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子欺負我的說說匯聚200條
我的丑嫂散文
我要說的這位丑嫂是我姨媽大兒子的媳婦。算作是表嫂。在姨媽生病時,因陪護姨媽和表嫂相處了一段時光。
表嫂長著一張大圓盤子臉,右臉的正中央有一個7字形的大疤痕(據說是孩童時從炕上掉下來臉正好卡在破尿盆子上),臉的顏色也是黝黑黝黑的,就算眉眼還說的過去,可配在破了相的這張臉上,也還是得算其丑無比。更可悲的是,她和我同齡,居然沒有進過校門,目不識丁。六十幾歲的人,看面相,至少比我要大出十來歲。大她兩歲的表哥依然膚色白凈,風度翩翩,英俊瀟灑,要比實際年齡小很多。和表嫂走在一起,絕對的被認為是母子倆。我就曾遇到過這樣一次尷尬事。我們三個一起打的士,表哥本想坐司機旁,可司機說:“你到后面和你媽一起坐吧!”(司機為了自己安全不愿男士坐在旁邊,我知道廣州的司機都這樣。表哥自己有車,很少打的,不知規矩)。問題是把自己的老婆說成了媽,我差點笑出聲來。表哥忍到下車,和我們講:“這司機就叫不會說話,真想抽他!”表嫂哈哈哈大笑地說:“你抽人家干嘛!當你娘多好啊,疼你呀!”看外表這樣不協調的兩夫妻還非常的和睦。在表哥眼里,表嫂就是家中一寶。如今,表嫂一家住在縣城,而且在縣城也算是有些名氣,數得著的.富戶人家。
有一天,表嫂穿戴的齊整亮鮮,走到我面前:“英妹妹,看我這身衣服好看不?”我看著雖然土的掉渣,但還算喜慶,就問她:“穿得這么好看,是去干啥呀?”“這不根福嬸子娶孫媳婦,來接我過去?!闭f話時一臉的喜興和自豪。原來,表哥一家雖然搬進了縣城,老家村里誰家有紅白喜事,都來請表哥表嫂參加,特別是表嫂,村里人都尊敬著她。她走后姨對我說:“你嫂子可是不得了,得算能人,可惜不認字,她要是認字呀!比你差不到哪去。村里娶媳婦、聘閨女的事還都得聽她文案道道,人們可服她了?!币幌氲竭@么丑的表嫂,又沒有文化,居然能站在眾多的人面前講話,還一臉喜氣洋洋的表情,真令人不可思議!多么難得的自信!讓我不由得想起了姨家的陳年往事。
年輕時的表哥,濃眉大眼,英俊帥氣。二十五歲了還沒有人提親。這在當時的農村已經算是大齡青年了。之所以這樣,皆因我姨家是富農成分。在那個唯成分論的年代,地主、富農家庭是備受歧視的,除了打土坷垃別指望和好事沾邊。成分好的姑娘絕不會進入這樣的家庭,就算成分不好的,也希望進入一個成分好的家庭以改變命運,更何況對農村小伙子而言,姑娘很緊俏。就是在這樣的境況下,有人給表哥提親。
我姨是個很要強心氣很高的人,她不放心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姑娘,就悄悄地先去看看。沒想到一看見這個姑娘,把姨嚇了一跳,“俺那個娘哎!也忒丑了,這哪行??!”雖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好,但姨的期望值也還是很高的?;氐郊依锞蛯Ρ砀缯f:“秋兒??!可不行可不行的,實在是看不過眼,我給她找了兩個干姐妹,村東頭坤嬸子家二秀、還有你柳五大娘家雙靈(村里出名的兩個丑女),她三個要是結拜誰也甭嫌誰?!?/p>
