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弟子”的詩句大全(130句)
“弟子”開頭的詩句
【第1句】:形氣不復生,弟子空傷情。——出自唐·張說《河上公》
【第2句】:先生闊別能輕舉,弟子才來學不餐。——出自唐·方干《贈五牙山人洗修白》
【第3句】:十三初學擘箜篌,弟子名中被點留。——出自唐·王建《宮詞一百首》
【第4句】:經成號圣僧,弟子名楊難。——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詩》
【第5句】:逸人歸路遠,弟子出山迎。——出自唐·郎士元《送韋逸人歸鐘山》
【第6句】:先生堂前霜月苦,弟子讀書喧兩廡。——出自宋·蘇軾《夜過舒堯文戲作》
【第7句】:先生周孔出,弟子淵騫寢。——出自宋·蘇軾《監試呈諸試官》
【第8句】:鐘聲才定履聲集,弟子堂上分兩廂。——出自南宋·陸游《燈籠》
【第9句】:世人空識面,弟子莫知年。——出自唐·項斯《送華陰隱者》
【第10句】:居人不識庚桑楚,弟子誰從魏伯陽。——出自宋·劉克莊《鷓鴣天》
【第11句】:先生坐中堂,弟子跪四廂。——出自唐·張籍《學仙》
【第12句】:孝先酣枕夢周公,弟子雖嘲可無媿。——出自南宋·陸游《雨中熟睡至夕》
【第13句】:先生饌酒食,弟子服勞止。——出自唐·白居易《飲后戲示弟子》
【第14句】:人心未肯拋膻蟻,弟子依前學聚螢。——出自唐·裴铏《題文翁石室》
“弟子”結尾的詩句
【第1句】:天涯禪弟子,空到柏巖游。——出自唐·李益《哭柏巖禪師》
【第2句】:今日到孤園,何妨稱弟子。——出自唐·皮日休《太湖詩·孤園寺》
【第3句】:萬里獨行無弟子,惟赍筇竹與檀龕。——出自唐·周賀《送蜀僧》
【第4句】:幾番新弟子,一樣舊威儀。——出自唐·齊己《寄懷江西徵岷二律師》
【第5句】:潛教問弟子,居處與誰鄰。——出自唐·朱慶馀《贈道者》
【第6句】:不為已為儒弟子,好依門下學韜鈐。——出自唐·殷文圭《贈戰將》
【第7句】:吾為爾先生,爾為吾弟子。——出自唐·白居易《飲后戲示弟子》
【第8句】:佛容為弟子,天許作閑人。——出自唐·白居易《閑臥》
【第9句】:紅粉少年諸弟子,一時惆悵望梁塵。——出自唐·殷堯藩《贈歌人郭婉二首》
【第10句】:擬欲事師為弟子,不知將法付何人。——出自唐·裴休《贈黃蘗山僧希運》
【第11句】:聞經諸弟子,應滿此門中。——出自唐·無可《送顥法師往太原講兼呈李司徒》
【第12句】:曹溪舊弟子,何緣住此山。——出自唐·韋應物《詣西山深師》
【第13句】:琴書隨弟子,雞犬在鄰家。——出自唐·于鵠《尋李逸人舊居》
【第14句】:唯馀門弟子,列樹松與楸。——出自唐·元稹《陽城驛》
【第15句】:不知新弟子,誰解囀喉輕。——出自唐·張祜《歌》
【第16句】:事佛未憐諸弟子,談空爭動上公卿。——出自唐·齊己《荊州新秋寺居寫懷詩五首上南平王》
【第17句】:入室幾人成弟子,為儒是處哭先生。——出自唐·方干《哭秘書姚少監》
【第18句】:大雅篇章無弟子,高門世業有公卿。——出自唐·方干《寄杭州于郎中》
【第19句】:從此始堪為弟子,竺乾師是古先生。——出自唐·白居易《齋戒》
