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境桃源一日游說說匯集3篇
桃源旅行日記作文
自從學了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后,我對桃花源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終于,機會來了,爸爸提議全家一起去桃花源,我們?nèi)叶挤浅8吲d。
三月十五號下午,我們乘車去桃花源游玩,可老天不做美,剛上車便下起了蒙蒙的小雨,到了桃源縣天已經(jīng)暗下來了,我們便在桃花源賓館住了下來,又開始下大雨了,為桃花仙子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第二天早上天灰蒙蒙的,我們來到了桃花山,在門口“福地洞天”的石碑前照了幾張相片,便往內(nèi)走,到了桃花林,邊走邊看,桃花林的桃樹真多呀!一人多高、亭亭玉立、一大片一大片的滿是的!由于時節(jié)未到,來得太早,桃花林的桃花并沒有完全開放,樹枝上掛滿了紅色的花蕾,可也有少數(shù)的“性急”的花仙子,按捺不住地伸出了腦袋,張開了笑臉迎接我們,這里的空氣十分清新,我們?nèi)缛胂删骋话?
從桃花林出來便來到了碑廊,兩邊有許多古代的石碑,唐代詩人杜牧,明代袁宏道等各家石刻,雖幾經(jīng)滄桑,風雨剝蝕,但上面的'字依然清楚。
我們拾級而上,穿過方竹亭,經(jīng)過遇仙橋,就鉆進了秦人古洞,洞內(nèi)黑漆漆的、彎彎曲曲的、岔口很多,會使人迷離往返!所以我小心翼翼的跟著導游走,生怕跟丟了!
出洞口便是豁然臺,真是“豁然開朗”“神清氣爽”!從豁然臺上往上看,天空是蔚藍的!太陽是火紅的!云朵是嫩白的!鳥瞰秦人村,秦人村環(huán)抱在青山翠竹中,秦人宅與良田美池交錯,田里的村民正用牛耕田,塘邊有人在釣魚,白色的玉蘭花、粉紅色的桃花、還有一些不知名的紅花爭相開放,旁邊有蛇行龍騰的竹廊,這一千多米的竹廊都是用竹子做的!通過竹廊戶戶相連,不怕風吹雨打!真不負唐代劉禹錫題碑“桃源佳致”啊!
我們邊走邊看著竹廊外美麗的田園風光!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秦人宅,從這戶出來,又進入了另一戶,與樸素的村民討價還價,媽媽買了農(nóng)民自己做的青篙粑粑,我買了嚇人的木頭蛇,累了坐下來喝起了擂茶,村民很好客,桌上擺滿了小吃,我們又在里面看了許久的民族歌舞表演后才出來!
接著又游覽了桃仙嶺、桃源山、沅江風光帶等景點。
我們遠離城市的喧鬧,享受這美麗的田園風光!欣賞著這漂亮的桃花仙子,桃花源之游真讓人流連往返,時間過的真快,才看完,便又上了回家的車子……
行走桃源谷旅行日記作文
為了看到山江苗寨,我們必經(jīng)桃源谷。
首先,坐車從鳳凰古城出發(fā),20分鐘的盤山路到一個渡口,說是一個渡口,倒不如說是一個可以停船供人能上下方便點的地方罷了,坐船在沱江上40多分鐘,沿途經(jīng)過的都是群山峻嶺,一條水道曲曲折折的通向山間。我們?nèi)サ臅r候并不是漲水的季節(jié),山腳上偶爾能露出點曾經(jīng)有過人居住的痕跡——一條斷了的小道,一處被人伐過木的碎片~~~~~山腰上也是泉水雕琢的斑白和溝壑。江上的風倒是很不客氣,冷颼颼的,雖然到了4月份,卻也是有些沁骨的。
船在一片非常開闊的泥地邊停了下來,看得出來,如果是漲水期,船是可以一直開到山腳邊的,可是現(xiàn)在是枯水期,船并不能靠岸停了,于是我們只有費費體力的走過去了。這片可愛的泥土地,中醫(yī)里不是講究地氣嘛?!腳踏著這片泥土地真是有種天地相接的感覺!潤潤的泥地,松軟軟的,并不沾腳,一道道水流過痕跡的溝壑里,長的是生命力極其頑強的小草,綠油油的,甚是可愛!
