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炭翁描寫景色的句子集錦五篇
初中文學常識題
導語:古代文化常識。如天文歷法、地理、官職、科舉禮儀、稱謂名號等。還涵蓋文化的各種問題。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學中的地理,歷史各種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們眾所周知的文學習慣。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初中文學常識題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第1句】:《論語十則》中孔子論述學與思關系的語句是( )。
【第2句】: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借助想象描寫雨后景色的語句是( )。
【第3句】:“雨”是古代詩人筆下常見的景色,如“渭誠朝雨挹輕塵”,請再寫出兩句含“雨”的詩句。( )、( )
【第4句】:根據提示寫出相應的詩句。
(1)、描寫友情的詩句。A( )。B( )。
(2)、借月抒情的詩句。A ( )。B ( )。
【第5句】: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應樂觀曠達,就像范仲淹在《岳陽樓記》所說的那樣( )。
【第6句】:當別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 )。
【第7句】:宋代文學家蘇軾為我們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除《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外,請寫出你最喜歡的連續的詩句。( )。
【第8句】:古詩詞中有許多表現惜時或勸學內容的名句,請寫出連續的兩句。( )。
【第9句】:我想: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 );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第10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聯想美妙、以花喻雪的詩句是( )。
【第11句】:《出師表》中揭示先漢興隆的語句是( )。
【第12句】:《愛蓮說》中最能體現蓮花潔身自好的詩句是( )。
【第13句】:寫出兩句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句。( )( )。
【第14句】:《送元二使安西》中直接表現對朋友真摯感情的詩句是( )。
【第15句】:《扁鵲見蔡桓公》中表現蔡桓公對醫生持有偏見的詩句是( )。
【第16句】:請你從積累的古詩文中,寫出一句與“長江”有關的詩句( )。
【第17句】:諸葛亮在劉備幾乎全軍覆沒的處境下,出任軍師,追隨劉備創業,他在《出師表》中寫道( )。
【第18句】:縱觀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士,他們在成功與挫折面前始終保持著( )的良好心態(用《岳陽樓記》中的句子填空)。
【第19句】:《愛蓮說》一文從生長環境方面描寫蓮的高潔、質樸的句子是( )。
【第20句】:古代有不少寫“雪”的詩篇,請寫出兩句含“雪”的句子。( )。
【第21句】: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中,既暗示時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處境的詩句是( )。
【第22句】:我們學過的古詩詞中,有不少詩句含有深刻的哲理,例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闭埬阍賹懗鲆痪涮N含哲理的句子( )。
【第23句】: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中表達美好祝愿的語句是( )。
【第24句】:《沁園春-雪》中頌揚當代英雄的句子是( )。
【第25句】:《岳陽樓記》中表達作者遠大政治抱負的名句是( )。
【第26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跟“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境相似的語句是( )。
【第27句】:《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寫送別環境的句子是( )。
【第28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寫出普天下離人心愿的句子是( )。
【第29句】: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學習他人好的東西,又要善于從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訓,我們常常要引用《論語》中孔子的那句話( )。
【第30句】:“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葉墮寒塘”,是魯迅七律《蓮蓬人》中的詩句,其中“濂溪”及宋代的哲學( ),“凈植”出在他的《愛蓮說》中“亭亭凈植”一句,原文是:(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
【第31句】:《出師表》中的“陛下”是指( )。后來又輔佐了扶不起來的阿斗是指( )。
【第32句】:《天凈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第33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表現目送友人遠去的兩句詩是( )。
【第34句】:全國中學生夏令營大連會場開營儀式上,主持人說:“孔子說過:‘( ),( )!’面對著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大連。”(《論語十則》里的話)
【第35句】:《醉翁亭記》中描寫春天景象的一句是( )。
【第36句】:寫出你最喜歡的一句名言( )。
【第37句】:欣逢母校百年校慶,一位海外歸來的老學者回顧了母校的百年滄桑之后,又對滿堂青年學子深情地說道:“( ),( )。”(用毛澤東《沁園春-雪》中的句子填寫)
【第38句】:古詩文中描寫夏季景物的詩句有很多,請你寫出一句來。( )
【第39句】:古代詩歌中有很多是描寫思念家鄉的、眷戀親友的,請寫出至少三句來,并注明作者及出處。( )( ( )
【第40句】:程遠遠在異鄉,面對晚霞中森林的奇異風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確實迷人,但遠離故土的滋味實在是不好受。感慨之中,馬志遠的《天凈沙-秋思》中的名句( )不覺脫口而出。
【第41句】:治理沙塵暴!內蒙草原,陰山腳下,人們植樹種草,退耕養草,決心在不久的將來,重現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所描繪的( )的景象。
【第42句】:父親叮囑剛開始創業的兒子,今后無論事業成敗,都應擁有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所說的( )的曠達胸懷,不因為外部環境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高興或者是憂傷。
【第43句】:魯迅在《故鄉》一文的末尾,用一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面表達了他對理想境界的憧憬:“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 )的沙地來,上面( )的天空掛著一輪( )的圓月?!?/p>
【第44句】:《出師表》中后漢所以傾頹的原因是( )(原文)。
【第45句】:《桃花源記》中描寫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語句是( )。
【第46句】:《岳陽樓記》中與“進亦憂,退亦憂”相照應的一句是( )。
【第47句】:杜牧《江南春》中寫景的句子是( )。
【第48句】:白居易《賣炭翁》中揭示賣炭翁悲苦處境和矛盾心情的詩句是( )。
【第49句】: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與崔顥的詩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點題的一句是( )。
【第50句】:《出師表》中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句,請寫出你最欣賞的一句。( )
【第51句】:初中所學的詩文中,你最喜歡的寫“雨”的名句是( )(作者)的( )(詩題)中的( )。
【第52句】:古詩文中有很多表達雄心壯志的,如曹操的“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請再根據提示再寫出幾句來。
A陳勝( ) B陸游( )C范仲淹( )
【第53句】:成語“撲朔迷離”的源出句是( )。
【第54句】:這次分手,我們見面的機會也許會是微乎其微,但是,“( )”,只要我們的心永遠在一起,又何必在乎山水之隔呢?(初中教材所學內用填空)
【第55句】:現實生活中,表明自己周圍隨時都有值得學習的人,常引用《論語》中的( )。
【第56句】:美國長期以來推行霸權主義,激起國際反感,在今年的聯合國人權大會選舉中失去了地位,用《孟子》中的話說叫( )。
