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兵我來寵幼兒園說說集錦50條
我和我的兵散文
這些年,在家真正居住的時間并不多,一直過著租房客的生活。幾年前,因孩子的父親喜歡農村的大院落,便租了了一處民房,養了雞、鴨、鵝、貓、狗、烏龜、鳥兒、金魚還有小兔子。雖然每天上班很辛苦,回到家中還要統領三軍,我卻樂此不疲。
每天凌晨四點,準時帶狗兒遛彎。唐山三大怪:火車跑市里,汽車跑郊外,唐山市的丫頭比小子壞。火車隆隆從民房間穿過,鐵路兩邊的雜樹棵子,便是狗兒們暢游的天堂。不論是狗遛人,還是人遛狗,一段路跑下來,瞌睡蟲早已掉落草叢,看盡世間百態,人也變得神清氣爽。
不到五點,狗兒鎖進院門,繼續帶大鵝出游。兩只鵝,曾經都是殘疾。因為孩子父親喜歡,為愛而愛。我從常去姐姐小店的顧客手中“強搶”過來。一只頭上少了一撮毛,有點禿頂,大約是出殼時沒出好;一只一條腿長,一條腿短,象高占英的叔叔高貴和,一瘸一拐,看著甚是可憐。
沒辦法,只好盡心調理。從集市上買來玉米,去人家家中用機器磨碎,加入谷糠,魚粉,骨粉,還有新鮮采摘的野菜,精心侍弄,慢慢的,麻雀般的小雞、小鴨漸漸長大,長出了翅膀,羽毛也變得堅硬。鵝兒們脫掉了黃絨絨的內衣,換上了雪白的外套,英俊異常。
每天看著它們,心中常生起許多自豪,它們可是我一手喂養大的哦。
鵝兒們跳著搖擺舞,亦步亦趨,緊緊跟隨在我身后。每當有陌生人靠近,搭話,它們都會敏捷的沖過去,扁扁的長嘴,噙住人家的褲腳,怕人家傷害我。每每此時,都讓我感動異常。熟人談話,它們也會裝作很認真的傾聽,不時歪歪頭,盯緊人家,怕人家有什么“不軌”舉動,準備隨時出擊,保護我。
公鵝憨厚,自己忙著吃草,吃菜,不用我怎么照顧。熱草的草尖,蹦蹦草的葉片,苦麻菜,蒲公英,都是它們的最愛。母鵝嬌懶,常常駐足,停下來搶食我手中采好的草葉,那可愛的小模樣總是讓你不忍拒絕。
大半年后,雞鴨鵝陸續開始產蛋,親朋好友,都跟著沾光,享受了純正的、綠色無污染的天然美味。我雖不怎么喜歡吃,但養育它們的過程,雖疲累,卻樂在其中。
最有趣的情節,是聽信鄰居“良言”,趕鴨子去村邊上河溝“戲水”。鴨是麻鴨,天性靈敏。見了水,說什么也不肯上岸。我和孩子父親,包括兒子,最后連看熱鬧的幾個小朋友都跟著統統加入“趕鴨”大軍,從南追到北,從東追到西,上竄下跳,眼看著夕陽一點點沉沒,夜色來襲,總算人鴨皆氣喘吁吁的靠岸。從此,再不敢放它們出門。
鳥兒啾啾,掛在院子里用來晾衣服的鐵絲上,不停賣弄著歌喉,我以為它們很享受。一日兒子的小表妹來訪,打開籠門,想伸手撫摸它們。不想一只鳥兒嗖的一下竄了出去,飛到了鄰居的山楂樹上,對我戀戀的唱了一支“告別曲”后,飛走了。我才深深領悟:鳥兒終究是鳥兒,籠子再暖,食物再精美,終究不是它渴望的家園。遂將另一只鳥兒放生,讓它們在廣闊天地間自由的飛翔。
最堪憐愛的,是我的狗兒,因為它們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龍大、龍二是一對雙胞胎兄妹。當年租住在還是震前修建的工房區的時候,孩子父親常上夜班,房子較矮,時常鬧賊,母親擔心我們的安全,從老家哥哥的狗娃里精挑細選了它們,百里迢迢,一路火腿腸伺候,將它們帶給我。
