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古鎮描寫句子集錦5篇
千年古鎮磁器口一游三年級作文
在一個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千年古鎮磁器口游玩。
爸爸給我講了磁器口古鎮的歷史:古鎮位于嘉陵江邊,始建于宋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距今已有1800余年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我邊走邊聽,心兒早就飛到了古鎮。
當我們走進古鎮正街時,映入眼簾的就是街道兩邊很有特色的房屋,建筑物的樣式古色古香,仿佛讓人回到了古代。街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彩旗飄飄,到處都是商家此起彼伏的吆喝聲,真是熱鬧非凡啊!
我們隨著人群往里走,我看到古鎮的美食應有盡有:有紅紅火火的羊肉串;有又香又糯的小糍粑;有又酥又脆的陳麻花;有五顏六色的棉花糖;有又麻又辣的手工酸辣粉;有味道獨特的臭豆腐;有讓人垂涎三尺的辣子雞;還有遠近聞名的牛肉干……古鎮上除了美食之外,還有各式各樣的飾品店、樂器店、服裝店、雜貨店等等。店鋪里的貨品琳瑯滿目,看得我眼花繚亂。其中最令人難忘的就是“米上刻字”,它是一門微雕藝術。當我看到雕刻師在“米上刻字”的.時候,驚訝得張大了嘴巴,我萬萬沒想到一顆小米粒上竟能刻字,這門藝術真是讓人嘆為觀止呀!
歡快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短短的半天時間里,我不僅觀賞了古色古香的街景,還品嘗了獨具特色的美食,并把美景美食記錄在了我的相機里,最后我才依依不舍地跟著爸爸媽媽離開了磁器口古鎮。
千年古鎮磁器口真是一個讓人流連忘返的好地方呀!
游磁器口古鎮800字作文
陽春三月的一個周末,我和家人一起到磁器口游玩。一早還陽光明媚,突然,天空下起蒙蒙小雨,雖說下著小雨,但來這里的游客非常的多。
一進老街的入口處就看見老街用燈籠和倒掛的小傘裝飾著鮮艷漂亮,我們走在石板路上看見道路兩旁都是琳瑯滿目的商品,商家們都爭先恐后的吆喝著自己家的商品。你看——有手工糍粑、手工酸辣粉、有名的手工陳麻花還排著長長的隊呢……爸爸給我們一人買了一個手工糍粑,糍粑甜甜的糯滋滋的。爸爸說看那里,那是誰?有的游客尖叫著張飛,張飛,張飛牛肉,不僅牛肉干吸引游客,而且扮演張飛的人也特別引人注目。他表情嚴肅形象威武,貌似告訴游客張飛牛肉干質量品質杠杠的。隨著一聲聲敲鼓聲,一個戲劇院吸引了我的眼球。里面賓朋滿座都是來觀賞表演的',這個時間正是上演川劇類。表演者穿著戲服,這戲服讓我覺得好神秘,表演者表演了川劇唱腔的曲目,雖然依依呀呀的我一句也沒聽懂,但他們表演得很認真,我能感受到這古老藝術的神奇。讓我目不轉睛的就是那川劇變臉,扇子一揮,頭一扭,就變成了不同的臉譜。觀眾們的掌聲歡呼聲久久不能平息……
看完川劇我們又繼續往前走,我看見一位笑瞇瞇的老人雕塑,他很慈祥手里拿著的銅鑼和手杖,頭上還裹著頭巾,媽媽說這是打更的人,以前沒有鐘就靠這樣的師傅提醒人們工作的作息時間。我們邊走邊聊著看見有個寺廟里面正在裝修門前寫著游客止步。我們悠閑的走著聽見清脆的歌聲彈著優美的鋼琴不知不覺來到了文藝小清新的小巷,這里的干花鮮花布滿了街道的兩旁讓人覺得溫馨浪漫。我還沉浸在這小清新里,外公說前面有個鐘家大院,外公邊走邊跟我說:“鐘家大院的主人名叫鐘云亭,老先生是慈禧太后的外采辦,后來告老還鄉在這里修建了這個院子。沒走多久我們就來到了鐘家大院,院子用清瓦木架結構建成,回南環繞空氣流暢,這就是以前大戶人家的呢。”
從鐘家大院出來,柏油路上穿梭著來來往往的車輛,新建的磁器口牌坊,一棟棟高樓大廈之前的游覽就仿佛是穿越了那個古老的年代。迪迪迪一陣汽車的啦吧聲的響起,我們準備離開古鎮上車回家了。
田州古鎮一游作文
“六一”前夕,期盼已久的“尋訪壯文化,歡樂游古城”小記者活動的日子終于到了,我有幸成為活動的一員,自然無比激動。