過了這片泥土,我們便在山中穿繞了,整整2個多小時的山路,我們邊走邊玩。一進山路,便有苗家的小孩子開始向我們兜售他們自己做的花環(huán)了。這些小孩子也許是見慣了我們這些遠方來的游人吧!一個個小嘴都很甜,他們大約才剛剛上小學罷了,直接沖我們叫道:“阿姨!買個花環(huán)吧!才3塊錢,也不貴!”由于心情很好,便開始逗逗他們:“不能叫阿姨!要叫姐姐!”于是,一群小孩子便把我們團團的纏住了,開始狂叫:“姐姐!姐姐!”另外的一群小孩子仍然接著叫著:“阿姨!”看得出來,為了這3塊錢的花環(huán),他們每個人都很賣力的在叫賣著。花環(huán)上的花也多是來自山中的野花或菜地里——紫云英、棣棠花、油菜花、蘿卜花、野鳶尾~~~~~ 由于鳳凰古城的消費水平并不高,山中的消費就更低了,這些小孩子這么小便出來做這些事,或許是為自己賺學費吧!抑或是給家里些貼補吧!想到這里,心里不禁一酸,也就不太敢看這些小孩子們的眼睛了!只顧自己低著頭地逃離了。
直到后來我才知道這個山間原來叫做桃源谷,一個甚是美麗的名字,我喜歡!沿路上有些苗人在牽牛犁田,他們還在用這一原始的方法在種田!小孩子們漫山遍野地尋找漂亮的野花做著花環(huán),或是在小溪水間捉著小螃蟹!看著這些靜靜的山,靜靜的水,綠綠的草,美麗的花,仿佛時間都要停止了!逃離了網(wǎng)絡,手機的世界,逃離了實驗和論文,我也是如此的安心!沒有了城市的紛繁復雜,沒有了城市的種種欲望,沒有了城市生活的.快節(jié)奏~~~~~在這里聽到的只是苗人在休息時,自己哼唱的山歌,劃過天際的鳥鳴,流水的嘩啦聲;感受到的只是泥土的芳香,空氣中的花香,小瀑布的水花~~~~一切都是這樣的淳樸,自然,清新!
穿過桃源谷,經(jīng)過一個天然的山洞,這個山洞據(jù)說是以前土匪占據(jù)的,這個山洞是經(jīng)過山江苗寨的必經(jīng)之地!洞中有一彎山泉,于是對于我們這樣一票經(jīng)歷長途跋涉又沒有帶水的人來說,無異于是雪中送炭了!
田園桃源作文
當我們厭倦了混泥土的鋼筋,當我們厭倦了喧囂的噪音,當我們厭倦了這被工業(yè)化完全覆蓋的城市時,我們是否會幻想,希望,在我們的身邊還有一個世外桃源……
那里有艷麗的花朵,清新的小草,溫暖的陽光,潺潺的溪水。花香混著泥土的淡淡香氣在空氣中醞釀著;午后的陽光透過密密層層的樹葉在地上變成粼粼光斑;三兩只小鳥立在枝頭唱著宛轉(zhuǎn)的歌;碧藍的天空上是千變?nèi)f化的浮云;一棵棵筆直的大樹立在道旁,在夏日的炎熱中為人們送去一抹清涼。這時,躺在溪邊的草地上,享受著人與自然完美的結合:聽到了,傍晚山間升起的裊裊炊煙;看見了,樹梢花兒開放的細微聲音;摸到了,桃花隨風舞動的芬芳。
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難道只能讓我們在一個人寂寞時才能幻想嗎?我聽到了,答案是:“不。”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去實現(xiàn)我們本來就應該擁有的美好呢?
朋友們,回頭看看吧:餐桌上,血淋淋的小精靈;工廠里,永遠結束不了的工業(yè)廢水;公園里,隨手亂扔的塑料袋;洗手間里肆意流逝的生命之源;森林里,被砍伐得遍體鱗傷的樹木和偷獵者們逮捕獵物后傳來的陣陣冷笑;公路上,大量的汽車尾氣排放著。
住手吧!難道你們還要這么放肆下去嗎?泥石流,沙塵暴,南北極漸漸融化的冰川!人還是魔鬼?在你們?nèi)说阔F行般的殘酷行為后臉上還掛著一絲的笑容,無疑是對生命極大的諷刺!
住手吧!難道有一個美好的家園不好嗎?可是,人們還在為了金錢利益,貪婪的廝殺著,搶奪者,墻上掛著的棕熊或老虎的頭顱真的是你們身份的'象征嗎?那只會讓你變得更加卑微!
