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心理描寫的句子集錦80句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童年》心理描寫的句子集錦80句

創新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自主學習字詞,能正確讀寫“脆、攔”等5個生字。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諧、清脆”等詞語的意思。

【第2句】:默讀課文,能夠聯系課題,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第3句】:掌握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

【第4句】:能從文中找到關鍵語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第5句】:能夠結合生活經歷,與同學交流生活中遇到與文中的“我”類似的趣事。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能夠聯系課題,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學難點:

【第1句】:掌握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方法。

【第2句】:能從文中找到關鍵語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第1句】: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第1句】:(出示表的圖片)問:這是什么?(板書:“表”)

【第2句】:問:表里面有什么東西?(出示表內部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圖說出表里面有哪些東西?

生看圖回答。

師總結:表里面有螺絲、有齒輪、有表針等,但著名的作家馮至童年時卻認為表里面有生物(板書“生物”),他認為表里有個活著的小蝎子之類的小動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這一段認識,這個有趣的經歷寫成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第15課《表里的生物》。

【第3句】:板書課題,生齊課題。

【第2句】:出示預示提示

【第1句】:學會“脆、攔”等5個生字。

【第2句】: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第3句】:文中在刻畫人物時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在文中找出并體會當時人物的內心情感。

【第4句】:學了課文之后你覺得小時候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讓學生帶著預習提示聽課文錄音。

【第3句】:整體感知

【第1句】:畫出生字詞,自學交流并匯報。

(1)生自己讀

(2)指名讀

(3)歸納這些生字的特點(都是“蟲”字旁)。

(4)學生欣賞這些動物的圖片并了解它的特點。

【第2句】: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課文主要講了小時候的“我”認為(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對父親的表極為(好奇),并相信了父親說的話(表里有個小蝎子在里面)。

(1)讓學生帶著這段練習快速瀏覽課文,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內容。

(2)指名完成這段練習。

(3)師進行點撥并板書出主要內容。

【第4句】:深入學習,體會人物個性

【第1句】:課文中主要出現了兩個主要人物“我”和爸爸,文中刻畫人物時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寫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寫的`句子并體會當時人物的內心世界。

(1)請同學在文中找出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2)同桌之間互相讀讀自己找到的句子。

(3)指名說說你很欣賞并有感情地朗讀哪些描寫的句子,學生聽后進行點評。

【第2句】:思考。

(1)小時候, “我” 有一個觀點,“凡是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我”是怎樣得出這個觀點的?從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我”通過觀察生活中的,“鳥叫、狗吠、蟲唱、鐘聲、琴聲這一系列的事實,然后通過自己的思考總結出來的結論。

善于觀察 善于思考

(2)父親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卻能發出聲音,聽到表聲后“我”有什么反應?從這一系列的反應中可以看出我“我”是一個怎樣得孩子?

愛聽著聲音,想伸手摸一摸

父親不允許我動,但是越不許我動,我的手指越想動,但是我不敢,因此心里很痛苦。

好奇心強

(3)從“我”對父親提出的一系列的問題中,你認為“我”是一個怎樣得孩子呢?

渴求知識、求知欲望強

【第3句】:總結:“我”和“父親”的形象就是在一個個具體事例得以呈現。

【第5句】:總結

從上面的分析、討論、朗讀中總結“我”是個怎樣的孩子?

好奇心很強、渴求知識、善于觀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第6句】:板書設計

表里的生物

凡是能發聲的都是活的生物(認知、猜測)

表能發聲(好奇)

表里有生物(推測)→證實

【第7句】:作業設計(任選一題)

【第1句】:你對哪些事物產生過強烈的好奇心?當時你是怎么想的?

【第2句】:你的童年也一定發生過許多有趣的事吧,請你也像作者那樣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將你的童年趣事寫一寫。

創新教案

【教學設想】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1句】: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第1句】: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嗎?

【第2句】: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第2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1句】: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第2句】: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第3句】: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b.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④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第3句】:細讀感悟,經歷探究

【第1句】: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誰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么試驗嗎?

c.說一說。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可板書“試驗”兩字)

【第2句】:學習第二自然段。

a.讀一讀。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試驗的,請讀第二自然段。b.畫一畫。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寫一寫。請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議一議: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為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e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么?

f.講一講。先指名學生復述這一自然段內容,然后同桌互述。

【第3句】:課堂練習

【第1句】:學習生字。

a.出示要寫的生字:蜜蜂辨阻跨括檢查確誤途陌,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b.書寫后,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學生寫的字。

【第2句】: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第1句】:復習導入

【第1句】: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第2句】: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容。③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第2句】: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第1句】: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第3句】:【第4句】:五自然段。

a.自由朗讀第【第3句】:【第4句】:五自然段。

b.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c.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第2句】: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第3句】: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只,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第4句】: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a.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么不同?

