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你好之華唯美句子匯編200句
你好之華觀后感范文
昨晚去看了《你好之華》,不是延續巖井俊二的青春,它更多是人生的執著。有人說,它是《情書》的延續,我也想知道離開了小樽,離開了雪景,沒有了藤井樹以后的人生,該如何用一紙書信去描述呢?
以葬禮作為開頭,加上大提琴的低沉的聲響,緩緩地拉開序幕。葬禮之后,人們離去,進入了空境,鏡頭慢慢地以俯視的角度拉近距離,北方寒冷地氣息撲面而來。我們不禁想起《情書》中渡邊博子在雪地上走了很遠的路,也是同樣去參加未婚夫藤井樹的三周年祭日活動。
鏡頭很遠,一步一個腳印,慢慢遠去,也將故事娓娓道來。
還是巖井俊二的風格,我知道開頭的空境不會讓我們失望,那是一個上帝視角,仿佛帶著悲天憫人的角度,卻又無法訴說。所以在《情書》中,它需要下一場雪來傳達厚重的思念。在《你好之華》中,葬禮之后是回到家中,所有親人都出現的大團圓,以一封三十年后的同學會邀請函作為故事的開場白。
影片中之華也是在圖書館工作,我們不禁想起藤井樹也是在圖書館工作,原本《情書》就是在圖書館開始了一場暗戀的交集。我想誰都不會忘記白色窗簾在陽光下飛舞時,站在窗邊看書的那個少年,那是光和盛世美顏的交集,也是心動的開始。
當我們在《你好之華》中再回到圖書館這個場所,它已經缺少了少年少女們的身影。影片的色調更多的是偏向于長大后,人們成熟的內心。你不可能在書本的借閱卡中再發現那樣的秘密——每一張借閱卡上都寫著“藤井樹”,也許你會在其中的某一張,發現背面畫著少女的肖像。直到最終也沒有說出口的告白,在許多許多年以后,再被一群可愛的少女發現這個秘密。
沒有說出口的暗戀,或許成了遺憾,可是最終知道了這個秘密,她笑得舉足無措,真好啊,那是《情書》最美的落幕吧。
《你好之華》由三代人展開書信的往來,感覺很特別,可以看見巖井俊二在努力地融入中國的風格。通過那些信我們看見了年少的回憶,尹川是那個反復寫了好幾遍情書的男孩子,而之南是站在講臺上閃閃發光的學生會主席。當畢業來臨,之南請尹川幫忙修改畢業致辭,她說,你以后一定可以當作家。當尹川靜靜地坐在臺下,聽她做畢業演講時,我仿佛看見了青春最美好的樣子,那樣大的講臺,窗外陽光溫柔,喜歡地女孩子緩緩地走來,站在他面前,笑著問他還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嗎?他說不用了,這樣就很好。
后來一個鏡頭是他們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我覺得陽光太美了。
海子說:“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蔽也恢肋@一個鏡頭對于導演來說是什么樣的意義,或許美或許單純,但對我而言,它實現了海子的夢想。
三十年后,當之南以自殺離開了這個世界,故事便交到了之華的手中。通過同學會的再遇見,他們互相彌補了過去的青春記憶,也解開了我們的謎底。作為在之南光環之下的之華,她顯得平凡、普通,可是她卻擁有幸福地生活,有愛她的可愛的丈夫和孩子。
而之南太過于美好,她最終以悲劇收場。在大學時代,尹川終于如愿和之南交往,不過后來出現了張超因為嫉妒奪走了之南,成了一切的轉折點。之南的婚姻就是在家暴中渡過,最終因為抑郁癥而自殺。三十年后,當尹川找到離家出走的張超,由胡歌飾演的渣男張超,他的臺詞但這一段更多的是對于人生的剖白,帶著我們來看看三十年后每個人的人生都成了什么樣子,他說,想混出個名堂,可最終還是成這樣了。他對尹川說,人生不是你隨便扒拉扒拉就能看清的。
原來,每個人都很無奈。
尹川在失去之南的日子里,寫下了《之南》這本書。他將每一章節都細心地寄給對方,想要讓她看到,最終在三十年后,他來到之南的老家,給她上了一炷香。之南的女兒睦睦說:“如果你是我爸爸就好了。”之華說:“如果姐姐當初能嫁給你就好了?!敝皇侨绻ǖ娜松⒍ㄒ獮橹侠^續寫下故事的續集。
