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追逐目標的句子集錦50條
描述努力追求目標的語句
【第1句】:我們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導游者,沒有導游者,一切都會停止。目標會喪失,力量也會化為烏有。——歌德
【第2句】:偉大的目標構成偉大的心靈。——英國
【第3句】:偉大的精力只是為了偉大的目的而產生的。——斯大林
【第4句】:為時代的偉大的目標服務,才是不朽的。——蘇聯
【第5句】:通向崇高的目標的道路,總是崎嶇的.艱難的。——朝鮮
【第6句】:所有成功人士都有目標。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想去哪里,不知道他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做什么樣的事,他就不會成功。——諾曼文森特皮爾
【第7句】:宿命論是那些缺乏的弱者的借口。——拉羅什福科
【第8句】:誰要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歌德
【第9句】:生命是一支箭——因此,你必須知道瞄準什么目標和如何運弓,然后把弓弦拉足,讓箭飛射出去!——范戴克
【第10句】:設立目標,實現目標,再設立新的目標。這就是成功最快速的方法。——Anonymous
追求生活目標的處方散文
美好的生活往往是來自精神上的。怎樣讓你的生活變理更加美好呢?你最佳的做法便是樹立你的生活目標,然后為之去努力,你不妨這樣去做:
【第1句】:做一次精神旅行
精神“旅行”可讓人忘卻世事,和自己的內心進行交流。這種運動由來已久,并且人人都能實行。
瑞德是超級市場的經理,他和他的太太以及兩個小孩住在偏遠的市郊。每天他搭公共汽車上班,他一上車,就閉上眼睛,進入內在平靜之中。當他到達目的地后,就帶著一種從休息、凝想中得到的安然而開始他的工作。有時候,瑞德一天就進行幾次這樣的“旅行”,在他的活動特別緊張、繁忙時更是如此。他發現,這種活動使他精神愉快、工作富于效率。
這種方法曾幫助不少人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實際上,它不僅能幫助你擺脫縈繞于心中的思慮,而且能幫助你很快進入夢想,它也能教你如何接受、享受情緒,而不是和情緒作對。就如我的一個學生所說的:憂傷來了又去了,惟我內心的平靜長在。
【第2句】:學會如何減輕壓力
金是一個特別多情的男子,盡管他又有了一個漂亮可愛的尤物。每天,當他一回到家里,那位逝去的妻子就占據了他的整個身心。
第二個妻子終于離開了金。
我們大家都一樣,“忘不了過去的好時光”,也忘不了過去的難堪與悲劇。但是,“人生是階梯,不爬不要來”,我們為什么不常常想想自己過去的快樂和成功呢?遺憾的是許多人一直生活在“我是不幸的”、“我是個倒運漢”、“我是個苦命人”的陰影中。他們像悲劇中的角色,通身充滿了悲劇情調,霉氣沖天,給別人帶來不祥之感。
【第3句】:給自己一點獎勵
瓊是一個作家,靠給報紙寫稿維持生計,他給自己訂了一個規定,每周寫兩萬字;達到這一目標,則去附近的一家中國餐館海吃一頓;如超額完成,則去海濱過周末。幸運的瓊,每到周末,不是在唐人街品嘗中國菜,就是在海灘上曬日光浴。
自我報酬,有別于一般的自我陶醉。實行自我報酬需要你正確評估自己的氣質和目標的關系,并借此強化你希望強化的人格。如果你對自己的所作所為的判斷,顯示出你與你擁有的氣質相匹配,那就意味著你告訴自己:“我的確做得很好”或“那是一個好主意”。你的內心會被這種內在的詮釋所激勵。你將感到滿意,甚至得意。
【第4句】:堅持你的獨特個性
吉米為了不得罪別人,從不對別人的所作所為表示異議。他只買名牌的產品,看過說明書后才去看電影。他對他的老板惟命是從,每當老板又說那些講過好幾十遍的笑話時,他還是哈哈大笑,裝得很開心。漸漸地他變得毫無主見,不知如何來應付這個社會。
大眾產品、大眾宣傳、大眾消費主義、大眾狂熱使寶貴的個性消失得無影無蹤。誠然,社會應追求同一,但如果這種同一意味著每個人都一模一樣,那么,這個社會又會有什么趣味?
