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一
在一次孩子的繪畫活動中,我們班一個平時性格比較內向的女孩子突然跑到我身邊,很小聲地對我說:“老師,我不小心把樹葉畫成了藍色。”原來,孩子在繪畫的過程中,先是把樹葉畫成綠色,后來,覺得秋天的樹葉應該是黃色的,又用黃色的油畫棒在綠顏色上面畫了一遍,結果樹葉就變成了藍色。小朋友們對顏色的變化都覺得很奇怪,為了揭開孩子門心中的疑惑,所以我選擇了藝術活動――《帶顏色的.名字》。目的在于,讓孩子通過此活動,認識一些間色,了解其調配的方法,為藝術繪畫活動打基礎。
1、在認識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間色:橙、綠、紫三種顏色。并知道這三種顏色都是由原色調配出來的。
2、培養幼兒對學習色彩的興趣,為學習調配顏色打基礎。
1、課件;
2、明杯、紅、黃、藍顏料;抹布;記錄卡。
一、進行調色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我們桌上有什么?你們想玩嗎?
2、老師請你們都來做魔術師,用桌上的三種顏色來變魔術,看看能變出什么顏色,把它記錄下來。
二、根據故事情節,引導幼兒參與討論。
1、小兔子的衣服是什么顏色的?
2、你猜,他們叫什么名字?
3、小水塘是什么顏色的?
4、猜猜他們跳進水塘變成什么樣了?
5、{橙、綠、紫}兔子:你猜它是誰?你是怎么知道的?它會說什么呢?
三、教師小結,兔媽媽的一家真可愛,小兔子都有一個帶顏色的名字。
兔媽媽聽了哈哈大笑,重新給他們起了三個好聽的名字,如果你是兔媽媽你會給小兔子起什么名字呢?
四、聯系實際,進行討論活動。
小兔子們想請小朋友幫個忙,想想你見過哪些東西跟他們衣服的顏色是一樣的?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習畫大、小不一樣的圓圈泡泡。
2、讓幼兒能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選擇色彩涂,表現大、小不一樣的圓圈泡泡。
3、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畫有小魚的畫紙。
2、人手一盒油畫棒。
3、已調好紅、黃、藍三種顏料。
4、示范畫一張。
活動過程:
幼兒跟隨《小金魚》的音樂做小魚游的動作和老師一起進教室。
師:小魚們,今天魚媽媽帶你們到大海里去玩吧!游啊游,游啊游,搖搖尾巴,點點頭,游啊游,游啊游,小魚游的真開心呀!
師:小魚們,游累了吧!我們來休息一會吧!(坐下來)
1、師示范畫泡泡及過程順序。
(1)師:剛才我們小魚們玩的真開心,魚媽媽高興的想來吹泡泡了,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呢?(圓形的)
(2)教師出示范畫畫泡泡。
a:拿筆的姿勢。
b:師:魚媽媽吹了這么多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泡泡,有的泡泡還會親親嘴,有的`泡泡還會捉迷藏,真漂亮,我們來幫泡泡拍個照吧!
2、教師出示排刷和顏料。
(1)出示范畫。
(2)師涂示范色小口訣,幼兒模仿。
師:小排刷,手中拿,紅色水里走一走,舔舔干,走到紙上來拍照,這邊刷到那一邊。瞧!照片拍好了,漂亮嗎?你們想不想也來吹泡泡,幫泡泡拍照呀?
(3)師:那我們一起去吹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會親嘴和好玩的泡泡!吹好了就請排刷姐姐和顏料哥哥來幫可愛的泡泡拍照。
1、幼兒作畫
2、師:這個小朋友畫了個大泡泡,這個小朋友還會畫親親嘴和捉迷藏的泡泡,真棒!(給幼兒鼓勵,他們畫的更好)四、相互欣賞幼兒作品,評價幼兒作品。
師:小魚們,跟著魚媽媽一起來看看小魚們吹的泡泡吧!跟魚媽媽說說自己的泡泡是什么顏色的。
(幼兒相互評價作品,教師給予肯定,提高幼兒的積極性)五、結束部分。
師:小魚們吹了這么多漂亮的泡泡,魚媽媽帶你們到外面去做游戲,我們一起出發吧!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三
小班的孩子正處于對色彩非常敏感的時期,在有趣的童話中引發幼兒探索色彩的興趣,非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更容易激發幼兒的想象與表達。《小老鼠學畫畫》是一個充滿趣味性的童話。它以老鼠畫畫為主題線索,生動地介紹了五種基本顏色的名稱和相關的各種事物,還告訴我們五種顏色混合之后的效果,讓幼兒初步接觸到顏色混合的概念。這則童話可以幫助幼兒在有趣的情節中了解更多的顏色,感受畫畫的快樂。
1.體驗小老鼠學畫畫的快樂,感受童話的趣味性。
2.仔細觀察畫面內容,能夠集中注意的傾聽童話并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3.理解童話內容,豐富詞匯:撲通、哧溜哧溜。
1.利用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的顏料,創設“色彩感知”情境。
2.利用五只老鼠的卡片和教師的示范講述,創設“童話傾聽”情境。
3.利用童話課件、小桶、石頭和紙,創設“童話學習”情境。
4.利用小老鼠的頭飾,紅、黃、藍、綠、紫5種顏料桶和蘋果、糖、小雞、迎春花、汽車、自行車、樹木、西瓜、茄子、葡萄的圖片,創設“童話再現”情境。
感受童話的趣味性,學習詞匯“撲通”“哧溜哧溜”。
能結合有趣的場景基本說出童話的內容。
情境創設一,利用“色彩感知”情境,豐富幼兒對顏色的認知。
師:看,老師帶來了什么?都有哪些顏色?我們用這些顏料可以畫出什么?
