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三觀的電影說說匯聚3篇
龍的傳人 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龍的傳人 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龍的傳人 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第1句】:掌握本文5個生字及課文中的成語。
【第2句】:了解龍到底是什么?為什么中國人以龍的傳人自稱。
【第3句】:掌握前后相互照應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重點:
【第1句】:為什么中國自稱為龍的傳人。
【第2句】:了解前后相互照應的作用。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龍的成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時
【第1句】:游戲導入
剛過完快樂的寒假,同學們肯定收獲多多,那么我們就一起來玩一個游戲(成語接龍),但每個成語中必須含有一個“龍”字。
剛才我們講了這么多含有龍的成語,那同學們文案你所了解的“龍”。
在十二生肖中,龍也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龍到底是什么呢?同學們你們想了解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開書)
【第2句】:學習生字新詞
【第1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
【第2句】:學習匯報
你從課文中了解到了什么?
課文中有幾個自然段?
【第3句】:學習生字
教師出示課文中的5個生字,指名學生讀并組成詞語。
出示成語,讓學生說明自己的理解并造句。
至高無上:地位極其崇高,沒有比它更高的。
呼風喚雨:原指神仙、道士呼風喚雨的法力,比喻能夠支配自然或社會的力量。
龍飛鳳舞:龍在飛騰,鳳在歡舞,形容書法遒勁生動,也可指書寫十分潦草難認。
龍騰虎躍:像龍一樣飛騰,像虎一樣跳躍,形容動作矯健靈活,也形容奮發有為。
【第3句】:討論分段
再次讀課文,并試著分結構段,寫出段意。
一段(1): 講龍深受人們的喜愛。
二段(2~6):講龍到底是什么?
三段(7): 中國龍的象征含義。
【第4句】:齊讀課文加深理解。
【第5句】:作業
抄寫生字,運用成語說話
二課時
【第1句】:學習導入
【第1句】:默寫課文的生字,成語。
【第2句】:出示詞語,指名讀。
【第2句】:學習課文一部分
【第1句】:電腦出示教師收集到的有關龍為圖案設計的工藝品,壁畫裝飾。學習第一段。
【第2句】:龍深受人民的喜愛,那龍到底是什么泥?課文哪一部分講了這一內容。(二部分)
【第3句】:學習2~6段
【第1句】:默讀課文,找出有關龍的傳說。
【第2句】:龍為什么備受中國人尊敬?找出文案齊讀,用“之所以……是因為”
【第3句】:龍的形象被誰專用?在老百姓心中怎樣?“至高無上”同義詞。(至高至上)
【第4句】:分角色讀這一部分。
【第4句】:學習第三部分
【第1句】:齊讀這一部分。
【第2句】:中國人為什么自稱為龍的傳人?齊讀。
【第3句】:課文中有幾次出現“龍的傳人”分別出現在文章的什么地方。(開關與結尾)
【第4句】:齊讀開頭與結尾。
這種寫法叫做前后相互照應,討論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強調升華主題)
【第5句】:反饋
【第1句】:齊讀課文,學習了本文你有什么收獲?
【第2句】:摘抄摘錄好詞佳句。
【第6句】:總結
龍向征著我們中國人對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我們也自稱為“龍的傳人”,現在我們以一首《龍的傳人》歌來結束全文。(用電腦下載歌曲,學生一起唱)
【第7句】:作業
搜集有關龍的工藝品。
龍的傳人 教學設計2
第一課時
【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通過學生在生活中收集龍的資料及圖片工藝品,啟發學生了解龍的形象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
【第2句】:通過欣賞歌曲《龍的傳人》,體驗歌詞內容。欣賞卡通片《七龍珠》,進一步了解龍的故事。
【第2句】:教學重點、難點:
【第1句】:了解有關龍的成語,并能說出他們表示的意義。
【第2句】:欣賞龍的工藝品,初步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3句】:教學準備:
故事、音樂
【第4句】: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都知道龍是一個什么樣的動物嗎?在我們的祖國到處都有一些關于龍的故事,龍的歌曲,還有些什么呢,你能說一說嗎?
學生回答:……
師:那我們今天就和老師從這幾個方面來了解以下龍吧!