【第57句】:秦朝末年,陳勝、吳廣順應了歷史的潮流,揭竿而起,勢如破竹,極大的震撼了秦朝的統治,這充分證明了孟子所說的( )。
【第58句】:《桃花源記》中描寫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
【第59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了古今上下幾千年人們的心聲的名句是( )。
【第60句】:《沁園春-雪》的主旨句是( )。
【第61句】:《陋室銘》中通過“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語句是( )。
【第62句】:《惠崇〈春江晚景〉》一詩中富含哲理的一句是( )。
【第63句】:《春夜喜雨》中常被人們用來形容思想工作做得好的詩句是( )。
【第64句】:《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指出的決定戰爭勝負的三要素的句子是( )。
【第65句】:在《桃花源記》中最能表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是( )。
【第66句】:《觀滄海》中表現作者寬廣胸懷的名句是( )。
【第67句】:“( )”,兩句詩出自( )的《觀書有感》,今天已經濃縮為“源頭活水”。
【第68句】:《陋室銘》中突出主旨而引用的孔子的話是( )。
【第69句】:《論語》中表明學習精神和教學態度的語句是( )。
【第70句】:《陋室銘》中描寫環境優雅、令人神往的語句是( )。
【第71句】:《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原因的句子是( )。
【第72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此事古難全”里的“此事”指的是( )。
【第73句】: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總體上為我們描繪的世外桃源的圖景是( )。
【第74句】:《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第75句】:《書湖陰先生壁》中以擬人的手法賦予山水以人的思想感情,以神來之筆,描繪出的千古名句是( )。
【第76句】:我們做事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感到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突然有了轉機,這時心胸十分開闊,眼前一片光明,正好可以用上陸游《游山西村》中的詩句:( )。
【第77句】:《望岳》中最能表達詩人不畏艱險、勇于登攀、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的詩句是:( )。
【第78句】:《黃鶴樓》中表達作者思鄉之情的千古名句是( )。
【第79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蘊含后來者居上這一深刻人生哲理的名句是( )。
【第80句】:《龜雖壽》中后人常用來勵志的名句是( )。
【第81句】:《觀書有感》中蘊含“想要學問深,必須不斷努力,常學才能常新”這里的名句是( )。
【第82句】:被曹雪芹寫入《紅樓夢》,以香菱之口加以贊嘆的是王維的《使至塞上》中的名句( )。
【第83句】:將無知無情的`月亮賦予人的感情色彩,因此李白才能用( )來表達對游人王昌齡的思念之情。
【第84句】:《登飛來峰》中蘊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看得清”哲理的詩句是( )。
【第85句】:《過零丁洋》中的( ),表達了作者為國捐軀的決心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
【第86句】:《次北固山下》中的( ),既寫出了實景之美,又表現了虛景的壯闊。
【第87句】:《題破山寺后禪院》中的( )被譽為千古名聯。
【第88句】:《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的( )表現了作者對人生際遇變化不定的哲理性認識,反映了作者豪放、達觀的襟懷。
【第89句】:《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 ),與“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90句】:李商隱《無題》中的( )描寫了堅貞不渝的愛情,至死不變的思念。
【第91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 )變現了詩人同情和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懷。
【第92句】:李賀《南園》中含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豪情的詩句是( )。
【第93句】:《己亥雜詩》中的( )常被人們用來泛指那些甘為事業,特別是培養國家人才獻身的志士。
【第94句】:《飲酒》中的( )體現了心與物遇、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
【第95句】:《觀刈麥》中的( ),描寫了農民忍受酷熱,辛勤勞動的場景。
【第96句】:面對人生中的歡樂和失敗的痛苦,我們應該擁有( )的心態。
【第97句】:由“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你能聯想到《岳陽樓記》中的兩句話是( )。
【第98句】:魯迅《自嘲》中的( )表現了詩人對人民、對敵人截然不同的態度。
【第99句】:《醉翁亭記》中描寫自春季到冬季的句子是( )。
100、《君子于役》描寫了一位妻子隊出征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其中直接抒發情懷的兩句是( )、( )。
10【第1句】:《諸葛亮集》中有這樣的話:“賞不可不平,罰不可不均”,這與《出師表》中的( )兩句意思相同。
10【第2句】:《行路難》中表現詩人倔強而又自信,堅信自己定能到達理想彼岸的詩句是( )。
10【第3句】:《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吟詠洞庭湖的詩句是( )。
104 、《岳陽樓記》中吟詠洞庭湖的詩句是( )。
10【第5句】:《過故人莊》中的( )描寫了優美的田園風光。
10【第6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被譽為千古麗句的是( )。
10【第7句】:《渡荊門送別》中的( ),寫的生動逼真,用語貼切,使靜止的山嶺更加靈動,使流動的江水更加遼闊。
10【第8句】:《論詩》中詩人以歷史和辯證的眼光看待文學現象的句子是( )。
10【第9句】:狼是狡猾的,但在( )的筆下卻“頃刻兩斃”,文末作者表議論的句子是( )。文章選自他的著作《 》中。
1【第10句】:陶淵明的《飲酒》和《歸園田居》中的“愿”與“真意”有共同之處,都是指( )。
1【第11句】:《錢塘湖春行》是一首出游詩,詩人( )出游的季節是( ),從文中的( )可以看出來。
1【第12句】:借助“蜀鄙二僧”講做學問道理的是( )朝文學家( ),作品集子《 》。
1【第13句】:《木蘭詩》中描繪北國邊疆凄苦冰冷的戰爭生活的句子是( )。
1【第14句】:《賣油翁》中能表現賣油翁高超技術的句子是( ),文章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
1【第15句】:李清照的《如夢令》中“興盡晚回舟”的原因是( )。(原文)
1【第16句】:《西江月》中預示豐收的喜悅的句子是( )。
1【第17句】:《口技》作者( )借助正、反兩面描寫的手法,表現了藝人高超的技藝,其中總領全文的句子是( )。
1【第18句】:“刮目相看”出自《 》,講的是( )和( )的故事。
1【第19句】:《傷仲永》中的方仲永“泯然眾人”的原因是( )。(原文)
1【第20句】:《泊秦淮》中批評統治者國難當頭,醉生夢死的句子是( )。
1【第21句】:《夜雨寄北》中表達詩人思念友人、渴望團結的詩句是( )。
1【第22句】:《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目的是( ),最終的結果是( )。(原文)
1【第23句】:“龐然大物”的驢子,最終被老虎吃掉了,故事出自( )的《 》。
1【第24句】:《石壕吏》的作者是( )代著名( )主義詩人( ),“三吏”是指《 》、《 》、《 》,“三別”是指《 》、《 》、《 》。
1【第25句】:人生不可能平平淡淡,生活中的挫折與苦難常常折磨著我們的身心,愁緒就像李煜《相見歡》中所說的那樣( ),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1【第26句】:《孫權勸學》選自歷史學家( )編著的一部( )體通史《 》。
1【第27句】:酈道元的《三峽》中描寫夏天水勢兇猛的句子是( )。其間虎嘯猿啼,不難讓我們想起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中的詩句( )。
1【第28句】:《記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達作者流露出的超然物外、曠達樂觀態度的詩句是( )。
1【第29句】:《閑情記趣》中用比喻、夸張手法寫蚊子的詩句是( )。
1【第30句】:《春望》中作者睹物思人、見花鳥而傷心欲絕的詩句是( )。
1【第31句】:杜甫的《勸為六絕句》中“王楊盧駱當時體”中,“王楊盧駱”指的是( )、( )、( )、( ),被稱為“( )”。
