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描寫靜態描寫的句子集錦80句
湘教版小學語文《語文活動6》優秀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完成各項語文活動,積累詞句。學習動態和靜態描寫。
過程與方法
通過平時的積累,利用小組合作優勢解決學習中的的.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完成語文活動“我能寫”
教學難點:
學習動態和靜態描寫。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讀、寫、議相結合
教學流程:
【第1句】:教學“萬花筒”
1.出示生字卡,指名認讀
2.比較這兩組形近字。
3.用這些字口頭組詞
4.練習:寫一寫這些字
【第2句】:教學“我能寫”
1.出示詞卡,指名朗讀
2.以四人小組討論這些詞的意思。
3.全班交流:我是這樣理解它們的。
4.小組合作給這些詞找一找它們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5.全班交流,完成練習。
6.讀這些詞語
【第3句】:教學“我能讀”
1.生讀短文,想一想,這段話寫了什么?
2.找一找這段話中的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的句子。
以四人為小組,在小組,人討論靜態和動態描寫的句子。
全班交流。
3.完整地讀這段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完成各項語文活動,積累名言。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讀、議、說、做,完成語文活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世界的名勝古跡,激發熱愛地球的情感。
教學重點:
積累名言
教學難點:
感受世界的名勝古跡,激發熱愛地球的情感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
教學流程:
【第1句】:教學“百寶箱”
1.出示名言,學生自由朗讀。
2.在小組內交流對名言的理解。
3.交流讀后感。
4.我還知道這樣的名言。
5.讀名言,背名言。
【第2句】:教學“大舞臺”
1.交流收集到的相關圖片。
2.動手給收集到的圖片配上解說文字。
3.全班同學一起辦一個小小圖片展。
4.參觀圖片展。
湘教版《語文活動6》優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第1句】:回顧積累詞語,讀、背、理解、積累詩句。
【第2句】:回顧、交流學習方法,大膽質疑。
教學重難點 積累詩句,學習閱讀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1句】:我會寫
【第1句】:學生讀題目中的詞語,了解題目意思。
【第2句】:將課前積累的詞語寫下來。
【第3句】:交流所寫詞語。
【第4句】:鼓勵學生課外摘抄好詞語。
【第2句】:我會學
【第1句】:讀提示,明確任務
【第2句】:掌握質疑的方法
(1)從課題上質疑;
(2)從課文遣詞造句的`妙處質疑;
(3)從課文的重點、難點處質疑;
(4)從矛盾之處質疑;
(5)從標點符號上質疑;
(6)從寫作手法上質疑。
【第3句】:百寶箱
【第1句】:學生讀詩句,感悟理解。
【第2句】:班內交流
【第3句】:熟讀古詩。
板書設計
湘教版第十一冊《語文活動2》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第1句】:了解某些成語里表示數目詞的含義。
【第2句】:了解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激發新聞記者文學名著的興趣。
【第3句】:積累《幼學瓊林》的古文名句。
【第4句】:召開故事會,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第1句】:發現成語的特點,積累成語。
【第2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某些成語的特點,理解成語中表示數目的詞的特定含義。
【第3句】:理解古文名句的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成語、“三十六計”名稱)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和安排:
第一課時
【第1句】:學習“我發現”
【第1句】:投影出示“語文活動”中的成語。
【第2句】:引導學生觀察發現。
【第3句】:教師講解成語中表示數目的.詞的意義。
它們不表示確切的數目,一般都具有特定的含義。
【第4句】:分組讀成語,體會這些成語中“一”“七”“八”“百”“千”“萬”特詞的特定意義。
【第5句】:收集包含數目詞的成語,全班交流。
【第2句】:學習“我知道”
【第1句】:教師簡要介紹我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
【第2句】:學生回憶名著及名著中的主要人物特點,小組交流。
【第3句】:教師指導學生用一句話對古典文學名著中的人物作出正確的評價。
如:顧全大局、神機妙算的孔明;嫉惡如仇、智勇雙全的魯智深……
【第4句】:全班交流。
【第3句】:學習“百寶箱”
【第1句】:自由朗讀《幼學瓊林》中的古文名句,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第2句】:教師簡介《幼學瓊林》。
【第3句】:熟讀句子,說說自己讀懂了哪些句子的意思,提出難以理解的句子。
【第4句】:教師點評釋疑
【第5句】:教師范讀,指導學生朗讀古文名句,注意停頓、重音等。
如:憑空起事,謂之/平地風波;獨立不移,謂之/中流砥柱。
【第6句】:學生熟讀句子,背誦句子。
【第4句】:課堂小結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第二課時
【第1句】:激情導入
同學們,俗話說:“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今天我們召開“三十六計”故事會,你們高興嗎?你們知道“三十六計”指的是哪些計謀嗎?
【第2句】:學生交流自己知道的“三十六計”名稱,回憶有關故事情節
【第3句】:教師投影出示“三十六計”名稱,學生識讀
【第4句】:引導學生從中選擇一個成語,講一講這個成語故事
【第5句】:小組交流
先在小組里交流,評出本組的“故事大王”。主要從以下方面評議:
(1)講的故事與成語的意思是否符合;
(2)內容是否有趣;
(3)語言是否連貫、通順。
【第6句】:全班交流
各小組的“故事大王”上臺講故事,學生評出“最佳表演獎”“最佳語言獎”。寫出自己交流的成語故事的內容。
【第7句】: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板書設計:
總說
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燮理,機在其中。機不可設,設則不中。
小學語文《聽聽,秋的聲音》優秀教案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能和同學們交流讀后的體會。
3.仿照詩歌內容,補寫幾句詩文。
課前準備
1.各種聲響(如風聲、雨聲、落葉聲、蛐蛐聲等)的錄音帶。
2.配套的課文朗讀磁帶。
3.旋律優美的.輕音樂磁帶。
教學設計
游戲導入,展開想象
1.游戲導入:自然界中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同學們,你們想欣賞一下嗎?下面我們做一個聽錄音猜聲音的游戲,請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聽,然后說一說你聽到了哪些聲音。(播放聲響錄音帶)
2.展開想象:聽著這些美妙的聲音,你腦海里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再次播放聲響錄音帶,引導學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詩人在秋天里聽到許多美妙的聲音,就寫下了這么一首詩,你們想聽聽嗎?(揭題讀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或配樂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3.指名學生讀,喜歡讀哪一節就讀哪一節。營造樂讀氛圍,激勵學生多人次朗讀,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品讀想象,體會交流
1.品讀第13節,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節,邊讀邊展開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可以讓學生從看到的、聽到的這些方面來想象)。
2.指名學生進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畫面描述得美一點。
3.學生評議并補充畫面,把畫面說生動、說形象。
4.帶著這種美好的感情朗讀自己喜歡的一節。
仿寫詩歌,積淀語言
1.教師有感情地配樂誦讀第45節。
2.讀后引述:聽聽,秋的聲音還有許多許多,讓我們一起走近每一片葉,每一朵花去聽聽他們的聲音,并仿照課文第1.2節或第3節的樣子,也來作一段詩,好嗎?
3.播放聲響錄音帶,說一說你聽到哪種聲音最美。
4.學生自由作詩,在小組交流,幾個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詩。
5.選派代表誦讀,給學生配上音樂。
品讀體會,升華情感
1.指名誦讀最后一節。
2.交流:從這一節感受到了什么?
3.帶著這種情感齊讀最后一節。
誦讀回味,表現情感
1.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可以一個人誦讀,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誦讀??梢赃呎b讀邊加上動作。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合作誦讀自己編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