(出示課件:分出龍的知識、龍的歌曲、龍的成語、龍的故事、龍的電影、龍的工藝品)
(二)、分塊和學生探討
【第1句】:龍的知識
龍是中國的吉祥物,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龍什么是樣子的。身體成長型,有鱗、有角,會飛、會游泳。(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出示文字說明。并出示龍的圖片。)
學生根據圖片的龍,說一說龍還有其他的什么特點。
【第2句】:龍的歌曲
聽賞歌曲《龍的傳人》
讓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了解為什么我們把自己說成是龍的傳人。
【第3句】:龍的成語
講述龍的成語:如龍馬精神、龍爭虎斗、龍肝鳳髓等成語的意義。
多媒體出示成語,提出問題。
進行小組間的比賽
【第4句】:龍的故事
講述《龍母廟》、《九龍泉》的故事。
教師出示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欣賞《九龍泉》故事的圖片。
口述《龍母廟》故事內容。
學生觀看《九龍泉》故事的圖片,自己講述故事給同學聽。
【第5句】:龍的電影
觀看電影《七龍珠》
放映影片《七龍珠》
觀察影片中的神龍是什么樣子的。
【第6句】:龍的工藝品
欣賞卡通的龍、泥塑的龍、九龍壁、龍頭風箏、龍的蠟染畫
借助多媒體展示出作品
觀察作品中的龍有什么共同點,什么不同點。并自己創造一條自己的龍。
(三)總結、下課。
教學反思:
龍是我國特有的動物形象,是中國的象征。本課內容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個性特征,并且具有很強的民族色彩。《龍的傳人》這課主要使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我用一首——王力宏的《龍的傳人》FLASH導入了本課。音樂由輕到強,震撼人心。有些會唱的學生已經跟著音樂輕輕哼了起來,我索性走到學生中間,帶領學生一起放聲歌唱了起來,直觀的視覺、聽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給予了他們一定的思維空間。另外,我還播放了一段學生喜愛看的《七龍珠》的動畫片,學生看的津津有味。在課堂中,我還為學生提供了大量關于龍的'精美畫面與剪紙,學生看得很認真,還不時發出“哇——哇——”的聲音,說明他們很欣賞、很佩服。美術課上大量的畫面是學生所需要的,直觀的學習會讓學生有一個形象的感受。特別是龍,這種在生活中所不能看到的事物,更是需要教師提供大量的畫面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為整堂課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
第二課時
【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 通過欣賞學唱歌曲《龍的傳人》,嘗試體驗歌詞內容。
【第2句】: 欣賞有關龍的藝術作品,初步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2句】:教學重點、難點:
【第1句】: 能運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第2句】: 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3句】:教學準備:
音樂、歌曲
【第4句】: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第1句】:師生問好歌
【第2句】:聽音樂律動
(二)聽賞歌曲:
【第1句】:初聽: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請同學們仔細聆聽。(教師播放張明敏演唱的《龍的傳人》)
【第2句】:你們聽過這首歌嗎?誰能告訴老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出示課題《龍的傳人》
【第3句】:復聽:你聽到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換了演唱者,歌曲給你帶來了什么不同的感覺?(播放王力宏演唱的《龍的傳人》)
(三)、學唱歌曲:
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首歌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學唱一下。(聽唱法)
1)請幾位同學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跟著錄音輕聲模唱,
3)跟著錄音一起唱。
【第2句】:教師與學生一起對龍的故事、文化進行探索和了解。
1)欣賞色彩、造型各異,適合學生年齡的表現龍的作品。
2)啟發學生去發現:龍的角、身軀、爪、鱗、尾巴各像什么動物?
3)引導學生從資料中獲知:角似鹿、頭似蛇、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
4)為學生介紹龍的名稱:有鱗者為蛟龍、有翼者為應龍、有角者為角龍、無角者為蝎龍、未升天者為婚龍、好水者為晴龍、好火者為火龍、善吼者為鳴龍……
【第3句】:跟隨錄音演唱《龍的傳人》
(四)、總結、下課。
教學反思:我覺得二年級的藝術內容很廣。想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一定要做好許多準備工作。比如:在教《十二生肖》中龍的傳人這一單元時。說是我在教學,還不如說是和小朋友一起學。因為小朋友找來的一些資料,有的的確是我所不了解的。通過和他們討論、聽他們講解、我們都知道了:龍的樣子;龍的起源;龍的多種稱謂;還和他們一起熱鬧的討論“世界上真的有龍嗎?”這些環節都是以小朋友為中心的,我就象是一個學習的人。當然,在聽賞歌曲時,我還是幫了他們好多忙的。尤其是今天在學唱歌曲《龍的傳人》時,小朋友們在我的帶領下又唱又跳,在讓孩子們聽歌曲是運用了兩位不同風格的演唱者的演唱,然學生更好的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這樣在孩子的頭腦中已形成初步的體驗,在學唱歌曲時都很投入,因此本節課的唱歌教學任務圓滿的完成了。
龍的傳人 教學設計3
【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初步了解龍的文化、歷史,以及在中華民族傳統中龍的特殊地位,知道龍的各部位的動物原型與象征意義。
【第2句】: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與人合作,小組探究學習的能力。通過塑造一個龍的新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第3句】:引導學生體會龍的精神,樹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們是龍的傳人為榮。通過集體完成一件美術作品,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第2句】: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對龍的欣賞,創作一條有個性的龍,并因我們是龍的傳人而榮。
難點: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我們是龍的傳人,正確看待我們的傳統文化。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龍的圖片資料、身邊動物的圖片、水彩筆或油畫棒。
(教師)課本及相關圖片資料。
【第3句】:教學過程
【第1句】:談一談,引出《龍的傳人》。
(1)提問:你認識龍嗎,能用你的語言給同學形容一下嗎?
你知道有關龍的故事嗎?文案你最喜歡的故事。
(2)引出:龍的文化、歷史,“龍生九子”的傳說,我們是龍的傳人。
【第2句】:找一找,龍的形象特征。
龍是中國古人對魚、鱷、蛇、馬等動物和云、虹、雷、電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種象征性神物。
(1)請學生找一找龍的各部位各自分別具有由哪幾種動物的特征?
(2)你還在哪里見到過龍的形象:展示、交流、豐富感性體驗。
【第3句】:議一議,富有個性的龍。
(1)“龍”作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你覺得龍還有其它動物的一些特征嗎?