因為喜歡電影《縱橫四海》,孩子父親給它們起了這樣的名字。狗兒們像小嬰兒一樣,被我一泡屎,一炮尿的喂養長大,與我很是親近。
朋友送給兒子一只小白兔,怕它孤單,我又買來一只。房東的'一只破舊的飯櫥,成了他們的家。兔子住樓上,狗兒住樓下。本來相安無事,但龍大見我一回家就撫摸兔子,很是嫉妒。
因為兔子能聽懂我的自行車停車的聲音,每當我停在門口,它們就會從鄰居的破廂房的墻洞中鉆出來,任我與它們親昵。它們懶洋洋的伸開腿,呲著三瓣嘴,讓我撫摸,其享受姿態,好像剛剛桑拿歸來的老男人。狗兒見每天如此,于是乎,將我喂給兔子的青菜和蘿卜,用爪子撥拉到地上,用牙撕碎。最后,竟然采取絕食抵抗。任我千哄百哄,就是不理我的茬。寒冷的冬天,多哩哆嗦,棲身在破木頭上,就是不肯吃東西,不肯回窩。
我給狗兒溜須拍馬,將兒子的火腿腸,酸奶截下來,逐一引誘,甚至還特地給它做了紅燒肉,狗兒就是不為所動。于是我同母親訴苦——我這人怪些也就罷了,怎么養只狗也這么有“個性”,“愛服了友”,只好讓兔子搬家,將狗窩重新鋪墊,狗兒才恢復活潑常態。
一個多月后,擔心兔子著涼,又遷至“樓上”。狗兒故伎重演。罷罷罷,只好忍痛割愛,將兔子送人。
雖然有些任性,但總的來說,這是一只“狗紳士”。因為它從不肯隨地大小便,總是放它出游時,撿一沒人,僻靜,干爽的草叢,將四周草兒一一踩平,才肯出恭。其仔細程度,擺的譜猶如皇帝老兒。
趕上我沒時間帶它遛彎,拴在家里,也會用院中的沙土將糞便仔細掩埋。這么一只通人性的狗兒,卻也英雄難過美人關。搬到民房后,時常懷念老居住地的舊情人。時常逃家,約會美眉。我擔心別人會傷害它,不肯放它出門。于是,它舊態復萌,絕食抵抗,我扛不住,只好眼睜睜看它開溜。
幾天后,它大約真的變成了別人的盤中餐,我找遍了它能去的角角落落,始終不見它的蹤影,到底,我還是失去它了。
后來又收養了一些流浪犬,但終因身體太過勞累,委托姐夫開車將它們送到了鄉下哥哥那里,也算為它們尋得一個好去處,因為哥哥也是很有愛心的人。
貓兒是姐姐店里的顧客遺棄的,三次將它丟掉,它自己又偷偷溜回家。那位顧客于是將它裝在蛇皮袋里,拿到姐姐店中,準備再次遺棄。姐姐知道我很喜歡小動物,問我肯不肯收留它。它的主人一打開袋子,我很感動,沙發上坐滿了客人,可貓兒卻一下子蹦到我懷里。
帶它回家,熱熱的炕頭,是它老窩,誰都不能侵占。本來孩子父親不太喜歡貓,但它很會撒嬌賣寵,俘獲了這個大男人的心。每天給它買雞肝,養的肥肥胖胖。
兒子住院,老男人自己在家,自個兒吃飯還成問題,貓兒挨餓,于是晚上就上演“電視劇”。朋友送我一些灌好的臘腸,晾在屋內的拴衣繩上。貓兒噌一下竄到電視櫥上,再蹦到電視上面,跳起來叼住臘腸,狠狠咬上一口,再蹦回到電視上面,下到地板,囫圇吃掉。
兒子出院,看見臘腸少了不少,一問才知,哎,這個調皮的精靈啊。到了冬天,夜里它時常外出,凌晨五點,準時回家。門打不開,于是蹲在窗頭,用爪子拍窗。天冷我懶得出被窩,故意不理,它就會抓起掛窗戶的鉤子,啪啪啪狠拍一通,上帝啊,就這樣把我征服了,趕緊起床抱它回屋。后來,老男人的同事想買它,都不肯出讓。貓兒終是愛偷饞,時常犯錯,被人打傷,也時常好了傷疤忘了疼。終于有一天它沒再回來。望著柿子樹上掛起的黑塑料袋,我常常當作是它。想起它黝黑的皮毛,藍汪汪的眼睛,還有帶給我們的快樂,忍不住唏噓。