1【第32句】:《五柳先生傳》中表達作者對讀書態度的獨到見解的詩句是( ),黔婁妻子的那句話( )在作者( )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1【第33句】:《小石潭記》中描寫游魚的句子是( )。
1【第34句】:下列成語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1)畫蛇添足 (2)買櫝還珠 (3)濫竽充數 (4)塞翁失馬
1【第35句】:《塞翁失馬》中福、禍轉化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這句話是( )。
1【第36句】:《渡荊門送別》中描寫壯闊景色的句子是( )。
1【第37句】:《秋詞》中描寫秋高氣爽、白鶴凌空、直沖云霄的詩句是( )。
1【第38句】:《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維,用假設語氣提出的議論句是( )。
1【第39句】:《過零丁洋》中最能表現作者愛國之情的詩句是( ),同樣在《指南錄》中的那一句( )表達效果是一樣的。
1【第40句】:蘇軾的《浣溪沙》中表達對日月變遷、嘆息人生亦老,卻又充滿積極向上思想情懷的詩句是( )。
1【第41句】:《核舟記》中小窗上題寫的字是( ),其中的三個人物分別是( )、( )和( )。
1【第42句】:《荔枝圖序》中描寫荔枝樹形狀的句子是( )。
1【第43句】:《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中表明韓愈甘愿為了國家利益而不惜犧牲、甘愿獻身的詩句是( )。
1【第44句】:《別云間》中表明作者甘愿犧牲、死后繼續戰斗的詩句是( ),這跟陳毅將軍的《梅嶺三章》中的( )意思相近。
1【第45句】:《醉花陰》中李清照以花喻人的千古名句是( )。
1【第46句】:《陳涉世家》中,小時候的陳勝就表現雄心壯志的句子是( )。
1【第47句】:《馬說》中千里馬不被發現的真正原因的句子是( )。
1【第48句】:《與朱元思書》中寫小鳥的叫聲的句子是( )。
1【第49句】:《西湖游記》中描寫西湖全景的句子是( )。
1【第50句】:《山坡羊-潼關懷古》中同情老百姓,寫出了社會動蕩最苦是百姓的詩句市( )。
1【第51句】:《始得西山宴游記》中表明作者心與物化、心神統一的詩句是( )。
1【第52句】:《醉翁亭記》中描寫的四幅畫面分別是( )、( )、( )、( )。
1【第53句】:《夢江南》的作者是( ),其中表達作者望眼欲穿、肝腸寸斷的詩句是( )。
1【第54句】:《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小城不能被攻破,其原因是( ),而兵強馬壯、城池堅固的達成卻被貢獻的原因又是( )。由此得出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中,( )是最主要的。
1【第55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國恒亡”的原因是( )。(原文)
1【第56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中提出能夠擔當大任的人必然經受過生活的磨練,那么要經歷那些磨難呢?用原文回答是( )。
1【第57句】:《岳陽樓記》中描寫“岳陽樓之大觀”的詩句是( )。本文中與“進亦憂,退亦憂”相對應的一句話是( )。
1【第58句】:《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委婉的提出自己的仕途心志的句子是( )。
1【第59句】:范仲淹《漁家傲》中描寫塞外孤城落日的名句是( ),這讓我們不自覺地想起唐代田園詩人( )的《 》中的名句( )。
1【第59句】: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一文,通過魚跟熊掌的取舍做類比,闡述了本文的中心,即:( )。與《梅嶺三章》有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是( )。
1【第60句】:《漢江臨眺》中被用來說明唐代山水田園詩人(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句子是( )。
1【第61句】:晏殊的《浣溪沙》中被人們譽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 )。
1【第62句】:《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表達詩人愿效法武將魏尚、戍邊抗敵的強烈渴望的詩句是( );表達詩人殺敵衛國、守衛邊疆的坦蕩胸懷和豪情壯志的詩句是( )。
1【第63句】:辛棄疾的《破陣子》中描寫豪放壯闊的戰斗生活的詩句是( ),但不難看出,跟( )的( )有相似之處,都難免藏有淡淡的悲憤與憂傷在里面。
1【第64句】:《曹劌論戰》中曹劌認為“可以一戰”的理由是( )。
1【第65句】:成語“一鼓作氣”的源出詩句是( ),語出自《 》。
1【第66句】:蘇軾在《 》中提出了“文者,氣之所形”的觀點,蘇軾,字( ),號( ),( )之一,與其父( )、其弟( )合稱“三蘇”。
1【第67句】:《關雎》表達了一個男子對一位女子的思慕、愛戀之情,其中被我們常用來形容美貌女子的詩句是( )。
1【第68句】:在今天常被我們引用來形容所愛戀的人在遠方的詩句是《蒹葭》中的( ),且被譜上了曲演唱,成為了歌曲的一部分。
初中文學常識考題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尤其是文學常識,那一定馬虎不得,必須腳踏實地,一點一滴的積累。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初中文學常識考題,僅供大家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1) 泰戈爾,________近代偉大的作家、詩人。著名散文詩集有《園丁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1913年,他獲諾貝爾文學獎。
2) 冰心,原名________,現代著名作家,被稱為“世紀老人”。代表作有詩集《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
3) 劉義慶,南朝宋彭城(今江蘇徐州)人,組織一批文人編寫了《__________》。它是六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
4) 朱自清,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散文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綠》等。
5) 《濟南的冬天》的作者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1951年,他被授予“______________”的光榮稱號。代表作有長篇小說《__________》,話劇《________》《________》。
6) 曹操,字孟德,________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其詩歌以慷慨悲壯見稱,體現了“________”的基本特征。“三曹”在文學史上除了他本人,還有兩個是他的兒子________和________。
7) 《錢塘湖春行》的作者是________代詩人________,字________,晚年又號________。代表詩作有《________》《________》等。
8)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________家經典著作之一,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相傳為西漢________編撰?!抖Y記》與《________》《________》合稱“三禮”。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弟子對“經”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即對“禮”的解釋。所謂“五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紀昀,字________,清乾隆年間的著名學者,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其著作《________________》,為清朝短篇志怪小說。
10) 《皇帝的新裝》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國家)著名的童話作家。他一生創作了《賣火柴的小女孩》《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大量優秀的童話作品。
11) 伊索,公元前6世紀________寓言家。現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故事,經后人匯集,統歸于伊索名下。
12) 《________》,又名《淮南鴻烈》,西漢淮南王________等編著。
13) 魯迅,原名________,后改名________,浙江________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他發表了中國第一篇現代白話文小說《________》。代表作有小說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散文詩集《________》;雜文集《________》《__________》;等等。
