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自己動手穿鞋的說說匯編50句
小班寶寶穿鞋記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們三位老師都要幫他們檢查鞋子穿的對不對,每天都有小朋友穿反鞋子,而且有的叫他們換過來之后還是反的,這讓我們三位老師很煩惱。
于是我想到了一首以前小朋友學過的兒歌《鞋寶寶》,我覺得兒歌的內容很好,對小朋友是否穿對鞋子幫助很大,于是我把這首兒歌運用到了生活中,每次小朋友起床后,我就叫他們一邊把小腳并攏,一邊念兒歌:“兩只鞋寶寶,一對好朋友,穿對了,高興頭碰頭,穿反了,生氣背對背。”我讓小朋友相互檢查,看一看鞋寶寶是生氣了還是高興了,我看見小朋友都認真的檢查起來,嘴里還說著:“高興了”“生氣了”,我對平時經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會單獨講解,教他們怎樣檢查自己的'鞋子,怎樣讓鞋寶寶高興起來,小朋友好像都很樂意。慢慢的,我讓小朋友當起了小老師,讓小老師帶著小朋友邊念兒歌邊檢查鞋子,特別是讓平時常穿錯鞋子的小朋友來檢查,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穿錯鞋子的小朋友越來越少了,讓我們三位老師很驚喜。我們知道這只是一個好的開始,以后還需我們老師繼續正確的引導。
通過這件事,我覺得老師要懂得學以致用,其實平時老師身邊有很多的兒歌、歌曲、故事等,如果能把他們正確的運用到生活中,要比老師不厭其煩地反復講解,效果要好的多,這樣既有利于孩子們掌握知識,又能提高他們的行為習慣,一舉兩得。
小班長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在我們班里有一個叫粼粼的孩子,在剛開學的時候他是最能哭的孩子,而現在他是最能鬧騰的孩子,而他又比較有領導力,寶寶們都喜歡跟他玩。對他的這種情況,老師們都很無奈。
有一次我帶孩子們去小便,出來站隊的時候粼粼到處亂跑,一會去玩滑梯,一會去玩輪胎秋千,到處亂跑一個勁鬧騰,我叫他"粼粼,來排隊了,我們回教室了"他會看你一眼,然后繼續亂跑,其他的孩子看見了,也會跟著他到處鬧。我看見這種情況突發奇想,"粼粼,到老師這里來,老師有話對你說。"當粼粼過來的時候,我對他說:"粼粼,如果你表現得好,老師讓你當班長好不好。"粼粼痛快地答應了。我又告訴他"那你幫老師把小朋友集合起來,我們回教室吧。"不一會的功夫,孩子們排好隊隨著我回教室里去了。
對于這種愛表現想讓老師注意他的'孩子,我們應該給與他合適的機會對于像林林這種愛鬧騰但有號召力的孩子老師應給與其發展的空間。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家長、智慧、風采
我班舟舟的爸爸非常關心孩子在幼兒園的成長,每次幼兒園里布置的任務,他都會積極地支持和完成。他的熱心和孩子的進步成正比,只要有空他就很想來園助教,可這次手足口病的流行,幼兒園不允許舉行大活動,家長開放活動也暫停,家長進幼兒園的機會很少。
這幾天姚爸爸有點時間,他主動要求來園助教。正好我們上語言故事活動《太陽出來了》,當故事講完時,孩子們發現了好多問題,有的問:“白天的太陽,到了晚上就變成月亮了嗎?”我剛想回答,又把話縮了回去,馬上請姚爸爸來回答我們孩子的困惑。因為姚爸爸在大學里學的是物理系,對這些問題的解答是輕而易舉,姚爸爸大大方方地回答了孩子的問題,沒想到孩子的問題一個接一個,都是有關宇宙的事。有的問:“為什么?有的星星亮,有的星星暗?”“地球是怎么轉的?”“為什么,有白天和晚上?”姚爸爸給孩子一一解答的同時又現場拿起道具為大家演示,使每個孩子都聚精會神地聽著,連平時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也非常認真。我想,這大概是男教師的魅力吧!
