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描寫吃的精彩句子聚集60句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梁實秋描寫吃的精彩句子聚集60句

梁實秋《吃相》原文賞讀

一位外國朋友告訴我,他旅游西南某地的時候,偶于餐館進食,忽聞壁板砰砰作響,其聲清脆,密集如聯珠炮,向人打聽才知道是鄰座食客正在大啖其糖醋排骨。這一道菜是這餐館的拿手菜,顧客欣賞這個美味之余,順嘴把骨頭往旁邊噴吐,你也吐,我也吐,所以把壁板打得叮叮噹噹響。不但顧客為之快意,店主人聽了也覺得臉上光彩,認為這是大家為他捧場。這位外國朋友問我這是不是國內各地普遍的風俗,我告訴他我走過十幾省還不曾遇見過這樣的場面,而且當場若無壁板設備,或是顧客嘴部筋肉不夠發達,此種盛況即不易發生。可是我心中暗想,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樣的事恐怕亦不無發生的可能。

《禮記》有“毋嚙骨”之誡,大概包括啃骨頭的舉動在內。糖醋排骨的肉與骨是比較容易脫離的,大塊的骨頭上所聯帶著的肉若是用牙齒咬斷下來,那齜牙咧嘴的樣子便覺不大雅觀。所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食”都是對于在桌面上進膳的人而言,嚙骨應該是桌底下另外一種動物所做的事。不要以為我們一部分人把排骨吐得劈拍響便斷定我們的吃相不佳。各地有各地的風俗習慣。世界上至今還有不少地方是用手抓食的。聽說他們是用右手取食,左手則專供做另一種骯臟的事,不可混用,可見也還注重清潔。我不知道象咖喱雞飯一類粘糊糊兒的東西如何用手指往嘴里送。用手取食,原是古已有之的老法。羅馬皇帝尼祿大宴群臣,他從一只碩大無比的烤鵝身上扯下一條大腿,手舉著鼓槌,歪著脖子啃而食之,那副貪婪無厭的饕餮相我們可于想象中得之。羅馬的光榮不過爾爾,等而下之不必論了。歐洲中古時代,餐桌上的`刀叉是奢侈品,從十一世紀到十五世紀不曾被普遍使用,有些人自備刀叉隨身攜帶,這種作風一直延至十八世紀還偶爾可見,據說在酷嗜通心粉的國度里,市塵道旁隨處都有販賣通心粉(與不通心粉)的攤子,食客都是伸出右手象是五股鋼叉一般把粉條一卷就送到口里,干凈利落。

不要恥笑西方風俗鄙陋,我們泱泱大國自古以來也是雙手萬能。禮記:“共飯不澤手。”呂氏注曰:“不澤手者,古之飯者以手,與人共飯,摩手而有汗澤,人將惡之而難言。”飯前把手洗洗揩揩也就是了。樊噲把一塊生豬肘子放在鐵楯上拔劍而啖之,那是鴻門宴上的精彩節目,可是那個吃相也就很可觀了。我們不愿意在餐桌上揮刀舞叉,我們的吃飯工具主要的是筷子,筷子即箸,古稱飯頍。細細的兩根竹筷,搦在手上,運動自如,能戳、能夾、能撮、能扒、神乎其技。不過我們至今也還有用手進食的地方、象從蘭州到新疆,“抓飯”“抓肉”都是很馳名的。我們即使運用筷子,也不能不有相當的約束,若是頻頻夾取如金雞亂點頭,或挑肥檢瘦的在盤碗里翻翻弄弄如撥草尋蛇,就不雅觀。

餐桌禮儀,中西都有一套。外國的餐前祈禱,蘭姆的描寫可謂淋漓盡致。家長在那里低頭閉眼口中念念有詞,孩子們很少不在那里做鬼臉的。我們幸而極少宗教觀念,小時候不敢在碗里留下飯粒,是怕長大了娶麻子媳婦,不敢把飯粒落在地上,是怕天打雷劈。喝湯而不準吮吸出聲是外國規矩,我想這規矩不算太苛,因為外國的湯盆很淺,好象都是狐貍請鷺鷥吃飯時所使用的器皿,一盆湯端到桌上不可能是燙嘴熱的,慢一點灌進嘴里去就可以不至于出聲。若是喝一口我們的所謂“天下第一菜”口蘑鍋巴湯而不出一點聲音,豈不強人所難?從前我在北方家居,鄰戶是一個治安機關,隔著一堵墻,墻那邊經常有幾十口子在院子里進膳,我可以清晰的聽到“呼嚕,呼嚕,呼——嚕”的聲響,然后是“咔嚓!”一聲。他們是在吃炸醬面,于猛吸面條之后咬一口生蒜瓣。

