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催人淚下的祭文奶奶范文匯總六篇
祭文,文體名。祭祀或祭奠時表示哀悼或禱祝的文章。體裁有韻文和散文兩種。內容主要為哀悼、禱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經歷,頌揚他的品德業績,寄托哀思,激勵生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農村催人淚下的祭文奶奶范文匯總六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農村催人淚下的祭文奶奶1
各位親屬,各位親鄰,朋友們,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悼念我們敬愛的奶奶:
最最親愛的奶奶,您就這樣靜靜地睡著了,默默地走了,去了遙遠而美麗的天堂。您辛辛苦苦的走完了您的一生。現在您已兒孫滿堂,家境漸豐,可是您卻不聲不息地永遠離開了我們。
親愛的奶奶,您,勤勞、儉樸、堅強、整潔、善良、慈祥;您,語溫禮讓、和睦四鄰;您,熱愛您的兒孫!我們的一舉一動在您的眼里都是樂章,我們的吵吵鬧鬧您總是笑著面容,我們的喜怒哀樂就是您生命的全部。您一生度過了73個春秋,養育兒女55載,培育孫子23年。奶奶,您不懂得用什么深奧的大道理教育子女,您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那樣的樸實無華,但就是這樣樸實的言語和實際的行動通過數十載不懈的言傳身教,將幾代子女教育得通情達理、孝順能干。奶奶,您那滿臉皺紋和堅強瘦弱的身軀,流露著您歲月的滄桑和生活的艱辛。
親愛的奶奶,您疼愛孫子、孫女勝過愛您自己。您總是把最好的留給我們。記得很多次你總是叫您的孫輩吃飯,可您呢?待孫輩吃完走后吃那些沒人吃的浸泡在水里的鍋底飯。記得每次我們孫輩回家您都會弄一滿碗熱乎乎的面給我們吃,那上面全是肉啊。可那些肉都是您平時省下來的",本來你生活可以過得很好。你總是把親朋給你的零用錢存下待孫輩們回家去賣肉燒給孫輩吃啊,而您自己連口面水都沒留給自己啊。躺在病床上的您還在為孫兒想著,您對姑媽媽說“我沒見到我孫兒我不死啊”,可當家人問您要不要叫孫兒回去時,您卻說別把您生病的事告訴孫兒,以免影響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啊。奶奶啊,您致死都在為孫兒著想啊,孫兒讓您帶著遺憾離開了。奶奶為孫輩著想的事說也說不完啊。歷歷往事盡在眼前,親愛的奶奶,我們想您哪!
可如今,奶奶您走了,帶走了我們童年的淚與笑,留給我們無盡的思念,您勤勞一生、艱辛一生、無怨無悔的走完了您樸實的一生。從此以后,我們再也沒有機會見到您慈祥的笑臉,再也沒有機會品嘗您炒的菜、做的飯了,再也聽不到您對我們的叮嚀與囑托了。也再沒有機會為您捧上一杯熱茶、端上一杯水酒、添上一件喜愛的衣裳了……
奶奶,您辛苦了一輩子,我們還沒來得及好好孝敬您,您就那樣安詳的離去了,沒有留下一句話。
蒼天如此無情,奪走了我們的至愛。面對您的遺體,您的所有親朋只能忍住悲痛,向您道聲珍重,除此之外,但余嗚呼。
奶奶在天有靈,她一定愿意我們再場的所有人都能從悲痛中重拾歡笑。愿奶奶在這蕭瑟的寒冬里將愛的陽光和雨露散布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并注視著我們一路前行,從此天氣很好,幸福很長。
安息吧,黃泉路上,您一路走好!
