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不拿員工當人看的說說匯總90句
聰明的員工絕對不會跟老板說的話美文
職場如江湖,“江湖”之復雜,使得混在江湖中的人大多心眼頗多。因此,即便是你一片好心講出的大實話,也有可能被老板認為是別有用心,或者是你太消極……
職場中,絕對的摯友、鐵哥們、好姐們少之又少。所以,立身職場,切記不要太隨意講話,因為沒有人能完全理解你、包容你。
如下6句話,更是職場中千萬不能跟老板說的:
1。“有好幾家公司都想挖我過去。”
你想表達的:我的能力在業內很受認可,公司一定要重用我啊。
老板怎么理解此人還想在公司繼續干下去,因為還沒有找到更合適的機會跳槽;此人想用這話刺激我,以爭取到更好的待遇;此人已動了跳槽的念頭,我要做第二手準備了。
你應該這么說直接提出你的要求。
老板并不傻,他們自己也找過獵頭或也曾被挖角過,他們不但了解你的工作表現,甚至比你更深知你的行業價值。所以,老板在獵頭找到你之前,就預測到了你的升值空間,當你開口后,他多半會做個順水人情。
2。“為什么升他(她)不升我?”
你想表達的:我比他(她)能干得多,老板怎么會沒看到?
老板怎么理解你指責我的人事調整是錯誤的`,說明你不自知,愛沖動,如果還追問到底,就是性格的缺陷了。
你應該這么說“您方便的時候,我想跟您探討一下關于我個人職業發展的問題,請您給我一些建議。”
老板在決定給一些員工升職的時候,一定會考慮其他員工,特別是能力相當的員工的反應。所以升他(她)不升你,老板早已權衡過利弊,然后作出決定,幾乎不可能更改。
如果你直接去質問老板,首先是老板的意料之中,他早想好了一堆不痛不癢的話來解釋、安慰,但真正的原因可能比較復雜或有傷情面,老板是不會說的。所以你問了也是白問,如果你不依不饒,打破砂鍋問到底:“為什么不提拔我?為什么當初答應提拔我,現在又變卦了?”這樣只會讓老板覺得你性格有缺陷,不僅不能提拔做管理,而是考慮請你走人了。
3。“為什么**的薪水比我多?”
你想表達的:我很生氣,我心理很不平衡,這么制定薪水是不是搞錯了?
老板怎么理解薪水數目是保密的,公司規定員工之間不許互相打探,是誰違反了規定?這種風氣一定要遏制。
你應該這么說“如果和同級別的公司里同級別的員工相比較,我們的薪酬福利并沒有太多競爭力。老板是不是考慮一下,做些隨行就市的調整,也讓我們主力員工更有干勁?”
白領對薪水是非常敏感的,不僅想做前后左右的比較,更想以此看出自己在老板、公司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正因為如此,老板在確定薪酬的時候,代表著他對這個職位的價值估算和期望,這是老板綜合分析的結果。
把與同事比較薪水的結果告訴老板,是白領傻得不能再傻的一句話。說了這句話,薪水不會有絲毫的增加,相反在未來其他待遇的提升方面還會受到負面影響。
4。“我沒法與他(她)合作。”
你想表達的:這位同事的團隊合作精神很差,誰也不愿意跟他一起干活。
老板怎么理解你在推托這個項目;你對人抱有成見;頭腦簡單沒有能力做管理工作。
你應該這么說“我過去和這位同事的合作經歷中有不太愉快的地方,但我盡量與他磨合,也請老板出面跟他溝通一下。另外,就這個項目來說,其他幾位同事也是理想的合作人選,老板可以考慮一下。”
5。“這件事的責任不在我。”
你想表達的:我做了所有應該做的事情,我是沒有過錯的。
老板怎么理解事情搞砸了,可這個員工只想撇清自己的責任,他關注的并不是工作的成敗,境界不夠高,不堪大用。
你應該這么說“這件事我一定吸取教訓,下次做事考慮周全,在可控制的范圍內避免所有的紕漏。”
就算你有一肚子苦水想傾訴,可能比竇娥還冤,但是老板心里的想法卻是:【第1句】:這件事沒做好;【第2句】:你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第3句】:你還想怪在別人頭上。總結下來,你是個能力欠缺、不懂反省、喜歡推卸責任轉移矛盾的人。
