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追蹤|北京卷“新時代新青年”優秀作文出
2018北京卷作文
高考真題
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同學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
請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論據恰當充實,論證合理。
命題解碼
本題考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談新時代的青年在祖國的發展中成長,學生不僅要對新時代、新青年有明確的認識,還要有對更寬闊的視野和更為廣大的情懷,能夠熟悉祖國的發展。最后,還要明確成長的意義,不僅是在身體上成長,更是在思想上、在認識上成長。通過高考試題來立德樹人,教育考生、引導考生思考自己,思考自己的成長與祖國發展的關聯,體現了引導考生關注現實生活的追求。
試卷上所呈現的考題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提示語、題目和文體、寫作要求。這三部分密不可分、互為補充。提示語共有兩句話,①“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同學走進高考考場”,設置了一個真實的情境,一下子就拉近了考試與考生的距離。②第二句“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提示祖國在發展、大家與祖國同步成長。提示語給試題做了一個導引,設置一個宏大的背景:祖國發展、青年成長。
第二部分明確了題目和文體。題目為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要求寫議論文。在題目中,副標題為主標題做了限制,“新中國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就界定了寫作的具體范圍,考生不能夠隨意泛談。經過分析組合,所寫的內容可以細化為:談新青年在祖國發展中成長、談新青年在新時代中成長、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新青年。
考生在審題過程中一定要仔細研讀題目。題目中的主標題和副標題可以互為條件。祖國發展既可以是新青年成長的條件和環境,新青年成長也可以是祖國發展的前提或者助力。考生既可單向寫,也可雙向寫。通過“成長”和“發展”等詞語可以看出,題目中含有比較性思維,通過對過去、現在、未來的比較能夠更好地寫出具體的成長和發展過程。
第三部分對于寫作的要求凸顯了文體特征,強調觀點、論據和論證這三個方面,對于議論文的教學有著明確的引導。
審題誤區
審題失誤,缺乏關聯。
題目上明確要求了寫“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新時代新青年與祖國發展,二者都需要有。如果內容上只有新青年的成長,而沒有放在新時代中,沒有放到祖國的發展中,舉例并沒有建立“新青年”與“祖國發展”應該合理聯系的雙方,例子不能論證所要闡釋的問題,缺少二者的關聯,就應該視為審題不到位。但部分考生在審題中忽略了這個關聯,寫作時沒有緊扣二者,影響了整體得分。
分析膚淺,在貼標簽。
觀點不能充分表達學生的認識,對關鍵詞的內涵或新時代與新青年的關系有一定的分析,但分析不太合理,有欠缺。文章中只有新時代或新青年成長,但與祖國的成長二者間沒有關聯,只在開篇、結尾提到文題,內容與題目沒有實際關聯。對“新”的把握不夠準確,對“祖國發展”、“青年成長”的特征表述比較模糊。
綜合起來看,既有認識的問題,更有思維的問題。認識要深刻全面,思維要有力度。這是議論文的較高要求,但是考生往往顧此失彼,不能夠很好的進行關聯,從這個角度上看,考生不僅還要積累生活的例子,還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的分析,在平時要多舉行一些時事評論的小專題加以深化。教師要能夠對一個熱點問題進行深入引導的分析。只有讓學生養成以讀書和生活為基礎,深入思考的習慣,才能夠在試卷中呈現更高的認識水平和思辨能力。
優秀范文
新時代新青年
——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
