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百年古樹的說說合集60條
描寫古樹的文案
【第1句】: 風燭年殘的古樹,光滑的樹干被歲月的蒼穹刻出了一道道刀疤似的傷痕,腐朽的樹枝見證了一路風雨,多少春夏秋冬的輪回,小樹也就變成了古樹。
【第2句】: 這棵樹高三十多米,粗十五米多,當?shù)剡€有“七摟八乍一媳婦”的傳說呢,真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樹枝下面有一些粗壯的石柱,支撐著粗壯龐大的樹枝。原來工作人員怕樹枝太重會折斷掉下來,為了保護它才用柱子來支撐。這棵銀杏樹已有三千五百年的歷史了,至今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
【第3句】: 屋前古樹春來早,枝繁葉茂風中搖。
【第4句】: 我家位于一個美麗的.村子,村邊是一條遠近聞名的楠溪江,江邊有一棵具有“千年古樹銀杏王”稱號的銀杏樹。它已有400多年歷史,有五層樓那么高,像一把巨大的撐開的傘,又像一個神話中的巨人一樣日日夜夜守護著我們的家園。
【第5句】: “柳杉王”已經(jīng)有1500多歲了,怪不得被稱為“千年古樹”。它有47米高,【第5句】:六個大人手拉手圍成圈才抱得過來呢!“柳杉王”的外皮是深咖啡的,十分粗糙,凹凸不平,摁一摁,軟軟的。
【第6句】: 古樹老了,孩子們也不來古樹下玩了。古樹的枝條靜靜地垂了下來。古樹想起了書下的老秋千。曾幾何時,孩子們總愛在秋千上蕩。如今,秋千也老了。
【第7句】: 我今天去游覽古園林,一走進大門就看見一棵蒼天古樹。古樹的樹根深深的扎進泥土里,吸收著養(yǎng)分。樹干很粗壯像圓桌。樹枝彎彎的,有些樹下垂像孩子的手輕輕地撫摸著大地。大片的樹葉黃綠相間。斑駁的樹皮像老人的手紋。古樹上爬滿了老藤,粗大的藤蔓長滿了大片翠綠的葉子,看上去生命力強盛,古樹蒼勁但富有生命力。
【第8句】: 啊!古樹!是多么的巨大,它站在小村落,望著大家,雖經(jīng)風吹雨打,使得身體黑黝殘破,但也使得它茁壯。它獨自站在那里,看來有些孤單,然而全村就是它的朋友,地球就是它的家。
【第9句】: 聳立著,葉凋深褐的古樹,守護在一間間老舊的紅磚屋旁。它堅硬的樹枝,伸向云層,有著探索天際的欲望。而一旁歇息的農(nóng)夫,看起來是多么渺小。
【第10句】: 春天,萬物復蘇,千年古樹群里的樹木吐出了嫩綠的葉子,地上的小草長出來了,大地就像披上了一層碧綠碧綠的地毯。千年古樹群的樹大部分都是國家一級古樹呢!
【第11句】: 在漕溪公園的一角,靜靜地矗立著一棵重陽木。這棵重陽木樹皮粗糙,樹干粗壯、堅硬,一個人都抱不過來。樹根深深地扎在地里,只露出一小部分。它的樹枝又長又密,長滿了卵一樣的,大大的,邊上有鋸齒的葉子。它是市一級保護植物,還很年邁,到今年足足一百四十歲。
【第12句】: 千年銀杏樹,你經(jīng)歷了三千多年的風風雨雨,仍然是那么蒼翠、挺拔,充滿生機,不愧是“天下第一銀杏樹”!
【第13句】: 棵銀杏樹已有三千五百年的歷史了,至今仍枝繁葉茂,生機盎然。春天,銀杏樹長出嫩綠的葉子,象一把天然的遮陽桑清晨,千萬滴露珠從葉子上滴落,在陽光的照耀下,美麗極了。
【第14句】: 樟樹的樹干特別粗,一定要兩三個人才能圍住它。它的根很長很長,一直鉆到假山底下。它的樹冠很大很大,就像一把撐開的大傘。
致古樹的詩歌
致古樹
哦,至誠的勇士!