如果初戀可以實現,如果尹川和之南一開始就從頭走到最后,不過,遺憾就是人生啊。你要一開始就做好對的選擇,哪怕是讓自己的`后悔能少那么一點點。之南的驕傲、美好,最后是悲劇的人生,卻在遺書中留下那封初中時代的畢業演講稿,卻依然留存著對人生的熱愛,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她更是所有人心中的白月光。
雖然影片以《你好之華》為名,可之華更多的是旁邊者,因為她而揭開這段無疾而終的初戀,還有關于去世的之南過去的故事。最開始是之華和姐姐之南喜歡上同一個男孩子,當之華寫信給喜歡的男孩表白時,她寫道:“我喜歡你,請和我做朋友吧。”雖然被拒絕了。但是在三十年后遇見時,她仍保留著那份見到初戀時男孩的緊張心情,最終尹川來到圖書館見她時,他們終于在三十年后第一次握手,雖然沒有說出口,但那就是“你好,之華?!?/p>
之華的女兒颯然說過:“我喜歡上一個男子,十一月喜歡上他,十二月開始會想他。”她說不想開學就是因為怕見到喜歡的男孩子會臉紅,不過最終她決定還是要回去勇敢地面對喜歡的人。這算是之華故事的延續了吧?三十年后是不是可以換一個結局?
很喜歡的幾個場景,其中是尹川回到初中的學校拍照時,走在廢棄地教室里,我們緩緩路過別人的窗前,或多或少都看到了別人的故事,可是我們不會進門也不會打擾,就讓故事過去吧。最后尹川把照片做成相冊送給了之華,我覺得書信和影集是最厚重的禮物。
在《你好之華》中,故事沒有大起大落,在故事講完后,大家回歸自己的人生,還是要覺得自己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抱著那樣的希望繼續走下去吧。就好像,走在路上偶遇了一位故人,我們約著找個地方坐一坐,喝一杯茶,講講過去的學生時代,故事結束,人們分開。
但,會帶著那樣的鮮明而溫暖的記憶,變得更好吧。因為影片的標簽就是:“愿你活成想要的樣子。”
1995年,《情書》沒做到的,《你好之華》做到的。藤井樹沒有說出口的暗戀,尹川通過情書向之南告白了。可是我們都不確定,如果當年藤井樹告白了,他們會走到最后嗎?還是像尹川和之南那樣,分開了?初戀和后來的人生,我們都無法得知。當時渡邊博子對著山里大喊:“你好嗎?我很好?!痹凇赌愫弥A》中變成了小男孩寫給去世的媽媽(之南)的一封信,他通過放飛一只被關在籠子里的小鳥去傳達這一封信,我們也不知道這封信去世的之南會不會看到,那是一次對于死亡的認知。
這里的人生太沉重了,影片最后,那封信卻又讓我們回到了希望的地方。
如果說《你好之華》是《情書》的延續,雖然是同樣的色調,但是《你好之華》太過于平淡了,缺乏了前者的爆發力,在光線上,《情書》在夕陽下少年少女騎單車的鏡頭太過驚艷,讓人一眼就心動。《你好之華》更多的是在平和的光線下去進行故事的復述,它不是青春,它是人生。也許,光所傳達的,是人生的一種平淡和蒼白,而在《情書》中的光,是初戀、心動,永遠也忘不掉。
也許因為這就是巖井俊二吧,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解讀。書信帶給我們的是從前慢的單純,一筆一劃寫在開頭,你寫“你好”,我總是喜歡在信的開頭寫上“見字如面”。
圖大唱過:“人間的面見一面少一面。”所以,以后還是好好地說“你好”,也要在告別時用力的擁抱。
如果不能,就寫信給我吧。
你好之華觀后感范文800字
看了人生為數不多的文藝片,深夜,一個人。百無聊賴間遇到的一部電影,竟然換我一夜難眠。
之南和之華是一對姐妹,一個耀眼,一個平凡,于是注定走上不一樣的人生軌跡。可惜的是,片頭第一幕之南就耀眼地躺在葬禮中離開,留下之華面對這一切,讓人一開始便看清了殘酷的現實。
生活總要繼續,回憶不曾離去。整部電影游走在回憶和現實里,讓人看到了一路走來的之華如何將她平凡的數十年過成人人熟知的模樣,甚至看到自己的影子。之華既要渴慕姐姐的優秀,又想摘奪青春的蘋果,可惜和男神的重聚也僅僅拜姐姐同學聚會所賜,而且冒名頂替。還好,有了后來的通信。在自以為是的世界里默默沉醉,無奈被人看個底朝天。平凡啊平凡,從來就是被人看透的姿態。