當時的表哥實在是太自卑了,再加上年齡也大了,有人提親實屬不易,他不想錯過這個機會,還是去相了親。大概姨提前講的話等于是打了預防針,讓表哥把姑娘往最丑里想?;丶液缶尤缓鸵袒卦捳f:“我看著也行呢!沒你說的那么丑。”姨在心里叫著“可憐的兒啊!她給你下了迷糊藥啊!”但嘴上只能說:“這可是一輩子的事,你要是不覺得憋屈,看著行咱就把她娶回來!”其實姨心里就是一千個不愿意,她也不敢反對,萬一過了這個村再也找不到店,那兒子咋辦呀!就這樣子把表嫂娶回來了。
別看表嫂丑,但卻是個很要強的人。常言道:“丑媳婦怕見公婆”“丑的羞于見人”,可這些在表嫂這里不靈驗了,她壓根沒把自己的丑放在心上,人前背后該干啥干啥,該說啥說啥,從不忸怩,更沒有自卑的蹤跡,落落大方,就像自己是一位很了不起得人一樣。當時的日子窮的叮當響,為了改變貧困,嫂子的“強悍”開始凸顯出來。為了多掙工分,她專撿那些沒人愿干的苦活。當時公社有個磚窯,需要“出磚”的苦勞力。一般的女人都不愿讓自己的老公出門,怕家里的男人活計沒人干。但嫂子卻鼓勵表哥去,那樣除了工分照掙,還可以拿些補貼。但表哥一出去,這家里、地里、里里外外就是嫂子一個人的事了,既當女人,又得當男人。但她沒有絲毫的猶豫,鼓勵表哥,讓表哥能夠吃得苦中苦。她自己在家里也是挑水擔擔持家過日子一應俱全。干活專撿包工計件的活,多掙工分,時間也好掌控。像“出豬圈”、“拔棉材”這種事,連大老爺們都不愿意干的累活,她照樣干。白天忙完了,晚上的時間織布紡棉花。粗活、細活樣樣拿得起。
姨是一位輕易不服氣、不認輸的人,本來開始總看媳婦不順眼,這回可真是服氣了。她慶幸自己當初沒有阻擋這門親事。逢人便自豪地說:“別看俺那兒媳婦丑,還是個全活(粗、細、苦、累、雜什么都會干),把家過日子誰也比不了”。嫂子的能干、吃苦耐勞不僅改變著自己家的生活條件,也贏得了村里人們的贊賞。她的“強悍”很快在村里傳開了。“秋子媳婦真了不起!”“秋子媳婦真能干”!“沒人能比得過秋子媳婦”!人們開始對表嫂刮目相看。后又因為表嫂去小姑子婆家為小姑子撐腰出氣;在村里懲治愛欺負人的二栓;帶頭向村干部討公道幾件事,人們又對表嫂多了幾分敬重。
姨曾對我講過:奇怪了,那時候剛見她的時候,簡直看不地,覺得她那么丑,現在也不覺得丑了呢!還覺得是個挺有福的相。
表哥只從進了磚場,也開始一步步走好運。有嫂子的鼓勵,受嫂子的影響,也感動于嫂子的能干,他干什么都很用心,不怕吃苦,又好學,很受場長器重。先是讓他開拖拉機,后又學開汽車。緊接著隨磚廠一起變成了縣里的一個單位,還轉成了國家正式職工。隨著改革大潮,剛有可以停薪留職、下海自己創業的機會的時候,又是表嫂鼓勵表哥自己出來創業。結果就真的干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自己的建筑公司越干越紅火。用表哥的話說:“沒有你嫂子的支持,我可不敢出來?!鄙┳訁s說:“那么窮都過來了,干不好還干不壞呀!壞了又能怎么地呀”!
一位這么丑的女性,沒有自強、自信、就無法活得這樣的舒展、張揚;沒有自尊、自愛就無法贏得大家的尊敬。她的自強、自信、自尊、自愛深深感動著我,她的吃苦耐勞,敢想敢干,敢作敢當也讓我十分的敬重。我欣賞她的活法。我衷心的祝愿她和表哥相持相攜,幸福到永遠!
