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中描寫小人的句子五篇

網絡整理 分享 時間: 收藏本文

離騷中描寫小人的句子五篇

離騷知識點歸納

《離騷》塑造了一個純潔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峻潔,感情的強烈,這個形象就遠遠地超出于流俗和現實之上。下面是其知識點歸納。

知識鏈接

【第1句】:走近作者 屈平(約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有巨大成就的詩人,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1953年,屈原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紀念。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屈原的全部作品都收入西漢末年劉向所編的《楚辭》一書。

【第2句】:了解背景 屈原出身貴族家庭,曾受到楚懷王的信任,擔任左徒、三閭大夫等官職。屈原雖忠事楚懷王,但卻屢遭排擠,并被流放漢北。懷王死后又因項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江南,最終投汨羅江而死。本詩寫于屈原被楚懷王疏遠之后。

【第3句】:文體知識 《離騷》是“楚辭”名篇,屈原的代表作,也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是一篇自敘性的抒情詩。《離騷》與《詩經》的《國風》在文學史上并稱“風騷”,“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同時,以屈原為代表的楚辭還影響到漢賦的形成。

楚辭:指戰國時代以屈原為代表的楚國人創作時所使用的一種詩歌樣式,是《詩經》之后的一種新詩體,屈原的《離騷》是代表作,因此后人又稱之為騷體。騷體詩在形式上打破了《詩經》那種以四言為主的體制,多用“兮”字經助語勢,富有抒情萬分和浪漫色彩。作品帶有想象豐富、文辭華美、風格絢麗的浪漫主義色彩,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

【第4句】:《離騷》的內容與藝術成就: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詩共373句,2400多字。本文節選自《離騷》的第一部分。《離騷》既植根于現實,又富于幻想色彩。詩中大量運用古代神話和傳說,通過極其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并采取鋪陳描敘的寫法,把現實人物、歷史人物、神話人物交織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國、人間和幻境、過去和現在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瑰麗奇特的幻想世界,從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魅力。詩中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把抽象的意識品性、復雜的現實關系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出來。《離騷》是我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杰作,為后來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第1句】:1,字音,

修姱(kuā) 羈(jī jī) 謇(jiǎn)

侘傺(chà chì) 溘死(kè) 蕙 (xiāng)

攬茝(chǎi) 謠諑(zhuó) 方圜(yuán)

攘詬(gòu) 鷙鳥(zhì) 延佇(zhù)

芰荷(jì) 岌岌(jíjí) 雜糅(róu)

蘭皋(gāo) 可懲(chéng) 好修姱(hào)

誶(suì) 偭(miǎn)忳(tún)

【第2句】:重點詞

羈:馬韁繩和馬籠頭。喻指束縛。 修姱:修潔而美好。

攬茝:采集芳芷。比喻高尚的德行。 誶:諫諍。

靈修:神圣,指君王。 浩蕩:荒唐。

眾女:喻指很多小人。 蛾眉:喻指高尚的德行。

謠諑:造謠,誹謗。 工巧:善于取巧。

偭:背向,引申為違背。 周容:茍合奉承以取悅于人。

度:法則,準則。 忳:憂悶。

不忍:不能容忍。 不群:不能合群。

相道:觀察、選擇道路。 初服:當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陸離:修長的樣子。離尤:獲罪,遭指責。“離”通“罹”,遭受;尤,過失。 朕:我。秦始皇以前是一個普通的人稱代詞,誰都可以用,秦始皇以后成為皇帝自稱的專用詞。

【第3句】: 詞類活用:

余雖好修姱以 羈( 羈,馬韁繩和馬籠頭。此處名詞用作動詞,約束、束縛。)

屈心而抑志兮(屈,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屈;抑,動詞的使動用法,使 抑。)

伏清白以死直兮(伏,為動用法,為……而伏;死,為動用法,為……而死。)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高。)

長余佩之陸離(長,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長。)

二.重點句翻譯

1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譯文:我揩著眼淚啊聲聲長嘆, 可憐人生道路多么艱難。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譯文:這是我心中追求的東西, 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3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譯文:庸人本來善于投機取巧, 背棄規矩而又改變政策。

4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譯文:寧可馬上死去魂魄離散,媚俗取巧啊我堅決不干。

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譯文:保持清白節操死于直道,這本是古代圣賢所稱贊!

6制芰荷以為衣兮, 集芙蓉以為裳。

譯文:我要把菱葉裁剪成上衣, 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織就。

7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譯文:人生各有各的樂趣啊,我獨愛美,

并且習以為常。

8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譯文:即使被肢解,我也不會改變啊, 難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敗的嗎?

【第3句】:整體感知

提問1:第一段中,詩人“太息”“掩涕”,為什么?