回歸現實,之華的生活日常沒有消停過。驟然離世的姐姐,想要逃離的女兒,孤獨痛苦的侄輩,敏感添堵的先生,春心萌動的婆婆,年邁老去的父母,突如其來的大狗,沒有一樣令自己好過,人生的不易如此真實,每一個中年人都難以逃脫的必經之苦。唯一的甜就是那一封封不期待回音的.信件,好似彌補青春的遺憾,好似解讀過往的謎題,又好似澄清平凡的美好。
熟悉嗎?熟悉吧。
而之華,不過是你生活中從不曾離去的現實。她一如既往地愛慕你的青春,追求你的側目,等待你的回音,忘掉你的存在,撿起你的夢想。苦中帶甜。
之南,大概就是你美好的理想。如同片中的角色,她從來都只活在別人的眼里、嘴里和想象和向往里,至于她的真實模樣,沒有人想知道,極少人能知道。原來,接近理想,才看得見苦痛與不堪。就是這么意外和殘酷。
而之南,就這么閃著光被你憧憬過,被愛善待過,被錯誤蹂躪過,被生活毀滅過,被今天懷念過。
除此之外,還有人把現實當理想般歡迎過,把理想當現實般驅逐過。
更多人,生活于之華處,回望于之南。
當年,那個男生陪她看了電影《情書》,最后卻和我結了婚。我有些沉淪,竟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之華還是之南?
之南你好嗎?
當生活還在,你會閃著光回到我的身旁嗎?
芳華觀后感600字
導語:歲月總是在不經意間悄然流走,來不及說再見,也來不及留下紀念,它只會蒙著頭,一直往前,從不回頭,盡管,這旅途很美,也依舊不顧!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芳華觀后感600字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芳華觀后感600字1
本來沒有打算去看馮小剛的這部電影,好幾次從電影院出來,那種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錢的感覺讓我決定以后,不再看國內那些所謂大導演的電影。
昨晚無意中看了一篇嚴歌苓的介紹,這部電影是由她的原著改編而成,而且有好多電影都是出自她的作品,比如《金陵十三釵》、《歸來》、《天浴》、《一個女人的史詩》、《少女小漁》,電視劇《幸福來敲門》也是由她的原著《繼母》而改編。好奇于這是怎么樣的一個女人啊,心中不免泛起了傾慕之情,便決定去看看。
當《芳華》電影結束,燈光打開,我卻還沉浸在其中,不愿離去,但想著在外等著的親人,我站了起來,環顧四周,前后好多人都還坐著,盯著屏幕,或許片尾的歌聲也是值得回味吧。
主人公劉峰與何小萍命運的崎嶇坎坷,沒有向現實低頭,讓我由衷佩服。一個把“好人”做到了家,另一個堅持做自己,歷經欺凌、磨難、誣陷后,能夠以一顆寬容、平和的心面對,最后,兩個人不求名份的相濡以沫,這種情感,無法用語言形容,只是真的很扎心,有幾個片斷,讓我抽泣不止,當意識到自己淚點低而特意控制一下時,卻也感覺到了周圍不止一人的哽咽聲,這部片子的確值得看一看。
第一個讓我流淚的場景是,何小萍在被窩里打著手電筒給她的父親寫信。入耳的一字一句讓我難受的不能自已。她所受到欺凌時緘默的表情,真是揪心的痛。她的孝心、她的堅韌、她的忍耐讓我之動容。
第二個扎心的片斷是,當他拖著傷殘的身體,一手拎著水果,慢慢進入病房看到精神失常的何小萍時,默默的牽著她的手坐在凳子子后,把頭扭向一側,哭了。印象中這是看到他唯一一次流淚。
還有幾次,鼻子酸酸的,淚水輕輕的滑落,那是感動,是發自內心的欽佩。
無論曾經得到過多少榮耀,無論曾經在戰爭中受過多大的傷害,也無論你曾經為這個和平年代付出過多少,終究也抵不過現實中的背景和關系……
劉峰拖著殘缺的身體一個月300元,卻被現在所稱呼的城管訛詐1000塊錢,多么殘酷的現實。
在墓地,何小萍問他,這些年過的好不好的時候,他是這樣回答的:“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那要看跟誰比,與長眠與地下的戰友比,我能說不好嗎?”
