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示”的五言詩句
【第1句】:示我數篇文,與古爭馳突。——出自唐·徐鉉《酬郭先輩》
【第2句】:恐沈黑暗坑,示儀垂化度。——出自唐·拾得《詩》
【第3句】:示民以好惡,觀此第一政。——出自宋·宗澤《渭南道中逢二蜀兵出印本手詔司馬溫公范文》
【第4句】:終希重一見,示我祖師心。——出自唐·貫休《送智光禪伯》
【第5句】:示我百篇文,詩家一標準。——出自唐·杜甫《贈鄭十八賁》
【第6句】:蒲鞭掛檐枝,示恥無撲抶。——出自唐·李白《贈清漳明府侄聿》
【第7句】:攜賞喜康樂,示文驚建安。——出自唐·李縝《奉和郎中游仙巖四瀑布寄包秘監李吏部趙婺州中…十四韻》
【第8句】:推誠廢鉤距,示恥用蒲鞭。——出自唐·白居易《七年春題府廳》
【第9句】:取公詠懷詩,示我江海瀾。——出自唐·獨孤及《賈員外處見中書賈舍人巴陵詩集覽之懷舊代書寄贈》
【第10句】:示刑夷夏變,流惠鬼方同。——出自唐·王光庭《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百問中文原創
【第11句】:寧懷帝者家,示暇排云端。——出自宋·葉夢得《石井》
【第12句】:月彩散瑤碧,示君禪中境。——出自唐·皎然《答俞校書冬夜》
【第13句】:示化維摩疾,降魔力士勛。——出自唐·元稹《大云寺二十韻》
【第14句】:示威寧校獵,崇讓不陳魚。——出自唐·蘇颋《奉和圣制途次舊居應制》
【第15句】:問性矜勤勞,示心教澄習。——出自唐·王灣《奉使登終南山》
【第16句】:證心何有夢,示說夢歸頻。——出自唐·皎然《酬別襄陽詩僧少微》
“示”結尾的五言詩句【第1句】:及茲煩見示,滿目一凄惻。——出自唐·杜甫《殿中楊監見示張旭草書圖》
【第2句】:禪心誰指示,詩卷自焚燒。——出自唐·齊己《招乾晝上人宿話》
【第3句】:敢望多相示,孱微老不勝。——出自唐·齊己《寄許州清古》
【第4句】:父兄相教示,求利莫求名。——出自唐·元稹《相和歌辭·估客樂》
【第5句】:仙書倘相示,予在此山陲。——出自唐·孟浩然《送謝錄事之越》
【第6句】: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出自先秦·屈原《懷沙》
【第7句】:新詩忽見示,氣逸言縱橫。——出自唐·姚合《寄陜府內兄郭冏端公》
【第8句】:濁酒未暇斟,清文頗垂示。——出自唐·劉長卿《李侍御河北使回,至東京相訪》
“示”在中間的五言詩句【第1句】:清觴養真氣,玉書示道流。——出自唐·韋應物《郡中西齋》
【第2句】:仙弈示樵夫,能言忘歸路。——出自唐·謝勮《游爛柯山》
【第3句】:頒條示皇澤,命宴及良辰。——出自唐·白居易《郡中春宴,因贈諸客》
【第4句】:草木有微情,挑抉示九州。——出自唐·韓愈《雙鳥詩》
【第5句】:愿示不死方,何山有瓊液。——出自唐·于鵠《山中訪道者》
【第6句】:因君下南楚,書此示鄉園。——出自唐·孟浩然《入峽寄弟》
【第7句】:遠示無為化,將明至道君。——出自唐·彭伉《青云干呂》
【第8句】:七月初七夜,吾當示汝形。——出自唐·佚名《金缶魅詩》
【第9句】:清興知無限,晴來示一言。——出自唐·齊己《夏日雨中寄幕中知己》
【第10句】:唯憐吐鳳句,相示鑿龍期。——出自唐·李逢吉《再赴襄陽,辱宣武相公貽詩,今用奉酬》
【第11句】:清興殊示闌,林端照初景。——出自唐·王勃《山亭夜宴》
【第12句】:親祀先崇典,躬推示勸耕。——出自唐·顧況《樂府》