6。“我行嗎?我真怕做不好。”
你想表達的:我的確對這個工作很感興趣,讓我試一試吧。
老板怎么理解沒有信心、沒有魄力,嘰嘰歪歪,缺乏做事情的氣勢。
你應該這么說“謝謝老板對我的信任,我很高興受重用。我是新手,還請老板多多指教和幫助,做的不好的地方,請你多批評,多擔待。”
有種說法,5分靠能力,5分靠造勢。老板在委托你重任的時候,沒指望你一步到位,把任務完成得百分百。老板看重的是你的熱情和闖勁、一心想把事情做成來證明自己的強烈愿望。這才是職業人的秘密武器,也是最讓老板欣賞的地方,這種熱情可以帶動一個本已開始死氣沉沉的團隊。
員工要老板化,老板要去老板化美文
當今社會人的責任心弱了,功利心強了,人人都想當老板了。順此邏輯,老板要去老板化,員工要老板化。
過去的人都比較本分,老板就是老板,員工就是員工,雖然立場不一樣但相處一起也相得益彰。現在的年輕人不一樣了,人人都想當老板,但并不是人人都能當上老板,還是存在老板與員工的區別。但是,新的員工更喜歡人人平等、獨來獨往、自我管理,不喜歡受別人的約束,哪怕是老板的約束也不愿意接受。因此,企業就不得不想出奇招,讓員工自己做老板,自己管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享受著當老板的自由和自我。當然,員工還是員工,只是企業的機制比過去靈活,員工能以合作者的身份與企業老板共事。
其實,新時代的老板的責任心也在削弱,他們與員工想得恰恰相反,寧愿在不失真實老板身份的前提下不顯山露水地做老板,即去老板化。
去老板化的方式多種多樣。一種方式是大家都是企業的股東,自己只是股東之一,但是絕對控股的大股東。這樣,企業給員工的感覺是人人都是老板,大老板不過是老板之一,大老板的老板身份似乎就去掉了不少。當員工感覺有話事權的時候,就會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去建設。這樣的去老板化是明智的。
另一種去老板化的方式就是,老板依然是老板,但在經營的過程中,會把很多權限給關鍵員工,讓大家參與企業的共同決策,并且對運營結果完全負責,但員工是沒有股份的。通常說來,對于職業經理人,這樣的做法是行得通的,因為他們壓根兒就沒有把企業變成自己的家,也從來沒有想過要有股份。員工對老板的認識與真老板對老板的認識還不完全一樣,老板自己認為擁有企業就是老板,員工認為能自己在一個狹小的領域里為企業做主,自己就是老板。這樣,企業老板如果能充分認識這樣差異,去老板化是很容易的,企業的效益會大大增強。
還有一種去老板化的方式,比較詭異,也是當今企業的畸形舉措。有的老板所從事的行業或者事業風險很高,加之本身就存在違紀違規甚至違法犯罪的.勾當,真正的老板法人隨時都有可能被公安請進去。但企業或者事業是老板的,自己不能離開半步,要時刻掌控一切。假設自己做法人,出現違法犯罪了就不得不被動離開自己的事業和權利,自己就不放心了。于是,這樣的老板想出了一個辦法,把法人身份拱手讓給別人,不是自己的家人,往往是自己的司機或者親戚朋友,然后叫法人當傀儡,把全部的權限授權給自己,這樣,老板還是真正的老板,但又可以不承擔法律責任,一旦出事了,法人被抓走了,企業不會亂套,自己還能掌管著一切局勢。
當然,這樣的法人也不是免費當的,進去是遲早的事情,也是預料之中的,老板會早早考慮到這個問題,包括法人家屬的安置、法人的坐監費等都會考慮得很清楚周到。
如果說第一種老板是家天下的善良老板,第二種老板是商業利益的老板,那么,第三種老板就是屬于心術不正的老板,一切以追逐商業利益為目的,還敢冒天下之大不違,是大家不喜歡的老板類型。
做老板應該有社會責任感,有使命與追求,有正確事業觀與人生價值觀,即便只追求商業利益,在當今時代也無可厚非,但絕對不應該以違法犯罪作為獲取利益的手段,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司機、親戚、朋友都搭進去,這樣的老板是沒有道德的,是會被人譴責的,也是遲早要進去的。
