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躁”的成語(15個)
本文整理了躁言丑句、不驕不躁、急躁冒進等含“躁”的成語15個,其中“躁”開頭的成語1個,“躁”結(jié)尾的成語10個,“躁”在中間的成語4個,包括成語的解釋、出處和示例等。
“躁”開頭的成語【第1句】:躁言丑句[zào yán chǒu jù]
【解釋】丑惡的言辭。躁,通“臊”。
【出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奏啟》:“若能辟禮門以懸規(guī),標義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徑者滅趾,何必躁言丑句,詬病為切哉!”
“躁”結(jié)尾的成語【第1句】:不驕不躁[bù jiāo bù zào]
【解釋】躁:急躁。不驕傲,不急躁。形容人態(tài)度謙遜,工作謹慎踏實。
【出處】毛澤東《中共中央關(guān)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行動和作戰(zhàn))和團結(jié)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錯誤,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是完全有辦法的。”
【示例】在成績面前,要始終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
【第2句】:蠅聲蛙躁[yíng shēng wā zào]
【解釋】蒼蠅、青蛙無休止地叫。比喻低劣的、無病呻吟的詩文。
【出處】清·錢謙益《〈范璽卿詩集〉序》:“今也生乎百世之下,欲以其蠅聲蛙躁,追配古人,儷然以李杜相命,浸假而膏唇拭舌,訾議其短長,蜉蝣撼大樹,斯可為一笑已矣。”
【第3句】:鳳狂龍躁[fèng kuáng lóng zào]
【解釋】形容心情煩躁,精神失常。
【出處】唐·韓偓《喜涼》詩:“爐炭燒人百疾生,鳳狂龍躁減心情。”
【示例】海枯石爛愁仍在,鳳狂龍躁轉(zhuǎn)多病。 ——清·金農(nóng)《問顏大懋倫疾》詩
【第4句】:稍安毋躁[shāo ān wú zào]
【解釋】暫且耐心等待一下,不要急躁。
【出處】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皓(帶著那種稍安毋躁的神色):不,不,你讓她自己考慮。”
【示例】請稍安毋躁,不要沖動。
【第5句】:少安毋躁[shǎo ān wú zào]
【解釋】少:稍微,暫時;安:徐緩,不急;毋:不要;躁:急躁。暫且安心等一會兒,不要急躁。
【出處】《左傳·襄公七年》:“吾子其少安。”唐·韓愈《答呂毉山人書》:“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聽仆之所為,少安無躁。”
【示例】乙校不自心虛,怎能給恐嚇呢?然而,少安毋躁罷。 ——魯迅《華蓋集續(xù)編·無花的薔薇之三》
【第6句】:飛揚浮躁[fēi yáng fú zào]
【解釋】輕浮急躁。
【出處】《朱子全書·論語一》:“飛揚浮躁,所學(xué)安能堅固。”
【第7句】:心浮氣躁[xīn fú qì zào]
【解釋】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實。
【出處】林語堂《京華煙云》第一章:“木蘭很敬仰她父親,他一直拒絕逃離北京,一直拖延到七月十八。后來既然決定了到故鄉(xiāng)杭州去避難,便冷靜異常,從容準備,處變不驚,方寸泰然。因為她父親沉潛于黃老之修養(yǎng)有年,可謂真正的道家高士,從不心浮氣躁。”
【示例】做事就不能心浮氣躁。
【第8句】:戒驕戒躁[jiè jiāo jiè zào]
【解釋】戒:警惕,預(yù)防。警惕并防止產(chǎn)生驕傲和急躁情緒。
【出處】毛澤東《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
【示例】我們要戒驕戒躁,謙虛謹慎。
【第9句】:少安無躁[shǎo ān wú zào]
【解釋】稍稍安靜,不要急躁。
【出處】唐·韓愈《答呂毉山人傳》:“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聽仆所為,少安無躁。”
【示例】湖海片帆先已具,少安無躁待秋來。 ——宋·陸游《東軒》詩
【第10句】:少安勿躁[shǎo ān wù zào]
【解釋】少:稍微,暫時;安:徐緩,不急;勿:不要;躁:急躁。暫且安心等一會兒,不要急躁。
【出處】唐·韓愈《答呂毉山人書》:“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聽仆之所為,少安無躁。”
【示例】魯迅《華蓋集續(xù)編·無花的薔薇》:“'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乙校不自虛心,怎能給恐嚇呢?然而少安勿躁罷。”
“躁”在中間的成語【第1句】:急躁冒進[jí zào mào jìn]
【解釋】想趕快達到目的,不經(jīng)仔細考慮或準備就急于行動。
【出處】鄧小平《關(guān)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有時表現(xiàn)為右傾保守,思想落后實際,有時又表現(xiàn)為急躁冒進,貪多求快,超過實際的可能。”
【第2句】:暴躁如雷[bào zào rú léi]
【解釋】暴:暴烈,急躁。急怒叫跳,象打雷一樣猛烈。形容又急又怒,大發(fā)脾氣的樣子。
【出處】《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
【示例】嚴貢生越發(fā)惱得暴躁如雷。 ——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
【第3句】:矜平躁釋[jīn píng zào shì]
【解釋】指心平氣和,有涵養(yǎng)。
【出處】《負曝閑談》第十三回:“就以陳鐵血這樣的矜平躁釋,也要被他們鼓動起來,其余初出茅廬的少年子弟,是更不用說了。”
【示例】得坐光風霽月中,矜平躁釋百憂空。 ——柳亞子《毛主席招談于紅巖嘴辦事處歸后有作》詩之二
【第4句】:焦躁不安[jiāo zào bù ān]
【解釋】焦急煩躁,心神不定。
【示例】大家就無端覺得有些焦躁不安,脾氣愈大了,議論愈糾紛了,章程愈渺茫了。 ——魯迅《華蓋集續(xù)編·送灶日漫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