明確:詩人是因為“哀民生之多艱”,即同情人民生活艱難。這兩句形象地概括了詩人內心苦悶,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給我們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詩人形象。

提問2:“余雖好修姱以羈鞿兮,謇朝誶夕替 ”兩句在本節中有何作用?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羈鞿兮”,卻為什么“謇朝誶而夕替”?有哪三個原因? 明確:“余雖好修姱以羈鞿兮,謇朝誶夕替 ”兩句啟下。

原因:小人投機(“眾女”“謠諑”);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提問3:屈原怎么對待這種不公平的待遇?(用詩句回答)由此看出屈原是什么態度?表現了他什么樣的感情?

明確:“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追求美德,至死不改。)“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疾惡如仇,不同流合污。)“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剛正不阿,愿獻身正道)。表現了屈原實施“美政”,振興楚國的政治理想和愛國熱情,以及修身潔行的高尚節操和嫉惡如仇的斗爭精神,并對楚國的腐敗政治和黑暗勢力

【第4句】:討論詩人追求的理想:

提示:總的理想是希望楚王能任用賢能,楚國能繁榮富強。具體表現:

⑴ 熱愛祖國、憂國憂民。

⑵ 堅持正義,堅持真理,不同流合污。

⑶ 加強自身修養,追求美好的品德。

【第5句】:本文中多處用到比興手法,試找出幾例并簡單分析它們各自的寓意。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靈修”本意是神仙,這里指君王。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以“蛾眉”(即美貌)比擬自己的美德,以“眾女”肆意造謠中傷比擬朝臣對自己的造謠中傷。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鷙”指鷹、雕一類兇猛的鳥,“鳥”指一般的鳥,這里分別比擬詩人自己和周圍群小。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所寫的衣著佩飾都比擬詩人的美德。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比擬詩人的品德更加高潔。

【第4句】:學習反思:讀完這篇文章,你有哪些啟發?

①一個人即使身處逆境,也要為崇高遠大的理想而奮斗,決不能動搖和悔改。

②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長的,但為了追求真理,應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③即使在污濁的環境中,也應保持自己的高潔品質。要熱愛祖國。

【第5句】:理解性默寫

【第1句】:表現詩人極度苦悶難以排解又憂國憂民的詩: 長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第2句】:寫詩人堅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縱然死一萬次也絕不后悔的句子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第3句】:詩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寫自己對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第4句】:詩人怨恨楚懷王昏聵糊涂,輕信謠言的語句是: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第5句】:表現詩人寧愿突然死去,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樣的句子是:

寫小人們種種丑態、伎倆,自己不為所動,寧死也不與他們同流合污的詩句 :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

【第6句】:寫作者向古圣先賢學習保持清白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第7句】:詩人用比興的手法借助鮮花香草寫自己要修養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第8句】:寫自己因為有芳香和光澤,所以純潔的品格未虧的詩句是: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第9句】:寫人各有志,而我獨喜歡加強品格修養的詩句是: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第10句】:屈原寫自己堅持特立獨行的品格,粉身碎骨也不改的句子是: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1)表現作者剛正不阿、一身正氣的句子: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表現作者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的句子: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3)表現作者潔身自好、自我完善的句子: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4)表現作者堅持真理、獻身理想的句子: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5)表現作者憂國憂民、熱愛祖國的句子: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拓展閱讀:《離騷》重點句賞析

【第1句】: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以善淫。

評析:這幾句詩使抒情主人公除了作為政治家和詩人的自我形象出現外,又常幻化為,一個美麗而遭逢不幸的女子。她有愛美的天性,喜歡用芳潔的'東西修飾自己,還親手栽培了許多芬芳的草木。起初與丈夫(“靈修”有時也可理解為丈夫)締結了婚約,后來卻受到眾女的嫉妒和讒毀,終于被拋棄。這一條“美人香草” 式的寓意伏線和詩人的政治抒情疊合在一起,造成《離騷》全詩特有的寫實與虛擬二重世界相互交融、迷離惝恍的藝術效果,給全詩增添了綽約的風姿和芳菲的情韻。

翻譯: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終不能理解我的心思。那些女人也嫉妒我的嫵媚,誹謗我好放蕩淫亂。

【第2句】: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評析: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堅貞不屈。真可說是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無恥小人對他的惡毒誣蔑,一會說他穿著奇裝異服,一會又說他面容姣好,肯定是個善淫之輩。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競相諂媚,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屈原下決心絕對不和他們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鷙鳥,孤傲、矯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變,也無法改變,這就像方圓不能周,異道不相安一樣。在這里,屈原清楚地預感到了自己的結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選擇。句中“雖九死其猶未悔”和同出自于《離騷》的“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翻譯:只要是我心中所向往喜歡的,即使死去九次也不會后悔。

【第3句】: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評析:這幾句詩所表現出的詩人自知之明、自謀之熟、自勉之嚴、自決之勇,令人感慨萬分。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不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堅定。通過這一段情感的抒發,詩人將構成自己心靈世界悲劇性沖突的兩個方面──理想與現實的對立、進取與退隱的對立,初步展現出來了。繼之又更加堅定地作出了選擇。

翻譯:我生各有各的喜好,我獨愛美,并且習以為常。即使肢體分解也不會改變,難道我的心志是可以挫敗的嗎?