說到這一點,我特別要提醒那些聽過嚴介和老師課程的老板,不要片面理解嚴老板的關于請別人做老板而自己做幕后操縱老板的說辭。嚴老師我是非常尊敬的老師,是成功人士,他經常有這套說辭,甚至包括他自己也曾經嘗試,但那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保全企業而不得不如此為之。
為員工開車的老板的美文摘抄
已經到了下班時間,班車早早候在廠門口,司機把車門打開,等候大家。員工們陸陸續續上了車,司機清點人數,十分負責地將沒有上車的員工名字記下來,然后逐個打電話詢問,確認無誤后,班車出發了。
司機開車十分謹慎,正逢大霧天,他小心翼翼地駕駛著。
車上的員工們開始高談闊論,對公司的某某領導不滿,為公司的管理缺乏人性化而遺憾。
司機一邊傾聽,一邊開車,途中有些員工要早下車,他將車穩穩停在路邊,然后對下車的員工說再見。他甚至把員工下車的地點記錄下來。
“這人車技不咋樣,但人品好。”他們是頭一次遇到如此負責的司機。沒人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在這個上萬人的企業,員工甚至沒有見過老板,只是聽說過他的大名罷了。
每逢周一,這個叫漢斯的司機便會出現,他的任務是在下班時分,準時將員工安全送回家。
但每逢周二上午,老板便會組織相關領導開會,專案研究公司的人員結構問題,連續兩周,有兩位不負責任的公司中層免職。
“老板好像知道我們的心聲一樣,他如何知道我們員工對那兩個領導的不滿?”員工們在車上大發感慨,認為老板英明,新的福利政策也暖人心,自己應該繼續留在公司努力上班,而不是跳槽。
一年后,員工們在車間意外地發現,那個戴著鴨舌帽的漢斯出現在大家面前,許多中層領導尾隨著他,眾星捧月般。
有人叫著他的名字,他十分隨和地揮手致意。旁邊領導的`臉色鐵青,想制止卻欲言又止。
“天呀,開了一年車的漢斯,竟然是老板……”
這個叫漢斯的老板,經營著一家叫“伊萊克斯”的大型家用電器公司,公司總部在瑞典,是一家全球500強企業。他經常為員工開車,平易近人,他的企業業績輝煌,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制造商。
老板需要員工解決問題美文
1999年,美國第一大零售商凱瑪特開始顯露出走下坡路的跡象,有一個故事廣泛流傳:
在1990年的凱瑪特總結會上,一位經理認為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他向坐在他身邊的上司請示如何更正。這位上司不知道如何回答,便向上級請示“我不知道,您看怎么辦。”而上司的上司又轉過身來,向他的上司請示。這樣一個小小的問題,一直推到總經理帕金那里。帕金后來回憶說:“真是可笑,沒有人積極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寧愿將問題一直推到最高領導那里。”
2002年1月22日,凱瑪特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與竭力尋找借口的員工不同,有些員工沒有做好工作時會直接對老板說:“您看怎么辦?”這種坦誠似乎比找借口好一些,但事實上,在老板聽來,“您看怎么辦?”的潛臺詞就是“這是件麻煩的事情,還是您親自解決吧”。
實際上,老板迫切需要的是那種能及時解決問題的.人才。
在老板眼中,沒有任何事情能比一個員工處理和解決問題更能表現出他的責任感、感恩精神和不可替代的價值。一個經常為老板解決問題的人,肯定能最先得到老板的青睞和提拔。首先,他沒有讓問題延誤,釀成大患;其次,他讓老板非常省心省力,老板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更重大的問題上。有了這樣的員工,老板就少了很多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