胖嫂散文
前幾日看朋友圈,猛看到一個黑框人像,心底一沉,還是驚到了,胖嫂終究還是走了,才四五十歲。知道她得病也只不過一年半載,認識她倒有三年多了吧。因工作的緣故,單位會裝裱一些書畫。正好,我認識一位詩友,他會裱畫,開了一家夫妻老婆店,詩友唱主角,老婆打下手,一件完美的作品就這樣完成了。夫妻相依相伴,風雨幾十年。
我因去裱畫,認識了詩友這位老婆。記得第一次見面,詩友讓我叫她胖嫂,“胖嫂”聽了,呵呵一笑??磥恚睦镌缇徒邮芟壬o她的昵稱,習以為常了。
詩友一見面,總喜歡問我最近有寫詩嗎?說來慚愧,入詩社多年,卻很少有作品,是筆拙還是懶,都有吧。我知道詩友也是多才,閑來喜歡揮毫潑墨,畫山水畫,和盛澤幾位文友一起拜嘉興一位書畫家張然青為老師。他們時不時在一起雅聚或辦展,在嘉興有一定的影響。
我和詩友居兩地,不多聚,見面暢談,很是愉快。不覺到了中午,活也差不多快好了,到了飯點。胖嫂提醒她愛人歇一歇,招呼我一起來吃飯,說今天請我吃海鮮面。詩友笑我今天算趕上了,胖嫂是浙江溫州人,做海鮮是胖嫂的絕活,拿手菜,正宗又好吃,用蘇州話說來“眉毛也要鮮脫了”。
原來,胖嫂春節回了一趟娘家,帶回來一點他們浙江的海鮮,正好請我吃海鮮面。和我同去的同事,卻面露難色,瞄了我一眼。我知道,他不喜歡吃面食,但是到了這里也只能客隨主便啦。胖嫂,炒菜可真利索,沒多少時間,端上來每人一大碗海鮮面,還有幾只小菜,擺滿了一方桌。那海鮮面呀,看著就賞心悅目,有大蝦,還有一些我叫不上名的海鮮,讓人食欲大增。同事的疑慮也打消了,隨我們大快朵頤起來,吃得個碗朝天,還說是他吃到現在,最好吃的一碗面了。
三年中,我在胖嫂家沒少蹭飯,一不小心,逾越了“假公濟私”這條線。胖嫂不以為然,安慰我說:沒事的,我們也要吃飯的,頂多多放一雙筷子嘛,再說你人長得小巧,也吃不了多少,大家呵呵一笑也算過去了。
是的,胖嫂長得有點像唐美人,討人喜歡。性格如女漢子,看似大大咧咧的,脾氣豪爽,文藝圈人來做客,她都是熱情接待。因她喜歡和欣賞愛人這樣的詩人浪漫情懷,寧可清苦,也自有她的享受,一臉幸福的笑臉感染了我們。十多年前,遠嫁到盛澤,樂居吳江。不單單是對生活和金錢的追求,像某些人一樣一門心思想當明星,歌星呀,所謂的.出人頭地。實際上,一個平凡老百姓自有她的追求和樂趣,那是原生態的一種生活狀態,是精神世界的充實和享受。
因工作關系,我黎里至盛澤來回漸多。黎里,以前別稱黎川、禊湖,而盛澤,別稱舜湖,兩地一衣帶水,唇齒相依。文化交流,淵源流長。不僅如此,好多人的祖輩,都寓居在兩地,親如一家人。記得有一次,我去盛澤看望畫畫老師,他是紅梨書畫協會會長王凌老師,隨他學過幾日畫畫,因不便,成了一名不合格的學生,但是師恩不能忘,所謂一字之師,有空我會去看看老師,學習。老師和我年齡相仿,他完全沒有老師架子,幽默風趣,秉性隨和。每次去,和我談談書畫,問問黎里古鎮的開發近況,指點我學習水墨畫,我隨老師涂鴉幾筆。老師在旁,一直對我鼓勵有加,讓我大膽揮毫,多練習,多揣摹。
到中午,老規矩,老師邀請幾位文友一起陪同我用餐,其中就有裱畫詩友陳偉。不知誰的提議,吃完飯去K歌,現在正流行的一種生活模式。詩友聽后,欣喜若狂,馬上電話邀胖嫂一起來活動。果然,我們有了耳福。詩友一首《北國之春》唱得純正,有時他來了興致,還為大家朗誦他的一首新詩。他家胖嫂對著麥克風很有范呵,一展歌喉,如韓紅,把大家都給震住了,成了我們的麥霸。沒想到文史專家蕭海銘老師出場也很“驚艷”,歌聲舒緩,濃情,讓人陶醉,據說他當年還是一位文藝青年。看來,老夫子他也有生活的一面。盛澤俗稱小上海,確實是一個藏龍臥虎之地。