從今天起,關掉身邊沒扭緊的水龍頭,少開一天車,少吸一支煙,少用一度電,少用一個一次性餐盒。多么卑微的事物乘以十三億都會成為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而多么大的困難除以十三億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正因為我們彼此的存在,才構成了一個和諧的世界。生存,為了我們美好的未來,停止貪婪吧!那時候你會收獲比任何東西都更珍貴的事物,當你允吸著新鮮的空氣時的心情比你得到金錢時還更開心。
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人生最悲哀的事不是錯過,而是可以得到卻不好好珍惜,而失之交臂。
所以珍惜吧!我們的明天需要每個人去創(chuàng)造,田園生活是在我們能夠享受繁華的城市時還能欣賞田野上的那一抹新綠!不要只是幻想,而要為了理想去付出持之以恒的力量!
伸出你我他的援手,一起去奔向那個世外桃源。
我的旅行日記的作文
一直羨慕三毛,羨慕余秋雨,羨慕那些背包客,他們才是真正的旅者,他們是我夢想天空中璀璨的明星,但我不行,至少目前是。可誰知道呢?我的身體內(nèi)一直潛伏著一個孤獨的旅者,也許有那么一天,她突然蘇醒,背起包就那么走了。可現(xiàn)實中,我的旅行卻是這樣子:
第一天
此番出游,本就沒有什么好心緒。
以往,每到假期,便呼朋引伴,策劃東走西看,就算沒能走成,連抱怨也是笑著的。但今年不同,不是手頭有事,心中石頭未落,就是提不起興致,沒了心情,所以長長的暑假就這么清水白米粥般寡淡無味地從喉間溜溜滑落。
許是煩了,恨了,于是決定一家人出去走走,就當散散心。
車是下午近三點的,按理,黃昏時分可到長沙。不過,那天車次晚點,每到站點還總磨磨唧唧的,所以,到長沙時早已天黑。原定去車站附近的步行街走走逛逛的念頭早就沒了,只想趕緊找個酒店,安頓下來,吃點東西,好好休息,等到次日再作打算。
老天也不遂人愿,次日清早天便陰陰沉沉,看來果然如天氣預報那樣,雨怕是隨時都要迎面撞上的。無奈之下,我們決定當天就近看看,暫不去那些知名景點。
逛街哪里好?能吃能看,有點特色即可。有一朋友說,太平街建筑傳統(tǒng)色彩濃郁,值得一看;坡子街很近,特色小吃遍地是,該去嘗嘗;步行街看服裝,應該是個好去處。再說了,賈誼故居、杜甫江閣、天心閣、白沙古井等著名景點都在那附近,不去白不去。
于是,次日一早,女兒自去學校辦事,我則拉著劍坐地鐵在湘江中路站下車,直奔太平街。太平街不長,似乎幾分鐘就可走完。這里房屋的確都是仿照傳統(tǒng)古建筑風味,街道不寬,兩邊店鋪挨挨擠擠,卻無非是一些小工藝品、民族服裝、地方小吃之類。整個街道如同一個穿著民族服裝對你媚笑的小姑娘,不時賣弄自己手里的那點玩具和零食。街口處是一家假發(fā)店,想到自己車禍后頭發(fā)如魯迅平頭一般,根根豎立,男人婆一般,便決定進去看看。
據(jù)說,這店還剛由別處遷來開業(yè)不久,老板娘和我年紀相仿,看起來也算是實在人。店不大,立于街角成三角形。假發(fā)樣式雖然不多,但幾經(jīng)試戴,發(fā)現(xiàn)有幾款竟如為我量身打造,戴上之后,人立時就漂亮許多,也看不出是假發(fā),價格也不算貴,而且老板還很爽快,愿意另送我一個模型頭,方便平時打理頭發(fā)。于是買一頂套在頭上,繼續(xù)深入。
過去不遠,是一家皮具店,專賣各種皮包,皮帶,皮鞋、皮飾品。這是一家自產(chǎn)自銷的店鋪,據(jù)說多年以來便走實在路線,墻上掛著“謝絕還價”的牌子,這點我倒喜歡。我一向怕討價還價,看中了決得還行,便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看不上錢揣兜里走人,多好多爽利。很快,我們便看中了幾款。劍買了一雙茶色休閑皮鞋和一款提挎兩用包,我則看著他手里滿滿兩袋東西發(fā)愁。畢竟這是來玩的,不是來購物的,再說待會還得走路,多遠還不太清楚。我不敢戀購,決定放棄那個我很喜歡的墨綠色葉形挎包和為女兒選中的那個樸素小巧的黑色雙肩背包。