(2)根據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動物的一些特征來創造一條,你心目中的龍嗎?
【第4句】:畫一畫,寄托美好心愿。
(1)根據你的理解和想象,創編你心目中的龍。
(2)自我評價,體驗審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5句】:展示評價、審美提高。
自我評價、同學建議、教師點評,體驗審美情趣,感受小組合作的樂趣。
課后:布置學生畫畫龍舟賽。
《龍的傳人》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大版五年級龍的傳人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課時
【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通過學生在生活中收集龍的資料及圖片工藝品,啟發學生了解龍的形象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
【第2句】:通過欣賞歌曲《龍的傳人》,體驗歌詞內容。欣賞卡通片《七龍珠》,進一步了解龍的故事。
【第2句】:教學重點、難點:
【第1句】:了解有關龍的成語,并能說出他們表示的意義。
【第2句】:欣賞龍的工藝品,初步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3句】:教學準備:
故事、音樂。
【第4句】: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都知道龍是一個什么樣的動物嗎?在我們的祖國到處都有一些關于龍的故事,龍的歌曲,還有些什么呢,你能說一說嗎?
學生回答:……
師:那我們今天就和老師從這幾個方面來了解以下龍吧!
(出示課件:分出龍的知識、龍的歌曲、龍的成語、龍的故事、龍的電影、龍的工藝品)
(二)、分塊和學生探討
【第1句】:龍的知識
龍是中國的吉祥物,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龍什么是樣子的。身體成長型,有鱗、有角,會飛、會游泳。(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出示文字說明。并出示龍的圖片。)
學生根據圖片的龍,說一說龍還有其他的.什么特點。
【第2句】:龍的歌曲
聽賞歌曲《龍的傳人》
讓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了解為什么我們把自己說成是龍的傳人。
【第3句】:龍的成語
講述龍的成語:如龍馬精神、龍爭虎斗、龍肝鳳髓等成語的意義。
多媒體出示成語,提出問題。
進行小組間的比賽
【第4句】:龍的故事。
講述《龍母廟》、《九龍泉》的故事。
教師出示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欣賞《九龍泉》故事的圖片。
口述《龍母廟》故事內容。
學生觀看《九龍泉》故事的圖片,自己講述故事給同學聽。
【第5句】:龍的電影
觀看電影《七龍珠》。
放映影片《七龍珠》。
觀察影片中的神龍是什么樣子的。
【第6句】:龍的工藝品
欣賞卡通的龍、泥塑的龍、九龍壁、龍頭風箏、龍的蠟染畫。
借助多媒體展示出作品。
觀察作品中的龍有什么共同點,什么不同點。并自己創造一條自己的龍。
(三)總結、下課。
教學反思:
龍是我國特有的動物形象,是中國的象征。本課內容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個性特征,并且具有很強的民族色彩。《龍的傳人》這課主要使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我用一首——王力宏的《龍的傳人》導入了本課。音樂由輕到強,震撼人心。有些會唱的學生已經跟著音樂輕輕哼了起來,我索性走到學生中間,帶領學生一起放聲歌唱了起來,直觀的視覺、聽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給予了他們一定的思維空間。另外,我還播放了一段學生喜愛看的《七龍珠》的動畫片,學生看的津津有味。在課堂中,我還為學生提供了大量關于龍的精美畫面與剪紙,學生看得很認真,還不時發出“哇——哇——”的聲音,說明他們很欣賞、很佩服。美術課上大量的畫面是學生所需要的,直觀的學習會讓學生有一個形象的感受。特別是龍,這種在生活中所不能看到的事物,更是需要教師提供大量的畫面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為整堂課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
第二課時
【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 通過欣賞學唱歌曲《龍的傳人》,嘗試體驗歌詞內容。
【第2句】: 欣賞有關龍的藝術作品,初步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2句】:教學重點、難點:
【第1句】: 能運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第2句】: 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3句】:教學準備:
音樂、歌曲。
【第4句】: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第1句】:師生問好歌
【第2句】:聽音樂律動
(二)聽賞歌曲:
【第1句】:初聽: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請同學們仔細聆聽。(教師播放張明敏演唱的《龍的傳人》)
【第2句】:你們聽過這首歌嗎?誰能告訴老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出示課題《龍的傳人》。
【第3句】:復聽:你聽到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換了演唱者,歌曲給你帶來了什么不同的感覺?(播放王力宏演唱的《龍的傳人》)
(三)、學唱歌曲:
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首歌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學唱一下。(聽唱法)
1)請幾位同學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跟著錄音輕聲模唱。
3)跟著錄音一起唱。
【第2句】:教師與學生一起對龍的故事、文化進行探索和了解。
1)欣賞色彩、造型各異,適合學生年齡的表現龍的作品。
2)啟發學生去發現:龍的角、身軀、爪、鱗、尾巴各像什么動物?
