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美句賞析 經典美文摘抄及賞析
1摘自席慕容《桐花》
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后,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
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仿佛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剎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游離浮動的光點。
這樣的一個開滿了白花的下午,總覺得似曾相識,總覺得是一場可以放進任何一種時空里的聚合。可以放進詩經,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后期印象派的筆端——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里,都應該有過這樣的一個下午,這樣的一季初夏。
賞析:
這段話運用生動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桐花盛開的美景,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和動感。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繁華盛開的場景比作流動的江河,把陽光比作醇蜜,將這幅景象刻畫得美不勝收。最后的排比句,語勢加強,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時噴發的生命力,仿佛整個山坡都被桐花覆蓋了,生命的張力無限延伸。
而作者的想象則充滿了浪漫的夢幻。
2摘自張愛玲《秋雨》
雨,像銀灰色黏濕的蛛絲,織成一片輕柔的網,網住了整個秋的世界。天地是暗沉沉的,像古老的住宅里纏滿著蛛絲網的屋頂。那堆在天上的灰白色的云片,就像屋頂上剝落的白粉。在這古舊的屋頂的籠罩下,一切都是異常的沉悶。園子里綠翳翳的石榴、桑樹、葡萄藤,都不過代表著過去盛夏的繁榮,現在已成了古羅馬建筑的遺跡一樣,在蕭蕭的雨聲中瑟縮不寧,回憶著光榮的過去。草色已經轉入了憂郁的蒼黃,地下找不出一點新鮮的花朵;宿舍墻外一帶種的嬌嫩的洋水仙,垂了頭,含著滿眼的淚珠,在那里嘆息它們的薄命,才過了兩天的晴美的好日子又遇到這樣霉氣薰蒸的雨天。只有墻角的桂花,枝頭已經綴著幾個黃金一樣寶貴的嫩蕊,小心地隱藏在綠油油橢圓形的葉瓣下,透露出一點新生命萌芽的希望。
賞析:
有的時候不是那么喜歡張愛玲的文字,就像這篇秋雨,別人都會寫溫暖潮潤的氣息,而她則寫得幽暗而陰森,光是筆觸就讓人感到寒冷而戰栗了。
但也許這正是張愛玲文字的魅力,張揚的,陰暗的,卻又是如此真實,探測到人內心的最深處。這篇文章用筆細致,只用了比喻和擬人,就把秋雨寫得栩栩如生,又帶入了一層沉悶而寂寥的色彩。 于這文來說,充滿了灰色、憂郁,黯然,寥落,一種生活無厘頭的滑稽,唯一萌芽的一束希望之光,僅是那株低矮的無人問津的桂花樹。
3摘自張曉風《初雪》
現在,太陽升上來,霧漸漸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綠,看起來綿軟軟地,讓我覺得即使我不小心,從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會擦傷一塊皮的,頂多被彈兩下,沾上一襪子洗不掉的綠罷了。還有那條繞著山腳的小河,也泛出綠色,那是另外一種綠,明晃晃的,像是攙了油似的,至于山,仍是綠色,卻是一堆濃郁郁的黛綠,讓人覺得,無論從哪里下手,都不能拔開一道縫兒的,讓人覺得,即使刨開它兩層下來,它的綠仍然不會減色的。此外,我的紗窗也是綠的,極淺極淺的綠,被太陽一照,當真就像古美人的紗裙一樣飄緲了。你們想,我在這樣一個染滿了綠意的早晨和你們寫信,我的心里又焉能不充溢著生氣勃勃的綠呢?