胖嫂的病逝,把我拉向盛澤,將記憶的片斷連接?;貞?,讓我愉快又心酸,少了胖嫂,我感覺少了一個開心果,心里空蕩蕩的。特別是在這料峭的春寒里,讓我更加想她。天堂的她,是不是和從前一樣愛笑呢,常會燒一首好菜招待朋友,偶爾也會娛樂一下放松自己,如同他的夫君作的一首挽詩那樣堅強:妻/你看/春天又來了/階下卑微的苔/已開始返青/接著草樹/都會吐露出生命的氣息/邁開你的步伐/我的妻/去迎接春天吧/把軀體融化成/細雨和風/潤澤生養你的土地/楠溪江畔/雁蕩山下/從明天開始/我要每天仰望著藍天/希望能看到/大雁的南飛/從明天開始/我要每天看/大運河的流水/看它匯入東海……
祥林嫂也有春天散文
我不知她的姓名,只因她也同樣地丟了孩子,瘋瘋癲癲地說著《祝?!防锵榱稚┑脑捳Z,我便把她喚作祥林嫂的名字。
村里人都叫她林嫂,而我更愿意叫她祥林嫂的名字。林嫂生活在云南山區的一個小屯里,連綿起伏的大山孕育了她吃苦耐勞的天性。由于丈夫有病,為了支撐起那個藥罐子相伴的家庭,林嫂養成了雞叫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性。在我們村,只要說起林嫂的姓名,男人們無不嫉妒地夸耀病秧子的老公撿了天大的便宜,討了林嫂這能當毛驢駝做農活的媳婦。村里修溝打壩,家中盤田種地、甚至使牛踩犁這些男人們的活計,在林嫂家,卻因男人有病不能下地,林嫂便自覺地上陣與村里男人們一比高低。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干活能頂男人事的林嫂,前些年卻變成了一個瘋婆子。
我回村看到她時,林嫂和我小時對她的記憶產生了天遠之別的距離。她頭上圍著一塊看不出色彩的格子頭巾,衣服褲子和腰間的圍腰布上爬滿了黑呼呼的臟東西,苗條的身子也變得佝僂無力。肩膀上挎著個破爛的藍子,正在村頭的路邊撿拾樹葉的枯枝。這就是林嫂嗎?吃驚之余,我向前來村口接我的母親打探真實,母親淡淡地點了點頭。我強迫著自己,試圖在腦海里把眼前的林嫂與記憶里的那女人拉在一起,可一切都顯得那樣的徒勞和多余。
還沒等我駐足和她打招呼,林嫂便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我看,那呆滯的目光一刻也沒放過我移動的步子。她抖動著嘴唇,帶著悲哀的拖腔從嘴角里蹦出了“都怪我太大意,不然……”的話語。我好奇而吃驚地向母親打探林嫂的經歷。母親帶著愁緒地對我說:林嫂自從孩子碾死后,精神就恍惚起來了,平日里不善言語的她,如今卻有著驚人的表達欲。在路旁、在村里、在田壩間,不管遇到誰,林嫂的眼睛總會凝固地盯著別人看,抽動的嘴角里習慣性地冒出“都怪我太大意,不然……”的話語。林嫂不管別人認不認識自己,也不在乎別人是否愿意傾聽她的事。林嫂總是一廂情愿地強迫著從身邊經過的每個人,讓他們傾聽她那恒古不變的失子之事。村里的'小孩見到林嫂,便會歡聲雀躍地喚著她“瘋婆子”的名字,然后遠遠地跑回家里。不認識的人遇到林嫂這樣出乎預料的舉止,常常對著她罵聲“神經病”的話語,然后匆匆逃離。林嫂卻從沒把人們對她的這些反應當回事,依然固執地說著她不知重復了多少遍的事,直到路人消失在她的視線里。
