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自己心死了的句子合集100句
形容心死的傷感語句
回憶是一座橋,卻是通往寂寞的牢。小編收集了形容心死的傷感語句,歡迎閱讀。
【第1句】: 座中亦有燕趙士,聞鼙不語客心死。
【第2句】: 哀莫大于心死。
【第3句】: 醉酣直入卿士家,閨闈不得偷回避,良人顧妾心死別,小女呼爺血垂淚。
【第4句】: 自從水心死,麈柄獨歸公。于易疑程氏,惟詩取晦翁。
【第5句】: 幽燕去魂斷,伊洛望心死。日暮坐空床,浩然念梓。
【第6句】: 幽居久不樂,心死如濕灰。聞言山有池,仙客曾流杯。
【第7句】: 以色危身豈不知,基心死另不生離。
【第8句】: 眼穿當落日,心死著寒灰。
【第9句】: 血氣衰微吾道勝,欲心死絕此身生。
【第10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第11句】: 心死池塘草,聲悲石徑松。
【第12句】: 文殊心死冷如灰,何日乘騎下寶臺。自得雄名威萬古,更無一獸下山來。
【第13句】: 人嗟木皮遭嚙毀,豈知蟲多木心死。木心無蠹木乃榮,安得去國之蠹如此觜。
【第14句】: 青年心死秋梧悴,老國魂歸蜀道難。
【第15句】: 年來學道未知方,羞逐鶯花燕蝶忙。三五年加心死盡,有如魚鳥見毛嬙。
【第16句】: 君心一去如飄風,妾心死與黃河東。清霜昨夜入庭樹,欲寄寒衣不知處。
【第17句】: 讀書知姓名,心死蜚貌敬。昭回不在小,中天揭西柄。
【第18句】: 毒窠蜂,惡相從。棒不到心死,喝不到耳聾。
【第19句】: 凍壁霜華交隱起,芳根中斷香心死。浪乘畫舸憶蟾蜍,月娥未必嬋娟子。
【第20句】: 蔡州城中眾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
【第21句】: 如果參透滄海桑田,誰還會用一生等待;如果彼此不曾經傷害,淚水就不會澎湃。
【第22句】: 生如夏花誰來訂閱我的憂傷。你說的未來是我觸不到的風景。我的離開成全了誰的海闊天空。
【第23句】: 有一種緣分叫鐘情,有一種感覺叫曾經擁有,有一種結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種心痛叫綿綿無期。
【第24句】: 回憶是一座橋,卻是通往寂寞的牢。
【第25句】: 一語道盡愛情的殘酷。情到深處人孤。痛苦使人成熟,堅強的人會感悟愛的真諦,而脆弱的人徒生怨恨。
【第26句】: 若愛,請深愛;放棄,請徹底;等待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第27句】: 為什么路的後面還是路?為什么故事結束還有那么多的假如?只有你能打破黑夜的企圖,什么時候我的夢境能有太陽居住?
【第28句】: 把支離破碎的句子組成憂傷的畫,看到就揪心!聽那悲傷的旋律,猜測你的心事!看世界模糊點好,看的太清楚,傷的越痛苦!現實的社會,我們還是虛幻點比較好!要么生活會把我們糟蹋的遍體躪傷!
【第29句】: 如果石頭也會流淚的話,我想做一顆頑石在你心里哭泣,至少,還可以感受到你的溫度。
【第30句】: 心已死,淚也干,不堪回首魂亦牽夢驚醒,不了情,往事如煙揮不去亦虛亦實,亦愛亦恨,葉落無聲花自殘只道是,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卻無奈,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第31句】: 如果沒有一千年的等候就不會有今生短暫的邂逅,也許還要一千年的相守才能換來今生的攜手白頭!
【第32句】: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第33句】: 只不過剛好傷心不已,只不過剛好決定放棄,只不過剛好忘記哭泣,只不過剛好遇見你。
【第34句】: 如果愛你是在傷害你,我選擇喜歡你。如果喜歡你是在困擾你,我選擇離開你。如果可以用我的一切來換你的今生的.幸福,我愿意付出所有一切只因我愛你!