3)引導學生從資料中獲知:角似鹿、頭似蛇、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
4)為學生介紹龍的名稱:有鱗者為蛟龍、有翼者為應龍、有角者為角龍、無角者為蝎龍、未升天者為婚龍、好水者為晴龍、好火者為火龍、善吼者為鳴龍……
【第3句】:跟隨錄音演唱《龍的傳人》
(四)、總結下課。
教學反思:我覺得二年級的藝術內容很廣。想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一定要做好許多準備工作。比如:在教《十二生肖》中龍的傳人這一單元時。說是我在教學,還不如說是和小朋友一起學。因為小朋友找來的一些資料,有的的確是我所不了解的。通過和他們討論、聽他們講解、我們都知道了:龍的樣子;龍的起源;龍的多種稱謂;還和他們一起熱鬧的討論“世界上真的有龍嗎?”這些環節都是以小朋友為中心的,我就象是一個學習的人。當然,在聽賞歌曲時,我還是幫了他們好多忙的。尤其是今天在學唱歌曲《龍的傳人》時,小朋友們在我的帶領下又唱又跳,在讓孩子們聽歌曲是運用了兩位不同風格的演唱者的演唱,然學生更好的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這樣在孩子的頭腦中已形成初步的體驗,在學唱歌曲時都很投入,因此本節課的唱歌教學任務圓滿的完成了。
《龍的傳人》教學設計
《龍的傳人》凝聚著強烈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的文章,教材通過對龍的傳說、龍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龍的象征意義的描述,下面給大家分享《龍的傳人》教學設計,歡迎借鑒!
《龍的傳人》教學設計1
課文內容概述: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它的圖形和文字,在很早就已經開始出現了,在我國出土的大量甲骨文中,就頻繁出現"龍"字以及龍的圖案,并在紅山和良褚文化中出土龍形玉器。在中國人的心目中,龍是威力無比、無所不能的,龍被看作是至高無上的權力的象征。在老百姓的眼中,龍象征著自由歡騰和完美。中國人長自稱為“龍的傳人”。
教學目標:
【第1句】:通過欣賞相關的龍的圖片,啟發學生了解龍的形象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歷史發展到今天,龍已經成為炎黃子孫的精神寄托,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象征著人們對自由和完美的向往和追求。
【第2句】:通過對龍的相關知識的了解(成語、活動),拓寬孩子的知識面,體驗成功的喜悅。
【第3句】:欣賞學唱歌曲《龍的傳人》,嘗試體驗歌詞內容,欣賞龍的藝術作品,初步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4句】:學習課文首尾呼應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自讀課文,體會“龍到底是什么”。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1句】:導入
【第1句】:老師邀請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來到我們的教室,出示“龍”的圖片。強調龍(dragon)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標志,炎黃子孫、華夏兒女都是龍的傳人。
【第2句】:提問:你對“龍”了解嗎?這個世界上是否真的有龍存在?在“龍”的身上你可以看見哪些動物的影子?你知道“龍”的身世之謎嗎?圍繞以上問題師生共同展開討論。
【第2句】:自學課文,結合課文內容文案“龍到底是什么”?
【第3句】:欣賞
【第1句】:你在哪些地方曾經看見過龍的影子呢?學生首先展示在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龍的圖片或資料。你知道哪些與龍有關的民間活動?有那些以“龍”命名的地名?有哪些與龍有關的藝術品?
【第2句】:老師出示一些資料,讓學生圍繞它們分別才用了哪些藝術手段展開討論,進一步啟發學生了解龍的形象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歷史發展到今天,龍已經成為炎黃子孫的精神寄托,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第4句】:文案跟龍有關的活動
【第1句】:賽龍舟
【第2句】:舞龍燈
了解一些民間的習俗
【第5句】:你還知道哪些跟龍有關的故事或成語
【第1句】:學生簡介自己以有的知識
【第2句】:觀看視頻,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第6句】:學唱歌曲《龍的傳人》
第二課時
【第1句】:指名聽寫生字詞語。
數不勝數 龍騰虎躍 龍飛鳳舞 翻江倒海 呼風喚雨
金龍獻瑞 至高無上
【第2句】:再讀課文,感悟課文開頭結尾的寫法:
首尾呼應,使課文結構更加嚴謹,完整,給讀者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開頭:“提起龍,中國人莫不引以為自豪,有時還自稱為“龍的傳人”。”
結尾:……所以中國人常常自稱為“龍的傳人”。
【第3句】:比一比,誰積累的成語多。
【第4句】:反復誦讀課文,談談學習體會。
【第1句】:梳理課文:遠古時期的龍是怎么樣的?
【第2句】:宋代的龍又是怎樣的?
【第3句】:中國人眼中的龍是怎樣的?在統治者和老百姓的心目中,龍有什么不一樣的意義?
【第4句】:西方的龍是怎樣的?
《龍的傳人》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第1句】:默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龍的象征意義,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第2句】:發現開頭與結尾的特點,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第3句】:學會本課生字詞。積累與“龍”有關的成語。
【第4句】:引導學生使用小“金鑰匙”——自測閱讀質量。
教學重點:理解龍的象征意義,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教學難點: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1句】:激情導入
【第1句】:播放歌曲《龍的傳人》片斷
【第2句】:你知道這是一首什么歌嗎?(龍的傳人)
板書課題
【第3句】:看到課題我能提出什么問題?