然后,我們又踱進幾家店鋪,漫無目的地這摸摸、那看看。時間倒是飛快,女兒事情辦完,也趕到太平街來和我們匯合。此時天下起了雨,穿著夏裝本來就涼意滿滿的我們一下感覺到了冷意。這可麻煩了,劍出門沒帶雨傘,這街道狹窄,且大多是小吃店,能避雨的地方少之又少,他本來便不愛出行,于是想要回酒店。我們覺得這樣也好,于是送他上車。這之后的兩天,他都不再隨行,獨自呆在酒店或是在附近公園和人下棋。各行其是,經(jīng)驗告訴我們,這大概是最好的辦法。
接下來的旅程便只剩下我和女兒了。女兒雖在長沙讀書四年,可平時也很少出來閑逛,所以比起我這路癡路盲來,也好不了多少。幸好有嘴,不懂就問,一路過去,竟也別有情趣。
我們先在太平街小吃店吃了碗荷蘭粉,后又在坡子街點了碗臭豆腐,純粹為了充饑,要不了幾塊錢便可以解決。路上,女兒對小販貨擔里的人參果很感興趣,但十塊錢兩個,女兒嫌貴,于是拍了照片算是見識過。
東轉(zhuǎn)西轉(zhuǎn),覺得也沒什么特別。這黃興路步行街比不得當年在重慶逛過的解放路步行街,覺得既沒有那份繁華潔凈,也看不到什么美女,幾乎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這么一想,腳下便累得要緊,于是走走停停,歇歇坐坐,時間一晃就到了下午。
說好的景點呢,還沒看到一個。也不對,賈誼故居應該算一個,可是那天大門緊鎖,連門都進不了。難道打著雨傘瑟瑟發(fā)冷走在這街頭就為了看這些小吃小玩意?心里便狠狠地說,總得有點收獲,否則豈不是笑話!于是硬著頭皮前行,去杜甫江閣,去白沙古井,至于天心閣這次就算了吧,時間肯定不夠。
杜甫江閣也無非是這樣。走過了好一段高樓與低矮老房混雜的地方,盡頭處驀然現(xiàn)出這么一條綠化風光帶,風光帶中兀立起這么一幢古色古香的六層閣樓,倒似古代公主駕臨現(xiàn)代城市貧民窟,總感覺有些怪怪的。
到了總得進去看看,于是買票登樓。在樓座浮雕處留影,到二樓紀念大廳看大型木制淺浮雕《杜工部瀟湘行蹤圖》,了解杜甫在湖南生活時的行蹤,與杜甫雕像合影。順便欣賞大廳兩側(cè)張大千、林散之等著名書畫家的杜詩及詩意畫,這里對聯(lián)、詩畫大花瓶、仿古紅木大座屏、花架、幾案和名貴盆花、盆景等,整個大廳看起來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我們暫時忘卻了一路走來的腳的酸痛。
本想一層層登樓參觀,可旁邊的電梯,讓女兒一時改了主意。她說,我們先上六樓吧!等從六樓轉(zhuǎn)了一圈拍了幾張江景照,女兒突然驚慌地說,自己的雙肩背包不見了,說重要的東西全在里面。于是沿著來時的路重走一遍,不想?yún)s一無所獲。一時間,記憶全部歸零,女兒弄不清自己的背包是何時離開自己的肩的。她見人就問,又跑到入口處去問售票員,無果。又一遍遍地讓思維倒帶,回想自己有可能解包的時候。可這么一來,心里就越發(fā)著急,因為好幾次試衣服,可哪還記得是在哪條路哪些店。心里一急,便再沒有觀景的興致。
我突然閃過一個印象,登樓時候,女兒背上好像是有包的。其實那時也真是變傻了,我們的手機圖庫里是有相片的,背上有沒有包,一看便知,可那時誰都沒想到這一點。不過有什么用,出入的人可不止我們兩個,再說,剛才不都看過了嗎。于是又沮喪起來,女兒完全沒了主意,繼續(xù)欣賞肯定是沒心情了;找,又完全沒有線索,似乎無奈離開是唯一的辦法。
心里想著離開,腳卻不甘心,又來到剛才待得最久的二樓。我或許只想靜靜,怕自己一念之差離開了會后悔,女兒也跟在我后面。不想,身后的女兒突然一聲狂叫,啊哈哈,我的包,在這!人隨聲到,女兒一下就飛到了我的前面,指著櫥窗柜面說,媽媽,我的.包還在!我也很開心,能夠失而復得,老天爺還算是善良仁慈。
還看嗎?不看了!換一個地方!哪里最近?白沙古井!走!