賞析:
作者充分調動了視覺與觸覺,寫活了春天的綠色。多處采用比喻,形象生動。喜歡這段話,因為看了就很溫暖。這種溫暖是從哪里表現出來的呢,我想,就是從那些溫暖的字眼里流動出來的,“明晃晃”、“濃郁郁”、“生氣勃勃”,因為寫給孩子,所以更加詩化和優美。作者筆下的綠色仿佛是活著的,流動的,仿佛在信中就像出現在眼前一樣。我也喜歡綠,也喜歡作者筆下的這片綠。它們的生機讓人感覺到快樂和希望。
4摘自張曉風《秋天 秋天》
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面里常常出現一片美麗的郊野,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把許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里來了。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只載著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每起一陣風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聽到遙遠的西風,以及風里簌簌的落葉。我仍能看見那些載著夢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種子的希望里。
賞析:
這段文字用優美的筆觸表達了對梧桐葉子的喜愛。“簌簌”的象聲詞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讓讀者也能猜到那種場景。“神秘的美感”寫出了秋日梧桐的特點,神秘的,優美的,梧桐葉子在作者眼中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和美好,極富有感染力。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梧桐葉子的形態。作者從顏色、形狀等各方面做了描寫,同時將葉子比作小船,穿上還有船舷,船舷上是梧桐子,讓每個讀到的人都心馳神往,也想看一看這優美的梧桐樹。作者想象力豐富,將秋天的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5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墻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余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上行則運棉花棉紗以及布匹雜貨同海味。貫串各個碼頭有一條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著陸,一半在水,因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設有吊腳樓。河中漲了春水,到水逐漸進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長長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墻上,人人皆罵著嚷著,帶了包袱、鋪蓋、米缸,從梯子上進城里去,水退時方又從城門口出城。某一年水若來得特別猛一些,沿河吊腳樓必有一處兩處為大水沖去,大家皆在城上頭呆望。
——沈從文《邊城》
賞析:
好的寫景就該是簡潔而富有刻畫力的,在沈從文筆下找不到華麗的辭藻,但你卻可以清晰得從這樣的筆觸中感受到景物的輪廓,“城墻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說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氣氛相得益彰。
經典唯美的關于理解的句子
生命中,會有一個人給你生命陪你成長;生命中,會有一個人教你知識理解思考;
人生的路上,如果缺少體諒,不能理解,沒有謙讓,日子就會越過越煩惱。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經典語句賞析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經典語句摘抄及賞析:
【第1句】:人應該支配習慣,而決不能讓習慣支配人。
賞析:作者是希望通過這句話來反應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和人生觀,因為習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千萬不能小看。就好比現在有一本優秀的書籍叫做《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就是主要講述習慣對生活和生命的意義。而我們應該用自己的思考和科學的觀點來管理好自己的習性,讓習慣為我們服務。
【第2句】: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賞析:這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小說中的經典名句了,曾經影響了無數人,如今讀之仍然十分爽口,這是作者對主人公人生觀的思考,也是小說希望表達出來的意義,用于對革命的認可以及贊頌。
【第3句】:要抓緊時間趕快生活,因為一場莫名其妙的疾病,或者一個意外的悲慘事件,都會使生命中斷。
賞析:不論什么時代,時間對于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富人不會因為有錢而時間過得比你慢,窮人也不會因為貧窮而時間就過得快,因此時間是不能買賣的。奧斯特洛夫斯基想表達的是“在生活中創造人生價值,而不是虛度光陰。”
【第4句】:任何一個傻瓜在任何時候都能結束自己,這是最怯弱也是最容易的出路。
賞析:生命賦予我們的意義就是要勇敢堅強,戰勝困難才能體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創造奇跡才能讓世界矚目,但不論什么時候,都會有一些膽怯之輩,他們在經歷困難時會變得縮頭縮腳,甚至用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不值得的,也是怯弱的體現。
【第5句】:人活著,不應該追求生命的長度,而應該追求生命的質量。
賞析:在革命年代,主人公這種精神是值得夸贊的,因為沒有人犧牲和奉獻,就不會有人類的解放和平等可言,要爭取革命的勝利,為人民謀福利,犧牲在所難免。但是如果放之今日,我們應該重新審視,生命的質量和長度都是生命的重要屬性,因此不可輕言生死,不珍惜生命。
【第6句】:生命中可能會刮風下雨,但我們可以在心中擁有自己的一縷陽光。
賞析:讀了這句話,讓我們的內心充滿了激情,時刻充滿著陽光,因為風雨時常有,陽光會再來,何必拘泥于一時的不快呢?人生亦如此,道路上一定會有磕磕碰碰的坎坷出現,但最終我們一定能獲得更加美好的明天,在那時候,陽光燦爛,正如“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我們都要學習保爾的這種樂觀的精神,從中獲取力量。
【第7句】:活到老,學到老,老了才知道懂得太少了。
賞析:在我的小學階段,老師就經常說這句話,而在小說中又出現了,可見這句話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人們抱著類似的價值觀念,那一定是值得揣摩的!俗話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也是這個含義,人們老了之后閱讀三國會覺得自己的人生不夠充實,沒有努力的拼搏,懂得的和獲取的都太少了,遺憾頗多。
【第8句】:天并不都是藍的,云也并不都是白的,但生命的花朵卻永遠都是鮮艷的。
賞析:這句話是對生命的意義的一種闡述,表達了對永恒人生觀的思索。這種表現手法非常好,十分生動鮮活,用鮮艷的花朵來比喻“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終生!”
【第9句】: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發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沒有心靈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
賞析:主人公保爾對審美的思考是這樣的,他說的很明白,人必須心靈美,然后才能談其他,如果摒棄了心靈之美,外表再漂亮也會讓人覺得厭惡。我們經常說“人心不古”,就是說現在的人在美德方面遠遠不及古人了,一代差過一代,是十分危險的。也可以說“人心不古”的人并不美麗,即便她們的外表非常漂亮。
【第10句】:不管一個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和更有力。
賞析:這句話體現了“集體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的觀念,從小我們就在重復的說這句話,在我們的歷史上,也看到了“計劃經濟”、“公社”等通過集體力量來完成生活生產的事情,也是對集體力量大的一種實踐。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鋼鐵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