請記住,自己引導自己,不要讓別人來主宰你。一個改變自己以求適應大眾的人,最終會變得一無所有。
【第5句】:不要得不償失
伽瑞把他的大部分閑暇時間都用在北加州家里的花園里。花園、花園里的游泳池,使他有足夠的地方運動,并供給新鮮的`水果、蔬菜和一個恬美、安靜的環境。但是為了升調到公司在曼哈頓的總部,只好放棄了這一切。現在,伽瑞做戶外活動的時間愈來愈少,而且每天上下班搭車的時間也愈來愈多。他的生活變得非常乏味。
很多人就是這樣,在面臨選擇時,常常迷失了自己。本來,他應該在下一個十字路口向西走,但到了十字路口,卻因見東邊的馬路上車水馬龍,人頭攢動,也跑過去湊熱鬧。其結果,他以持久不渝的快樂換取了暫時的滿足。
【第6句】:尋找一條新的出路
提夫是一家職業介紹所的法律顧問。他發現,他的主顧從來不考慮黑人申請者的申請。于是,他開始調查黑人在社會上的就業機會,這使他開設了一家專門為黑人服務的職業介紹所,取得了巨大成功。
現在,許多人紛紛離開既定的圈子,去尋找新的職業,新的滿足。一個醫生最近離開了醫院,當上了作家,他的動機并不是追求金錢,和大多數人一樣,他只是厭倦了手術刀,想換換口味。
如果你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和冒險精神,或覺得在現在的崗位上力不從心,那么,你不妨換換環境。
【第7句】:別把目光停留在表面上
很多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總有很多的不滿和抱怨,經常牢騷滿腹,卻不懂得如何利用機會好好充實、鍛煉。采取消極的態度,不但對你的事業,而且對你的生活都有反面的影響。
春秋時代,在敬祭河神的時候,只要是白額的牛、高鼻子的豬、有痔瘡的男人和丑陋的女人,都不會被巫師投到河里去祭神。因為,他們被認為是不祥的象征。
戰國時代的支離疏,是個非常丑的男人,駝背、矮小雞胸,五官又不正,但做些針線活或替人洗衣服,可以養活自己;外出替人算命,可以養活十個人。因為戰亂,官府到處抓兵,支離疏卻可以大大方方地在街上穿梭,沒有人會抓他去當兵,也沒有人會讓他去服勞役。而縣政府實行貧戶救濟時,他卻破例為一級貧戶。
所以,表面上的“運氣好”、“運氣不好”、“有利”、“不利”等,本身并無多大的意義。只有懂得超越表面價值的人,才擁有真正的大智大慧,才能把壞事變為好事,不被表面價值的陷阱所引誘。
【第8句】:適時改變目標
也許,你想去非洲叢林打獵。假想,非洲叢林突然變成了汪洋大海,你怎么辦?
抑或,你會說:不可能。
果真如此嗎?
1906年4月18日,舊金山郊外的夏夫特農場上,一頭牛昂然地站立著。突然間,天搖地動,那頭牛不見了,除了地面上還露出一條約莫二英尺長的牛尾巴。
這個小故事,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寫照。往往突然間事先毫無預兆,一股巨大的力量襲來,便改變了大地的形貌,吞噬了一頭牛,也吞噬了一片森林。
即使這樣,你也不必傷心,你應該及時改變你的目標,去中國登長城。
關于追求事業的語句
【第1句】:在太陽的照射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碧波蕩漾,泛起的水波在陽光的照射下像閃著銀光的魚鱗。我走到甲板,俯身把手伸進水里,水流沖擊著我的手,把手往后沖,感覺清爽而有一些舒麻。一絲微風拂過,涼絲絲的,真愜意!
【第2句】:有人說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一點也沒錯,因為運動可以使人身體健康。我喜歡運動,特別是跑步。
【第3句】:印入眼簾,兩只石龜面對面,頭看天,長鳴一聲,像是在迎接我們的到來呢!這景點就叫“雙龜迎賓”。可這還是剛剛開始哩!這讓我對后面的風景充滿了期待。
【第4句】:一座座高樓大夏聳立在道路兩旁,路面煥然一新,由以前坑坑洼洼的路面,變成了現在寬闊的柏油公路,現在樹多了,花多了,綠化面積也增多了,一排排整齊的樹挺立在路旁,一朵朵美麗的花兒開的五彩繽紛。
【第5句】:夜深了,遙遠的天空仿佛像一件華麗的.披風,點綴著一顆顆或遠或近鉆石般明亮的小星星!看著看著,朦朧的我飄然來到了一片鳥語花香、陽光明媚、好多美麗精靈和充滿神奇魔力的地方!