14) ________,俄國詩人,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近代俄羅斯民族文學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政治抒情詩《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小說《________________》等,童話詩《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等。
15) ________,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其余七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
16) 都德,法國19世紀后半期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小說家。其中,《__________》和《柏林之圍》是姊妹篇,兩者都以________為背景。
17) 并稱為“樂府雙璧”的是《________》與《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
18) 莫泊桑,________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________小說最為突出。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他和俄國的________、美國的________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
19) 福樓拜,________國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______________》。
20) 屠格涅夫,________國作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等,大多數作品帶有進步色彩。
21) 《________》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由________主編,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長于描寫戰爭。
22)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國________文學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長篇小說《__________》《__________》《九三年》等。
23) 陶淵明,________(朝代)著名詩人,又名________,字________,號________,私謚靖節,潯陽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禵_________》塑造了一個與污濁黑暗的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作者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24) 《愛蓮說》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代文學家。說,是一種________的古代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象抒發作者的感想。
25) 《陋室銘》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的哲學家。銘,是古代文體名,用于述功紀行或警戒勸勉,文辭精練、有韻。
26) 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生于魯國。________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________家的創始人。
27) 杜甫,字________,________代偉大的________詩人。他的詩篇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被公認為“________”,他本人也被尊稱為“________”。
28) 蘇軾,字________,號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學家、書畫家。他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并稱為“________”,為“______________”之一。
29)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________。代表作有小品集《__________》和《西湖夢尋》。
30) 王維,字摩詰,________代____________的代表詩人。蘇軾評價他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
31) 李白,字________,號________。李白的詩以抒情為主,是屈原之后我國最為杰出的________詩人,有“________”之稱。李白與杜甫齊名,世稱“________”。
32) 胡適,字________,現代詩人、文學家,________運動的領袖之一。1920年,胡適出版了第一部新詩集《________》,這是我國第一部白話詩集。
33) 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________國最偉大的文學家、________________作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4) 郭沫若,現代杰出的作家、詩人、戲劇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代表作有著名詩集《________》,歷史劇《________》《________》等。
35) ________,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現當代著名文學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6) 高爾基,________(國家)作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奠基人、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導師。代表作有《鷹之歌》《海燕之歌》,自傳體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利奧波德,________國著名的倫理學家、科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者。代表作《________》是一本關于人和土地的生態及其倫理觀的.書,是一本自然隨筆和哲學論文集,被譽為“綠色圣經”。
38) 《岳陽樓記》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文章中的名句。
39) 《醉翁亭記》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________,號________,又號________。
40) 《蟈蟈與蛐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國________詩人。
41) 《________》是“一部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作者________是我國一代翻譯巨匠,文藝評論家。
42) 《孤獨之旅》選自長篇小說《草房子》,作者是________,小說描繪了________、________、禿鶴、紙月、細馬等幾個少男少女讀書、生活、成長的歷程,既彌漫著艱辛與苦痛,又閃爍著奇妙迷人的人性光芒。
43)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________,小說以__________因________貧富而前后變化的態度,組成令人驚嘆的情節波瀾,表現世態的炎涼。
44) 《范進中舉》選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這是一部杰出的現實主義長篇________小說。
45) 《陳涉世家》選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它是我國第一部______________(體例),包括十二篇________、三十篇________、七十篇________、十篇________、八篇________。魯迅稱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唐雎不辱使命》選自《________》,由西漢________編訂,是一部________時代的________(體例)史書。
47) 《隆中對》的論述者是________,人稱“________”。這篇文章選自西晉史學家________所著的《________》。
48) 溫庭筠,________代著名詩人、詞人,與________齊名,有“________”之稱。
49) 李清照,號________,________代杰出的女詞人。其詞婉約清新,被稱為“________”,是宋詞________(派別)的代表。