聽母親說,林嫂早些年嫁到我們村,她丈夫結婚幾年就得病死了。幸好夫妻倆有了孩子,孩子的出世為林嫂孤獨的生活添了一個說話的伴侶??商煊胁粶y風雨,前年的一件事徹底擊碎了林嫂母子相依的日子。這天下午,林嫂把兒子和待碾的谷物放在推車上,拉到臨村路邊的加工站進行碾米。這時正是秋收的大忙時節,林嫂只顧忙著倒谷子到碾米機里,她的兒子便在加工站周圍的麥桿堆里玩耍。林嫂一直覺得乖巧懂事的兒子會自己照顧好自己,玩一會兒便能跑回來找自己。不料,她兒子居然在公路邊的麥桿堆里睡著了。夜晚漆黑的路上,不知什么車從加工站的公路上經過,不偏不離地從孩子熟睡的麥桿堆里碾壓過去,熟睡在麥桿堆中的孩子無聲無息地墊了車輪底,而忙碌中的林嫂對此卻全然不知。
說到這,母親似乎旋入了那痛苦的回憶。我急切地詢問,那后來呢?母親緩過神來,帶著一絲喜悅的口氣說,“林嫂呀,多虧趕上了好時代。不然的話,早就……”。從母親口中得知,縣上得知了林嫂的情況后,把林嫂列為了困難戶進行了重點關顧,林嫂每個月不但能領到幾百元的困難補助,逢年過節還有一些不知名的人帶著油呀、米呀的東西來看望她。林嫂雖然瘋癲,但她不打人罵人,村里的人也不覺得她可怕。勤勞樸實的村里人看著林嫂這個樣子,都愿意盡點微薄之力給她提供幫助。誰家有了好吃的,便主動地拿給林嫂吃,家里有些穿不了或者用不上的東西,也會主動地送去給林嫂。由于遇上了好政策,加之好心人的關心和幫助,林嫂瘋癲的狀態也比以前有了緩解。林嫂有時高興之余,還會自顧自地哼唱那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歌曲。母親說到這,嘴角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回城的路上,我如同做夢一般,思緒始終沉浸在林嫂的故事里。在崎嶇的山路上,一個天籟般的聲音仿佛透過連綿起伏的山巒,在我耳邊反復地回放,“林嫂,你一定會過得比過去好,因為春天已經來到。”這是我的禱告,同時也是我的夢,更是林嫂的夢。
三嫂經典散文
當一個生命降落時,她在哭,別人都在笑;而當一個生命臨終時,她在笑,而別人卻都在哭。
——題記
三嫂走了,帶著她的笑走了,聽說走得很安詳!
三嫂,是老公家家族的一個堂嫂,一生為人善良、熱情。我剛結婚和婆子在老家住時,因為和本村的人很不熟悉,就和三嫂來往的多一些,久而久之,對老公家的這位三嫂就多了一些了解。
她除了善良和熱情之外,還很隨和,與人很好相處,特別喜愛孩子,同村的孩子不管是誰家的,她見了都會抱在懷里親親。兒子小時候,三嫂更是疼愛有加,每天再忙都要抽時間抱抱兒子,親親兒子,她對所有孩子都有一顆特別熱的心腸。如果一個女人能喜愛所有的孩子,她的愛心就是博大的。也因此,我對三嫂就有了十分的敬意和愛意。
三嫂的皮膚比一般農村女人要好得多,盡管整天在地里風吹日曬的干活,皮膚卻是白里透著紅,一看就是一個身體健康的人。一頭干練的短發帶著天生的自來卷,顯得比同村的女人也要洋氣一些,身材也很富態,特別是常掛在臉上那笑瞇瞇的表情,讓人一看就是一個很福相的女人。她性格急躁,干活利索,走路看似小跑似的,干起農活一個頂兩。她不但勤勞善良,而且還是個很愛熱鬧的人,說話風趣,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笑聲。也因此,她人緣也特別好,同村的男女老少都愛跟她開玩笑,而不管怎樣的玩笑,她絕對的不生氣,而在這一點上,她也絕對的好性格。她家的日子過得很不錯,在村子里也算數一數二的。婆子說,她家之所以日子比他人富裕,全是因為三嫂會勤儉持家,勤勞能干而成的。也因此,三嫂在我的'心目中一直就是一個勤快能干、細致善良的女人,富有愛心的女人。直到以后我離開老家很少和她見面時,也會時常想起她,偶爾回家也喜歡和她說話開玩笑。