近千年來,
你還是默默地守望著村子。
我的筆尖正熱情地為你喝彩!
瞧你悠閑地坐在懸崖上,
手里捧著半空翠綠;
雙腿從石縫里蜿蜒迸出、
直搗堅實的.泥土,
前進的每個足跡,
鐫刻在破裂的石壁上,
譜成一組壯麗的史詩!
哦,古樹!
你是咱村里眾生的形象大使。
你超強的生命力催人奮進,
曾喚醒過許多壯志消沉的村民。
迎著盛世的春風,
你對孩子們說,
幸福的生活都來之不易,
創(chuàng)造時仍須自強不息。
我說你是一道絕美的風景!
駐足觀賞的人們誰不陶醉?
有人想接你去城市的花園……
可你對那種受人嬌寵的日子毫無興趣,
育你的故土也不樂意!
你用堅毅的眼神
告訴我們:
你將與村子寸步不離。
我們自然明白你的心聲——
你的精神要讓村民們世代傳承!
《一棵進城的古樹》閱讀答案
(1)那天早晨,一棵百年古樹正像往常一樣,站在村外的原野上,沐浴陽光,呼吸清新的空氣,與白云招手,與春風嬉戲。
(2)突然來了一群人和一些車。幾個人圍著它指指劃劃。還沒等它明白是咋回事,挖掘機就轟隆隆開過來,圍著它開始一鏟一鏟挖土。不一會兒,它四周就被挖空了,自己深扎在泥土里的根漸漸暴露出來。
(3)它害怕了,大喊著:“不要這樣,不要這樣!”但沒人聽見它的喊聲。
(4)當它所有的根都被暴露出來時,挖掘機將巨大的鏟子伸過來,插入它身下,將它連同它身下的部分泥土鏟起來,惡狠狠地把它摔在了地面上。接著,又有人將它帶著泥土,用塑料袋裹住根部,然后再用繩子將枝干綁起來。吊車嗚嗚開動,勾住它,顫悠悠地將它吊進一輛大車里。
(5)“你們要干什么,你們要干什么?你們?yōu)槭裁匆@樣傷害我?”它大喊著,但始終沒人聽得到。
(6)它終于躺倒在車里,全身顫栗著流下了傷心的淚,盡管這淚,沒人看得到。
(7)汽車顛簸著,駛出了這片原野,駛出了它曾經(jīng)站立了上百年的土地。
(8)它看見車駛上鋪著黑油子的路,風馳電掣,駛向未知的遠方——它離故土越來越遠了。
(9)車駛進了高樓林立的城市,在一處寬闊的廠區(qū)廣場上停了下來。等在那里的吊車伸出長長的手臂,魯莽地將它從車里吊了出來,放進一個早已挖好的`樹坑里。
(10)從此,它在這個地方安下了家。脫離了原野故土的滋潤,它水土不服,一直病懨懨的。幾位穿綠色衣服的人天天圍著它轉(zhuǎn),給它打上了吊瓶輸液。后來,它知道,他們都是負責廠區(qū)綠化的工人。
(11)漸漸地,它的枝葉開始復蘇。
(12)它開始打量這個叫做繁華都市的地方:座座的高樓、穿梭的轎車、五彩的燈光、絡(luò)繹不絕的人流……真是一派熱鬧繁華的景象。但是,它始終有“身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感覺。
(13)它開始想念那片原野了,想念那里的草地,那里的野花,那些常棲息在它身上的鳥兒,還有那只經(jīng)常奔跑過它身邊的野兔。但,已經(jīng)回不去了……從今以后它再也聽不見林中的鳥鳴,也聞不到原野的芬芳,只得默默地、孤獨地將根扎在異鄉(xiāng)的泥土里了。
(14)每天,廣場上都會來很多人,唱歌的,跳舞的,散步的,干什么的都有。有些人會圍著它看,指著它蒼勁的枝,幽綠的葉,稱贊著什么。
(15)一天一天,它對自己被強行移植的抱怨,漸漸少了些。有時它也想過:一棵樹,不論站在哪里,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或者是做家具,或者被當做柴燒,或者僅僅是為這個星球增添一些綠意。然而,它還是每天都在盡力地將目光越過層層高樓,深情地眺望著故土所在的方向。
(16)有一天早晨,一個小女孩圍著它拍照,看著鏡頭里的圖像,小女孩興奮地向身邊的母親嚷著:“媽媽,看啊,樹葉上有露珠,多美啊!”
