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中描寫地理要素的句子集錦5篇
唐詩的地理氣象類
唐詩的地理氣象類主要有哪些呢?詩人是如何來描寫的呢?下面來看看!
【第1句】:月亮
⊙思鄉(xiāng)、 思親,人生的圓滿、缺憾,邊愁,
月亮的別稱:蟾宮、玉盤、銀鉤、嬋娟、桂宮;“玉盤”、“玉輪”、“玉環(huán)”、“玉鉤”、“玉弓”、“玉鏡”、“天鏡”、“明鏡”、“玉兔”、“嫦娥”、“蟾蜍”
(1)思鄉(xiāng)、思親、思人、鄉(xiāng)愁、無奈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筆法。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
例1: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李白思鄉(xiāng)之情。詩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純客觀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詩人感情的意象了。
例2: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露總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為感受在今夜;月無處不明,但故鄉(xiāng)更明,因為憶弟思家。詩人以幻作真,為的是突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例3: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詩句以委婉的疑問點出了這月圓之夜人間普遍的懷人心緒,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對故鄉(xiāng)朋友的深切思念。
例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唐人張九齡《望月懷遠》)
例5:“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唐人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
例6:“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國,表明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
例7:“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磧,沙漠,茫茫大漠中幾十萬戰(zhàn)士一時間都抬頭望,望云思友,見月懷人,是古代詩詞中常用手法。
例8:杜甫詩《恨別》:“思家步月清宵立,憶弟看云白日眠。”這兩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對友人的懷念。
例9:劉長卿《謫仙怨》:“白云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后溪。”寫別后相隔之遙與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帶給千里萬里之外的友人。
例10:謝莊《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
例11:張九齡:“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例12:蘇軾:“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此外“月”還有以下意象:
例13:謝莊“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祈禱和祝福。
例14: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希冀和渴盼。
(2)明月蘊涵邊人的悲愁。
例1:“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悲亢幽怨;
例2:“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悲壯雄渾。
(3)明月蘊涵時空的永恒。
例1:“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時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面前的無奈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例2:“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第2句】:斜陽(夕陽、落日)
⊙(1)失落 消沉美好而短暫的人生或事物;
例1:唐代李商隱《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例2:南朝民歌《西洲曲》“鴻飛滿西洲,望郎上西樓。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
例3:范仲淹《蘇幕遮》:“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例4:馬致遠:“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例5:秦觀《滿庭芳》:“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村。”
⊙(2)雄渾、蒼莽
例1: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例2: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
例3:范仲淹《漁家傲》:“四面邊聲連角起,長煙落日孤城閉。”
例4:柳永《八聲甘州》:“霜風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蕭瑟凄寒中尤顯出幾分蒼莽渾古的氣象。
⊙(3)思古幽情
夕陽與時序流轉(zhuǎn)有關(guān),故詩人常借以抒發(fā)思古之幽情。
例1:“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例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征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例3:周邦彥《西河》:“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里。”
例4:李白《憶秦娥》:“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第3句】:水
⊙愛情、友情、漂泊、時光易逝、愁情
(1)感嘆時光易逝,生命苦短。
例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臨流感嘆的,是人生有限而宇宙無窮。
例2:杜牧:“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