以“孩子、家長、教師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為理念的家長助教,一方面滿足了家長了解教育、參與教育的'需要,有效地促進了家長對幼兒園、班級、教師教育與活動的理解、配合與支持,提高了幼兒園教育的質量和成效;另一方面,家長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發揮,彌補了教師在知識技能上的不足及教育時間、空間上的局限,能促進幼兒園教育在有限的條件下實現無限的超越。其實我們家長身上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而且絕大部分家長也都是非常關心自己孩子各個方面的發展,因此他們對幼兒園教育活動充滿了好奇,很想通過各種方式來了解幼兒園教育。我們在開展助教活動時,還可以采取多種形式來調動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從而讓家長教育資源猶如新鮮血液源源不斷地注入到我們幼兒園教育工作中。
幼兒教師小班隨筆
由于小班孩子好動的特點,還要根據不同性質的活動安排孩子們不同的座位,這樣不僅有利于孩子們吸收知識,也能更好的幫助老師維持活動過程中的秩序問題。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幼兒教師小班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幼兒教師小班隨筆篇【一】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于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叫佳佳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直拉著姥姥的手不放,戀戀不舍地說:"姥姥,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佳佳滿眼含淚地松開姥姥的手。佳佳的姥姥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佳佳的鼻子不好,要靠嘴來呼吸,吃飯時要用嘴一邊呼吸一邊吃,這樣吃飯的速度就較慢,她害怕老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佳佳。在活動區游戲時,佳佳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佳佳,你喜歡玩什么?"她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佳佳高興得點點頭,于是我和她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著講著,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佳佳,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佳佳講故事,佳佳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為了減輕佳佳進餐的緊張心情,武老師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可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后,佳佳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佳佳,你怎么啦?”“我吃不下”,“佳佳,別著急,你瞧,就剩下這么一點點了,來,我幫你!”佳佳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于把飯吃完了,盡管她是最后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佳佳和姥姥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姥姥手里還拿著幾本書,她對我說:“李老師,太謝謝你們了,佳佳以前不愿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姥姥,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夸我故事講得好呢。”望著佳佳姥姥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于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么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于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幼兒教師小班隨筆篇【二】
新生入園可謂是幼兒園門前的一大景觀,哭的、拽的'、笑的、鬧得,真所謂是千姿百態。
盡管如此,大多數孩子還是順利的從家長手里接過了孩子,當班主任老師們陸續的帶領孩子們走進自己的活動室后,園門口接待的任務自然留給了我,這樣,“認生”的孩子就是了一大難題。
朱辛子豫是剛入園的一個男孩子,第一天入園就出奇的安靜,沒有哭鬧,誰知道當別的孩子停止哭鬧后,他卻一反常態的來了,當孩子的奶奶送到門口后,打過招呼后,“子豫讓奶奶來送的,來,朱老師帶你去教室。”誰知,孩子一扭身子,竟然抱著奶奶的腿,嘴里還不停的念叨著:“找胖老師,找胖老師。”——教孩子的老師身材胖點。隨后,子豫的奶奶接著說:“孩子就認他的胖老師。”聽到家長和孩子的對話,我沒有多說什么,而是笑著對家長和孩子說:“好,那你們等著,我去叫他老師來。”
看到張老師出來后,孩子跟隨老師進入活動室。
針對此情況,我與家長進行了簡短的交流,讓家長明白了到了幼兒園,并不是一個老師,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解除家長大腦中的老思想,誰教我的孩子,我就只認誰的觀念。于是,從孩子在園表現,一直到入園前的分離,再到這個階段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等等,進行了探討。當看到家長不住點頭的神情時,我覺得時機也差不多了。因此,我與家長達成共識,明天早上入園時,讓我來接待孩子。
第二天早上,我在園門口接到了這位家長和孩子,雖然孩子比較勉強,但孩子沒有哭鬧,最后還是把小手給了我,當我牽著孩子的手時,我首先微笑著對孩子的表現給予了贊揚。“今天子豫真棒,能跟著朱老師進教室了。明天我相信,子豫就能自己走著進教室了。一會見到小朋友們,自己跟他們說一說,讓小朋友們也學一學子豫。好不好?”就這樣,在邊說邊走中,孩子忘記了人生,順利了走進了教室。
第三天.我還是一如既往的地等待著,“老師,我奶奶送我來了”……看到孩子蕩漾著微笑的小臉,我也笑了……
通過這個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讓我更進一步明確了,與家長溝通交流的重要性,也讓我們更明白了教育的責任不光是孩子,還有家長的認可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