怎么走?問唄。一問,都說不遠,走過去即可。可我就弄不懂了,我并不嬌氣,這不遠的路怎么就走得我那么費勁,如同美人魚踮著腳尖跳舞,每一步都似乎在滴血。女兒說,媽媽,我來背你一程吧!說著就要來背我。我說,這是什么話,走!
轉(zhuǎn)過了好幾條街,這傳說中的白沙古井終于出現(xiàn)了。
其實,要說奇井,我也見過。在我們耒陽東灣村,就有這么一處奇井,井水夏涼冬溫,清澈甘甜,冬天里水面熱氣蒸騰,四季不枯,也不外溢,井分兩口,一口用來吃喝,一口用來漿洗。那井口四方見闊,可供多人從不同方向同時打水.井壁由大理石堆砌而成,而四周井臺卻是青石板鋪就,雖然生在鄉(xiāng)野,倒也顯得大氣。
可眼前這古井哪里像井?一個石板鋪就的長方大坑,近山一邊嵌四個方寸小口,每個井口怕都放不下一個水桶,只能用勺用杯子去悠悠地舀起,再倒入準備好的桶子。我們過去的時候,不時有人帶著灌裝水桶前來打水。只是奇怪,無論怎么舀,那水似乎總能維持現(xiàn)狀,不多不少,不低不溢。女兒好奇,抽個空蹲在井口旁細細地看,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什么特別來。也有人在坑壁插一樹葉,將水桶口對準葉尖,泉水無聲流入,這樣自然很慢,可接水的人似乎并不著急,反在一旁悠然說笑。我們也請人舀了水,將手中水瓶灌滿,算是不虛此行。
水井左側(cè)有一茶社,門口地闊,置幾塊巨石,石面平整光滑,可坐可躺,女兒一蹬坐了上去,臉上笑容燦爛,兩腿來回晃動,開心得似乎占了寶貝。茶社大門左側(cè)立有一雕像似是茶神,庭前植有桂樹,門框刻一對聯(lián)″一園月色和茶煮,萬古泉聲帶韻流″,似乎要為游人描繪那井水烹茶、桂前品茶的靈韻。井的右側(cè)是幾塊石壁,上面刻有不同字體的“水”字,顯得古樸而靈動。以古井為中心,無論是井前面的廣場,還是井后面的山頭,都被打造成園林式風格,其間亭臺雕像點綴,倒也雅致宜人。
因天色已晚,我們無心逗留,于是坐公交打道回店,結束了這第一天的瞎逛閑游。
第二天
這次出來,倒真是說走就走。是問題來了,昨天雖然走酸了腿,磨壞了腳,但要說出這一趟行程的收獲,卻是腦中空空,啞口無言。
那么,第二天去哪呢?