50) 辛棄疾,字________,號________。他與________一起被稱為宋詞________(派別)的代表。
51) 《我愛這土地》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
52) 《我用殘損的手掌》的作者是________,浙江杭州人。因著名詩作《雨巷》而被稱為“__________”。
53) 《變色龍》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19世紀末________國____________作家、戲劇家和________篇小說藝術大師。
54) 《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國著名劇作家和詩人,也是歐洲________時期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被人們稱為“四大喜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稱為“四大悲劇”。
55) 《公輸》的作者是________,名________,墨家的創始人,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主張。
56) 孟子,名軻,________時期________家的代表人物。被尊為“________”,后世常以“________”并稱。孟子提出了“________”的思想和“________”的主張。
57) 莊子,名周,________時期________家的代表人物,后世將他與老子并稱為“________”,《莊子》是莊周及其后學的著作集,亦稱《________》,為________家經典之一。
58) 《曹劌論戰》選自《________》,它是________時期的________(體例)史書,相傳為________所著。
59) 《愚公移山》選自《________》。
60)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________》,共收錄詩歌________首。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________》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禵_______》分《________》《________》,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禵_______》則為宗廟祭祀之詩歌?!癬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詩的表現手法。其中,“________”是鋪陳,也就是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________”是打比方,用一個事物比喻另一個事物?!癬_______”即起興,是從一個事物聯想到另外一件事物。
初中文學常識題級答案
【第1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
A、《論語》是春秋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書,記錄的是孔子的言行。
B、《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一百三十篇。作者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C、王羲之是東晉杰出的書法家,被稱為“書圣”,他的《蘭亭集序》帖是我國古代書法藝術最燦爛的瑰寶,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D、莫泊桑是法國作家,被稱為短篇小說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項鏈》等。
【第2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B
A、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的敘述和典型的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
B、詩歌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演化出很多不同的形式。詩、詞、曲,從文學角度看,都是詩歌。但是賦除外。
C、劇本通常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劇作家的舞臺提示,一是人物自身的臺詞。
D、散文在寫法上往往從細小處落筆,在細微的描繪中見精彩。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就采用了這樣的寫法。
【第3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B
A、《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合稱為“四書”。
B、《左傳》相傳是戰國時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寫,課文《曹劌論戰》就選自其中。
C、《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共一百三十篇,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D、人們常用“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概括唐、宋、元、明、清這幾個時期突出的文學形式。
【第4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C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頌公德的文字,叫做“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是用韻的。
B、“說”,在古代是一種表明自己觀點的文體,比如《馬說》《黃生借書說》《愛蓮說》。
C、消息一般由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組成,常按照“次重要—重要—最重要”的順序安排材料。它的寫作要求真實、及時、簡明。
D、古人說的“弱冠”指的是男子20歲,“桑梓”指的是故鄉,“鴻雁”常用來喻指書信。
【第5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C
A、婉約派是宋詞一大流派,該派詞作情思細膩,語言華美,代表詞人有晏殊、李清照等。
B、“諸子百家”中對后世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學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C、詞又稱“長短句”,句式長短不一。始于宋代,蘇軾和辛棄疾是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說是婉約詞派的代表。
D、《關雎》和《蒹葭》兩首詩都充分體現了《詩經》在創作手法上的特點,即一唱三嘆,反復吟詠。
【第6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
A、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盡量做到用語得體。比如:初次見面用“久違”,好久不見用“久仰”,請人幫忙用“拜托”,麻煩別人用“勞駕”。
B、古代稱謂詞很多,其中“令愛”指別人的女兒,“令妹”指別人的妹妹,“高足”指自己有才華的學生,“泰山”指岳父。
C、“令”是一種敬辭。所以,我們在稱呼別人的父母時,可用“令尊”和“令堂”這樣的稱呼。
D、漢語中常用“烽煙”代戰爭,“手足”代兄弟,“桃李”代學生,“鴻雁”代書信。
【第7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D
A、“初唐四杰”是指唐朝初年的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和曾鞏。
C、“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指李商隱和杜牧。
D、“元曲四大家“是指關漢卿、馬致遠、白樸和湯顯祖。
【第8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D
A、《詩經》以四言為主,普遍采用賦、比、興的手法,有重章疊句的特點。
B、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是《水經注》。
C、《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關雎》和《蒹葭》是其中歌詠純真愛情的名篇。
D、《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0篇,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
【第9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C
A、“諸子百家”是指我國先秦到漢初各學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B、有些古文,其標題就表明了文章的體裁。如《陋室銘》、《醉翁亭記》、《出師表》、《捕蛇者說》等題目中的“銘”、“記”、“表”、“說”,都表明了該文的文體。