餐桌的禮儀要重視,不要太重視。外國人吃飯不但要席正,而且挺直腰板,把食物送到嘴邊。我們“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要維持那種姿式便不容易。我見過一位女士,她的嘴并不比一般人小多少,但是她喝湯的時候真能把上下唇撮成一顆櫻桃那樣大,然后以匙尖觸到口邊徐徐吮飲之。這和把整個調羹送到嘴里面去的人比較起來,又近于矯枉過正了。人生貴適意,在環境許可的時候是不妨稍為放肆一點。吃飯而能充分享受,沒有什么太多禮法的約束,細嚼爛咽,或風卷殘云,均無不可,吃的時候怡然自得,吃完之后抹抹嘴鼓腹而游,像這樣的樂事并不常見。我看見過兩次真正痛快淋漓的吃,印象至今猶新。一次在北京的“灶溫”,那是一爿道地的北京小吃館。棉簾啟處,進來了一位趕車的,即是趕轎車的車夫,辮子盤在額上,衣襟掀起塞在褡布底下,大搖大擺,手里托著菜葉裹著的生豬肉一塊,提著一根馬蘭系著的一撮韭黃,把食物往框臺上一拍:“掌柜的,烙一斤餅!再來一碗燉肉!”等一下,肉絲炒韭黃端上來了,兩張家常餅一碗燉肉也端上來了。他把菜肴分為兩份,一份倒在一張餅上,把餅一卷,比拳頭要粗,兩手扶著矗立在盤子上,張開血盆巨口,左一口,右一口,中間一口!不大的功夫,一張餅下肚,又一張也不見了,直吃得他青筋暴露滿臉大汗,挺起腰身連打兩個大飽膈。又一次,我在青島寓所的后山坡上看見一群石匠在鑿山造房,晌午歇工,有人送飯,打開籠屜熱氣騰騰,里面是半尺來長的酦面蒸餃,工人蜂擁而上,每人拍拍手掌便抓起餃子來咬,餃子里面露出綠韭菜餡。又有人挑來一桶開水,上面漂著一個瓢,一個個紅光滿面圍著桶舀水吃。這時候又有挑著大蔥的小販趕來兜售那象甘蔗一般粗細的大蔥,登時又人手一截,像是飯后進水果一般。上面這兩個景象,我久久不能忘,他們都是自食其力的人,心里坦蕩蕩的,餓來吃飯,取其充腹,管什么吃相!

梁實秋作品《吃相》原文賞讀

一位外國朋友告訴我,他旅游西南某地的時候,偶于餐館進食,忽聞壁板砰砰作響,其聲清脆,密集如連珠炮,向人打聽才知道是鄰座食客正在大啖糖醋排骨。這一道菜是這家餐館的拿手菜,顧客欣賞這個美味之余,順嘴把骨頭往旁邊噴吐,你也吐,我也吐,所以把壁板打得叮叮當當響。不但顧客為之快意,店主人聽了也覺得臉上光彩,認為這是大家為他捧場。這位外國朋友問我這是不是國內各地普遍的風俗,我告訴他我走過十幾個省還不曾遇見過這樣的場面,而且當場若無壁板設備,或是顧客嘴部筋肉不夠發達,此種盛況即不易發生。可是我心中暗想,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樣的事恐怕亦不無發生的可能。

《禮記》有“毋嚙骨”之誡,大概包括啃骨頭的舉動在內。糖醋排骨的肉與骨是比較容易脫離的,大塊的骨頭上所帶著的肉若是用牙齒咬斷下來,那齜牙咧嘴的樣子便覺不大雅觀。所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食”都是對在桌面上進膳的人而言的`,嚙骨應該是桌底下另外一種動物所做的事。不要以為我們一部分人把排骨吐得噼啪響便斷定我們的吃相不佳。歐洲中古時代,餐桌上的刀叉是奢侈品,從11世紀到15世紀不曾被普遍使用,有些人自備刀叉隨身攜帶,這種作風一直延至18世紀還偶爾可見。據說在酷嗜通心粉的國度,市廛道旁隨處都有販賣通心粉的攤子,食客都是伸出右手,像五股鋼叉一般把粉條一卷就送到口里,干凈利落。