【第35句】: 當我想你的時候,你會不會也剛好正在想我。
【第36句】: 如果我從沒遇見你,如果我從沒愛上你,如果我一開始沒堅信,也許我就不會是現在的這個自己。
【第37句】: 思念一個人的滋味,就象是喝了一杯冰冷的水,然后一滴一滴凝成熱淚。
【第38句】: 離開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記一件事:不要忘記想念我。想念我的時候,不要忘記我也在想念你。
【第39句】: 我的生活支離破碎那些堅定那些驕傲和那些我從未忘記也不敢忘記的東西它們遠比你的轉身來的更快眼里……蒙上一層朱砂蓋過一座古老的城池你何時會回來?
【第40句】: 一個人自以為刻骨銘心的回憶,別人早已已經忘記了。
【第41句】: 曾經的夢碎了一地,撿起,努力拼湊,而后又碎,再撿起,拼湊,直到有一天再也拼湊不來。
【第42句】: 心,在等待那淡淡的美麗雪卻凍結著心的跳動愛因為心的凍結而死去
【第43句】: 在你過去的生活中,你傷害過誰,也早已忘記了,可是被你傷害的那個人卻永遠不會忘記你。他決不會記住你的優點,而是記住你對他的傷害。
【第44句】: 其實,我一直都站在你身后,只是在你轉身的時候我蹲下了身子,就一呼吸間的距離,你卻看不到我。
【第45句】: 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無論我如何地去追索,年輕的你只如云影掠過。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
【第46句】: 說好就此放手,說好不為彼此停留,可回憶說走又不走。
【第47句】: 心里有一些牽掛,有些愛卻不得不各安天涯…
【第48句】: 極淡,逐漸隱沒在日落后的群嵐。遂翻開那發黃的扉頁,命運將它裝訂得極為拙劣。含著淚,我一讀再讀,卻不得不承認,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
【第49句】: 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曾真正地屬于你,也不必惋惜。
【第50句】: 假如有一天我們不在一起了,也要像在一起一樣。
【第51句】: 有一種愛叫無緣,不是不愛而是沒有緣分,也有一種愛叫成全!去成全別人也成全自己。
【第52句】: 世上總有一顆心在期待呼喚著另一顆心。
【第53句】: 這世間沒有卑微的愛情,貌似卑微不過是因愛你太多罷了,在最終化為無言里,沒有成全沒有怨恨也沒有祝福,只有一抹凄涼的眼神,在風中飄散。
【第54句】: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形容死的詞語
【第1句】:駕鶴歸西
【第2句】:撒手人寰
【第3句】:含笑九泉
【第4句】:歸于極樂
【第5句】:駕鶴而去
【第6句】:一命嗚呼
【第7句】:斷氣
【第8句】:翹辮子
【第9句】:命喪黃泉
【第10句】:大去
【第11句】:逝世
【第12句】:羽化
【第13句】:圓寂
【第14句】:去世
【第15句】:坐化
【第16句】:駕崩
【第17句】:歸天
【第18句】:登仙
含笑九泉
死而無憾
雖死尤生
死不足惜
死不瞑目
生死相隨
病入膏肓,駕鶴西游,五馬分尸,凌遲處死,死得其所,死不瞑目,死無全尸
死有余辜,死于非命,入土為安
形容心死的詞語
成語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匯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形容心思的詞語,希望大家喜歡!