C、“樂府”是指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的一種能配樂歌唱的舊詩體,例如《木蘭詩》。
D、序是一種文體,有書序和贈序之分,《送東陽馬生序》是一篇贈序
【第10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B
A、《馬說》、《陋室銘》、《送東陽馬生序》中,“說”“銘”“序”分別表示古代的一種文體。“說”是敘事兼議論,“銘”一般是用韻的,“序”是臨別贈言。
B、《陳涉世家》節選自編年體通史《史記》,作者是西漢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全書共一百三十篇。
C、“四書”包括《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五經”包括《詩》、《書》、《禮》、《易》和《春秋》。
D、《戰國策》由西漢末年劉向整理編輯,《唐雎不辱使命》選自其中。
【第11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D
A、“高山流水遇知音,陽春白雪傳雅趣”“看似點橫撇捺,實則恢弘豁達”“萬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蘇黃”,這三幅對聯分別適宜贈送音樂家、書法家、文學家。
B、京劇臉譜中,紅臉代表忠勇,黑臉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代表兇詐,金臉和銀臉代表神妖。
C、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是豐富多樣的。其中有外貌和心理描寫,也有動作和語言描寫,如《范進中舉》中范進發瘋狂奔狂舞是動作描寫,而對胡屠戶與眾人則主要采用了語言描寫。
D、“明初詩文三大家”是指宋濂、劉基和高啟。朱元璋稱宋濂為“開國文臣之首”,贊劉基“當今文章第一”。
【第12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A
A、明清四大古典小說是《紅樓夢》、《三國演義》、《儒林外史》、《西游記》。
B、被魯迅譽為“清末四大譴責小說”的作品是《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老殘游記》、《孽?;ā贰?/p>
C、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是魯迅。他小說的代表作是《狂人日記》。
D、“四書五經”是我國古代科舉考試的內容,其中“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指《易》、《尚書》、《禮》、《詩》、《春秋》。
【第13句】:下面說法正確的一項是:()B
A、魯迅,原名周樹人,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
B、《醉翁亭記》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文忠”是謚號,本文抒發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懷,也抒發了與民同樂的情懷。
C、司馬遷,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他創作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史記》;司馬光,北宋史學家,編有紀傳體通史《資治通鑒》。
D、契訶夫與莫泊桑均是法國著名作家,他們與美國的歐·亨利并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之王”。
【第14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D
A、中國古代神話名篇有: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盤古)開天辟地、黃帝戰蚩尤。
B、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C、《詩經》“六義”指:風、雅、頌(分類)、賦、比、興(表現手法)。
D、古代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陽,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陰。如“河陰”便是黃河北岸。
【第15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C
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國作家莫泊桑,選自短篇小說集《羊脂球》。
B、莎士比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英國偉大的戲劇家和詩人,他在《威尼斯商人》這部劇作中,塑造了一個唯利是圖的吝嗇鬼的典型形象——夏洛克。
C、世界四大短篇小說巨匠:契訶夫、莫泊桑、莎士比亞、歐·亨利。
D、《最后一課》的作者是法國作家都德,文章通過都德在“最后一課”中的見聞和感受,表現了韓麥爾先生等法國人民在國土淪亡時的悲憤心情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第16句】:下面說法正確的一項是:()D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春秋時期儒家代表孟子的作品,采用逐層論證的手法,證明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目的在于啟發君主多打勝仗。
B、《陳涉世家》節選自編年體史書《史記》,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是“失期,法皆斬”。
C、司馬遷,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他創作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史記》;司馬光,北宋史學家,編有紀傳體通史《資治通鑒》。
D、《觀刈麥》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詩作,詩中描寫農民冒著酷暑割麥子的情景,并借一位農婦之口,訴說當時租稅的沉重和農民生活的痛苦。
【第17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C
A、《醉翁亭記》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文忠”是謚號,本文抒發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懷,也抒發了與民同樂的情懷。
B、馬致遠的散曲代表作《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
C、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著有《李太白全集》。
D、“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描寫的人物是諸葛亮。
【第18句】:下面說法正確的一項是:()B
A、古體詩分為律詩和絕句,絕句一般為八句,分為首聯、頸聯、尾聯和頷聯。
B、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故鄉》《社戲》和《背影》都是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值得我們反復閱讀。
C、《孔乙己》《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都出自魯迅的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D、戲劇《威尼斯商人》,詩歌《天上的街市》,童話《皇帝的新裝》,神話《女媧造人》,寓言《蚊子和獅子》——文學體裁的多樣化,開拓了語文閱讀的視野。
【第19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D
A、茅盾,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我國偉大的革命文學家。長篇小說表作是《子夜》,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他的散文《白楊禮贊》和《風景談》被稱為散文的姊妹篇。
B、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著名作家。長篇小說代表作《駱駝祥子》或者《四世同堂》;話劇代表作《茶館》;他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C、朱自清,我國著名的散文家,被毛澤東同志高度贊揚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D、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現代著名作家。小說代表作:激流三部曲《霧》、《雨》、《電》。愛情三部曲《家》、《春》、《秋》。
【第20句】:選出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B
A、《曹劌論戰》選自《左傳·莊公十年》,《左傳》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