【第6句】:夜幕降臨,幽靜的江面上映著彎彎的月亮和明亮的星星。那彎彎的月亮就像一只彎彎的小船;而那明亮的星星仿佛無數只眼睛一眨一眨的,像在對你說話。皎潔的月光籠罩著韓江,朦朦朧朧的,美麗極了!
【第7句】:仰望著早已微涼的天空,尋覓著天空中最美麗、最亮的那顆星。就算沒有月亮照應著它,也還是那么的特別。那么的讓我向往,那么的讓我迷戀。
【第8句】:休息片刻,繼續跋涉。接著是觀賞“老鷹戲小雞”的時候了。你瞧,右邊那塊石頭猶如驚恐萬狀的小雞,縮著脖子瑟瑟發抖;左邊一石酷似垂涎三尺的饞鷹,望著小雞,猶若囊中取物。看到這一幕,不禁勾起兒時玩老鷹抓小雞的回憶。
【第9句】:無山不龜,無石不龜。龜峰的一山一石,一景一觀,內在的價值真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啊!
【第10句】:我的生活像一個萬花筒,多姿多彩,有快樂同時也有悲傷。就讓我來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快樂吧!
【第11句】:談起鳥類,我們頭腦中自然會浮現輕靈的鴿子或者五彩斑斕的孔雀。
【第12句】:它們有的開得很大很大,像一位少女綻開了燦爛的笑臉;有的開了一半,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遮住了臉蛋;有的還是花骨朵;像一位吃飽了的胖嬰兒。它花瓣的顏色非常好看,淡粉淡粉的,可也滲透著一點點紫色,讓人看了心曠神怡,非常舒服。
【第13句】:冒著炎炎烈日,我和爸爸、姑姑、表弟一起加入游覽西湖的人流。昨晚我已經在網上查閱了西湖的一些資料:西湖位于杭州城西,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 湖,宋代始稱西湖。它三面環山,東面瀕臨市區,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依偎在山的懷抱中,是一個湖泊型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西湖十景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 花港觀魚、三潭印月……
【第14句】:路邊的霓虹燈閃爍著,不知何時已經停止了工作,但是腦袋里卻沒有絲毫的印象。可能天上的星星比霓虹燈還要璀璨奪目吧。深夜的一切都沉寂在黑夜之中,唯有在漫天璀璨的星斗的照耀下。
【第15句】:今年的夏天十分炎熱,火辣辣的太陽照耀著大地,使得周圍的空氣非常悶熱。
【第16句】:假如我是一顆香樟樹我枝葉秀麗,樹大濃蔭,四季常青而具香氣我愿意站在校園里給校園添加一點生機,順便看看孩子們燦爛的笑容,聽聽聽朗朗的讀書聲,我仿佛感覺未來將充滿希望!
【第17句】: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伺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第18句】:當我們還在流連剛才的西湖風光,導游已經帶著我們穿過一個圓門,來到了曲院風荷的荷花池畔。一陣淡雅的花香撲鼻而來,我們穿過荷花池中央的賞荷小徑,一邊欣賞,一邊慢慢地離開了美麗的西子湖。
【第19句】:此時,太陽快下山了,水天相接的地方被染成了橘紅色,中間是還沒落下去的金色的太陽,那里的湖水倒映著晚霞,湖水好像變成了橘紅色的,美麗極了!不 一會,橘紅色消失了,天空中出現了一絲絲魚肚白,又過了一會,天空變成了深藍色。真可謂是晴也西湖,雨也喜歡;朝有美景,晚有風景;無時不西湖!
【第20句】:晨光初顯,把平靜的江面照得晶瑩剔透。一陣陣風吹過,江面上波光粼粼,宛如游著一條條金黃色的水蛇。韓江四周那綠油油的樹木,倒映在江面上,再加上金光燦燦的陽光,如同美麗的韓江披著一件綠光閃閃的外衣!