(龍的傳人指的是誰?)(為什么稱為龍的傳人)(龍是什么樣的)
【第4句】:導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龍的傳人》
【第2句】: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
【第1句】: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文案。
學生自由讀文,教師巡視并把學生讀錯的音板書在黑板上,集體糾正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用你喜歡方式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可以向大家提出來,共同研究。
【第2句】:檢查自學情況2
(1)認讀生詞
(2)試著聯系課談自己對這個詞的理解
(3)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龍講了幾部分內容。
(A、中國人與龍的關系。
B、龍到底是什么。
C、人們賦予龍的意義。
D、為什么中國人稱為龍的傳人。)
【第3句】:精讀課文,了解龍的樣子。理解龍的象征意義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第1句】:我們炎黃子孫總是稱自己是龍的傳人,那龍道底是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第課文第二部分
【第2句】:龍是什么樣子
出示:唐宋以后,才逐漸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龍的形象。宋代畫家董羽認為,龍集九種動物的特征于一身:“角似鹿,頭似牛,嘴似驢,眼似蝦,耳似象,鱗似魚,須似人,腹似蛇,足似鳳。”這里所描繪的龍,已經接近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龍的圖案了。
引讀:龍,威力無比,無所不能,它……
學生接讀
出示:到了今天,我們都知道,龍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動物,它只存在于中國人的想象和傳說中。——龍不是真實存在的動物,存在于人們的想象和傳說中,是遠古時期人們的精神寄托。
【第3句】:龍在中華民族中,它象征著什么?為什么龍受到民族的崇敬?
自由讀第【第4句】:【第5句】:6自然段。
第4自然段:龍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威力無比、無所不能的。
A、指名讀
B、三國中曹操這是說龍的: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之得志而縱橫四海。
第5自然段:龍被看做是至高無上的權力象征,皇帝自認為是“真龍天子”
圖片
第六自然段:龍在老百姓心目中,集九種動物特點為一身,象征自由歡騰和完美。
指名讀,補充成語
【第4句】:為什么中國人常常自稱為龍的傳人。
【第5句】:學習首尾呼應的方法
【第1句】:朗讀開頭和結尾
【第2句】:讀后你發現什么
【第6句】:拓展
感受龍文化的博大精深
《龍的傳人》教學設計3
【第1句】: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凝聚著強烈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的文章,教材通過對龍的傳說、龍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以及龍的象征意義的描述,贊頌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對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意在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第2句】: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基礎和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師在本課的學習中引導學生以讀為主、讀中感、讀中悟,讓學生在充分閱讀和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在積極思考和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快樂。
【第3句】:教學目標:
【第1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第2句】:學會本課生字詞。
【第3句】: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第4句】:教學重點、難點:
【第1句】:理解龍的象征意義,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第2句】: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第5句】:教學準備:
【第1句】:教師:錄音機錄音帶圖片課件
【第2句】:學生:預習課文,查找有關資料。
【第6句】: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導入課題
【第1句】:播放歌曲《龍的傳人》,教師問:
①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嗎?
②關于龍,你都知道些什么?(教師組織學生用簡短的語言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龍的資料。)
③誰知道歌詞中的“龍的傳人”指的是什么人?
【第2句】:過渡:中國人為什么要自稱是龍的傳人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組織學生欣賞歌曲,交流課前通過讀書、上網、看電視等多種方式收集到的有龍的的圖文資料,這樣豐富了課程資源,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將課堂延伸至深課外,使其產生好奇心、求知欲,就能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1句】: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文案,借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第2句】:教師出示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檢查認讀。
【第3句】:討論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既提出了閱讀教學首要的、也是必要的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案。又抓住了重點設問: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起到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在此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充分享受個體認知的快樂,意在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獨立思考的品質。]
(三)、細讀感悟,合作探究。
【第1句】:學生以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多讀兩遍,想想讀懂了什么?邊讀邊在書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讀完后自己出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第2句】:小組內匯報交流:先把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讀給同學聽,再文案從中讀懂了什么?是從哪些詞句中讀懂的?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一起討論。互相交流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第3句】:集體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1)課件出示在不同時期文物古跡中龍的圖案,引導學生觀察體會其樣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并不真實存在,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傳說中的動物。
(2)理解圖騰的意思,討論遠古時期的人們為什么把龍當作崇拜的圖騰?
(3)①理解“金龍獻瑞、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龍騰虎躍”等成語的意思。
②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想象它們所表現的“祥和幸福、歡騰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帶“龍”字的成語?
(4)討論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體會作者首尾照應的表達方法。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小組內討論交流,為學生展示自我搭建平臺,為每一個學生展示自我創設平等的機會。教師點撥時抓點帶面,點上著力,次要內容以讀代講,一帶而過。重點內容反復品讀感悟,讓學生在研讀品味中生情,大手筆處理教材,以學定教。]
(四)、感情朗讀,升華認識。
教師過渡: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是因為我們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
【第1句】:學生自由練讀。
【第2句】:指名讀喜歡的部分,師生評議。
【第3句】:播放歌曲,學生跟唱,引發情感共鳴。
[在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受到情感熏陶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將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深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激發學生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使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得到培養。]
(五)、拓展延伸
搜集有關龍的資料,創辦專題讀書筆記。
[這個問題的設計,是在學生深讀積累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延伸,為學生創造性的學習提供一個空間,從而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培養,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反思:本節課圍繞“質疑、解難,讀書、感悟,討論、交流”展開教學,通過聽歌導入,圖片展示,讓學生“樂中求知”,通過自讀感悟,小組合作交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的相機點撥,又突出了重點。將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落到了實處。
《龍的傳人》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龍的傳人》教學設計(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龍的傳人》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第1句】:掌握本文5個生字及課文中的成語。
【第2句】:了解龍到底是什么?為什么中國人以龍的傳人自稱。
【第3句】:掌握前后相互照應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重點:
【第1句】:為什么中國自稱為龍的傳人。
【第2句】:了解前后相互照應的作用。
教學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龍的成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時
【第1句】:游戲導入
剛過完快樂的寒假,同學們肯定收獲多多,那么我們就一起來玩一個游戲(成語接龍),但每個成語中必須含有一個“龍”字。
剛才我們講了這么多含有龍的成語,那同學們文案你所了解的“龍”。
在十二生肖中,龍也深受人們的喜愛,那龍到底是什么呢?同學們你們想了解嗎?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討。
【第2句】:學習生字新詞
【第1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課文。
【第2句】:學習匯報
你從課文中了解到了什么?