雞兒們也很可愛,時常圍著我轉。見了我,就像見到媽媽一樣。東鄰嫌我家公雞叫鳴,影響休息,我亦不做多解。你家公雞叫喚,不影響休息,偏我家的就討厭。于是公雞母雞統統送人,雖然有些舍不得,想我終究會搬離這里,還是早做打算好。但愿它們的新主人能善待它們。
最難過的是大鵝離家,它很聰明。當初公鵝生病死去,它曾悲傷的叫了很久。幸好它的朋友,雞鴨給了它很多安慰,才慢慢恢復。如今離開,它知道可能是“永別”。我抱著它,它不時用頭蹭我的臉頰,引我滿臉淚水。還好聽說它的新主人對它不錯,家里有伙伴,村旁有小河。想起每天為它們洗澡,水珠在潔白的鵝毛上滾動,人鵝歡叫,多么幸福的時光啊。
想人與人,人與動物,都應該珍惜彼此生命中相遇的緣分。因為前世的回眸,才換來今世的的擦肩。
我和我的馬兒散文
兒時對馬的記憶,是在外婆家的農場。外婆一年通常會養幾匹馬,每一次跟外婆放馬去農場,外婆總會牽著馬,來來回回讓我騎在馬背上。后來,我索性讓外婆放掉手中的繩索,單獨騎著馬兒在農場上來回跑幾圈,那感覺不是仙女就是俠女,飄飄然,回味無窮。
長大后,對馬兒也漸漸陌生了,見著馬兒的機會少得可憐,在貴陽,能見著馬兒最近的地方也只有龍里草原和高坡云頂草原了,在那里,也能騎著馬兒在草原上走一圈,但是旅游區養馬的大媽大伯們不允許馬兒離開他們手中的繩子,只能他們在前面牽著馬,游客騎在馬背上,讓馬兒慢悠悠地走一圈,很拘束,不過癮,找不到“俠女”的感覺。
后來我就把對馬兒的情絲,轉移到了車的身上,我的字典里就是:馬即是車,車即是馬。再到后來的某一天黃昏,我讀了三毛的散文,三毛也把車比作馬,我由此更加堅定車即是馬的比喻并無不妥。
不過再一次愛上馬兒,還真是冥冥之中。
那年,從事美發師工作8年的我,有些厭倦了,于是與親戚開起了托運站,由于經驗不足和管理松散,一年后托運站虧空并倒閉,就剩下兩匹馬兒,我解散了員工和開車的駕駛員,決定親自上陣做整車托運,因為這樣就可以省掉門面費,工人及駕駛員的`工資。那年貨運部倒閉的時候,我剛好拿到駕照一星期。
剛開始接到的2單生意,一單是拉著礦用乳化油去重慶安穩打通(地名),一單是拉茶葉去云南的翠湖。記得那個時候騎著馬兒,特別緊張,馬兒上坡的時候還會往后退,經常嚇得毛骨悚然,但最終還是克服過去了。去重慶我看見了重慶不遜于貴州的山,還有重慶人對餃子的稱呼叫“抄手”,以及看見了重慶人住在半山腰的家。去昆明,看見了云南的天空不一樣的云彩,看見了翠湖一大片嬉戲的海鷗,那是我跟海鷗第一次最親蜜的接觸,甚是歡喜。騎著馬兒可以持家,還可以看世界,我確定我再一次喜歡上了我的馬兒。
可是,愛馬并不一定懂馬,有一天馬兒生病了,渾身發抖,我圍著馬兒轉一圈,沒有發現異常,就鼓足膽子騎著馬兒去仁懷茅臺鎮一個鄉下偏遠的工地,結果那天馬兒果然生病癱瘓了,發動機腳墊掉了,傳動抽也掉地上,我連一個螺絲都擰不緊,只能四處給馬兒找醫生。好不容易問到一個汽車修理師傅的電話,從早上等到快要日落才過來。那天我餓得發了慌,車上沒有準備吃的,好不容易搜出兒子吃剩的兩塊餅干,還不小心被我弄掉地上,工地的地上全是泥,我實在餓得不行了,方圓幾公里沒有人家,我撿起餅干吹吹就吃了,望著馬兒的眼睛我笑笑,馬兒也朝我笑笑,我朝馬兒扮鬼臉,馬兒也朝我扮鬼臉……從此以后,我對馬兒都用心照料,馬兒有點不對勁就趕緊找醫生檢查檢查,馬兒也很爭氣。
就這樣,我整天騎著馬兒滿世界跑,“云里去,風里來,帶著一生的塵埃……”