離騷文言知識點歸納

《離騷》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于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詩人鮮明的個性光輝。下面是yjbys小編分享的離騷文言知識點歸納,更多資訊請點擊(http://www.semjishu.com//wenxue)。

【第1句】: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第1句】:掩涕:長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淚)

【第2句】:誶:謇(jiǎn)朝誶(suì)而夕替(諫爭)

【第3句】:替:謇朝誶而夕替(廢棄,貶斥)

【第4句】:雖:雖九死而未悔(縱然,即使)

【第5句】:眾女: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許多小人)

【第6句】:蛾眉: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第7句】:遙諑: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造謠,誹謗)

【第8句】:偭:偭(miǎn)規矩而改錯(背向,引申為違背)

【第9句】:度:競周容以為度(法度,準則)

【第10句】:溘:寧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第11句】:異道:夫熟異道而相安(不同道)

【第12句】:尤:忍尤而攘詬(罪過)

【第13句】: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第14句】: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觀察,選擇道路)

【第15句】:及:及行迷之未遠(趁著)

【第16句】:止息:馳椒丘且焉止息(停下來休息)

【第17句】:初服:退將復修吾初服(當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第18句】: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聳的樣子)

【第19句】:游目:忽反顧?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雜文摳?放眼觀看)

【第20句】:繽紛:佩繽紛其繁飾兮(繁多)

【第21句】:未變: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不會改變)

【第2句】:通假字

【第1句】:錯:偭(miǎn)規矩而改錯(通"措",措施)

【第2句】: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憂愁苦悶)

【第3句】: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圓")

【第4句】:離:進不入以離尤兮(通"罹",遭受)

【第5句】:章:芳菲菲其彌章(通"彰",明顯,顯著)

【第6句】:反:延佇乎吾將反(通"返",返回)

【第3句】:一詞多義

【第1句】:長:

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副詞,長久)

②長余佩之陸離(使……加長)

【第2句】: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為是好的)

②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擅長)

【第3句】:以為:

①制芰(jì)荷以為衣兮(用……做)

②余獨好修以為常(認為)

【第4句】:修:

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美好)

②退將復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獨好修姱以為常(美,美好)

【第5句】:雖:

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惟,只是)

②雖九死其猶未悔(即使,縱然)

【第4句】:詞類活用

【第1句】:鞿羈: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名作動,約束)

【第2句】:淫:謠諑謂余以善淫(動作名,淫蕩的事)

【第3句】:群:鷙鳥之不群兮(名作動,合群)

【第4句】:死:伏清白以死直兮(為動用法,為……而死)

【第5句】: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動,使……受委屈,使……受壓抑)

【第6句】:步:步余馬于蘭皋兮(使動,使……步行)

【第7句】: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動,使……加高)

【第8句】:長:長余佩之陸離(使動,使……加長)

【第5句】:古今異義的詞

【第1句】:浩蕩:怨靈修之浩蕩(①古義:荒唐。②今義:形容水勢廣闊而壯大)

【第2句】:工巧:固時俗之工巧兮(①古義:善于投機取巧。②今義:技藝巧妙)

【第3句】:改錯:偭(miǎn)規矩而改錯(①古義:改變措施。②今義:改正錯誤)

【第4句】:窮困:吾獨窮困乎此時也(①古義:處境困窘。②今義:經濟困難)

【第5句】:流亡:寧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義:隨流水而消逝。②今義:因災害或政治原因被迫離開家鄉或祖國)

【第6句】:句式

【第1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賓語前置)

【第2句】:唯昭質其猶未兮(固定句式)

【第3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定語后置)

【第4句】: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被動句)

【第5句】:雖體解吾猶未變虧(被動句)

【第7句】:難句翻譯

【第1句】:余雖好姱(kuā)以鞿(jī)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譯: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約束自己啊,早上進諫而晚上即遭貶黜。

【第2句】: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譯:這也是我心所向往的美德啊,縱然九死也不后悔。

【第3句】: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譯:寧愿突然死去,隨水流而長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這種丑態。

【第4句】: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譯: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納,又遭受指責啊,就退隱了,重新整理我當初的衣服。

【第5句】: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譯:裁剪荷葉做上衣啊,綴縫荷花花瓣做下裝。

【第6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

譯:不了解我也罷了啊,只要我本心確實是美好的。

【第7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譯: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長我長長佩帶。

【第8句】: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譯:世上的清芳和污濁雜糅在一起啊,唯獨我明潔的品質還沒有虧損。

【第9句】: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譯:即使被肢解我還是不會改變啊,難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敗的嗎?