例3:李白:“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例4: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2)感情的綿遠、悠長、無盡,尤其是愁情無盡。
例1:唐·嚴維:“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例2: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用東流之水來比喻綿綿不斷的愁思。
例3:秦觀《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例4:秦觀《江城子》:“化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以流水與離愁關(guān)合,也是古典詩歌中常用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
例5: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抒發(fā)了詩人因強烈的感到了現(xiàn)實與理想的矛盾不可調(diào)和而產(chǎn)生的煩憂和愁苦。
例6: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例4:宋·黃庭堅《寄黃幾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持家但有四立壁,治國不蘄三折肱。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藤。”這是一首濃情厚意的詩文,作者從友人和自己所處的兩地間距入手,通過回顧二人的交往,敘述當下的處境,展現(xiàn)友人的品質(zhì),表達作者對他的'關(guān)切和懷念。“江湖夜雨十年燈”摹寫知己天各一方、秋夜苦雨相伴的凄涼境況,其基調(diào)是悲的。寫江湖、夜雨、孤燈,在于感慨自己十年來的江湖飄泊,夜雨中只有孤燈一盞和自己作伴的凄苦不平之情。
【第4句】:冰雪
⊙(1)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冰心:高潔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壺冰”比喻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應念嶺海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嶺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樣晶瑩、高潔。
⊙(2)環(huán)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
例1:韓愈:“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第5句】:朝陽:希望 朝氣 活力
【第6句】:海:遼闊 力量 深邃 氣勢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洶涌:人生的兇險 江湖的詭譎
【第7句】:江水:時光的流逝 歲月的短暫 綿長的愁苦。歷史的發(fā)展趨勢
【第8句】: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損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第9句】: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滅
【第10句】:小雨:春景 希望 生機 活力 潛移默化式的教化
【第11句】:暴雨:殘酷 熱情 政治斗爭 掃蕩惡勢力的力量 蕩滌污穢的力量
【第12句】:春風:曠達 歡愉 希望
【第13句】:東風:春天 美好
【第14句】:西風:落寞,惆悵 衰敗 游子思歸
【第15句】:狂風:作亂 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第16句】:霜:人生易老社會環(huán)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人生途路 的坎坷、 挫折
【第17句】: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第18句】:云:游子 飄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第19句】:天陰:壓抑 愁苦 寂寞
【第20句】:天晴:歡愉 光明
【第21句】:金風:秋風
【第22句】:雨
⊙喜樂、安靜、祥和、幸福、希望(甘霖、甘露、甘雨:應時而降,無聲潤物,煥發(fā)生機)
例1:杜甫:“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喜雨詩歌的一般特征:A、應時而降的時間意義;B、無聲潤物的生命特征;C、煥發(fā)生機的心理反應。
⊙愁苦、幻滅與絕望
(1)歷時彌久,陰云不開,意味著、伴隨著空間阻隔與路途斷絕。常表現(xiàn)詩人的孤獨、幻滅和愁苦。
例1:唐·戒昱:“日長巴峽雨蒙蒙,又說歸舟路未通”。
例2:溫庭筠:“咸陽橋上雨如懸,萬點空蒙隔釣船”。
例3:陸游:“數(shù)間茅屋誰知處,煙雨蒙蒙隔斷橋”。
(2)急驟迅猛,破壞尤烈,凄風苦雨為詩人的生命悲涼提供了廣闊而深邃的心靈抒情空間。
例1:文天祥:“江湖行客夢,風雨故鄉(xiāng)情”。
例2:宋·汪元量:“萬葉秋心孤館夢,一燈夜故鄉(xiāng)心”。
例3:明·袁凱:“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
【第23句】:秋
⊙悲愁、悲戚、悲郁、離愁、思鄉(xiāng)、遲暮之感(萬物凋零)
⊙(1)悲嘆英雄遲暮,人生苦短。
例1:漢·劉徹(武帝):“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蕭鼓鳴兮發(fā)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2)游子思鄉(xiāng)、閨婦懷人、離別之苦、思鄉(xiāng)之情。
例1:王實甫:“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例2:李清照:“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例3: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例4:徐再思:“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孤館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例5: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
(3)豪邁、豪放、開朗、豁達、喜悅(天高、氣爽、云淡)
例1:陸游的《秋聲》:“人言悲秋難為情,我喜枕上聞秋聲。快鷹下鞲爪觜健,壯士撫劍精神生。我亦奮迅起衰病,唾手便有擒胡興。弦開雁落詩亦成,筆力未饒弓力勁。五原草枯苜蓿空,青海蕭蕭風卷蓬。草罷捷書重上馬,卻從鑾駕下遼東。”此詩卻一反古人悲秋的情調(diào),一開始就對秋天表示出莫大的熱情。
例2:劉禹錫《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