(17)也許,小女孩永遠都不會知道,那晶瑩的露珠,一滴一滴,都是它思鄉(xiāng)的淚。
閱讀題:
【第1句】:填空:這篇文章以第 人稱的口吻,按 順序,主要運用 ③ 、 ④ 這兩種表達方式,介紹了一棵百年古樹被⑤(填2至4字)這件事。(5分)
【第2句】:第⑩段中加點詞“只得”,表現(xiàn)了這棵樹當時怎樣的心情?(2分)
【第3句】:第15段中畫線文案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請以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談?wù)勀銓@句話的認識和理解。(3分)
【第4句】:閱讀上文,聯(lián)系課文《那樹》進行分析比較,選出下列四項中表述不恰當?shù)囊豁棧?2分)
A.兩篇文章都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從自然的生存到有情的生命,賦予了“樹”以真實的性靈,以兩棵樹不幸的命運來敲擊讀者內(nèi)心的感知。
B.兩篇文章都表達了由“樹”的命運所引發(fā)的深重思考和感慨。《那樹》認為人類的發(fā)展不應(yīng)該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一棵進城的古樹》認為在社會發(fā)展的進程中,人們不要違背“樹”的意愿,強行改變“樹”的命運,否則我們可能會顧此失彼。
C.兩篇文章的語言形象生動,有的詞語充滿了強烈的感情色彩,有些文案凝練含蓄,引人深思,作者用細膩的筆觸表現(xiàn)了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
D.兩篇文章從體裁來看,都是小說。不同點在于:《那樹》寫的是一棵大樹長年造福于人類,最終又被人類伐倒的故事;而《一棵進城的古樹》則是從環(huán)保的角度寫了一棵古樹遠離家鄉(xiāng)后,欣然為美化城市做貢獻的感人故事。
參考答案:
【第1句】:(5分)①三 ②時間 ③記敘 ④描寫 ⑤移栽進城
【第2句】:(2分)表現(xiàn)了它無奈、絕望、傷心的心情(失望、苦悶、憋屈)。(任意答出兩點即可)
【第3句】:(3分)這句話以樂觀積極的情緒鼓舞我們:抱怨改變不了命運,不論在哪里,都應(yīng)該發(fā)光發(fā)熱,因為最有意義的人生是履行職責、作出貢獻的人生,所以我們要找準自己人生坐標,在自己現(xiàn)有的位置上實現(xiàn)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演繹多彩人生。
《一棵進城的古樹》閱讀答案以供同學們閱讀、練習和參考,希望《一棵進城的古樹》閱讀答案對大家的練習有所幫助!
致千年古樹詩歌
在一輪又一輪的季風碾壓下
你依然,顯得如此偉岸
當我走進你生命的綠蔭,發(fā)現(xiàn)
我漸漸老去,你在開枝散葉
假若把我的靈魂掛上枝頭
在顫抖中搖擺,凝視著
血液在你的體內(nèi)穿流
幼芽的夢境,早已長滿青苔
究竟誰讓你如此的頑強
當腳下的.土壤,在澆灌中
慢慢地萎縮,你灑落幾片羽毛
告訴我,還有小鳥的存在
究竟誰在我的頭頂舞蹈、歌唱
究竟誰在我身旁吞吐滄桑
究竟誰呵護著粉嫩的肉翼
一雙憂傷的眸子,還在等待
不知道我的歲月還有多遠
我只希望你永遠健康成長
如果一半燃燒成火焰,另一半
被銼成天堂通往地獄的臺階
我愿意,把我干枯的軀殼
堵在地獄的大門口
與你埋在地下的根一同腐爛
或者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