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小橋的唯美句子合集50條
獨立小橋,落花猶是夢中人散文
江南三月,草長鶯飛。曾幾何時,煙柳籠堤,斷橋映月是賞不倦的詩情畫意;流水潺湲,雨巷蛩音是訴不盡的蜜意柔情;垂楊紫陌芳草地,都是曾經攜手處。如今,飛花是夢、細雨如愁、桃花依舊,伊人知何處?
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歸。飛絮輕舞,仿佛凌子衣袂飄飄,乘風而來,依稀還是初識時黛眉如蹙,梨花帶雨的憂傷。偶遇那天,我去橋邊寫生。凌子佇偎橋欄,秀發飄逸,是我眼中絕色的風景;卓世絕立,宛如懸崖上綻放的空谷幽蘭;孤標傲世,伊然秋菊傲霜,寒梅照雪。佛說緣定前生,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如果不是那次不同尋常的邂逅,就無法演繹出后來如歌如泣、凄美絕倫的傾城之戀。
風吹殘杏舞絮輕,喚起愁腸千百縈。紅杏輕落,細雨紛飛。我盤桓于思念的深處,不知所歸。得知凌子身患血癌時是在湖邊的柳堤。凌子說時出奇地平靜,平靜得如同早已斷流的深潭,蕩不起一絲絲的漣漪。我無言以對,蟄伏于心底的憐愛之情卻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堅信真摯的愛情會感天動地,創造不朽的傳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凌子溫婉秀麗,多才多藝。我常翹課陪她一起品詞論曲、呤詩作畫,或者游山玩水。共同的興趣愛好使我們惺惺相惜,樂而忘返。那天久雨初晴,風和日麗,便約同凌子去西山桃林踏青。曲曲折折的小徑崎嶇不平,第一次牽著她柔若無骨的小手,凌子兩頰生霞,羞怯動人,如林間盛開的桃花。我不禁脫口呤出兩句古詩:若將人面比桃花,面自桃紅花自美。凌子臻首低垂,若有所思地回答說:可惜狂風吹落后,殷紅片片點莓苔。我一時語塞,知道她定是觸景傷懷。林間有一棵古楓樹,我提議凌子作古詩以刻之。凌子欣然應允,對她來說作詩并非難事。凌子出身于書香門第,其父親就是她所在大學的古漢語教授,母親是報社編輯。從小就耳濡目染,偏愛古典文學,尤其是唐宋詩詞。
西山久雨始開晴,憐墜娉婷繞樹行。
最是桃園執手處,花不解語也含情。
凌子略加沉呤便作了這首《桃花行》,信手拈來,清新婉麗,難得凌子心空和天氣一樣晴朗。我逐字逐句仔細刻于樹干上,刻“墜”字時驟然想到“落花猶是墜樓人”這句詩,心尖仿佛被刀鋒輕輕劃過。自古紅顏多薄命,凌子應該是隱約用典,同病相憐吧。最后我刻上:此生何幸,“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凌子感動莫名,淚流滿面如雨后桃花,楚楚憐人。
春去秋來,時光在我們的甜蜜與憂傷中悄然流逝。雖然得到了多所大學和社會的大力支持,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骨髓,凌子的病情還是慢慢惡化。在生命面前,我們是如此的脆弱無助;面對死亡,竟然是如此的無能為力。我們的愛情承受著生命中太多不能承受之重,終究沒有出現奇跡。深秋時分,凌子像最后一片枯萎的紅葉,悄然零落。在整理凌子的遺物中,看到第一次見面時我送給她的那幅畫,不禁悲從中來,畫中曾是夢中人。往事一點一滴,仍歷歷在目,凌子一顰一笑,還清晰如畫。
春去才思紫燕情,秋來堪枕斷鴻聲。
醉鄉幾續羅浮夢,一段傷心畫不成。
我提筆在留白處悲恨地寫下這首絕句。頭七那晚,在相識的橋上將它點燃,吊唁凌子。曾經那如花美眷,似水柔情的凌子在煙飛灰沒中化為虛無。所有的情愫,那夜幕下的煙花,綻放出璀璨絢麗的一瞬,隨即又遁入塵埃,消失殆盡,只留給我無窮無盡的悲痛和思念。空虛和寂寞就像漫長的黑夜將我緊緊圍住。我只有把所有的相思和痛苦都化諸于文字,才能暫時解贖我禁錮的靈魂。
憶昔橋畔偶相逢,桃李驚顏雁委塵 。
傷懷凝睇生幽怨,不語含顰有淚痕
香魂無奈隨花落,往事不堪共酒斟。
何時最是思君處,夜夜橋邊冷月沉。
我作完這首《遣悲懷》時,因相思成疾,一病不起。在時光的療養下,撕心裂肺的傷痕漸漸愈合。那份殘缺的愛情,如同那年深秋的紅葉塵埃落定,掩埋于記憶的凈土,偶爾提及,都伴隨著揭疤的疼痛。我著手整理并發表凌子留下的詩詞文稿,這也是她最后的遺愿,對古典文學的`繼承與發展盡一點綿薄之力。她最后一首是寫給我的《最后的薔薇》:
