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旅游唯美句子聚集五篇
游成都古堰都江堰高中作文
春節期間,我們一家來到了天府之國成都旅游,在嘗遍美食的同時我們游覽了青城山、都江堰,
參觀了大熊貓基地、三星堆遺址、四川博物館和杜甫草堂。這次的文化與美食之旅,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大江上建起的千年古堰——都江堰。
聽導游介紹說都江堰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古代水利工程,我腦中閃出我們今天將看到一座高高筑起的水壩,進入景區后根據導游講解,才知道都江堰原來是一座早在公元前256年修建的年代最早、至今仍發揮著巨大作用的無壩引水的水利工程。由于當時岷江水患,莊稼年年欠收,為了解決百姓的'困苦生活,當時蜀郡郡守李冰帶領助手們考察三年,制定了一套科學又獨特的治水方案,在岷江上建成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由寶瓶口、魚嘴和飛沙堰三部分組成。通過看與聽我才知道了這項偉大工程的杰出所在。
當時開鑿寶瓶口是為了分流受玉壘山阻擋的岷江水造成的洪災,通過寶瓶口將江水引流到東岸的成都平原。由于當時火藥還沒有發明,開鑿寶瓶口時難度最大,李冰和工匠們運用熱脹冷縮原理,先用火燒山石再澆以冷水使其爆裂的方式開鑿玉壘山,因為山口的形狀酷似瓶口而取名為“寶瓶口”。
因為岷江地勢東高西低,很難將岷江水分流引入位于東岸的寶瓶口,李冰又帶領工匠們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出山口彎道處利用江心原來就有的沙洲筑起了一道分水堰,形狀酷似魚的嘴巴,被稱做“魚嘴”。為了防止堰體被湍急的江水沖跨,人們用當地盛產的慈竹編成一個個大竹籠,把鵝卵石裝進去,然后壘成堤。魚嘴建成后把洶涌的岷江分隔成了外江和內江兩部分,外江用于排洪,內江的水則流往成都平原。魚嘴是都江堰的分水要道,內江河床低、江面窄,而外江河床高、江面寬,枯水季節、洪水季節,通過調節河床高低來調整流入內江的水量。流入內江的水是用來灌溉的,用來灌溉的水需要控制水量,為進一步分流洪水,李冰帶領人們
在魚嘴分水堰處修建了一條長200米的飛沙堰。飛沙堰有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是泄洪,飛沙堰壩高出內江河床約2米,當內江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余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飛沙堰會自動垮塌,讓江水回歸岷江正流。第二個作用是排沙,經過魚嘴的排沙作用后,流入內江的水中仍會有一定量的沙石,飛沙堰利用堰前彎道的慣性離心力將沙石從堰口拋入外江,保持內江水流的暢通。
聽著導游深入淺出的講解,看著這飽含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偉大工程,我被深深震撼了。有了它,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有了它,才有了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大略,才有了李白、杜甫的川行詩歌。
游成都都江堰作文400字
暑假,我和爸爸一起去成都的都江堰,那天,都江堰的天氣驕陽似火,烈日炎炎,天氣很熱很熱。
都江堰是古代的李冰帶領百姓一起修建的,都江堰建成后,灌溉了四川平原,造福四川人民,讓成都成為了天府之國。都江堰美麗極了,是在岷江上修的。我們一進去,我們就看到了伏龍觀,據說,李冰在那里養了一條龍。我們看完伏龍觀,又看到了寶瓶口,寶瓶口里的水可真大呀!真是波濤洶涌,波瀾壯闊。我們還去了飛沙堰,飛沙堰是一個三角形的,把水分為兩道,左邊的那一條是往成都的,可以給成都灌溉農田。右邊的那一道就往長江流去。我們還看到了二王廟。二王廟是紀念李冰和二郎神的,里面有李冰和二郎神的.雕像。但是二王廟在08年的大地震時倒塌了,人們又重新修建了一個。我們還在二王廟那里拍了照。我們兩個還看到了一個美麗小池溏,池塘里面的小魚有的五彩繽紛,有的小魚光彩奪目,還有小魚的黑白相間,漂亮極了。那里還有天鵝,天鵝的毛浮在水面上,跟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一模一樣。