拓展閱讀:作者簡介

屈原(約前339—約前278),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

作者。本世紀中,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廣泛尊崇。

《屈原列傳》說屈原名平,字原。而《離騷》中則自稱名正則,字靈均,這是前者的轉寫化名。“正則”與“靈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義。屈原與懷王同祖,他當左徒,是以宗親而任重臣。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動,據《屈原列傳》所載,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證,主要有:內政方面贊助懷王,議論國事及應對賓客,起草憲令及變法;外交方面參加合縱派與秦斗爭,兩度出使齊國。

楚懷王死了以后,長子頃襄王繼位,以其弟子蘭為令尹。當時,楚國人都責怪子蘭勸懷王入秦的過錯,所以,屈原受到廣泛的同情。但子蘭非但不思其過,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頃襄王誹謗屈原。頃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區。大約此時郢都在莊暴郢之后,“百姓震愆”,“民離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鄉而就遠,輾轉流離在沅、湘一帶大概有九年之久。他遠離故國,又無職位,對于國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嘆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順著沅江,向長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遠游、求賢又不成,這時他“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無可奈何之際,他自沉于汨羅江中,以明其忠貞愛國之懷。

屈原學識淵博。他對天文、地理、禮樂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亂興衰和一些重要的'歷史傳說,都很熟悉;對于春秋以來各大國的歷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對楚國先王的創業史,尤為精熟。在這廣闊的領域里,他總結了許多經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見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隨處都表現出強烈的憂國憂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他的政治理想的內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賢相的政治。他認為只有圣君賢相才能改變楚國的政治和社會的現實,使楚國強大起來。他熱烈頌揚古代的圣君如堯、舜、禹、湯、后稷、文王以及齊桓、晉文和楚之三后等,熱烈頌揚古代的賢臣如伊尹、傅說、呂望、周公、寧戚、箕子、介子、比干、伯夷、叔齊、伍胥及楚之子文等。他還用對比的方法講一些非圣之君如桀、紂、羿、寒浞、澆等。他想通過對比來說明圣君賢相的重要,并借以說明楚無圣君賢相的危險性,這些都是針對現實而發的。“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離騷》),耿介,意即光明正大,是屈原對國君的最高要求。所謂賢臣,則以伊、傅、呂、寧為楷模,而不以貴胄為對象。這就是主張用人唯賢,反對用人唯親的意思,屈原在講到賢臣時,往往用忠貞、忠誠、忠信這些辭語。屈原本人就是在忠君愛國的思想支配下,敢于堅持真理,不向邪惡勢力低頭:“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古代賢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現。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內容就是民本思想。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離騷》《九章》等作品中反復談到“民”的問題,“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茍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顧后兮,相觀民之計極”(《離騷》);“愿搖起而橫奔兮,覽民尤以自鎮”(《九章•抽思》)。這實際上是古代所謂“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孟子•萬章》引)思想的發展。所謂圣君賢相,所謂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決民生疾苦問題,能否致民于康樂之境。

屈原的作品,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離騷》1篇,《天問》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遠游》《卜居》《漁父》各1篇。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語,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游》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大體說來,《離騷》《天問》《九歌》可以作為屈原作品三種類型的代表。《九章》《遠游》《卜居》《漁父》《招魂》《大招》,其內容與風格可與《離騷》列為一組,大都是有事可據,有義可陳,重在表現作者內心的情愫。《離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熱情以至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其中閃耀著鮮明的個性光輝,是屈原全部創作的重點。《天問》是屈原根據神話、傳說材料創作的詩篇,著重表現作者的學術造詣及其歷史觀和自然觀。《九歌》是楚國祀神樂曲,經屈原加工、潤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發和環境氣氛的描述上,充滿濃厚的生活氣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顯示了南楚文學傳統的痕跡。《離騷》一組,《九歌》一組,構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風格。

離騷知識要點歸納

《離騷》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作了一番抒情的描述,一首宏偉壯麗的詩篇。下面是yjbys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離騷知識要點歸納,更多相關資料請點擊(http://www.semjishu.com//wenxue),關注雜文欄目。

【第1句】:重點詞語

【第1句】:掩涕:長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淚)