我不過是你窗前最后凋謝的
薔薇,在歲月的章節,在風雨后
自然而然地零落。你不必憂傷
我以風的姿態滑落你的目光
就如當初在你的愛憐中肆意地
綻放
我不過是你窗前最后凋謝的
薔薇,守候你, 如我用尖刺守護
自己,拒絕任何蜂媒蝶浪
如今我不過是在季節里沉睡
宛如蓮睡于秋水。你不必憂傷
寒冬過后。你還守侯窗前
依然會嗅到為你吐露的芬芳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后。獨立小橋,思念如風,任桃花燦爛,我依然守候窗前。多少年來,孑然一身走過紅塵紫陌,仍無法放下那段刻骨銘心的往事,無法割舍對那份摯愛的眷戀。我知道沒有比相思更痛的苦,沒有比生死更遠的路,仍一路走去,用相思祭奠如丁香般結著愁怨的凌子、如水晶般晶瑩剔透的愛情。
落花人獨立「高中散文」
落花人獨立,微雨雁雙飛。
多么令人向往的詩句。
如果一個人可以坦蕩的放開一切,那么這個人不知道會有多么快樂和幸福。可惜在蕓蕓眾生中卻難尋找到。人如紅塵終身為人,又怎能逃脫宿命的安排,也許這么說會有些唯心吧,人們還是比較喜歡唯物的,實實在在才是真啊,也許正因如此,才在這里少了一些陶淵明和李白吧。
桃花源真的很美,宛如蝴蝶翅膀劃過的'弧線,它是仙境,卻更似人間,因為那里有人,而并非神仙。
桃花源在哪,問的真好,誰可以回答桃花源在哪,桃花源就在心中,在陶淵明的心中,陶淵明住在那里,可是蕓蕓眾生們可曾讓自己住在桃花源中嗎,人人皆尋桃花源,曾不知桃源本在我心中。
可悲的是,只有在滄海桑田之后才會尋找到吧,更可悲的是,這一生也尋不到吧。
眾生皆醉我獨醒,何等悲涼,何等悲愴,但如果是眾生皆醒我獨醉又會怎樣,恐怕又是另一番的哀涼了吧,呵呵,人在矛盾中生活,在矛盾中發展,在矛盾中守候這矛盾。
落花人獨立,微雨雁雙飛。看著你離去的背影,默默的嘆息。。。。。。
落花人獨立作文
湛藍的天空沒有一絲云遮擋,這在無形中造成了風的無忌,站在一棵花樹下,一縷飛花從眼前飄落,我想用手去托住它的軀體,而它的鮮艷刺痛了我的眼睛,它從我的指縫間滑落下去,化作春泥。
任何美麗的東西一旦燃燒就注定不會結果,但我卻不這么認為,落花是生命的涅槃,但也是另一生命的伊始。
一位學者提出一道題,四個圖形符號中,哪一個與其他三個類型不同,盡管大家的回答都不同,但我寧可把它作為對生命的詮釋。
圓形是惟一沒有角的圖形,它如同生命的歷程,由生入死,由死及生,生命就這樣一如既往地循環著,這是它的使命,正如落紅,它的凋零沒有一絲痛苦的掙扎,有如它生時的灑脫和平靜,落紅為樹的燦爛而生,為樹的長青而死,這是對母親的回報,無數的海外游子早已在這棵花樹下將他們愛國的思緒凝固成一道風景。
三角形是惟一由直線構成的圖形,它是一個人生命的結構——獨立,它的穩定、無懈可擊成就了每一個的思維和行動,落花人獨立,他緊緊地守住自己的心,用它去觀察世界,不論在人流涌動的大都市,還是在貧困的小山村,它都不被外界的流毒所浸染,仍舊從事自己認為最崇高的事業,就像落花,它毫不猶豫地擺脫我溫暖的手,投入大地的懷抱,因為它知道在那片土地上,它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
半圓是惟一由直線和曲線構成的圖形,它是生命的海岸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海岸線,它們會有交點,但絕不會重合,這使得生命更為豐富多彩,它讓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道路都有選擇,而終點卻只有一個——貢獻。落花飛絮,不論它們飛向哪里,但它們將要把最后一絲氣息注入花樹的理念卻是一致的,你仔細觀看每一片落紅,即使它被風揚上半空,最后的落腳也會是一棵花樹的'根須旁。
是惟一非對稱圖形,那是在說生命要自己去領取。自然給予大家的同樣多,為什么大千世界,有的能繁衍千年而不斷,而有的只是匆匆走過,將冰涼的骸骨留在現代文明造就的歷史博物館里。這是生命的不對稱性。
而落花明白這個道理,生命的延續要靠自己,因而它們一代一代,生而死,死而生,將生命的整個機體和靈魂都托付給花樹,它們相依相靠共同進步,正如我們的祖國和華夏子孫。的詮釋是變幻的,它們的生命的表征也是多變的,答案多變使得這些對生命的理解又是何其膚淺。
但有一點是經過歲月的洗禮后,依舊在時空里響徹:落花人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