有一次,我騎著馬兒跑了兩天兩夜,沒有休息,結果回家睡了一覺后,先是扁桃體發炎接著就是發高燒,一起床我就一頭栽倒在地。孩子的父親很生氣,說不準我以后再跑車,他偷偷地把我的馬兒弄到了二手車市場準備賣出。那天下著滂沱大雨,知道此消息后我冒著大雨趕到二手車市,看到我的馬兒在大雨中還沒有被別人買走,我終于松了口氣,并義正嚴詞地對孩子的父親說:“你要是再敢偷偷賣我的馬兒,我們就離婚!”孩子的父親看著我的樣子知道自己闖了禍,一臉求饒道:“我是不想你那么累嘛!”后來他經常打趣說,他在我心里不如一匹馬兒。
一年365天,它天天陪著我走天涯,春天一起歷經乍暖還寒,夏天一起看綠柳依依,秋天看落葉飄忽,冬天看漫天風雪。“竹為籬,夢為馬”,它是一匹馬,一匹不普通的馬,它是夢想,是遠方!
我和我的清清旅店散文
我在我們縣城的旅游區開了家旅店,這里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沁人心脾。旅店設施一應俱全,洗臉用的毛巾,搓澡用的肥皂,以及進口的牙膏、永不脫毛的牙刷都有了。床單與床罩算是出彩的,粉底精致的牡丹圖案洋溢著喜慶吉利,算是耐臟的想法吧!可也不見得純潔的白色就有多干凈。房間里是有電視的,所有的8臺14寸黑白TV總共花了我390塊錢,最高貴的一臺讓我出了100元的高價,我至今心疼不已,轉讓電視的老嫗旁邊站著她極其標致的孫女,她報出價格的時候,我沒有一點心思砍殺,乖巧的付了錢。現在想起,真是一筆不劃算的買賣。至此以后也沒見過那標致的`孫女,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
簡單的張羅以后,旅店算是開張了。各門親戚都來祝賀一番,于是不得不再次花了些錢吃飯謝客,親戚多了就是漲臉,他們送來的綢緞掛滿了堂屋,我摯愛的老舅還附上了一幅詩意濃濃的賀聯:明堂凈凈合君意,笑臉清清悅客懷。我理解里面的含義,于是取了個風雅脫俗的名字——清清旅店。
我沒有強勁的經濟實力,也沒有任何大財團投資給我,臨近營業時我已經捉襟見肘,雇不起人了,哪怕是很低的薪資報酬。在我面對困境的時候,遠房的表姑站起來幫助了我,她賦閑在家,兒女們也都長大出息,表姑夫很早過世,她一個人算是無牽無掛吧。表姑告訴我,她不要任何報酬,只是有一個條件,想把她不太好看的外甥女介紹給我。
清清旅店的入住價格絕對公道,取名“水立方”的房間臨近一條小河,本著回歸自然、親吻水域的標語,我給它定價50元RMB。水口百年大樹俯瞰的房間也有一個迷人的口號:燕啾鳥瑟、葉落思根,名字真是大氣——鳥巢!這檔次算40元一間應該不過份吧。還有那二十塊的、三十塊的。雖然沒有了窗戶,但打開電燈依然的明亮,何況也無須另付電費。饑餓或嘴饞的時候還可以在本店吃上地道的農家飯菜,這錢應該是另算的。“沉魚落雁”49元一盤,主料是我們本縣的特產——荷包鯉魚;“十面埋伏”39元一碗,也就是所謂的粉蒸肉;“綠野仙蹤”(清明果)最便宜了,蘿卜餡的十塊錢四個,本地特有的JUAO菜做的,十塊錢可以吃三。早餐是免費的,似乎所有的大小酒店都是這慣例,本地大米熬制的稀飯就著本地蘿卜腌制的蘿卜條,保證能讓你吃出特有的味道來。疲憊了,晚上你還可以泡泡腳,做個足底按摩什么的。當然按摩是你親歷親為了,我們只提供滾燙的水源與盛水的工具。泡好腳就可以休息了,也可以看會電視,唯一的精彩頻道“江西衛視”能伴你進入夢鄉。