不要恥笑西方風俗鄙陋,我們泱泱大國自古以來也是雙手萬能。《禮記》:“共飯不澤手。”呂氏注曰:“不澤手者,古之飯者以手,與人共飯,摩手而有汗澤,人將惡之而難言。”飯前把手洗洗揩揩也就是了。樊噲把一塊生豬肘子放在鐵楯上拔劍而啖之,那是鴻門宴上的精彩節目,可是那個吃相也就很可觀了。我們不愿意在餐桌上揮刀舞叉,我們的吃飯工具主要是筷子。細細的兩根竹筷,搦在手上,運動自如,能戳、能夾、能撮、能扒,神乎其技。不過我們至今也還有用手進食的地方,像從蘭州到新疆,“抓飯”“抓肉”都是很馳名的。我們即使運用筷子,也不能不有相當的約束,若是頻頻夾取如金雞亂點頭,或挑肥揀瘦地在盤碗里翻翻弄弄如撥草尋蛇,就不雅觀了。

餐桌禮儀,中西都有一套。外國的餐前祈禱,蘭姆的描寫可謂淋漓盡致。家長在那里低頭閉眼口中念念有詞,孩子們很少不在那里做鬼臉的。我們幸而極少宗教觀念,小時候不敢在碗里留下飯粒,是怕長大了娶麻子媳婦,不敢把飯粒落在地上,是怕天打雷劈。喝湯而不準吮吸出聲是外國規矩,我想這規矩不算太苛,因為外國的湯盆很淺,好像都是狐貍請鷺鷥吃飯時所使用的器皿,一盆湯端到桌上不可能是燙嘴熱的,慢一點灌進嘴里就可以不至于出聲。若是喝一口我們所謂的“天下第一菜”口蘑鍋巴湯而不出一點聲音,豈不強人所難?從前我在北方家居,鄰戶是一個治安機關,隔著一堵墻,墻那邊經常有幾十口人在院子里進膳,我可以清晰地聽到“呼嚕,呼嚕,呼——嚕”的聲響,然后“咔嚓”一聲。他們是在吃炸醬面,于猛吸面條之后咬一口生蒜瓣。

梁實秋《學問與趣味》原文賞讀

前輩的學者常以學問的趣味啟迪后生,因為他們自己實在是得到了學問的趣味,故不惜現身說法,誘導后學,使他們也在愉快的心情之下走進學問的大門。例如,梁任公(梁啟超)先生就說過:“我是個主張趣味主義的人,倘若用化學化分‘梁啟超’這件東西,把里頭所含一種元素名叫‘趣味’的抽出來,只怕所剩下的僅有個零了。”任公先生注重趣味,學問甚是淵博,而并不存有任何外在的動機,只是“無所為而為”,故能有他那樣的成就。一個人在學問上果能感覺到趣味,有時真會像是著了魔一般,真能廢寢忘食,真能不知老之將至,苦苦鉆研,鍥而不舍,在學問上焉能不有收獲?不過我嘗想,以任公先生而論,他后期的著述如歷史研究法,先秦政治思想史,以及有關墨子佛學陶淵的作品,都可說是他的一點“趣味”在驅使著他,可是在他在年青的時候,從師受業,誦讀典籍,那時節也全然是趣味么?作八股文,做試貼詩,莫非也是趣味么?我想未必。大概趣味云云,是指年長之后自動作學問之時而言,在年青時候為學問打根底之際恐怕不能過分重視趣味。學問沒有根底,趣味也很難滋生。任公先生的學問之所以那樣的博大精深,涉筆成趣,左右逢源,不能不說一大部分得力于他的學問根底之打得堅固。

我嘗見許多年青的朋友,聰明用功,成績優異,而語文程度不足以達意,甚至寫一封信亦難得通順,問其故則曰其興趣不在語文方面。又有一些位,執筆為文,斐然可誦,而視數理科目如仇讎,勉強才能及格,問其故則曰其情趣不在數理方面,而且他們覺得某些科目沒有趣味,便撇在一旁視如敝屣,怡然自得,振振有辭,略無愧色,好象這就是發揚趣味主義。殊不知天下沒有沒有趣味的學問,端視吾人如何發掘其趣味,如果在良師指導之下按部就班的循序而進,一步一步的發現新天地,當然樂在其中,如果淺嘗輒止,甚至躐等躁進,當然味同嚼蠟,自討沒趣。一個有中上天資的人,對于普通的基本的文理科目,都同樣的有學習的能力,絕不會本能的長于此而拙于彼。只有懶惰與任性,才能使一個人自甘暴棄的在“趣味”的掩護之下敗退。

自小學到中學,所修習的無非是一些普通的'基本知識。就是大學四年,所授課業也還是相當粗淺的學識。世人常稱大學為“最高學府”,這名稱易滋誤解,好象過此以上即無學問可言。大學的研究所才是初步研究學問的所在,在這里作學問也只能算是粗涉藩籬,注重的是研究學問的方法與實習。學無止境,一生的時間都嫌太短,所以古人皓首窮經,頭發白了還是在繼續研究,不過在這樣的研究中確是有濃厚的趣味。