結尾的畫面定格,讓我思緒萬千。因為愛,兩個傷痕累累的靈魂相依為命,彼此成了唯一的依靠。
這應該算馮導除了《集結號》外又一力作,那一種悲涼演繹的透徹心扉。
芳華觀后感600字2
很奇怪,對于這部很多人都說哭得稀里嘩啦的電影,我竟然沒有掉一滴眼淚,我低頭檢討,是不是我老了,不容易動感情了?后來一想,不對呀,前幾天看樣板戲《紅燈記》的'《痛說革命家史》時,我還陪著李奶奶哭了一場呢。還有,同樣是嚴歌苓的小說改編的電影,看《歸來》的時候,我也哭濕了一包紙巾啊。想完這些,我得出一個堅定地結論,那就是這部電影確實沒有打動我。
鑒于這部電影馬上就要公映,我也不怕你們罵我劇透了,就在這里先介紹一下劇情吧。故事始于1975年初春,文工團戰士劉峰,去北京開學雷鋒標兵會議回來,帶回了一個女戰士,名叫何小萍。何小萍的親生父親在勞動改造,她自小生長在繼父家里,受盡委屈,到了文工團以后,依然不被戰友們待見。劉峰是一個比雷鋒還雷鋒的人物,身上沒有一絲缺點。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好人,因為發自內心地喜歡團里的歌唱演員林丁丁,情不自禁地擁抱了她,而被下放到伐木連。一直暗戀劉峰的何小萍,因為劉峰被處理而心懷不滿,在演出時裝病,被調到衛生隊。對越自衛反擊戰爆發,劉峰為救戰友失去了右臂,何小萍為掩護傷員成為英雄。何小萍被突如其來的榮譽打暈,精神失常。電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結尾,病愈的何小萍對劉峰說,你可以抱抱我嗎?劉峰毫不猶豫地攬過了她。
也不能說這部電影完全沒有打動我,有兩個地方我還是動了感情的。第一處,是何小萍讀他父親留給她的遺書的時候,那種父親對女兒的愛和無奈,還有何小萍內心的孤獨,讓心頭一熱。第二處,是精神失常的何小萍,看著昔日文工團的戰友們,在臺上表演舞蹈《沂蒙頌》,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走出禮堂,在外面的空地上獨自跳起舞來。不甚明朗的燈光下,穿著病號服的何小萍翩翩起舞,那感覺,真的很凄美。
多年前讀過馮小剛的自傳《我把青春獻給你》,其中曾經提到他的文工團情結,女兵情結:“她的長相我已經記不清了。印象最深的是她的脖子十分的光潔。因為是在8月里,天很熱,她沒有穿白襯衫,空堂穿著的確良夏裝,光潔的頸部優美地立在軍裝的小翻領中,使脖子看上去更白,領章看上去更紅。女兵這種穿軍裝的方式在夏天里很普遍。洗完澡,披著濕漉漉的頭發,光著脖子空堂穿上軍裝,把軍帽塞進軍挎包里走出軍營。嚴格地說,這種著裝方式是不符合條例的,但看上去卻是楚楚動人。現在只要是提到性感這個詞,我首先想到的畫面就是以上的描述。直到今天我都想為這樣一個細節拍一部電影,抒發多年來埋藏在內心深處的女兵情結?!彪娪啊斗既A》,讓馮小剛了結了自己的心愿,他把他心目中的“性感”詮釋得淋漓盡致。穿著綠軍裝的,擁有天鵝一樣優美脖頸的女兵們,跳著優美的芭蕾舞,很是賞心悅目。
然而,他了結的終歸是他自己的心愿,對我這個旁觀者來說,那些畫面只能說的確很美,但很遙遠,沒有帶給我感同身受的代入感。自始至終,我都是一個局外人,自始至終,我都清清楚楚地知道,我是在看電影,在看別人講故事。看張藝謀導演的《歸來》時,就不是這樣的感覺,馮婉喻、陸焉識,雖然也是那個時代電影中的人物,但他們的感情糾葛,讓我覺得撕心裂肺。我會在心里不斷地問自己:假如我是馮婉喻,我會怎樣?假如我是陸焉識,我又會怎樣。看《芳華》時,就不是這樣,我的內心很麻木,沒有被觸動到。還有那段戰爭戲,也覺得很假。與之前馮小剛拍的《集結號》沒有可比之處。給我的感覺,就是為了電影故事的需要,而設置了這樣一段戰爭戲。雖然也很慘烈,卻不驚心動魄。
改變劉峰命運的那場“觸摸事件”倒是值得一提。我也很理解林丁丁對劉峰的感受。一個身上毫無缺點的活雷鋒,一個神一樣存在的人物,突然對自己表白,并且說出自己一點也不高尚,心里也有很多齷齪的想法,那種神像突然崩塌的感覺,足以讓一個少女目瞪口呆反應過激。就像直到現如今,有人爆料偉人的私生活如何如何,還是有很多人無法接受,是一樣的道理。神,怎么可以走下神壇等同與凡人呢?