【第13句】:豈唯身所得,兼示心無事。——出自唐·白居易《旱熱二首》
【第14句】:一笑示鄰家,向來復此客。——出自宋·陳與義《開壁置窗命曰遠軒》
【第15句】:隱伏饒氣象,興潛示堆坑。——出自韓愈、孟郊《城南聯句》
【第16句】:同游芳草寺,見示白云詩。——出自唐·劉得仁《句》
【第17句】:此方今示滅,何國更分身。——出自唐·郎士元《雙林寺謁傅大士》
【第18句】:莫煩相屬和,傳示及提孩。——出自唐·韓愈《詠雪贈張籍》
【第19句】:只應自索漠,留舌示山妻。——出自唐·李白《贈范金卿二首》
【第20句】:南中不可問,書此示京畿。——出自唐·張說《嶺南送使》
【第21句】:傳示同好人,我家東床坦。——出自北宋·黃庭堅《奉和王世弼寄上七兄先生用其韻》
【第22句】:化佛示持帚,仲尼稱執鞭。——出自唐·顧況《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稽首作詩》
【第23句】:分日示諸王,鉤深法更秘。——出自唐·杜甫《送顧八分文學適洪吉州》
【第24句】:忽示登高作,能寬旅寓情。——出自唐·孟浩然《和張明府登鹿門作》
【第25句】:養神宗示法,得道不知心。——出自唐·綦毋潛《過方尊師院》
【第26句】:自有歸期在,勞君示劫灰。——出自唐·李端《得山中道友書寄苗錢二員外》
【第27句】:圣游本無跡,留此示津梁。——出自唐·薛戎《游爛柯山》
【第28句】:更傷春月過,私服示無缞。——出自唐·令狐楚《立秋日悲懷》
【第29句】:磨滅懷中刺,曾將示孔融。——出自唐·鄭錫《襄陽樂》
【第30句】:或外示閑暇,伐事先和燮。——出自北宋·王安石《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第31句】:世尊昔示現,說法同阿難。——出自清·吳偉業《清涼山贊佛詩 四首》
【第32句】:只應求妙唱,何以示寒灰。——出自唐·齊己《謝王先輩昆弟游湘中回各見示新詩》
【第33句】:并生憐共蒂,相示感同心。——出自唐·孟浩然《庭橘》
【第34句】:殊類驕無長,王師示有征。——出自唐·裴漼《奉和御制旋師喜捷》
【第35句】:派分示三教,理詣無二名。——出自唐·權德輿《與道者同守庚申》
【第36句】:方將見身云,陋彼示天壤。——出自唐·王維《謁璿上人》
【第37句】:中孚諒可樂,書此示家人。——出自唐·權德輿《卦名詩》
【第38句】:大化終華頂,靈蹤示玉泉。——出自唐·齊己《題玉泉寺大師影堂》
【第39句】:幪巾示廉恥,嘉石務詳平。——出自唐·虞世南《賦得慎罰》
【第40句】:高齋遙致敬,愿示一編書。——出自唐·韋應物《寄黃、劉二尊師》
【第41句】:應以馮唐老,相譏示此篇。——出自唐·李端《酬前駕部員外郎苗發》
【第42句】:姑示汝我詩,知嘉此林垌。——出自北宋·王安石《寄吳氏女子》
【第43句】:常聞先生教,指示秦儀路。——出自唐·李涉《題清溪鬼谷先生舊居》
【第44句】:戒茲游衍樂,書以示群臣。——出自唐·崔元翰《奉和圣制三日書懷因以示百寮》
【第45句】:不示知禁情,豈惟干戈哭。——出自唐·杜甫《課伐木》
【第46句】:順佛遺敕故,不宣示神通。——出自北宋·黃庭堅《鐵羅漢頌》
【第47句】:肅肅將崇禮,兢兢示捧盈。——出自唐·范傳質《薦冰》
【第48句】:北伐昧天造,王師示有征。——出自唐·儲光羲《貽鼓吹李丞,時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也》
【第49句】:泥丸空示世,騰舉不為名。——出自唐·葉法善《留詩》