【第20句】:定中無弟子,人到為焚香。——出自唐·張籍《禪師》
【第21句】:悲哉門弟子,要自知心長。——出自唐·儲光羲《至岳寺即大通大照禪塔上溫上人》
【第22句】:便欲去隨為弟子,片云孤鶴可相于。——出自唐·劉得仁《贈敬晊助教二首》
【第23句】:滿朝將相門弟子,隨師盡愿拋塵滓。——出自唐·楊嗣復《贈毛仙翁》
【第24句】:復與諸弟子,篇翰每相敦。——出自唐·韋應物《答僴奴、重陽二甥》
【第25句】:傳經多弟子,結友半屠沽。——出自清·吳嘉紀《挽王秀才斌》
【第26句】:受業幾多為弟子,成名一半作公侯。——出自唐·方干《山中言事八韻寄李支使》
【第27句】:誘我為弟子,逍遙尋葛洪。——出自唐·李頎《贈蘇明府》
【第28句】:我有軍持憑弟子,岳陽溪里汲寒流。——出自唐·賈島《訪鑒玄師侄》
【第29句】:盡擬勤求為弟子,皆將疑義問先生。——出自唐·方干《贈蕭山彭少府》
【第30句】:此行無弟子,白犬自相隨。——出自唐·賈島《送道者》
【第31句】:何必剃頭為弟子,無家便是出家人。——出自鄭遨《與羅隱之聯句》
【第32句】:嘗以素書傳弟子,還因白石號先生。——出自唐·皇甫冉《送張道士歸茅山謁李尊師》
【第33句】:劉虬師弟子,時喜一相親。——出自唐·貫休《贈抱麻劉舍人》
【第34句】:不得為弟子,名姓掛儒宮。——出自唐·孟郊《夏日謁智遠禪師》
【第35句】:一等孔門為弟子,愚儒獨自賦歸田。——出自唐·方干《贈李支使》
【第36句】:錦江詩弟子,時寄五花箋。——出自唐·王建《句》
【第37句】:苦用貞心傳弟子,即應低眼看公卿。——出自唐·方干《贈乾素上人》
【第38句】:既許焚香為弟子,愿教年紀共椿同。——出自唐·令狐楚《贈毛仙翁》
【第39句】:白石山翁好弟子,善從詩境畫農家。——出自現代·老舍《北戴河贈四友詩 贈李可染》
【第40句】:歸來諸弟子,白遍后生頭。——出自唐·李洞《山寺老僧》
【第41句】:唯余門弟子,列樹松與楸。——出自唐·元稹《陽城驛》
“弟子”在中間的詩句
【第1句】:看經弟子擬聞聲,瞌睡山童疑有夢。——出自唐·歐陽炯《貫休應夢羅漢畫歌》
【第2句】:弟子悲徐甲,門人泣蔡經。——出自唐·李德裕《遙傷茅山縣孫尊師三首》
【第3句】:不說金丹能點化,空教弟子學長生。——出自唐·劉得仁《送祖山人歸山》
【第4句】:瞿曇弟子君知否,恐是天魔女化身。——出自唐·白居易《題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諸僧眾》
【第5句】:郎君弟子多白發,回頭日月如奔車。——出自南宋·陸游《題徐淵子環碧亭亭有茶山曾先生詩》
【第6句】:蜀弦錚摐指如玉,皇帝弟子韋家曲。——出自唐·劉禹錫《傷秦姝行》
【第7句】:弟子得其訣,清齋入空房。——出自唐·張籍《學仙》
【第8句】:岳茶如乳庭花開,信心弟子時時來。——出自唐·貫休《題弘顗三藏院》
【第9句】:解空弟子絕悲喜,猶自潸然對雪幃。——出自唐·王镕《哭趙州和尚二首》
【第10句】:霓裳一曲千門鎖,白盡梨園弟子頭。——出自唐·趙嘏《冷日過驪山》
【第11句】:霓裳禁曲無人解,暗問梨園弟子家。——出自唐·于鵠《贈碧玉》
【第12句】:珠顆淚沾金捍撥,紅妝弟子不勝情。——出自唐·白居易《代琵琶弟子謝女師曹供奉寄新調弄譜》