她不光看起來很福相,也確確實實是個有福氣的女人。
三哥是個很溫和的男人,人長的精干不說,也很聰明能干,為人極為善良熱情,而且性格也極好,對三嫂說話總是和顏悅色,從不高聲。聽婆子說,三哥從小失去了親生父母,婆子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把三哥扶持長大,然后娶妻生子,看護孫子,而且在一起生活了好多年后才分開的。也許因為三哥的溫和優秀吧,三嫂的臉上總會掛著笑容。
三嫂的年齡跟我母親的年齡差不多大,她的大兒子比我老公小一歲,剛結婚就比小一歲的侄子叫嬸,說真的直到現在還很不習慣。她養育了兩兒兩女,兒子優秀,女兒懂事,以后的生活也是一天比一天好。我們每次回老家都是在三嫂家吃飯,雖說農活很忙,她也要給我們做一頓可口的飯。三嫂家也就成了我們回家的一個臨時棲息處,不管什么時候回老家,都不會愁吃愁喝。
后來三嫂的兒女們一個個成家立業,兒子出息能干,兒媳都很孝順,女兒懂事,孫子聰明可愛。大兒子大學畢業后居住到上海,干出了自己的一番事業,有了自己的企業;小兒子也在另一座城市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工作。隨后,大兒子就把三嫂和三哥接到了上海生活。也因此,同村的人都很羨慕三嫂,羨慕她有三哥那樣好的老公和兩個孝順的兒媳,說三嫂一生都有福氣。
三嫂和三哥一去上海就是好多年,也因此,我們就很少再見面了,直到前一兩年,三嫂年齡大了,身體也有所不好,三哥才陪同三嫂回到了老家居住,三哥也就成了三嫂的專業陪護人員。一晃兩年,三嫂的身體不見好轉,三哥就精心的伺候,喂吃喂喝,寬衣解帶,攙扶著三嫂在村子里散步行走。三嫂一生都是熱鬧人,在她不能行走時,三哥就推著三嫂在村子里轉,和村子里的人文案笑笑。雖說三嫂有病在身,可村里的人還是很羨慕三嫂,說三嫂有個知冷知熱的好老公,有孝順的兒子和兒媳,有聰明的孫子。大孫子在上海名牌大學就讀,小孫子也不落后,學習優秀,聰明可愛。村里人都說,那是三嫂和三哥一生積的德,才有這么好的子孫后代。
三嫂一生勤儉細致,盡管兒女條件都已很好,她卻仍然保持勤儉細致的習慣,從不奢侈浪費,也從不炫耀。雖然她不是我的親嫂子,可我從心里喜歡她,尊敬她。
前幾天接到電話,說三嫂病逝了,突然就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國慶節回老家還跟三嫂說了許多話,那時她也在病床上躺著,看到一直在我心目中愛孩子、愛熱鬧,又勤快細致善良的三嫂病成那樣,不由讓我淚流滿面。可沒想到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她就離開了人世,雖說不常相處,可也有過一段妯娌感情,真的好心痛呀。
回家悼念時,看著三嫂的遺像,笑容依舊。村里人說,前一段時間天氣好時,三哥推著三嫂在村子里轉,三嫂還和人開玩笑呢,真的好快,怎么說走就走了呢!
我想,三嫂走時應該是幸福的,三哥和她的兒女們都守在跟前,她也不再受病痛的折磨了,她走的也許很安詳吧。但愿如此!
三嫂,但愿您走好,在另一個世界里也能笑容依舊,您的兒女和我們都會為您祈禱祈福的!三嫂,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