課文中有幾個自然段?
【第3句】:學習生字
教師出示課文中的5個生字,指名學生讀并組成詞語。
出示成語,讓學生說明自己的理解并造句。
至高無上:地位極其崇高,沒有比它更高的。
呼風喚雨:原指神仙、道士呼風喚雨的法力,比喻能夠支配自然或社會的力量。
龍飛鳳舞:龍在飛騰,鳳在歡舞,形容書法遒勁生動,也可指書寫十分潦草難認。
龍騰虎躍:像龍一樣飛騰,像虎一樣跳躍,形容動作矯健靈活,也形容奮發有為。
【第3句】:討論分段
再次讀課文,并試著分結構段,寫出段意。
一段(1): 講龍深受人們的喜愛。
二段(2~6):講龍到底是什么?
三段(7): 中國龍的象征含義。
【第4句】:齊讀課文加深理解。
【第5句】:作業
抄寫生字,運用成語說話
二課時
【第1句】:學習導入
【第1句】:默寫課文的生字,成語。
【第2句】:出示詞語,指名讀。
【第2句】:學習課文一部分
【第1句】:電腦出示教師收集到的有關龍為圖案設計的工藝品,壁畫裝飾。學習第一段。
【第2句】:龍深受人民的喜愛,那龍到底是什么泥?課文哪一部分講了這一內容。(二部分)
【第3句】:學習2~6段
【第1句】:默讀課文,找出有關龍的傳說。
【第2句】:龍為什么備受中國人尊敬?找出文案齊讀,用“之所以……是因為”
【第3句】:龍的形象被誰專用?在老百姓心中怎樣?“至高無上”同義詞。(至高至上)
【第4句】:分角色讀這一部分。
【第4句】:學習第三部分
【第1句】:齊讀這一部分。
【第2句】:中國人為什么自稱為龍的傳人?齊讀。
【第3句】:課文中有幾次出現“龍的傳人”分別出現在文章的什么地方。(開關與結尾)
【第4句】:齊讀開頭與結尾。
這種寫法叫做前后相互照應,討論這種寫法有什么作用?(強調升華主題)
【第5句】:反饋
【第1句】:齊讀課文,學習了本文你有什么收獲?
【第2句】:摘抄摘錄好詞佳句。
【第6句】:總結
龍向征著我們中國人對自由完美的向往和追求,所以我們也自稱為“龍的傳人”,現在我們以一首《龍的傳人》歌來結束全文。(用電腦下載歌曲,學生一起唱)
【第7句】:作業
搜集有關龍的工藝品。
《龍的傳人》教學設計2
【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初步了解龍的文化、歷史,以及在中華民族傳統中龍的特殊地位,知道龍的各部位的動物原型與象征意義。
【第2句】: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與人合作,小組探究學習的能力。通過塑造一個龍的新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第3句】:引導學生體會龍的精神,樹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們是龍的傳人為榮。通過集體完成一件美術作品,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第2句】: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對龍的欣賞,創作一條有個性的龍,并因我們是龍的傳人而榮。
難點:如何讓學生感受到我們是龍的傳人,正確看待我們的傳統文化。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龍的圖片資料、身邊動物的圖片、水彩筆或油畫棒。
(教師)課本及相關圖片資料。
【第3句】:教學過程
【第1句】:談一談,引出《龍的傳人》。
(1)提問:你認識龍嗎,能用你的語言給同學形容一下嗎?
你知道有關龍的故事嗎?文案你最喜歡的故事。
(2)引出:龍的文化、歷史,“龍生九子”的傳說,我們是龍的傳人。
【第2句】:找一找,龍的形象特征。
龍是中國古人對魚、鱷、蛇、馬等動物和云、虹、雷、電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種象征性神物。
(1)請學生找一找龍的各部位各自分別具有由哪幾種動物的特征?
(2)你還在哪里見到過龍的形象:展示、交流、豐富感性體驗。
【第3句】:議一議,富有個性的龍。
(1)“龍”作為吉祥的化身寄托了人們美好的愿望。你覺得龍還有其它動物的一些特征嗎?
(2)根據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動物的一些特征來創造一條,你心目中的龍嗎?