【第2句】:誶:謇(jiǎn)朝誶(suì)而夕替(諫爭)

【第3句】:替:謇朝誶而夕替(廢棄,貶斥)

【第4句】:雖:雖九死而未悔(縱然,即使)

【第5句】:眾女: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許多小人)

【第6句】:蛾眉: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第7句】:遙諑: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造謠,誹謗)

【第8句】:偭:偭(miǎn)規矩而改錯(背向,引申為違背)

【第9句】:度:競周容以為度(法度,準則)

【第10句】:溘:寧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第11句】:異道:夫熟異道而相安(不同道)

【第12句】:尤:忍尤而攘詬(罪過)

【第13句】: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第14句】: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觀察,選擇道路)

【第15句】:及:及行迷之未遠(趁著)

【第16句】:止息:馳椒丘且焉止息(停下來休息)

【第17句】:初服:退將復修吾初服(當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第18句】: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聳的樣子)

【第19句】:游目:忽反顧以游目兮(放眼觀看)

【第20句】:繽紛:佩繽紛其繁飾兮(繁多)

【第21句】:未變: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不會改變)

【第2句】:通假字

【第1句】:錯:偭(miǎn)規矩而改錯(通“措”,措施)

【第2句】: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憂愁苦悶)

【第3句】: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圓”)

【第4句】:離:進不入以離尤兮(通“罹”,遭受)

【第5句】:章:芳菲菲其彌章(通“彰”,明顯,顯著)

【第6句】:反:延佇乎吾將反(通“返”,返回)

【第3句】:一詞多義

【第1句】:長: 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副詞,長久) ②長余佩之陸離(使……加長)

【第2句】: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為是好的) ②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擅長)

【第3句】:以為: ①制芰(jì)荷以為衣兮(用……做) ②余獨好修以為常(認為)

【第4句】:修: 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美好)②退將復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獨好修姱以為常(美,美好)

【第5句】:雖: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惟,只是) ②雖九死其猶未悔(即使,縱然)

【第4句】:詞類活用

【第1句】:鞿羈: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名作動,約束)

【第2句】:淫:謠諑謂余以善淫(動作名,淫蕩的事)

【第3句】:群:鷙鳥之不群兮(名作動,合群)

【第4句】:死:伏清白以死直兮(為動用法,為……而死)

【第5句】: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動,使……受委屈,使……受壓抑)

【第6句】:步:步余馬于蘭皋兮(使動,使……步行)

【第7句】: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動,使……加高)

【第8句】:長:長余佩之陸離 (使動,使……加長)

【第5句】:古今異義的詞

【第1句】:浩蕩:怨靈修之浩蕩(①古義:荒唐。②今義:形容水勢廣闊而壯大)

【第2句】:工巧:固時俗之工巧兮(①古義:善于投機取巧。②今義:技藝巧妙)

【第3句】:改錯:偭(miǎn)規矩而改錯(①古義:改變措施。②今義:改正錯誤)

【第4句】:窮困:吾獨窮困乎此時也(①古義:處境困窘。②今義:經濟困難)

【第5句】:流亡:寧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義:隨流水而消逝。②今義:因災害或政治原因被迫離開家鄉或祖國)

【第6句】:句式

【第1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賓語前置)

【第2句】:唯昭質其猶未兮(固定句式)

【第3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定語后置)

【第4句】: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被動句)

【第5句】:雖體解吾猶未變虧(被動句)

拓展閱讀:屈原介紹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 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他主張對內舉賢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后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我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主要作品有《離騷》、《九章》、《九歌》、《天問》等。在詩中抒發了熾熱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表達了對楚國的熱愛,體現了他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對后世詩歌創作產生積極影響。

生平介紹:

屈原,羋[mǐ]姓屈氏(與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為羋姓熊氏,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羋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見正史記載,史學界尚有爭論,(約生于前353年—前335年,死于前283年—前269年),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他被世人稱為“詩歌之父”。他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公元前340年屈原誕生于秭歸三閭鄉樂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歸縣),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為人性格耿直,卻因在修訂法規的時候不愿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并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等人的極力慫恿下被秦國誘去,囚死秦國。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mì)羅江自殺。老百姓聽到噩耗很悲痛,爭先恐后的來打撈他的尸體,結果一無所獲。于是,有人用葦葉包了糯米飯,投進江中祭祀屈原,這種祭祀活動一年一年流傳下來,漸漸成為一種風俗。 定于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關于端午節其中的一種說法)。對于屈原的忠而見疏,后世詩人陣志歲遙為郁結,其詩《屈原》云:“浩氣干霄漢,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無計事昏君。”(《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 此不僅對愛國者屈原,也是對歷代“王之藎臣”(《詩·大雅·文王》)的由衷愾惜;不只對當時楚王,也是對其他昏暗君王的一種深刻批判。