我明白,哭得稀里嘩啦的人,自有哭的道理。而我沒有哭,是因為這部電影的確沒有觸動到我的淚點。聽說,嚴歌苓的原著,比電影表現的要復雜得多,我想,我還是去買本書看看吧。
《芳華》里的青春很精彩也很曲折,然而我只是一個過路者,我從他們的青春旁默默走過。
李智華觀后感
我們觀音山音樂學校的所有老師和同學準時來到了學校聽李智華老師的《生命·力量》講座,聽說她是電影《隱形的翅膀》的主人公的原型。智華老師為了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李智華生命力量觀后感800字,希望大家喜歡。
李智華生命力量觀后感800字1
這天,不知是什么日子,操場上擠滿了人,聽說是要演講,好像關于一個無手的女孩的勵志故事。操場上,亂哄哄地。這時,突然有一位無臂女孩走上了講臺,全場變得安靜了,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這個奇怪的女孩身上。聽了她的開場白,我了解到,她,名叫李智華,是位殘疾人。
她是個可憐的人兒(這是我的初步判斷),在她出生100天的時候,媽媽的精神病突然發作,爸爸只好把才滿3個月的小女兒一人丟在家里4個小時,當爸爸再回家時,家中已燃起了熊熊大火,她拼命搶救女兒,女兒的雙手卻早已被燒焦,一拿起,便掉了下去。幾家醫院都說這個孩子已經沒希望,連他的鄰居也勸他把孩子丟掉,可他,一個普通的男人,卻對所有人吼著說:“這是我的孩子,只要她還有一口氣,我一定不會放棄她!”于是奇跡發生了,在沒有任何治療的情況下,她,李智華,活了下來。她的家庭并不富裕,媽媽患有非常嚴重的精神病,爸爸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她從小就失去了雙臂,但她從不自卑,也從不埋怨,別人認為她不幸,她卻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在我100天的時候,我就與死神和火神進行了一場頑強的搏斗,在搏斗中,我是一個勝利者!”是呀,她活下來了,她就是一個勝利者!當她看到別人能輕松喝水時,她不甘心,歷時三個月,她也學會了用腳喝水。她不愿天天麻煩別人幫她疊好被子,經過自己千辛萬苦,終于在三分鐘之內可以疊好軍被。雖然她沒有手,可她卻用腳寫得一手好字,曾多次獲得獎項……
在我看來,李智華老師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她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有一個偉大的父親,他的父親,只不過是個普通男人,卻對她和她媽媽不離不棄,盡心盡力。
不幸的是,她的媽媽患有嚴重的精神病。
時間飛逝,演講完了,可我的心卻還靜不下來。是啊,生活并不熱愛李智華老師,可她卻依然熱愛生活,最終讓生活愛上了她!像老師這樣的人面對生活都如此堅強,如此樂觀,難道我們就不應更堅強、更樂觀、更努力些嗎?李智華老師就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以她為目標,向前邁進,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李智華生命力量觀后感800字2