【第4句】:畫一畫,寄托美好心愿。
(1)根據你的理解和想象,創編你心目中的龍。
(2)自我評價,體驗審美情趣,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
【第5句】:展示評價、審美提高。
自我評價、同學建議、教師點評,體驗審美情趣,感受小組合作的樂趣。
課后:布置學生畫畫龍舟賽。
《龍的傳人》教學設計3
【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第2句】:學會本課生字詞,記住它的音形義。
【第3句】: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第2句】:教學重點、難點:
【第1句】:理解龍的象征意義,體會龍所代表的追求自由完美的民族精神。
【第2句】:學習作者首尾呼應的表達方法。
【第3句】:教學準備:
【第1句】:教師:錄音機錄音帶圖片課件
【第2句】:學生:預習課文,查找有關資料。
【第4句】: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導入課題
【第1句】:播放歌曲《龍的傳人》,問:
誰知道歌詞中的“龍的傳人”指的是什么人?
【第2句】:過渡:中國人為什么要自稱是龍的傳人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引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1句】: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文案,借助工具書理解不懂的詞語,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第2句】:教師出示含有本課生字的詞語,檢查認讀。
【第3句】:討論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三)、細讀感悟,合作探究
【第1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把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多讀兩遍,想想讀懂了什么?邊讀邊在書上批注感悟,并把不懂的問題記下來。讀完后自己出題目檢測閱讀效果。
【第2句】:小組內匯報交流。
【第3句】:集體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撥指導。
(1)收集古跡中龍的圖案,引導學生觀察體會其樣子的不同,深入理解它并不真實存在,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傳說中的動物。
(2)理解圖騰的意思,討論遠古時期的人們為什么把龍當作崇拜的圖騰?
(3)①理解“金龍獻瑞、龍鳳呈祥、龍飛鳳舞、龍騰虎躍”等成語的意思。
②指導學生感情朗讀,想象它們所表現的“祥和幸福、歡騰自由”的景象。
③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帶“龍”字的成語?
(4)討論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有什么特點?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體會作者首尾照應的表達方法。
(四)、感情朗讀,升華認識
過渡: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是因為我們向往和追求自由完美,你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
【第1句】:學生自由練讀。
【第2句】:指名讀喜歡的部分,師生評議。
【第3句】:播放歌曲,學生跟唱,引發情感共鳴。
(五)、拓展延伸
《龍的傳人》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
【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通過學生在生活中收集龍的資料及圖片工藝品,啟發學生了解龍的形象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來的。
【第2句】:通過欣賞歌曲《龍的傳人》,體驗歌詞內容。欣賞卡通片《七龍珠》,進一步了解龍的故事。
【第2句】:教學重點、難點:
【第1句】:了解有關龍的成語,并能說出他們表示的意義。
【第2句】:欣賞龍的工藝品,初步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3句】:教學準備:
故事、音樂
【第4句】: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都知道龍是一個什么樣的動物嗎?在我們的祖國到處都有一些關于龍的故事,龍的歌曲,還有些什么呢,你能說一說嗎?
學生回答:……
師:那我們今天就和老師從這幾個方面來了解以下龍吧!
(出示課件:分出龍的知識、龍的歌曲、龍的成語、龍的故事、龍的電影、龍的工藝品)
(二)、分塊和學生探討
【第1句】:龍的知識
龍是中國的吉祥物,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龍什么是樣子的。身體成長型,有鱗、有角,會飛、會游泳。(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給學生出示文字說明。并出示龍的圖片。)
學生根據圖片的龍,說一說龍還有其他的什么特點。
【第2句】:龍的歌曲
聽賞歌曲《龍的傳人》
讓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了解為什么我們把自己說成是龍的傳人。
【第3句】:龍的成語
講述龍的成語:如龍馬精神、龍爭虎斗、龍肝鳳髓等成語的意義。
多媒體出示成語,提出問題。
進行小組間的比賽
【第4句】:龍的故事
講述《龍母廟》、《九龍泉》的故事。
教師出示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欣賞《九龍泉》故事的圖片。
口述《龍母廟》故事內容。
學生觀看《九龍泉》故事的圖片,自己講述故事給同學聽。
【第5句】:龍的電影
觀看電影《七龍珠》
放映影片《七龍珠》
觀察影片中的神龍是什么樣子的。
【第6句】:龍的工藝品
欣賞卡通的龍、泥塑的龍、九龍壁、龍頭風箏、龍的蠟染畫
借助多媒體展示出作品
觀察作品中的龍有什么共同點,什么不同點。并自己創造一條自己的龍。
(三)總結、下課。
教學反思:
龍是我國特有的動物形象,是中國的象征。本課內容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個性特征,并且具有很強的民族色彩。《龍的傳人》這課主要使學生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我用一首——王力宏的《龍的傳人》FLASH導入了本課。音樂由輕到強,震撼人心。有些會唱的學生已經跟著音樂輕輕哼了起來,我索性走到學生中間,帶領學生一起放聲歌唱了起來,直觀的視覺、聽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給予了他們一定的思維空間。另外,我還播放了一段學生喜愛看的《七龍珠》的動畫片,學生看的津津有味。在課堂中,我還為學生提供了大量關于龍的精美畫面與剪紙,學生看得很認真,還不時發出“哇——哇——”的聲音,說明他們很欣賞、很佩服。美術課上大量的畫面是學生所需要的',直觀的學習會讓學生有一個形象的感受。特別是龍,這種在生活中所不能看到的事物,更是需要教師提供大量的畫面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為整堂課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
第二課時
【第1句】:教學目標:
【第1句】: 通過欣賞學唱歌曲《龍的傳人》,嘗試體驗歌詞內容。
【第2句】: 欣賞有關龍的藝術作品,初步了解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2句】:教學重點、難點:
【第1句】: 能運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第2句】: 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3句】:教學準備:
音樂、歌曲
【第4句】: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第1句】:師生問好歌
【第2句】:聽音樂律動
(二)聽賞歌曲:
【第1句】:初聽: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歌,請同學們仔細聆聽。(教師播放張明敏演唱的《龍的傳人》)
【第2句】:你們聽過這首歌嗎?誰能告訴老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出示課題《龍的傳人》
【第3句】:復聽:你聽到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換了演唱者,歌曲給你帶來了什么不同的感覺?(播放王力宏演唱的《龍的傳人》)
(三)、學唱歌曲:
同學們你們喜歡這首歌嗎?那我們今天就來學唱一下。(聽唱法)
1)請幾位同學有感情的朗讀歌詞,
2)跟著錄音輕聲模唱,
3)跟著錄音一起唱。
【第2句】:教師與學生一起對龍的故事、文化進行探索和了解。
1)欣賞色彩、造型各異,適合學生年齡的表現龍的作品。
2)啟發學生去發現:龍的角、身軀、爪、鱗、尾巴各像什么動物?