【第50句】: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豐。——出自唐·李隆基《野次喜雪》
【第51句】:臨當背面時,裁詩示繾綣。——出自唐·韓愈《贈別元十八協律六首》
【第52句】:客來邀褫帶,聊示小勤渠。——出自南宋·陸游《臥病雜題》
【第53句】:拈來示諸子,無事數相過。——出自南宋·陸游《龜堂》
【第54句】:料敵知無戰,安邊示有征。——出自唐·錢起《送王相公赴范陽》
【第55句】:有兒雖甚憐,教示不免簡。——出自唐·韓愈《贈張籍》
【第56句】:賦詩示兒子,此樂未易忘。——出自南宋·陸游《雨晴至園中》
【第57句】: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出自唐·俞簡《行不由徑》
【第58句】:故人舒其憤,昨示駑驥篇。——出自唐·歐陽詹《答韓十八駑驥吟》
【第59句】:推于五靈少,宣示百寮觀。——出自唐·黃滔《省試內出白鹿宣示百官》
【第60句】:舟中有新作,回寄示慵疏。——出自唐·齊己《送盧說亂后投知己》
【第61句】:仙官示狡獪,百丈神干軀。——出自元·楊維楨《小蓬萊詩》
【第62句】:歸來莫忘此,兼示濟江篇。——出自唐·高適《秦中送李九赴越》
【第63句】:漆燈猶示滅,留待沈彬來。——出自唐·***《沈彬壙篆》
【第64句】:不敢論他人,狂言示諸侄。——出自唐·白居易《狂言示諸侄》
【第65句】:但示酬恩路,浮生任轉蓬。——出自唐·呂溫《青海西寄竇三端公》
【第66句】:昨示一篇詩,三日嘆未足。——出自宋·陳與義《再用跡字韻成一首呈判府》
【第67句】:古來于異域,鎮靜示專征。——出自唐·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隴右節度使三十韻》
【第68句】:待爾嗔烏鵲,拋書示鶺鴒。——出自唐·杜甫《喜觀即到,復題短篇二首》
【第69句】:李洞僻相似,得詩先示師。——出自唐·齊己《覽清尚卷》
【第70句】:府中韋使君,道足示懷柔。——出自唐·杜甫《送韋十六評事充同谷郡防御判官》
【第71句】:知君安未得,聊且示忘機。——出自唐·羅隱《秋日懷賈隨進士》
【第72句】:皇天示兵象,勝地今蒿萊。——出自元·王逢《秋夜嘆》
【第73句】:吾嘗示之難,勇往無不敢。——出自唐·韓愈《送無本師歸范陽》
【第74句】:設色既成象,卿云示國都。——出自唐·柳宗元《省試觀慶云圖詩》
【第75句】:幻跡示羸病,空門無住持。——出自唐·司空曙《寄天臺秀師》
【第76句】:向風傾弱葉,裛露示纖莖。——出自唐·于結《賦得生芻一束》
【第77句】:詩以示兒曹,其無迷厥初。——出自唐·韓愈《示兒》
【第78句】:將來示時人,猰貐垂饞涎。——出自唐·皮日休《魯望昨以五百言見貽過有褒美內揣庸陋彌增愧悚…微旨也》
【第79句】: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出自唐·賈島《劍客》
【第80句】:幸愿示因業,代君運精專。——出自唐·皎然《哭吳縣房聳明府》
【第81句】:自從相示后,長記在吟中。——出自唐·齊己《寄懷西蟾師弟》
【第82句】:衽席知無戰,兵戈示不忘。——出自唐·盧從愿《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第83句】:相思傳一笑,聊欲示情親。——出自唐·李白《擬古十二首》
本文為百問中文站長整理而成,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