形容心死的詞語
悲痛欲絕
解釋:絕:窮盡。悲哀傷心到了極點。
示例:她聽到兒子遭到車禍的消息,悲痛欲絕。
心如死灰
解釋:死灰:已冷卻的灰燼。原指心境淡漠,毫無情感。現也形容意志消沉,態度冷漠到極點。
出處:《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心灰意冷
解釋: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四十回:“因此上怪他每每不聽我說,故我意懶心灰,說各人散了。”
萬念俱灰
解釋: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滅了。形容極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出處:清·南亭亭長《中國現在記》三回:“官場上的人情,最是勢利不過的。大家見撫臺不理,誰還來理我呢,想到這里,萬念俱灰。”
黯然銷魂
解釋:黯然:心懷沮喪、面色難看的樣子;銷魂:靈魂離開肉體。心懷沮喪得好像丟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傷或愁苦。
出處:南朝·梁·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矣。”
哀思如潮
解釋:哀傷的思緒如同潮涌一般。形容極度悲痛。
出處:京劇《平原作戰》第五場:“趙勇剛(唱)哀思如潮熱淚灑,平川有邊仇無涯。”
撕心裂肺
解釋:疼痛到了極點。
示例:“小孩痛得亂蹦亂跳,發出撕心裂肺般的慘叫。”
肝腸寸斷
解釋:肝腸一寸寸斷開。比喻傷心到極點。
出處:《戰國策·燕策三》:“吾要且死,子腸亦且寸絕。”
形容死的詞語錦集
喪失生命,與“生”、“活”相對:死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死的詞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關于死的詞語】
死不瞑目 瞑目:閉眼。死了也不閉眼。原指人死的時候心里還有放不下的事。現常用來形容極不甘心。
出處:《三國志·吳書·孫堅傳》:“今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則吾死不瞑目。”
死欲速朽 指人死了以后尸體腐朽得越快越好。人死入土為安。
四腳朝天 四腳: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形容人死去。
出處: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一回:“叫聲未絕,早被大鵬一嘴啄得四腳朝天,嗚呼哀哉。”
泰山梁木 象泰山崩塌,梁木毀壞一樣。比喻偉人死亡。
出處:《禮記·檀弓上》:“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于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染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
天堂地獄 原為佛家語。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惡人死后墮入地獄。佛家用以勸善懲惡。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兩種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出處:《宋書·天竺迦毘黎國傳》:“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義而蹈道;懼地獄以敕身,孰與從理以端心。”
物在人亡 人死了,東西還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處:宋·曾會《重登瀟湘樓》詩:“物在人亡空有淚,時殊事變獨傷心。”
懸劍空壟 比喻心許朋友的事,不因人死而改變。
出處:《史記·吳太伯世家》:“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
一脈香煙 指延續家世的后代。人死,后嗣須常上香祭掃,故云。
出處: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六回:“正因為姐姐你在黑風崗能仁寺救了他兒子性命,保了他安家一脈香煙,因此我公婆以德報德,也想續你何家一脈香煙。”
一命嗚呼 嗚呼:嘆詞,古代祭文末多有此詞,后即以此為死亡的代稱。指人死亡。
出處: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湯峻巖說:‘殺兩個叫花子開張!這兩個叫花子就是這樣一命嗚呼了。’”
遺聲余價 指前人死后在社會上流傳的聲譽和評價。
出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名實》:“神滅形消,遺聲余價,亦猶蟬殼蛇皮、獸迒鳥跡耳,何預于死者,而圣人以為名教乎?”
陰曹地府 迷信說法,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出處:清·李綠園《歧路燈》:“我到咱家,不能發送爺爺入土,不能伺候奶奶,倒叫我奶奶伺候我,且了自己爹娘。這個不孝,就是陰曹地府下,也自心不安。”
展腳伸腰 ①下拜。②俗用以稱人死。
出處:元·喬吉《兩世姻緣》第四折:“不索你插釵、下財、納采,有甚消不的你展腳伸腰兩拜。”
追魂奪魄 迷信指攝取魂魄,致人死命。同“追魂攝魄”。
出處:明·郭勛《英烈傳》第五十二回:“文忠凜然端坐,價前如狼如虎的將官,排列兩行,就如追魂奪魄的一般,甚是畏懼。”
追魂攝魄 迷信指攝取魂魄,致人死命。
出處:宋·周密《癸辛雜識續集·宋江三十六贊》:“活閻羅阮小七:地下閻羅,追魂攝魄。”
抱恨黃泉 黃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陰間。心懷遺憾離開人世,死有遺恨。