情境創設二,利用“童話傾聽”情境,初步感知童話內容。
1.教師示范講述童話。
師:今天小老鼠也來學畫畫了,它畫出了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聽童話《小老鼠學畫畫》。
2.利用小老鼠的卡片回憶故事。
師:有幾只小老鼠來學畫畫?它們用到了哪些顏色?都畫出了什么?故事最后怎么樣了?
小結:原來并不是多種顏色放在一起就變漂亮,我們要教會小老鼠合理搭配顏色。
情境創設三,利用“童話學習”情境,進一步理解童話內容,理解詞匯“撲通”“哧溜哧溜”。
1.利用課件,完整欣賞童話。
2.利用石頭落入水桶的現象,幫助幼兒感知理解“撲通”一詞。
3.利用小手在白紙上涂畫的聲音,體驗理解“哧溜哧溜”。
情境創設四、利用“童話再現”情境,復習童話內容。
1.布置表演場景:將自制的“紅、黃、藍、綠、紫”5種顏料桶分別擺成弧形,間距稍大一些,利于幼兒表演。
2.將“蘋果、糖果、小雞、迎春花、汽車、自行車、樹木、西瓜、茄子、葡萄”的圖片按照顏色分別貼在不同顏料桶的旁邊,提示幼兒講述童話內容。
師:小老鼠畫畫可真好玩,那我們大家都來當一當小老鼠,跳到什么顏色的顏料桶里就說出畫出的'相應顏色的物品。比如跳到紅色的顏料桶里就要說出紅紅的蘋果、紅紅的糖等。比一比誰的聲音最好聽!
猜想五只小老鼠一起畫畫后發生的事情,嘗試續編童話。
附:
小老鼠學畫畫
猴媽媽把小猴寶寶叫走了。淘氣的小老鼠們骨碌碌地爬上了桌子。今天,他們又要搗什么亂啦?第一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紅色顏料桶里!紅紅的蘋果、紅紅的糖。還可以畫什么呢?第二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黃色顏料桶里!黃黃的小雞,黃黃的迎春花。還可以畫什么呢?第三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藍色顏料桶里!藍藍的汽車,藍藍的自行車。還可以畫什么呢?第四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綠色顏料桶里!綠綠的樹木,綠綠的西瓜。還可以畫什么呢?最小得一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紫色顏料桶里!紫色的茄子,紫色的葡萄。還可以畫什么呢?
來來來,大家一起來!大家一起來畫漂亮的畫。紅色的小老鼠哧溜哧溜,黃色的小老鼠哧溜哧溜,藍色的小老鼠哧溜哧溜,綠色的小老鼠哧溜哧溜,紫色的小老鼠哧溜哧溜,五只小老鼠在紙上開心地畫啊畫……哎呀,怎么回事?都變成了黑色。
活動反思
幼兒的詞匯經常是在觀察中獲得的,尤其是小班的幼兒,直觀的刺激,鮮艷的顏色更容易吸引幼兒,幫助幼兒理解詞匯。在“色彩感知”情境中,幼兒通過觀察水粉顏料,了解了“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的名稱。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在老師的進一步引導下,孩子們還說出了“紅紅的太陽”“黃黃的香蕉”“綠綠的樹葉”“藍藍的大海”“紫紫的葡萄”等短語。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感覺到幼兒對于“紅紅的”“黃黃的”……這些重疊詞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為后面學習童話降低了難度。
在學習童話時,考慮到“撲通”一詞比較難理解,僅憑老師來模仿“撲通”的聲音或者語言的解釋是遠遠不夠的。于是,我取來盛水的小桶,將稍大的石頭落入其中,這時我們就會聽到“撲通”的聲音。這種視覺上的直接感知,這種“觀賞”情境的創設使幼兒很形象的理解了“撲通”的含義。反應特別快的家旭還想到了我們游泳時跳入水中也是“撲通”一聲。另外,小班的幼兒對于“哧溜哧溜”一詞也比較陌生。于是,我發給幼兒每人一張白紙,請幼兒用小手當筆,在紙上來回涂畫,這時就會發出“哧溜哧溜”的聲音。這種動作的體驗和聲音的感知使幼兒對于新詞記憶的非常快,在觀賞中,在模仿中,在游戲中豐富了詞匯,積累了經驗。在猜想五只小老鼠一起畫畫后發生的事情時,孩子們主動發言,能力強的幼兒表達的比較流暢:
宛叢:“小老鼠發現畫成了黑色,自己也變成了黑色時,趕忙去洗手、洗臉,快讓自己變得干凈些!”