【第13句】:眾工舐筆和朱鉛,先生曹霸弟子韓。——出自宋·蘇軾《書韓干牧馬圖》
【第14句】:吳興弟子廣王風,六宮貓犬無相思。——出自元·楊維楨《六宮戲嬰圖》
【第15句】:異議蜂起弟子爭,舌翻濤瀾卷齊城。——出自宋·蘇軾《次韻答劉涇》
【第16句】:弟子四五人,入來淚俱落。——出自唐·杜甫《昔游》
【第17句】:如今竹院藏衰老,一點寒燈弟子燒。——出自唐·張喬《贈頭陀僧》
【第18句】:吾門弟子中,不減惠休名。——出自唐·皎然《答道素上人別》
【第19句】:憑師莫斷松間路,秋月圓時弟子來。——出自唐·劉得仁《別山居》
【第20句】:靈壽君王賜,雕胡弟子炊。——出自唐·王維《慕容承攜素饌見過》
【第21句】:白蓋微云一徑深,東峰弟子遠相尋。——出自唐·溫庭筠《宿云際寺》
【第22句】:敢望護法將軍記,且喜焚香弟子知。——出自唐·齊己《寄玉泉實仁上人》
【第23句】:舍利眾生得,袈裟弟子將。——出自唐·張謂《哭護國上人》
【第24句】:至今十棒元宵鼓,絕倒梨園弟子師。——出自清·朱彝尊《鴛鴦湖棹歌之七十四》
【第25句】:弟子自知心了了,吾師應為醉騰騰。——出自唐·杜荀鶴《贈休禪和》
【第26句】:臨路長鳴有真意,盤山弟子久同參。——出自北宋·王安石《驢二首》
【第27句】:詩家弟子無多少,唯只于余別有情。——出自唐·方干《送錢特卿赴職天臺》
【第28句】: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出自唐·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第29句】:故山弟子空回首,蔥嶺唯應見宋云。——出自唐·溫庭筠《重游圭峰宗密禪師精廬》
【第30句】:絳紗弟子音塵絕,鸞鏡佳人舊會稀。——出自唐·李商隱《李衛公》
【第31句】:道門弟子山中客,長向山中禮空碧。——出自唐·顧云《華清詞》
【第32句】:弟子人天遍,童年在沃洲。——出自唐·馬戴《贈禪僧》
【第33句】:弟子數百人,散在十二州。——出自唐·盧照鄰《詠史四首》
【第34句】:易姓更名數,難教弟子尋。——出自唐·尚顏《送徐道人東游》
【第35句】:云氣冉冉漸不見,留語弟子但精堅。——出自唐·韋應物《學仙二首》
【第36句】:時因弟子偷靈藥,散落人間駐物華。——出自唐·趙嘏《贈王先生》
【第37句】:弟子誰依白茅室,盧老獨啟青銅鎖。——出自唐·杜甫《憶昔行》
【第38句】:略問先生真甲子,只言弟子是劉安。——出自唐·貫休《贈軒轅先生》
【第39句】:纖腰弟子知千恨,笑與揚雄作解嘲。——出自唐·薛能《許州題觀察判官廳》
【第40句】:段師弟子數十人,李家管兒稱上足。——出自唐·元稹《琵琶歌》
【第41句】:四科弟子稱文學,五馬諸侯是繡衣。——出自唐·清江《月夜有懷黃端公兼簡朱孫二判官》
【第42句】:弟子貧原憲,諸生老伏虔。——出自唐·杜甫《寄岳州賈司馬六丈、巴州嚴八使君兩閣老五十韻》
【第43句】:弟子抄將歌遍疊,宮人分散舞衣裳。——出自唐·王建《送宮人入道》
【第44句】:弟子肥如瓠,先生瘦惟骨。——出自北宋·黃庭堅《再和答為之》
【第45句】:南宗弟子時時到,泣把山花奠幾筵。——出自唐·皮日休《過云居院玄福上人舊居》