世界之窗,海底世界,聽說兩地相鄰,應該可以一箭雙雕,兩地同游。說是主題公園,但除了看網(wǎng)友經(jīng)驗知道有這么個地方,我們并沒有去事前了解,所以除了知其名,其他則一無所知。女兒倒一臉無所謂,說去了不就知道了。
火車站是個好地方,四通八達,去哪都不成問題。我們先在一家“沙縣小吃”店吃了早餐,然后按照網(wǎng)絡搜索的乘車方式不費吹灰之力坐上了158路公交車直奔世界之窗。因為據(jù)網(wǎng)絡排名,長沙值得一去的地方首推世界之窗,而且顧名思義,想必這世界之窗的確非同尋常,所以坐在車里,滿心期待。
車子一路前行,也不知究竟經(jīng)過了哪些地方,只記得是過了河的。女兒隨口問,這就是湘江吧;我則糊涂答,也許吧。
過了河,沿途景象大變,高樓漸少,田野山林漸多,一路之上到處可見寫了“拆”字的房屋,和已經(jīng)拆了房的廢墟。有的房子拆了一半,可另一半還住著人,甚至還做著生意,讓人不由玄想該屋的主人或是住客平常的生活,以及住在這種房子里的別樣心情。車子繼續(xù)向前,城市的繁華似乎愈來愈遠,該是進入郊區(qū)了。一時便有些納悶,未必那個有名的世界之窗就鑲嵌在城市邊沿的荒郊野外?如此便開始走神了,偏偏那車人聲嘈雜,而報站的聲音又太低,每每報站,只聽見一點尾音,聽不清站名,等我們看到窗外“世界之窗”和“海底世界”時,則已經(jīng)過站。這意味著我們下車需走一段回頭路,道路如此上下縱橫,對于路況不熟的我們來說,有點傻眼,所以我們選擇依原路反向坐車折回“世界之窗”。
在“世界之窗”站下車,沒幾步路就看到了那銀色如金字塔的大門造型,“世界之窗”幾個銀色大字在陽光下異常奪目。門口有數(shù)尊希臘神話人物的雕像,很富藝術氣息,那么里面究竟是什么景象呢?我如同武陵漁夫到了桃林盡頭的洞口,急于進里面一探究竟,于是來到售票窗口買票。票價可不便宜,每人150元,女兒提醒,大學生可優(yōu)惠一半,可惜錄取通知沒有帶來。不過,這可難不倒女兒,女兒當即果斷短信通知她爸趕緊微信發(fā)圖,將錄取通知發(fā)過來。等得了圖拿了錢去窗口買票,卻被告知準大學生不能減半,必須是在校大學生。無奈之下,只好全額買票進入,既然來了,還計較什么呢?
穿過廣場,走上幾級臺階,見門口兩邊各筑有一水池,早先看到的雕像就環(huán)立于水池周圍。這些雕像栩栩如生,高大而俊美,看著游客們紛紛拍照留念,我也拍癮大發(fā),便拉過女兒,說我們也拍幾張。不過,女兒一向不喜拍照,勉強拍了兩張之后,便不愿再拍,說自己是來看看的,不是來拍照的。我說,這并不矛盾啊,看了拍,拍了看,兩不誤呢。但女兒堅決不拍,根本聽不進我半句話,我一時氣急,不管不顧,開始訓責她。女兒一時也急火攻心,委屈得掏出手機給她爸打電話,說要回去。至此,我也完全沒有了游興,原本想要出來放松放松,不想節(jié)外生枝弄出這么一出。
幸好,這家伙生氣起來很犟,但畢竟也算是乖女孩,回頭一想氣一消馬上又像什么都沒發(fā)生過。于是,母女二人一前一后向里走去。
當日恰值七夕,進門通道上用鮮花扎了一個紅花心形屏,屏上居中是金色花綴成的“七夕”二字,很多小情侶路過時,便立于花屏前留下溫馨一刻的靚照,我吸取了教訓,再不敢招呼。
進到里面,我們立馬明白,原來這所謂的“世界之窗”,與其說它是各國建筑大薈萃,不如說是個大型游樂場。那到底是去看各國風格的建筑,還是去玩一玩各種新鮮刺激的游戲呢,女兒顯得有些矛盾,畢竟二者都有誘惑,但似乎難以兩全。而一看是游樂場,我頓時傻眼,因為醫(yī)生的叮囑,我是不能玩那些令人頭暈目眩的游戲的。那么,僅僅去看看?三百元的門票費,不就打水漂了?再說,當年去桂林“樂滿地”,女兒因為年齡小,很多游戲想玩都沒玩過,那么這一次怎能錯過?唉!只是看看,可惜;玩吧,我又陪不了,只能在下面看著;若是分頭行動,我四處看看,她到處玩玩,又覺得都沒意思。想想,左右是個遺憾,女兒也一臉無奈。
總不能糾結著,得行動起來才行。
于是陪著女兒四處轉(zhuǎn)悠,到處排隊,為的就是能盡量多看看多玩玩。