奧哲:“小老鼠后來就叫大家一起去洗一洗,太臟了,真難看。”
家旭:“小老鼠想了想,覺得以后再也不能用這么多顏色混在一起畫畫了,它們混在一起不好看!”
依琳:“小老鼠趕緊去洗澡,然后學著用好看的鮮艷的顏色來畫漂亮的畫了。”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四
1.練習用小汽車輪子進行滾畫,觀察色彩和花紋的變化。
2.體驗大面積合作作畫的樂趣。
3.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1.為每個幼兒準備一輛玩具汽車。
2.紅黃藍水彩顏料若干盤,每組一張大畫紙。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你們猜猜看是什么?
教師出示小汽車,問:你會怎樣玩小汽車呢?
1.師:孩子們,快來看呀,老師的汽車會變魔術!
教師把汽車車輪蘸上顏色在白紙上開過,邊開汽車邊念兒歌“小汽車,嘀嘀嘀,開來開去真有趣”。
2.引導幼兒觀察小汽車滾出來的畫。
師:看!是什么顏色的?像什么?
幼兒回答。
3.師:你們想不想讓你的小汽車畫畫?(想)
1.請幼兒試著用汽車車輪蘸色滾畫。蘸色時,提醒幼兒要把車輪前后滾動一下,感受色彩交叉重疊的特殊效果。
2.小汽車很累了,讓我們把小汽車送回家,把小汽車放到盆里。
3.引導幼兒觀察說一說,講一講滾畫的內容,并把作品布置在活動室的`墻上繼續讓幼兒欣賞。
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做《開小汽車》的游戲。
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小班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發展還不成熟,教師在今后設計的活動中,可以從平面開始逐步過渡到立體,隨著孩子手部動作的不斷協調發展來增加操作材料的難度。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五
(1)托班幼兒年齡小,手眼協調能力弱,對繪畫有困難,繪畫時沒有順序、步驟,不知如何下手,制作了擦擦畫畫書,并設計了相應的步驟以及簡單的兒歌,便于幼兒練習畫畫,幼兒較容易學,寓繪畫于娛樂之中。
(2)2-3歲幼兒生活經驗少,通過生活中幼兒熟悉的蘋果、西紅柿等滲透相關的顏色。
(1)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
(2)擦擦畫畫書可以重復使用,便于幼兒繪畫。
(1)各色卡紙畫有圖案、塑封;
(2)彩色水筆。
(1)選用各色卡紙,封面上畫有相應的圖案;
(2)在書中畫有步驟圖,并配有簡短的兒歌。
(1)打開擦擦畫畫書;
(2)按書上的步驟輪廓圖邊說兒歌邊畫;
(3)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在輪廓內填色。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六
1、了解雪花的特征,并能用語言表達。
2、運用撕撕、拼拼、貼貼、涂涂的方法制作美麗的雪花。
3、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快樂,初步產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顏料、膠水、抹布、刷子、白蠟筆畫好的雪花圖案、畫好的雪花圖案。
一、導人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聽音樂小雪花的歌曲,讓幼兒聽著好聽的聲音一起邊唱邊跳進教室。)
師:小朋友,冬天到了,你們最喜歡冬爺爺的什么禮物呀?引導幼兒討論。
師:冬天天氣很冷,天空中下起了雪花,小朋友你們喜歡雪花嗎?今天,冬爺爺真的送來了你們最喜歡的禮物,看,放課件。
二、欣賞雪花,教師講解。
(通過看課件,讓幼兒認識下雪了、雪花、雪人的詞,并知道雪花有六個花瓣。)
師:今天老師給雪花拍了一張照片,讓幼兒看,問幼兒有沒有看到呀?沒有?可是,這片雪花就在這一張紙上,老師來變一個魔術給你們看看,把他變出來,好不好。
三、介紹一種新的畫畫工具。
出示刷子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邊畫邊講解。
師:今天,老師還請來了一位朋友來幫忙,你們看,他是誰呀?這是刷子,我們已經學習了一首小刷子的兒歌,我們一起來念一遍,“我是一個粉刷匠,小刷子,手中拿,找中顏色做朋友,蘸一蘸、舔一舔,來來回回仔細刷,我的本領真正大”。教師示范,請一名幼兒上來練習。講解涂色的要領。提醒幼兒顏色未干時千萬不能用手去摸畫面,如果手上臟了,可以請抹布幫忙。
四、幼兒操作。
請幼兒也來變魔術,一組幼兒撕貼雪花,一組幼兒涂色變雪花。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顏色未干時千萬不能用手去摸畫面。
五、欣賞并展示幼兒作品。
幼兒手拿作品相互欣賞拍照合影。
延伸活動:打雪仗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七
1、了解基本顏色的名稱和相關的各種事物,并樂意大膽想象和表述。
2、能積極和色彩玩游戲,感受活動的樂趣。
了解基本顏色的名稱和相關的各種事物,并樂意大膽想象和表述。
ppt 、三色的`老鼠手飾、實物圖片
師:你們會畫什么?