人生追求散文
不知從何時起,置身在外的我已經不想家了。
我以前曾對一位朋友說起過這件事,卻沒有想到被這位朋友給駁了回來。他并且義正言辭地告訴我:一個人背井離鄉,常年在外,如果說他不想家那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的安全感常在;這與想家正好是相對的,如果一個人在外的工作生活中常常受挫,牽掛親人朋友,甚至工作生活窘迫……就自然而然會想家。而我自從離開家鄉踏入社會生活后,似乎就沒有想過家,我感覺這點與朋友的駁論有點矛盾,因為我不是一個安全感常在的人。
小時候媽媽幫我洗腳時,總會對著我那雙小腳丫兒嘮叨:“二拇指長得比大拇指長,小孩兒長大不疼娘……”那時候我的小腳丫兒長得還算勻稱,沒有給媽媽落下什么把柄。可那時候的我也是會想家的,而且經常會想。最想家的時候就是我去離家三十公里外的縣城讀六年級的時候,而且那時候的我并不是一個人,有好多同鄉伙伴也和我在一個學校。那時,每當周末的時候媽媽會騎著自行車到學校來看望我,我會拉著媽媽坐在食堂里聽著她對我噓寒問暖。而且還只要我一個人坐在媽媽面前,甚至我同村的伙伴走向前向媽媽打招呼,我都極不樂意,因為我不想讓任何人帶走媽媽身上的溫暖和家的氣息。或許我本身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孩子,就像那位朋友所說的,一直缺乏安全感。
媽媽也只是陪了我片刻便騎著自行車離去了,可我總覺得這三十公里的腳程并不像媽媽說的那么容易,第一天早上出發在臨近傍晚的時候去鄰村阿嫂的小商鋪里歇息一晚,第二天早上再趕到我學校來。因為鄰村阿嫂的丈夫在縣城里經營小生意。讓我對媽媽說的這點起疑的原因還是在食堂和她聊天的那會,隔在餐桌對面的媽媽,身上偶有一股煙草摻雜著泡面的味道觸撞著我的鼻孔。顯然媽媽不會抽煙,而至于那股泡面味似乎也有蹊蹺。因為在我的記憶中媽媽是從不逛小商鋪的,即使偶爾去一次也是逢我不在家的時候,沒有人幫她去買食鹽和火柴了。顯然媽媽那次在撒謊,她沒有去鄰村阿嫂的小商鋪里借宿,而是跑到郊區車站里呆了一宿。
我躲在墻角里盯著媽媽和我告別的背影,心中跌宕起伏,不禁淚下。我當時不知道那淚水的意義是什么,只覺得望著媽媽離去的背影,心中不知被什么東西堵得難受,堵得我不禁淚流滿面。顯然那時的我心中沒有安全感,唯一的安全感就是家,就是媽媽。
這不禁讓我想起初入學園的時候,由于我年齡弱小,媽媽把我送到外婆家附近的學堂里讀學前班。當時的我不知道媽媽為什么把我整天圈在一座離家很遠的院子里。讓我和一些陌生的小朋友整天呆在一起。我自然不情愿,一開始便要媽媽陪著我,媽媽蹲在學堂的大門前盯著我說:飛兒,別怕,媽媽在這等著你下學。媽媽的一句等著我,讓我鼓足了勇氣向學堂邁進。然而當我帶著滿懷的期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沖出學堂時,卻發現媽媽早已消失在門前。等待我的卻是鬢發灰白的外婆推著她的三角架子車沖著我笑:飛飛,快來,我拉著你回家……
記憶中的童年生活多是孤獨的,我常提起筆把它們記在日記本里。雖然那些都不是我童年的快樂時光,甚至恰恰相反,但我還是喜歡用筆把它們寫下來。因為我本身喜歡寫字,喜歡記錄,我想如果我說我喜歡寫作,喜歡文學,是不是會覺得太假。當然,只是我自己覺得太假,在這里沒有指定任何人,也沒有任何人這樣說過我,只是我的一廂情愿。至于我喜歡記錄往事,我覺得這不是一種習慣,而是一種無奈。因為寫作對我來說是一件很向往的事,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喜好。有人說作家通常是孤獨沉默的,喜歡安靜的環境,我覺得我很具備這點優勢。直到有一天,我讀到一位哲人的名言時,我覺得我真的完全具備當一個作家的優勢。那句名言的大意是:通常一個好作家,都有一個悲傷的童年。