都江堰至今還在造福人民,我真為古人的智慧感到驕傲。
高中作文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世界水利工程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因而,李冰父子是世界水利工程無壩引水工程的先驅,他們鑄造的都江堰飽經千年的風霜,依然堅不可摧,成為了成都的門衛,有專家曾經計算過,如果都江堰遭遇強洪水而決堤,成都平原將浸泡在深達七層樓約合23。1米深的洪水中長達數百天,但是,從現在都江堰的壩體情況來看,是不用杞人憂天的。
號稱天府之國的成都,曾經是一個水旱十分嚴重的地方,要不就是天降大旱,土地分裂,莊稼顆粒無收;要不然就是洪水來勢洶洶,勢不可擋,李白所以在著名的《蜀道難》中寫到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說的就是如此。
但是,在戰國時期,秦始皇冒險進軍戰國其他六雄不熟悉巴蜀大地,結果以少量兵力輕易攻下,發現巴蜀地區人民因岷江水患而民不聊生,許多人背井離鄉,四散而逃,于是,秦始皇派出當時的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學家李冰去成都治理岷江水患,這是據歷史記載大禹治水后的有記錄的最早的水利工程,他與有治水經驗的漁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選址,開渠,鑿溝,筑堰,歷經兩代人的努力,都江堰勝利完工,其中,歷經千難萬險,遇原挖渠,遇山鑿壑,見溝引流,遭河建壩,將滾滾岷江水引入巴蜀大地,又在寶瓶口前建造飛沙堰;飛沙堰顧名思義有飛沙的作用;岷江水在魚嘴分開,分別流向外江與內江,巨大的離心力,將沙石第一次分開,由于內江窄而深,外江寬而淺,旱季水不斷,雨季水不泛,以風水學上最典型的四六分水分開,又怕萬一水暴漲,魚嘴無法大量分水,所以筑起了飛沙堰,古代的飛沙堰由石籠堆砌,洪水一來,立刻自動潰堤,將洪峰排入外江,如果還無法排掉洪峰,由于寶瓶口口窄,有幾乎垂直與內江,洪峰的產生的巨大離心力可以令水直接沖過寶瓶口,流入外江泄洪。旱季時,江水產生的離心力可以將水中沙石甩出飛沙堰,不至于堵住寶瓶口,而內江水位低時,而內江的前端低于后端,水可以直接流向寶瓶口,而接近飛沙堰的地方有一個瀑布,將水混合,將氧氣放入水,所以,好水遇上成都這塊風水寶地,自然為成都帶來了無盡的財富。
假如你到都江堰,你會體會到它的浩瀚,它的偉大,他與中華歷史一樣,源遠流長,都江堰的形象,象征著和諧向上的中華大地,身似一條巨魚,象征年年有魚,象征著中華民族興旺發達,永久不衰!
游都江堰的感想作文
我的家鄉成都有一座美麗的城市---都江堰,有著蜚聲中外的水利工程,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現存的`最古老而且依舊在灌溉田疇,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吸引著無數的游客嘆為觀止。
來到都江堰,站在南橋邊,看著奔騰的河水,你會感到似乎整個橋變成了一艘大船,迎著洶涌的波濤,乘風破浪;走在索橋上,望著腳下滔滔不絕的水,踏著搖搖晃晃的橋,會讓你的心中不由自主的感覺到自己好像升起的涼爽風;望著清澈見底的河水,真的讓人迫不及待的掬上一捧,甘之如飴。再走幾步,看到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為水旱從人的天府之國更會由衷的感覺到這項工程的偉大,佩服我們的祖先智慧超人。
看著都江堰的水,我想起了一句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我們一定要珍愛都江堰的水,造福人類,永不干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