教師小結:有幾只小老鼠也和大家一樣喜歡畫畫,今天我們就來聽聽《小老鼠學畫畫》的故事。
1、情境故事,想象表達。
出示圖1師:小老鼠畫了些什么你們認識嗎?
小結:小老鼠用紅色畫了紅紅的蘋果、紅紅的太陽和紅紅的糖果三樣東西。
出示圖2師:仔細看看小老鼠用黃色畫了什么?等會兒告訴大家。(ppt出示)教師隱退ppt,回憶老鼠畫的物品。
師:還有什么是黃色的呢?
小結:生活中黃色的東西還有很多,留著以后你們慢慢發現。
出示圖3師:綠色讓你想到了什么?
小結:原來綠色真的是讓很多人喜歡的顏色。
2、變變玩玩,鞏固認知。
師:我們也來變成可愛的小老鼠玩一玩好嗎?
師:老鼠哥哥也想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了,聽到老鼠哥哥叫我們就招招手。
教師講述繪本故事至結束:咦!小猴的畫紙上怎么變成黑色了,這個秘密,等著我們去慢慢發現。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八
1.通過觀察,畫出自己臉部的特征及服飾。
2.認識自己,知道自己和別人的不同之處。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1.水彩筆,白紙,每人一份。
2.每人一面小鏡子。
1.教師提問:你的名字是什么?和別的小朋友一樣嗎?你們還有什么不同的
地方呢?
2.請幼兒找朋友,看看兩個人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自由結伴,與同伴相
互比較)
我們除了長得不一樣,還有什么不一樣?
教師小結:我們除了長得不一樣,喜歡的事情也各不相同。
教師:下面我請小朋友拿出準備好的小鏡子,我們一起來照照鏡子,看看自己長的是什么樣的,我們的臉上有什么?你和別的小朋友長的哪里不一樣?
教師鼓勵幼兒仔細觀察自己的五官,徒手跟老師畫一畫自己的樣子。
教師:小朋友們,畫的時候要仔細,把五官畫的大一點,清晰一點,這樣才比較漂亮哦!
教師拿兩幅幼兒的作品在大家面前展示,并請幼兒猜一猜這副畫是哪位小朋友畫的自己。
小班的幼兒年齡小,對事物的`觀察能力有限,往往就忽略了對自己的認識,所以我通過讓幼兒們照照小鏡子來仔細看看自己長什么樣,再與別的小朋友比一比,臉上的五官有什么不同,通過對比,加深對自己樣貌的認識,最后進入主要環節,讓幼兒動手畫一畫自己,在畫畫的過程中鞏固認識,畫完之后我讓幼兒猜猜畫上的是誰,這一充滿樂趣的環節可以讓幼兒更感興趣。
小班幼兒的自我約束能力差,坐不住,繪畫活動中總喜歡自言自語,任我多次提醒、控制,但還是鬧哄哄、始終難以安靜下來,他們的繪畫水平也較低,不能自如的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因而,在作畫時,我總是鼓勵孩子邊說邊畫,盡情地釋放孩子自己的情感,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為此我改變以前的這種做法,相反地在繪畫活動中引導幼兒放心地邊畫邊說,孩子們既掌握了繪畫的技能,他們自己的感受又能得到釋放,乍一看,活動室有點亂哄哄,仔細瞧,孩子們十分投入,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完成了。所以說,在指導幼兒作畫時引導幼兒“說”比較可行,每一次美術活動,我都允許他們圍繞繪畫的主題輕聲地說,也可以與同伴交流、提問。孩子通過說,掌握了繪畫的技能,在與同伴的交流中起到了相互學習、相互影響的作用,從而促使孩子大膽用色、大膽表現及想象創造力的發展,提高他們的繪畫水平,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小百科: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在中世紀的歐洲,常把繪畫稱作“猴子的藝術”,因為如同猴子喜歡模仿人類活動一樣,繪畫也是模仿場景。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九
1、鞏固認識三種顏色,體驗小老鼠學畫畫的快樂情緒,感受閱讀的快樂。
2、理解故事內容,并能用“xx的xx”的話來完整講述。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自制圖畫書《小老鼠學畫畫》;操作材料:三種顏色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操作背景。
一、觀察故事封面,引出主角小老鼠,知道故事題目《小老鼠學畫畫》。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動物,它呀小小的,白天不出來,晚上才出來,叫聲吱吱吱,最怕大花貓,它是誰呢?”