在初學的階段,由小學至大學,我們與其倡言趣味,不如偏重紀律。一個合理編列的課程表,猶如一個營養均衡的食譜,里面各個項目都是有意而必要的,不可偏廢,不可再有選擇。所謂選修科目也只是在某一項目范圍內略有揀選余地而已。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猶如一個科班出身的戲劇演員,在坐科的時候他是要服從嚴格紀律的,唱工做工武把子都要認真學習,各種角色的戲都要完全諳通,學成之后才能各按其趣味而單獨發展其所長。學問要有根底,根底要打得平整堅實,以后永遠受用。初學階段的科目之最重要的莫過于語文與數學。語文是閱讀達意的工具,國文不通便很難表達自己,外國文不通便很難吸取外來的新知。數學是思想條理之最好的訓練。其他科目也是各有各的用處,其重要性很難強分軒輊,例如體育,從另一方面看也是重要得無以加復。總之,我們在求學時代,應該暫且把趣味放在一旁,耐著性子接受教育的紀律,把自己鍛煉成為堅實的材料。學問的趣味,留在將來慢慢享受一點也不遲。

梁實秋《又逢癸亥》原文賞讀

我是清華癸亥級畢業的。現在又逢癸亥,六十年一甲子,一晃兒!我們以為六十周年很難得,其實五十九周年也很難得,六十一周年更難得。不過一甲子是個整數罷了。

我在清華,一住就是八年,從十四歲到二十二歲,回憶起來當然也有一些瑣碎的事可說。我在清華不是好學生,功課平平,好多同學都比我強,不過到時候我也畢業了,沒有留級過。品行么,從來沒有得過墨盒(只有品學俱佳熱心服務或是奉命打小報告的才有得墨盒的資格),可是也沒有被記過或進過“思過室”(中等科齋務室隔壁的一間禁閉室)。

級有級長,每年推選一人擔任。我只記得第一任級長是周念誠(江蘇籍),他是好人,忠厚誠懇,可惜一年未滿就病死了。最后一位是謝奮程(廣東人),為人精明,抗戰期間在香港作寓公,被日軍慘殺。

每一個中等科新生,由學校指定高等科四年級生作指導員,每周會晤一二次,用意甚善。指導我的是沈雋祺。事實上和我往還較多的是陳烈勛、張道宏。我是從小沒離開過家的人,乍到清華我很痛苦,覺得人生最苦惱事第一件是斷奶,而上學住校讀書等于是第二次斷奶。過了好幾年我才習慣于新的環境,但是八年來每個星期六我必進城回家過一個溫暖的周末。那時候回一趟家不簡單,坐人力車經海甸到西直門要一個多小時,換車進城到家又是半個多小時。有時候騎驢經成府大鐘寺而抵西直門車站,很少時候是走到清華園車站坐火車到西直門。在家里停留二十四小時,便需在古道夕陽中返回清華園了。清華園是我第二個家。

八年之中我學到了些什么?英文方面,作到粗通的地步,到美國去讀書沒有太大的.隔閡。教過我英文的有林語堂、孟憲成、馬國驥、巢堃琳諸先生,還有幾位美國先生。國文方面,在中等科受到徐鏡澄先生(我們背后叫他徐老虎,因為他兇)的教誨,在作文方面才懂得什么叫做“割愛”,作文須要少說廢話,文字要簡練,句法要挺拔,篇章要完整。五四以后,白話文大行,和聞一多幾位同好互相切磋,走上了學習新文學的路子。由于積極參加《清華周刊》的編務,初步學會了撰稿、訪問、編排、出版一套技巧。

五四的學生運動,清華轟轟烈烈的參加了。記得我們的學生領袖是陳長桐。他是天生的領導人才,有令人傾服的氣質。我非常景仰他。他最近才去世,大概接近九十高齡了。陳長桐畢業之后繼續領導學生自治會的是羅隆基。學生會的活動引發好幾次風潮。不一定是學生好亂成性,學校方面處理的方法也欠技巧。有一晚全體學生在高等科食堂討論罷課問題,突然電燈被熄滅了,這不能阻止學生繼續開會,學生點起了無數枝蠟燭,正群情激憤中,突然間有小鑼會(海甸民間自衛組織)數人打著燈龍前來鎮壓,據說是應校方報案邀請而來,于是群情大嘩,罷課、游行、驅逐校長,遂一發而不可收拾。數年之間,三趕校長。本來校長周寄梅先生,有校長的風范,亟孚人望,假使他仍在校,情勢絕不至此。