“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紛其無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在流放期間,屈原為后世留下了許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漁父的一次對話中,漁父勸他“與世推移”,不要“深思高舉”,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塵埃。在漁父看來,處世不必過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沉浮。至于“深思高舉”,落得個被放逐,則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漁父的談話,表現出了兩種處世哲學。 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國都郢都。當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端午節,據說就是因此而來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17個國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聯合發起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1953年,在莫斯科舉行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的世界和平理事會決定將屈原列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號召全世界人民紀念他。

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不久,為了呼應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爭取國際地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決定由郭沫若、游國恩、鄭振鐸、文懷沙等人組成“屈原研究小組”,并將屈原的作品整理成集,以白話文的形式出版發行。

離騷文言知識歸納

《離騷》以新奇的比喻,夸張的描寫,表現善與美的崇高,惡與丑的卑鄙齷齪,表現了光明與黑暗的勢不兩立,從而把一個時代的面貌整個呈現出來,啟發人的認識。

【第1句】:重點詞語

【第1句】:掩涕:長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淚)

【第2句】:誶:謇(jiǎn)朝誶(suì)而夕替(諫爭)

【第3句】:替:謇朝誶而夕替(廢棄,貶斥)

【第4句】:雖:雖九死而未悔(縱然,即使)

【第5句】:眾女: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許多小人)

【第6句】:蛾眉:眾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第7句】:遙諑: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造謠,誹謗)

【第8句】:偭:偭(miǎn)規矩而改錯(背向,引申為違背)

【第9句】:度:競周容以為度(法度,準則)

【第10句】:溘:寧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第11句】:異道:夫熟異道而相安(不同道)

【第12句】:尤:忍尤而攘詬(罪過)

【第13句】: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第14句】: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觀察,選擇道路)

【第15句】:及:及行迷之未遠(趁著)

【第16句】:止息:馳椒丘且焉止息(停下來休息)

【第17句】:初服:退將復修吾初服(當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第18句】: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聳的樣子)

【第19句】:游目:忽反顧?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雜文摳?放眼觀看)

【第20句】:繽紛:佩繽紛其繁飾兮(繁多)

【第21句】:未變:雖體解吾猶未變兮(不會改變)

【第2句】:通假字

【第1句】:錯:偭(miǎn)規矩而改錯(通“措”,措施)

【第2句】: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憂愁苦悶)

【第3句】: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圓”)

【第4句】:離:進不入以離尤兮(通“罹”,遭受)

【第5句】:章:芳菲菲其彌章(通“彰”,明顯,顯著)

【第6句】:反:延佇乎吾將反(通“返”,返回)

【第3句】:一詞多義

【第1句】:長: ①長太息以掩涕兮(副詞,長久) ②長余佩之陸離(使……加長)

【第2句】: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為是好的) ②謠諑(zhuó)謂余以善淫(擅長)

【第3句】:以為: ①制芰(jì)荷以為衣兮(用……做) ②余獨好修以為常(認為)

【第4句】:修: 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美好)②退將復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獨好修姱以為常(美,美好)

【第5句】:雖:①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惟,只是) ②雖九死其猶未悔(即使,縱然)

【第4句】:詞類活用

【第1句】:鞿羈:余雖好修姱(kuā)以鞿(jī)羈兮(名作動,約束)

【第2句】:淫:謠諑謂余以善淫(動作名,淫蕩的事)

【第3句】:群:鷙鳥之不群兮(名作動,合群)

【第4句】:死:伏清白以死直兮(為動用法,為……而死)

【第5句】: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動,使……受委屈,使……受壓抑)

【第6句】:步:步余馬于蘭皋兮(使動,使……步行)

【第7句】: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動,使……加高)

【第8句】:長:長余佩之陸離 (使動,使……加長)

【第5句】:古今異義的詞

【第1句】:浩蕩:怨靈修之浩蕩(①古義:荒唐。②今義:形容水勢廣闊而壯大)

【第2句】:工巧:固時俗之工巧兮(①古義:善于投機取巧。②今義:技藝巧妙)

【第3句】:改錯:偭(miǎn)規矩而改錯(①古義:改變措施。②今義:改正錯誤)

【第4句】:窮困:吾獨窮困乎此時也(①古義:處境困窘。②今義:經濟困難)

【第5句】:流亡:寧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義:隨流水而消逝。②今義:因災害或政治原因被迫離開家鄉或祖國)

【第6句】:句式

【第1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賓語前置)

【第2句】:唯昭質其猶未兮(固定句式)

【第3句】: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定語后置)