2、教師出示封面:“哦!調皮的小老鼠來到了我們小二班,今天老師帶來的故事就是《小老鼠學畫畫》,我們一起來看看。”
二、結合繪本講述故事,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大膽想象表述。
1、導入情景。
①師:“有一天,一群調皮的小老鼠悄悄地來到了小猴的家里。呀!小猴家的東西可真多呀!小老鼠們骨碌碌地爬上了小猴畫畫的桌子。”
②師:“瞧:桌子上有幾只小老鼠?一起來數數看?還有什么呀?”引導幼兒了解是顏料。
③師:“小朋友想一想小老鼠們爬上桌子想干什么,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第一只老鼠:
師:“第一只小老鼠撲通一聲跳到什么顏色的顏料桶里了呢?” (綠色)“畫了什么呢?”講述故事“畫出了綠綠的樹木、綠綠的西瓜。”
3、第二只老鼠:
①師:“小老鼠撲通一聲跳進了紅顏色的顏料桶里?它會畫什么呢?”
②師:“哇!畫出了紅紅的蘋果、紅紅的糖果。”(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回答帶幼兒說一說紅紅的蘋果圓又圓、紅紅的糖果甜又甜、紅紅的太陽天上掛等)
③師:“瞧,小老鼠用紅紅的顏料畫了這么多,我們來夸夸他,小老鼠你真棒。”
4、第三只老鼠:
①師:“第三只小老鼠跳進了黃顏色顏料桶里?猜猜這只小老鼠會用黃顏色來畫什么?”
②請幼兒大膽猜測,引導幼兒說完整的話。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黃黃的香蕉快出來。)
三、幼兒操作,感知三種不同的顏色。
1、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呀!剛剛小老鼠還送了我一件禮物呢?讓我找一找,在哪里呀?哦,原來是在我的凳子底下呀,我輕輕的拿出來看看,是什么呀?”
2、師:“其實,小老鼠還送給你們很多禮物呢,也藏在你們的小椅子下面,請你輕輕的拿起來看一看,然后告訴老師,你拿到的是什么?”
2、師:“這些圖像寶貝和大家一起玩的有點累,我們要把他們送回家咯,小老鼠說送他們回家也有要求呢,請你仔細看看,老師這邊呀,還準備了三個顏料桶呢,每種顏色的圖像寶貝要回到自己的家里,請小朋友把你手中的顏色的東西送回家吧。”(分組請幼兒將手中的貼在黑板上)
四、講述故事結尾,留下懸念
1、師:“哇,你們真厲害呀。小老鼠也越來越開心了,三只小老鼠都出來一起畫畫了,看,變成什么了?”(繼續翻看大圖書)
2、師:“怎么會這樣呢?這個秘密,等著我們去慢慢發現。”
經過兩個月與小班的幼兒進行接觸,寶貝們天真活潑的樣子真讓人陶醉,對于本次的教學活動起初是比較惶恐的,太難把握了,所以準備的過程比較漫長一些,也經過了多次的修改和思考。
――之于選材:
小班幼兒來園兩個月,對幼兒園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各方面的能力還有些欠缺,所以在選材上也花費了不少功夫,對繪本《小老鼠學畫畫》的'第一感覺就是畫面顏色很鮮艷,內容很簡單,相信幼兒在這些顏色的視覺沖擊下,應該是感興趣的,但是繪本是有紅、黃、藍、綠、紫五種顏色,我想一下子接觸五種顏色對幼兒來說肯定有些難度,所以選取了其中紅、黃、綠三種顏色,幼兒在生活中也比較常見,應該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
――之于幼兒:
幼兒的天性和年齡特點使然,對于大圖書的出示幼兒很感興趣,也能夠被其中的情節深深的吸引住,因為剛剛進入幼兒園不久,幼兒在活動中還不能大膽的放開自己,思維也不是很活躍,當我問道“小老鼠可能會畫了黃黃的什么”時,幼兒一時間腦子里可能想不到有些什么東西,雖然在課前對物品顏色進行了一些鋪墊,但是在真正的問題中,思維被局限了,一個幼兒說“黃黃的樹”,接下去幾個幼兒都跟著會說“黃黃的樹葉”之類的,所以我索性去引導幼兒“那個寶寶是什么組的寶寶?”“噢~菠蘿是不是黃黃的呀?”在適當的引導之后,幼兒的思維能夠回到我想要的答案上。在把圖像寶寶送回家這一環節,幼兒很感興趣,到發現有些幼兒送錯了,他們也能夠馬上反應過來,迫不及待的馬上去糾正呢。活動中吸引了幼兒的注意,所以他們也能很好的配合我去完成活動。
