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高升的官場祝福語 祝賀高升的賀詞詩句
自隋唐科舉取士成為國家選拔官員的標準后,天下讀書人都一心只讀圣賢書,無論貧富都可以通過讀書來實現“治國、平天下”的夢想。這在世界史中不得不說是一個創舉,很難再找到如此公平的方法來打破階級壁壘了。
宋朝是中國文學上的一個高峰,唐宋八大家有六人是宋朝人,直到如今還流傳著“一門父子三詞客”的蘇軾父子的佳話。
宋詞是宋朝文學成就的代表,宋詞句子有長有短,暗含音律,便于歌唱。所以很多宋詞的名字都冠以曲牌名,像蘇軾的《水調歌頭》在現代被編成流行歌曲,很受大家的歡迎。
就像唐人心有所感往往賦詩一首一樣,宋人在一些特定的場合也會作詞留念。在這里要羨慕古人的博學多才了,今人到風景名勝地旅游留下的大多是“某某到此一游”等千篇一律的話,相形見絀,不免讓人汗顏。
古代官員升遷是人生重要經歷之一,我們要承認,古代的官員絕大部分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不管他們的政績如何,表面上都是心懷天下的讀書人。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詞是宋朝一位官員在升遷離別之際,答謝為他送別的下屬和幕客而作的,在宋詞中也堪稱別筵謝友的經典。
鷓鴣天·休舞銀貂小契丹
宋代:范成大
休舞銀貂小契丹,滿堂賓客盡關山。從今嫋嫋盈盈處,誰復端端正正看。
抹淚易,寫愁難。瀟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
創作背景:
此詞為別筵而作,當作于淳熙二年正月離桂林赴成都就任之時。兩年前,范成大以廣西經略安撫使來此兼任知府,與僚屬、幕士關系甚洽,離別時,他們一再為之餞行,一直送到湖南地界。《鷓鴣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的。
作者簡介:
范成大是宋靖康元年生人,他少年父母早亡,家境特別貧寒。但所幸他被人接濟無衣食之憂,加上年少聰慧,一直沒有放棄讀書,十四歲時就能創作詩文。到二十八歲時登進士及第,算得上青年才俊了。
我們對范成大可能不那么熟悉,小時候背的詩詞也很少有他的作品。但這并不代表他不出名,實際上他跟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在南宋前期的文壇上,范成大占據著重要地位。
范成大仕途也多次被人誣陷栽贓過,但被罷職后很快就被起用。他多次給宋高宗提建議,有一些被朝廷采納,堪稱能吏。
范成大人品、文品皆為翹楚,他任桂林知府兩年就升遷為四川制置使、知成都府,算得上一方大員了。他在四川抵御吐蕃侵略、整改社會治安上皆有大功。每到一個地方,范成大都能跟當地官員相處的很好。
譯文:
不要再舞那穿著銀灰色的貂皮衣服的“小契丹”了,滿堂賓客完全來自邊防前線。從此以后,誰還能認真欣賞這美妙的舞姿呢?
表演時模仿流淚容易,要抒發悲愁就難了。瀟湘江上的斑竹枝,人們容易看到上面斑斑淚痕,這淚痕所表示的內心無比痛苦,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了。日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們而得不到你們的書信時,大概只能空對那橫空的孤雁了。
因為此時范成大任職廣西,屬于邊境,所以詞中描寫宴席有“番舞”、“番樂”、“番衣”等少數民族特色。詞的第一句就說不要再起舞奏樂了,說明宴會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了,范成大實在忍受不了才央求“休舞”。這也說明了滿座賓客與范成大的交情很深,他們舍不得讓宴席早點結束,讓范成大早點去赴任。
范成大在詞的下闋用瀟湘江上的斑竹淚痕來表示自己內心的痛苦,他也不舍得離開大家,這種離愁別緒實在讓人忍受不了。
在離開以后,范成大感慨旅途中形影相單,那種孤獨感只能自己一個人默默承受,也許只能靠大雁來寄托對大家的感情了。
這首詞真情流露,范成大在與“賓客”分別的悵惘中又揉和了對歌女的柔情,文字精美,音節諧婉,體現了這首詞的婉約風格。這些,大抵是閱讀此詞的應該注意的地方。這首詞的核心感情是“離愁別緒”,在宋朝離別詞中當屬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