B、《愛蓮說》的體裁是“說”,作者在文章中表達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高潔傲岸的節操及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C、《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
D、《小石潭記》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第21句】:下面作家、作品、體裁或國別搭配有誤的一項是:()C
A、老舍——《駱駝祥子》——小說B、冰心——《繁星》——詩歌
C、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法國D、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蘇聯
【第22句】:下面關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2010大連B
A、宗璞的散文《紫藤蘿瀑布》和冰心的散文《談生命》,都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獨特體驗。
B、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他的《醉翁亭記》,表達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
C、從表達方式角度,詩歌可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北朝民歌《木蘭詩》和唐代詩人杜甫的《石壕吏》都是敘事詩。
D、吳敬梓的《范進中舉》、契訶夫的《變色龍》均使用夸張、對比等諷刺小說常用的手法,塑造了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第23句】:選出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2010撫順C
A、《觀滄海》的作者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B、龔自珍,近代思想家、文學家,是近代啟蒙思想的先驅?!都汉ルs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
C、《醉翁亭記》的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自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唐代文學家
D、《桃花源記》的'作者陶淵明是東晉著名詩人。
【第24句】:下面各項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010錦州B
A、《關雎》選自《詩經·周南》,《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B、朱自清,字佩弦,現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有《春》、《背影》、《囚綠記》等。
C、《馬說》是一篇寓言性質的雜文。借伯樂相馬的故事諷刺了封建統治者不識人才、不重人才、摧殘人才的愚昧和昏庸。
D、《春望》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五言律詩,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痛苦和感傷。
【第25句】:下面各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2010沈陽B
A、孟子是戰國時思想家、教育家,名軻,字子輿。
B、《再別康橋》的作者是余光中,現代詩人、散文家。浙江海寧人。
C、《日出(節選)》中的戲劇沖突是圍繞著小職員黃省三和銀行襄理李石清展開的。
D、《讀<堂吉訶德>》選自《海涅選集》,作者海涅,德國詩人。
【第26句】:根據自己的積累,選出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2011本溪C
A、孟子,名軻,戰國時期鄒人,他與門人所著的《孟子》是儒家經典之一。
B、《天凈沙·秋思》表達了羈旅之思?!疤靸羯场笔乔泼?,“秋思”是題目。
C、《馬說》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所著,文章運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來比喻賢才難遇明主。
D、陸游,南宋愛國詩人?!吧街厮畯鸵蔁o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他的《游山西村》。
【第27句】:下面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2011朝陽C
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初唐四杰
B、酈道元——《三峽》——《水經注疏》
C、笛?!遏敒I孫漂流記》——美國
D、高爾基——《童年》——自傳體小說
【第28句】:下面關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2011大連B
A、記敘的順序通常有順敘、倒敘和插敘等,《羚羊木雕》和《爸爸的花兒落了》都采用了插敘手法。
B、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寫了一個皇帝受騙上當的故事,主要是為了告訴人們要識破騙子的陰謀詭計。
C、“城春草木深”中的“城”指長安城,“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特指史冊。
D、《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勾畫了一幅戰略藍圖,《出師表》中又為后主劉禪提出了以“親賢遠小”為核心的三條建議。
【第29句】:選出下面說法中有誤的一項:()。2011撫順D
A、《山坡羊·潼關懷古》的作者張養浩,字希孟,號云莊,元代散曲作家。
B、表,是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如《出師表》。
C、《鄒忌諷齊王納諫》選自《戰國策》,《戰國策》是西漢劉向按國別整理編輯而成的。
D、白居易,唐代大詩人,晚年又叫青蓮居士,著有《白氏長慶集》。
【第30句】:下面名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2011沈陽C
A、《戰國策》是戰國時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西漢末劉向統計編訂。
B、《欽差大臣(節選)》中市長主官員們得知上了假欽差的當,個個丑態畢露。
C、《愛蓮說》的作者是劉禹錫,唐代著名詩人,字夢得。
D、畢淑敏,當代女作家,我們學過她的作品《一厘米》。
【第31句】: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是()。2011鐵嶺D
A、《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李白獲悉好友王昌齡被貶之后創作的一首詩。
B、《孟子》是孟子及其門人所作,儒家經典之一?!遏~我所欲也》選自《孟子·告子上》
C、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D、《曹劌論戰》選自《戰國策》。《戰國策》是戰國時期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的匯編,相傳是東漢末年劉向整理編輯的。
【第32句】:下面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2012朝陽A
A、《風箏》——魯迅——《朝花夕拾》
B、《天凈沙?秋思》——馬致遠——元曲
C、《格列佛游記》——斯威夫特——英國
D、《馬說》——韓愈——唐代
【第33句】:下面關于作家、作品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2012大連B
A、《濟南的冬天》以“溫晴”為主線,描繪了濟南冬天的山水,文章情景交融。
B、川劇《變臉》為我們塑造了一位身懷絕技、孤身闖蕩江湖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
C、在《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譴責了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
D、劉禹錫在《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引用“聞笛賦”的典故,表達對友人的懷念之情。
【第34句】:選出下面說法有誤的一項:()。2012丹東B
A、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東晉著名詩人,著有《陶淵明集》。
B、曹操,字孟德,沛國譙郡人。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C、《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
D、《曹劌論戰》選自《左傳·莊公十年》,記錄了齊魯之間的一次戰爭,又稱“長勺之戰”。《左傳》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