――之于自身:
因為對于小班的幼兒是初次接觸,最怕不能很好的去把握他們,從一開始我就從“興趣”入手,我相信只要抓住幼兒的興趣,活動中幼兒的表現一定是可喜的。但是我活動中我有些緊張,一旦聽到幼兒的答案不是我想要的,我就會有點不知所措,我想這是很欠缺的,需要更多的鍛煉自己。在活動的開始部分用謎語來引出小老鼠,在過程中我有些急,可以再給一點時間給幼兒思考一下。
我相信只要認真去準備,認真去對待,這是最主要的,還需要更多的機會來鍛煉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心理素質,提高在教學過程中的隨機應變的能力。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綱、嚙齒目、鼠科的嚙齒類動物,俗稱“耗子”,是哺乳動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強的動物。全世界約有三千多種老鼠,無論室內、野外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足跡。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十
1. 初步認識繪畫工具油畫棒,嘗試用油畫棒涂鴉。
2. 學習抓握油畫棒的正確方法。
3. 激發對繪畫的興趣。
油畫棒若干 白紙每人一張
1. 老師隨意繪畫,幼兒觀察,激發興趣。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支會跳舞的筆寶寶,你們看:
師用油畫棒隨意地畫出小雞、小花、小草等,幼兒觀察,激發興趣。
畫完,讓幼兒筆寶寶跳呀跳,跳出了什么東西?
你們想讓筆寶寶學跳舞嗎?
2. 交代涂鴉要求,幼兒學習握筆。
筆寶寶說:小朋友,要想讓我們跳舞,必須先學會握筆,你看,筆應該這樣握。
幼兒練習握筆。
筆寶寶:我只喜歡在白紙上跳舞,不喜歡在桌子上亂跳。如果在桌子上亂跳會把桌子弄臟的,這樣,你們的桌子就會變臟。
3. 幼兒涂鴉練習,老師觀察指導。
幼兒涂鴉練習,看看你的筆寶寶跳的什么舞?
幼兒作畫,老師觀察指導,提醒幼兒正確的繪畫姿勢、方法。
4. 展覽幼兒作品,互相欣賞。
組織幼兒欣賞,說說筆寶寶跳的.是什么舞?
1.描述自己畫的什么
2.嘗試用粉筆在戶外空地上涂鴉。
3. 談談小朋友都畫了什么
1. 帶幼兒在園內觀察幼兒園的景物。
2. 幼兒自由涂鴉。
3. 欣賞涂鴉作品。
1.用粉筆畫畫要提醒幼兒拿粉筆的手不能揉眼睛。
2.平時注意培養不亂畫的習慣,在指定的地方畫。
3.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繪畫環境
4.要有明確的活動意識,就是為了孩子涂鴉,并且在適當的地方涂鴉。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十一
活動目標:
1、享受創作的樂趣。
2、培養幼兒學習觀察、學習探索、學習想象。
3、鍛煉小肌肉的活動能力。
活動準備:
頭飾、黃樹葉、塑料袋、場景圖、繪畫材料以及孩子的已有經驗。
活動過程:
1、老師扮兔子媽媽,帶領小兔子進入主題活動。
師:"孩子們,秋天到了,今天我們一起到大森林里去做游戲,好么?到了大森林里,請你們注意看看大森林里都有什么變化?"2、幼兒自由的觀察場景圖,互相說說小樹葉是什么樣子的.。
-孩子們,你們都看到什么了?
-你覺得小葉子象什么?
-你喜歡小樹葉么?
-孩子們,你們看,小鹿和大公雞也來了,她們有這么多袋子,想請我們笑朋友一起動手,把小樹葉收到袋子里,請你們一邊撿樹葉一邊數數看,撿了多少片小葉子。
3、師:"孩子們,你們真能干,撿了這么多的小樹葉,我知道你們都累了,我們坐到位置上休息一會吧!"-孩子們,你們看,我也撿了很多的樹葉,可是你們看我的樹葉變成什么樣子的了?