清華夙重體育。上午有十五分鐘柔軟操,下午四至五強迫運動一小時,這個制度后來都取消了。清華和外面幾個大學常有球類比賽,清華的勝算大,每次重要比賽獲勝,學校若狂,放假一天。我的體育成績可太差了,畢業時的體育考試包括游泳、一百碼、四百碼、鉛球等項目。體育老師馬約翰先生對我只是搖頭。游泳一項只有我和趙敏恒二人不及格,留校二周補考,最后在游泳池中連劃帶爬總算游過去了,喝了不少水!不過在八年之中我也踢破了兩雙球鞋,打斷了兩只球拍,棒球方面是我們河北省一批同學最擅長的,因此我后來右手拾起一塊石子可以投得相當遠,相當準。我八年沒有生過什么病,只有一回感染了腮腺炎住進了校醫室。起碼的健康基礎是在清華打下的,維持至今。

清華對學生的操行紀律是嚴格的。偷取一本字典,或是一匹夏布,是要開除的。打架也不行。有一位同學把另一位同學打傷,揪下了一大撮頭發,當然是開除處分,這位被開除的同學不服氣,跑到海甸喝了一瓶蓮花白,回來闖進大家正在午膳的飯廳,把齋務主任(外號李胡子)一拳打在地下,結果是由校警把他抓住送出校去。這一鬧劇,至今不能忘。

我們喜歡演戲,年終同樂會,每級各演一短劇比賽。像洪深、羅發組、陸梅僧,都是好手。癸亥級畢業時還演過三幕話劇,我和吳文藻扮演女角,誰能相信?

癸亥級友在臺北的最多時有十五人,常輪流作東宴集,曾幾何時,一個個的凋零了!現只剩辛文锜(臥病中)和我二人而已。不在臺北的,有孫立人在臺中,吳卓在美國。現在又逢癸亥,欲重聚話舊而不可得,何況舉目有山河之異,“水木清華”只在想像中耳!

信息流廣告 網絡推廣 周易 易經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絡營銷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 查字典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抖音代運營 易學網 互聯網資訊 成語 成語故事 詩詞 工商注冊 注冊公司 抖音帶貨 云南旅游網 網絡游戲 代理記賬 短視頻運營 在線題庫 國學網 知識產權 抖音運營 雕龍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學教程 常用文書 河北生活網 好書推薦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人才網 考研真題 漢語知識 心理咨詢 手游安卓版下載 興趣愛好 網絡知識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標交易 單機游戲下載 短視頻代運營 寶寶起名 范文網 電商設計 免費發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經典范文 優質范文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實用范文 愛采購代運營 古詩詞 衡水人才網 石家莊點痣 養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 銅雕 詞典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版 chatGPT官網 勵志名言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文玩 朋友圈文案 語料庫 游戲推薦 男士發型 高考作文 PS修圖 兒童文學 買車咨詢 工作計劃 禮品廠 舟舟培訓 IT教程 手機游戲推薦排行榜 暖通,電采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應 ps素材庫 短視頻培訓 優秀個人博客 包裝網 創業賺錢 養生 民間借貸律師 綠色軟件 安卓手機游戲 手機軟件下載 手機游戲下載 單機游戲大全 免費軟件下載 網賺 手游下載 游戲盒子 職業培訓 資格考試 成語大全 英語培訓 藝術培訓 少兒培訓 苗木網 雕塑網 好玩的手機游戲推薦 漢語詞典 中國機械網 美文欣賞 紅樓夢 道德經 網站轉讓 鮮花 社區團購 石家莊論壇 書包網 電地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传媒在线观看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文学网辣文小说| 国产午夜福利短视频| 小兔子好大从衣服里跳出来| 欧美高清熟妇啪啪内射不卡自拍| 哒哒哒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很污的视频网站| 欧美日韩在线影院| 青娱乐国产精品视频| gay白袜男强制捆绑视频网站|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国产在AJ精品| 天天干天天拍天天操| 日本高清在线播放| 欧美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观看 | 岳的大白屁股光溜溜| 最近最新最好的2018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jjizz全部免费看片| yellow视频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日本波多野结衣| 偷拍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一级毛片成人七仙女|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美女吸乳羞羞漫画| 17女生主动让男生桶自己比| 久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另类小说亚洲色图| 国产日韩欧美三级|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 成人h在线播放| 日本护士xxxxwww| 最好看的2019中文无字幕| 欧美疯狂做受xxxxx高潮|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片| 草草影院第一页| 靠逼软件app| 韩日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