宋·黃庭堅《李君貺借示其祖西臺學士草圣并書帖一編二軸》
【第15句】:萬事寧容媿天地,一心常若蹈淵冰。——出自南宋·陸游《故里》
【第16句】:遠引不如四皓翁,高蹈不如仲連父。——出自南宋·文天祥《言志》
【第17句】:誰似伏波饒將略?猶聞蹈海報君恩。——出自清·黃遵憲《羊城感賦六首》
【第18句】:骯臟不能就珪組,至今空揚高蹈名。——出自唐·李白《答杜秀才五松見贈》
【第19句】:相感君臣總淚流,恩深舞蹈不知休。——出自唐·王建《朝天詞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
【第20句】:玉階舞蹈謝旌節(jié),生死向前山可穴。——出自唐·王建《東征行》
【第21句】:東蹈燕川食曠野,有饋木蕨芽滿筐。——出自唐·韓愈《盧郎中云夫寄示送盤谷子詩兩章,歌以和之》
【第22句】:歡心蹈舞歌皇風,愿載謳歌青史中。——出自唐·劉商《金井歌》
【第23句】:四野紅霜牧笛愁,悲風蹈厲卷河流。——出自清·閻爾梅《游高陽里》
【第24句】:講肄劇談兼祖謝,舞雩高蹈異求由。——出自北宋·王安石《次韻酬龔深甫二首》
【第25句】:書生正可蹈東海,世事漫思移太行。——出自南宋·陸游《閉戶》
【第26句】:羽籥低昂文綴已,干戚蹈厲武行初。——出自唐·佚名《郊廟歌辭·享先農樂章·舒和》
【第27句】:愈拜稽首蹈且舞,金石刻畫臣能為。——出自唐·李商隱《韓碑》
【第28句】:嗟予忽忽蹈此境,衰發(fā)如蓬面枯瘦。——出自南宋·陸游《六十吟》
【第29句】:吳門別后蹈滄州,帝里相逢俱白頭。——出自唐·李嘉祐《送馬將軍奏事畢歸滑州使幕》
【第30句】:共產黨人意志堅,赴湯蹈火我當先。——出自近代·陳松山《革命的“鐵砧”》
【第31句】:手舞足蹈方無已,萬年千歲奉薰琴。——出自唐·李迥秀《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第32句】:冠劍低昂蹈舞頻,禮容盡若君臣事。——出自唐·鮑溶《會仙歌》
【第33句】:魯連未必蹈滄海,應見麒麟新畫圖。——出自唐·鮑溶《淮南臥病聞李相夷簡移軍山陽以靖東寇感激之下因抒長句》
【第34句】:為主堅能不顧身,赴湯蹈火見忠臣。——出自唐·周曇《前漢門·周苛紀信》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