-小樹葉怎么會變小、變碎了呢?
-你會把小樹葉變小嗎?怎么變呢?
5、師:"剛才你們想了很多好辦法,那我們就來試試看,看看哪種辦法最好,能讓小樹葉很快就變小,我們一起來做吧。"(幼兒嘗試用搓、捏、擠、揉、壓等多種辦法,提醒幼兒要一只手捏緊袋子的口,別讓小樹葉從袋子里溜出來)6、-孩子們,你們真聰明,我看到你們把小樹葉都變的很小很小了。你們手里的小樹葉還可以做什么呢?動動腦筋,想想看。
師:"你們猜猜我用小樹葉做的是什么?"出示范畫,幼兒觀察。
-你想用小樹葉做漂亮的畫么?
-你想做什么呢?
-這里有一些畫畫的材料,現在就帶著你的小樹葉用這些材料做一幅美麗的畫吧。
7、幼兒用小樹葉做畫,教師巡回指導。
8、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十二
1.傾聽故事,觀察畫面,了解色彩混合后發生的變化。
2.樂意大膽想象和表達,并能用完整的短句來講述。
3.體驗小兔學畫畫的快樂情緒。
ppt《小兔學畫畫》,紅、黃、綠3種蠟筆。
謎語:耳朵長,尾巴短,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出示ppt1小兔子)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講一個關于小兔子的故事。
師:有一天,一群可愛的小兔悄悄地來到了小猴的家里。正巧趕上猴媽媽叫小猴子出門了。(ppt2)呀!小猴家的東西可真多呀!小兔們一個個跳上了小猴畫畫的桌子。(ppt3)瞧:桌子上有幾只小兔?一起來數數看?還有什么呀?引導幼兒了解是顏料桶。小兔們跳到桌子上想干什么,我們一一看吧。
1.第一只小兔:
(出示ppt4)師:第一只小兔撲通一聲跳進了紅顏色的顏料桶里。哇!小兔怎么了?它變成了什么顏色的兔子?它畫了些什么?(紅紅的蘋果、紅紅的糖果)
師:想想紅色還可以畫什么?(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表述)
2.第二只小兔:
師:第二只小兔看了真羨慕,瞧!它也撲通一聲跳進了什么顏色的顏料桶里?(出示ppt5))變成了什么顏色的小兔?它畫了些什么?黃黃的小雞、黃黃的小花。還可以畫什么呢?(幼兒自由表達)
3.第三只小兔:
(出示ppt6)師:第三只小兔真調皮,它撲通一聲跳進了什么顏色的顏料桶里?畫了些什么呀?小朋友看圖講述,教師。(綠綠的樹木、綠綠的'西瓜)
師:老師特別喜歡綠色,我也用綠色畫畫了,你們來認識一下我畫的畫吧!(ppt7)師:老師畫了什么?幼兒回答:綠綠的(雨傘、汽車、氣球、帽子)我知道你們也能用綠色畫出很多東西對嗎?
4.猜想三只小兔一起畫畫后的發生的故事。
(出示ppt8)師:三只小兔畫呀畫呀,可高興啦!來來來,大家一起來畫漂亮的畫。猜猜這次會變出什么顏色?(大膽猜想)
1.依次出示三種顏色蠟筆在紙上畫畫。師:我們也來和小兔們一起畫畫吧!
2.觀察教師畫畫時顏色的不同。師:紅顏色畫呀畫、黃顏色畫呀畫。最后變成了什么顏色?(黑黑的)和故事里說的一樣嗎?我們來看看(ppt9)。
3.小兔把小猴家變成了黑色,小猴子會怎么樣?(ppt10)觀察表情(小猴子生氣了)。
4.教師:原來啊,并不是很多顏色畫在一起就會變得很漂亮,看!這么多顏色放在一起就變成了黑色,我們小朋友在畫畫時可不能向小兔學習哦!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十三
1、學習用點、線以及點線的組合,繪畫表現太陽的光芒。
2、通過欣賞教師的范畫、遷移已有的點線經驗,豐富點、線的多樣性。
3、感受自由創作的快樂。
1、幼兒有畫圓的經驗,會畫點和簡單的線條;有水粉筆繪畫的經驗。
2、范畫:三幅彩色太陽的圖片。
3、水粉筆人手一支,黑色卡紙人手一張,顏料(紅、黃、藍、綠、橘黃),每組一個分類盒(裝好顏料)、兩塊抹布、兩個洗筆罐。
1、出示三幅太陽的.圖片,引導幼兒欣賞。
(1)以《小兔子找太陽》的故事導入。
①教師:你們還記得《小兔子找太陽》的故事嗎?小兔子找到的太陽是什么樣子的?(紅紅的、圓圓的、亮亮的、暖暖的。
②教師:今天,老師找到了三種不同的太陽。請你看看,這些和小兔子找的太陽一樣嗎?