【第4句】: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被動句)

【第5句】:雖體解吾猶未變虧(被動句)

拓展閱讀:離騷全詩賞析:

宋代著名史學家、詞人宋祁說:“《離騷》為詞賦之祖,后人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圓不能過規。”這就是說,《離騷》不僅開辟了一個廣闊的文學領域,而且是中國詩賦方面永遠不可企及的典范。

《離騷》作于楚懷王【第24句】:五年(前30【第5句】:前304)屈原被放漢北后的兩三年中。漢北其地即漢水在郢都以東折而東流一段的北面,現今天門、應城、京山、云夢縣地,即漢北云夢。懷王十六年屈原因草擬憲令、主張變法和主張聯齊抗秦,被內外反對力量合伙陷害,而去左徒之職。后來楚國接連在丹陽、藍田大敗于秦,才將屈原招回朝廷,任命其出使齊國。至懷王二十四年秦楚合婚,二十五年秦楚盟于黃棘,秦歸還楚國上庸之地,屈原被放漢北。

漢北其地西北距楚故都鄢郢(今宜城)不遠。《離騷》當是屈原到鄢郢拜謁了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后所寫。詩開頭追述楚之遠祖及屈氏太祖,末尾言“臨睨舊鄉”而不忍離去,中間又寫到靈氛占卜、巫咸降神等情節,都和這個特定的創作環境有關。

《離騷》是一首充滿激情的政治抒情詩,是一首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藝術杰作。詩中的一些片斷情節反映著當時的歷史事實(如“初既與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傷靈脩之數化”即指懷王在政治外交上和對屈原態度上的幾次反覆)。但表現上完全采用了浪漫主義的方法:不僅運用了神話、傳說材料,也大量運用了比興手法,以花草、禽鳥寄托情意,“以情為里,以物為表,抑郁沉怨”(劉師培《論文雜記》)。而詩人采用的比喻象征中對喻體的調遣,又基于傳統文化的底蘊,因而總給人以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由于詩人無比的憂憤和難以壓抑的激情,全詩如大河之奔流,浩浩蕩蕩,不見端緒。但是,細心玩味,無論詩情意境的設想,還是外部結構,都體現了詩人不凡的藝術匠心。

從構思上說,詩中寫了兩個世界:現實世界和由天界、神靈、往古人物以及人格化了的日、月、風、雷、鸞風、鳥雀所組成的超現實世界。這超現實的虛幻世界是對現實世界表現上的一個補充。在人間見不到君王,到了天界也同樣見不到天帝;在人間是“眾皆競進以貪婪”,找不到同志,到天上求女也同樣一事無成。這同《聊齋志異》中《席方平》篇寫陰間的作用有些相似。只是《席方平》中主人公是經過由人到鬼的變化才到另一個世界,而《離騷》中則是自由來往于天地之間。這種構思更適宜于表現抒情詩瞬息變化的激情。詩人設想的天界是在高空和傳說中的神山昆侖之上,這是與從原始社會開始形成的一般意識和原型神話相一致的,所以顯得十分自然,比起后世文學作品中通過死、夢、成仙到另一個世界的處理辦法更具有神話的色彩,而沒有宗教迷信的味道。詩人所展現的背景是廣闊的,雄偉的,瑰麗的。其意境之美、之壯、之悲,是前無古人的。特別地,詩人用了龍馬的形象,作為由人間到天界,由天界到人間的工具。《尚書中候》佚文中說,帝堯繼位,“龍馬銜甲”。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動物龍的原型之一即是神化的駿馬。《周禮》中說“馬八尺以上為龍”,《呂氏春秋》說“馬之美者,青龍之匹,遺風之乘”。在人間為馬,一升空即為龍。本來只是地面與高空之分,而由于神駿變化所起的暗示作用,則高空便成了天界。詩人借助自己由人間到天上,由天上到人間的情節變化,形成了這首長詩內部結構上的大開大闔。詩中所寫片斷的情節只是作為情感的載體,用以外化思想的斗爭與情緒變化。然而這些情節卻十分有效地避免了長篇抒情詩易流于空泛的弊病。