說起來,這里玩法眾多,可是越好玩的人越多,每到一處都如盤蛇曲里拐彎排成長長一隊,沒有耐性是不行的。雖然待了一整天,可最后一算,也不過是玩了六七種,看了一場侏羅紀野人舞。大概是排隊太久,又或者是沒有我的陪伴,女兒全程并不見興奮之色。只是說,沒什么,還行,看起來驚險刺激,其實并不可怕,都差不多,無非就是高度、速度、旋轉(zhuǎn),組合而成,能拿下一個,其他都不是問題。在臨走的時候,女兒堅持要和我一起坐旋轉(zhuǎn)木馬,說這個溫和,應該可以一起玩。說如果來了這么一趟,卻沒有和我一起玩過一個游戲,她不舒服。
我終于理解,女兒為何不接著去玩高空飛翔,而要拉著我去看野人舞。這家伙心里其實是很在意我這個媽媽的,或許一整天,她都在為開始時惹怒我而自責,在她心里,沒有和媽媽一起玩,大概是不會真正快樂的。
踏上返程,來到路邊坐車,看著不遠處“海底世界”那幾個大字,我有些可惜,畢竟擦肩而過了。女兒倒顯得無所謂,說沒事,下次吧。
第三天
由于前一天晚上上了一下網(wǎng)看了看空間,無意中看到一個女孩奇怪的留言,心里懊惱,一夜無眠。想起次日還得去岳麓山和女兒的新校,于是強閉著眼睛,希望不會影響第二天的行程。
不過,還好。次日起床時,精神尚可,我松了口氣。劍不愛旅游,但女兒的新校他是一定要去的。于是我們決定先一起去學校看看,然后他先行返回,我和女兒再從學校坐車去岳麓山。
我們圍繞女兒的新校轉(zhuǎn)了一圈,對學校的布局、規(guī)模、和文化宣傳做了一番走馬觀花式掃視,因為之前在網(wǎng)上也做了點了解,所以此番掃視不過是實地驗證罷了,覺得和想象中并無二致,所以少了點新奇之感。
時間尚早,上午十點左右,劍即坐車返回酒店,我和女兒則前往岳麓山。
不多久,我們在市四醫(yī)院下了車。
這天天氣不似前兩天,不再下雨也不再陰沉,而是掛出了太陽的臉。女兒以前來過一次,還算有點經(jīng)驗,她提議先在山下店里買點吃的喝的,以免路上餓了渴了,山上的東西可是貴得多。我覺得很有道理,遂尊女命。
去山上有很多方式,可坐觀光車,可乘索道纜車、滑車,當然也可選擇步行。女兒幾年前隨她爸去的時候據(jù)說是乘索道纜車上山又坐滑車下山的,對山上景點則一問三不知。她說,應該沒去看過任何景點,反正自己沒有半點印象。這次重游到底怎么上山呢?女兒說,岳麓山相比南岳就像一個小山包,步行上山應該沒問題。我一想步行上山應該不會錯過景點,既然山不高,那就試一試。
開始登山的時候,我還走得比較輕松,因為迂回在山間的這條柏油路比較舒緩。路上行人也不少,有上山的也有下山的,說明女兒所言不虛,我們的選擇是對的。若是坐車上下,那就等于只是換了個地方乘車而已。所以。一路上我們對那些坐車的人,沒有半點羨慕的意思,倒覺得自己一路上看到不少奇花異草、參天古木是件很開心的事情。
不過,大概離山頂還有四分之三的路程,我的腳就已經(jīng)受不了了。那腳掌每走一步都鉆心的疼,于是后悔沒聽女兒建議穿平跟鞋出來。怎么辦呢?中途也是可以買票坐車的,但我偏不,決定一走到底。看著腳下平整的路面,我有了主意,脫鞋上山!
提著鞋子,穿著襪子,行走在這條山道上,腳下頓時舒服很多。有時候,我還故意吹噓一下,說真舒服,就像腳底按摩一般。女兒被吹得好奇心起,也脫下鞋來,穿著襪子行走。但很快,她便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了,說還是穿上舒服,于是沒走幾步又穿上。
一路上,我們有時會為不知名的野花驚喜,有時會陰謀與悠閑踱步的鳥兒合影,有時還能拾到幾顆熟透了的酸棗。我很得意,說,若是坐車能體驗這些嗎?一路上,隔一段距離又會出現(xiàn)一個驛站,可以小坐,可以看地圖,可以確定自己所在的大致位置。隔一段又會出現(xiàn)一個造型古樸精致的小房子,你可千萬別以為那是住房,那其實只是方便路人的衛(wèi)生間。我一方面覺得這安排不錯,很有人文關懷意識;一方面又感慨,就是做個廁所也要到這里來,好有優(yōu)越感啊!