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中會遭遇到什么情況,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再請多人次說)

其他同學評點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著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第3句】: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第1句】:教師引導。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口氣又是怎樣的?

【第2句】:學生自讀體會。

【第3句】: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現性地分別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第5句】: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第1句】:誘導生疑:讀了第【第3句】:【第4句】:五自然段以后,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第2句】:學生發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第3句】:教師引讀。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么說的,好嗎?

【第4句】: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第5句】:教師再引。

對于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么想法交流嗎?

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第6句】:指導寫字

【第1句】:出示要寫的生字:蜜蜂辨阻跨括檢查確誤途陌,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第2句】:學生組詞書寫書,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優點或不足。拓展活動分工合作,搜集有關昆蟲奧秘的資料,設計一張手抄報。

創新教案

學習目標

【第1句】:讀懂內容,把握脈絡。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

【第2句】:篩選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葉”。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

【第3句】:錘煉語言,表達連貫。適當補充內容,自然過渡,使語意清楚連貫。

【第4句】:學會對書的內容進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與同學交流討論,并進行修改。學習重點難點

【第1句】:讀懂內容,把握脈絡。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

【第2句】:篩選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葉”。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

【第3句】:錘煉語言,表達連貫。適當補充內容,自然過渡,使語意清楚連貫。

【第4句】:學會對書的內容進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與同學交流討論,并進行修改。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第1句】:讀懂內容,把握脈絡。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

【第2句】:篩選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葉”。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1句】: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對于書,我們都不陌生。書,好書,到底會給人帶來什么呢?在我們以前,有很多有成就的人都說過讀書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自己讀過什么好書,向大家介紹一本你喜歡的好書。

【出示課件1】【第1句】:課件出示名人名言。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p>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p>

蘇軾說:“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p>

【第2句】:讓學生讀這些名人名言,談談自己的體會。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薄白x一本好書,就像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第3句】:總結:

這個單元讓我們接觸了一些外國文學作品,那些血肉豐滿、性格鮮明的人物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在這些長篇小說或短篇小說中,篇幅都比較長,想要簡要說說主要內容,就需要學會概括內容。也就是《魯濱遜漂流記》中的梗概了。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學學用簡練的語言介紹一本書,如何來寫作品梗概。

【第2句】:打開思路,暢所欲言

1.你最喜歡的是哪一本書?你想介紹它哪些方面的內容?

引導學生回憶那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匪淺的書籍,說說自己喜歡的原因,以及想要推薦它哪些方面的內容。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出示課件2】引導介紹方法:

(1)介紹書的主要內容,

(2)要抓重點,有條理,說得富有感情色彩以激起其他同學的閱讀欲望

(3)聲音響亮,敘述生動,有激情;

2.誰來告訴大家,你喜歡的這本書最難忘的內容是什么?

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在草稿上寫出題目,用幾句簡練的話列出提綱。

3.通過這本書,你最想告訴大家什么?

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題,說出自己的感受。

【第3句】:總結寫作方法

【第1句】:教師引導學生回憶《魯濱遜漂流記》中的梗概的寫作方法:

小組討論:怎么樣才能寫好一本書的梗概?

【第2句】:小組交流,并派代表進行匯報。

【出示課件3】【第3句】:師生總結學寫作品梗概的方法:

(1)讀懂內容,把握脈絡。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

(2)篩選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葉”。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

3.談談你還準備用哪些寫作方法。

4.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你最喜歡的作品梗概,相信大家都能寫得很精彩。如果經過你的推薦,能夠引起同學們閱讀的興趣,那么你的推薦就成功了。(教師巡回檢查,指導交流上有困難的學生。)

【第4句】:指導學生自由習作

【第1句】:選擇你最近讀的一本書寫梗概。學會對書的內容進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與同學交流討論,并進行修改。

【第2句】:學生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第1句】:錘煉語言,表達連貫。適當補充內容,自然過渡,使語意清楚連貫。

【第2句】:學會對書的內容進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與同學交流討論,并進行修改。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1句】:評改作文