出處:唐·李賢等引注《邕別傳》:“臣所在孤危,懸命鋒鏑,湮滅土灰,呼吸無期。誠恐所懷隨軀腐朽,抱恨黃泉。”
筆下超生 超生:佛家語,指人死后靈魂投生為人。為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出處: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實是不忍他含冤負屈,故此來到臺前控訴,乞老爺筆下超生。”
得人死力 死力:以死效力。得到別人以死來效力。形容非常得人擁護。
鳳靡鸞吪 靡:指鳳死;吪:指鸞死。比喻人死。舊時多作挽辭。
出處:《禽經》:“鳳靡鸞吪,百鳥瘞之。”
蓋棺論定 論定:下結論。蓋上棺材蓋,才能下結論。人死后對其一生作出評價。
出處:唐·韓愈《同冠峽》詩:“行矣且無然,蓋棺事乃了。”
蓋棺事定 猶蓋棺論定。指人死后對其一生作出評價。
出處:明·馮惟敏《耍孩兒·骷髏訴冤》曲:“自古道蓋棺事定,入土為安。”
含笑九泉 九泉:地下深處,舊指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黃泉”。在九泉之下滿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興。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我兒前去,得能替我出半臂之勞,我亦含笑九泉。”
黃泉之下 黃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出處:《左傳·隱公元年》:“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回光反照 指日落時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時發亮。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短暫興旺。
出處:元·楊暹《劉行首》第三折:“陽臺霧鎖,楚岫云遮,棄死歸生,回光返照。”
回光返照 指太陽剛落山時,由于光線反射而發生的天空中短時發亮的現象。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興奮。也比喻事物滅亡前夕的表面興旺。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黃龍南禪師法嗣》:“諸禪德若能一念回光返照,到自己腳跟下,褫剝究竟,將來可謂洞門豁開,樓閣重重,十分普視,海會齊彰。”
家散人亡 家庭破產,家人死散。同“家破人亡”。
出處:明·華陽散人《鴛鴦針》第四回:“謀為舉人急些也罷,若進士就遲一科也得,何必恁急急傾一家、補一家的?蕭掌科被他弄得家散人亡,我卻比他還便宜兩個人。”
借尸還魂 迷信者認為,人死后可將靈魂附于他人尸體而復活。比喻已經消滅或沒落的事物又以另一種形式出現。
出處:元·岳伯川《鐵拐李·楔子》:“岳壽,誰想你渾家將你尸骸燒化了,我如今著你借尸還魂,尸骸是小李屠,魂靈是岳壽。”
久歸道山 早已去世。道山,傳說中的仙山。舊時稱人死為歸道山。
木壞山頹 木:梁木。山:指泰山。頹:倒下。梁木折壞,泰山崩倒。比喻德高望重的人死去。亦作“泰山梁木”。
墓木拱矣 墳墓上的樹木已有兩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這是罵人的話。后指人死了很久。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亦。”
墓木已拱 墳墓上的樹木已有兩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這是罵人的話。后指人死了很久。
出處:《左傳·僖公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亦。”
窮泉朽壤 窮泉:泉下,地層深處;朽壤:腐爛的土壤。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出處:晉·潘岳《哀永逝文》:“委蘭房兮繁華,襲窮泉兮朽壤。”
人死留名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績,死后可以傳名于后世。
出處:《新五代史·王彥章傳》:“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人亡物在 人死了,東西還在。指因看見遺物而引起對死者的懷念,或因此而引起的感慨。
出處:宋·曾會《重登瀟湘樓》詩:“物在人亡空有淚,時殊事變獨傷心。”
人亡政息 亡:失去,死亡;息:廢,滅。舊指一個掌握政權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著停頓下來。
出處:《禮記·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入土為安 舊時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屬方覺心安。
出處:明·馮惟敏《耍孩兒·骷髏訴冤》曲:“自古道蓋棺事定,入土為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親戚多道:‘從來說入土為安,為何要拘定三年?’”
掃墓望喪 掃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指酷吏必當有惡報,指日可待。
出處:語出《漢書·酷吏傳·嚴延年》:嚴延年遷河南太守,其母從東海來,欲從延年臘,到洛陽,適見奏報引決囚人。母大驚,謂延年曰:“我不自意當老見壯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東歸,掃除墓地耳!”后歲余,延年果敗。
慎終追遠 終:人死;遠:指祖先。舊指慎重地辦理父母喪事,虔誠地祭祀遠代祖先。后也指謹慎從事,追念前賢。
出處:《論語學而》:“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