(2)教師出示三幅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①教師:這三個太陽什么地方不一樣?
②教師:它們的光芒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呢?
③教師:還有什么線也可以來和太陽做朋友,變成它的光芒呢?
(3)教師小結:太陽的光芒各種各樣,可以用點畫,也可以用線畫,真漂亮!
2、教師交代作畫要求。
(1)用語言激發幼兒作畫的興趣。
教師:小兔子找到太陽了,你們想不想也找一個屬于自己的太陽?
(2)引導幼兒思考。
①教師:今天我們都要來設計一個太陽。畫太陽時先畫什么?再畫什么?
②教師:你想邀請點點、線線還是點線一起來做太陽的光芒呢?
③教師:你想用什么樣的點點(線線)呢?
教師在引導幼兒思考的時候,可以通過追問的方式,如"你想用什么樣的點(線)"調動幼兒已有的點、線經驗,為后期的創作打下基礎。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
(1)教師用情境性的語言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和點表現太陽的光芒。
(2)關注個別需要幫助的幼兒。
4、幼兒自由欣賞同伴的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個太陽?這個小朋友找誰來做太陽光芒的呀?
區角活動:
①美術區:提供不同顏色的油泥,讓幼兒制作太陽。
②游戲區:和幼兒一起玩"太陽傘"的游戲。
環境創設:
將兩個幼兒的作品背對背粘貼,在畫紙的中間填入棉花或其他填充物,做成立體的太陽懸掛在活動室。
家園共育:
①家長可以向幼兒講解、介紹有關太陽的小知識。
②家長可以和幼兒收集生活中的廢舊材料,例如一次性紙盤、筷子、吸管等,共同手工制作太陽。
幼兒園小班的畫畫教案 幼兒園小班元宵節活動教案篇十四
1.嘗試用拖、抖、轉的方法讓蘸浸有顏料的繩子在紙面上留下不同的線條痕跡。
2.在玩繩子的過程中,觀察繩子形態的變化,體驗多種線條匯聚在一起的美。
3.愿意對繩子產生的不同痕跡進行大膽想象,并樂于表達。
1.幼兒有玩繩子的經驗。
2.人手一根長約25厘米的棉繩(一頭扣著小珠子),兩塊抹布。
3.每組三種不同顏色的水粉,一張桌子大小的鉛畫紙。
●每組提供的顏料最好是對比色,或者直接使用紅、黃、藍三原色。作畫時使用的棉繩,在一頭扣上珠子是為了方便幼兒拿、放,不能整根繩子都放入顏料盆中。如果沒有珠子也可以扣上其他的東西。
1、、出示繩子,引導幼兒說一說繩子的不同玩法。
(1)教師用變魔術的`方式“變”出繩子。
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寶貝!你們看,是什么呀? (教師邊講邊拉出繩子)
(2)引導幼兒觀察繩子的樣子,并大膽想象。
教師:這根繩子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
教師:你會用這根繩子怎么玩游戲呢?
2、幼兒在紙上探索繩子蘸上顏料后的不同玩法。
(1)幼兒探索繩子的不同玩法。
教師:今天,我們要帶小繩子去散步。小繩子會怎么散步呢?
(2)教師出示顏料和畫紙,請個別幼兒在畫紙上和小朋友分享自己帶繩子散步的方法,并集體做空手模仿動作。
教師:小繩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誰愿意來帶著小繩子去散步啊?
●教師注意幫助幼兒用語言提升玩繩子的方法,例如“他帶小繩子散步的時候跳了一個轉轉舞,又跳了一個扭扭舞”等,然后通過情境式的語言,帶幼兒做空手模仿動作。
3、幼兒嘗試不同的方法,用繩子在紙上留下痕跡。
(1)教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的小繩子,請你們帶著它們去玩吧。
(2)幼兒用繩子造痕跡。
4、觀察并大膽想象繩子在紙上留下的不同痕跡。
教師:這個小繩子跳的舞像什么啊? (從簡單的痕跡開始引導幼兒想象)
☆活動廷伸 提供較長的繩子,探索兩人合作玩繩子的方法,并遷移合作玩繩子的不同方法進行作畫。
☆區角活動 美術區:提供報紙和顏料,嘗試用不同質感的繩子進行作畫;或將繩子纏在礦泉水瓶子上嘗試滾畫。
☆家園共育 ①與幼兒一起收集生活中不同的繩子,知道它們的名稱,感受不同繩子的質感。②在家長的幫助下,玩有關繩子的游戲,如繞毛線、纏繩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