【第46句】:雪眉老人朝叩門,愿為弟子長參禪。——出自宋·蘇軾《游徑山》
【第47句】:南內開元曲,常時弟子傳。——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李賓客一百韻》
【第48句】:弟子已攀桂,先生猶臥云。——出自唐·方干《句》
【第49句】:金馬辭臣賦小詩,梨園弟子唱新詞。——出自唐·徐鉉《柳枝詞十首》
【第50句】:頃為弟子曾同社,今忝星郎更契緣。——出自唐·鄭谷《宜春再訪芳公言公幽齋寫懷敘事,因賦長言》
【第51句】:強許傳新態,人間弟子稀。——出自唐·張祜《舞》
【第52句】:漢朝舊學君公隱,魯國今從弟子科。——出自陸羽《七言重聯句》
【第53句】:祗園弟子盡鶴骨,心如死灰不復溫。——出自宋·蘇軾《王維吳道子畫》
【第54句】:東頭弟子曹善才,琵琶請進新翻曲。——出自唐·李紳《悲善才》
【第55句】:渤海歸人將集去,梨園弟子請詞來。——出自唐·劉禹錫《酬楊司業巨源見寄》
【第56句】:十五男兒志,三千弟子行。——出自唐·杜甫《又示宗武》
【第57句】:直言弟子韓干馬,畫馬無骨但有肉。——出自唐·顧云《蘇君廳觀韓干馬障歌》
【第58句】:營州羯奴作天子,梨園弟子群相從。——出自元·楊維楨《雷海青》
【第59句】:玄宗愛樂愛新樂,梨園弟子承恩橫。——出自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華原磬》
【第60句】:弟子尚不信,況余乏才資。——出自北宋·王安石《自訟》
【第61句】:玉甕瑤壇二三級,學仙弟子參差入。——出自唐·齊己《祈真壇》
【第62句】:學書弟子何人在,點檢猶存諫草無。——出自唐·綦毋潛《經陸補闕隱居》
【第63句】:肯將的的吾師意,擬付茫茫弟子心。——出自唐·齊己《寄谷山長老》
【第64句】:金箓時教弟子檢,砂床不遣世人聞。——出自唐·皎然《和李舍人使君紓題云明府道室》
【第65句】:高標無復鄉人識,妙寄惟應弟子知。——出自南宋·陸游《酬妙湛闍梨見贈妙湛能棋其師璘公蓋嘗與先君》
【第66句】:縹帙無塵滿畫廊,鐘山弟子靜焚香。——出自唐·溫庭筠《訪知玄上人遇暴經因有贈》
【第67句】:聞道善才成朽骨,空馀弟子奉音徽。——出自唐·李紳《悲善才》
【第68句】:曹霸弟子沙苑丞,喜作肥馬人笑之。——出自北宋·黃庭堅《次韻子瞻和子由觀韓干馬因論伯畫天馬》
【第69句】:朝真弟子悄無言,再拜碧杯添沆瀣。——出自唐·陸龜蒙《句曲山朝真詞二首·送真》
【第70句】:弟子部中留一色,聽風聽水作霓裳。——出自唐·王建《霓裳詞十首》
【第71句】:胡部笙歌西殿頭,梨園弟子和涼州。——出自唐·王昌齡《殿前曲二首》
【第72句】:蒙莊弟子相看笑,何事空門亦有關。——出自唐·陸龜蒙《訪僧不遇》
【第73句】:弟子哀無識,醫王惜未談。——出自唐·沈佺期《九真山凈居寺謁無礙上人》
【第74句】:孔門弟子皆賢哲,誰料窮儒忝一名。——出自唐·石貫《和主司王起》
【第75句】:開盡菊花憐強舞,與教弟子待新春。——出自唐·司空圖《燈花三首》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