拿破侖曾預言“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一旦覺醒,將會震驚世界。”如今這頭獅子正高昂起頭顱,鏗鏘有地力向新時代邁進。而我們,這群新時代的有志青年們。踏在雄獅堅實的脊背上,一路高歌,與新時代的中國一同成長,我們正手握棒槌,一起敲響著新時代的最強音!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這是在新時代的起點上,習總書記的一番振奮人心的話語,短短幾十年間,在無數青年人的努力下,中國站起來了,并走向新的輝煌。回望過去,我看見浴血重生的中國,經歷了幾代青年人篳路藍縷,艱苦奮斗。從“弱國無外交”到“外交強國”;從“落后就要挨打”到“世界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正如著名學者李世默所說,“兩岸猿聲啼不住,中國已達新時代。”可中國飛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呢?這群新時代的青年人,功不可沒。
祖國的發展,離不開我們青年人的努力,正如習總書記所說,“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祖國是位偉大的母親,她看著我們的步伐愈加鏗鏘有力,盼著我們青年一代長大,我們這群“嬰孩”,依靠著她的哺育一步一步長大成人。是責任,更是一份中華兒女的民族情,將我們與祖國緊密聯系在一起。只有她強大了,我才能變得更好。而我恰恰也是她飛得更高更遠的羽翼,在這個新時代新征程中,我們在一起成長。
而若說起祖國發展帶給我成長最深的影響,便是那為泱泱中華巨龍而艱苦奮斗的建設者們的精神財富。我恰恰趕上了這個“最好的時代”。王亞平的太空授課,讓我初嘗科學的魅力,南仁東主修的“天眼”,帶給了我面對外界質疑去挑戰不可能的勇氣。盡管我們曾面對災難,曾面臨考驗,但汶川十年,又讓我感受到了與建筑一同崛起的中華兒女的堅韌。泱泱華夏巨龍一步步的騰飛,一代代青年人的民族精神,都在推動著我的成長,滋養著我的心境。或許,我們與祖國母親生來就是命運共同體,血液中奔流不息的長江與黃河,注定了我與您的“母子情深”。您欣慰地望著我,一步步變得更好,看著我向新時代的優秀青年邁進。而我,也在驕傲的望著您,揮舞著利爪盤踞在世界的東方,欣喜地看著您如同浴火重生的鳳凰張開火紅的雙翼,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撲來。我們,在一起飛向更高的遠方。我正揮舞著日漸成熟的羽翼,與您并肩翱翔,同游于蒼穹之下。
古言道“家是小小國,國是千萬家,”無數的青年才俊們在通過努力變得更好,我們在成長,而這千萬點努力匯聚在一起,又成了一個偌大的中國。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這群有志青年們,就是要響應時代的召喚,“擼起袖子加油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習總書記曾經在十九大報告中也稱,“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新時代,我們當然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中國發展中成長,在成長中推動中國發展。
忽然,我的眼前閃現出一片紅光,那是五星紅旗的顏色,那是新時代青年們揮灑熱情的姿態,那是正在飛速發展的中國紅!我看見,輝煌的我們,肩并肩,就長鳴于不遠的前方。
點評
觀點明確,論證過程清晰,切合題目要求,語言表達流暢,引用到位,句式的配合恰當,記敘與議論融合較好。
考場作文取勝的前提是準確地把握好文題,這位考生對于“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這一題目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文章通過新時代中國所發生的滄桑巨變,來闡發祖國與新青年一代榮辱與共、休戚相關的血肉聯系:祖國是位偉大的母親,我們這群“嬰孩”,依靠著她的哺育一步一步長大成人。是責任,更是一份中華兒女的民族情,將我們與祖國緊密聯系在一起。只有她強大了,我才能變得更好。而我恰恰也是她飛得更高更遠的羽翼,在這個新時代新征程中,我們在一起成長。這個認識使得行文緊扣題目,能夠把二者之間的關聯闡釋的非常透徹。
其次,本文最具特色的還是文章的語言。整篇文章表達流暢,語言整體上充滿了張力。作者開篇就引入拿破侖的名言,使讀者的目光瞬間聚焦,全文所引的名句名言共有十幾處,但因為引用的恰到好處,讀來不覺的累贅反而使文章文采斐然,也彰顯了作者豐厚的積累。在句式的使用上,注意到了整句與散句的結合,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記敘議論抒情能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文章充滿昂揚向上的力量、濃烈的愛國之情,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讀后讓人蕩氣回腸。
- END -