星期六的上午9點,我們觀音山音樂學校的所有老師和同學準時來到了學校聽李智華老師的《生命·力量》講座,聽說她是電影《隱形的翅膀》的主人公的原型。智華老師為了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音樂《隱形的翅膀》的伴奏下,李智華老師追述了自己從出生100天到現在走過的艱難坎坷、自強不息的歷程。李智華老師以自身求學的'經歷告訴我們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李智華老師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事業的不懈追求,點燃了師生們心靈深處最寶貴的激情,讓在場的全體師生接受了一場生命的洗禮。為激勵我校師生,李智華老師現場用腳寫下“自強不息”四個大字,她說:“今后在學習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難、什么挫折,都要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全學校的人鼓起掌來。李智華老師雖然沒有了雙臂,雖然承受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但她臉上始終洋溢著自信的笑容。李智華老師不斷與命運抗爭的精神極大地震撼了我們的心靈,尤其是她為了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讓我們每一個人激奮不已!
我回想起一件事:在寫語文作業的時候有一題不會寫,我想:隨便寫寫就好了,反正老師會講評的,空著吧!但聽完李智華老師的講座,我懂得了: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我想:在剛出生的3個月里,就被大火燒的沒有雙臂的人,還怎么面對自己的生活啊,但李智華老師還堅持練字、上學。雖然她沒有雙臂,但她有雙腿,她用雙腿疊被子、寫字……最終她靠著堅強的毅力和有力的雙腿成為了一位大學講師。所以我一定要像李智華老師學習。
李智華生命力量觀后感800字3
周六上午9點,電影《隱形的翅膀》的主人公原型李智華老師用她不平凡的人生經歷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勵志教育課《生命·力量》。智華老師為了學習永不放棄的精神,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智華老師出生100天的時候,媽媽的精神病突然發作,爸爸只好把才滿3個月的小女兒一人丟在家里4個小時,當爸爸再回家時,家中已燃起了熊熊大火,她拼命搶救女兒,女兒的雙手卻早已被燒焦,一拿起,便掉了下去。幾家醫院都說這個孩子已經沒希望,連他的鄰居也勸他把孩子丟掉,可他,一個普通的男人,卻對所有人吼說:“這是我的孩子,只要她還有一口氣,我一定不會放棄她!”于是奇跡發生了,在沒有任何治療的情況下,她,李智華,活了下來。她的家庭并不富裕,媽媽患有非常嚴重的精神病,爸爸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男人……她從小就失去了雙臂,但她從不自卑,也從不埋怨,別人認為她不幸,她卻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她不愿天天麻煩別人幫她疊好被子,經過自己千辛萬苦,終于在三分鐘之內可以疊好軍被。雖然她沒有手,可她卻用腳寫得一手好字,曾多次獲得獎項……
在我看來,智華老師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幸運的是她有一個美滿的家庭,有一個偉大的父親,他的父親,只不過是個普通男人,卻對她和她媽媽不離不棄,盡心盡力。 不幸的是,她的媽媽患有嚴重的精神病。
時間飛逝,演講完了,可我的心卻還靜不下來。是啊,生活并不熱愛智華老師,可她卻依然熱愛生活,最終讓生活愛上了她!像老師這樣的人面對生活都如此堅強,如此樂觀,難道我們就不應更堅強、更樂觀、更努力些嗎?智華老師就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以她為目標,向前邁進,不求最好,只求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