農村催人淚下的祭文奶奶2
各位親戚,各位朋友:
首先,我代表我的家庭感謝各位前來參加我奶奶的出殯儀式,感謝大家前來送我奶奶最后一程,大家一起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悼念我奶奶。
我奶奶出生于19**年**月**日,因為老邁,于20**年**月***日凌晨**點**分逝世,享年**歲。奶奶出生于寮頂一個雖然稱不上書香門第,卻具有中國傳統思想和美德的家庭,從小接受著溫順善良、相夫教子的傳統倫理、傳統禮儀的教育,因此奶奶是“裹著小腳”嫁給我爺爺的,走進當時在洞頭可以說是“舉目無親”的我們林家,義無反顧地幫助我爺爺撐起這個家庭,撐起我們林家的一片天。
解放前,偏僻的洞頭海島“靠海吃海”,而我們林家作為外來者,從“山頭頂”到“中侖”,再到“大石頭”,最后流落到我們“東岙”,才勉強在“東岙”扎下了根,沒有多少的支持和憐憫,連“靠海吃海”的機會和手段都很難找到,只能在貧困中尋找依靠,聊以度日。雖然生活給予我們林家的只有“艱辛”兩個字,時常只有依靠從山上田邊挖來的白色草根和清水哺育下一代,時常只有依靠從海灘礁石上挖來的貝殼和海螺哺育下一代;但是,我奶奶不僅沒有任何的怨言,而且經常風里來雨里去,拉扯著幼小的爸爸、姑姑們,以一種頑強的生命力賦予了我們林家樸實的生命精神,讓我們林家得以薪火相傳。
奶奶的善良不為鄰里、世人所熟知,這是她的本性。解放前的洞頭雖然是一個偏僻的海島,但是國民黨的“萬稅”還是不能幸免,“棉花捐”一直是國民黨時期在洞頭的一種捐稅,東岙的“保長”也一直在負責征收這種捐稅。有一年保長到我們家催繳“棉花捐”,因為實在是一貧如洗,無法上交“棉花捐”,奶奶也是一再得哀求;可保長卻因為看到小時候的我奶奶從山上挖來的一小籮筐小番薯而認為我奶奶在騙人,“與國民政府做對”,于是不僅將我奶奶關了起來,而且吊起來示眾,以示懲罰。這樣的懲罰和恥辱是常人所無法承受的,但是我奶奶卻在后來的憶苦思甜時,在大家都在控訴萬惡的舊社會,萬惡的保長的時候,對我爸爸和姑姑說,“事情都過去了,我們就不要說了,大家都有大家的難處,我們就算了吧,你們也不要說了”。以一種善良的稟性來待人接物,來滋潤下一代。
農村催人淚下的祭文奶奶3
?
回想往日,猶見慈容面,神采奕奕,奈何,如今天人永別,青山依舊,故影還熟,外祖母卻已駕鶴西去!古有云:子欲養而親不待,悲乎!痛哉!歲無情而思欲追,憶我幼年,父母雜事瑣碎,無暇顧及,托外祖母照看。長憶幼時,相伴而眠,每夜蓋被哄睡,唯恐驚之凍之,偏袒愛護,縫補叮囑,無微不至,視若掌上明珠。每每若此,惟凄凄然,不感言陳。今仙蹤渺渺,過往種種,一一難表,思念及此,惟凄然淚下,感無以為報。
外祖母生于民國亂世1920年怎能識得半字,而能明禮數,一生操勞,全為家庭。年幼喪母,中年喪子,寡居三十年,滄桑歷盡遍,飽嘗黃連苦,走過風雨春秋,書寫堅強二字。外祖母之德遠近皆聞,和睦親友,敬重鄉鄰,口無是非,正直為人,善如西天如來,形似菩薩觀音。每日起早貪黑,含辛茹苦,撫養四個子女,身兼美德,持家有方;無欲則剛;默言慎行,處世以寬;育人以正,待人以誠。兒女立業成家,開枝散葉,孫輩眾多,再幫及撫育,期間辛苦,不與外人知。祖母受苦,皆為子女。目睹舅父母姨,深知烏鴉反哺,久病床前,皆盡孝道,方能安享晚年,長壽九十有三。外祖母西去矣,魂兮歸來!悲呼不應,祭之不食,紙灰飛揚后背寒,寒風襲襲心如刀剜。
樹死能有返青日,人亡不能再復還,今日一別,再無相會日,逝者已矣,生者追思,寄語薄紙,乞在天有靈,庇佑子孫,平安康健。
哀哉
農村催人淚下的祭文奶奶4
各位來賓:
今日,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境,在那里沉痛悼念我們的同事同志!
同志是,年月生于,在度過了他時代,并在年畢業后的他,從事工作。為了的需要,年月,他去。。。。。不幸于年月日,離開了人間,年僅歲。
在工作上,他認真負責,……,有較強的敬業精神,并多次為他人排憂解難,對同事的事情認真對待。他的隨和、熱情,對工作負責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同志不僅僅對工作有極端負責的精神,對家庭的關心負責,同樣讓我們敬佩。他熱愛他的家庭,愛護他的妻子,關心他的孩子,無論是他的親人,還是他的朋友都把他當作心目中最可信任的人。他重義氣、重友情,他能夠為朋友奉獻一切。
此刻,他不幸離開了我們,我們深感震驚、悲痛。我們為失去這樣好的朋友、這樣好的教師而悲痛,為他的家庭失去這樣好的丈夫、這樣好的奶奶而惋惜!但人死不能復生,我們只能控制自我的感情,抑制自我的悲痛,以更加高昂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做好同志未做完的事業。
…同志安息!