3)引導學生從資料中獲知:角似鹿、頭似蛇、眼似兔、頸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
4)為學生介紹龍的名稱:有鱗者為蛟龍、有翼者為應龍、有角者為角龍、無角者為蝎龍、未升天者為婚龍、好水者為晴龍、好火者為火龍、善吼者為鳴龍……
【第3句】:跟隨錄音演唱《龍的傳人》
(四)、總結、下課。
教學反思:我覺得二年級的藝術內容很廣。想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一定要做好許多準備工作。比如:在教《十二生肖》中龍的傳人這一單元時。說是我在教學,還不如說是和小朋友一起學。因為小朋友找來的一些資料,有的的確是我所不了解的。通過和他們討論、聽他們講解、我們都知道了:龍的樣子;龍的起源;龍的多種稱謂;還和他們一起熱鬧的討論“世界上真的有龍嗎?”這些環節都是以小朋友為中心的,我就象是一個學習的人。當然,在聽賞歌曲時,我還是幫了他們好多忙的。尤其是今天在學唱歌曲《龍的傳人》時,小朋友們在我的帶領下又唱又跳,在讓孩子們聽歌曲是運用了兩位不同風格的演唱者的演唱,然學生更好的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這樣在孩子的頭腦中已形成初步的體驗,在學唱歌曲時都很投入,因此本節課的唱歌教學任務圓滿的完成了。
《龍的傳人》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第1句】:知識與技能:學習用親切自然的聲音,真摯的感情演唱《龍的傳人》,能獨立視唱曲譜,學習用尤克里里彈奏演唱歌曲。
【第2句】:過程與方法:聽唱法 模唱法
【第3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河山、人文、歷史的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并在演唱活動中表達愛國情感,提高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難點:親切自然的聲音,正確的情緒演唱歌曲。理解《龍的傳人》的含義,體會作者表達的愛國情懷。
教學準備:電子琴 多媒體 非洲鼓 尤克里里
教學過程:
【第1句】:組織教學
1《小星星》尤克里里彈唱
2師生問好
3發聲練習《童年》lu la
二 新課教學
(一)導入
【第1句】:隨《龍的傳人》打節奏四四節拍,強弱規律導入新課。
【第2句】:文案有關龍的民間活動,成語學生暢談
(二)初聽歌曲,聽后談感受
驕傲自豪
師:歌中唱到奔騰的長江,壯美的黃河為什么是在夢里看到呢?了解歌曲作者和創作背景。
(三)欣賞張明敏演唱的《龍的傳人》
邊聽邊輕輕讀詞
(四)師范唱第一段,介紹歌曲結構
師:歌曲分幾個樂段?從第幾樂句開始在情緒上有變化?
(五)視唱歌譜
【第1句】:用lu隨琴輕輕模唱。
【第2句】:找出相同小節,師生接龍視唱曲譜。
【第3句】:用四四拍強弱規律伴奏完整視唱曲譜。
(六)填詞演唱第一段
(七)歌曲情感激發,逐段演唱
第一段述說的情緒,第二段自豪的情緒,第三段悲憤壓抑的情緒。
(八)欣賞王力宏演唱的《龍的傳人》的視頻片段,在哪些地方進行了變化?
歌詞,節奏,部分旋律都進行了變化,加入了流行元素。
(九)表現歌曲
【第1句】:用勝利小學的特色方式,尤克里里彈奏《龍的傳人》,選擇自己喜歡的搖滾風格或民謠風格彈奏。
2.匯報展示
三 小結
中國這條巨龍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在洪水爆發之時,毫不畏懼,勇于擔當,正是龍的精神的體現,老師希望你們在巨龍腳下成長,有的不僅僅是自豪,更要有繼往開來的重任,讓我們時時刻刻記住,我們都是龍的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