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描寫君子品德的句子集錦70條
形容優秀品德的詩句集錦
愛國
【第1句】: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第2句】: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第3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第4句】: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第5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第6句】: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第7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第8句】: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第9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第10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第11句】: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第12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明志
【第13句】: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第14句】: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第15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第16句】: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第17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第18句】: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第19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第20句】: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列傳》
【第21句】: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第22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第23句】: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持節
【第24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第25句】: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第26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第27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第28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第29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第30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第31句】: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
【第32句】: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第33句】: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第34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第35句】: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第36句】: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于謙《無題》
【第37句】: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第38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燮(xiè)《題畫·竹石》
自強
【第39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乾·象》
【第40句】: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第41句】: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第42句】: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第43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第44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第45句】: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第46句】: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第47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第48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第49句】: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咸用《送人》
【第50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第51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熹《答鞏仲至》
誠信
【第52句】: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第53句】: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第54句】: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第55句】:輕諾必寡信。——《老子》第63章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關于優秀品德的詩句
愛國
【第1句】: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第2句】: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第3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第4句】: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第5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第6句】: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第7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第8句】: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第9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第10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第11句】: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第12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明志
【第13句】: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第14句】: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第15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第16句】: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第17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第18句】: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第19句】: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第20句】:有志者事竟成。——《后漢書·耿弇列傳》
【第21句】:志小則易足,易足則無由進。——張載《經學理窟·學大原下》
【第22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第23句】: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持節
【第24句】: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第25句】: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第26句】: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第27句】: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第28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第29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第30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第31句】:不為窮變節,不為賤易志。——桓寬《鹽鐵論·地廣》
【第32句】: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第33句】: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第34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第35句】: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第36句】:名節重泰山,利欲輕鴻毛。——于謙《無題》
【第37句】: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第38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鄭燮(xiè)《題畫·竹石》
自強
【第39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乾·象》
【第40句】: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第41句】: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第42句】: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第43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孟子·告子下》
【第44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第45句】: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第46句】: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第47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第48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第49句】: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咸用《送人》
【第50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第51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熹《答鞏仲至》
誠信
【第52句】: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言語應該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第53句】: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第54句】: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第55句】:輕諾必寡信。——《老子》第63章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用。
形容下雪詩句集錦
下雪的詩句都是怎么去描寫雪景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形容下雪詩句集錦,歡迎參考閱讀!
北風行
【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賞析:
《北風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借樂府古題創作的一首古詩,出自《全唐詩》。此詩通過描寫一個北方婦女對丈夫戰死的悲憤心情,揭露和抨擊了安祿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糾紛,挑起戰禍的罪行。詩人從一個“傷北風雨雪,行人不歸”的一般題材中,出神入化,點鐵成金,開掘出控訴戰爭罪惡,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題,從而賦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義。全詩信筆揮灑,時有妙語驚人;自然流暢,不露斧鑿痕跡。它抓住焚毀白羽箭的行動來刻劃思婦睹物思人的矛盾心理狀態,捧土塞黃河的比喻突出了思婦“恨難裁”的憤怒心情,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其他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等,也歷來被人們稱為詩歌中夸張的典范、比喻的佳句。
望雪
【唐】李世民
凍云宵遍嶺,素雪曉凝華。
入牖千重碎,迎風一半斜。
不妝空散粉,無樹獨飄花。
縈空慚夕照,破彩謝晨霞。
賞析:
此詩為唐太宗李世民所創作,全詩通過描繪李世民在游歷自己江山中所看到的美麗雪景,回想起自己在開國時的一些人和事,抒發了人生的感慨!該詩的中心意思:李世民在游歷自己江山中,看到這幅風景想起了自己在開國時的一些事物和感嘆人生的歷練!
南秦雪
【唐】元稹
帝城寒盡臨寒食,駱谷春深未有春。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
飛鳥不飛猿不動,青驄御史上南秦。
翻譯:
帝都到清明時間寒意才盡,而駱谷到了春深時節卻未見春意;
剛看見峻嶺上云似華蓋,就發現巖石下白雪如塵。
如筍石般的山峰好像上千矗立的玉石,松蘿班的樹林也披上了萬多銀花。
在這個不見飛鳥不聞猿啼的時節,年輕的御史走在了去南秦的路上。
詠雪
【唐】駱賓王
龍云玉葉上,鶴雪瑞花新。
影亂銅烏吹,光銷玉馬津。
含輝明素篆,隱跡表祥輪。
幽蘭不可儷,徒自繞陽春。
作者簡介:
駱賓王(約638—684),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唐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他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長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余情不絕。
高宗永徽中,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歷武功、長安主簿。儀鳳三年,入為侍御史,因事下獄,次年遇赦。調露二年,除臨海丞,不得志,辭官。有集。駱賓王于武則天光宅元年,為起兵揚州反武則天的徐敬業(又名李敬業)作《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敬業敗,王那相斬其首降。
宿遷道中遇雪
【宋遼金】陸文圭
登車宿遷北,萬頃鋪瓊田。
墨云淇水光,上下玻璃天。
六花時時飄,集我車上氈。
左右拍手笑,翁似日鶴仙。
失卻翁白髯,頓覺翁少年。
作者簡介:
陸文圭(1256-1340年),字子方,江陰(今屬江蘇)人。博通經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歷、醫藥、算術之學。南宋咸淳初,陸文圭18歲,首中鄉試,宋亡,隱居城東,人稱"墻東先生"。元代延□年間恢復科舉,官員強令他就試,再中鄉舉。他的對策有:救流民、革貪吏、拯鹽法、拯鈔法等,皆切中時弊。朝廷幾次征聘他入朝,都因年老多病,未能成行。陸文圭現存詞28首。其中約有一半是以描寫歌妓和艷情為內容的。他晚年所寫的詞,內容上比較充實,藝術上也趨于成熟,寄托了他對亡宋的懷念,感情也沉郁真切。有《墻東類稿》收文300余篇,詩詞600余首,計20卷。《元史》評論"文圭為文融會經傳,縱橫變化,莫測其涯際,東南學者,皆宗師之"。
形容心情好的詩句集錦
【第1句】:白日放歌需縱酒,漫卷詩書喜欲狂。
【第2句】: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第3句】: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第4句】: 多情誰似南山月,特地暮云開。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
【第5句】: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作。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第6句】: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第7句】: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第8句】: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第9句】: 奇文共觀賞,疑義相與析。
【第10句】: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第11句】: 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第12句】: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第13句】: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濃妝總相宜。
【第14句】: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第15句】: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