書里記載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是一種精神,一份情感,怪不得人們常說“書是知識的海洋,書里有精彩的世界?!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我們實現理想的翅膀。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吧。

1.自我修改:寫完后,自己通過輕聲朗讀的方法來進行修改,注意字、詞、句和標點等,同時對自己不滿意的.段落也可以在旁邊重新寫。

2.同學互改:與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交換,互相用修改符號改一改細節地方,對文章整體可以在后面寫一寫修改建議或簡單的評價。

【第3句】:小組評議:選出小組中組內認為最優秀的作品梗概,并小組成員進行思考,討論,修改;并由小組代表進行講解,同時介紹運用了哪些梗概的寫作方法。

【第2句】:全班評議

1.教師選擇自己在巡視中發現的典型作文或由學生推薦,作為講評作文??梢哉垖W生把整篇作文讀完,也可以讀到關鍵地方停下來,就某一點請同學們評議。

【第2句】:個別學生上臺推薦。

【第3句】:教師與學生共同評議優點和不足。

【出示課件4】【第4句】:評議的重點

(1)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是否理清,要點是否把握明確。

(2)是否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

(3)語言是否簡練,語意是否清晰,表達是否清楚連貫。

(4)書的大意是否清楚明白。

(5)哪部分寫得最精彩。

(板書: 【第1句】:讀懂內容,把握脈絡。【第2句】:篩選概括,合并成段?!镜?句】:錘煉語言,表達連貫。)

5.根據同學們的反饋,接受同學們的合理化建議,適當補充內容,自然過渡,再次修改完善習作。

6.范文展示。

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如何寫作品梗概,學習了寫書的梗概的幾個要點,當我們以后再遇見長篇的作品,也能清晰的說出文章的大致內容了。

板書內容

習作講評

評議的重點:

(1)讀懂內容,把握脈絡。

(2)篩選概括,合并成段。

(3)錘煉語言,表達連貫。

《琥珀》創新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琥珀》創新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琥珀》創新教案1

【第1句】: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激發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2句】:教學重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想象的合理。

【第3句】: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1句】: 出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一篇新課文,是講科學家根據一個實物展開想象的,題目叫《琥珀》,板書課題。

【第2句】:檢查預習

1.你們知道什么是琥珀嗎?(琥珀是古代松怕樹脂的化石,可以做裝飾品,這幾塊都是琥珀。)(出示琥珀實物,讓學生傳看。)

2.課文中講的一塊琥珀和剛才傳看的琥珀有什么不同?(課文中講的那塊琥珀,里面裹著一“個蒼蠅,…“個蜘蛛。)

【第3句】:指導學生自學,理解課文內容

1.提出自學要求:”認真閱讀課文,想一想,這塊琥珀是什么樣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價值。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交流。

(1)這塊琥珀是什么樣子的?(這塊琥珀是透明的,一個蒼蠅一個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根毫毛。)這塊琥珀有什么價值?(從這塊玻璃,可以推測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從這塊琥珀還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

(2)課文中從哪兒到哪幾是講這塊琥珀的形成經過的?(從“一個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是講這塊琥珀的形成經過的。)

(3)請學生把講這塊琥珀形成經過的部分讀一讀,再用自己的話把形成經過說一說。

(4)課文的其他部分是講什么的?(第一自然段講故事發生的時間;從“海風猛烈地吹”到“這是很少見的”,講這塊琥珀怎么被發現的;最后一個自然段,講這塊琥珀的樣子和它的價值。)

(5)請四個學生分段朗讀課文。

【第4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5句】:布置作業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1句】:老師談話引入。

【第1句】:時間的估算有科學依據:那作者對琥珀形成過程的推測是否合情合理呢

【第2句】:學習課文

(一) 【第1句】: 現在我們重點來學習第二段,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試把這一段分為兩層,并總結層意。

(這段的第1---6小節為一層,其余是第二層。第一層介紹了環境,第二層講松脂球是怎樣形成的,又是怎樣變成化石的。)

板書:松脂球 化石

【第2句】: 同學們自學第一層,分析一下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幾個條件,并說說理由。

①第一個條件必須是夏天,只有夏天的天熱

②夏季也有陰天、雨天,我認為還得補充有陽光,而且強烈

③陽光不強,松脂可能滲出但不可能大滴大滴地掉呀!