在開張的一個月里,我們店陸續接待了五名男顧客和兩名女顧客,臨走的時候他們都戀戀不舍,期待著下回再一次光臨。感動得我塞給他們每個人一包“紅薯干”,目送著他們漸漸遠去……
我和我的同學們散文
因為局部社會的險惡,所以常常想起在江西省衛生學校讀書時的情境。那時候,同學情十分真摯,可以說那是一段濃得化不開感情。
1984年,我在江西省衛生學校讀書,那年的元旦,學校組織了一次文藝晚會,我和同班同學朱永琦搭檔說相聲。沒有想到,那一次的表演竟然受到全場觀眾的歡迎。所謂全場觀眾其實也就是全校的師生。第二天,檢驗十七班的班長蔡早德說我是相聲大師,雖然很夸張,可是,也看出了大家對于相聲的喜愛。朱永琦說:“看不出來,你演得真好。”我說:“別夸張了。”他說:“真的,登峰造極啊。”
我愛好相聲,純粹是聽收音機聽得太多的緣故,受了那個神奇的匣子的熏陶,特別是侯寶林、馬季、姜昆等人的影響。后來的兩年,我竟然成了江西省衛生學校說相聲的臺柱子。那時候,我們的校長叫王新民,十分湊巧,我們班上也有一個王新民,是江西萍鄉人,這個王新民和我搭檔說相聲,并且王新民是我所有搭檔中最投入的一個,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獲,王新民說相聲雖然還略欠火候,但是,他的形象比我強些,加上能夠在舞臺上說相聲,還在學校就收獲了十分美滿的愛情,女方是本校的,不光人長得好,一看就是大家閨秀的樣子。雖然那時候的學校嚴禁戀愛,但是也免不了有“地下工作者”。人家說我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但是后來因為和我搭檔,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情還不少呢。投桃報李,王新民對我也十分客氣。老師和同學的熱情,讓我當上了組長,后來又發展我為入黨積極分子。
那時候,我除了說相聲,還畫宣傳畫。有一次,江西衛生學校舉行運動會,學校囑咐我畫一幅宣傳畫。我畫了一張很宏大的宣傳畫。由于畫面太大,我不得不用兩張大紙拼在一起。可是,在張貼的時候,由于學生會一個同學沒有美術知識,竟然將本該上下對接的畫面貼錯了,他將這畫橫著拼接,你說這會有多么難看。另一位學生會的干部知道是我畫的,他對我說的相聲也很有好感,于是,大庭廣眾之中,他迅速地跑過去把那幅貼錯了的畫重新揭下來,重新給張貼好來。
也許是在學校的名氣大了些,我的.脾氣漸漸地有了。也得罪了一些人。到畢業分配時,每一個同學都準備一本同學錄,因為要讓相處幾年的同班同學寫下幾句告別的話。我原來以為我得罪了的同學一定會在那個精裝本上留下不太好聽的話,至少不會說贊美的話語,可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這些同學的話十分熱情,百分之百是溢美之詞。看著這些感人肺腑的話語,我后悔以前自己過于傲慢。是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點,為什么自己有一些特長就要看不起別人呢。
一晃快二十多年過去了,那份濃濃的同學情至今還在我的腦海里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