快到山頂時,我們都很累了。女兒在路上發(fā)現(xiàn)一根竹杖,高興得像得了寶貝一樣,一路走、一路點,唯恐別人不知道她運氣好,這大概也是報復一下我之前夸張地說穿襪子走路舒服而故意炫耀。
山頂在我們不經(jīng)意間出現(xiàn)了,女兒很開心,說這下好了,輕松了。山頂有一廣播發(fā)射塔,還有一支小部隊的駐地,稍往上走,我們便發(fā)現(xiàn)了纜車站,周圍顯然有住房,但應該不是普通的住戶。這些房子往往極具藝術特點,賣茶的便可看到茶文化;吃飯的也可感覺一種家的氛圍,房子不高,但幾乎都有小院。小院或用木頭或用竹片或用磚塊圍成,看得出設計上很是花了點功夫的。其間花草樹木更是少不了的,蜂蝶翻飛,鳥兒啾啾,沒有這些花花草草,怕是引不來這些山間精靈;再說,花草樹木本身也是美的組成部分。這些小院大都自成一格,自成一體,寧靜而祥和,讓你一見便想進去坐坐。我由此想到,我們?nèi)羰悄荛L久地居住在這樣的古樸房子里,那種生活應該會是悠閑自得的。于是羨慕起隱居深山的古代隱士,他們每天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山泉煮茶,院中對弈,這種生活簡直賽過神仙。
下山路上并不輕松。一路穿襪走路,雖并非真正赤腳,但腳掌奇痛無比,好似腳掌肌肉不復嚴密,倒像是散成了細密的網(wǎng)眼。每一步落地,網(wǎng)眼都會被路上的細石甚至灰塵嵌入,而一旦嵌入,這些細石灰塵便化成細針,錐心的疼。若是走著呢,倒還好受些,提落之間,酸痛自行消解;可若一站定,那腿便抖,那腳底便疼,所以我是寧可一直不停地走而不要停歇的。
下山路上,時不時會看到路牌提示,說哪里哪里有什么什么景點,該往哪個哪個方向走。我其實都想去看看,但那些小道可不比柏油路,沒穿鞋子是走不得的;可穿上鞋子腳痛難忍,每走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沒辦法只有忍痛割愛。心想下次若來,再不穿高跟了,哪怕是偽裝成平跟的內(nèi)增高也不行。
當然也看了幾個景點,無非是哪個墓,哪個碑,哪個寺廟,我對這些不感興趣。聽說這里最值得一看的是山腳的愛晚亭、岳麓書院,于是目不旁視,直奔目的地。
愛晚亭乍一看似乎也和別處的亭沒什么特別,而且亭內(nèi)亭外人員很多,不便細看,就算照個像都擠在人堆里難得清凈。我們沒有多留,畢竟此時已是下午三點多,必須抓緊時間買票進書院看看。票價不低,五十元一個,所幸這里對學生優(yōu)惠,只需半價即可。女兒很機靈,拿了錢快速躥到窗口前,一下便買好了票,我們持票進院,發(fā)現(xiàn)這里真是別有洞天。
據(jù)說岳麓書院歷史悠久,名家輩出,為我國四大書院之一,這些歷史方面的故事,我們來去匆匆,沒有來得及細細了解,自然也就沒有特別的感受。讓我羨慕佩服的是這里的建筑設計,它依勢造形,講究層次,且變化多端,極少重復;它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或獨立或勾連;無論是廳堂偏房、雕梁畫棟、階沿長廊、院落天井、池塘假山,睡蓮游魚、幾棵古樹,數(shù)竿修竹;無論是抬頭低頭,遠觀近看,隨便一掃,便得一畫。有幾處窗戶設計便是活生生美圖,窗內(nèi)是小天井,內(nèi)種叢竹或曲松,窗為畫框,松竹為畫,僅拿手機一拍,鏡頭里便不是名畫,勝似名畫。由此想到,如今無論城市鄉(xiāng)村建筑都千篇一律,比不得傳統(tǒng)建筑別具匠心,極富美感。我們?nèi)缃袼^的創(chuàng)意似乎都與自然割裂,又人為打造所謂綠化帶,這哪能與傳統(tǒng)建筑與自然渾然一體相比。遺憾的是,這些美的建筑竟然只有藏于深山用來觀光的分了,這就有些像那風干的木乃伊,雖然逼真但畢竟缺少些人間生氣。真搞不懂,我們?nèi)缃竦慕ㄖ?chuàng)意到底是在進化還是在退化。古代建筑設計師真是深得天人合一之理,他們利用自然,美化自然,也享受自然,高明!佩服!
匆匆來去,未及細看,可惜!
但是,我肯定還要來的。
在旅行中,或許更能發(fā)現(xiàn)自己,這算不算一點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