我想成為一個作家,已經不是一時的意愿,應該說是我多年的夢想,我至今仍然為之而奮斗。可我一個朋友卻說我不是當作家的料,因為在他認為,作家是那種非常會講故事的人,就像安徒生、格林那樣,世人皆知,會講童話故事的天才。可我知道我不是天才,也做不了天才,我只想憑自己的不斷努力,做個笨鳥先飛的普通人。因為我覺得很多作家在剛出道時,不可能一下子就有那么多故事可以跟你講。天才不是上天生出來的才子,而是憑借后天的`勤奮得到的,當然這又是某個哲人說的話。就像蒲松齡在寫《聊齋志異》前,自己為了尋求故事源泉還特意開了個茶館,過路的行人只須向蒲松齡講述一個關于鬼怪的故事,便可以免費在館子里飲茶。這正應了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和不恥下問。連孔圣人都對求知是那么的勤墾、真誠,我等小輩哪有狂燥的理由。顯然知識和真理便是圣賢便是大智,也只有躋身在這圣賢、大智面前的孔子,才有資格掛上圣人的光環。
我慶幸我還在一直為那份夢想而努力,不管以后還要付出多少,就像兒時的我一直在尋求那份安全感一樣,是那樣執著堅定。而到現在我才真正明白,所謂的安全感,就是生活中的坐標,人生中的導航,而這一切的載體就是夢想。人有了夢想,自然有了前進的方向,就像孔子被后世尊為“萬世師表”一樣,中華幾千年的文華傳承一路有這位孔圣人為我們導航!又如宋代詞人朱熹嘆曰:天不生仲尼,將萬古長夜!顯然孔子在中華文化傳承中的領導地位是不可動搖的,在這千秋百代的文化傳承者都把他作為了精神支柱和力量。而其實我們當代人也一樣,無論做什么事情都須要一份支柱和力量來引領著我們向光明邁進。我們所向往的理想對于生活來說它不單單是一個美好的結果,而是我們征途中每一份動力的源泉。就像牛頓當年看到蘋果落地后,發現萬有引力一樣,宇宙一切事物的受力反應,都來自宇宙天體本身的萬有引力作用。這個比喻雖有些抽象,但我覺得它在哲學里的唯物主義論中是能站得住腳的。當然我不是什么哲人大家,也許是我高估了自己的言論,即使這樣冒著被大家罵的風險,但話我還是照樣要說的。
其實我曾經嘆息過人生的種種無奈,就如像找不到一種歸屬感一樣。其實“歸屬感”這個詞是個廣義詞,這至少在我認為。我年少時尋求的那份“安全感”與這種“歸屬感”似乎非常接近。但也只是接近,因為年少時的我根本不存在歸屬感的意識,甚至現在我還對它的理解仍然模糊不清。雖然模糊不清,但我覺得已經可以了,就像當年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一樣,雖然與現在的飛機相比差之甚遠,可在當時已經可以載著人類穿越山溝或懸崖了。
我想他們當年的飛機和我現在對“歸屬感”的理解是一樣的,對它們本質性能的了解和操控能力都處于一個初級階段。如果說歸屬感是一種意象,那沒有歸屬感的人生就像一個孤獨的流浪者,或者直接說是一具行尸走肉,它所存在這個世間的意義就是沒有意義。
說到沒有意義,讓我想到早年讀過的一篇哲文,題目叫:人生沒有意義。我想但凡愛好閱讀的朋友見到這樣一個文章標題時,都會被它的誘惑力折服好不猶豫地讀下去。這篇文章的敘述細節我已記不清了,可文章的中心思想我覺得我已經完全領悟。文章的作者以第一人稱敘述自己受邀給一所高校的學生演講,課堂上學生們向他提出了一個尖銳問題:人生究竟有何意義?在作者未到訪這所學校前,學生們常常用這個問題難退了不少講師。
學生們對作者的回答自然不抱有很大的期望,顯然以前傳統教師給予他們的答案,沒有讓他們心悅誠服。而在作者面對教室里幾十雙疑惑的眼神時,他仔細思量一番后,轉身在黑板上寫下了六個大字:人生沒有意義。隨即,講臺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顯然作者的答案在學生們心中引起了共鳴。一個良好的開始,讓作者很快與學生們心靈相融。接下來,作者把人生比作一張展新的畫紙,在場的任何人都是畫筆的操作者,在一個沒有考官沒有標題的環境下,任筆者自由發揮,自由創造,自由定義……宛如人生的答卷自己添寫,自己定義,即人生的意義來自于自己去創造……
我讀完這篇文章后,感觸頗深,讓我重新審視了一遍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讓我意識到人生的意義不等于成功,不等于幸福,人生應該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創造,不管每個人在這追求與創造中著重的是過程還是結果,那都是人生意義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