【第35句】:選出下面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2012撫順D
A、曹操是東漢末年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出自他的《觀滄?!?。
B、《岳陽樓記》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所作,我們還學過他寫的《漁家傲·秋思》。
C、《山坡羊·潼關懷古》的作者是元代張養浩,其中“山坡羊”是曲牌名。
D、《送東陽馬生序》是宋代文學家宋濂寫的一篇贈序。
初中文學常識題及答案
【第1句】: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中國古代的學校有“庠”“序”之稱。太學是中國古代的國立大學,太學之名始于西周。
B.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進士是通過最初一級朝廷考試者,意為可進授爵位之人。
C.陛下是對帝王的尊稱,可譯為“您”。陛下的“陛”原指帝王宮殿的臺階。
D.降級授予官職,貶謫官員,不限降低幾級,稱責授。其它降級授官的詞語還有左遷、遷謫等。
【第2句】: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國子監,我國封建時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機關,在有的朝代兼為最高學府。
B.教授,學官名。始于宋代,為講解經義、掌管課試的一種文職官員。
C.禮部,中國古代官署,掌管國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貢舉、戶籍等事項。
D.受禪,是中國古代推舉部落首領的一種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舊皇帝讓給的帝位。
【第3句】: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 “即歲稔不足支數日”中“稔”意思是“莊稼成熟”。
B.“前撫王之誥、魏學曾相繼綏輯”中“綏輯”意思是安撫集聚。
C.“厘兩京、山東、陜西勛戚莊田”中“厘”意思是治理處理。
D.“致仕”中“致”意思是“獲得”,“致仕”意思是獲得官職。
【第4句】: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中的'“授”“遷”“起”“擢”“進”“改”“兼”均指升官。
B.大理寺為掌管刑獄的官署,長官名為大理寺卿。北齊始設,后歷代相沿。明清時與刑部、都察院為三法司,會同處理重大司法案件。
C.詔獄,指九卿、郡守一級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詔書能系獄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監獄。
D.“奪哀”猶“奪服”,也叫“奪情”,指古代官員喪服未滿而被朝廷強令出仕。
【第5句】: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明經,漢朝出現之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故以“明經”為名。
B.行在,也稱行在所。第一釋義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釋義專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處是第二種釋義。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總稱。由于古時的君主為了祈求國事太平,五谷豐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國家的象征,后來人們就用“社稷”來代表國家。
D.視事,視察、巡視政事。舊時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視政事,考核官員。
【第6句】:下列對文中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故事:舊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虛應故事”。《六國論》中“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
B.中官:中官在古代含義較多。最初是古官名,后來還可指宮內、朝內之官。本文的“中官”指宦官,又稱閹人人,內官,內臣等。
C.“出為湖廣左參議”中的“出”指京官外調?!杜眯小分械摹坝璩龉俣?,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中的“出官”也是這個意思。
D.巡撫是中國明清時地方軍政大員之一。又稱撫臺。巡視各地的軍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撫主管一省軍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撫軍安民”而名。
【第7句】: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郎中令,是皇帝的侍從護衛官,主要掌管宮殿門戶等,屬于九卿之一。雖然級別不算很高,但是多為皇帝的親信之人擔任。
B.禁中,即宮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宮中禁衛森嚴,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稱宮禁。
C.關中,指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一帶,因為西有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南有武關,北有蕭關,所以取四關之中之意。
D.戍漕,是指陸路運輸軍需物資。古代軍需物資運輸以水路運輸為主,水路不通處輔以陸路運輸。
【第8句】: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貞觀”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號,年號是我國封建王朝帝王用來紀年的一種名稱。
B.“陛下”原來指站在宮廷臺階下的侍者,后來成為與帝王面對面應對時對帝王的敬稱。
C.“遷”是表示中國古代官吏調動、升貶的常用詞語。一般情況下,用“左遷”來表示升官。
D.“乞骸骨”指古代官員自請退職,意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類似的詞語還有“致仕”。
【第9句】: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曲筆,這里是指古代的史官有所顧忌或殉情避諱,而不直書其事的記載方式。
B.幸東都,舊時封建帝王到達某地稱“幸”;歷史上有多地被定為東都,隋唐時指洛陽。
C.故事,是古今異義詞,意思是舊日的典章制度,先例。
D.封百戶,指皇帝賜予某人有百戶人家的封地,這百戶人家的租稅供其世祿。
【第10句】: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開頭說劉溫叟“七歲能屬文,善楷隸”,這里的“楷隸”指的是“漢字七體”(漢字書寫形體演變的七種體式)中的“楷書”和“隸書”。
B.第二段說“一日晚歸由闕前”,“闕”是皇宮門前兩邊供瞭望的樓,也常用來借指“朝廷”。如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說“宮闕萬間都做了土?!?/p>
C.文末說“炳、燁并進士及第”,科舉殿試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叫狀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D.本文節選自《宋史劉溫叟傳》,《宋史》和司馬遷的《史記》、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等二十四部正史,被清代乾隆皇帝欽定為“二十四史”。
參考答案
【第1句】:B 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
【第2句】:C 戶籍應該是由戶部掌管。
【第3句】:D “致仕”指官員辭職回家。
【第4句】:A 改是改任,表調動;兼是兼任,同時監管。
【第5句】:D視事,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多指政事言。
【第6句】:A 《六國論》中的“故事”是“舊事,先例”的意思。
【第7句】:D 戍漕,是指水路運輸軍需物資。
【第8句】: C 左遷是貶官。
【第9句】:A 此處的 “曲筆 ” 意思是徇情枉法。魏游肇為廷尉,帝私敕肇有所降恕,肇執不從,曰:“陛下自能恕之,豈可令臣曲筆也?!弊g文:北魏時游肇任廷尉,魏宣武帝私下敕令游肇有所寬恕,游肇執意不從,說:“陛下自己就能寬恕他,怎么可以叫臣徇情枉法呢?”
【第10句】:D《資治通鑒》是編年體史書,而欽定的二十四史都是以《史記》為范本的紀傳體史書,因此,《資治通鑒》不在二十四史之列。至于《資治通鑒》算不算正史,說法不一?!稘h語大詞典》(電子版)【釋義】正史:【第1句】:指《史記》《漢書》等以帝王本紀為綱的紀傳體史書。清乾隆年間詔定二十四史為正史,1921年北洋軍閥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稱二十五史。【第2句】:有以紀傳﹑編年二體并稱正史的。參見《明史.藝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