從外部結構言之,全詩分三大部分和一個禮辭。第一部分從開頭至“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自敘生平,并回顧了詩人在為現實崇高的政治理想不斷自我完善、不斷同環境斗爭的`心靈歷程,以及慘遭失敗后的情緒變化。這是他的思想處于最激烈的動蕩之時的真實流露。從“女媭之嬋嬡兮,申申其詈予”至“懷朕情而不發兮,余焉能忍與此終古”為第二部分。其中寫女媭對他的指責說明連親人也不理解他,他的孤獨是無與倫比的。由此引發出向重華陳辭的情節。這是由現實社會向幻想世界的一個過渡(重華為已死一千余年的古圣賢,故向他陳辭便顯得“虛”;但詩人又設想是在其葬處蒼梧之地,故又有些“實”)。然后是巡行天上。入天宮而不能,便上下求女,表現了詩人在政治上的努力掙扎與不斷追求的頑強精神。從“索藑茅以筵篿兮”至“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為第三部分,表現了詩人在去留問題上的思想斗爭,表現了對祖國的深厚感情,讀之令人悲愴! 末尾一小節為禮辭。“既莫足以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雖文字不多,但表明詩人的愛國之情是與他的美政理想聯系在一起的。這是全詩到高潮之后的畫龍點睛之筆,用以收束全詩,使詩的主題進一步深化,使詩中表現的如長江大河的奔涌情感,顯示出更為明確的流向。詩的第一部分用接近于現實主義的手法展現了詩人所處的環境和自己的歷程。而后兩部分則以色彩繽紛、波譎云詭的描寫把讀者帶入一個幻想的境界。常常展現出無比廣闊、無比神奇的場面。如果只有第一部分,雖然不能不說是一首飽含血淚的杰作,但還不能成為浪漫主義的不朽之作;而如只有后兩部分而沒有第一部分,那么詩的政治思想的底蘊就會薄一些,其主題之表現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既含蓄,又明確;既朦朧,又深刻。

《離騷》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他有著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長顑頷亦何傷。”很多屈原的畫像即使不寫上“屈原”二字,人們也可以一眼認出是屈原,就是因為都依據了詩中這種具有特征性的描寫。其次,他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格。第一,他是一位進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張法治(“循繩墨而不頗”),主張舉賢授能。第二,他主張美政,重視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反對統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陳辭一段可見)。第三,他追求真理,堅強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這個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兩千多年來給了無數仁人志士以品格與行為的示范,也給了他們以力量。

信息流廣告 網絡推廣 周易 易經 代理招生 二手車 網絡營銷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質文化遺產 查字典 精雕圖 戲曲下載 抖音代運營 易學網 互聯網資訊 成語 成語故事 詩詞 工商注冊 注冊公司 抖音帶貨 云南旅游網 網絡游戲 代理記賬 短視頻運營 在線題庫 國學網 知識產權 抖音運營 雕龍客 雕塑 奇石 散文 自學教程 常用文書 河北生活網 好書推薦 游戲攻略 心理測試 石家莊人才網 考研真題 漢語知識 心理咨詢 手游安卓版下載 興趣愛好 網絡知識 十大品牌排行榜 商標交易 單機游戲下載 短視頻代運營 寶寶起名 范文網 電商設計 免費發布信息 服裝服飾 律師咨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經典范文 優質范文 工作總結 二手車估價 實用范文 愛采購代運營 古詩詞 衡水人才網 石家莊點痣 養花 名酒回收 石家莊代理記賬 女士發型 搜搜作文 石家莊人才網 銅雕 詞典 圍棋 chatGPT 讀后感 玄機派 企業服務 法律咨詢 chatGPT國內版 chatGPT官網 勵志名言 河北代理記賬公司 文玩 朋友圈文案 語料庫 游戲推薦 男士發型 高考作文 PS修圖 兒童文學 買車咨詢 工作計劃 禮品廠 舟舟培訓 IT教程 手機游戲推薦排行榜 暖通,電采暖, 女性健康 苗木供應 ps素材庫 短視頻培訓 優秀個人博客 包裝網 創業賺錢 養生 民間借貸律師 綠色軟件 安卓手機游戲 手機軟件下載 手機游戲下載 單機游戲大全 免費軟件下載 網賺 手游下載 游戲盒子 職業培訓 資格考試 成語大全 英語培訓 藝術培訓 少兒培訓 苗木網 雕塑網 好玩的手機游戲推薦 漢語詞典 中國機械網 美文欣賞 紅樓夢 道德經 網站轉讓 鮮花 社區團購 石家莊論壇 書包網 電地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视频99| 玖玖在线资源站| 杨幂13分20秒未删减bt| 天天摸天天操免费播放小视频| 国产无av码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国产禁女女网站免费看| 亚洲色图欧美另类| 东北小彬系列chinese| 被公侵犯电影bd在线播放| 桃子视频在线观看高清免费视频 | 爱情岛论坛免费视频|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国产成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一区二区三区91| 精精国产www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视频| 免费99热在线观看| 东京道一本热中文字幕| 肥大bbwbbw高潮喷水| 日本高清色本免费现在观看|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53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mp4|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91| 亚洲网站在线播放| 99热精品在线播放|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1分29| 免费日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一本大道久久东京热无码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