“到了!到了!”大家一陣驚呼,我和其他小記者跟著導游員迫不及待下了大巴車。嗬,果不其然,展現在眼前的是一排排與眾不同的建筑。這就是廣西省有名的田州古鎮,她位于百色市右江區田陽縣田州鎮百東河北岸。是一痤古色古韻,充滿壯文化特色的大型文化旅游古城。
“快看,好高的牌坊!”不知道是哪個同學興奮叫到。是啊,首先,進入我們眼前的是古城的大牌坊,紅黃的浮雕點綴著靛藍色柱子、高高的牌匾上花團錦簇,鳥鳳飛舞,濃厚的壯族建筑風格與現代城市形成鮮明的'對比。聽導游介紹:這是一個融入了壯族文化元素的三進四柱式建筑,采用了侗族風雨橋的建筑開式來構思,四個柱子上有壯族人民唱山歌、舞獅、豐收、祝酒等節慶時場景的浮雕。形象地描繪了壯族人民勤勞耕作、能歌善舞、憨厚樸實的性格。我聽著聽著,心里情不自禁涌出一股對壯族人民的敬佩之情。
“這個物像叫布洛陀,”導游接著生動地介紹,“在大牌坊左右兩邊各有一幅大型浮雕,兩幅浮雕當中的人物就是壯族的人文始祖‘布洛陀’。‘布洛陀’是我們壯族人民的祖先,相傳是他把壯族子孫從蒙昧無知當中帶領走向了文明和智慧,千百年來,他一直是壯族人民崇拜、敬仰的創世神。在壯民族的心目中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每年大年初【第1句】:農歷三月初七至初九都會有成千上萬來自四面八方的壯族子孫來到這里祭拜布洛陀。”“布羅陀,布羅陀……”我喃喃自語,情不自禁用手輕輕撫摸著柱子上的彩色雕像,浮想聯翩。
在導游姐姐的帶領下,我們又參觀了月亮河酒吧街、紫荊廣場等地方。在參觀中,我們看到許多壯族人民親手制作的工藝品,比如美麗的錦緞,布滿刺繡的煙袋,青布壯衣,五彩繽紛的紙扇等等,令人目不暇接。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部壯民織布機,完全是用木條制作的,一條條細線整齊地懸掛機子上,梭子像兩個可愛的小船,我好想坐上去體會織布的感覺,好想當一次織女哦。
啊,壯民文化,今天我總算大開眼界了!田州古鎮一游,是獻給我“六一”兒童節最好的禮物。
游千年古鎮-西塘作文素材
著時,爸爸媽媽總算同意了。啊,我終于可以如愿以償了。
我是個喜歡安靜的人,清晨的西塘古鎮游客熙熙攘攘,面對著此情景,我的心也冷了一半。只好折回賓館,先舒舒服服地睡了個大覺。
夕陽西下,許多游客都回去了,我沿著小路,走近古鎮。一進鎮,便聞到了一股江南風味。跨過臥龍橋,信步在北柵街,河埠頭,三兩婦女拿著木槌捶打著衣服。岸上,煤爐冒出的縷縷白煙繚繞上升。遠處,蜿蜒的青山隱約可見,一斜夕陽從山頭灑下來,頗有“幽巷深處有人家”的意境。走過送子來鳳橋便是煙雨長廊。延伸的長廊似乎走不到盡頭,給人帶來一種神秘感。漫步醉園街,無論是白墻灰磚還是紅瓦黑檐都顯出江南人家特有的風格。兩旁是墨綠色的草坪,柳樹輕柔橫斜,瓜藤沿壁纏繞,聞著清香,“舔”著美景,我尋徑而去。走累了,我找了塊干凈的石凳坐下來。河上,成雙成對的白鵝尋尋覓覓,偶爾蜻蜓點水,泛出一個個水圈兒,打破了河面原有的平靜。房外是青山,青山下有碧水,整個古鎮仿佛一幅水墨畫。
西塘的'特產也是聞名中外呀!比如說,豆腐花、臭豆腐、八珍糕、芡實糕等等。呵,特別是那個臭豆腐和芡實糕,一塊一塊金黃色的臭豆腐涂上一層辣椒醬,咬上一口,油酥酥的,臭里帶香,味道好極了!游人們邊走邊吃,整個古鎮盡是那誘人的香味.再說芡實糕,糕肉飽滿松軟,清爽可口,真讓人饞涎欲滴呀。
到了西塘,晚飯后可千萬別錯過去乘一乘烏篷船。船上亮起了紅燈籠,與岸邊屋檐下的燈籠交相輝映,坐在烏篷船的船頭,品著清茶,迎著涼風,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覺油然而生。月光、燈光倒映水面,似點點火星點燃了微波粼粼的河面,河水因此增了暖色,真是“往來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搖波底月”。
轉眼望去,碧空蒼穹下,星星在對我微笑。清秀淡雅的月光勾畫出小鎮的安逸。我陶醉地依偎在夜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