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中描寫春天的句子集錦3篇
關于春天的描寫類詩詞
201X年那些關于春天的描寫類詩詞
【第1句】:《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第2句】:《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第3句】:《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第4句】:《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第5句】:《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第6句】:《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第7句】:《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第8句】:《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第9句】:《絕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第10句】:《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詩的概述
一種以有節奏的、形象生動的語言,高度凝練和集中地反映生活或抒發強烈的感情的文學作品。(詩中有戲劇,戲劇中有詩)詩一定是杰作,再不就是絕無存在價值的東西,詩是會呼吸的思想,會焚燒的字。常說的詩又指《詩經》。《詩》三百,始終于周,《詩》,上通于道德,下止于禮義。中國古代把不合樂的叫“詩”,合樂的叫“歌”。統稱為詩歌。按故事情節又分為抒情詩和敘事詩;按語言韻律,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
詞的概述
屬于詩的'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是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句子長短不一,賦》。注:“詞”與“辭”在“言詞”這個上是同代,一般只說“辭”,不說“詞”。漢代以后逐漸以“詞”代“辭”。“詞”后來又逐漸按一定的曲調來填寫,即詞牌;如“滿江紅”“蝶戀花”“江城子”“西江月”“浪淘沙”等,它由曲名發展而成,例如“西江月”原本是唐朝教坊展柜唱的曲名,后來以這種形式填詞,便逐漸成為一種詞牌。
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詞分為小令(58字內),中調(59~90字),大調亦稱長調(91字以上)。詞一般分上下兩闋也稱之為“片”。
詩后人奉為經典;楚辭以其忠君意志的一再表達、比興手法的完整運用,影響后代詩歌創作,形成創作傳統。《詩經》與《楚辭》因此也時常被認作古代詩歌將源頭追溯到《詩經》與《楚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