板書:陽光強烈

【第3句】: 請同學們找找看,文中有幾處是描寫太陽的,各是怎樣寫的,氣溫的變化集中體現在哪幾個詞上。

(有三處:①太陽暖暖地照著;②太陽照得火熱③晌午的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樹林。氣溫的變化通過“暖暖”、“火熱”、“熱辣辣”可以看出來。)

【第4句】:師問:陽光熱度的變化點明了當天的.炎熱,為兩只小蟲遇不幸作了鋪墊。那么還需要什么條件呢(① 蒼蠅必須飛在松樹上,只有松樹才有松脂。②必須發生在松樹林,而且必須落在一棵老松樹上,因為樹多,才會有多年生的老樹,只有老樹才會掉大滴大滴的松脂。③不湊巧也不行。必須是蜘蛛剛撲到蒼蠅身上,“吧嗒”松脂滴下來了。)

板書:蠅、蛛、巧遇、松脂滴

【第5句】:師問:那么,請大家想想,假如不是這么巧呢

(①如果不是這么巧,就不會形成這塊琥珀。比方說,蜘蛛猛撲過去,把蒼蠅吞了,大搖大擺地走了,松脂才滴下來,就不會有這顆奇異的琥珀了。②要是蜘蛛剛把蒼蠅吃了,還沒來得及逃,松脂就滴下來,雖然包住的也是兩只小蟲,可人們只能看到蜘蛛了。③假如蜘蛛正要撲過去,可掉下來的松脂已經把蒼蠅包住了,那蜘蛛決不會自投羅網了。)

由此可見,作者在推測過程中已經把各種可能都考慮到了。還有必需條件嗎

(①有。我看“松脂繼續滴下來”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②必須有,如果就那么一滴,倆家伙目標一致,沒準兒還能掙扎出來。③如果不重重包裹也許形不成球,球太小了,也許經不起幾千年幾萬年時間的腐化、風化。)

板書:松脂繼續滴

(學生獨立賞析課文)

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去理解課文內容。

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個必需條件都找到了。作者對它們的交叉描述,使得故事情節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動有趣。現在請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讀這一層,找找看,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

(①“展開”、“飛舞”、“穿過”、“飛進”這幾個詞,把小蒼蠅的快樂勁兒寫出來了。②暖暖的天兒,香香的味兒,這么好一個環境,難怪它出來到處飛。③蒼蠅歇的時候,用了幾個動詞:伸、掉、拂拭,一看就知道它喪失警惕了。④“飛累了”這句很重要,只有累了,睡得才香,哪還會防備有蜘蛛要吃它。⑤“身上粘滿了灰塵”是作者根據琥珀里“兩只小蟲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推測出來的。⑥作者把蜘蛛寫活了,“慢慢地”、“小心地”簡直是鬼鬼祟祟,偷偷摸摸。⑦前三個小節銜接得非常緊,太陽暖,蒼蠅才會出來飛,聞到香,才會飛進松樹林,飛累了,想歇會兒,它歇了,蜘蛛乘機想吃掉它。⑧“樂極生悲”也許有點道理,這兩個家伙,一個美得想歇,一個饞得想吃,哪能想到大禍就要臨頭呀!⑨“剛好”這個詞用得好,說明事情發生得太巧了。⑩“小蒼蠅不能撣翅膀了,蜘蛛也不想美餐了”這句話很幽默,這兩家伙太可憐了。)

(二)、學習第二層。

【第1句】:問:誰還記得古生物變成化石這一知識我們曾經在哪一課學到過 還記得必需幾個條件嗎

(被河水淹沒了,尸體腐爛了,時間必須很長,地殼發生過變化。)

板書:被淹 被埋

歲月漫長 地殼變化

【第2句】:現在請同學們默讀這一層,看看松脂球變成化石是否也具備了這幾個條件,如果是,請畫出有關的句子。

(松脂球變成化石也需要四個條件,“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時間一轉眼過去了”、“又是幾千年過去了”這說明時間長;“陸地漸漸沉下去,海水漸漸漫上來”說明地殼發生過變化,“水把森林淹沒了,樹腐爛了,松脂球被淹沒了”這又是兩個條件。)

板書:松樹林 松脂球

【第3句】:問:這一層講化石的形成,為什么又提到了蒼蠅、蜘蛛

請讀有關的句子。

【第4句】: “成千上萬綠翅膀的蒼蠅和八只腳的蜘蛛來了又去了,誰也不會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只小蟲被埋在一個松脂球里,掛在一顆老松樹上?!?回答問題