(單位名稱)
農村催人淚下的祭文奶奶5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親朋,各位來賓:
首先,我代表母親和我們全家,向前來參加我奶奶追悼會的領導、長輩和親朋好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您們百忙之中前來和我們一起分擔悲痛,與我們敬愛的奶奶作最后的訣別!
“春風起人憔悴,春雨下心流淚”。
在這個春天的日子里,我奶奶因病醫治無效,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離開了他生前的親朋好友們。
親愛的奶奶,你的一生是勤勞的一生,奉獻的一生,為黨工作的一生。
他生活儉樸、性格耿直,勤勞善良,極富愛心和責任心。
對待工作,他嚴謹而又富有魄力,敢說敢做,言出必行;身教重于言傳,奶奶以他自己的表率作用牽引和啟迪著我們兄妹三人的成長,教我們正直,教我們善良,
賦予我們健全的人格和不斷進取的精神,使我們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崗位上都能兢兢業業,在為人處世上真誠無愧。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為有這樣一位好奶奶而驕傲。
親愛的奶奶,您的匆匆作別,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悲痛與創傷,也給我們的人生留下了永遠無法彌補的深深遺憾。
我們感謝您這些年來對我們的悉心培養,感謝您為我們創造了良好的生活與學習條件,感謝您為我們這個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往者已逝,來者猶追。
我們知道,冥冥之中,您一定依然在注視著我們,期待著我們,祝福著我們,我們也定當化悲痛為力量,定當更加勤勉做事,寬厚為人,不會辜負您對我們的期望,讓您在另一個世界看到我們生活的幸福美滿。
親愛的奶奶,您是一個正直的人!風風雨雨幾十年,是非分明,對黨忠誠,從不說違心的話,更不做違心的事;堅信共產主義理想,為黨的事業奮斗了一生!
親愛的奶奶!請您停一下離去的腳步,再看一眼與您相伴了50個春秋的老伴及深愛您的孩子們!再看一眼為您送行的親朋好友們!您可知道我們是多么想念您啊!
親愛的奶奶!在與病魔搏斗的這些日子里您是多么堅強!我們知道您現在已經很疲憊,需要休息,那您就好好安息吧!我們相信逝去的是您衰竭的軀體,而升華的卻是您永恒的靈魂!
感謝今天前來參加我奶奶追悼會的所有領導和親朋好友,感謝你們一直以來對我奶奶病情的關心,對我們全家的關懷和幫助;感謝在我奶奶病重期間前來探視的領導和朋友們,使我們得以更多時日陪伴了我們的奶奶,也使他走的安詳和寧靜。
感謝所有在過去和現在幫助過我們的人們,我們將永遠保持這份真誠的謝意!
安息吧!我們親愛的奶奶!
一路走好!愿您的靈魂在天國安息!
農村催人淚下的祭文奶奶6
尊敬的各們來賓、各位親友: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悼念我們的奶奶。
奶奶XXX,宣統二年農歷5月12日出生于遼寧省臺安縣,于xxx年xx月xx日零晨xx點xx分,在xxxx市無疾而終,享年xx歲。
奶奶出生在一個有良好教養的大家庭,既能女工,又識禮儀,一生性品溫良,淑賢德芳。奶奶和爺爺一生育有x個兒女,早在xx年前,我的爺爺因病去世了,奶奶以寬厚慈愛的博大胸懷,把全部的母愛給了兒女們,奶奶精打細算,操持家務,任勞任怨,奶奶經受了許多常人沒有經歷過的磨難,先后將兒女們養育成人,她為兒女們的高興而高興,為子孫們的成績而驕傲。奶奶歷經三個朝代的風風雨雨,百年的生活蒼桑。歲月的磨礪布滿了奶奶的額頭,奶奶留給我們最大的財富是她勤勞善良的樸素品格,她那寬厚待人的處世之道,和那嚴愛有加的樸實家風,我們的家是親朋好友的聚集點,是家族的議事堂。在奶奶的福蔭下,如今奶奶有內外孫子、孫女共x人,重孫輩已有x人,可謂是福壽雙全,子孫滿堂。
而今,奶奶卻壽終正寢。我們再也看不到她那慈祥可親的面容了,聽不到她那溫暖輕柔,殷殷叮嚀了,但是,她的音容笑貌永遠銘刻在我們的心中。悲傷之情,難以言表。想到奶奶已乘鶴西去,在極樂世界與爺爺相守,我們心中才了以為籍。請奶奶一路走好。
對今天來為我奶奶送行的各位長輩及親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