(答:時間那么長,蒼蠅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兩只被包住了,這主要是為了強調事情發生得太巧了,這顆琥珀太少見了。)

【第5句】: 這一段是分幾層意思來寫的( 兩層。第一層:松脂球的形成。 第二層:化石的形成)

【第6句】: 這兩層,作者是怎樣安排詳略的 ( 第一層詳,第二層略。)

【第7句】: 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呢 ( 因為人們最想知道的就是這塊琥珀是怎樣形成的,所以作者把它作為重點來詳細描寫。而古生物是怎樣變成化石的,一般人都有這個常識,沒必要寫那么詳細。)

【第3句】:談收獲。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如何得當地安排詳略,了解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情節,又初步體會到了作者推理的嚴密,真是收獲不小呀!

【第4句】:總結課文。

【第5句】: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6句】:布置作業

1.練習朗讀課文。

2.預習《15 我們祖先的四大發明》。

《琥珀》創新教案2

教學目標:

【第1句】:會認“琥、珀”等11個生字,會寫“怒、吼、脂”等15個生字。理解“颯颯、松脂、柔嫩、拂拭、熱辣辣、前俯后仰、斷絕、推測”等詞語的意思。

【第2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被發現過程及科學價值等有關知識。

教學重難點:

【第1句】: 使學生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形成過程必須具備的條件。

【第2句】: 并從這塊琥珀推想出這個故事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和推理的能力。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1句】: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第1句】:你們見過琥珀嗎?如果見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2句】:我們先來欣賞幾件美麗珍貴的琥珀藝術品。出示圖片。

【第3句】:最后一幅圖為書上的琥珀圖片:這是一塊怎樣的琥珀呢?誰想說一說?

作者也向我們介紹了這塊琥珀的樣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描述的。讓我們來看課文吧。

【第2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提出要求:

【第1句】: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借助工具書或詢問老師和同學。

【第2句】:邊讀邊畫出帶生字的詞,結合語言環境加以理解。

【第3句】:把課文讀得準確、流利。

【第3句】:合作學習,交流評析。

【第1句】: 小組交流朗讀成果,不認識的字詞借助小組學習的力量解決。

【第2句】: 全班交流,小組派代表朗讀課文。并說一說小組內解決了什么,還有什么沒解決,全班討論解決。

【第4句】:作業。

熟讀這篇課文,試著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第二課時

【第1句】:談話引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讀了這篇文章,誰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第2句】:理解課文。

【第1句】:假如你就是科學家,面對這樣一塊奇異的琥珀,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問題?(生答)

【第2句】:作者是根據什么推想出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的?帶著問題再讀課文,看看課文中是怎樣說的?

默讀課文思考上述問題。(出示問題)。

(l)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由一人執筆把小組意思記錄下來,以便全班交流。)

(2)集體交流。(指導朗讀課文,深層次理解課文。)

(3)師生共同歸納形成的條件和想象的依據。

(第一,要有松樹、柏樹。依據是琥珀是松樹樹脂形成的。第二,炎熱的夏天正晌午。因為只有在這一時間松柏才滲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三,蒼蠅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來把它們包在里面。)

【第3句】:通過以上問題的探討,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據是什么了嗎?(要想進行合理的想象,必須根據事物的特點創設情境。)

【第4句】:科學家研究這塊琥珀有何價值呢?(最后一個自然段)

小組討論后回答。

【第3句】:擴展延伸。

課文中描寫的琥珀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第4句】:布置作業。

把你對琥珀形成過程的推想寫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下| 欧美zooz人禽交免费|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香蕉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6| 永久免费无码网站在线观看个| 好猛好深好爽好硬免费视频| 免费很黄很色裸乳在线观看| yy6080理aa级伦大片一级毛片| 精品乱码一区内射人妻无码| 好紧好爽欲yy18p|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污视频在线看网站| 国产精品第九页|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狠狠|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剧情麻豆剧果冻传媒视频免费| 久久九九国产精品怡红院| 舌头伸进去里面吃小豆豆| 成人午夜又粗又硬有大| 俺也去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swag| 欧美日本高清在线不卡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国产在线| 成人中文乱幕日产无线码|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视频在线| 94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欧美一级在线看| 国产免费丝袜调教视频| 三级理论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青青青高清在线|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女人l8毛片a一级毛片| 亚洲日产2021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